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粟裕联袂指挥,巧用田忌赛马的智慧,打出军史上的经典战例

[复制链接]
lqk68 发表于 2024-10-10 21:34:54|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军历史上,出现过不少让人拍案叫绝的经典战例。抗日战争时期由开国元帅陈毅、开国大将粟裕共同指挥(在这里我们不必去探究到底是以谁为主)的黄桥战役,无疑是经典中的经典。
这个战例发生在1940年,国民党顽固分子韩德勤率领26个团共30000多人,进攻位于黄桥的新四军。
当时新四军只有7000多人,其中战斗部队只有5000多人。
在敌我众寡悬殊的情况下,新四军怎样跟敌人作战呢?这个难题摆在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正副指挥陈毅、粟裕面前。

情报显示,韩德勤的部队分成三路大军:右路军是李明扬、李长江的12000人,左路军是5个保安旅约8000人,中路军是韩德勤的主力部队第八十九军的2个师和独立旅共10000余人,他们武器精良,配有重炮。
在这三路敌人当中,陈毅、粟裕最想歼灭的无疑是韩勤勤手下武器精良的10000多人。
他们进一步分析,敌人的中路又分为左、右两翼,左翼是八十九军三十三师,任务是攻打黄桥的东门,八十九军军部和一一七师攻打黄桥的东北;右翼是独立六旅,攻打黄桥北门。
在这两部分敌人当中,左翼的三十三师、一一七师兵力最强,右翼的独立六旅则战斗力一般。

再看右路大军李明扬、李长江的12000人,由于陈毅的部队给他们运送过弹药,关系比较好,开始他们不可能上,保安旅的战斗力很弱也不可能上。如果新四军能迅速歼灭独立六旅,这些敌人会更不敢上。
原因很简单,他们跟新四军打过几仗都打败了,很怕新四军。
根据这种情况,陈毅、粟裕经过反复研究,决定采取古代兵法谋略中的“田忌赛马”之计,根据“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下马对上马”的博弈智慧,也把新四军部队分成三部分,分别对上敌人的三路人马。

第一部分是叶飞的第一纵队、王必成的第二纵队,共4000人,战斗力最强,埋伏在独立六旅来路的两侧,等独立六旅来时,突然发动攻击吃掉它,这是用强的部队打一般的部队,即“上马对中马”。
第二部分是陶勇率领的第三纵队共1000多人,防守黄桥,只守不攻,这是用一般的部队对敌人的强队,即“中马对下马”。
第三部分,用很少的部队,摆在李明扬和李长江和保安旅的方向,唱一出空城计,即“下马对上马”。

10月4日拂晓,敌第三十三师和保安旅第四旅猛攻黄桥,炮火猛烈,中午攻到黄桥东门口。
下午3点,敌人独立六旅的行军纵队进入了新四军的口袋。
陈毅一声令下,王必成率领第二纵队立刻切断敌人的后路,叶飞带领第一纵队分作几路直扑上去,把独立六旅这条长蛇,斩为几段。
一纵将士们英勇拼杀,攻势极为凌厉,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一片混乱。
这时,敌人发觉新四军主力在围歼独立六旅,断定守黄桥的新四军兵力一定不多,就疯狂地猛攻黄桥。
敌人毕竟武器精良、火力强大,一通猛攻后终于突破了黄桥东门。

就在这个紧急关头,粟裕亲自冲上前线,陶勇也挥起大刀,带领部队反击,把这些冲人东门的敌人全部歼灭。
与此同时,新四军军全歼了敌独立六旅,敌人的旅长自杀。第一仗就这样获得了胜利。
10月5日黎明,敌人又对黄桥发动猛攻,所有大炮一齐轰击,黄桥上空烟雾弥漫,敌我拼杀十分激烈,
但是到了上午九点,敌第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突然下令停止攻击,原来,新四军一纵队、二纵队,从他们的后面攻了上来,
我军一纵、二纵步步紧逼,守卫黄桥的三纵也冲了出来,敌人完全陷入新四军的包围之中。

敌人眼看着就要被“包饺子”,只得赶紧突围,敌军长李守维和败兵跑到河边,发现桥梁早已被群众拆断,我军又在后面猛追。敌军顿时大乱,黑夜中,竟把这位中将军长连人带马拥入河中淹死了。
韩德勤的主力部队11000多人全部被歼,保安四旅也被歼,其他的敌人吓得不敢动,敌军总指挥韩德勤只带了1000多人逃跑了。
在黄桥战役中,开国元帅陈毅、开国大将粟裕联袂指挥,巧妙运用“田忌赛马”的博弈智慧,在军事谋略上完胜对手,从而只用了五千战斗部队就取得歼灭一万一千余人的骄人战绩,在我军历史上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确实令人赞叹。
参考资料:《新四军征战实录》(湖南人民出版社)、《新四军战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等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