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人社恐?

[复制链接]
zjcba 发表于 2023-8-23 22:44:2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轻人社恐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wyg0921 发表于 2023-8-23 22:45:0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社恐的本质是缺爱,缺能量,缺自信。对自己不够认可、欣赏、接纳、喜欢,以己度人,就会觉得别人也这样,自然就社恐了。
相反,如果我们非常认可、欣赏、接纳、喜欢自己,那么,我们自然会认为别人也会这样待我们,自然就会觉得世界充满善意。
不缺爱的人不会社恐,能量高的人不会社恐,自信的人不会社恐。
天然认为自己值得被喜欢、认可、欣赏、尊重、善待的人,社交时自然会游刃有余,收放自如。呈现社牛特质。
反之,就会社恐。
想从根源上解决社恐问题,需要提升自爱水平,提升能量,提升自信。
核心是,需要修心。
我们生活中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困境,无一不是因为心出了问题。
修心,便可解决一切问题。
人间美好,人间值得。愿天地万物,一切众生吉祥如意!
——刘语丝Angela
dreamvs 发表于 2023-8-23 22:45:2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公开场合讲话,或者与陌生人交流的社交场景中,控制不住地感到局促、不适,这是正常的,心理学上将这种情况称为“社交焦虑”。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普遍存在的人类体验。在社交场合中带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对个体保持正常社交发挥是必需的,但过分严重的焦虑干扰了人体正常功能时,就成为了一种心理问题,即:社交恐惧症。
这种社交恐惧一般出现在青少年时期(13-19岁),在这个社交、教育、职业发展的阶段,由于害怕和回避,导致工作、学习能力与社交生活能力下降。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社恐,社恐的根源是什么?
社恐者,经常有不完善的性格基础,性格多有自卑、胆小、羞怯、被动、依赖、高度内向、易焦虑、易恐惧、苛求完美、过分自尊、敏感、固执、重视他人的评价、缺乏自信、有强迫倾向等。尤其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生理上的巨变和生活世界的突然开阔,自尊心日益增强,对社会和其他人的评价也变得敏感起来。在这个时期,如果在人际方面遭到当众出丑、与朋友的交恶、失恋等精神刺激,常会在心理上造成较大的创伤,更容易在有上诉性格倾向的人身上引起焦虑不安和恐惧心理。
大多数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环境、社会经验、东方传统文化观念等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社会信息的接收,然后在青春期这个关键时期分叉,如果本身不爱与人交流、性格内向的人在这个时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自己也不注意心理调节,就容易降低自我价值感,越来越惧怕与人交往,出现回避行为,从而引发社交焦虑,严重的就会发展成为社交恐惧。
而且当今这个时代特征,就是:人与人的交流更加方便了,现实中心与心的隔阂也更大了。大家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内心郁闷,选择以网络娱乐排解情绪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青少年,久而久之,沟通交流的机会减少了,社交的技巧和经验也无从获得。
总之,社恐是一种心理问题,源于个体内心的自卑情结,如果不尽快克服,到了不得不社交的时候,就会带来不便和痛苦。
wx520 发表于 2023-8-23 22:46:1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很尴尬
明明没啥可说的  见到熟人还是要寒暄  尬不尬?
wzcaicai 发表于 2023-8-23 22:46:3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两点原因:糟粕文化盛行和如今的社交方式
1
社恐从某个角度来看是一种“文化病”,现在教育上来了,大家书读多了,连带着吸收了不少糟粕思想,思想被那些看似很有道理实际上反人性的道德伦理等文化所束缚,人变得不会说话了,比如说我国文化经常强调“人要博爱”“不能自私”,可惜人生来自私,被不能自私这一文化所束缚,我们就有些不敢表现出自己的自私了,可是人的天性就是自私的,就好比让一个用脚走路的人用手走路,这就让人不知所措了,你要让一个不知道怎么在社交场合表现的人如何不恐惧社交呢?
还有一些奇葩的文化诸如“人要勇敢,无论如何不能害怕”“人要有上进心,无论如何不能懒惰”,这些文化除了洗脑、打鸡血,剩下的作用就只有让自己瞧不起自己了。
殊不知是人都有软弱的时候,是人都有想躺平的时候。
我是一位心理咨询师,我换一种心理学的说法,社恐的实质是内心冲突,什么是内心冲突?内心冲突又叫思想矛盾,是拘泥于“理应如此”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内心冲突,内心冲突既有理想之我与现实之我之间的冲突,也有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冲突。
举个社恐的例子:
一个有交流障碍的社恐患者,在朋友聚会中,如果总是顽固的认为“我理应可以从容不迫的跟人说话”,但是事实上“我紧张到不行,有话说不出来”。如果拘泥在这一思想矛盾上并想方设法否认紧张说不出话之事实,意识拘泥在这两者矛盾之间,“我要从容不迫的跟人说话”跟“没法自由自在的与人说话”就会形成强烈的内心冲突,这一内心冲突表现在症状上就是社恐
当今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多样化,势必导致糟粕文化越来越多,这些文化中的“糟粕”吸收多了可能成为社恐的导火索

2
然后说说如今的社交方式,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不像以前短信0.1元一条,话费又贵,除非异地,社交可以说基本上面对面进行,现在不一样了,大部分的社交就在微信上完成,甚至有时面对面彼此也各玩各的微信。
毫无疑问,很多人越来越习惯于这种社交方式,这导致了我们面对面即时性社交能力的退化,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现在越来越不会当面社交了?
毕竟线上聊天跟面对面即时性聊天有很大的不同
就像一个耍了十多年大刀的人,你突然让他丢弃大刀,改为练剑,他拿着剑,可能会觉得砍也不是,刺也不顺手,感觉自己十多年的武力值没地方发挥了。
当你发现自己跟人面对面说起话来不像微信上那样有料且幽默风趣,甚至自己原有的聊天天赋和能力发挥不出来还不如自家两岁半的孩子会说话,人都是有尊严的,你会不会本能的抗拒社交?
我猜,大家可能会对以下问题感兴趣:
社恐的本质是什么? - D Rose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9104641/answer/2597107987
社交恐惧应该怎么克服? - D Rose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977016/answer/2521516217
以上,还不够的话,除了我的其他回答,我把自己早期写过的关于社恐的内容集结成了一本电子书,有需要的伙伴,请关注公众号:社交范,回复关键词“社恐”领取。
tzjj 发表于 2023-8-23 22:47:0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这和电子设备是密切相关的,听我细说。


父母年轻时,电话还没普及,人与人有事就问,而不会百度,大家文化程度或许并不高,却老实质朴,那时的老实人一词还不是贬义词呢。


女人们几张凳子,一把瓜子,聚在一起,聊家常,聊琐事,男人们一张桌子,几两散白酒和花生就能畅所欲言,管你哪路神仙,压根就没有现在的什么男女对立。


那时思念一个人就写信,动人情话都在白纸黑字上。从一个地方邮寄到达另一个地方,快则一周,慢则一月甚至更久,小小的信件寄托了所有思念凝聚在这里,打开信封,仿佛闭上眼,思念的人就在眼前,在耳边亲声的说着,怎叫人如何不喜欢。


我是00后,因为在农村,年幼时勉强的过了一把时代的尾巴,信件那时早已没有,但我因为喜欢邮票,尝尝拉着大人给我看看邮票里的图案,所以小时候也看过很多信件。大人也会和我说一说信件的故事,但我是不太懂的,幸亏的是记忆力好,长大后才明白当时大人神情,动作,激动的话语,原来是那个意思。


与小伙伴抓昆虫,整天跑朋友家里去呼唤一起玩,并不觉得不好意思,所到之处都会当做一次探险,玩泥巴也好,沙子也好,那时人与人是面对面的交谈,大人与小孩都是如此,会为一点小事而快乐不已,原因是因为世界小,所获取的信息也少,可以理解为第一次和女人睡觉和第一百次的区别。


我们激情澎湃的商量鞭炮是插在牛粪里还是丢在池塘里,自制的长竹竿上面有圈圈,圈圈里是我们收集的蜘蛛网,用来捕捉飞舞的蝴蝶,我们奔跑在山野里,田地上,河道旁,到了冬天,白雪覆盖住了大地,一根木头,一根绳子,一个不知道谁偷来自家的脸盆,和一把米,我们就能捕捉到各种小鸟,我们蹲在雪地里,小声交谈,像经验老练的猎手,从未觉得无趣,哪怕常常一无所获。


但我逐渐长大,电视已经普及,各类游戏机也纷纷入市,外面的世界好像少了一点意思,后来大屁股电脑来临,4399,7k7k,我们看见了全新的世界,我们好像更加自由,却不自觉的停留了在了这个小小的房间。


再到后来,已经不屑于小游戏,从而进军跑跑卡丁车,csol,魔兽世界,175平台,那时英雄联盟还未曾涉世,我们在虚拟中待了太久,却又留下了太多的情怀,而回到现实中,碰碰撞撞,现实并不是如同游戏一样符合人意。


再到后来,交朋友可以微信摇一摇,QQ也可以胡乱的加很多人,说些现在还会觉得很弱智的话,而不是当面的说一句你好,我们能够隔着几百公里畅所欲言,管他男的女的,哪怕我们未曾见面,哪怕我们只认识第一天,哪怕,这段关系点击删除就能立刻截止。


我的表弟与我相差12岁,每天想着王者荣耀王者荣耀,刺激战场刺激战场,丢个手机他能玩上一整天,不知疲惫,我打趣的说,我在你那么大的时候,已经在黑网吧叱咤风云了,当然技术不技术另一码事,我也会满地的跑到处找乐子,但他们这一代似乎过早的被固定住了。


不过不能怪他,在他有记忆时,大人们也差不多已经手拿手机,或许在他看来,这就是童年里最美好的事物吧。


我一直觉得90后和刚好卡在00的人,将来会是祖国未来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他们才是最有资格去评价现在的网络社会,因为在他们最好学的年纪里,见证了电子网络的从无到有,他们了解过去的美好,也能发掘未来的美好,而不是只沉迷过去,或是直接徒手享受当前,唯有了解痛苦与美好,才会出现有人情味的规则,不死板,也不会随意。

铺垫完成,回到主题。

那时我们没有虚拟世界,所以只能被迫的找朋友一起玩,哪怕内向的也会慢慢带着带着就玩开了,那时快乐是靠自己出去寻找,有时还需要动动脑袋。而现在是一块巴掌大的屏幕就展现了整个世界,你看见的,是别人希望你看见的,过于美好,而回归现实,大概率并不会如此。


人与人需要常常面对面沟通,社恐才会减弱,你自己算一算每天多少时间花在了手机或电脑上,你有没有自己打过一段很长还不错的话,却让你当面说出来会不会有点难为情?


但我不认为社恐是坏事,外向的人是一杯烈酒,能让人更快进入状态,内向的人是一杯清茶,需要细细去品尝,有的人喜欢快一点,因为想快速体验美好,有的人喜欢慢一点,因为这样才有味道。


站在环境角度来说,过去的人娱乐方式更多是向外,是需要常常打交道的。


现在的人娱乐方式多出了很多可以足不出户的,但也同样能体验快乐,却也会削弱你与人当面交流的能力。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