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母亲离世后,张爱玲喃喃自语:来日,我一定会去找她赔罪的

[复制链接]
qwertlina 发表于 3 天前|来自:重庆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玲好像小孩,所以她不喜小孩,小狗小猫都不近。"对张爱玲害怕婴儿的行为,胡兰成觉得这是她性情不成熟的原因。
高挑的眉毛、英朗的脸庞、清瘦的身形,张爱玲流传较广的照片里,怎么看是个成熟女人,气质遗世而独立,甚至还有点冷漠轻蔑的姿态。
张爱玲的作品也如她给人的印象一样,带着历经世事的苍凉,有一种超越年龄的老成感,怎么看都没有少女的味道。
一位台湾作家近年来却说,张爱玲写的是少女文学,她震惊世界的作品,全是她三十岁之前的小说。相信大家和我一样疑惑,为什么张爱玲中年之后小说创作量剧减呢?难道只看写书时的年龄就说她的作品是少女文学?

01年少成名:张爱玲作品的"嫩"
1920年9月,张爱玲出生在上海租界。让人难以相信的是,7年后这个女娃就写出了一部关于家庭悲剧的小说。
8岁的时候,离家出走的母亲黄逸梵回国了。张爱玲写给天津小伙伴的信里,兴奋喜悦之情写了整整三页纸。
她深深迷恋着弹琴梳妆的母亲,"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想通过模仿母亲喜爱的着装、读物,甚至思想,去获得亲情的链接和温暖。这时的张爱玲确实是一个纯真卑微的少女。

1930年,张爱玲的父母协议离婚,家庭彻底破碎的同时,后母孙用蕃也走进了她的生活。
长年吸食大烟、坐吃山空的父亲,和有同样嗜好的继母,为了将张爱玲控制在封建大家庭里,打骂、嘲讽、关押、阻碍她出国留学。
在后来的《私语》里,就记下了后母和父亲扇她耳光的场景。
在充满猜忌、恶意、凉薄的环境里长大,少女开始变得叛逆敏感。家庭带给张爱玲深深的伤害,也给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力量。

12岁,张爱玲写的短篇小说《不幸的她》,发表在圣玛利亚女校的校刊上;19岁进入香港大学后,她就发表了自己步入文坛的处女作《天才梦》;1943年,她凭借小说《沉香屑》在上海文坛一炮而红,《倾城之恋》这样的经典作品也是在同一年完成。
到了1944年,她的作品以惊人的数量涌现出来,《封锁》《花凋》、《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传奇》《流言》……从她的成名作完成时间来看,确实处在少女阶段。
也就是这一年,张爱玲经历了人生里对她印象最深的虐恋——和有家室的胡兰成结婚。至此之后,她的作品慢慢减少,小说《色戒》更是写了三十年之久。

大家都赞叹张爱玲奇特的文学视角,写尽了日常生活中人性复杂幽深和生存困境,有苍凉深刻的美学意境。
但也有一种质疑的声音:涉世未深的人看她笔下的人情冷暖,觉得她笔法"老道",谙熟世俗;到了中老年再去读她的书,会觉得司空见惯,不过是"用漂亮灵动而且气氛营造能力"掩盖自己的"嫩"罢了。

02少女文学,到底是褒是贬
说张爱玲"嫩"的人,就是评价她写的是少女文学的人。
这个人叫唐诺,被内地称为"专业读者", 现在华文报刊杂志及图书导读里,经常刊登他的书评、导读、评论。
在一期文学访谈视频里,唐诺公开评价张爱玲的作品,第一个原因是源于自己的年龄层面。
他引用了一位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观点——所有的阅读都需要实体经验的配合。唐诺作为读者已经六十岁了,90%的作品对他来讲都是年轻人写的,张爱玲的书也不例外。

从张爱玲的小说题材来看,思想和意识的高度都远超同龄作家。
比如她塑造的白流苏、敦凤、曹七巧、霓喜等女性角色,都是反映出社会真实朴素的女人生存状态,通过展现女性自我矛盾、冲突,甚至有点畸形的生活面貌,超越了传统文学的写法,做出的成绩和带来的文学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可张爱玲的优势和特点,也容易为她写作的制造局限性。

她笔下的两类人物,要么是在封建大宅院里纸醉金迷、等待被时代淘汰的贵族,要么是努力讨生活求安稳、有小奸小恶的市民。
这些写作素材,大多来源于她从小的家庭经历和耳濡目染的人情世故,她记录社会百态的视角也是青年时期的立场。
不得不承认,张爱玲独自生活之后的社交圈比较小,尤其是移居国外后,大多时间都专注写作,人生阅历的增长变得迟缓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她的作品保持"少女感"的原因。对男女情爱剖析得如此深刻,却没办法像中年人一样平静、淡然的看待世界,以至于被傅雷、钱钟书等人诟病,说她的作品流于小资情调。

03 30岁之后,作家笔下的斗争
"斗争是动人的,因为它是强大的,而同时是酸楚的。"对于自己的文章风格,张爱玲认为始终存在一种"斗争性"和"苍凉感"。
按照这样的思路去理解张爱玲,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她在1944年之前写作高产而高效了。
原生家庭的矛盾,亲人之间的斗争,都能为她的创作提供原型,而在与胡兰成结束两年的虐恋以后,她写下了那句广为流传的话:"我的心已经枯萎了,连同我的作品一起。"
30岁之后的张爱玲都在写什么呢?她开始为电影创作剧本,而且大部分内容和男女感情、两性关系相关。

1958年,她写出了《人财两得》《桃花运》《情场如战场》等剧本,供香港电懋电影公司拍摄;3年以后,她又写出了《小儿女》《一曲难忘》《南北一家亲》等剧本。
之后10年里,她陆续写了散文,翻译了作品,把之前的小说改编后重新发表,比较出名的有《金锁记》改为长篇小说《怨女》,《十八春》改为《半生缘》。
旅居美国生活近40年,张爱玲的生活并不平顺,第二任丈夫赖雅婚后不久就中风、骨折,巨大的经济开支让家庭变得拮据,她用英文创作出的作品,也不被国外读者欣赏。
对张爱玲打击最大的事,应该是母亲黄逸梵的去世和丈夫赖雅的离开,她之后的"斗争"转为了"内心的纠结懊悔"和"惧怕世界的孤独"。

母亲离开时,她连买机票的钱都没有,母女没能见到最后一面,收到母亲留给她的古董时,她面壁大哭后生了一场重病。以至于后来有人去探望她时,她只是喃喃自语和母亲对话:"来日,我一定会去找她赔罪的,请她为我留一条门缝!"
晚年时,张爱玲已经闭门不和人接触,三年之内搬家百余次,总觉得身上有虱子,更害怕接触陌生人,去世一周以后才被人发现。
也许正是晚年的凄楚和孤独,成为了张爱玲写作最后的动力,写完了《小团圆》《惘然记》等作品。

04读者各有爱恨,精神依然不朽
李安拍摄《色戒》的时候,时常觉得张爱玲就在旁边。看原著都多次落泪,拍的时候更是动情。
在迷恋张爱玲的名人读者中,李安并不是唯一。很多作家、名家,都对她的文笔大为赞赏。
作家余秋雨觉得她在文学里的寂寞,展现出了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的独特一角,让上海的风韵得以留存和记录。王小波认为张爱玲的小说,对女人的生活理解得很深刻。
白先勇的评价更高,他觉得张爱玲的小说语言,继承了《红楼梦》和金瓶梅,是正宗的中文,她在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很深。

当然,质疑和批评张爱玲的声音也不少,这些声音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觉得张爱玲的作品太肤浅,过于小资流派,对人性的刻画浮于表面。
傅雷对她的《倾城之恋》就持批评态度,觉得书里人物的刻画太单薄,是一部二流作品。
杨绛先生的言辞更加犀利,她觉得张爱玲的文笔还行,但笔下的女子形象"多是饥渴者",是"风月女子的代言人"。
张恨水更是在重庆报纸上痛斥张爱玲自甘堕落,觉得她的小说里美化了"汉奸",传递出的思想观念亵渎了民族精神。

在我看来,一个没有争议的作家是不够成功的,当自己的个人写作特色十分出众时,强烈的风格必然会吸引有同样价值观的人欣赏,也会招来相反派别的人反对。文学创作应该避免对错的争论,去谈论作品本身的现实意义。
所以,不管读者们对张爱玲的作品评价是怎样的,这位"叛逆少女"的"斗争精神"有自己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去观赏。
张爱玲没有去谈大时代,也没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但她的作品紧紧围绕着个体生活的朴素与真实,以小见大的让我们看懂了时代的某个层面,真切的体会到身处时代背景下人物的感受,不也是一种伟大的成功吗?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