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社恐被父母逼着工作怎么办?

[复制链接]
超导 发表于 2023-8-23 22:43:0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社恐很严重,没办法和陌生人说话,有陌生人看着都会心跳加速,喘不过气
因为社恐太严重,我就跟家里闹着退了学,但我妈整天逼着我出去找工作,刚开始做了段计件的活,但我开始讨厌这样的自己,觉得自己活着好累,就在有一天的早上吞了药,但被人发现了,最后被拉去医院洗胃,之后在家里蹲了将近一年
今年二月,我妈又逼着我出去找工作,前几天找了一份跨境电商客服的工作,没想到是卖假货的,我实在是太害怕了,干了几天就不干了
现在我妈又逼着我出去找工作,我该怎么办啊?活着真的好累啊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xiaojin 发表于 2023-8-23 22:44:0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社恐,在心理学中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也称「社交焦虑障碍」。
其主要表现为在外与人接触或在公开场合,会出现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诸如紧张、脸红、心跳加速等。
但别怕,社恐并非不可逆,我总结了化解社交恐惧症的 3 个有效方法:
1、不要高估他人对我们的关注度;
2、不要「离群索居」,尝试与人面对面沟通;
3、积累正向的社交经验,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社死』,从自我介绍开始」

新员工入职培训班开班仪式上,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让参加本期培训的成员进行自我介绍。
与以往的自我介绍环节不同,这一次的培训班开班前我们便已经提前告知所有参训成员,在这个培训班上,所有的活动都会被打分,而最后大家的成绩将作为大家调岗、定岗、提拔的重要依据。
当天,我作为活动的策划方,也是每一场活动的评分员,坐在第一排正中间。
一群刚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学生们依次上台,或谈吐大方、诙谐幽默,或满腹经纶、出口成章,就在我们正感叹新一代年轻人活力满满的时候,台前走来了一个女孩。
女孩明显紧张得有些过分了,她在台前低着头,视线紧紧盯住面前的话筒支架,脸红得发紫。
别人能讲满五分钟的自我介绍,她只讲了三四句话就匆匆下台,声音还带着明显的颤音,三四句话间,她逻辑上的混乱暴露无遗。
这样的差距对比明显又残忍,和我坐在同一排的评分员暗暗摇头,评分表上的分数相应地也并不怎么好看。
之后的几天,我注意到这个小姑娘似乎有些「异样」。
集体用餐时,其余的人都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只有这个女孩低头拨弄手机;有时走在路上遇到她她总是戴着耳机,远远地看见我们,她要么改变方向,要么顿住脚步;课程中的发言环节,这个女孩几乎一次都没有举过手。
最后一天,我们几个评委将学员的成绩进行汇总,为他们进行岗位分配。
其中选拔出了几名表现优秀的学员作为储备干部进行培育,显然名单里并没有那个女孩。
我看到有评委在女孩的评价单上写道:表现力欠缺,凝聚力不强。
实际上,在最初,这个女孩是这一批学员里我们想要重点培育的对象之一——名牌大学毕业、各类荣誉傍身,在一对一面试中取得了颇高的成绩。
她最后被剔除在名单之外,我觉得有些可惜。
事后,我单独联系了女孩。
「我社恐,正常交流没问题,但是不敢上台。」
女孩垂眸,「在得知这次培训最开始要做自我介绍时,我就知道自己没戏了。」
如果将「社恐」患者害怕的事进行总结,估计会罗列出一大堆日常场景。
比如走在路上和认识的人「狭路相逢」,没话找话「尬聊」的时候;剪头发时,理发师围在自己身边不停地推销办卡的瞬间;若是学校或公司举办各类联欢活动,强制要求每个人都上台表演节目,「社恐」患者恐怕要难过到流泪。
「社恐」,已经成为当代许多人的通病。
「『社恐』不可怕,自我怀疑才可怕」

「社恐」,在心理学中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也称「社交焦虑障碍」。
「社恐」的主要表现一般为:在外与人接触或在公开场合会出现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诸如紧张、脸红、心跳加速等。
患者明知恐惧反应不合理,但仍反复出现,难以自控。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社交恐惧症已经成为仅次于抑郁症和酗酒的世界第三大精神健康问题。
很多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
大家都以为内向、不喜社交的人更容易存在「社恐」困扰,实则不然。
患有社交恐惧的人,大多是那些渴望社交却又无法应对自如、渴望能够流利地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却又无法通过努力战胜自己的人。
这些人往往更加期待周围的正向评价,也更加害怕孤独。
对「社恐」患者而言,「社恐」本身其实不可怕,由「社恐」所产生的自我否定、自我怀疑才可怕。
有一次,我们公司领导为了增强团队凝聚力,突发奇想地要在公司内部开展「今日我来讲」系列活动。
各部门每个月选派一名员工,自定主题在全体员工大会上进行公开演讲。
制度一出,全公司「社恐」患者集体崩溃。
公开演讲、拍照宣传、员工围观,这样的场面光是闭眼想想就是大写的「社死」。
办公室新来的妹妹成了首个演讲幸运儿,接下来的一周里,我每次看见她,她不是在念稿子就是在背诵。
大家看她这么努力,都调侃她让她不要表现得太好,别把基调拉得太高。
可是演讲当天,精心准备了一周的姑娘在台上当场忘词,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眼眶通红。
「我很努力了,我真的很努力了。」
下台,女孩的眼睛已经泛了红,「我上台的那一刻就觉得无法呼吸、大脑一片空白。我知道坐在下面的都是我的同事,我没必要太紧张,可是我也知道他们都在盯着我看,我克制不住自己的紧张。我对自己好失望,为什么我会这样?」
网络上一位作家在爆出丈夫婚内出轨时写的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我一直是个不合群的人,不懂这个世界有哪里值得留恋。他曾经是我唯一的光,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美好的事物,还有人无条件爱着我支持我,还有人没有我就活不下去。」
我并不认识这位作者,不了解她的情况,但是光看到这段文字就觉得无比难过。
「不合群」就像「社恐」患者们怎么撕都撕不掉的标签,但其实,无论他们装得对这个世界如何淡漠,他们都还是希望能接触爱、获得爱。
所以,一旦他们获得了某个人的示好,这个人就成了他们唯一的社交源泉,他们将自己的全部情感投入其中,仿佛扑火的飞蛾。
可往往事与愿违的是,这样热烈的付出大多并不会得到圆满的结果。
事实表明,情感的过度依赖在亲密关系后期会加重伴侣的压力和负担,从而导致他们的情感逐渐向外转移,最终出现想要逃脱的情绪。
而感情破裂造成的负面影响便如那位作者一样,觉得「光灭了」,觉得生活再也没有意义。
「社恐」患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情感的封闭以及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而扩大自己的社交面,在与人交往中获得正向评价,则有利于个人获得自信,让自己的个人情感能够有更多的释放渠道。
「大家都是人,何苦人怕人」

大部分人社交恐惧的形成原因,和其个人性格、身处的环境、过去的人际交往经验有密切关系。
而针对不同的形成因素,我们向「社恐症」发起反击的方式也有所差别。
第一种,性格因素。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yey321 发表于 2023-8-23 22:44:2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克服社交恐惧的六个科学的方法:
1、改变思维方式;
2、改变对生理反应的解释;
3、在社交场景中调整呼吸;
4、转移注意力;
5、接纳不舒服的感觉;
6、转换选手心态和评委心态。
我们从社交焦虑的形成原因开始,一步步来看。

为什么一些人会有社交焦虑呢?
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造成了社交焦虑。
在遗传方面,如果你的直系亲属中有人有社交焦虑,那么你得社交焦虑的概率会比普通人高出两三倍。
但我们的社交焦虑在更大程度上是「习得的」(learned),也就是被培养出来的,我们并非生来就有社交焦虑。
一定是家庭养育中或者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经历,导致我们遇到社交场合就会焦虑。
在心理方面,社交焦虑可能来源于你曾经被欺负的经历或者发生的丢脸的事。
比如从小被父母挑剔、被高个子的人欺负、学习成绩不好、长得不好看、被其他人忽视,这些都有可能是一个人长大后畏惧社交的原因。
从环境方面来说,虽然一个人没被欺负过,也没有经历过特别丢脸的事,但如果在生活中曾经看到其他人在社交场合被嘲笑,这些负面例子也可能导致一个人产生社交焦虑。
这是因为通过观察模仿别人来学习合适的行为,是动物在进化中的一个重要能力。
除了这些原因之外,从小被父母过度保护而没有机会学到足够的社交技能,也可能导致一个人在青春期出现社交焦虑。
如何自我诊断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主要有四个特征。
第一,在社交场合感到焦虑和恐惧。
让一个人出现社交焦虑的场合包括:
在大庭广众下发言,在其他人面前吃东西,在其他人面前工作,在社交场合中成为他人注意的焦点,参加聚会或者约会,在工作组会上发言,打电话,等等。
比如,小诺就很害怕面对同事们做报告。在做报告的时候,小诺一开始会有点儿紧张,说话也有点儿结巴,于是她觉得大家一定都注意到她结巴了,她的发言在同事眼中一点儿都没有说服力。这种认知进一步增加了小诺的焦虑,导致她结巴得更厉害,她感到越来越紧张,觉得自己快要晕过去了。
第二,社交认知扭曲,即过分关注自我,担心自己的言谈举止不恰当,被别人讨厌。
社交焦虑的人容易高度关注自我,对自己的表现标准定得比较高,害怕自己会犯错,或者在他人面前丢脸。
比如,两周后你要参加公司组织的一次郊游活动。焦虑的你可能两周前就开始想,到时候我该穿什么衣服呢?该和其他人聊些什么话题呢?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出现在别人面前呢?那个一直不和我说话的人,万一他也去,我该怎么和他相处呢?那个我一直喜欢的人,我到时候会不会不小心做了什么事,让他觉得我特别蠢呢?
这些预期焦虑会一直延续到社交活动当天,在活动结束之后,你可能又会反复想自己当天的表现有哪些糟糕的地方,越想越沮丧,以致你在活动结束后一周依旧处于焦虑状态。
第三,为了避免自己遭遇尴尬,尽量不出现在社交场合中。如果实在不能回避,就会带着强烈的焦虑感忍受着。
第四,焦虑的程度和实际的威胁不相符。
比如,你想和你喜欢的异性说话,一定程度的心跳加快、手心出汗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你每天都在头脑中排练这次对话,真正见面时却头脑一片空白什么也说不出来,事后又懊悔不已,天天反思自己做得不好,这就有点儿过了。
再比如,当众做报告的时候,一般人都会觉得紧张,但讲着讲着就会忘了紧张。
然而,社交焦虑的人会因为过分关注自己的生理反应,并且担心别人也会看出他的异常表现而变得越来越紧张,甚至还有可能把焦虑伴随的出汗、心跳加快等生理反应当作心脏病发作的症状,觉得自己快要死掉了。
有社交焦虑的人明知道自己的焦虑不合理,但就是没办法克服。
焦虑会导致共情能力变差

人在焦虑的时候,共情能力也会变得比较差。
美国艾奥瓦大学的研究者安德鲁·陶徳(Andrew R. Todd)在一个实验中让一部分参与者回忆以往让他们感到焦虑的事,来激起他们的焦虑情绪,而让另外一些参与者保持情绪平静。
接着,他给参与者看一张照片:照片里有一个人坐在桌子面前,左手边放着一本书,这些参与者需要回答书在左边还是右边。
结果发现,不焦虑的人里有一半说书在左边,因为他们采用了照片中人物的视角;而在焦虑的参与者里,只有 1/4 的人说书在左边,而更多的人说书在右边。
这意味着处于焦虑状态下的人更关注自己的视角,很难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社会交往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人和人之间的联系。
但是,焦虑会损害人的共情能力,以及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人际交往中最需要的就是共情能力,也就是感他人所感,想他人所想,而不是胡思乱想。
无论是面试,还是和朋友聊天,都需要理解对方是怎么想的,然后才能采取合适的立场和行动。
但是,当你的大脑被过多的焦虑情绪占据时,你就很难有足够的思维空间正确估计他人的想法,以及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做出恰当的反应。
内向和社交焦虑不一样

大家常会把内向和社交焦虑看成同一件事,或者觉得社交焦虑是内向的一种极端状况。
其实,社交焦虑和内向是不同的。
对于「社交焦虑」「内向」「害羞」这几个概念,我们需要加以区分。
害羞可以等同于轻微的社交焦虑。
有一个大型调查的结果显示,美国青少年中有一半的人认为自己属于害羞的性格类型,不过只有 8% 的人有社交焦虑障碍。
而内向跟社交焦虑和害羞就不太一样了。
内向是一种人格特质,内向的人倾向于独处,一个人待着的时候会觉得神清气爽,有种充电的感觉,但他们并不害怕社交场合,只是不愿意社交。
如果你有社交焦虑,你的内心可能非常想参与社交活动,但因为担心别人可能会不喜欢你而选择回避社交场合。
所以,内向和社交焦虑其实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它们两两组合共有四种类型。
我本人属于内向特质,比较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但当需要社交或者展示自己的时候,我也可以应付得不错。
有社交焦虑的人往往是由恐惧情绪主导的,他们独处时可能感觉还不错,但更多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而不是快乐。
你可能会告诉自己不要在乎那个聚会,但在你的内心深处,避而不见其他人会让你觉得很孤独或者不安全。
然后,摆脱焦虑的动机又如此强烈,以至于你为了避免尴尬而拒绝去你其实很想去的社交场合。
有社交焦虑的人会觉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在社交场合不知道该说什么,还会预设其他人会忽略或者误解自己。
而内向的人则未必缺乏社交技能,当需要社交的时候,内向的人也可以随时启动他们的「社交模式」。
在社交中损耗的能量,可以通过第二天独自阅读一本书或者和最好的朋友吃顿饭来补足。
催产素可改善社交焦虑

催产素又叫作「爱的荷尔蒙」。
顾名思义,催产素是在胎儿出生的时候母亲体内大量释放的激素,这种激素使母亲可以顺利生产,也让母亲和孩子之间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深刻情感绑定。
催产素不仅在女性生孩子的时候会大量分泌,在我们拥抱、接吻、做爱的时候,身体也会释放出催产素,增强人和人之间的社会连接和亲密感。
除了增加情感连接,催产素的另一个作用是对抗焦虑。
德国波恩大学的心理学家莫妮卡·埃克斯坦(Monika Eckstein)用实验证明了催产素的抗焦虑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在给有特定焦虑障碍的人闻了催产素之后,成功放缓了他们大脑当中负责焦虑情绪的杏仁核的活动。
杏仁核是位于大脑中间的一个长得像杏仁的小区域,会对环境中的潜在威胁做出反应。
社交焦虑症患者的杏仁核会一直处于过分活跃状态,所以他们会持续地把社交刺激看作威胁,甚至对中性的社交活动也容易形成恐惧记忆。
实验一开始,只要实验参与者看到某些事先选定的中性图片,就会遭到轻微的电击。
渐渐地,他们对这些图片便产生了恐惧的条件反射。
通过这样的反复操作,参与者的大脑把中性图片和电击联系起来。
在形成条件反射之后,研究人员让一些人去闻催产素,而让另外一些人闻不含催产素的安慰剂。
之后再给他们看这些和恐惧相关联的图片,结果发现,闻了催产素的人和没有闻催产素的人的大脑反应是不一样的。
相较于那些没有闻催产素的人,闻了催产素的人的大脑杏仁核活跃度降低了,这说明他们的恐惧反应下降了,而他们的大脑前额叶活动增加了,这说明他们对恐惧情绪有较强的控制力。
这个研究结果说明,摄入催产素或许可以帮助社交焦虑症患者在社交场景当中更好地摆脱焦虑情绪。
一、减少社交焦虑的自我调节方法

1、改变对生理反应的解释

当你感到社交焦虑的时候,生理反应可能会加剧你的焦虑和紧张。
这时候,试着改变你对生理反应的解释,可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
焦虑和激动的生理反应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交感神经系统变得兴奋、心跳加快、出汗、手脚发抖、意识狭窄等。
当你出汗、心跳加速的时候,如果你告诉自己这是紧张焦虑的反应,那么你可能会越想越紧张,出汗越来越多,心跳越来越快。
但如果你把出汗、心跳加快解释成「因为兴奋和激动」,你可能就不会觉得特别焦虑,反而觉得自己正在面对一个有趣的挑战。
2、接纳不舒服的感觉

你要知道,在社交过程中感觉不舒服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些社交场合即使会让你感到焦虑,也是值得一试的。
因为当你真的做了某件你害怕做的事,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之后;
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一直害怕的事也不过如此,即使你觉得紧张也可以做到这么多事,你会因此觉得自己很棒。
其实,有时候人们会注意到你的焦虑,但大多数时候大家并不会注意到你的表现如何。
当你真的带着焦虑和恐惧勇敢地参加了一些社交活动时,你对自己的感觉会变得更好。
3、转移注意力

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你的注意力会转向自身:心跳加快、手抖、消极地评价自己的表现。
过度自我关注还会导致你陷入焦虑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这时候就需要转移注意力。
在社交场合,当你因为过度自我关注而感到焦虑时,可以试着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谈话内容或者社交对象身上。
比如,当你在做项目展示的时候,只去关注展示的内容,而不关注自己讲得怎么样;当你在社交场合认识新朋友的时候,只关注新朋友的外貌特点和聊天内容,而不关注自己的表情姿势和说话的内容。
在社交活动中,多考虑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其他人在说什么、想什么,而不是考虑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如果关注别人的眼睛、说话的内容对你而言还是有点儿困难,你也可以试着把注意力转移到一些中性刺激上,比如地毯的颜色、别人穿的衣服等。
注意力的转移可以打破你的自我关注,让你逐渐变得不再需要应付自己的焦虑,而是可以应付真正的事情。
4、转换选手心态和评委心态

自我关注是社交焦虑的罪魁祸首。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lenapark 发表于 2023-8-23 22:44:4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严重社恐,三年没工作了……
不想被父母逼的方法就是不告诉父母!并且你自己有能力在家也能赚钱养活自己。
我是没这个能力,所以我就靠老公养着……年纪轻轻我愿意承认我是阿斗了,你愿意承认吗?而且这年头要遇到一个愿意让你在家待着的另一半并不容易。
而且我没有小孩,连全职主妇都算不上,我就是不想去上班,不想每天累死累活地打交道。
当然我不是一点班没上过,大学毕业上了三年,和同事也没混熟,顶多算点头之交,记得有次等电梯遇到同事,他还问我为啥在办公室不说话=_=
真正社恐的人才能理解别人这么问你的时候你有多尴尬哈哈。
我并不懒,相反我啥脏活累过都做过,Ktv服务员,搬货工,运营专员……我就是不擅长社交,可是别人不会理解你因为社恐不工作的,父母朋友也不行。
其实大部分人都多多少少有点社恐的,你告诉身边的人,她们理解不了你,只会觉得别人能克服,为什么你不能?
所以如果没有存款,就还是硬着头皮先找个工作攒点钱,边工作边学习,看看有没有能在家做的工作。这几年我在家一直在研究社恐适合的工作,尝试过剪辑,写作,但是都是很难的,要磨,磨,磨……可能坚持个2-3年才有起色。
我现在在学写作,还没赚到钱,但我应该不会放弃,因为我无路可走了,我老公虽然现在对我挺好,但是我不觉得能依靠他一辈子,人最终还是得靠自己。
自由职业比上班真的辛苦多了,真的要非常自律。我经常怀念我以前朝九晚六的打工日子,至少每个月工资都会按时到账,还可以贴补家用。
当然我也见过很多不出去上班的,我现在合租房子包括我有5户,还有三个都是天天在家的,有一个我看应该是倒卖二手鞋的,还有一个天天打游戏应该是主播吧,还有一个女孩子天天待在屋里我也不知道她干嘛的…但是他们都交的起房租,应该是赚的到钱的。况且我这边房租不低,一个月至少1500起步呢。
我还有个朋友不社恐也没工作过,每天在家薅骗子羊毛,你说她不务正业吧,她去年也攒了十几万,可能比某些人上班赚的还多。但是你千万别做这个,80%会被骗,而且她有十几万存款也非常焦虑,相反我这种赚不到钱的人无比轻松。
有段时间我剪视频赚了点钱,就每天晚上觉都不睡拼命剪,后来短视频越来越火了,太卷了也就干不下去了。
说这么多想表达啥呢,人生有无限可能,不出门工作也不一定就会饿死了,但是一定要有一技之长,没有一技之长就只能随波逐流了,和人打交道难,但是承认自己真的不足也很难……读了十几年书真的就甘愿家里蹲了?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想去西藏,去布达拉宫,可是没钱哪也去不了,去也只能去老公想去的地方,因为他有高原反应会吐,我总不能花着他的钱自己去吧。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清醒地活:超越自我的生命之旅》,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一味地保护自己,你将永远不会自由。如果你完美地保护了自己,你将永远无法成长。”
意思就是如果你不敢走出去,用社恐的理由封闭了自己,那么你所有的习惯和癖好都会保持不变,不敢接触会触碰自己安全底线的事物,那你的生活可能就永远停滞不前了。
我就是这样,其实很痛苦,如果可以,希望你可以勇敢走出去,不会和我遭遇一样的痛苦。
祝福,如果有天我走出去了,我会回来留言的~
weber 发表于 2023-8-23 22:45:4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父母有没有错,逼不逼自己,工作总是要找的
对于题主的困境感同身受,我也是从苦难中过来的人,类似的困境我经历过不少,我曾经也经常逃避,现在回过头看,实在是得不偿失。
所以我如今变得比较现实,这些年来我一直倡导做正确而非舒服的事,包括这个回答,我能够体会题主的困境,要是这困境实在无法解决,我也就安慰安慰题主作罢,但是我以大量实例告诉你,你可以走出来,当然,这过程肯定不会舒服。
我想说我自己的态度:无论如何,要解决问题。你未来最痛苦的事,不会是你父母怎么逼你,而是你因为社恐活得很难受。
临时性回避,或者策略性回避都可以,但是出现问题总是要想办法解决,不要求尽快解决,只要求不要一直拖。凡事想一想,划不划得来。
人生苦难很多,拖到最后谁也跑不掉,到时候几件苦难事情同时压在自己身上,比如说找工作没人要,没有工作经验的,老板只会要年轻的应届生;然后,找配偶也没人要,你拿什么让别人喜欢你,现在的女人不说现实,至少不是傻子;然后,结婚后,你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当然也没多少精力去照顾自己的伴侣,如此一来,新婚一过,家庭关系也开始不和谐;再然后,儿女不尊重你,因为你懦弱退缩没本事,没有父亲应有的担当;再然后,不只是你自己穷困潦倒,你的父母养老也成问题,你的生活暗淡无光,整日抑郁焦虑没有希望。如果以上几种处境你要一起承担,我相信,你会相当痛苦,这种痛苦没有几个人能够承担,很多伙伴也因此染上抑郁症。
我没有耸人听闻,你现在就想着吃药了,后面还得了,我为什么要说这么残酷,是因为这个社会本来如此,如今虽然没有战乱,但是想要轻松过日子并没有很容易,这形势对于平常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拥有社交障碍的我们。
所以说早点清醒,你还有很多仗要打。从现在开始,不说强势崛起,至少要打算成为一个平常人,光是这一点你都可能会觉得很难很难,目前自己只是找个工作都不行,连亲妈逼着找都不行,这样想来,如果父母不给啃老,自己怕是死路一条。
但是话说回来,你真的会死吗?不会,因为有一样东西比社恐更可怕,就是被人看见自己因为社恐日子过得糟糕至极,甚至是要活不下去了,这对自尊水平本来就低的我们来说,这种难堪绝对是无法忍受的。
不管我们是何立场,即便只是为了活得体面,终究还是得解决问题,我知道你顾虑重重,压力很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收拾脑力,收束自己的注意力,控制自己的身体,调整自己的状态,全副身心去解决问题。不说全力以赴,你至少得小心应对,为了避免自己分心,我们可以尝试近年来比较火的“多巴胺戒断”,你不能做的事情:1.玩手机;2.看电视;3.摄入有兴奋作用的物质(如酒精,咖啡因);4.打游戏,听音乐;5.出门与好友玩;6.与人聊天;7.自慰;8.阅读书籍。
上帝永远无法创造出无法应对的社交场景,所以我们没必要恐惧,我们只需要把解决方案琢磨清楚。严重社恐被父母逼着工作怎么办?这是个复合问题,我们可以把它拆分成三个问题,解决其中一个问题,整个问题就解决了:1.社恐怎么办?2.父母逼我做为难的事情怎么办?3.害怕找工作怎么办?
社恐怎么办?前面已经有了结论:你如果有充分的觉悟,一直回避是不行了,还是得想办法不再回避,想办法解决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法找不到,请在我以往的文章里找。
父母逼我做为难的事情怎么办?让父母不再逼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去找工作呢?让父母不再逼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势,把父母镇住?我老老实实去找工作怎么样呢?我们不管父母对错,你不是为你父母活着,在这里你也没必要跟父母对着干,他敦促你的方式可能有错,但是他们想让你做到的事情着实是你应该做的,学习游泳你得下水才行,做为一个年轻人,不去找工作,在家里能把社恐治好吗?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你得为自己的生活负全责,所以说,最终的结论还是:按父母说的,去找工作。
害怕找工作怎么办?这个问题跟第一个问题其实是一样的,你解决了社恐,害怕找工作的情况就没有了,你要是做到完全不惧怕找工作,我相信,不说你已经走出了社恐,你至少已经有了完善的解决社恐的方法论。
害怕找工作怎么办?那就把你害怕的事情层层分解,分解到足够小,分解到每一个任务都足够小,小到你不再怕它,甚至是想到它紧张又刺激你自己都忍不住想把它做了,如此一步步走下去。比如说你要追一个女孩儿,完全没有信心怎么办?你可以把追女孩儿这件事层层分解,分解出第一件事:精心琢磨一句微信,把她骗出来。这一步,不会很难吧?
万事开头难,开头的事做了,如此一步一算,步步为营,后面的一步步,恐怕也难不起来了。
我猜,大家可能会对以下问题感兴趣:
社恐的本质是什么? - D Rose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9104641/answer/2597107987
社交恐惧应该怎么克服? - D Rose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977016/answer/2521516217
以上,还不够的话,除了我的其他回答,我把自己早期写过的关于社恐的内容集结成了一本电子书,有需要的伙伴,请关注公众号:社交范,回复关键词“社恐”领取。
最后,别忘了点赞哟。
gududehuo 发表于 2023-8-23 22:45:5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社恐,也要自己养活自己啊。
我也社恐,毕业时考了个单位,从收到进面试名单的短信就开始紧张,面试时毫无意外地被刷了。到外地找工作,每场面试面试心惊胆战的,只能硬着头皮去,紧张的话都讲不好,面试失败率极高,还是一场一场的坚持下去了。
在公司里,集体活动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在路上远远看见同事宁愿多绕点路也不碰面。和同事一个电梯极其尴尬,想要打破尴尬却不知道说什么。特别的不爱说话,都是别人主动说话我回答,想要主动说点什么,绞尽脑汁找不到话题,有一次工作被辞退了,领导的理由就是话太少。
毕业后第一家公司社交强度比较高,在那每天煎熬的要死,坚持了一年辞职了。辞职的时候去了趟精神科,医生诊断了个重度焦虑、中度抑郁。此后进过厂、去过工地…什么都干过。
现在依然社恐,面过的试没有上百场也有好几十场了,还是紧张;和别人在一起,哪怕是自己的家人还是浑身不自然。但是有什么办法呢,父母年龄大了,自己要能养活自己啊。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