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四普看廊桥|美得让时间倒流,赣州古廊桥带你穿越岁月之河

[复制链接]
o111 发表于 3 天前|来自:重庆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廊桥,是桥与廊的结合体,桥上建廊,既可保护桥梁,同时亦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等作用。赣南水流如织,保存着大量的古廊桥,这些廊桥饮涧群山中,是遗存在山间亭林珍贵的、不可多得不可再生的文化瑰宝。河流的宽度或长或短,桥上的黛瓦、雕花檐仍清晰可见,踏上廊桥,让人仿佛穿越岁月之河。
根据《江西省廊桥保护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我市结合四普工作对廊桥开展专项调查。据统计,全市共有廊桥约18座,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座、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7座。
一座座廊桥
传承着赣州的历史文脉
下面请跟随赣州四普的脚步
踏上那些极具魅力的廊桥
一起穿越岁月之河
↓↓↓
太平桥
太平桥位于赣州市龙南市杨村镇车田村,为清嘉庆元年(1796)建造的三墩二孔四拱重叠组合、东西纵向的石拱廊桥。桥面为砖木结构,桥面以下三墩两孔为砖石结构。桥面为龟背状,中间铺纵向麻条石。全长34.43米,宽3.99米,高8米,拱跨12.9米,面积137.37平方米。廊桥中间建有一座砖木结构的四通凉亭(廊屋)。凉亭全部用青砖砌筑,拱肩落于桥面下的两拱拱顶之上,上盖灰瓦。亭顶两侧为封火山墙亭,顶有三对飞檐,翘角昂首。东、西两面有小拱,为牌楼式门楣,上有赖懋杰手书“太平桥”楷书三字。桥面以下为三墩两孔,均用精磨花岗石为料,以桐油、石灰、红糖、糯米浆为灰浆,精工砌筑而成。桥南迎水面的桥墩做成尖状脊头,微上翘,往下内收呈船头状。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镇桥
永镇桥(永镇廊桥),又名五渡水瓦桥,坐落于赣州市安远县新龙乡江头村,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该桥为三孔两墩叠梁伸臂式廊桥,全长38.5米,宽4.33米,中孔跨度为10米,两侧跨度分别为5.1米和4.8米。桥墩平面呈船形,迎水面做分水金刚尖墙。墩台用花岗岩条石垒砌而成,高5.6米。墩上木梁横四纵五叠作三排,高1.5米。桥面建有长廊,分成九间,为抬梁式屋架。长廊两边有栏杆,高2米,廊内设长条矮座凳。桥两端建有桥门屋,门额上书“永镇桥”三楷字。永镇桥为江西省现存罕见的石墩木梁悬臂式廊桥,其建筑形式独特,为研究我国古代桥梁从石墩木梁桥向石墩石拱桥的发展过渡,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带桥
玉带桥位于距信丰县城40公里处。横跨于虎山河上,因其弧形如玉带飞跨于崇山峻岭之间,凌架于滔滔激流之上,故名玉带桥。屋面为悬山式,陶瓦垫沟,青瓦覆顶,另在南、北西端和中间各建砖木结构的九脊翘角堡亭一间。玉带桥为当地富翁余风歧募资建于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故又名“风歧桥”。玉带桥为二墩三孔屋楼式拱桥,桥身成弧行,桥长88.15米,是江南现存最长的弧形廊桥,它以结构独特,气势雄伟而闻名赣粤。留下了“远近闻名玉带桥,两岸峻峰入云霄。奔腾河水泻千里,玉带飞镇两山腰”的赞誉。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宁桥
永宁桥位于石城县高田镇岩岭区上柏村。清乾隆三年,上柏村熊氏族人集资在上柏溪上建桥,为祈求平安,将桥命名为“永宁桥”。清同治五年,熊氏族人又在桥上增建亭阁、桥廊。阁分五段,中段最高,两边逐级降低,中段建“武圣庙”,祀关羽像。桥基全部由麻条石砌成,单孔结构,桥廊全长32.75米,桥面宽5.4米,桥拱跨度达10.6米。两边设靠栏木凳,供人憩息。桥身坚实,格局古朴,为南方山区特有的建筑。旧时,除了作为通道之外,这座古桥还是村中演戏、聚会的重要场所。每当到了喜庆的日子,如过年过节、婚嫁之时,当地熊氏客家人就会在廊阁中演戏、聚会,十分热闹。2000年,公布为第四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初石桥
初石桥位于距定南县城38公里的鹅公镇柱石村,南连广东省和平县,是当年赣粤古驿道交通要冲,建于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初石桥长16米,宽5米,因为它是定南县最早建造的单拱石桥,故名“初石桥”。初石桥桥基及桥面用桐油和石灰浆混合剂黏合砌马石条而成,坚固如磐,在桥面周遭用10根朱漆镏金的木柱搭建起两地通商交往时遮阳、防雨、小憩的游廊。初石桥是定南县唯一仅存的桥亭结构建筑物。从建造之日起,这座集桥、廊、楼、宫等功能为一体的初石桥便成了造福千秋的通衢要道。2018年,公布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初石桥


李子岗廊桥
李子岗廊桥,是定南县鹅公镇镇田村胡氏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在李子岗河上建造的风水廊桥。161年来,该桥成为了当地周边县客家人来往于赣、粤两省区域文化、经济交流通衢的友谊之桥,更是赣南苏区革命时期的红军盐道桥。李子岗廊桥东西走向、长30米、宽6米、高9.9米,两桥头接石砌古道,桥下河水汇集东江流入香港。桥分两层,桥墩2米以麻条石青砖桐油砂浆砌基,桥拱以300多根杉木10层×10根/层纵横榫卯叠层造跨10米造单拱。二层廊桥为木结构抬梁重檐悬山顶四坡水结构,桥面横式竹钉压板平铺,桥栏木条纵式,桥内两侧有商客歇息木造条凳。其桥形式属砖石砌墩、木构单拱、台梁式重檐悬山顶四坡水廊桥,这在当地赣、粤边境客家地区实属少见。2023年公布为定南县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桥
永安桥位于南康区坪市乡莲花河上,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9)。当地村民习惯称之为“暗桥”,其实它真正的名字叫作“永安桥”。据《钟氏族谱》记载,是取“永以为好,既安且吉”的意思。永安桥属于罕见的石木结构叠梁式廊桥,跨度约13.2米,宽约4米。桥墩为船形,前尖后方,它和桥身均用数十根长短不一的麻石条构建而成。在桥身上面,盖有走廊式的楼阁,两侧则架着简易的木凳和护栏,并均匀地竖着4根方形石柱。整座古桥坚固耐用,至今仍起着供村民们通行和小憩的作用。2005年,公布为南康区文物保护单位。


井头木廊桥
井头木廊桥位于会昌永隆乡井头村冬坑组,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是一座一孔二墩叠梁伸臂式木廊桥,桥长24米,宽4.3米,孔跨径为8.8米,桥墩用青条石砌成,高4.1米。墩上木梁横四纵五叠作三排。桥面上建有长廊,廊为抬梁式屋架,设有三间房屋,在中屋还供有观音菩萨像。长廊两边有栏杆,高2米,并设有长条矮座凳,供游人歇息。2003年季冬月廊桥进行了修缮,由上海知青徐汉利捐修。该桥既有纪念价值,也有工艺研究价值。井头木廊桥建筑稳定,目前整体完好,且内涵丰富,反映了当地客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尤其在客家建筑技艺、美学、文学、社会伦理、宗教哲学、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均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2011年公布为会昌县文物保护单位。


文凤桥
文凤桥位于安远县龙布镇,俗称“迳背桥”,桥身以条石浆砌而成,总长约40米,桥面宽4.84米,通身高约7米。整座桥为一墩、二台、二孔,分木、砖上下两层。桥面建有木质长廊,可为行人遮风挡雨,其间数十道横梁支撑琉璃瓦铺盖,四檐飞翘,中部起一小亭,下有“文凤桥”三字。廊内描龙画凤、翠竹流水,花鸟、人物栩栩如生。桥中央倒悬的斗盆内有彩色诗画29幅。其内部还设有神龛,供奉着许真君等神像。中心桥墩凸出约3米,形似船头,中轴向上斜伸,尖端高翘,取破浪之意。文凤桥设计科学,气势宏伟,至今坚固如初,为研究赣南古代石拱桥的建筑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廊桥蕴含着丰富的建筑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承载了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特色文化。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推进“四普”工作,进一步摸清廊桥底数,大力推进永宁桥等廊桥保护修缮工作,改善廊桥保存现状。持续加强廊桥的保护、研究、管理和展示利用,努力让静卧在山水间的廊桥,真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连心桥”,成为添彩广大百姓美好生活的“共富桥”。
编辑 ▎刘 琳
初审 ▎黄璇甲
校审 ▎张小姸
审核 ▎夏涵涵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