怎么样评价一个国家陆军的战斗力?

[复制链接]
bebero 发表于 2023-8-26 10:37:1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吧,我承认这个问题是为了调戏别人……如果有人愿意回答,就只回答评价陆军战斗力的标准就好了。

根据 @宋波 所说:“按部队的说法来说:被子代表纪律性,吃饭速度代表战斗力。”那中国陆军是否以此评价战斗力,其他国家的陆军是以什么为标准评价战斗力的?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stefanie 发表于 2023-8-26 10:37:5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引用一下台湾省军评书吧!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


共軍軍演對我防衛作戰之影響




共軍作戰任務由提高打贏資訊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能力,轉為具備全域作戰能力,每年按照年度全軍軍事訓練指示,進行相關軍事訓練與演訓,並擴大攻臺作戰想定及演習力度,持續提升戰略威懾、制壓打擊、反導和戰略投送能量及提供「全域作戰能力」。然而中共軍事力量持續快速成長,在規劃調整軍事戰略、軍事改革、聯合作戰、武器研製、海外基地建設及部隊演訓等方面均有大幅進展,對我防衛作戰威脅與日俱增。

一、共軍軍事外交擴大,我軍事交流受制約

共軍參與國際軍事性聯演及軍事外交逐年增加,據統計共軍於2015年與19個國家、2016年與40個國家、2017年與72國展開軍事外交,發現其拓展方式區分四類:第一類,藉中共海軍護航編隊、訪問編隊及醫療訪問靠港補給方式拓展海軍軍事聯演;第二類,藉參與國際性大型軍事比賽促進軍事互訪;第三類,藉國際性軍事裝備展覽或軍事博覽會開拓軍事交流;第四類,藉聯合國維和部隊經驗交流或聯合演練推動軍事合作;顯見共軍藉與世界各國交流機會,遂行多元化軍事任務外,並加重參與聯合國維和部隊任務與人員數量,積極提升中共在聯合國主導角色與國際地位,拓展軍事武器裝備輸出與輸入交易,並增加海外軍事盟邦與建立海外基地為目的。然共軍藉「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一帶一路」等政經戰略布局,積極與俄羅斯加強安全聯繫,擴大每年聯合軍演規模及範圍,大幅提升政治及安全影響力,每年定期性與亞洲鄰國、部分歐洲和非洲國家,進行國防交流,甚至和一些國家進行國防諮詢與情報交換,增加對區域事務影響力,企圖阻撓、施壓或限縮我軍參與國際、亞太地區軍事會議、軍事競賽及情報交換管道等軍事交流,對亞太及臺海安全情勢與穩定造成影響,也對我防衛作戰形成高度影響與威脅(共軍軍演活動範圍與一帶一路關係,如圖五)。

二、陸軍部隊改合成旅,我軍聯兵旅受考驗觀察


中共陸軍於2017年4月陸續將戰鬥部隊「旅級」、「營級」單位改編為「合成旅」與「合成營」。依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共陸軍合成旅區分為「重型合成旅」、「中型合成旅」、「輕型合成旅」等3類型,經資料分析,各型合成旅編組皆編制偵察營、合成營4、砲兵營、防空營、作戰支援營、後勤保障營等單位,每個合成旅合計9個營級單位。然國軍現行聯兵旅編制與共軍軍改前傳統編制的裝甲旅、機步旅、摩步旅相似,未來國軍裝甲旅或機步旅(五三制-每個旅有5個營,每個營3個連)與共軍合成旅(九七制-每個旅有9個營,每個營7個連)進行防衛作戰時,我國以現行聯兵旅編制戰力,未來恐怕面臨嚴酷考驗。


三、海軍近海軍演頻繁,我近海防衛受威脅

依中共國防部2015年《中國的軍事戰略》國防白皮書,要求中共海軍逐步實現由近海防衛型向近海防衛與遠海護衛型接合轉變。在此要求下,近海防衛訓練有三大艦隊背靠背對抗軍演;遠海機動訓練有「亞丁灣護航編隊」、「遠海訪問編隊」、「和平方舟號醫療訪問」等。中共海軍為獲取「近海防衛型」優勢,增加艦載防空能力、更換海軍航空兵戰機種類、運用電偵機、預警機加強海上預警能力,添購空中加油機延長海上戰機空中作戰時間;另擴編海軍陸戰旅由原本2個陸戰旅增加為6個陸戰旅及1個特種作戰旅等積極作為中共海軍於2017年在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巴士海峽、北部灣、宮古海峽、宗谷海峽等海域,實施背靠背對抗軍演、反艦反潛作戰訓練、海空聯合對抗、海上火砲實彈射擊、聯合立體登陸演練、大規模奪島演練等,顯示抗擊外軍及對臺灣海峽封控能力逐漸提升中;相對於我國海軍面對共軍海軍不斷擴增艦艇數量,配賦具有防空、反艦及反潛武器之水面作戰艦持續增加,還面臨跨區遠海長航繞臺訓練的挑釁,於我國領海附近實施海空聯合對抗、海上火砲實彈射擊等軍事演訓威脅,影響及威脅不容小覷。

四、空降兵朝合成發展,我反空降受制壓


2017年5月《中國空軍報》報導空降兵進行軍改消息,原空降15軍改編為「共軍空降兵軍」,原所屬師級單位拆成數個旅級,原特種大隊擴編為特戰旅,並新組建作戰支援旅及運輸航空旅;另2018年5月新增空中突擊旅,使空降兵軍目前已達10個旅級單位規模。共軍空降兵軍於軍改後,即進行密集高強度訓練,並顯示共軍正運用新型運-12運輸機、運-20運輸機、直-8直升機、直-18直升機加強其空降能力訓練,發展新部隊新機種快速空機降奪控能力。在《美國空軍介入臺海衝突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書中提到,共軍可能是為「斬首」臺領導人或奪占關鍵節點的空降戰役提供空中安全,主要是奪取裝載點和卸載點之間的空中優勢,空降戰役也可能結合兩棲登陸同時進行。
依據共軍編《合同進攻戰術教程》提到,機降戰鬥群(隊)接近機降場時,對機降場及其附近地區殘敵,以上級火力或以機載武器火力予以消滅。我軍執行反空(機)降任務的打擊部隊將面臨空降兵軍火力威脅,第一次空(機)降前30-40分鐘,轟炸機對我實施空中轟炸,第二次空(機)降前1-2分鐘,突擊分隊的空降步兵戰車(ZBD-03)或機載武器火力對我實施地面掃射,屆時我軍反空降戰鬥受到共軍制壓,恐面臨防衛作戰反空降任務失利窘境。


五、火箭軍整合作戰力,我戰力防護受威懾

2016年火箭軍由兵種調整為軍種,依「戰區主戰」原則,進行部隊轉隸、駐地調整,2017年4月更新基地番號後,積極從事相關實戰化發射、聯合作戰相關訓練與作戰流程檢驗演練,可以看出火箭軍致力於提升戰略導彈部隊能力,不論其型式、性能、數量皆顯著提升,朝「小型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尤其是常規型中、短程導彈,從射程、毀傷力、準確度、跨區機動方式及集群發射齊射齊落等持續加強精進中,探索火箭軍聯合作戰方式與實戰背景下精確打擊能力,打擊範圍涵蓋第二島鏈,逐漸達「核常兼備、全域懾戰」目標。


2017年火箭軍依「核常兼備、全域懾戰」要求,透過「天劍」系列演習,配合戰區及海軍演訓時機,採「異地同步、多彈實測」模式,實施集群發射齊射齊落飽和式攻擊方式,加強其「聯合戰役」作戰效能,檢驗全道路機動、全地域發射、全方位控制、全天候突擊能力,其中所部署中(短)程戰術彈道及巡弋飛彈射程均涵蓋臺灣本島全境,對我重要防護目標、關鍵防衛戰力及作戰部隊等戰力防護作為產生嚴重威懾。

肆、共軍軍演對我防衛作戰之建議

共軍2017年進行集團軍以下部隊軍事改革與合成化調整,對我防衛作戰產生影響,國軍依照國防部軍事戰略思維指導,精進防衛作戰戰術戰法,持續強化關鍵防衛戰力,因應共軍相對性軍演,國軍應朝向建立高機動性、高效能、高精準打擊及高聯合作戰之戰力,嚇阻共軍軍事冒進,確保臺海安全,建議如下:

一、主動促進軍事交流,突破軍事合作困境

針對共軍阻撓、施壓或限縮我軍參與國際、亞太地區軍事會議及情報交換管道等軍事合作交流,對我防衛作戰形成重大影響,建議我國可藉由主動參與各類型國際或區域性質的官方、半官方或民間學術研討會、智庫互訪交流、國防軍事展覽(演)、軍陣醫療交流或義診、災害防救與人道救援、反恐訓練合作、反毒偷渡查緝交流、海軍敦睦遠航訓練等,由政府或國防部持續主動促進交流合作,藉由民間全民國防積極參與,促進國防事務互動,拓展國際性或區域性戰略對話、安全合作與軍事交流機會,增加與友邦互信互利,以突破中共軍事交流阻擾,進而維護臺海安全,促進區域和平
二、陸軍調整聯兵編制,武器具備遠近射程因應防衛作戰

國軍五三制裝甲旅(機步旅)對應與共軍九七制合成旅作戰時,建議國防部因應共軍軍改後合成旅編成,研擬調整建立國軍裝甲旅、機步旅「全新戰鬥協同」編制,重新編制聯戰性佳、防禦性高、攻擊性強及高精準打擊之聯兵旅,調整聯兵旅營、連級編組,不再只有單一口徑、單一武器的旅、營級型態,而是配賦「近、中、遠」不同口徑武器,具有不同距離攻擊與防禦能力的旅、營級,具備聯合作戰、兵科協同全新戰力,以符合防衛作戰軍事戰略目標,可達成「灘岸殲敵」用兵理念
三、建購海上目獲系統,增加防衛作為時間

因應共軍近海軍演頻繁,我近海防衛作戰持續受威脅,依據我最新軍事戰略構想,海軍建構「高效質精、快速部署、遠距打擊」之能力,發展具匿蹤、高速、遠程、精準打擊、防護力高及可執行多重任務之制海戰力。建議針對遠程、精準打擊、濱海戰域截擊等方面,目前我擁有E-2K空中預警機、P-3C海上巡邏機、銳鳶無人機協助海峽監偵任務,然以現有E-2K及P-3C機數量無法滿足現有遠程海上目獲之需求,銳鳶無人機受限於先天設計,遠程目獲及傳遞目標之能力較差,要從「灘岸決戰」轉型「濱海決勝」,要如何建立接戰海上目標目獲、指管系統與標定系統,勢將是未來建軍重點
建議我防部持續建構海上目標獲得裝備、預警指管系統與目獲標定系統或裝備,監控中共海軍日益增多的近海防衛軍演,戰管中心獲得共軍即時動態與情資,增加相關防衛作為時間,並研擬反制共軍聯合登陸作戰、持續精進海上戰術戰法,達成「濱海決勝」用兵理念。

四、建購人攜式防空武器,降低共軍空降威脅

因應共軍空降兵軍新部隊新機種快速空機降奪控能力及日益增強的訓練,建議國軍防衛作戰因應作為,包含研究空降兵軍空降戰役、空降戰術及空降戰鬥的戰術戰法,積極建購新型人攜式或車載式野戰防空系統,使防衛作戰第一線守備營、連及機場港口防衛部隊獲得新型人攜式單兵防空飛彈,裝甲旅、機步旅或機場港口警衛營配備車載式野戰防空系統,造成共軍空降兵軍空降作戰重大威脅,並研擬我軍加強執行反空(機)降任務打擊部隊有關「戰力保存」、「反空降設施」、「野戰防空武器」、「防空火力配置」、「防空掩護方式」、「射擊陣地」、「攻擊與反擊協同戰鬥」等作為與訓練方式,方能有效執行防衛作戰反空(機)降任務,達成「戰力防護」用兵理念。


五、持續整建抗炸設施,承受猝然導彈襲擊

因應共軍火箭軍採取戰術型導彈攻擊威脅,縱使我軍預警雷達能即時偵知,但是部隊反應之時間極為短暫,將對國軍戰力防護產生嚴重損害,建議我軍應針對重要國家與軍事防護目標設施,強化其建築結構抗炸性或設施建設地下化,減少火箭軍可能對臺攻擊之東風15乙型配備集束炸彈彈頭、東風16型配備鑽地彈頭等攻擊損害;另持續添購機動型飛彈發射車、機動型預警雷達車,可減少共軍火箭軍對我軍固定式飛彈陣地攻擊之損害,可對敵實施重層防空攔截及聯合火力打擊,逐次削弱敵作戰能力,瓦解其攻勢以阻敵登島進犯。

伍、結語

中共於2017年起實施軍種以下軍隊改革,從國際到各軍種方面演訓皆發現不斷增強其聯合作戰能力,綜觀各軍種演訓皆以達成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及遠程作戰為目標;透過觀察共軍2017年各軍種均致力執行體系對抗軍演、紅藍對抗演習、自主對抗演訓或背靠背對抗訓練舉行逾410餘場軍演,包含階段劃分、演練科目、對抗方式、戰場態勢、攻擊手段、武器種類、作戰能力等軍演成果,其作戰指揮是透過網路化的軍事信息系統或北斗衛星通信系統實施傳遞,透過陸、海、空、天、電、網等多維作戰空間遂行「一體化聯合作戰」。
然部分軍演屬於共軍自我宣傳的意味濃厚,仍可透過研究武裝力量成長概況、軍事戰略方向、軍隊改革情形、聯合作戰型態、武器研製進展及部隊演訓實況等方面,共同發現共軍整體戰力特點及弱點,以利各級幹部研究相對性戰術戰法與剋制對策。
我目前受到中共國際上阻擾及限縮我軍事交流空間,面臨火箭軍戰術導彈集群發射齊射齊落飽和式攻擊、全域攻擊、全天候突擊及精確打擊能力威懾;海軍遠海長航繞臺、近海海域海上軍演與聯合立體登陸挑釁;空降兵軍空中突擊旅新部隊新機種快速空機降奪控威脅;陸軍新編重、中、輕型合成旅具兵力大、彈性佳、聯戰強、防禦高、攻擊快的合成部隊考驗;我軍如何依照「戰力防護、濱海決勝、灘岸殲敵」之用兵理念,方能運用重層嚇阻手段,達成防衛固守之目的,對敵實施重層攔截及聯合火力打擊,逐次削弱敵作戰能力,瓦解其攻勢,以阻敵登島進犯意圖,後續仍有賴國軍各級幹部持續努力建軍備戰,以為因應


作者簡介:王淯憲中校,國防大學理工學院85年班、國防大學陸軍指揮參謀學院101年班、戰術研究班103年班,曾任排長、化學官、連長、參謀主任、情報官、情報科長,現服務於國防大學陸軍指揮參謀學院。
劉俊廷上校,海軍陸戰隊學校預官87年班、國防大學海軍指揮參謀學院99年班、戰爭學院104年班,曾任陸戰隊指揮部人事官、計畫官、陸戰隊學校副處長、戰爭學院教官,現服務於國防大學海軍指揮參謀學院。

前言


共軍2017年度重要軍演概況2016年12月2至3日在北京舉行「中央軍委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工作會議」,正式展開戰區以下部隊改革,其中共軍陸軍作戰部隊並於2017年4月起,將原戰鬥部隊旅級、團級、營級等單位,改組為具有合成作戰性質的合成旅與合成營,軍改後合成營成為基本戰術單位,合成旅則成為高級戰術單位;海軍新組建4個陸戰旅及1個特種作戰旅;空軍部隊體制則改為「基地-旅」並新組建多個空軍基地;且共軍各軍種部隊於軍改後皆多次參與國際、軍種、戰區等層級軍演,驗證部隊戰備配套標準和組合訓練模式方法,並檢驗新型態合成部隊戰力,其影響不容小覷(五大戰區兵力、轄區範圍、任務分布,如圖一)。
根據中共國防部及相關官媒報導統計中共陸、海、空、火箭軍及武警部隊於2017年在國內外舉行逾410餘場軍演,藉由檢視共軍參與國際聯演、聯訓、聯賽及國內軍演,可明顯窺探共軍軍演概況與訓練情形,並可提供國軍各級幹部借鏡與參考運用,演習內容摘整如后(如附表)。
一、國際方面
共軍2016年與41個國家進行國際聯合演訓、軍事交流及友好訪問,2017年新增31個國家,總計達72國,其中以俄羅斯與巴基斯坦最為頻繁;另共軍積極與各國聯合軍演增加軍事合作機會,遂行多元化軍事任務,並運用友好訪問促進未來軍事交流與合作契機,以下僅針對共軍2017年較為重要軍演實施概述。
(一)中俄「海上聯合-2017」第一階段聯合軍演
自7月21至28日在波羅的海舉行第一階段聯合軍演,中俄首次在波羅的海進行演習,中共海軍艦艇編隊首次與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合作。區分港岸準備和海上實兵演練二 階段,在港岸準備階段為雙方開展足球、乒乓球等交流活動,在實兵演練階段演習科目為聯合防空、登臨檢查、聯合搜救、聯合航行補給等。中俄雙方艦艇混合編隊,中共參演兵力為導彈驅逐艦「合肥號(舷號174)」、導彈護衛艦「運城號(舷號571)」、綜合補給艦「駱馬湖號(舷號964)」及艦載直升機、陸戰隊員等,俄方參演兵力為驅逐艦「勇敢號(舷號610)」、護衛艦「守護號(舷號530)」和輔助船等艦艇及定翼機、直升機和陸戰隊員
(二)中俄「海上聯合-2017」第二階段聯合軍演
自9月22至26日在日本海及鄂霍茨克海海域舉行第二階段聯合軍演,演習科目為艦艇編隊防空、反潛防禦、反艦防禦、聯合機動等。此次演習編組2個戰術群。第1戰術群由俄羅斯反潛艦「特里布茨海軍上將(舷號564)」號擔任指揮艦,配屬兵力有中共海軍導彈驅逐艦「石家莊號(舷號116)」、俄羅斯打撈救援艦「伊戈爾‧別洛烏索夫號(21300S型)」和2架艦載直升機,第2戰術群由中共海軍導彈護衛艦大慶艦(舷號576)擔任指揮艦,配屬兵力主要有俄導彈巡洋艦「瓦良格號(舷號011)」和中共海軍綜合補給艦「東平湖號(舷號960)」、綜合援潛救生船「長島號(舷號867),保障兵力主要由俄海軍潛艇以及數架飛機組成(聯合軍演實況,如圖二)。
二、陸軍方面
2017年4月後,中共陸軍各集團軍下轄各部隊改編為「合成旅」及「合成營」型式,並以合成方式參與軍事訓練或紅藍對抗,舉行9場基地化訓練對抗軍演,按戰備機動、遠程投送、攻防戰鬥、檢討總結等步驟實施,研究新編成的合成旅新戰法、實戰化新訓練方法、基地化新模式,提供軍改後各部隊訓練與作戰之借鏡。
(一)「跨越-2017‧朱日和」合成旅對抗軍演「跨越-2017‧朱日和」軍演與2016年5個旅級部隊參演相比,2017年縮減為1個合成旅,階段區分為「陣地進攻、城市進攻、陣地防禦」。為軍改後陸軍首個參與「跨越」系列軍演的合成旅,其目的在顯示聯合作戰背景與作戰力量運用及新編制部隊戰法創新
(二)「火力-2017‧山丹」防空兵對抗軍演
8月22日至9月12日在甘肅省山丹縣山丹訓練場舉行防空兵對抗軍演,紅方由第79集團軍防空79旅扮演與空軍航空兵第66旅的藍方部隊展開陸空實兵對抗。區分「隱蔽集結、聯合防空反導、掩護攻防戰鬥、撤出戰鬥」等4階段,軍演科目為「偵察預警、指揮控制、火力攔截、信息對抗、快速機動、綜合保障」等6個科目,軍演全程採取6次回合研究性對抗與檢驗性對抗。藍方空軍航空兵第66旅出動多種機型參與對抗,派出殲-10戰機、殲-11戰機、米-171直升機、直-9直升機和各型無人機等。而此次軍演是軍改後防空兵部隊首次軍演,對於改革後各集團軍防空旅是一次重要考核。
(三)「火力-2017‧青銅峽」砲兵對抗軍演
9月11日至27日在西部戰區青銅峽合同戰術訓練基地舉行砲兵對抗軍演。由西部戰區第76集團軍合成17旅擔任藍方與參演紅方東部戰區第71集團軍砲兵71旅實施對抗,區分「支援攻防戰鬥開進與反開進、火力突擊與反突擊、火力支援與反支援」等三階段,全程使用砲兵智能靶標系統塑造戰場態勢,導演部以隨機目標誘導紅方部隊自主偵察獲取目標、自主規劃火力、自主編組火力打擊、自主評估毀傷效果,以報廢裝備模擬實裝、實體工事構築等方法來驗證軍演,誘導紅方按建制射擊、目標類型射擊、射擊方法射擊,夜間射擊占總射擊時間七成以上
三、海軍方面
(一)8月5-8日黃海、渤海海域三大艦隊「背靠背」紅藍攻防軍演
此次軍演為共軍海軍軍改後,首次編組三大艦隊兵力在黃海、渤海海域同時實施大型實兵實彈軍演,根據年度訓練計畫所實施例行性軍演,紅藍雙方進行「背靠背」攻防對抗,派出10餘艘水面艦艇、潛艇、10餘架飛機和岸導部隊組成多個突擊群參加,展開兵種合同作戰對海面及地面實施突擊及航空兵制空攔截等10多個科目演練,中共海軍司令員沈金龍、政委苗華親赴一線指揮,此次軍演目的為「最大限度檢驗體系作戰能力和武器裝備效能」。媒體報導認為黃海軍演是「准軍備」性質,具有很強針對性、目的性及實用性,主要是做好部隊區域調動和準備

(二)12月東海海域三大艦隊藍劍杯導彈專業競賽性考核
自12月7日至12日東海某海域舉行「藍劍杯」導彈專業競賽性考核。中共海軍三大艦隊約40多艘艦艇競技,對防空飛彈進行實兵實彈專項研練,此次競賽艦艇進行超低空多目標射擊,重點驗證末端反飛彈能力,檢驗水面艦艇部隊飛彈專業技能,所有參賽艦艇從三大艦隊隨機抽選,參賽人員也按照編制審核,目的在檢驗部隊真實訓練水準(競賽實況,如圖三)。
(三)11月南海艦隊航空兵多型殲擊機空戰對抗競賽考核
自11月23日至26日在海南某地舉行海軍航空兵多型殲擊機空戰對抗競賽考核,來自東海艦隊航空兵、南海艦隊航空兵總計12個機組,採取二對二自由空戰,展開多回對抗角逐冠軍機組,此次競賽採 「擊落制」規則,檢驗部隊實戰化訓練成果、裝備性能及戰術測試,競賽採用數字化評估系統,快速地評定攻擊效果和成績
(四)12月南海海域南海艦隊多軍種聯合立體登陸軍演
自12月10日至13日在廣東西部海域舉行多軍種聯合立體登陸軍演,由南海艦隊帶領南部戰區空軍、火箭軍、海軍陸戰隊及省軍區部分兵力參加,首次在南部戰區鹿砦戰術合同訓練基地開設導演部,跨區執行聯合實兵實彈演習。在聯合立體登陸演習中,海、空軍部隊運用明顯加重,陸航某新型武裝直升機(據新聞畫面顯示應為直-10武裝直升機)臨時提出在綜合船塢登陸艦「長白山號(舷號989)」進行著降,實現陸軍新型武裝直升機在海軍艦艇上首次起降(軍演實況,如圖四)。

四、空軍方面

(一)「紅劍-2017」紅藍對抗軍演
2017年11月28日至12月10日在四川省鼎新機場舉行「紅劍-2017」紅藍對抗軍演,此次是中共空軍部隊軍改後,以「基地-旅」體制運行,空軍首次在兩個基地間實施戰役層級實戰化體系對抗。派出殲-10C戰機、殲-20戰機、空警-500預警機、運-8干擾機等多型機參戰。軍演中轟-6K轟炸機攜帶一款「神秘吊艙」引人矚目;陸媒指出該吊艙極可能是一款新型「干擾吊艙」,用於提高搭載機型電子干擾能力及增強突防能力。這次軍演不預擬腳本、不預演、不提供部隊戰時情報資訊,全程背對背進行對抗,目的在考驗部隊實戰能力
(二)8月空降兵軍空降旅紅藍實兵對抗考核演練
8月19至24日在西北戈壁空軍空降兵軍空降某旅實施軍改後首次實兵對抗考核演練,檢驗和提升空降兵軍部隊實戰能力,紅藍雙方全程自主規劃、自主行動、自主對抗,演練期間納入80公里跨晝夜負重行軍及空降作戰深入敵後等科目,確保戰鬥力與編制調整同步完成


(三)11月空軍無人機部隊首次大強度晝夜連續出擊演練
11月22至25日中共空軍無人機部隊在「神秘的大漠機場」實施演練(研判應為四川省鼎新機場),此次由成立僅3年空軍某無人機部隊在實戰條件下首次晝夜連續出擊,進行「組合目標」整體殺傷評估,併用夜間雷射導引空對地飛彈攻擊假想敵。根據《解放軍報》報導顯示,這次實彈攻擊應為GJ-1「翼龍」無人攻擊機,最後宣稱「十發十中」
五、火箭軍方面
從1月到12月陸續在吉林省白山市火箭軍戰術合同訓練基地舉行「天劍-2017」系列紅藍對抗演練,統計2017年「天劍」系列軍演共約15場,發射各型導彈近60餘枚。「天劍-2017」系列軍演以整旅突擊、連續突擊、集團突擊、複雜電磁環境下突擊,實施「集群發射齊射齊落」射擊方式,火箭軍全道路機動、全地域發射、全方位控制、全天候突擊能力逐漸增強;近5年火箭軍已完成40餘次重大軍演,參加聯合訓練30多場,發射各型導彈數百枚

后续







The PLA and Contingency Planning in China

All militaries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plan for contingencies, and Chi-na’s military,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is no exception. PLA contingency planning takes place primarily within the General Staff Department’s (GSD’s) First Department, also known as the GSD Opera-tions Department. China’s seven military regions participate in drafting and reviewing the plans relevant to their areas of responsibility, albeit under heavy supervision from the GSD

U.S. joint doctrine defines a contingency as “a situation that likely would involve military forces in response to natural and manmade disasters, terror-ists, subversives, military operations by foreign powers, or other situations.” U.S. doctrine distinguishes between deliberate planning (advance preparation of campaignand contingency plans in noncrisis situations) and crisis action planning (rapid planning in response to a developing incident or situation). Deliberate planning is typically used to develop campaign and contingency plans for a broad range of activities based on requirements identified in stra-tegic guidance for military commanders. Crisis action planning is conducted with less advance warning (hours, days, or up to 12 months) and focuses on developing alternative courses of action or refining existing campaign or con-tingency plans to adapt to current circumstances

Chinese military planning appears to be mostly deliberate planning focused on specific contingencies. Mark Cozad argues that since about 1995, a Taiwan contingency has been the dominant PLA planning scenario, but the PLA also plans for other potential contingencies.
The GSD Operations Department also has a contingency planning bureau that works with civilian ministries and agencies on emergency plans for various situations.Chinese documents typically use the same phrase, yingji jihua [应急计划], to refer toboth military contingency plans and civilian emergency response plans, although other terms are also used.
The GSD Operations Department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military crisis action planning, although the PLA appears to devote less attention and fewer resources to crisis planning than to deliberate planning. This may be because the PLA rarely deploys outside China’s ter-ritory in response to crises other than to conduct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and disaster-relief operations. The few recent exceptions include PLA Navy (PLAN) counterpiracy deployments in the Gulf of Aden (since December 2008), the March 2011 evacuation of Chinese citizens from Libya, and the March 2014 deployment of PLA Air Force, Navy, and Chinese Coast Guard assets to search for the missing Malaysian Airlines flight MH-370


Some contingencies, such as deployments for disaster relief operations, occur frequently, providing the chance to try out plans and modify them to incorporate lessons learned and correct deficiencies revealed during execution. Others, such as plans to fight major wars, usually sit on the shelf for decades and are reviewed and revised regularly but never executed. In such cases, there is no feedback loop between contingency planning, execution, and revision, so incorrect planning assumptions and faulty operational concepts may go unno-ticed and uncorrected. The best that militaries can do is to rely on exercises, wargames, and related operational deployments and make revisions to their war plans based on the results

A potential fight to prevent Taiwan independence or compel unification clearly represents a high-end contingency that absorbs much attention from PLA planners, especially given the likelihood of U.S. military intervention. Since the Taiwan Strait crisis of March 1996, when President William Clinton deployed two carriers near Taiwan in response to Chinese ballistic missile tests, PLA senior generals have been focused on building the doctrine, trained per-sonnel, and military equipment necessary to have a chance to prevail against a technologically superior and battle-tested U.S. military. Cozad observes that PLA Taiwan contingency planning is a large-scale data- and labor-intensive effort

中俄友谊地久天长!


和敌军对面穿播
我们要把敌人的眼睛和耳朵尽可能地封住,使他们变成瞎手和聋子,要把他们的指挥员的心尽可能地弄得混乱些’使他们变成疯子,用以争取自己的胜利。就在敌军被我十二军牵着向东北方向“大游行”的当儿我主力红军于夜间在狭小的敌人空隙中,悄悄地向西急进。
我军总部下达了命令:行军时不能发出声响、不准点火、打手电筒。大军在高山峡谷间,沿着豌蜒的溪水向西进发。黑夜里,星光闪闪、山风呼呼,远处不时地传来枪声。忽然,前面没有了通路,来到了一片荒芜的丛林草莽中。这时只见一个魁梧的身影出现在战士们的面前,偶尔停下来关怀地问问战士,有时又与指挥员低声谈话。战士们咬着耳朵小声地传话: “看见了吗?是毛总政委”
只见毛主席神情自若,笑容可掏,被露水打湿了的衣服上,留下了荆棘划破了的痕迹。这是毛主席和总部首长在找路径。
毛主席和红军战士心连心。
见到毛主席,战士们更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大家都记得,打从闽西千里回师以来,毛主席一直指挥着部队战斗。千里征途上留下了毛主席的足迹,莲塘、良村、黄破战斗中,毛主席亲到前沿视察,在永丰境内的河滩上,毛主席又在马灯下为我军制定了突围计划……。现在毛主席又走在前面,披荆斩棘,开辟道路,带领部队前进。大家怀着一个信念:有毛主席指挥,就是胜利。经过一夜急行军,部队突出重围’来到了兴国境内的枫边、白石一带集结待命。“毛总政委带着部队回来了”!原来因坚壁清野躲到山上去的群众,这时成群结队,涌向道边、路口、村头,唱起了欢迎的山歌:“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英雄好汉当红军,红旗滚滚过山来……”
在这里部队开始了休整。当追击我十二军的敌军发觉上当,回过头来西进时,我主力红军已在兴国地区休息了半个月。就这样,敌军被我牵着鼻子东遣西调,在红区打转转,吃足了苦头。由于群众实行坚壁清野,敌人找不到粮食,时常饿饭。割下老百姓的稻子,找不到舂錐,弄不成米,干瞪着眼吃不下嘴。行军时,时时遭袭击,驻下来,又处处挨“拳头陶,弄得人困马乏,士气沮丧。连敌军的头目们也不得不承认“肥的拖瘦,瘦的拖死”’“与红军作战,简直是无期徒刑.”最后,只好假旗息鼓,实行总退却了。
indianjohn 发表于 2023-8-26 10:38:0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回老家和家里的几位老兵深入探讨了这个问题,也给他们看了这个回答,几位军龄均在25年以上的老兵一致认为我的表述不够准确。最终,将衡量一个军队战斗力的标准概括成两点——部队作风和保障能力。进一步解释就是外行看战略,内行看作风,外行看装备,内行看保障。
作风所包含的内容很宽泛,难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什么是作风,一支部队官兵平等是作风、阅兵训练场上将军和士兵一起摸爬滚打是作风、战场上勇于牺牲是作风、平时军民鱼水情也是作风、军令一出部队站如松、疾如风、徐如林是作风、日常生活中保证营区干净整洁也是作风。作风这东西没法概括,但是一支作风过硬的部队绝对是一支能打仗的部队,这和一个真正认真学习的人不可能是学渣是一个道理。
如果说作风是战略层面的问题,那么保障能力就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一支强大的军队必须要有强大的保障能力。而这个能力所涵盖范围很广,小到战时的补给,大到军事装备的国产化都是保障。战时如果不能保障到位,再先进的装备也只是一堆废铁;如果不能做到装备自给,武器再先进的军队也只能进行有限度的战争。
<hr/>士兵的伙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支部队的战斗力。
我姥爷当了一辈子军人,最后官至正军职。经历过战争和饥饿的他始终高度重视部队的后勤工作,而后勤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伙食。我外公有一句治军名言:先要把兵吃得膘肥体壮,然后再把他们训得生龙活虎。
在他当军校校长的时候,曾在数百名学员的面前打过一个克扣了学员猪肉罐头的司务长的耳光。他一直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
他经常对学员讲:“无论你们以后指挥多大规模的部队,作为军事主官,你一定要知道每个连队炊事班的锅里煮着什么,战士吃得什么,这样你才能知道他们每天能承受多大的训练强度,能扛起多大的负重,能走多远的路。战士的伙食,决定了部队官兵能否团结,战士能否服从指挥。肚子决定战斗力。”
大概是九几年,有一次外公在家里看一部苏联二战电影,一边看一边骂大街:“狗屁战斗民族,拿着转盘枪、吃着面包还能让希特勒打成那样?当年志愿军要是有面包吃,老子们早把美国人打回夏威夷了。”
但我觉得姥爷嘴里的“转盘枪”和“面包”所指代的不仅仅是其本身,还包括其背后所代表的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说到底,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是一个国家国民精神面貌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
csboy606 发表于 2023-8-26 10:38:3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勤组织能力。对于一个大国而言,陆军战斗力直接决定于后勤组织能力。

注意这里说的是后勤组织能力,而不是后勤供应实力。论后勤供应实力,因为经济实力、工业化程度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供应实力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先进国家一般也能对落后国家保持绝对优势。然而后勤供应实力只要能够达到一定的基本能力,对于战争胜负的影响就达到了天花板,剩下是组织能力的区别了。

20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美国部分,是世界上最后一场大规模陆军对决,是真正发生在现实里而不是地图和沙盘上的陆军对决。毫无疑问,志愿军的后勤供应实力远远不如美军,志愿军战士在前线吃的穿的用的,那跟美国人都完全没法比。然而最终的战争结果证明,只要能够保证基本的后勤供应,能够把足够的粮食、被装和弹药送到前线,战局就是由其它因素决定的了。

这个决定性因素就是后勤组织能力。



后勤组织能力直接决定了前线战斗力的强弱。与大家想象的不同,陆军是一个极其依赖后勤的军种。陆军部队的自持能力极差,大规模陆军作战行动如果没有有效的后勤支援,持续能力非常差。这一点上轻型摩步的自持力还要好一点,重型机械化部队的自持力能让你脑袋都大一圈,徒步步兵的自持力简直就是一种神迹。后勤断绝的情况下,一支重型机械化旅的自持时间顶多一周,按照每天推进80KM算,不到600公里的持续战斗距离。一周时间内如果不能接续上后勤补给,一个重型机械化旅投降的理由将变得非常滑稽:吃不上饭,或者没有油。

后勤组织能力直接决定了战争总规模。战争规模本身也能决定战争胜负,双方决定把战争拉大到哪个规模,属于战略层面的较量,不敢把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一方会吃亏。然而战争规模不是你想拉大就拉大的,你需要有足够的后勤组织能力作为后盾。一方面你要保证军用物资的生产,一方面还要保证生产出来的物资能够送上前线去。这些组织能力直接决定了你能够在前线保持多少兵力。

后勤组织能力直接决定了战争持续时间。我们常说,你可以选择什么时候开始一场战争,你却不一定能够选择什么时候结束一场战争。一般来说,敢把战争持续下去的一方占便宜,急于结束战争的一方怎么都要吃点亏,战争就是这么一种残酷的东西,它是拼的血肉和金钱的消耗。那么能够高效利用血肉和金钱的一方,就可以把战争拖下去,如果血肉和金钱的生产速度超过了战争的消耗,他甚至可以无限期的拖下去。高效利用血肉和金钱,既决定于前线指挥官的智慧,也决定于后勤组织能力,以多大的代价把物资送上去。

这里举两个例子:

中国古代远征游牧民族,往往会大伤元气;而游牧民族一方袭扰中原,即使失败也无伤大雅,几年以后就可以卷土重来。原因就在于双方后勤补给方式的根本不同。中原农耕文明要远征大漠,后勤补给非常困难。往往运到前线一斤粮食,需要消耗7、8斤粮食,如果算上征集以及横征暴敛导致的生产力下降,这个数字迅速扩张到20斤以上。按照人均口粮计算,在大漠发动一场10万军人规模的战争,需要消耗200万青壮年的国力,很容易导致入不敷出。天长日久,生产疲敝,国内矛盾日趋尖锐,很容易出现天下板荡的局面。开玩笑,以前中原王朝也就几千万的总人口,征税的人口也就那么多,突然200万青壮年为战争消耗,国内不出问题才怪。

解放战争期间,双方后勤补给的组织方式有着天壤之别。国民党一方运往前线的物资需要穿越无数的敌对地区,完全靠国民党自己本来就不充裕的运输能力,基础设施一塌糊涂,还有自己人的层层克扣、级级腐败,转卖的,浪费的,锁在仓库里舍不得发下去的,有相当一部分等于是送给了对方。南京出发时还是滚滚洪流,到了前线士兵手里连滴水穿石都做不到了。



评价后勤组织能力的标准非常简单:效费比

真要科学的统计效费比却又非常复杂,涉及到很多会计学专业知识,统计口径的不同也会导致结果有很大偏差。总体来说,如果以货币计价的话,就是送价值一块钱的东西去前线,需要消耗几块钱。然而这中间的统计口径也很重要,比如说后勤保障人员包括民工,如果牺牲或者负伤了,抚恤金需不需要统计进去。事实上这种统计经常陷入无限循环,统计到哪个口径为准,也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

只是基于科普的目的,笼统的介绍一个概念的话,主要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生产

生产能力较为容易定量比较,生产端主要考虑的是“冗余生产能力”,也就是在满足国内消费的前提下,生产更多物资的能力。毫无疑问,一个努力全球开拓市场的工业国,和一个努力满足国内需求的农业国,冗余生产能力是天壤之别。前者把过剩的产能投入战争里是会越打越富的,后者则肯定越打越穷。

中国现在的冗余生产能力非常强大,蓝星第一大工业国不是开玩笑的,在绝大多数产品门类上都完全可以做到越打越富。事实上只要合理的安排工业生产,战争反而能够起到资源调配的作用,解决掉不少和平时期无法解决的问题。这种工业能力能够支持一支庞大的前线部队,进行一场规模在数百万人的战争,而且可以旷日持久。过剩的钢铁产能、过剩的基础设施建设产能、起码能进世界前三的电子工业能力、起码齐全的汽车工业能力,奠定了中国世界第一陆军的地位。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美国的冗余生产能力虽然随着去工业化有所减弱,老牌工业大国也不容小觑。川普大统领梦寐以求的“American great again”事实上能够随着战争而实现,制造业回流,打一场打仗还真的能回来。蓝星第一电子工业能力、蓝星前三汽车工业能力,目前最强军工能力,让美国陆军与中国不相伯仲。

其他三个常任理事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工业门类不齐全但也有一定实力,与第一梯队拉开了距离,碾压别的国家又绰绰有余。冗余生产能力有一些,问题还是出在不齐全,单打独斗恐怕比较成问题。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其余区域性大国,印度,巴西,日本这一类国家,要么完全没有冗余生产能力,要么仅仅在一两个产品门类上存在,自保或许还有可能,对外战争就非常吃力了。比如日本的汽车工业,巴西的航空工业还有得一拼,印度么……只有拼开挂了。就算解放军大大咧咧的直接撤退不抵抗,撤到陕西、甘肃、四川、云南一线,顺便炸了公路铁路桥梁隧道,让印度占领西藏青海,他拿什么来维持补给线呢?靠500公里大修一次的塔塔车吗?还是摩托车上多挂几个人?



第二部分:配送

军事后勤的配送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跟你收快递是不一样的,主要分为后方运输前线配送。其中前线配送是最麻烦的大头,因为战线是随时在变动的,你得保证送出去的东西是送到自己人手上,而不是当了运输大队长。

此处又想提千古万人常凯申。


一支军队的组织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尤其是涉及到后方与前线衔接的时候,就是这个“战场配送”。实际上打起仗来是非常混乱的,后方找不到前线、前线找不到后方是常有的事情,补给线被袭扰、补给基地被端了,甚至前线部队跑到哪儿都不知道,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组织度高的军队,能够及时调整补给线,确保战场配送的及时有效。组织度低的军队,那就只能看天意了。

相对而言,后方运输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依托平时的基建大概凑合就能行。问题在于现代战争没什么“前线”、“后方”,考虑陆军的时候不能不考虑海军空军火箭军的兄弟们,他们可是专门干把后方变前线的勾当的。所以最终还是归结到一个问题:组织度。

陆军的“后方”,说不定就是空军的“前线”呢?抗美援朝的时候又不是没有过这种情况。

很多人说美国人在海湾战争以后进行的都是“治安战”,没有什么大规模兵团作战的经验,因此美国积累的战争经验实际上没什么用,只能用来欺负小国,跟中国这种体量的国家作战是没用的。我不赞同这种观点

如果承认陆军战斗力的核心是后勤组织能力,就必须承认中美两国陆军的巨大差距。

美国在这些年的治安战中,尤其是“911”以后的反恐战争中,锤炼出了非常高的战场后勤组织能力。在一次次路边炸弹的轰鸣中,在一次次63式火箭炮的袭扰中,美国对战场后勤的理解,对战地后勤补给的组织能力,跟中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美国陆军对于后勤和前线的衔接,不管是技术上还是组织上,都肯定有着更高层次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中美两国军事能力的差距,根本不在航母的多少,飞机的多少,因为这些东西两国只有数量的区别,还没有太大的代差。

最大问题在后勤

中国因为很多年没有战争,这个问题上跟美国是存在代差的。美国完全可能在战场上做到精准投送,在有敌人威胁的情况下做到把物资精准的投送到需要的人脑袋上。他们可以做到把一个战斗机的零部件远隔重洋送到前线,也能送足够弹药给前线的一门炮,不多不少,还可以及时把前线一个伤兵送下来。

在后方运输方面,中美两国差距还不算很明显,最多说中国的运输机机队不够大,海外基地不够多。因为实际上也没人敢去搞美国人的后方运输,美国人一样也是在没有敌情威胁的情况下组织的后方运输,中国的远洋船队什么的还要大一些。这一方面双方并没有本质性区别。

在战场配送方面则美国碾压中国毫无压力。战场配送方面的技术储备,中国的现状基本上就是原始,可能水平还不如中国邮政。至于现场组织,前线与后勤的沟通机制也存在极大的问题,很少有人去考虑这方面的缺陷,甚至可以说,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人都很少。而美国则在长期的治安战中间积累了很多经验,仅就现在看到的资料看,至少已经能够深入到“战斗小分队”这个级别。物资配送可以做到直接送达前线执行任务的小分队,这是需要非常强的前线后勤衔接能力的,更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起码后方要知道战斗小分队在哪,然后用可靠的交通工具,配备足够的防卫力量,才能把东西送上去。

实战化这个东西,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是适用“短板效应”的事情。

就像你平时收快递一样,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你的快递就会不知道上哪儿去长霉去了。搞过快递业务的人都会对此深有体会,它就是一个链条,任何一个环节松动了,整个链条就会瘫痪。

具体到军事行动上面,前方不给力,与后方不给力导致的结果是一样的:战斗力下降甚至消失,战争失败。

从这个缺陷讲,中国陆军战斗力不如美国陆军,至少在持续战斗力上是要略逊一筹的。


火力、机动、防护,是评价一支前线部队战斗力的基本三大指标,而这三大指标的基本评价基础,就是后勤组织能力。

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战争也进入工业化时代,一个天才的指挥官、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乃至于一些先进的武器,对战争最后结局的影响力都在急剧下降。战略能力的区别才是决定工业化战争胜负的关键,现代战争发生在工厂里,而不是战场上

一句话,战术的偶然性下降了,战略的必然性占据了主导。

一支彪悍的游牧民族军队就能击败国力雄厚的农耕文明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自打发明了机枪和火车,游牧民族们就能歌善舞了起来。同样的,指望一支王牌师或者一支特战队、一件先进武器就能改变战争平衡的天平,那是痴人说梦。在未来的战争里,这种梦想越来越不可能发生,这种指望也越来越不现实。

大家都得老老实实的打后勤,打工业实力,打物流配送。

尤其是陆军。

陆军是物资依赖性最强的军种,这点有一些反常识,但是说白了你就懂了。陆军是人员/装备比例最高的军种,一个陆军士兵掌握的装备,按照货币计价是最低的。一个步兵手里最贵的可能就是一支火箭筒而已,几万块顶天了;一个飞行员手里好几亿的飞机。从单兵的角度来说好像是陆军占优,然而从大兵团的角度来说情况刚好相反。人多了以后物资的配送难度成几何级数上升,是给一个飞行员送一架飞机困难,还是给10000个士兵送10000支步枪困难?是给一个飞行员吃一天100块的伙食容易,还是给10000个士兵每天吃30块的伙食容易?

我敢给你打包票,喂饱这些20出头的小伙子,简直是噩梦一样的工作。我宁愿去种地也不愿意干这种活,更何况还有敌人威胁你的情况下。

所以结论就是这么简单:花几块钱才能把一块钱的物资送到战士手里,就是评价一个国家陆军战斗力的标准。对于真的能够发动像样的战争的国家,在差不多一样的作战条件下,比如都是出国作战,面对差不多的对手,后勤组织能力也就是效费比,直接决定了战斗力强弱。

如果只是评价一支部队,比如一个团一个旅一个师甚至一个军,可以评价的标准非常多。但是你要是问的是一个国家,那就只有一个标准:后勤组织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陆军还远远没有到沾沾自喜的程度。
shenzhen 发表于 2023-8-26 10:39:0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向不敢胡说,但是个人觉得有两个条件是衡量一支陆军是否具有战斗力的情况
第一,部队行进间能否随时展开收拢,同时将命令准确传递到连排一级并得到执行
第二,部队在失去上级联系情况下能否独立进行作战
benben82 发表于 2023-8-26 10:39:4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三个入门指标,意思就是这三个指标不达标的话,不配叫陆军。达标之后,才有就装备进行对比的必要,否则就是运输大队长,送装备的料。
1.各层级部队在不同地形、气象下的展开/收拢时间。——对应攻击能力(火力)。
2.各层级部队在不同地形、气象下的日开进距离。————对应机动能力(机动性)。
3.各层级部队在不同地形、气候下的日土木作业量。————对应防御能力(装甲)。

而世界现状大体上是这个样:
营能达标,算很好的陆军。。。。
团能达标,算强大的陆军。。。。。
师能达标,就剩中美俄了。。。。。。
集团军能达标,冷战苏军。。。。。。。

举两个战术情景做例子:
1:中国一个三流摩步对抗美军重型旅。
2:中国一个三流摩步对抗装备与美军相同的狗大户重型旅。
第一种情况下,美军前卫迅速捕捉中国旅,建立火力接触,主力快速展开,进行空地协同火力准备。随后主力快速冲击,中国旅打出GG。
战后,中国指挥官表示奈何美军有高达,先进武器不可战胜,唯武器论确有可取之处。。。。。
第二种情况下,沙特拙劣的战术机动能力始终无法找到中国旅主力,前卫和侧卫(如果有的话)被中国步兵设伏消灭。随后中国旅迅速迅速向沙特旅侧翼与后方穿插,沙特旅尚未展开队形,战斗体系即告崩溃,主力龟缩一团(如果还没四散逃命的话),被中国旅呼叫火箭炮解决(如果没投降的话)。
战后,中国指挥官表示抓三千头X都没这么快,人的因素才是关键,唯武器论就是笑话。。。。。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