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七个原因,有一个你没听过

[复制链接]
wrcong007 发表于 2023-8-25 07:46:1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为什么会发胖?找到发胖根源
我们都知道一胖毁所有,而且胖给人的印象就是好吃懒做。其实有些人胖真的不是因为自制力差,活了这么久,才知道发胖的原因居然有七种,看看有没有你的那一种!
肥胖原因:
第一种——能量过剩,摄入能量大于消耗能量
一般而言,人体脂肪生成机制决定,在摄入能量大于消耗能量的情况下,身体开始慢慢变胖。但人体储存脂肪是为了应对外界环节变化的一种防御,如果是虚胖,则要考虑是不是宫寒引起的。
第二种——饮食结构,摄入过量的高能量食物
现在90后、00后普遍爱喝含奶精的奶茶、可乐,而这两种饮料能量都很高,再加上平时不运动,导致脂肪沉淀,脂肪细胞增多。一般来说,摄入食物应当荤素搭配,保证饮食均衡。
第三种——活动量少,甚至没有一点活动量
活动量是保证身体消耗脂肪的主要因素,但现在的我们真的是好喜欢吃完饭就躺床上看手机,看手机还得接着吃,这样身体胖起来是没毛病的。
第四种——基因,这部分胖的人是真的很委屈
人体中存在多个肥胖基因,相当多的肥胖者都有一定的家族倾向,有1/3左右的肥胖者与父母肥胖有关。父母肥胖者其子女及兄弟姐妹间的肥胖也较多,这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也可能与他们处于同一种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第五种——环境,这个是小编第一次知道
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专家发现了一种”胚胎编程“的现象:如果胎儿在母体内的营养状况较差,会自动降低自身的新陈代谢水平,出生后如果摄入丰富的营养,则有可能发胖。
环境温度对能量的消耗也有一定影响:维持体温意味着能量的消耗。温和的环境下人体保持体温的能耗最少。研究表明:置身于27℃环境下的女性比身处22℃环境下的女性每天多消耗239kcal的热量。
第六种——疾病,这部分人也很委屈
由于疾病长期服用药物,这些药物都可能会引起内分泌紊乱,最终导致肥胖。
第七种——缺乏睡眠,晚睡的人注意了
科学研究发现,每天睡眠不足7个小时的人普遍比睡眠时间更长的人胖。这可能是因为睡眠不足影响了新陈代谢功能,使刺激食欲的激素增加,同时产生饱腹感的激素水平降低。
解决方案
一、保持适当的运动
运动是最原始的减肥方法,但这个需要毅力,能够长期坚持下去。这种减肥方法也很容易引起反弹,因为有些人运动完更饿,好吧,小编没法反驳,只能靠坚强的意志力了。

二、均衡饮食
减少热量食物的摄入量,多吃些蔬菜、水果,定一个饮食规划表,但也要奖励一个月一次胡吃海喝的特权,毕竟美食面前,不能荒废。

三、生活规律
早睡,早睡,还是早睡!90年的老阿姨告诉你们,早睡真的很重要,这个是保持年轻的秘密武器,爱美的小仙女们,赶紧早点睡吧。
四、借助工具减肥
如果真的不好减,可以借助减肥仪器,减肥仪器是帮助你消耗脂肪的工具,安全偷懒的一种减肥方式。

燃烧吧,卡路里!
拜拜 咖啡因 戒掉可乐戒油腻
沙发外卖玩游戏
别再熬夜伤身体
来来 后转体
高温瑜伽仰卧起
动感单车普拉提
保温杯里泡枸杞
来来 深呼吸
晨跑夜跑游几米
平板哑铃划船机
不达目的不放弃
为了变成小蛮腰
天天提着一口气
为了穿上比基尼
吃草吃成沙拉精
天生丽质难自弃
可惜吃啥都不腻
努力 我要努力
我要变成万人迷
全部回复7 显示全部楼层
轻雨风飘 发表于 2023-8-25 07:47:1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借鉴一下~
fifa8808 发表于 2023-8-25 07:48:0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睡不够长胖的,也饿
liop 发表于 2023-8-25 07:48:2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疾病肥胖可怕,真的好可怕
xywy1985 发表于 2023-8-25 07:49:1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打油诗还是rap来着[捂嘴],真不错
o0runner 发表于 2023-8-25 07:50:0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服药倒置的肥胖而且要长期服药,通过饮食调整和锻炼能减肥吗?
stcshyq 发表于 2023-8-25 07:50:4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把问题刨的更加深一些,从母体内的成长环境,遗传,还有心理因素和肥胖的关系
hsysg 发表于 2023-8-25 07:51:3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微生物群在室友家人之间共享《nature》发表了一项迄今关于人类微生物群传播最大最多样化的研究,世界各地18个机构和研究中心参与。分析了五大洲20个国家9715份参与者的粪便和唾液样本,评估母婴、亲人、双胞胎、伴侣、室友、村庄和人群之间的传播。结果表明,同居个体之间存在大量的菌株共享,此前认为非传染性的疾病可能一定程度上具有传染性,包括但不限于与微生物群相关的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同居个体之间肠道和口腔微生物组的中位数菌株共享率为12%和32%,伴侣之间的肠道和口腔菌株共享分别为13%和38%,口腔微生物群的传播会随着同居持续时间而增强。母婴间菌株共享率50%,母体微生物群的细菌甚至可以在老年人身上检测到。同一村庄不同家庭的个体的菌株共享率明显高于不同村庄的菌株共享率。[蹲]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