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第一次综合素质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复制链接]
软件小平 发表于 6 天前|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当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理论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当中的阶段。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兴旺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兴旺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
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依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此外,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摘自毛泽东《实践论》)
材料二:
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与当代文艺创作密切相关。艺术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艺术创作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而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正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的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者艺术思想和创造素材的来源。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当代文艺创作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可以为当代文艺创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为我们勇攀文艺“高峰”提供方向指引和智力支持。
首先,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一样,艺术也有它的阶级性,艺术创作者首先应该解决艺术为了谁的问题,这涉及到艺术观的问题,所谓艺术观是指创作见解,是创作者创作风格形成和成熟的标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劳动着的人们,而劳动创造了美。艺术创作者应该树立为广大人民群众创作的艺术观,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创作方向,反映好人民的心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文艺不能在为了谁的问题上出现偏差,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
其次,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如前所述,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人民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文艺原料矿藏,而过去的文艺作品只是流而不是源,因此,文艺创作者要把生活的准备放在首位,积极地投入社会实践。人们之所以从过去的文学作品中仍然能够感受到生活气息并受到生活启示,“就是因为这些作品源于生活”。文艺深植于生活,生活为艺术作品提供了描写的对象和讴歌的主题,生活又赋予作品人物以生动鲜活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情感,艺术创作者需要把人民作为表现的主体,以饱满的热情、优美的笔触、生动感人的形象,刻画当代最美人物和奋斗不息的人生。
再次,让文艺代表时代风貌并引领时代风气。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能够服务并指导实践。同样,经过艺术创作者典型化的艺术加工,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则表现得“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典型化的文艺作品能够使人民惊醒、感奋,从而推动人民改造自己的环境。因此,理想的文艺作品应该表现为,文艺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和升华,是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表达,是与现实生活具有“不似之似”的一种艺术真实。
(摘自来庆彬、李玉琳《毛泽东<实践论>哲学思想与当代文艺创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克思、恩格斯等人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是因为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
B.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是因为他们否认了感性认识,否认了直接经验。
C.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性认识靠得住的前提是它来源于感性认识,且感性认识的材料够丰富并合于实际。
D.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能够服务并指导实践,从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的唯一原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任务在于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和联系,形成对事物的规律性认知。
B.基于感性认识能动地获得理性认识,并用理性认识来指导社会实践,至此我们就完成了认识运动。
C.从《实践论》中认识和实践的辩证思想看,艺术创作应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D.主席善用大众化的语言,如“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知识里手”,把高深的理论浅近地表达出来。
3.下列选项完全体现了材料一中“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的一项是( )(3分)
A.考察团来延安考察,集合了各种材料,加上他们“想一想”之后,做出“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真实的”这一判断。
B.先秦时期,荀子的认识论初步概括了人的认识过程,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实践论》弥补了荀子认识论的局限性,赋予了它新时代的形式。
C.1937年,曾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教条主义等错误使中国革命遭受极大损失。在形势和任务的迫切要求下,毛泽东写下《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
D.王阳明强调“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即知和行是作为统一整体的,知从行中来,行到知中去,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4.材料二提到“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可以为当代文艺创作提供重要的参考”,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并作简要分析。(4分)
5.柳青的《创业史》描述了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被誉为“经典性的史诗之作”,其第一部塑造了新型女性形象徐改霞,阅读下列文字,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作品是如何体现《实践论》的辩证思想的。(6分)
改霞的思想像她红润的脸蛋一般健康,它的心地像它天蓝色的布衫一般纯洁。她像蜜蜂采蜜一般勤地追求知识,追求进步,渴望对社会贡献自己的精神力量,争取自己的光荣。对这个二十一岁的团支部委员来说,光荣就是一切。她简直不能理解,一个人在这样伟大的社会上,怎样能不光荣地活着。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看山

李锐
远处,山峰连着山峰,它们向上托举着,升,升,升,不知费了多大的劲,也不知受了多大的委屈,还是挣扎不过,只是默然地矗立着。崇山峻岭之中蜿蜒出一条清澈的小河,温柔着,劝说着,也许只有河流的温润才能理解大山的沉默。
太阳很好,草很好,牛们也很好。随着缓缓移动的脚步,和吃草时摆动的脖子,牛铃叮叮咚咚地响着,悠悠的,传得很远。
牛群越放越大,可是放牛人越过越孤单:妈死了,老婆死了,后来,儿子半路上也死了,只留下一个女儿和自己厮守着。可是,再后来,女儿也出嫁了。嫁女儿的时候他有些不舍,不舍可到底也嫁了。女儿一嫁,他的日子就好像是凝冻了一般:所剩下的只是放牛,只是独自一人每天呆呆地看着这些个山。
①猛地,有个东西白亮亮地刺进心里来:
昨天晚上,队长来找他,说他老了,说放牛的活儿苦重,说村里只有牛信【注】挣的工分最多,说队里打算换一个牛信,问他愿意不愿意。“不愿意!想端我的饭碗子哩!”心里这么想,嘴里却没这么说,只是笑笑,只是说:“我还能行哩。”送走队长,他提着马灯进了牛圈,看着反刍的牛们,两行老泪流下来,他问:“你们愿意吗?你们说我老吗?”牛们不说话,只把湿漉漉的眼睛恋恋地看着他。
放牛人靠着一棵歪脖子的橡树坐下来,掏出烟荷包用烟袋锅挖了一阵,自制烟末随着喷出来的青烟,发出一股臭味,可放牛人却有滋有味地享受着,透过眼前的青烟若有所思地看着山脚下那个熟悉的小山庄,他和牛们就是从那儿走出来的,村西头那三间石顶石墙的房子就是他的家,他一个人的家,只要他不回家,房顶上的那个烟筒就冷冷清清地永远不会冒出烟来。有一缕烟从嘴角挤到眼眶中来,泪水热辣辣地淹没了村子和家,揉揉眼,他把视线移向别处,可不觉中又恋恋地转了回来。
②村子里,管成家的门口挂了一只面箩,箩上缚着一条尺把长的红布条,鲜亮亮地透着刚得了儿子的喜气。黑小家年前死了老人,过年时用白纸写的对子还在乌黑的门框上贴着,字辨不出,纸还是白生生的。保成媳妇正朝院墙上搭被子,娃娃们又尿炕了。下地的人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走过村口的神树。鸡和狗的叫声像是隔了一层什么远远地传上来……一切都是熟悉的,一切都是看过无数遍的,可他觉得总没有把它们看透,自从女儿出了嫁,他就觉得这一切都和自己远远地隔了一层,倒是和牛们越来越亲近了。那头牤牛,就是儿子死的那一年出生的,不知怎么的,他总觉得这牤牛的眼神像自己的儿子。
河曲曲折折地绕着,不知道要流淌到什么地方。牛群在山坡上散散漫漫地走着,长长的尾巴在周身上下不时地甩打,轰赶着围上来的虻蝇。长舌头在肥嫩的青草丛里卷来卷去,③吃到酣畅处白白的口涎就顺着嘴角长长地垂下来,在明媚的阳光中拉出一道闪闪发光的弧线。或许是猛然间回忆起什么遥远的往事,它们就会中断了香甜的咀嚼从青草中抬起头来,黑而大的眼睛久久地注视着群山。
放牛人自信地在橡树下坐着,在山坡上,在身边的这一群当中,他已经享受惯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尊严,他是它们的中心,它们是他的依靠,可是今天这自信中却夹进了一些惶恐:我真的就老得不中用了吗?工分多那是我雪里雨里挣下的,这也叫人眼红吗?嫌多,我宁愿减工分。可队长说话时的口气分明是冷冷的,是不容商量的。他只会笑笑,只能服从的,他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不服从。不由得,他又想起撒手而去的老婆,半路而去的儿子,虽然舍不得但还是嫁出去的女儿来。
山还是一如既往地沉默着,木然着,永远不会和昨天有什么不同,也永远不会和明天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是人老了。放牛人细细地思量着:甩石头用的小锨已经磨得只剩下半个,若是换人,得叫队里到河底镇再去打一把新的来;下雨天上山穿的毛腿,已经防不住水了,若是换人,得叫队里再出羊毛,再纺线,重新织一副;水壶是自己预备的;再剩下的就是牛们了,跟人一样,各有各的脾气禀性,不在一块过日子谁也摸不清,心疼不心疼得看各人的良心……这么想着,那惜别的凄凉又涌了上来,好像是自己要咽气了,好像自己在给儿女们一件一件地安排后事。不懂事的牛们安闲地吃着草,它们不知道,队长昨晚上来过,也许明天,也许后天,带它们上山的人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到那时就会是另外一个人,站在山坡上看山脚下的村子,看这些石顶石墙的房子,看这些扛锄下地的人们。
他心里昏昏沉沉的,④太阳很暖和,慢慢地,坐在橡树下的放牛人睡着了,一缕口水从嘴角上搭拉下来。恍惚之中,他看见自己回到了村西头那间冷清的石房里,石房里忽然热闹起来,牛们不离左右地簇拥着,口口声声叫他队长,他坐在炕头上颐指气使地分派着:牤牛你去泉上担水,黑眼窝给我烧汤做饭,长耳朵和独角去拉土垫圈。它们都是只会服从,只会笑,没有谁不听话的。他很满意,朗声问道:
“我老吗?”
“不老。不老。”牛们都说,都笑。
可他还是老了。白胡子长了老长老长,想死,可又没有病,就走到半山这棵歪脖子橡树底下,拴上一根牵牛用的麻绳,往脖子上一套,两脚悬空,死了。牛们都围上来哭,牤牛哭得最凶,他睁开眼劝牛们:
“不用哭,我想死。这石顶石墙的房子我一个人住够了。山根底下这个村子我天天看,看透了。”
牤牛说:“我跟你一块走!”
牛们都围上来:“我们也跟你一块走!”半山里大家哭作一团,哭得肝肠寸断。他被哭得心软了:“我不死了,咱们还是都活着吧……”哭着,说着,放牛人醒过来,伸手一摸,脸上湿湿的。黑眼窝下的那只牛犊子正凑在脸前头,伸着舌头舔他的脸。他不动,任那牛犊去舔。
太阳很暖和。
一九八八年
(有删改)
【注】牛信:放牛的人。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开头部分通过描写矗立的大山和蜿蜒的河流,暗示着放牛人无人理解的孤独与痛苦,只能与牛群为伴。
B.队长劝说放牛人放弃繁重的放牛工作,队里打算再换一个牛信,这使本来就饱经苦难的放牛人内心充满苦痛和忧伤。
C.放牛人靠着橡树,望向山脚,看着村西头自己的那三间石顶石墙的房子,想起昨日队长的到访,此刻泪水热辣辣地流出来,恋恋不舍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D.放牛人像往日一样自信地在橡树下坐着,可是今天的自信夹进了一些惶恐,这种惶恐正是放牛人卑微服从性格的体现。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子①中的“刺”字写出了“队长换牛信”这件事对放牛人影响很大,也暗示了他对队长的怨恨,因为放牛已然成为放牛人单调且孤独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B.句子②运用质朴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生活场景,这和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的意境与情感表述一致。
C.句子③巧用比喻,将牛嘴角的口涎比喻成闪闪发光的弧线,形象生动地写出牛在草地上吃草时的悠闲惬意。
D.句子④属于环境描写,太阳的“暖和”与“心里昏沉沉”相对,反衬出人物内心的痛苦,表现了人物命运的悲惨。
8.文章结尾的梦境中,牛化成人围在放牛人身边,《促织》中成名之子魂化促织,二者的写法虽都荒诞离奇,但作者的写作意图却有所不同。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9.“《看山》中对人性的赞美隐藏于悲剧的人生底色之下,同时小说没有激烈的外在矛盾冲突,而是在平衡稳定的小说秩序中流露出作者的悲悯和反思。”请结合文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材料一:
五月,壬申,魏征上疏,以为:“陛下欲善之志不及于昔时,闻过必改少亏于曩日,谴罚积多,威怒微厉。乃知贵不期骄,富不期侈,非虚言也。且以隋之府库、仓廪、户口、甲兵之盛,考之今日,安得拟伦!然隋以富强动之而危,我以寡弱静之而安;安危之理,皎然在目。昔隋之未乱也,自谓必无乱;其未亡也,自谓必无亡。故赋役无穷,征伐不息,以至祸将及身而尚未之寤也。夫鉴形莫如止水,鉴败莫如亡国。伏愿取鉴于隋,去奢从约,亲忠远佞,以当今之无事,行畴昔之恭俭,则尽善尽美,固无得而称焉。夫取之实难守之甚易陛下能得其所难岂不能保其所易乎!”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一》)
材料二: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隋炀帝好自矜夸,护短拒谏,诚亦实难犯忤。虞世基不敢直言,或恐未为深罪。昔箕子佯狂自全,孔子亦称其仁。及炀帝被杀,世基合同死否?”杜如晦对曰:“天子有诤臣,虽无道,不失其天下。仲尼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世基岂得以炀帝无道,不纳谏诤,遂杜口无言?偷安重位,又不能辞职请退,则与箕子佯狂而去,事理不同。昔晋惠帝贾后将废愍怀太子,司空张华竟不能苦争,阿意苟免。及赵王伦举兵废后,遣使收华,华曰:‘将废太子日,非是无言,当时不被纳用。’其使曰:‘公为三公,太子无罪被废,言既不从,何不引身而退?’华无辞以答,遂斩之,夷其三族。古人有云:‘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故‘君子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张华既不能抗直成节,逊言全身,王臣之节固已坠矣。虞世基位居宰辅,在得言之地,竟无一言谏诤,诚亦合死。”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二)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夫取之A实难B守之C甚易D陛下能得E其所难F岂不能保G其所易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寤,同“悟”,醒悟、觉悟,与《诗经·关雎》中“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的含义不同。
B.鉴,借鉴,与《阿房宫赋》中“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含义和用法不同。
C.全,保全,与《出师表》中“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含义和用法相同。
D.诚,真诚,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的含义和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征认为,其所处时代的府库仓廪的充实与户口甲兵的强盛,与当年隋朝的实际情况仍存在一定差距。
B.魏征认为,隋朝自恃富强,不停地征派赋税劳役,不停地东征西伐,这是国家覆灭的重要原因。
C.唐太宗认为,大臣们不敢直言劝谏,主要是由于隋炀帝的自以为是,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
D.杜如晦认为,君子虽然面临危难却依然能坚守节操,箕子装疯离去正是这种君子品格的充分表现。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昔晋惠帝贾后将废愍怀太子,司空张华竟不能苦争,阿意苟免。
(2)张华既不能抗直成节,逊言全身,王臣之节固已坠矣。
14.唐太宗被当作历史上有名的明君,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原因。(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苦楝花
温庭筠
院里莺歌歇,墙头蝶舞孤。
天香薰羽葆①,宫紫晕流苏。
晻暧迷青琐②,氤氲向画图。
只应春惜别,留与博山炉。
【注】①羽葆:帝王仪仗中以鸟羽连缀为饰的华盖。②青琐:指古代皇宫门窗上镂刻的青色连环花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选取的意象与杜甫“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相同,情感却有所不同。
B.“天香”一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苦楝花的香气自上向下扩散,也能感受到苦楝树高大。
C.颔联与颈联衔接紧密,诗人由苦楝花联想到了羽葆、流苏、青琐等,极具艺术表现力。
D.诗人在观赏苦楝花时燃起香炉,香气烟雾缠绕苦楝树,场景犹如一幅美丽的曼妙图画。
16.诗歌描写的苦楝花有哪些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写到司马光指责自己同百姓“征利”,他的回答是“____,__________”。
(2)南朝诗人鲍照在《代白头吟》里说“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以“冰雪”比喻心地的纯洁。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亦有类似语句:“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词中常出现“梦”字,或营造一种梦幻瑰丽的意境,或给人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都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审美感受,比如“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近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村BA”球王争霸赛精彩上演。场上赛况激烈,球员攻防有板有眼;场外热情高涨,球迷观赛 A 。这样“接地气、聚人气”的乡村赛事,在安徽、广西、宁夏等地,已成为乡村生活的一部分,为村民带来丰富的文体享受。
随着运动健康意识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人.选择以运动休闲、健身锻炼的方式丰富假日生活。围绕元旦、全民健身日、农民丰收节、重阳节等节点,国家体育总局开展元旦新年登高、“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等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参与人群广泛,贯穿一年四季。
线下赛事B地开展,线上活动同样精彩纷呈,为人们提供更多健身选择。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着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打造一批观赏性强、参与度高的体育赛事,不仅要吸引成年人前来观赛,还要吸引祖国的幼苗们前来观赛;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赛事活动;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活动,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综合效益。
在文化建设方面,“村BA”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促进文化交融,以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维护体育运动的纯粹性,以推动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方式重建乡村公共秩序,展现了村民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对以NBA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体育文化进行批判和对乡村振兴进行文化赋能的主体性自觉。更重要的是,糅合了文化交融性、体育本体性与村庄公共性的“村BA”,以其独特的中国社会主义公共文化形态,实现了体育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型,在改造资本主义逐利逻辑、克服城市中心主义和超越西方文化霸权方面,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生动而丰富的启示。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下列句子中的“人”与文中加点的“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人怎么还不来?
B.他人在心不在。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D.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0.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每年春天,当大多数人沉浸在春天的美好中,一部分人却出现了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痒等症状,① 。
“花粉过敏是指人体在接触或吸入花粉后产生的一种免疫反应,导致过敏症状。”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宇光介绍,蒿属、悬铃木属、藜科以及柏科花粉是常见的致敏花粉。每年,花粉数量呈现两个波峰,分别是3月中旬到4月下旬,以及7月下旬到9月下旬,这也是花粉过敏症状出现最多的时期。
在出现花粉过敏症状后,杨宇光表示, ② ,避免接触和吸入花粉。接着进行药物治疗,出现全身的过敏症状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皮炎、荨麻疹的患者,可以外用止痒制剂、糖皮质激素或者含酚炉甘石等涂抹;③ ,必要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系统治疗,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
(1)花粉过敏对于很多人是难以忍受的,切断过敏原是预防花粉过敏最有效的方法。(2)在花粉较多的时节,不仅人们需要减少户外活动的频率,外出时也需要佩戴确实有效的防护口罩、眼镜等防护用品。(3)通过保持室内清洁、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措施,使得室内花粉柳絮的浓度降低,从而减少过敏原的滋生。(4)防护工作是否认真仔细,关系到防护的质量。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文中第四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宋代理学大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那么,仅仅靠“质疑”就能取得进步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解析】根据原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 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等人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实践之外,还有“他们的天才条件”。
2.B【解析】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应该是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3.B【解析】B“概括人的认识过程”,体现了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体现了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实践论》弥补了荀子认识论的局限性,赋予了它新时代的形式”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循环。A 只是体现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过程;C 只是表明通过实践发现真理;D 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说,是一种静态的,结论型的,方法论模糊的,缺乏发展过程的认识实践论。
4.①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能够服务并指导实践。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以指导艺术创作的实践,并且让文艺作品代表时代风貌并引领时代风气。②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因此,社会生活也应该成为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
5.①艺术的阶级性,决定了艺术创作者应该树立为广大人民群众创作的艺术观,否则在为了谁的问题上出现偏差,就会失去生命力。②艺术创作者需要深植于生活,把人民作为表现的主体,以饱满的热情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刻画当代最美人物和奋斗不息的人生。③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能够服务并指导实践,经过艺术创作者典型化的艺术加工,让文艺代表时代风貌并引领时代风气。
6.C【解析】“有一缕烟从嘴角挤到眼眶中来,泪水热辣辣地淹没了村子和家……”由此可知“此刻泪水热辣辣地流出来”不是因为“想起昨日队长的到访”。
7.D【解析】A “暗示了他对队长的怨恨”错;B “意境和情感表述一致”错,《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陶渊明归隐的喜悦之情;C “口涎”与“弧线”不构成比喻。
8.①《看山》中的梦境更侧重于人物心理呈现与转变。牛化成人的梦境描写是放牛人对现实的理想化呈现,侧面反映放牛人无法摆脱苦难现实的无奈,同时也推动人物内心由凄凉转向释怀。
②《促织》中的异化隐喻文章主旨。蟋蟀价值连城,相比之下,人贱如草芥,魂化促织这种荒诞处理旨在批判黑暗社会对人压迫的现实。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小说赞扬了放牛人虽饱受苦难仍葆有善良坚韧的美好品质。他即将离开牛群却依然操心着放牛的事情;在经历种种苦难后,虽内心凄惨,但最终仍选择坚强面对。
②淡化情节,小说主要通过对放牛人心理与大山环境的描写来展开故事情节,没有太多直接的矛盾冲突。
③内心冲突的自生自灭使小说秩序趋于平衡稳定,(放牛人由“自信”到“惶恐”再到思量走后安排)放牛的内心冲突在自我接受中消解;(从痛苦寻死到“咱们还是都活着吧”) 内心的矛盾在牛群抚慰下释怀。(实际上这片古老大地也正是在矛盾的自生自灭中维系着心理的平衡和秩序平衡)
④透过这种平衡,作者寄寓了对世代扎根土地的农民生存和精神困境的悲悯,也反思了大山中人们自我催眠,逆来顺受的文化心理。
(每点 2 分。任答 3 点,满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BDF
11.D【解析】“诚亦合死”中的“诚”应翻译成“的确、实在”。
12.D【解析】古人说得好:‘危难却不扶持,倾倒却不支撑,用这样的宰相有什么用呢?’
所以文中指的君子应是能够担负起国家重担,敢于直言劝谏之人。
13.(1)过去晋惠帝的皇后贾后要废掉愍怀太子,司空张华最终没有据理力争,迎合贾后的心意,苟全性命。(“竟”,最终;“阿”,屈从、迎合;句意 2 分。)
(2)张华已经不能刚直不屈成全自己的节操,言语谦逊恭顺保全自己的性命,君臣之间的正常关系本就已经不复存在。(“抗直”,刚直不屈;“固”,本来;句意 2 分。)
14.①能够听信并容纳像魏征这样诤臣的谏言。②对明君与昏君有着清楚认知。③能够虚心借鉴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赋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五月壬申,魏征上奏疏,认为:“陛下从善如流、闻过必改的精神似乎不如从前,谴责惩罚渐多,逞威发怒比过去严厉了。(这)才知道身居高位不当骄傲,身处富贵不当奢侈,这并非虚妄之言。而且当年隋朝府库仓廪的充实与户口甲兵的强盛,今日如何比得上!然而隋朝自恃富强频繁劳作以至国家危亡,我们自知贫弱与民清静而使天下安定;安定与危亡的道理,昭然若揭。从前隋朝未发生变乱时,自己认为必然不会发生变乱;未灭亡时,自认为必然没有灭亡的危险。故而不停地征派赋税劳役,不停地东征西伐,以致祸乱将及自身时还尚未知觉。所以说照看自己的身形莫如使水静止如镜面,借鉴失败莫如看国家的灭亡。深望陛下能够借鉴隋的覆亡,除掉奢侈立意俭约,亲近忠良远离邪佞,以现在的平静无事,继续施行过去的勤勉节俭,才能达到尽善尽美、无以复加的地步。取得天下诚属困难,而守成则较为容易,陛下能够取得较难的一步,难道不能保全较容易的吗?”
材料二: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明智的君主能时时反省自己的过失,并且不断加以改进, 然而昏庸的君主总是力图掩饰自己的短处,蒙蔽视听。像隋炀帝,他自以为是,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又拒绝别人的意见,这样就再也没有人敢于直言不讳了。大臣虞世基不敢直言, 或许这算不上什么大罪过。商代的时候,箕子假装发疯来保全自己,孔子还评价他仁义。后来隋炀帝被杀,虞世基难道就该一同去死吗?”杜如晦说:“君主身边有敢于直言的大臣辅佐,虽然自己治国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孔子曾经赞扬过忠臣史鱼,说:‘卫国的大夫史鱼真耿直啊,国家有道义的时候他直言进谏,国家失去道义了,他还以死相谏。’虞世基怎么能因为隋炀帝无道,不接受忠言,就闭口不提意见呢。他身居要职,却苟且偷生,不肯辞官隐退,这和箕子装疯离去,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过去晋惠帝的皇后贾后要废掉愍怀太子,司空张华最终没有据理力争,阿谀顺应贾后的心意,苟全性命。直到赵王伦起兵废掉贾后, 派使者捉拿张华时,张华说:‘贾后废太子的时候,我不是不想阻止,只是怕贾后不会采纳我的意见。’使者说:‘太子没有罪却被废掉,你贵为三公,怎么不站出来说话?即使你的意见不被接受,你又为什么不辞退归隐呢?’张华无言以对,于是他被斩杀,株连三族。古人说得好:‘危难却不扶持,倾倒却不支撑,用这样的宰相有什么用呢?’所以君子虽然面临危难却依然能坚守节操。张华已经不能刚直不屈成全自己的节操,言语谦逊恭顺保全自己的性命,君臣之间的正常关系本就已经不复存在。同样虞世基身为宰相,在该进言的时候却保持沉默,他的确该死啊!”
15.D【解析】“在观赏苦楝花时燃起香炉,香气烟雾缠绕苦楝树,场景犹如……”错误, 颈联、尾联说的是苦楝花香气弥漫,应将花香留给博山炉,并非诗人燃起香炉,香烟缠绕苦楝树, 且是苦楝花的花朵多得像画出来的一样,而非选项所说的场景。
16.特点:①花开香气浓烈。②紫色花朵,典雅别致。③花朵繁茂,形如流苏。
情感:通过描写苦楝花的气味、颜色、花开的形态等,表达了对苦楝花的喜爱、赞美之情以及惜春之意。 超然客公众号
【评分标准】特点 3 分,香气、颜色、形状每个角度 1 分;情感 3 分,需答出“喜爱、赞美之情”“惜春之意”这两处关键信息。共 6 分。
【白话诗歌】庭院里黄鹂的歌声渐渐停歇,墙头的蝴蝶仍在独自飞舞。苦楝花的香气从上方传来,熏染了形似帝王仪仗中精美华盖的树冠,花色深深浅浅,有如紫色的流苏。浓密的花儿掩映在如青琐般的树枝中,苦楝花香气弥漫,花朵多得像画出来的一样。只应该同春天依依惜别,然后将这苦楝花香留给博山炉。
【诗歌鉴赏】
本诗为温庭筠观赏庭院中的苦楝花时所作。
开头两句点明了苦楝花所生长的环境。三、四两句则通过奇特的比喻表现出苦楝花的四大特征:一是浓烈的香气,“天香”本为唐代诗人李正封用以咏牡丹之语,此处移用,可见诗人对苦楝花评价之高,同时因苦楝树高,花在其顶部,香气似从天上而来,用“天香”一词也更为形象生动;二是其美丽的树冠,“羽葆”是古时用鸟羽做成的伞盖形皇帝仪仗,苦楝树树冠状如伞盖,故诗人以此为喻,这也包含了对苦楝花的盛赞之意;三是其典雅的颜色,苦楝花呈均匀的淡紫色,古时称帝王或仙人所居为“紫宫”,诗人的联想奇妙无比,也体现出其颜色的典雅;四是其花的形状,诗人将苦楝花花开的样子比作流苏,恰当而又贴切。
第五、六句诗人仍继续想象,“晻暧”意为盛貌,这里是指花开得很繁盛。“青琐”喻指苦楝树的树枝,“氤氲”句是说那繁花盛开的苦楝花树香气弥漫,花朵繁盛犹如美丽的图画一般。
最后两句是说在依依惜别春天归去之时,苦楝花像给人间留下了润气蒸香的博山炉。本诗立意新奇,内涵精妙,诗人在对苦楝花树进行细致人微的观察后,挥动手中的神奇之笔,大胆新奇地驰骋想象,恰切精当地运用比喻,酣畅淋漓地抒发感受,写出了这样不同凡响的优美诗篇。
17.(1)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重点字:征)
(2)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3)示例一: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示例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示例三: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示例四: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18.A 摩肩接踵;B 如火如荼
19.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的称代(特指、泛指)作用的分析能力。加点处的“人”是一个代词,代指每个人,或者是指一定群体中的每一个人,是泛指,D “人” 字用法与之相同。A “人”是指别人、他人,即具体到来的人。B “人”是指具体的“身体”,C “人”是指特定夜归的主人。
20.【示例】“村 BA”糅合了文化交融性、体育本体性与村庄公共性;凭借其独特的中国社会主义公共文化形态,实现了体育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型;同时改造资本主义逐利逻辑、克服城市中心主义和超越西方文化霸权;其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生动而丰富的启示。
21.①这往往是花粉过敏导致/这其实是花粉过敏的表现;②首先要切断过敏原;③严重过敏症状的患者
22.(1)主客体颠倒,将“花粉过敏”与“很多人”调换位置;(把“花粉过敏对于很多人是难以忍受的”改为“对于花粉过敏(来说),很多人是难以忍受的”,也是对的)
(2)关联词与主语位置不当,将“不仅”与“人们”调换位置;
(3)主语残缺,在“使得”前加上“这”。(删去“通过”也可以得分)
23.【解析】材料首先说做学问,需要合理的质疑,然后指出质疑对于我们认知、思维、纠偏、创新等各方各面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倡要有大胆的质疑精神。同时,材料也指出仅仅靠“质疑”很难取得较大进步,由此,材料引导学生去思考“质疑”更为广阔的意义,思考正确的做学问方法。
比如:鲁迅强调,读书要选择恰当的读书方法,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读思结合。思考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过程。可见,读书少不了思考。思考,是读书的基本方法。
第二,辩证看待。辩证,不仅是鲁迅的读书之道,也是鲁迅所倡导的读书方法。鲁迅指出,中国青年应在阅读的基础上加以辩证思考,针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反复推敲、互相印证, 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不能简单地从一方面刻板地去考虑问题,更不能自以为是。
第三,广专结合。将广泛的阅读与精专的研读相结合,同时实现读书广度与深度融合的读书效果,是鲁迅的读书方法。泛读的目的是获取广泛的知识修养,开拓视野、启迪思路, 但只有“广”则会导致没有中心,无法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因而要注重“专”。“广”与“专” 结合,才能起到良好的读书效果。
第四,比较约取。鲁迅强调,读书应注重比较阅读和参读,将多种材料对照阅读,分析同异,最后再作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书有良莠不齐、优劣之别,书中也是精粗混杂、瑕瑜互见。只有通过比较阅读,对不同观点倾向和意识形态的作家作品都有基本的了解,才会为树立正确思想找到参照,这是鲁迅的读书总结,也是读书人必须掌握的方法。
第五,活学活用。鲁迅曾说“读死书是害己,一张口就害人”。将书读活,是读书的最佳目标,死读书会导致进入死胡同。灵活多变,根据不同的书和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死读书,注重将书本与实际相结合,把静态的书本知识与动态的人生社会结合起来, 也是鲁迅读书方法的重要特点。
质疑是一种不迷信书本、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一方面,只有对既有结论大胆质疑,才能更好地剔除不良信息,从而实现对其合理内核的传承;另一方面,大胆质疑所带来的新思考与新机遇,将为创新提供可能性。由此观之,大胆质疑是破旧立新、继往开来的重要条件。尤其在当下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尤其需要质疑精神,人类的创造创新都是在不断的质疑和反思中形成的。有创新能力才是极大的进步。
行文思路上,开头可借助“尽信书不如无书”等与“质疑”有关的经典言论,引出话题, 提出“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质疑,展现我们的理性判断”。然后列举赵括纸上谈兵、楚人一叶障目、袁隆平研制出杂交水稻、牛顿揭开色光之谜等人的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学习、科研、交际等各方面生活中学会“质疑”的必要性。同时,还可结合材料中对于质疑的批判性思考,再从“怎样做”的层面阐述如何形成理性判断,如通过实践检验证明, 结合实际情况准确分析等。最后结合新时代青年的身份强调,要勇于质疑,敢于创新,这样才能担负起时代青年的使命,为伟大的民族复兴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样开拓视野、开拓心胸,才是真正的进步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