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知名大学校长多是院士?为什么搞科研的院士会去做行政当校长?

[复制链接]
寂寞狼 发表于 2023-8-23 17:46:4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中国知名大学校长多是院士?为什么搞科研的院士会去做行政当校长?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sonycn01 发表于 2023-8-23 17:47:3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看上去院士数量比校长数量多,但是院长、校长是有年龄限制的,真正符合当院长、校长条件的院士并不多,这样的都年富力强,一般的学校都是求着来个院士当校长,好处太多了。
首先,院士从不代表一个人,他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团队,来个院士绝对不是来个光杆司令,而是来一个院士团队,这对学校实力提升有很大帮助,院士团队绝对比一般教授强。尤其是没有院士或者就个位数院士的学校,提升幅度非常大。
其次,院士是不会退休的,所以用院士数量和校长数量进行对比并不合适,退休校长的数量绝对比院士数量要多。迄今我国院士数量就一千多个,如果前100名高校算知名高校,每个学校正副校长数量算平均5个,那就是500人,从1980到现在已经10个四年了,这就意味着5000个正副校长,这还不考虑副校级的其他职位。也要考虑到中科院系统院士的流动性差,他们基本上不会当校长,而中科院院士数量又很大很大,真正高校里面的院士比校长要少的多。壮年院士更是宝贝。
再次,校长不要以为是去当官的,享福的,他最大的功能不是向内对学校折腾,而是向外拉资源,校长是负有很大责任的,院士拉资源的能力更强,哪个学校校长在学校呆着?不都是天天在外面跑。当然,也不一定是院士校长最强,上海科技大学就是很好的例子。
再次,校长不是学校想要谁就让谁去,而是组织安排的,给你学校安排个院士,说明上面重视这个学校,是希望他发挥更大作用的,是希望学校发展更高的。换个普通校长去上面要各种名额,很容易一鼻子灰。
当然也有很多院士没当过校长,确实没兴趣,干完院长之后发现没意思,但是院士的高徒却能推上去当校长。院士干不干校长都说得过去,换个不懂行的瞎折腾更麻烦。
xtigmh 发表于 2023-8-23 17:48:1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都没搞懂校长和书记的分工。
什么是校长办公会,什么党组办公会。
校长办公会主要是对重大的科研项目、资金使用、基础建设、科研平台、对外合作等办校工作进行讨论研究。以某学院建设某重点实验室为例,总体流程如下:1.学院、校办、财务处等部门单位牵头会商,草拟方案;2.上分管副校长办公会,汇报后,副校长会依次向主汇报学院,和各配合处室提问了解,并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决定;3.经分管副校长同意后,上校长会,汇报后由各位副校长和部分重要出席代表(一半是院士、前校长之类的)依次提意见,表态,最后根据全体副校长表态情况,校长最终决定做不做。
所以对校长的科研水平要求很高,要能判断这个项目或者实验室的投入前景、资金情况、研究方向是否有价值,特别是一场办公会不是只讨论一个项目,经常是十多个项目都来汇报一起竞争,谁做谁不做,谁给多少钱这个要很强判断力,要非常专业的科研大佬才行。而不是简单的调度安排一下工作。
补充:副校长表态一般分为无异议、提建议(有异议)、强烈反对三种。原则上如果有人提意见,校长或者分管副校长能够提出解决方案,一般可以通过,如果有人强烈反对且有切实道理,校长是不会直接通过的,如果强行通过,这算是任职的污点,自己和项目不出事还好,一旦出事这个就算是犯错误的证据。
至于党组会(书记会)一般是人事、宣传、党建、党员活动、学生工作、思政教育等工作上党组会,流程其实也差不多。比如提议某个人担任什么职务,比如拟定今年招聘计划名额等。
以上各个学校有差异,但到差不差就是这样,所以对校长的科研,特别是对科研方向和投入的判断能力要求还是很高的。
oopl001 发表于 2023-8-23 17:48:3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院士校长”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从2021年到现在,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二十余位院士担任高校校长,面对这样的“院士校长”大潮,有网友质疑道:大学校长也开始卷了?
“院士校长”是双一流院校的特有名片,国内院士很大一部分都来自高校,而且不少都是校领导,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名校中,院士校长不在少数。这其中还有两所高校的校长和党委书记都是院士的华中科技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这样的配置清北复交都达不到。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双非院校也开始纷纷引进院士当校长,比如南方科技大学现任校长薛其坤、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江西农业大学现任校长魏辅文均为两院院士。
“院士校长”仿佛成为一种解锁双一流高校的流量密码。那院士校长能带来什么福利呢?

首先,院校的经费、资源得到保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所高校的校长正如羊群的头羊,影响着高校的办学质量。
就比如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担任校长后,学校的学科建设随着科研经费的增加“火速前进”。且由院士校长带头的专业教研室还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
年久失修的实验室、逐渐荒废的小路,宿舍老旧的空调等随着经费的富足也都得到了大换新!
其次,“院士校长”不仅仅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团队。“院士光环”还能吸引一大批的同行专家、青年学者等高端人才。
最后,“院士校长”对于提升大学的名气和排名也有重要的影响。“院士效应”对多数双非高校来说,有望冲刺下一轮“双一流”。
但开展课题研究与管理大学终究还是两回事,不能相提并论。即便是院士,也可能存在性格与能力差异,是否真正利于高校发展,还是要实践来检验。
之海 发表于 2023-8-23 17:49:3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知名高校的校长如果不是院士,有时候会镇不住场子。
想象一下:学校高层大家坐一起开会,副校长、常务副校长好几个院士,只有正中间说话这位不是院士。不仅不是,他/她可能连当院士的资格都没有了。
虽然大家研究方向各不相同,可毕竟都是混学术圈的。你说你连个院士或准院士都混不上,我凭啥相信你能带领学校走向更高更快更强?这事儿换作任何人,都很难没有上面的想法。
因为非院士身份当校长深受其害的莫过于林建华了:2013年林从重庆大学调任浙江大学当校长时就遭到了浙大校友的抵制。浙大校友发布的联合声明中提到校长人选应具备卓越的学术成就,拥有国家级院士头衔,或是国内外公认的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较高学术声望”,直白地说就是嫌弃林建华不是院士(林甚至不是长江学者)。维基百科对此事的评论是:这是自1949年大陆高校出现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校友大范围抵制校长任命的活动。
关键是林建华自己也不争气:当初抵制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处于风口浪尖的他走马上任任浙大第三天,就在本科生毕业典礼致辞环节把“浙大”说成了“重大”。这一口误引起来学生在CC98论坛(浙大的BBS)上对林的疯狂嘲讽(部分评论讽刺杀伤效果过于大,就不转述了)。本来大家对林的到来就没那么欢迎,这件事就更火上浇油了。
在浙大1年7个月后的2015年,林回到北京大学担任校长。在2018年北大120年校庆的时候林在致辞时把“鸿鹄(hú)志”读成了“鸿浩(hào)志”,引起轩然大波【当时我正在北大念书,朋友圈很多人都在疯狂转发评论】从这几件事上看,林没评上院士看来不是没有原因的(手动狗头)
lx111 发表于 2023-8-23 17:49:4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院士曾用名学部委员,级别是省部级,拿出去吓死人的,跟地方打交道那叫一个爽。
第二,能当上院士的学问当然是极高的,但是能量更是相当的大。在中国现有评选体制下,想当院士对内要能呼风唤雨、独霸一方(要不怎么管理大项目,没大项目评毛啊),对外要能合纵连横,党同伐异,(没点政治手段怎么交朋友立威信啊,没朋友怎么可能选上呢)。
第三,综合前两条,凡是当选院士的,基本上都是学问大、情商高,在学界有深厚的背景,在地方可只手遮天,说的夸张点,三两个院士联手就可以在中国大学界掀起滔天巨浪,参考某大独霸数学系,这样的人太适合当校长了。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