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为手机国产率这么高,价格却降不下来?

[复制链接]
Adamspz 发表于 2023-8-24 17:58:18|来自:北京东城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产固态直接把三星西数等一众品牌打趴下,固态价格直接白菜价,国产车也是快速崛起价格便宜爆杀同价位合资车。为啥华为手机说自己国产率高,价格下不来?卖的比小米还贵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dollon 发表于 2023-8-24 17:58:47|来自:北京东城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个别的思路吧,尽量简单点说,都说小米把有些领域的产品价格打下来了,但你们没发现的是,其实小米通过改造产业链,把很多产品类别极低端和低端的价格也弄上来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质量和品质从完全不能用到谈不上多好,但也能用的程度。
我不谈华为,我谈国产化和产业升级。国产化不等于廉价。我们印象中的国产化,路线应该是:欧美企业做个破锅都得几百上千,我泱泱中华国产化之后,十几块钱起步。阳江,知道吧,中国的不锈钢之都,你在阳江,能找到媲美德国品质的不锈钢,也可以找到完全不能用的垃圾货。这就是中国制造曾经的状态。我前几天问了一下ChatGPT关于美国三产的情况,答案如下:


从这个答案我们看出来什么了吗?美国用了3.5亿人口,完成了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的产业升级,而且目前美国的农业现代化程度依然是全球最高的。我们是个基础非常差的农业国,而且还不是现代化农业国,我们用了7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落后农耕社会向四个现代化演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进口和国产化是交织螺旋前进的,谁也离不开谁。
那么,我们现在的国产化面临什么状态呢?从技术和逻辑来说,我们需要淘汰落后产能和低端产业,从舆论导向看,我们要让消费者彻底摒弃国产=廉价,只要我们出手,欧美都得跪的错误印象。
因为,是不是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的国产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之后,我们制造的东西就应该堂堂正正的卖国际价格呢?我想是的。
在5月5日,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第一次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向定调,坚持转型升级而不是被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
在这种高层会议上如此正式地提出这一话题,其实本身也意味着这一现象在全国已经相当普遍了,因为要解决卡脖子问题,自上而下,全国各地潮水般地定位于科技创新产业、“高端产业”,一股脑的清退“低端产业”。
对于这些所谓的“低端产业”,可能他们自己都没想到,他们尚未被市场“淘汰”,却先被所在城市勒令退场。
处于方升研究这个介于地方政府、园区、产业三方之间的公司,在这几年里也接触了很多人,“低端产业”的尴尬处境尤为明显。
关键这一现象并非特例,大家都有了这样的共识,对于所谓的“低端产业”企业家来说,这一退可能真就没了未来。
以前我走访过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园,当时的项目负责人说过一段话,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他说,“一个成功的产业园,并不是全部往里装满世界五百强,而是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微企业数量比例合理,园区产业定位方向上,上下游产业完善,能够自成体系。”
实际上,我们的实体产业,确实要面临把低端制造和纯粹的人力密集型产业迁移到成本更低的区域,我们自己要完成核心供应链的升级,也就是解决所谓的卡脖子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和知识产权的国产化问题。
一个理想的模型本来就应该是:国产自研的知识产权,核心供应链配合低成本地区,比如东南亚的制造工厂,最后卖出一个国际级的价格,这才是一个强国应该具有的逻辑。
如果我们整天想的是,我们随便造个手机,造个电饭锅,欧美就得跪下来叫爸爸。那我想问,我们最后留下来什么核心能力?我们自己超一流的产品,不还是大量依赖进口的高端元器件?
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本身国产化的内涵,应该是核心能力的升级,核心机密和知识的自主可控,而不是跟欧美和第三世界国家打价格战?
我不想评价华为,我也不想评价小米,我也不想评价格力,联想,海尔,比亚迪。就我这个逻辑,这些公司都做了哪些伟大的开创事业,大家都看在眼里。
价格降下来这个逻辑本来就走不通,作为消费者,你可能会喜欢欧美元器件倾销产生的产品,但这样可能会导致我们的供应链永远是低端的,并非不可取代的,看看现在服装加工业都外流多少了就明白了吧。
对于一个国家最大的伤害,其实不是封锁和制裁,而是疯狂的倾销和策反。我举个例子,如果三星,铠侠,镁光和海力士对我们无差别的倾销搞价格战,现在我们能看到长存吗?不能。就长存这个例子,凭什么长存就应该比铠侠便宜呢?凭什么?掌握核心科技的高端产品,全球为数不多的晶圆厂,凭什么要比别人矮半截?
我现在不太喜欢写带有情绪的东西,但我们要看到,我们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这时候扯价格战,大概都是蠢吧。
我还留在知乎写东西的原因是这里的光谱还算正常,如果我们转型升级失败了,现在这些天天嚷嚷极端国产化的,有一个算一个,你们全都有责任。
gcz 发表于 2023-8-24 17:59:40|来自:北京东城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以为国产元件很便宜吗?
假如京东方做出来了和三星近似实力的2K屏,卖比三星便宜10%,三星必然会降价20%来阻击京东方。
同理,今年闪存价格崩盘是崩盘了,但是绝对不会是长存卖的比国外品牌更便宜。
所以,在市场价格经过一定波动之后,国产元件必然回归到比国外元件贵一点的程度上。
为什么?主要原因就是国产作为后起者,技术相对不成熟,因此成本相对更高。对于技术领先的企业,它可以较少的投入研发,毕竟技术领先就不愁卖,但是对于技术不那么领先的国产,它想反超,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钱去研发,高成本加上高研发,意味着国产并不如国外那么有降价空间。
因此,国外企业原来利润率可能是100%,这时候国产推出了性能相近的产品,国产为了抢占市场,就会选择利润率只有20%甚至10%,来达到在更高成本的条件下,实际售价能比西方企业更低。
这时候面对竞争,西方国家仅仅需要做到把利润率从100%砍到50%,就能实现价格进一步比10%利润率的国产更低了,因此,对于价格敏感性的厂商,这时候往往又会选择外国企业的元件,国产利润哪怕只有10%,也逃不过被绞杀的命运。
因此,为什么国内天天要996,西方一天干7小时*5天,赚的还比国内多。这就是原因:仅仅因为技术先发优势,比你国产更低的售价,还能做到50%以上利润率。国产呢,只有10%的利润率,蛋糕本来就小,因此更不好分了。
当然,假如说国产的员工能接受低工资,天天996,这种奉献精神,在技术赶超西方之后,拥有技术先发优势之后,是不是也可以5*7赚的还非常多了呢?
这里面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西方国家从来不讲求契约精神,你如果强了,影响到我赚钱了,我就开始挥舞制裁大棒了。
华为终端就是一个合适的例子,华为原来在企业界名声一直不太好,因为员工压力大,早期的工资也并不高——但是要知道,老板任正非只占0.73%的股份,也就是说,全华为赚的钱,任正非只分其中0.73%,剩下99.27%都被其他员工分走了。再看看其他企业,一个个营收没华为一半多,却诞生了一系列亿万富翁,身价千亿的比比皆是,甚至还能给自己发99亿年终奖。为什么?因为这些老板拿到了公司赚的利润的30%,40%甚至50%。
老板把公司赚来的钱不怎么要,全分给员工了,员工拿到的钱也不多,因为早期华为的技术领先优势没那么大——为了抢占市场,只能压缩利润,因为利润低,员工分到的钱也不会多。这就是早期中国产业升级的血与泪之歌——有些人当然希望自己5*7,又能年入百万,在没有技术先发优势的企业里,企业得倒贴你钱才能做到这个待遇。
事件的转折发生在2010年左右——华为的通讯靠着这么多员工忍受低薪默默地奉献,技术成功做到了一流水平,利润率也逐渐提高了,因此这时候员工待遇开始好起来了。到了2018年,包括海思技术也做到领先,有了一定的先发优势,这时候你能发现,华为的手机,好像开始变得便宜了。卷死友商的1399,后期949的麒麟810,麒麟980卖1600,990卖1700,好像都不要钱一样。而彼时高通对标麒麟810的骁龙730G还是个人间构陷的芯片,某厂商还卖到3000多,至于对标麒麟990的芯片高通没有,因此麒麟990降价到1700的时候,高通就开始一片哀嚎了。那年高通的利润非常惨。
事情要是一直这么美好下去,对中国消费者肯定是非常有利的——华为掌握了先发优势,就能把芯片卖到白菜价,倒吸高通的血,赚来的钱分给员工,很多员工年收入50万,100万,如果华为在其他各个领域也都能保持领先并且逐步形成护城河般的先发优势之后,此时华为就不需要特别高强度的研发了。那时候华为员工就能不但高收入,而且7*5.
可是看着你要做成先发优势,西方变成被吸血的对象,美国人先不干了,开始挥舞大棒制裁。制裁至今,终端受损严重,但是因为基站市场份额没怎么变,加上基站的先发优势还在,华为还能保持一定的先发优势,因此待遇还很好。
很多人说中国为什么没高端人才,一个个高端人才都往国外跑。就是因为中国现在缺乏高端产业。因为技术落后于西方,导致利润率低,利润率低就养不起高端人才。至于那些真正做起来高端产业的,长存和华为,又面临制裁大棒。总之世界上蛋糕就那么多,你抢美帝的,美帝肯定不干,因此就要制裁你。
对于国产也一样,西方降价利润率到40%,相同性能的产品,国产就得利润率0%才能保持一样的价格了,那时候国产企业怎么办?亏损换市场吗?如果亏损员工待遇怎么办?因此,在面临这种情况下,国产卖的更贵,就是既成事实。
所以,华为当年有技术先发优势,手机已经开始逐步卖的越来越便宜了,卷的高通鬼哭狼嚎,卷的小米快成others的时候,你不吭声,现在华为被制裁,已有的技术先发优势发挥不出来,被迫用更高价的元件,造出来的机器没有性价比了,你又开始吭声了。
为什么华为被骂的最多,因为华为不是从西方拿元件的供应链整合商,用国产的,甚至自己的元件,在没有技术先发优势的时候,价格肯定会更贵。
而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消费者从来不关心这种企业卖的贵一些,能给我们国家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海归高新人才也能变多,这些人才投身研发又能加大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领先优势,真正形成护城河的先发优势之后,我国也可以一天7小时一周5天,一年轻轻松松赚100万。消费者只关心价格。因此,因为上述的这些原因导致国产更贵的时候,一些消费者就开骂国产了,只是因为他们更贵。至于为什么更贵,这些人不理解,想必也不会去理解。
这也是国产的悲哀吧。当年京东方一块1080p的小黄鸭屏幕成本七八百的BOM时,华为冒着旗舰口碑崩盘的风险把它上了P30Pro(当然P30Pro没上2K,是因为BOE的2K屏幕产能不够。LG绿屏,三星断供导致mate20pro缺货很久,只用一家BOE是无法支撑P30Pro的出货量的),BOE没少挨骂,国内一边倒的吹捧三星,甚至有BOE利润率100%这种谣言出现。当然,作为用BOE的华为也没少横遭指责,更有造谣的说BOE的柔性屏300块一块,拿三星的技术成熟度去估计BOE的成本,而实际上BOE因为后发,技术没有三星成熟,导致成本比三星高很多。而华为第二年也用行动证明了,三星的屏幕成本能有多低:1080P的三星OLED,上1299的play4Tpro,一点不手软,技术成熟了,一样的1080P的屏幕,BOE必须要上5499的P30Pro才能覆盖成本,而三星甚至素质更好,也可以上售价1299的Play4TPro,要知道P30Pro一块柔性屏的成本快赶上Play4TPro整机的售价了。
卖的贵应该挨骂吗?如果没一个中国消费者都因为国产贵而骂他,对国产不买不看,国产没有出货量,没有利润,没法支撑研发,很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最终倒闭,之后被西方企业收购,几代中国员工奋斗的心血这样被西方企业收入囊中;而买西方的产品,利润大头到了西方,西方拿这些钱支持研发,能够进一步扩大和国产的技术代差,之后利润率更高(因为技术代差,市面上没有竞品,我价格想定多高定多高);更高的利润率对国内人才也会有吸引作用,最后结果是国内企业无人可用,进一步扩大技术差距,恶性循环。
并且,就单纯对消费者而言,你能享受到所谓的“性价比”,又是什么?因为很多人当初就算高价也买了P30Pro,也买了长江存储的芯片,让BOE和长存慢慢追上了西方企业的技术,逼着西方企业降价,现在你才能在1500价位享受到1.5K屏幕,在2000价位享受到2K屏幕,以及甚至16+1TB的大内存。正是有这些明知高价也要买国产的“冤大头”在,你才能享受到性价比,而对华为来说,华为明知道国产元件更贵,也要采用国产元件,当这个冤大头,你才能享受到今天这么便宜的手机。
同理,因为麒麟芯片靠几代华为员工的努力和奉献,最终做到和高通同一水准,消除了技术代差,最终高通才给你便宜实惠的骁龙865芯片;美帝用制裁大棒强行消除华为这个竞争对手之后,高通立刻开始摆烂搞骁龙888和8Gen1,这两种贵物,中端芯片连续三年要么不更新要么更新一些三星制程的贵物,导致消费者忍受了那么多年的烂芯片,你旧手机卡了,想换新的?不好意思,此地仅此一家店,爱买不买,就是价格高又烂。
所以,就算是现在骂华为4000只能用778G芯片,又能怎么样,华为不想带给消费者便宜实惠的产品吗?过去有1399的麒麟810,1600的麒麟980和1700的麒麟990,而且不是现在买芯片送手机的贵物,而是按照次旗舰标准做的:荣耀9x有当年旗舰同尺寸摄像头imx582、升降摄像头、玻璃后盖;荣耀V20有金属边框、玻璃后盖、当年旗舰的imx586、以及黑科技tof镜头,nova6有金属边框、玻璃后盖,旗舰mate30Pro同款imx600y传感器,3倍带光学防抖的长焦,旗舰同款40瓦快充等外围,可不是现在除了芯片一无是处的塑料边框,塑料后盖,凑数摄像头,边角料屏幕的买芯片送手机的东西。所以,现在华为只能用国产这种更贵的元件的情况下,利润率要支撑后续研发以及高薪吸纳人才,已经很低了,难道要华为倒贴给你赔本卖手机吗?
所以,就算你不知道国产现在的高价是为了支撑后续研发,能够高薪吸纳人才,能够为中国国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高考的孩子少卷一点,过一个更快乐的童年,就算你没有国家概念,仅仅作为一个消费者自身的角度考虑,国产现在不卖的贵一点,将来谁来打价格战,谁让西方国家放血?你现在享受的性价比,并不是西方企业变得良心了,而是华为宁愿利润率少点也要当冤大头用京东方屏幕,消费者知道屏幕不好又贵也坚持买国产,这些人掏腰包支持国产,让你享受了如今的性价比。因为西方制裁,让华为没办法采用物美价廉的自研芯片了,你不去骂美国制裁让你只能买888和8Gen1这种破烂,反倒骂因为制裁只能被迫用贵一些元件的华为手机卖的没2020年便宜了,你自己脑子是不是有大病。
洗尽铅华 发表于 2023-8-24 18:00:24|来自:北京东城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能一边骂中国电子厂拧螺丝收入太低,一边骂国货太贵。
当然了,华为的产品是分价格体系的,高端货冲击苹果三星,低价位也有性价比不错的:
比如这款中芯国际代工的麒麟710A芯片的nova10z。

ccbyoujian 发表于 2023-8-24 18:01:03|来自:北京东城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时候我觉得真的是太分裂了,有时候有人会在问,为什么XX品牌价格不降下来,不明白大家需要的是便宜实惠吗?
有的时候又要问,为什么国内没有一个品牌能够站上世界舞台,冲出国内去国外抢占市场呢?
之前和一些朋友聊天的时候,大家都一直认为国内最成功的品牌是哪一家呢?答案是华为。


以前的时候甚至还要去跟人解释,为什么华为总是在国外首发开发布会,一周后才在国内。因为对于华为来说,尤其是欧洲市场,简直就是最爽的赚钱市场。
后来有人说,华为有什么牛逼?不就是靠着国内的“爱国营销”起来的嘛,到国外就是废物。每次到这个时候,我就要默默地翻出2018-2019年欧洲手机市场份额,去告诉他们:意思是欧洲人也爱我中华?为了华为这个爱国营销买单?或者欧洲Q3季度有一千万的国人千里迢迢去欧洲买手机?
事实上,在被制裁前,华为在欧洲市场如鱼得水,品牌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是真正意义上再给他一点时间,就真的能够在欧洲市场把三星干掉的存在。
当然,我们也不说假如了,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可能会有朋友说,这不是有点走题嘛,明明说的是价格,为什么要说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呢?
答案很简单啊,为什么华为不把价格降下来?因为要赚钱,为什么要赚钱?因为要投入研发,为什么要投入研发?不投入研发怎么提升产品力,去国外竞争呢?
简单列个例子:赚钱→研发→产品力提升→市场份额提升→赚更多的钱→投入更多的研发→产品力断代提升。
我举几个例子, 事实上在20年前,就有一部分大佬已经意识到了,世界工厂是我们的发展必然,但是不是目标。


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在短期通过世界工厂来敦实基础,然后走向世界,从生产大国逐步成为工业强国。
其中最重要的一段论述是什么?要摆脱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况,尽量避免附加价值的大头被跨国公司拿回了本国,不再做那种“来料加工”赚取人工费用,仅仅是生产车间型的世界工厂。
没想到在2023年,还有人在问,为什么我们不做便宜货?
我再举个例子,15年的时候很多人都开始知道智能马桶,也开始知道厦门是当时全球最主要的马桶生产基地,2014年厦门就有150家卫浴企业,但是大部分都是代工,没有自己的品牌。
数据是这样的,
遗憾的是,目前多数的福建代工企业活得并不滋润,厦门卫浴界人士坦言,帮别人代工,利润很低,只有5%到10%。这也意味着,代工生产一套2000元的智能马桶盖,厂家只能赚到100元到200元的利润。而近年来,随着各地厂商竞相压价,不少企业甚至只有亏本生产。
也就是说,一台2000元的智能马桶盖,厂家只能赚到10%,就像上面说的,大部分情况下,赚钱的点到哪里去了?到了日本的品牌那里了。
当时最悲哀的一点是什么呢?即使是你的产品做到了和日本大品牌采购的一模一样,别人可以卖2000多元,没有品牌力的国产产品只能卖到1000多元。
为什么国内的品牌赚不到钱?因为品牌不够,为什么品牌不够强大?因为产品力不够强,为什么产品力不够强?因为研发不够,为什么研发不够?因为赚不到钱。
去年的时候,应该有不少朋友知道一个梗吧,不少企业在自己状态不行的时候撕毁了三方协议,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最后比亚迪全部吸进去,成为了去年的白衣骑士。






为什么大部分企业都准备毁约,比亚迪却有钱招人呢?因为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发力弯道超车了。
为什么比亚迪要招那么多人去做研发呢?因为比亚迪要稳住自己的优势,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优势
如果是一家外企,在他大部分的红利都带回国的情况下,他会在国内提供这么多的研发薪酬和岗位,提供高端的就业岗位吗?
当然不会,因为他们会把核心岗位带回国内,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硅谷,也都知道硅谷的高薪酬。那么硅谷是怎么维持高薪酬的呢?就是上面说的这种,它的产品可以在全世界卖,但是它会把核心设在自己的地方,提供高竞争力的薪酬,然后进一步拉大研发差距。
那么华为的工资高不高?这个就不用我来多说了,大家搜索一下就知道了。
为什么华为能够提供这么高的工资?因为华为能够把大部分的红利带回国内进一步投入研发。
说句不好听的,为什么当年在全球范围内,只有华为能够和三星、苹果竞争。
因为华为的产品力和品牌提升了,
华为在做手机方面也是半路出家,03年的时候做手机业务,但是直到2012年华为做出的手机还是这货。


给运营商贴牌做的手机。
华为既不是苹果那样重新定义了智能机,开创了一个时代,也不像三星那样,掌握了上中下全产业链,华为是怎么做到半路崛起的呢?
答案的本质就是研发,一方面做自主品牌,加大研发做产品,一方面给海思供血,烧出了麒麟芯片。
随后不断地攻城略地,从国内血海竞争杀到国外和巨头继续竞争。
本质上还是靠的就是众多研发人员在背后形成弯道超车,影像、芯片、系统、软件、硬件。
举个公开消息的例子,李小龙之前就说过,Mate30系列一共有3000名研发人员,花费了3亿美元,才产出Mate30系列这样优秀的可以在全球范围竞争的产品。
不赚钱,你就没钱投入研发,不研发,你的产品力就竞争不过别人卖不出去,你卖不出去产品,你就没钱给研发投入。
15年的时候库克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透露过一个消息,为iPhone开发摄像头的团队有800人。
你能想象吗?仅仅是为了影像的摄像头,就需要投入800人的团队来做开发。
所以本质上来说,苹果其实一直就是在靠着研发不断投入来领先的,赚了更多的钱,投入更多的研发,带来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诶,你说比亚迪投入研发,能够招人,但是比亚迪做的车价格降下来了,很便宜啊。
是啊,比亚迪甚至能够把车的价格做到9.98万,秦冠军版嘛,大家都知道,但是你要理解一个点,新能源汽车现在还处于一个开荒状态,大家还在抢占市场,即使是这样,比亚迪的系列也相当清楚,低端有秦、海鸥、元Pro,中低端有海豚、驱逐舰E2,中端还有元、宋、中高端有海豹、护卫舰、汉,唐,分的清清楚楚。
到达30万系列的比亚迪还有腾势,超高端的还有仰望。
比亚迪要做的其实就和早年的华为差不多,高端我要,中端我也要,低端我也要。
比如说很多人可能觉得华为一直都是那个高价的华为,是啊,你看着Mate系列、P系列是高价了,但是之前荣耀还是华为的时候,荣耀发布的9X,搭载了麒麟810,售价可是1399起步的。
说白了,高端有高端的价格和配置,低端有低端的配置。
你不能拿着1399的荣耀9X,说这玩意不如华为Mate30,所以你华为的价格降不下来。
我也没听哪个秦的车主说,比亚迪为什么不把汉、唐还有腾势的价格降下来,甚至为什么不卖一台9.98的仰望呢?
高端市场就在那里,不是说你不去做,闭上眼睛就不存在的。
我举个例子,25万-35万的车这块,你比亚迪不做,有的是BBA,特斯拉去做。








这块市场就在这儿,充分竞争,比亚迪想要卖的好,需要的是什么?提升自己的产品力,投入研发,赚取利润,加大研发。


比如说腾势D9,为什么能够做到月销一万,在30W以上的豪华车中占据一席之地?靠着比亚迪的名头就能够卖出去了嘛?当然就是产品力。
为什么没有人会说腾势不把价格降下来,不去说仰望不把价格降下来呢?因为买车的车友都知道,一分钱一分货,这个市场用户很真实的。
比亚迪发布了仰望系列后,展现了一堆的技术,这些技术是怎么来的?当然是研发人员不断调试研发出来的。


在华为失去了高端机发布后,2021年Q4季度,拥有售价最高,均价最高,利润最高的苹果首次拿下了国内手机市场份额第一。


2022年Q4季度,尽管华为已经掉入了OTHER领域中,但是凭借着发布了Mate50系列后,OTHER反而是市场份额里唯一一个具有增幅的区域。
其实说白了,没有华为的手机,这些高端机用户就不买手机了嘛?不,他们会买,会买唯一的苹果,这也是为什么苹果份额在2021年和2022年Q4季度位居第一的原因。


因为这块区域,不是说你降价就能提升竞争力,愿意花5000元以上去购买手机的人,他们会对比品牌、产品力来综合评价。
价格降下来,只是把这块市场拱手让给苹果罢了。
最后让我们再复习两组数据
2019年,华为 Mate30系列,研发人员3000
2015年,苹果手机摄像头,研发人员800
好产品一定是重研发投入,没有研发,就没有核心竞争力。而想要有核心竞争力,就需要钱来研发,没钱是肯定做不好研发的,而没有核心竞争力,你的品牌故事从哪说起?
没有品牌,就会像2014年的厦门马桶行业一样,即使是最大的智能马桶生产基地又如何?真正的大头利润归品牌方有,你只是一个来料加工的工厂罢了。
最后的最后,就是华为2022年的年报里的数据:
2022年,华为研发费用支出约为人民币1,615亿元,占全年收入的25.1%。
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9,773亿元。
supersmart 发表于 2023-8-24 18:01:38|来自:北京东城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公司的体系不一样,意味着它的定价策略基本上是固定的。华为终端体系就是给自己和客户留下足够的利润,所以必然的结果就是成本低且售价高,中间大量的利润都属于营销支出和薪酬支出了。
而作为最后的购买手机的个人用户,压根就不属于客户。
像有些人说的华为搞性价比,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这个体系下的性价比只有nova6一种可能。
为什么nova6有性价比呢?因为它不降价是真的一点也不好卖,作为对比你看有5G当卖点的nova6pro降价就慢得多。
<hr/>因为华为本身就是在赚取超额的利润。另外产品的价格降不下来和产品本身的成本关系不大,主要看营销体系怎么运转。
同样的东西,A卖89,B只能卖59,这就是现状。
每个公司都有每个公司的体系,但体系是要建立在对市场的把握之下。华为有自己的体系,有宽阔的市场,因此它绝对不会降价。
从一开始做品牌机,华为就没有计划做性价比,初代的P1/D1什么价?P6又是什么价?它从一开始就不打算跟你玩性价比,就不打算跟你比价格。
说到价格,别看它卖的贵,但对成本的把控比谁都厉害。我做过手机电池和手机屏幕,华为就有几个非常经典的操作。

  • 某型号的华为电池,它出现在十几款产品上,而且这些产品的时间跨度达到了三年,不论旗舰还是低端都有。
  • 某型号华为屏幕,八款不同的华为手机都在用。
  • 从2013年开始,华为的手机的下巴上基本就没有三大金刚键,这样最大的好处其实是,可以省下一个IC并省下几块钱。
经典操作自然不限于此,可以看出来华子骨子里的两手操作。

  • 极致的压成本
  • 极致的减少设计环节
成本优势对产品来说是最重要的,80%的成本做到竞品99%的功能就是最强的产品。其他国内厂商意识到这一点应该是2017年之后了,很明显,已经晚了。
接着再来说说营销。华子的营销,营部分讲究一个铺天盖地,销部分讲究一个随处可见。
做通讯出身的华为在早年也有家用电话机业务,这玩意的市场在二十多年前和现在的手机比较类似,华子当时就能深入到每个村进行营销活动,可怕吧。
一个无孔不入的营销团队,当然这么说不准确,应该叫营销铁军,你说它怎么可能会便宜?
米OV不同,米最初的品牌建设方向偏了,OV则太重视一个领域而忽视另一个领域,一步错就步步错,后面技术再怎么好,产品再怎么良心,该赶不上还是赶不上。
在其他领域也有这样的事,而且最骚的肯定是劣币不仅驱逐了良币,而且劣币还更贵了。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