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江苏省扬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复制链接]
isyi.com 发表于 前天 17:18|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是龙,确乎是一个谜。龙像马,所以马往往被呼为龙。《月令》“驾苍龙”,《周礼·庾人》“马八尺以上为龙”,皆其例。龙有时又像狗。《后汉书·孔僖传》“画龙不成反类狗”,所以狗也被呼为龙。此外还有一种有鳞的龙像鱼,一种有翼的又像鸟,一种有角的又像鹿。至于与龙最容易相混的各种爬虫类的生物,更不必列举了。
然则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图腾(Totem),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因部落的兼并而产生的混合的图腾,古埃及是一个最显著的例子。在我们历史上,五方兽中的北方玄武本是龟蛇二兽,也是一个好例。不同的是,这些是几个图腾单位并存着,各单位的个别形态依然未变,而龙则是许多单位经过融化作用,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单位,其各小单位已经是不复个别的存在罢了。前者可称为混合式的图腾,后者化合式的图腾。部落既总是强的兼并弱的,大的兼并小的,所以在混合式的图腾中总有一种主要的生物或无生物,作为它的基本的中心单位,同样的在化合式的图腾中,也必然是以一种生物或无生物的形态为其主干,而以其他若干生物或无生物的形态为附加部分。
龙图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这表明在当初那众图腾单位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为最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这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金文龙字的偏旁皆从巳,而巳即蛇,可见龙的基调还是蛇。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种蛇的名字便叫作“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Klan)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这样看来,龙与蛇实在可分而又不可分。所以我们在引用古书中关于龙蛇的传说时,就无法也不必将它们分清。甚至正因其分不清,这问题对于我们,才特别有意义。不错,惟其龙蛇分不清,我们才更能确定龙是古代图腾社会的遗迹,因为我们知道,图腾的合并,是图腾式的社会发展必循的途径。
图腾有动物,有植物,也有无生物,但最习见的还是动物。同一图腾的分子都自认为这图腾的子孙。如果图腾是一种动物,他们就认定那动物为他们的祖先,于是他们自己全团族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都是那种动物了。曾奉狗为图腾的瑶族,如今还很鲜明的保存着这种意识。陆次云《峒溪纤志》说他们“岁首祭盘瓠,揉鱼肉于木槽,扣槽群号以为礼”。这种风俗与现代世界各处的图腾团族举行舞会,装扮并摹仿其图腾的特性与动作,是同样性质的。我国古代所谓“禹步”的一种独脚跳舞,本是仿效蛇跳,也属于这类。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做,确有其绝对的实际作用。
凡图腾都是那一图腾团族的老祖宗,也是他们的监护神和防卫者,它给他们供给食物,驱除灾祸,给他们降示预言以指导他们趋吉避凶。如果它是一种毒虫或猛兽,那更好,因为那样它更能为儿孙们尽防卫之责。每个老祖宗当然知道谁是它的儿孙,认识他们的相貌和声音。但儿孙太多时,老祖宗一时疏忽,认错了人,那是谁也不能担保的。所以为保证老祖宗的注意,儿孙们最好是不时在老祖宗面前演习他们本图腾的特殊姿态、动作与声调,以便提醒老祖宗的记忆。这便是前面所讲的瑶族祭狗王时“扣槽群号”而食和“禹步”的目的。另一种保证老祖宗注意的方法,是经常的在装饰上表现着本图腾的特殊形相,以便老祖宗随时随地见面就认识。代表这一种手段的实例,便是龙图腾的“断发文身”的风俗。
为什么装扮得像龙,就不为蛟龙所害呢?龙之不加害于越人,恐怕不是受了越人化装的蒙蔽,而是它甘心情愿如此。越人之化装,也不是存心欺骗,而是一种虔诚心情的表现。换言之,“断发文身”是一种图腾主义的原始宗教行为。断发文身的目的,固然是避免祖宗本人误加伤害,同时恐怕也是给祖宗便于保护,以免被旁人伤害。以上解释,可称为“避害说”。
至于许慎所谓“刺皮为龙文,所以为尊荣之也”,可称为“尊荣说”。这一说似乎与图腾无关,其实不然。就现代人观点看来,人决不以像爬虫为尊荣。这完全是图腾主义的心理。图腾既是祖宗,又是神,人哪有比像祖宗,像神更值得骄傲的事呢!龙之所以有资格被奉为图腾,当然有个先决条件。定是假定了龙有一种广大无边的超自然的法力,然后才肯奉它为图腾;崇拜它,信任它,皈依它,把整个身体和心灵都交付给它。如果有方法使自己也变得和它一样,那岂不更妙?在这里,巫术——模拟巫术便是野蛮人的如意算盘。
(节选自闻一多《伏羲考》)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图腾有两种,混合式图腾可以玄武神兽为例,化合式图腾可以中国龙为例。
B. 化合式图腾的形成,往往是实力较强的团族,兼并及同化其他团族的结果。
C. 认定图腾动物是祖先,装扮并摹仿其特性与动作,是少数民族的共同标志。
D. 图腾是部落子孙的监护神和防卫者,如果是毒虫或猛兽,其护卫功能更强。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说“马八尺以上为龙”,又说“画龙不成反类狗”,可见在龙的形象中糅合了马和狗的特征。
B. 瑶族祭狗王时“扣槽群号”,这个仪式有它的实际作用,现代世界的图腾团族舞会便继承了这个传统。
C. 一旦断发文身,模拟成龙,就是模仿了神的外形,能拥有神的无边法力,这便是模拟者的如意算盘。
D. 龙是一种虚构的生物,但融合众家而成的龙图腾成了华夏文化的基石,中国人至今被称为龙的传人。
3. 下列选项,最能支持“避害说”的一项是( )
A. 禹治洪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注所当决者,因而治之。
B. 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亦因屈原。
C. 每值正朔,家人负狗环行炉灶三匝,然后举家男女向狗膜拜。
D. 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
4. 作者强调,无法也不必分清古代传说中的龙蛇,理由何在?
5. 大禹是古史记载中的圣王,而东汉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禹,虫也”,请依据本文观点对此加以解释。
【答案】1. C 2. B
3. D4.(1)无法分清,是因为龙图腾的主干和基本形态是蛇,其次金文龙字的偏旁皆从巳,而巳即蛇。
(2)不必分清,是因为龙蛇不可分,更能确定龙是古代图腾社会的遗迹。
5. 参考:“禹,虫也”,意味着治水的大禹和虫有很大关系。
(1)禹本是虫名,古代的“禹步”舞本是效仿蛇跳。
(2)虫往往是先民的部族图腾,有保佑民众,驱邪避害之用。
(3)禹为部族首领,护佑民众,治水有功,以虫名之,是对他的神化和尊崇。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认定图腾动物是祖先……是少数民族的共同标志”错误,原文为“图腾有动物,有植物,也有无生物,但最习见的还是动物”“如果图腾是一种动物,他们就认定那动物为他们的祖先,于是他们自己全团族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都是那种动物了”,可见图腾不一定是动物。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现代世界的图腾团族舞会便继承了这个传统”错误,原文相关内容为“这种风俗与现代世界各处的图腾团族举行舞会,装扮并摹仿其图腾的特性与动作,是同样性质的”,并未提到“继承了这个传统”。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避害说”指装扮得像图腾,提醒祖宗认同,既是避免祖宗本人误加伤害,也是给祖宗便于保护,以免被旁人伤害。
A.是得到祖宗的帮助,不涉及避害。
B.“以五彩丝系臂”没有装扮成图腾,不凭之避害,不属于避害说。
C.是祈福,不属于避害说。
D.装扮得像图腾,是避免被祖宗本人误加伤害。属于避害说。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结合“龙图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可知,无法分清,是因为龙图腾的主干和基本形态是蛇;结合“金文龙字的偏旁皆从巳,而巳即蛇,可见龙的基调还是蛇”可知,金文龙字的偏旁皆从巳,而巳即蛇;
结合“这样看来,龙与蛇实在可分而又不可分。所以我们在引用古书中关于龙蛇的传说时,就无法也不必将它们分清”“惟其龙蛇分不清,我们才更能确定龙是古代图腾社会的遗迹”可知,不必分清,是因为龙蛇不可分,更能确定龙是古代图腾社会的遗迹。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禹,虫也”,意味着治水的大禹和虫有很大关系,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分析概括即可。
结合“禹,虫也”“我国古代所谓‘禹步’的一种独脚跳舞,本是仿效蛇跳”可知,禹本是虫名,古代的“禹步”舞本是效仿蛇跳。
结合“凡图腾都是那一图腾团族的老祖宗,也是他们的监护神和防卫者,它给他们供给食物,驱除灾祸,给他们降示预言以指导他们趋吉避凶。如果它是一种毒虫或猛兽,那更好,因为那样它更能为儿孙们尽防卫之责”“断发文身的目的,固然是避免祖宗本人误加伤害,同时恐怕也是给祖宗便于保护,以免被旁人伤害。以上解释,可称为‘避害说’”可知,虫往往是先民的部族图腾,有保佑民众,驱邪避害之用。
“大禹是古史记载中的圣王”,他本为部族首领,护佑民众,治水有功,从而得到人们的敬爱,以虫名之,是对他的神化和尊崇。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竹林的故事
废名
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
老程有一个小姑娘,非常的害羞而又爱笑。我们起初不知道她的名字,问她,她笑而不答,有一回见了老程呼“阿三”,我才挽住她的手:“哈哈,三姑娘!”我们从此就呼她三姑娘。一天我们的先生不在家,我们大家聚在门口掷瓦片,老程家的捏着香纸走我们的面前过去,不一刻又望见她转来,不笔直的循走原路,勉强带笑的弯近我们:“先生!替我看看这签。”我们围着念菩萨的绝句,问道,“你求的是什么呢?”她对我们诉一大串,我们才知道她的阿三头上本来还有两个姑娘,而现在只要让她有这一个,不再三朝两病的就好了。
老程除了种菜,也还打鱼卖。四五月间,霪雨之后,河里满河山水,搓衣的石头沉在河底,呈现绿团团的坡。老程把摇网朝水里兜来兜去,倘若兜着了,三姑娘小小的手掌,跟着她欢跃的叫声热闹起来,一直等到蹦跳蹦跳的鱼好容易给捉住了,才又坐下草地望着爸爸。流水潺潺,摇网从水里探起,一滴滴的水点打在水上,浸在水当中的枝条也冲击着嚓嚓作响。老程从荷包里掏出一把大红头绳:“阿三,这个打辫好吗?”三姑娘抢在手上,一面还接下酒壶,奔向灶角里去。见了妈妈抽筷子,便赶快拿出杯子——家里只有这一个,老是归三姑娘照管——踮着脚送在桌上。“爸爸喝酒,我吃豆腐干!”老程实在用不着下酒的菜,对着三姑娘慢慢的喝了。
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这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前竖着三四根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义。老程家的已经是四十岁的婆婆,穿的衣服都是青蓝大布,系鞋的带子也不用那水红颜色了。独有三姑娘的黑地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虽然更显得好看,却叫人见了也同三姑娘自己一样懒懒的没有话可说了。
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最多的还要算邻近各村上的女人,她们像一阵旋风,大大小小牵成一串从这街冲到那街。然而能够看得见三姑娘同三姑娘的妈妈吗?不,一回也没有看见!锣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堂嫂子们顺便也邀请一声“三姐”。三姑娘总是微笑的推辞。妈妈则极力鼓励着一路去,然而别的人渐渐走得远了,自己的不还是影子一般的依在身边吗?竹林里也同平常一样,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打破这静寂的终于还是妈妈:“阿三!你老这样守着我,到底……”
①“到底!这也什么到底不到底!我不欢喜玩!”
三姑娘同妈妈间的争吵,其原因都出在自己的过于乖巧,比如每天清早起来,把房里的家具抹得干净,妈妈却说,“乡户人家呵,要这样?”偶然出门做客,只对着镜子把散在额上的头毛梳理梳理,妈妈却硬从盒子里拿出一枝花来。现在站在坝上,眶子里的眼泪快要迸出来了,妈妈才不作声。待到点燃了案上的灯,才知道已经走进了茅屋,这期间的时刻竟是在梦中过去了。
灯光下也立刻照见了三姑娘,拿一束稻草,一菜篮园里割回的白菜,坐下板凳,三棵捆成一把。
“妈妈,这比以前大得多了!两棵怕就有一斤。”
妈妈哪想到屋里还放着明天早晨要卖的菜呢?终于不出声的叹一口气,伴着三姑娘捆了。
三姑娘最后留给我的印象,也就在卖菜这一件事。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②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过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三姑娘是这样淑静,愈走近我们,我们的热闹便愈是消灭下去。而三姑娘始终是很习惯的,接下铜子又把菜篮肩上。
一天三姑娘是卖青椒,我们大家商议买四两来煮鱼吃。其中有一位是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
三姑娘笑了:“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
我们大家也都笑了;③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
“三姑娘是不吃我们的饭的。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姑爷。”
我这样说。然而三姑娘也就赶跑了。
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雾天气,走到坝上,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吹起波皱了。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
“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
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④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
(选自废名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展示了一家三口的和谐生活,这时的三姑娘洋溢着生命活力,与下文她的淡然形成对照。
B. 小说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她的成长历程,到再相逢时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C. 三姑娘作为乡村少女,外在的朴实秀美和内在的灵秀纯澈结合在一起,盈溢着田园牧歌式的气息。
D. “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是三姑娘命运的见证者,作者借“我”的所见所闻抒发了浓烈炽热的情感。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我不欢喜玩”并非三姑娘的真实想法,而是她为了在家守护母亲的托辞。
B. 句子②没有直接描写三姑娘的容颜,但“月色一般”却让人可以想象她的恬静美丽。
C. 句子③中“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表现出三姑娘年轻腼腆,受不了顾客的玩笑。
D. 句子④蕴含着“我”对三姑娘的爱怜、对过往的怀念、对命运的喟叹等丰富的情感。
8. 《竹林故事》所展现的世界中笼罩着淡淡的哀愁。请概括文中三姑娘的哀愁。
9. 有人认为小说题为“竹林的故事”,“竹林”是解读小说的关键;也有人认为文眼在“水”,小说具有“水”的情致。你倾向于哪一个作为文本的核心意象?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6. D 7. C
8. (1)家庭的不幸。两个姐姐的夭折,父亲的早死,死亡的阴影笼罩着她们母女。
(2)生活的艰辛。父亲去世使她早熟,与母亲相依为命,撑起这个清贫的家庭。
(3)未来的不确定。竹林里闲适安静的生活能否继续,纯净之美能否保持,没有答案。
9. 示例一:竹林是小说的核心意象。
(1)竹林是小说的主要背景,营造了一个清静和谐、与世无争的环境。(2)竹林代表三姑娘美丽宁静的心灵,竹林烘托三姑娘碧意盎然的青春气息。(3)竹林是三姑娘一家的所在地,三姑娘的人生命运和竹林相关。(4)竹林代表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纯真自然的姿态的赞美。
示例一:水是小说的核心意象。
(1)水清澈美好,与竹林共同创建了闲适安静的生活环境。(2)水的清澈美丽,正是三姑娘纯净心灵的写照,三姑娘的性格如“水”,满蓄着水乡女儿的似水柔情。(3)小说情节与“水”相关,故事起于“水”,承于“水”,转于“水”,最后合于“水”。(4)“水”也是小说的语言风格特征,小说语言素淡、柔美,充满诗意,有一种清澈如溪流的风格。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
D.“‘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错误。文章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但“我”并不是贯穿文章的主要人物,所以“我”不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浓烈炽热的情感”错误。本文的风格为恬淡宁静,所以抒发的情感也是恬淡的。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C.“年轻腼腆,受不了顾客的玩笑”错误。三姑娘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表现出三姑娘善良、内心的美好。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她对我们诉一大串,我们才知道她的阿三头上本来还有两个姑娘,而现在只要让她有这一个,不再三朝两病的就好了”“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这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前竖着三四根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义”可知,三姑娘有来年各个姐姐都不幸夭折,而三姑娘的父亲在三姑娘八岁的时候也早早去世,死亡的阴影笼罩着她们母女。所以,家庭的不幸使得所展现的世界中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由原文“灯光下也立刻照见了三姑娘,拿一束稻草,一菜篮园里割回的白菜,坐下板凳,三棵捆成一把”“三姑娘最后留给我的印象,也就在卖菜这一件事。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过新衣”可知,父亲去世使她早熟,与母亲相依为命,撑起这个清贫的家庭。所以,生活的艰辛使得所展现的世界中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由原文“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可知,从那次买菜“我”就再也没见过三姑娘,直到今年清明归坝上才又再次见到三姑娘,竹林里闲适安静的生活能否继续,纯净之美能否保持,没有答案。所以,未来的不确定使得所展现的世界中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意象的把握能力。
示例一:竹林是小说的核心意象。
原文“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老程有一个小姑娘,非常的害羞而又爱笑。……我们从此就呼她三姑娘”“春天来了,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三姑娘一家生活在竹林的茅屋中,清幽的竹林是小说主要背景,是小说情节发生的典型环境,清幽的竹林为小说渲染了一种清新悠远、静穆空灵的意境,营造了一个清静和谐、与世无争的环境。
由原文“锣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堂嫂子们顺便也邀请一声‘三姐’。三姑娘总是微笑的推辞。妈妈则极力鼓励着一路去,然而别的人渐渐走得远了,自己的不还是影子一般的依在身边吗?”“三姑娘同妈妈间的争吵,其原因都出在自己的过于乖巧”可知,三姑娘有一颗宁静的心灵,所以竹林的碧绿盎然能够烘托出三姐的青春气息。
由原文“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可知,竹林是三姑娘一家的所在地。老程在世的时候,在菜园种菜,在坝上打鱼。老程去世后,三姑娘和母亲在这里相依为命,所以,竹林是三姑娘一家的所在地,三姑娘的人生命运和竹林相关。
由原文“竹林里也同平常一样,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可知,竹林代表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纯真自然的姿态的赞美。
示例一:水是小说的核心意象。
本文的主要背景是清幽的竹林,而老程在世的时候,不仅在竹林边种菜,而且在坝上打鱼,过得是一种闲适平静的生活,老程去世后,三姑娘和母亲在竹林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在竹林中过着静寂的生活。而文章结尾写到,“我”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所以“水”与竹林共同创建了闲适安静的生活环境。
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邻近各村的女人大大小小牵成一串从这街冲到那街,但是看不到三姑娘以及三姑娘的母亲,锣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女两个。即使是三姑娘穿的竹布单衣,颜色也是淡的同月色一样。所以本文描写了三姑娘的纯净,她的性格和水一样清澈美丽,满蓄着水乡女儿的似水柔情。
本文的开篇写到三姑娘一家在坝脚下的竹林中生活,老程和三姑娘在水边打鱼,三姑娘八岁的时候,老程去世。老程去世后,三姑娘和母亲在水边相依为命,在一次卖菜之后,“我”在坝上就再也没有见过三姑娘,今年清明“我”远道回家再次水边见到了三姑娘,所以,小说情节与“水”相关,故事起于“水”,承于“水”,转于“水”,最后合于“水”。
本文的语言风格非常地素淡柔美,田园式的描写使得文章充满诗意,有一种清澈如溪流的风格。所以,“水”也是小说的语言风格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孔子适卫。卫将军文子问曰:“吾闻鲁公父氏不能听狱,信乎?”孔子答曰:“不知其不能也。夫公父氏之听狱,有罪者惧,无罪者耻。”文子曰:“有罪者惧,是听之察、刑之当也;无罪者耻,何乎?”孔子曰:“齐之以礼,则民耻矣;刑以止刑,则民惧矣。”文子曰:“今齐之以刑,刑犹弗胜,何礼之齐?”孔子曰:“以礼齐民,譬之于御,则辔也。以刑齐民,譬之于御,则鞭也。执辔于此而动于彼,御之良也。无辔而用策,则马失道矣。”文子曰:“以御言之,右手执辔,左手运策,不亦速乎?若徒辔无策,马何惧哉?”孔子曰:“吾闻古之善御者,执辔如组,两骖如舞,非策之助也。是以先王盛于礼而薄于刑,故民从命。今也废礼而尚刑,故民弥暴。”
(节选自《孔丛子·刑论》)
材料二: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曰:“善。”以为造父①不过也。使之钩百而反。少焉,颜阖入见,庄公曰:“子遇东野稷乎?”对曰:“然,臣遇之。其马必败。”庄公曰:“将何败?”少顷,东野之马败而至。庄公召颜阖而问之曰:“子何以知其败也?”颜阖对曰:“夫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造父之御,无以过焉。乡臣遇之,犹求其马,臣是以知其败也。”故乱国之使其民,不论人之性,不反人之情,烦为教而过不识,数为令而非不从,巨为危而罪不敢,重为任而罚不胜。民进则欲其赏,退则畏其罪。知其能力之不足也,则以为继矣。以为继,知,则上又从而罪之,是以罪召罪。上下之相仇也,由是起矣。故礼烦则不庄,业烦则无功,令苛则不听,禁多则不行。桀、纣之禁,不可胜数,故民因而身为戮,极也,不能用威适。子阳极也好严有过而折弓者恐必死遂应猘狗而弑子阳。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适威》,有删改)
【注】①造父:西周著名御车者。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写标号。
子阳极也A好严B有过C而折D弓者E恐F必死G遂应猘狗H而弑子阳。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听狱,审理案件,其中“听”与《陈情表》“听臣微志”中的“听”意思不同。
B. 薄,指轻视,和《烛之武退秦师》“邻之厚,君之薄也”中的“薄”意思不同。
C. 过,指责难,和《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中的“舞”用法并不相同。
D. 胜,指经得住、胜任,和《鸿门宴》“刑人如恐不胜”中的“胜”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子以鲁公父氏审案问孔子,由此引发了关于治理百姓的问题,文子的观点与孔子完全相反,认为应当使用严刑峻法。
B. 孔子认为,以缰绳御马是上策,古代善于驾车的人手握缰绳,马奔跑就像跳舞一样轻快,这是马鞭达不到的效果。
C. 东野稷向庄公展示自己的驾车技术,庄公认为其技术高超,便命他驾车一百圈,颜阖却从其行为中预判他终会失败。
D. 材料二认为桀、纣实行的禁令太多,他们不能适当地运用和发挥君主的威严,因此百姓反叛,他们自己招致灭亡。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之以礼,则民耻矣;刑以止刑,则民惧矣。
(2)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
14. 两则材料各以御马说明了什么治理国家的道理?请简要概括。
【答案】10.BEG
11. D12. A
13. (1)用礼来整治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用刑罚来制止犯罪,百姓就会畏惧。
(2)东野稷凭借驾驶马车的技术得见鲁庄公,前进后退都符合拉直的墨线,左右转弯都符合圆的标准。
14. ①材料一孔子通过对比用缰绳和用鞭子御马的结果,说明治理国家要重视礼法而非刑罚。
②材料二通过写东野稷累坏马的故事,说明治理国家的政令和刑罚不能过重。
【解析】
【导语】这篇文言文通过两个不同的故事,探讨了治理国家的方法。材料一中,孔子强调以礼治理的重要性,认为用礼仪约束人心能使民众自觉羞耻,从而自律;而过多依赖刑罚则使民众畏惧,不能长久。材料二中,通过东野稷驾车过于急功近利的失败,隐喻过度严苛的统治政策最终导致失败和反对,呼应了礼法平衡的重要性。两则材料分别强调礼治和刑治的缺陷和调和,寓意治国需讲究仁义,适度为宜。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子阳非常喜好严厉,有个在子阳面前弄断了弓的人,担心自己一定会死,于是响应疯狗的叫声杀死了子阳。
“子阳极也好严”中,“子阳”是主语,“好”是谓语,“严”是宾语,表意完整,故在B处断开。
“有过而折弓者”中,“有”是谓语,“过而折弓者”是宾语,语义完整且独立,故在E处断开。
“恐必死”中,“恐”是谓语,“死”是宾语,表意完整,故可在G处断开。
故选B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以及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
A.正确。词义不同。
动词,审理。句意:我听说鲁国的公父氏不能审理案件。
动词,允许。句意:允许臣下完成这小小的心愿。
B.正确。词义不同。
动词,轻视。句意:因此先王重视礼而轻视刑罚。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薄弱。句意:邻国的势力变雄厚了,您的势力就变薄弱了。
C.正确。用法不同。
动词,责难。句意:频繁进行教化却指责那些不明白道理的人。
使动用法,使……起舞。句意:能使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
D.错误。词义不同。
动词,经得住、胜任。句意:加重负担而百姓不能承受。
动词,(用)尽。句意:惩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A.“文子的观点与孔子完全相反,认为应当使用严刑峻法”错误。根据材料一“今齐之以刑,刑犹弗胜,何礼之齐”可知,文子只是对以礼治民提出疑问,但并非完全否定礼治,主张严刑峻法。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齐”,政治;“耻”,感到羞耻;“止”,制止;“惧”,感到畏惧;“齐之以礼”,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以礼齐之”。
(2)“东野稷以御见庄公”,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正常顺序“东野稷以御(于)庄公见”;“中”,符合、合乎;“旋”,转弯。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①在材料一中,孔子与卫将军文子围绕鲁公父氏听狱之事展开讨论,孔子提出“以礼齐民,譬之于御,则辔也。以刑齐民,譬之于御,则鞭也”,将以礼治理百姓比作用缰绳御马,将以刑治理百姓比作用鞭子御马。“执辔于此而动于彼,御之良也。无辔而用策,则马失道矣”,强调手握缰绳能够良好地驾驭马,而只使用鞭子马会失去方向。接着又说“吾闻古之善御者,执辔如组,两骖如舞,……故民弥暴”,指出古代善于御马的人只握缰绳就能让马奔跑如舞,不需要鞭子的帮助,先王重视礼而轻视刑,百姓就会听从命令;如今废弃礼而崇尚刑,百姓就会更加凶暴。
②材料二中,东野稷以御见庄公,其驾车技术高超,“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认为他的技术即使是造父也不过如此,于是让他驾车一百圈。颜阖却预判东野稷的马会失败,结果马果然累坏了。接着作者以这个故事引出“故乱国之使其民,……重为任而罚不胜”,指出混乱的国家役使百姓不考虑人的本性和常情,政令和刑罚过重。就像东野稷过度驱使马一样,国家过度役使百姓会导致百姓不堪重负。“礼烦则不庄,业烦则无功,令苛则不听,禁多则不行。桀、纣之禁,不可胜数,故民因而身为戮,极也,不能用威适”,进一步强调政令和刑罚过多过苛会适得其反,就像夏桀、商纣禁令无数,最终百姓反叛,他们自己也招致灭亡,从而说明治理国家的政令和刑罚不能过重。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到卫国去。卫国将军文子问孔子说:“我听说鲁国的公父氏不能审理案件,是真的吗?”孔子回答说:“我不知道他不能审理案件。公父氏审理案件,有罪的人畏惧,无罪的人羞耻。”文子说:“有罪的人畏惧,这是审理案件审察得清楚,用刑恰当;无罪的人羞耻,为什么呢?”孔子说:“用礼来整治百姓,百姓就会有感到羞耻;用刑罚来制止犯罪,百姓就会感到畏惧。”文子说:“现在用刑罚整治百姓,刑罚尚且不能制服犯罪,用什么来整治礼呢?”孔子说:“用礼来整治百姓,打个比方来说,就像驾驭马用的缰绳。用刑罚来整治百姓,打个比方来说,就像驾驭马用的鞭子。手握缰绳在这边驾驭,马却在那边跑动,这是善于驾驭马的人。如果不用缰绳而只使用鞭子,马怎么会畏惧呢?”文子说:“从驾驭马来说,右手握住缰绳,左手挥动鞭子,不是更快吗?如果只是握住缰绳而不用鞭子,马有什么可畏惧的呢?”孔子说:“我听说古代善于驾驭马的人,手握缰绳如同编织丝带,两旁的马像跳舞一样轻快,不是靠鞭子的帮助。因此先王重视礼而轻视刑罚,所以百姓听从命令。现在废弃礼而崇尚刑罚,所以百姓更加凶暴。”
材料二:
东野稷因为善于驾车而得见鲁庄公,他驾车时进退能够在一条直线上,左右转弯形成规整的弧形。庄公认为东野稷驾车的技术高超,即使是造父也不能超过他。于是命令他驾车转一百圈再回来。过了一会儿,颜阖进宫拜见庄公,庄公说:“你遇到东野稷了吗?”颜阖回答说:“是的,我遇到了他。他的马肯定会失败。”庄公说:“为什么会失败呢?”过了一会儿,东野稷的马疲惫不堪地回来了。庄公召来颜阖问他说:“你怎么知道他会失败呢?”颜阖回答说:“他驾车时进退能够在一条直线上,左右转弯形成规整的弧形,即使是造父驾车,也不能超过他。刚才我遇到他,他还在不停地要求马。我因此知道他会失败。”所以混乱的国家役使自己的百姓,不了解人的本性,不反求人的常情,频繁地制定教令,而百姓却不接受,屡次下达命令,而百姓却不服从,强行制造危险,而百姓却不惧怕,加重负担,而百姓却不能承受。百姓前进就希望得到赏赐,后退就害怕受到惩处。当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时,就会弄虚作假了。弄虚作假,君主知道了,就会跟着惩处他们,因此用惩处招致惩处。君主和百姓相互仇恨,就是由此产生的。所以礼仪繁琐就不庄重,事情繁琐就没有功效,政令苛刻就不被听从,禁令多了就行不通。夏桀、商纣的禁令多得数不胜数,所以百姓因此遭受杀戮,到了极点,他们不能恰当地运用君主的威严。子阳非常喜好严厉,有个在子阳面前弄断了弓的人,担心自己一定会死,于是响应疯狗的叫声杀死了子阳。周朝的鼎上铸有窃曲形的花纹,形状很长,上下都弯曲,以此表明君主极其失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
吴文英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海烟沉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开头刻画了一位孤独惆怅、浪迹天涯的游子形象。
B. “霜花”句兼含比喻和对比手法,凸显词人心中的孤寂痛苦。
C. 词末用典,与全词所写景、情、事紧密契合,并无生僻之感。
D. 从词的标题和内容来看,这首词既慨叹自身,亦思慕友人。
16. 在中国古代诗文中,“秋”乃常见题材,“雁”是频出意象。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句中的情景关系。
【答案】15. B 16. 本句写秋意在雨中青山里呈现,一只孤雁在暮霭中飞去的景色。秋景烘托了作者与友人相聚又离别的感伤之情,孤雁形象表达自己飘零天涯的身世之慨。情景交融,意蕴深长。
【解析】
【导语】《玉楼春·和吴见山韵》以独倚阑干的游子形象开篇,渲染出一种孤独与惆怅。词中通过“霜花”与“春颜色”的对比,蕴含着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哀伤,凸显景中含情。雁随云急、更增添秋季离别的悲凉气氛,巧用景物传递思念和孤独。最后,用典“鲛绡和泪织”深化情感,表现出词人心中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词情景交融,意蕴深长。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兼含比喻……手法”错误。“霜花”这里指秋菊,百花凋零,惟有那秋菊逞强,显示出些许春天般的缤纷色彩,这是拟人;此句确实有对比,通过“霜花”与“春颜色”的对比,蕴含着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哀伤,凸显景中含情。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之情景关系的能力。
“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这句诗中,首先从景的角度来看,描绘了秋雨之中千山一片青翠,暮色里一只孤雁随着云朵快速飞去的画面。这一秋景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从情的角度,秋景往往容易引发人的感伤之情,作者与友人相聚后又离别,这种离情别绪在秋景的烘托下更加浓郁。而孤雁这一意象,通常象征着孤独、漂泊,它表达了作者飘零天涯的身世之慨,也暗示了作者如同孤雁一般的孤独寂寞之感。
此句景与情相互交融,使诗句更具感染力。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节选)》中,屈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感慨。
(2)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表现诗人极度矛盾和忍辱负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鱼雁传书,寄托了古人对跨越时空遥寄相思的浪漫,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即使鱼雁也无法传递音讯的愁苦。
【答案】 ①. 日月忽其不淹兮 ②. 春与秋其代序 ③. 心非木石岂无感 ④. 吞声踯躅不敢言 ⑤. 鸿雁长飞光不度 ⑥. 鱼龙潜跃水成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忽、淹、岂、踯躅、鸿雁、度、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鲁迅所有回忆绍兴的文章中,故乡常成为中国乡土愚昧落后的负面象征,显现出阴冷、灰暗的质感,如一块均质的岩石,无法穿透,唯有戏台却是的例外——在 的故园,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最宝贵的他的少年记忆里的光源,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也照亮了他的记忆。透过鲁迅的目光,无数中国人看见了那座戏台……曲终人散,每个人都转身走进自己的戏。 戏台上的 、无限缠绵,收束进岸上的楼窗、河中的船影。 狭长的石板路,层出不穷的石桥,悠悠荡荡的乌篷船,他们的戏台无处不在,只不过没有人把他们的戏文写下来,我们无从得知而已。 戏台上的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也慢慢融入了观看者的血脉,变成遗传基因。戏台上下,不仅构成一种对话关系,更构成一种轮回关系,戏台与看客,戏文与生活, 。 观众和角色可以互换,戏台下的观众一扭身,就融入了一个更大的戏台,变成角色,呐喊或者语丝,都是他们的唱词。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屈指可数 风雨如磐 玉树临风 翻云覆雨
B. 屈指可数 风雨如晦 风流俊雅 翻云覆雨
C. 为数不多 风雨如晦 玉树临风 翻覆颠倒
D. 数不多 风雨如磐 风流俊雅 翻覆颠倒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他的少年记忆里最宝贵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记忆,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
B. 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最宝贵的他的少年记忆里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记忆,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
C. 戏台上灯光,几乎成为他的少年记忆里最宝贵的光源,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也照亮了他的记忆。
D. 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他最宝贵的少年记忆里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记忆,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18. D 19. A
20. 该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每个人各自的人生,喻体是戏,作者把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比喻成戏台上的“戏”,形象地再现了“戏台”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特征,凸显了鲁迅作品在国人心中的艺术穿透力,体现了鲁迅作品对国人的深远影响。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为数不多:数量已经不多了。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此处强调戏台作为例外很少见,应选“为数不多”。
风雨如磐:形容天气恶劣,风雨极大。也形容社会黑暗势力压迫沉重。风雨如晦:风雨交加,白天如同黑夜一样昏暗。后用来形容局势动荡或社会黑暗。此处是形容处在旧社会的故园,应选“风雨如磐”。
玉树临风:比喻年轻男子风度翩翩,秀美多姿。风流俊雅:“风流”指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俊雅”指俊秀文雅。此处说的是戏台上展现出的气度韵味,应用“风流俊雅”。
翻覆颠倒:“翻覆”指发生巨大而彻底的变化,“颠倒”指上下、前后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此处指“戏台与看客”“戏文与生活”发生了转换,应用“翻覆颠倒”。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共有两处语病:
一是多层定语位置不当,“他的少年记忆里”表领属,应放在最前面,正确语序为“他的少年记忆里最宝贵的光源”;
二是语序不当,“照亮了他的记忆”“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应遵循从个体到普遍的逻辑顺序,不能颠倒。
只有A项修改正确。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对修辞的概念有准确的判断,了解修辞的基本构成以及常见的表达效果。
“每个人都转身走进自己的戏”是把人生比成了“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契合了文段关于鲁迅对于“戏台”的分析,写出了鲁迅作品对人们的影响。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运动员体能包含多种要素,① 举重主要比力量,长跑主要比耐力,体操需要超强的柔韧性,羽毛球则看重协调能力。
研究表明,在由影响竞技体育成绩的各种因素组成的金字塔中,最基础的底部是基础体能,()。 ② ,有利于运动员保持稳定的竞技水平,从而延长运动生涯。
一些优秀运动员,平时体能和身体素质训练大概占总训练量的70%因此,要求运动员体能达标, ③ ,而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往上是专项技术,再往上是专项体能,最上面才是竞技成绩
B. 往上是专项体能,再往上是专项技术,最上面才是竞技成绩
C. 往上是竞技成绩,再往上是专项体能,最上面才是专项技术
D. 往上是专项体能,再往上是竞技成绩,最上面才是专项技术
22.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答案】21. B 22. ①项目不同表现不同 ②体能储备足 ③并非可有可无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文段论述的中心是运动员的体能,开头第一段强调了体能的重要性,之后举出例子介绍了运动员在不同的项目中,体能的表现也不同。括号处上文是“最基础的底部是基础体能”,接下来要介绍的应该是更高一级的体能——专项体能。排除AC;
根据“由影响竞技体育成绩的各种因素组成的金字塔”可知,“成绩”应为最终结果,即最上面的是“竞技成绩”,排除D。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空,根据上文“运动员体能包含多种要素”可知,下文的阐述对象应是“运动员体能”,根据下文“举重主要比力量……羽毛球则看重协调能力”可知,不同的项目中,运动员体能的表现也不同,故此处可填写“项目不同表现不同”之意的句子。
第②空,根据上文“最基础底部是基础体能”可知,语境强调的是体能的重要性,故此处可填写“体能储备足”之意的句子。
第③空,根据下文“而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可知,要填写的句子的意思应与之相对,一是“而是”关联词语上的对应,一是“必须完成”内容上的相对,故此处可填写“并非可有可无”之意的句子。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喜欢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信息,也喜欢寻找肯定自己观点的证据。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
材料提到“我们喜欢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信息,也喜欢寻找肯定自己观点的证据”,反映了人类处理信息时的心理倾向。在信息化社会,这种倾向的影响愈发显著,对于个体思考、决策乃至整个社会的公共话语和认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由此看来,人们倾向于关注那些符合自己现有观点和价值观的信息,而忽视了与之相悖的信息。这容易导致信息的片面性,甚至误导我们的判断。这种观点固化与求证的现象在社交媒体时代尤为突出。人们更容易在社交网络中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从而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观点。这种信息回音室效应使得人们更难接触到多元化的观点和信息,也更容易陷入偏见的泥沼。在信息化社会,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多元化的信息,以弥补单一信息源的不足。因此避免信息茧房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我们需要主动拓宽自己的信息来源和视野,积极接触和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文化。
写作时,首先由材料提出观点,保持开放、审慎和多元的态度,打破信息茧房。然后展开辩证分析,既要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信息,也要敢于面对和质疑那些与自己观点不符的信息。通过批判性思维的锻炼和多元信息的获取,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作出更加理性和明智的决策。最后总结全文,强调打破认知局限,拓宽信息渠道,进行全面认知。
立意:
1.保持开放、审慎和多元的态度面对信息。
2.获取多元信息,全面认识世界,作出理性的决策。
3.开拓多元化信息渠道,弥补信息源不足。
4.跳出信息茧房,突破视野局限。
例文:
跳出信息茧房,突破视野局限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尖端科技层出不穷,数字媒体迅速发展,在带给人们便利同时,又带来了什么呢?大数据总是能精准无误地找到人们的兴趣点。随时随地,手指一戳,就能享受到具有个性化的内容服务。可是大数据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把我们送进“信息茧房”。如果安然地待在投你所好的“信息茧房”里,那就无异于画地为牢。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认知越来越狭隘,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信息茧房”让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信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导致了单调、封闭、刻板的个人信息世界。当下人们看重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以证明自己的正确,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只有客观理性地看待所有证据,才能跳出“信息茧房”。
那么,如何跳出“信息茧房”?关键在于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对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主要靠理论学习获取,通过理论学习,系统地掌握知识、获取方法,坚定自己的立场观点,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辨析是非的能力,不被推送的信息和观点牵着鼻子走。现实中,当你看到一篇激动人心的热点文章,要思考自己的情绪是否被煽动了,想想自己是否被“带节奏”了?当你看到一个似乎有理的观点,自己似乎被说服了,要思考一下这个观点的逻辑对吗?社会真正需要的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通过独立思考,把接受信息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提高对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就要多渠道接收各方面的信息,特别是注意多从主流媒体获取权威信息,而不能依据自己的喜好偏听偏信。
要积极参与和交流,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加入社区论坛、在线课程等平台,与来自不同背景、经历、文化、价值观的人进行沟通和讨论,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相互碰撞观点、丰富见识,如此不但可以增进友谊,还能在一些问题上形成共识,共同冲破“信息茧房”的束缚。
还要定期反思和检验自己的信息习惯和认知偏差。打破信息茧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定期反思和检验自己。如记录自己每天浏览和阅读的信息内容、来源、时间等,评估自己对不同或相反信息的态度、感受、行为,发现问题或不足,从而及时调整和改进。
在网络信息时代,让我们打破“信息茧房”的束缚,突破信息的局限,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理性的选择,充分享受信息的自由和便利吧!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