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从跋扈到低调的睿亲王族

[复制链接]
defiler 发表于 前天 05:30|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望着宁远城下后金将士中炮哀号倒地,努尔哈赤没有克制红夷大炮的利器,只好无奈退兵返回沈阳。
1626年,努尔哈赤在兵败宁远的郁郁中病死,八皇子皇太极登上汗位。继承汗位的皇太极带几位贝勒进入后宫,逼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殉葬。阿巴亥含着泪要求诸王:恩养自己的儿子多尔衮兄弟。

初建功勋
皇太极没有背弃诺言,第二年就封多尔衮为贝勒。多尔衮天生就是为战争所生,极具军事才能,17岁随皇太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
18岁多尔衮带后金率军绕道从长城龙井关(河北省迁西县)进入明朝边境,围攻北京城,败袁崇焕、祖大寿援兵于广渠门外,又歼山海关援兵于蓟州。此后名震明军,明军将领皆恐遭遇多尔衮。
20岁多尔衮随皇太极攻打大凌河城,多尔衮亲率骑兵在队伍的最前方奋勇冲锋,几次险些被城墙上密集的炮火击中而亡。事后,皇太极严禁多尔衮亲自冲锋。大凌河城之战后明军在关外的精锐已不复存在,加速了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
权倾一方
1631年,皇太极初设六部,多尔衮受命掌吏部。多尔衮经过皇太极的提携培养,已开始显赫朝廷。
1635年,皇太极派多尔衮等人率军远征蒙古察哈尔余部,蒙古末代大汗与太后献传国玉玺投降,多尔衮带回元代玉玺献给皇太极。
皇太极获得玉玺,自感是真龙天子,称帝,改国号“大清”,封赏开疆扩土的功臣,多尔衮战功赫赫,晋封为和硕睿亲王。
清帝国的创建者皇太极始终把夺取山海关作为灭明的首要任务,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
1643年,皇太极突然驾崩,最高权力一下子出现真空,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皇室内部发生激烈的冲突。其中,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与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是帝位的主要竞争者,双方发生尖锐对立,剑拔弩张。

最终代善召集亲王、贝勒和大臣商议拥立六岁福临继位,以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共同辅政,以调和矛盾,兼顾多方的利益,平息了爱新觉罗家族内部的皇权之争。
1644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进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吴三桂请降摄政王多尔衮,清军兵不血刃占领这座——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梦寐以求的“天下第一关”。
吴三桂与清军万马驰腾大败李自成部,李自成逃回京城,几日后从阜成门西逃。
多尔衮率军进入北京,紫禁城已被毁,只剩太庙和武英殿。在武英殿内,摄政王多尔衮传谕为崇祯帝发丧,赢得了前明官员和汉族族人士对清政府的支持。三个月后,迎年仅六岁的顺治帝迁都北京,揭开清王朝全新的一页。
清初暴政
顺治帝迁都北京,带来大批人马,特别是八旗贵族极其家属。朝鲜使者目睹:“燕京米价极贵,斗米直银三钱。柴草之难,比米价尤甚……”
多尔衮开始放下伪装,将直隶省的荒地清查,下令“清查无主之地,安置满洲庄头”。可怜百姓被从故园赶出,即断衣食之源。
与圈地同时,出现一些无地可耕的汉人投身于八旗之下为奴的现象,称作“投充”。圈地和投充直接导致,汉族百姓纷纷逃亡。多尔衮开始了一意孤行的高压政策。

1645年,农民军连战失利,李自成死于湖北之九宫山。这时多铎的军队攻克扬州,史可法殉难。接着,清军渡长江,南京不战而克,朱由崧被俘,弘光政权灭亡。
这一连串的胜利不禁使多尔衮喜出望外,他以为天下就此平定,江山已归一统。五月底,他已对大学士们表示要重行剃发之制,六月初,正式向全国发布剃发令。此举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激烈抗争。
由极而衰
1647年,《大清律》颁行全国。同年,罢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独专朝政。此时,多尔衮权势急剧膨胀,他一人独掌八旗中的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头衔也升为“皇父摄政王”。
在多尔衮掌权期间,睿亲王府前每日都是车水马龙,大小官员往来穿梭,这里实际上已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
多尔衮每天召集百官来府议事,然后再将已决之议拿到朝廷去走个过场。后来他嫌跑来跑去太麻烦,干脆将皇帝发布谕旨的玉玺搬回府中。
凡一切政务,多尔衮不再有谦恭请示之举,未奉皇帝旨意,却一律称诏下旨,俨然如同皇帝。而且,他任人唯亲,任意罢免和提升官员。特别是“不令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入朝办事,竟以朝廷自居”,命令上述人等每日于自己的王府前候命。
1650年12月,39岁的多尔衮因狩猎坠马身受重伤,卒于喀喇城,也就是河北承德市郊。多尔衮无子,以弟弟多铎的第五子多尔博为嗣,袭亲王,俸视诸王3倍。

多尔衮死后,济尔哈朗联名追论多尔衮的罪状,清算多尔衮一派。顺治帝正式宣布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
历代睿亲王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给睿忠亲王多尔衮平反,特旨让多尔博仍然承嗣睿忠亲王,所以多尔博支系就再次移到睿亲王脉下。
第二代和硕亲王淳颖。如松第三子。乾隆三十六年袭封修龄所遗奉恩辅国公。乾隆四十三年特旨承袭复封之和硕睿亲王。嘉庆五年去世。
第三代和硕睿亲王宝恩。淳颖第一子。嘉庆六年袭封和硕睿亲王。嘉庆七年去世。
第四代和硕睿亲王端恩。淳颖第四子,宝恩之弟。嘉庆七年袭封和硕睿亲王。道光六年去世。
第五代和硕睿亲王仁寿。端恩第一子。道光六年袭封和硕睿亲王。同治三年去世。
第六代和硕睿亲王德长。仁寿第三子。咸丰七年考封二等镇国将军。同治四年袭封和硕睿亲王。光绪二年去世。
第七代和硕睿亲王魁斌。德长第四子。光绪二年袭封和硕睿亲王。民国四年去世。
第八代和硕睿亲王中铨。魁斌第一子。民国四年袭封和硕睿亲王。1936年去世。
经历了残酷的政治清算,睿亲王一脉一共传了八代十三位睿亲王,后七代没有一个被夺爵或受罚,可见是认清了形势,夹着尾巴老老实实做人。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