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是什么原因??

[复制链接]
白帝 发表于 2023-8-23 17:13:5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一直都不是一个爱学习的学生,其实大概从高中开始,一直以来我都是讨厌学习的,我觉得我是因为我想让别人喜欢我,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而逼着自己去做作业背书背单词,其实我自己是不想学习的,高中的时候还好,因为每天的课很满,还有早晚自习,在学校有那个学习的氛围。但别人都是下晚自习回家还加班,而我从来不在课下学习,一回去就开始玩手机了。那个时候也有间歇性厌学,经常会一段时间丧到不行。
现在上大一了,我就是那种不想学习又想取得好成绩的人,虽然我知道这不可能。不知道为什么,上了大学之后,虽然睡眠时间比高中多,还是每天困到不行,也许就是太丧了。上个学期也是学学玩玩,逼着自己学了一个学期。最后期末考试别人都大早上去图书馆学习,我天天在寝室刷剧睡觉,但最后成绩还不错
寒假最后两天的时候老师要我背两篇课文(我是俄语专业),当时就觉得最后两天了也不让我好好过,最后也没背。这个学期一开始我状态就不太好,格外厌学,上课听不进去,有时候特别讨厌自己,会偷偷哭。我想着可能过段时间就好了。
今天俄语老师老师突然发消息给我,说我这个学期学习积极性不高,问我原因,我突然就哭了,真的很讨厌现在的自己。
(我还有个问题,这段时间也一直在想。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好接近的人,不高冷,身边人也说我可爱,对我很好,但他们好像不想跟我深交只是客气)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hellos 发表于 2023-8-23 17:14:2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制学校教育,是学生产生焦虑的根源,是学习内驱力的粉碎机,是学生讨厌学习的主犯。
以下内容摘自:
叶峻峣:强制学校教育、焦虑,与所谓的「学习障碍」强制学校教育、焦虑,与所谓的「学习障碍」

早期学业压力会造成学习障碍,即医学中失调症的一种

我们的学校系统建立在一个极其错误的假设上:所有同龄的孩子应该在同一时间,用同样的方式,学同样的课程。这样只会给学生带来无尽的痛苦。最近几个世纪里,学校对学生的管控越来越严,完全无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服从于管控,因此那些不服从的学生就被贴上了「学习障碍」的标签。学校的官僚永远也不会承认学校系统是病态的、变态的、不利于人的发展的。官僚们回避学校的错误,与此同时给孩子们贴上学习障碍的标签,比如 ADHD、阅读障碍(dyslexia)、书写障碍(dysgraphia)、算数障碍(dyscalculia)。心理学界也被其裹挟,只得把这些所谓的「障碍」算作种种疾病,并加上种种诊断标准。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很多人认为每种学习障碍意味着大脑存在缺陷,甚至是特定的认知缺陷,但目前的研究证明不了这点,被贴上这些标签的孩子,都是智力正常甚至中等偏上的,只是他们按照学校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学不进去(证据请见 Benson et al., 2020)。我在之前另一篇文章中写到,有些传统学校中的孩子被诊断为阅读障碍后,被学校开除,转而在家自学。针对其中 10 个孩子的问卷发现,这些孩子刚离开学校时,他们在阅读时焦虑很严重,甚至抗拒阅读。过了一段时间,当这些孩子不再有被迫阅读的压力,他们开始表现出对阅读的兴趣,还愿意因此接受帮助。
被贴上「学习障碍」标签的孩子更容易焦虑,进而影响学习

多个研究结果一致证明,被贴上某种「学习障碍」标签的学生焦虑水平比其他学生高的多,尤其是对学业本身的焦虑(Nelson & Harwood, 2011; Panicker & Chelliah, 2016)。不出预料地,大量研究证明焦虑会影响学习(summarized in Gray, 2013)。学校,是产生焦虑的根源,而且它几乎就是为此而设计的。想象你是个敏感的小孩,出于各种原因,在学校的阅读课中,你在学习如何发音上不及你的同学。(实际上,我无需想象这样的场景,我亲身经历过。在低年级时我是班上水平最差的阅读者之一,这曾令我很尴尬。)你被要求在那些看起来水平比你高的孩子们面前大声朗读。你僵住了。你想尖叫,你想逃跑,但你不能,不管老师多和蔼可亲都不能。而且,和蔼可亲的老师往往带来更糟糕的结果,因为你不能归咎于他/她——于是错全赖你。
想象一下,你是个非常焦虑的孩子,一见到字就手足无措,之后被诊断为阅读障碍。这个结果可能让你长舒一口气:「所以我不笨,我只是大脑有些地方有问题,以至于读不了书。」但这种解脱很是古怪。你不会因此而愿意阅读,而是开始觉得「我不是读书的料,不用费劲了」。诊断结果能让你感觉好些,但对你的阅读无济于事。当你出于某种压力而必须阅读时,那种焦虑就会表现为讨厌阅读。事实上,针对这些孩子的问卷显示,他们会声明「我讨厌阅读」。而那些真正克服阅读障碍的孩子,靠的是离开学校后的自主教育,或是一个相对放松的家教环境。他们不再有压力了。没人再计较你的阅读水平,你对人们的价值取决于你是谁,能做什么,还取决于你的善良。阅读不是生活的全部。在学校,学习有两三成都取决于阅读水平,但在别的地方却并非如此。此外,阅读焦虑随着离开学校而渐行渐远,在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又会重拾阅读。
此处我主要论述阅读技能,因为它对于在学校成功而言是最重要的技能,而且阅读障碍是最常见的学习障碍标签。但其他学术领域也是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一些人还害怕数学(事实上,有很多学校导致数学恐惧症的证据,这是在美国最常见的恐惧症,见 Burns, 1998),或者是一写作就害怕。
学前班的儿童患上「学习障碍」的比例要比待在家里的对照组更高

还有一个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诊断为学习障碍。孩子开始接受学业教育的年龄越来越小,压力也越来越大。目前,几乎整个社会都认可一条假设:在孩子年龄越小的时候教育孩子,孩子学得越好。有多个研究证明这条假设是错的,但我们依然视而不见,一意孤行。许多严谨的实验(这里)证明了,尝试通过在学前班或幼儿园教授学业知识,所谓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只会适得其反。三年级的孩子中,没接受过早教的孩子,远比接受过早教的孩子,在学习、社交和情绪管理上表现要好。
这里有一项研究,不仅考察了早教对整体学习能力的影响,还研究了最终有多少儿童被诊断出特定的学习障碍。这是田纳西州幼儿园的研究(Lipsey et al., 2018)。我在前一篇文章中(这里)描述过了,但现在我想在这里呈现一些更详细的结果。
这项研究起源于田纳西州资助一项针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的学龄前(Pre-Kindergarten)教育项目。范德堡大学的研究者开始研究这一项目对孩子的影响。由于项目的申请者比名额多,所以通过随机分配来决定录取哪些儿童。那些没有被录取的儿童则是这项研究的控制组。研究者们发现,那些录取的儿童在一开始上学前班时,学业成绩要比控制组的儿童更好,但这点优势很快就消失了。到了三年级,那些录取者不仅在学业上,而是在方方面面都比没有被录取的儿童糟糕。显然,哪怕你身陷贫穷,为了你的最终学业发展着想,待在家里,也比参加这个面向学业的学前班项目要好。
那些参与项目的孩子不仅仅在学业上整体表现较差,而且大多数孩子到了三年级时确诊了学习障碍。实际上,到了三年级,学前班的学生确诊患有特定学习障碍的可能性,比对照组高 46%,而确诊为智力超常的可能性则降低了 43%。因为这些儿童是随机录取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所以这些差异并非由先天的大脑差异引起;这是学前班所造成的有害影响。这是第一个在实验中记录到的对学习障碍或智力天赋的影响,但这只是因为这是第一个去检查这种影响的实验。我敢打赌,这种影响早就发生了,并且无处不在,不论是学前班,还是幼儿园,是一年级还是高年级。一旦我们在强制条件下,强制孩子去学习那些于他们而言无聊且无意义的学业知识,孩子就会感到焦虑,并在学习这些学校想教授的技能上遇到学习障碍。
很明显,这些研究并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把头埋进沙子里比正视学生的问题并做出改变容易得多。
<hr/>此时此刻,你对这一切有什么看法?……这篇文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为所有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你的疑问、感悟、故事、观点都会被我以及阅读这篇文章的所有人尊重,无论我们是否赞同。文章的原网址 Psychology Today 不支持评论了,但你可以在我的脸书上留言……关注我之后,我们可以讨论更多有趣的话题。(当然,鼓励大家在这篇文章下面的评论区里发言——译者注)
参考文献

Benson, F. N., et al (2020). A national survey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practices in identifying specific learning disabilities. School Psychology, 35, 146-157.
Burns, M. (1998). Math: Facing an American phobia . Math Solutions Publications.
Gray, P. (2013). Free to learn: Why releasing the instinct to play will make our children happier, more self-reliant, and better students for life. Basic Books.
Lipsey, M., Farran, D. & Durkin, K. (2018). Effects of the Tennessee prekindergarten program on children’s achievement and behavior through third grade.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 45, 155-176.
Nelson, J., & Harwood, H. (2011).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anxiety: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44, 3-17.
Panicker, A., & Chelliah, A. (2016). Resilience and stres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specific learning disability. Journal of Canadi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 25: 17-23.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原文:Forced Schooling, Anxiety, and "Learning Disorders" | Psychology Today
作者:彼得•格雷
发表于 2021.3.28 | Reviewed by Hara Estroff Marano
相关阅读:
叶峻峣:为什么强制学校系统应该从这个世界上滚蛋
碎雨寒辰 发表于 2023-8-23 17:15:2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学霸到学渣经历了什么?如何回到学霸的状态?
现在有很多中学生,大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进而感觉到高度焦虑,在发展为抑郁症,不得不休学在家,在这些学生中,重点中学,名牌大学的学生比例大,要多于普通学校的学生,为什么学霸会沦为抑郁症患者呢?
一些优秀的学生,进入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以后,由于课程难度增加,感觉有时听不懂,学不会,在看周围的同学,感觉人家一听就会,就会消极评价自己,小时形成的敏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的性格就暴露出来,出现学习障碍,就是想学学不进,开始想通过努力提升学习成绩,怎奈越想学习,越焦虑,学不进,成绩进一步下降,高度焦虑,彻底否定自己,抑郁症就形成了,在学校待不住,不得不休学在家。在家待着,如果不进行科学的调整,改变一学习就难受,一到学校就难受的自动化思维模式,复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有一些学生,因为老师批评,同学矛盾等因素形成的,但是原理一样。
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严重的形成抑郁症,休学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休学在家,没有科学的调整,没有了约束,只能变得更消极,生活规律彻底打乱,复学难度大增。而一些说教,无条件接纳等,也不会解决问题,甚至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科学的方法就是寻找科学的帮助,找到了解厌学原理的心理咨询师,引导学生接受调整,家长学习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改善亲子关系。在调整的时候,心理咨询师会了解形成条件性厌学情绪的经过,解释有关原理,让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厌学,为什么学不进去,为什么焦虑,为什么抑郁,解释消除焦虑高效学习的方法,引导学习学会放松,在放松的时候体验高效学习的感觉,如果学生很认同,积极配合,就可以回到原来高效学习的状态,甚至一些很努力的学生,比原来更优秀。
CHUNLAN789 发表于 2023-8-23 17:16:0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往精彩自由的生活,而学校却是牢笼。
力不从心,实力配不上野心。
没有学习动力,情绪底下,难以专心。
不擅长且恐惧社交。
承受的期望过高,如今的落魄与过去的光彩造成的心理落差过大。
沉迷一时快感,内心不够强大,希望渺茫。
xjqq 发表于 2023-8-23 17:16:3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12/8更新
距离发这个回答已经过了一年多了 中间很多次都想过要来再说点什么都因为挺乱的而作罢
先向大家报告一下我现在的情况吧 恩考了个杭州的一本 自己没太大感觉 但也算是没辜负家人的期望
现在想想高考前的几个月 厌学的情绪在自我调节中也有所缓解 只是很厌恶压抑的学习氛围 那种迫生的感觉总我觉得自己不是自己 只是行尸走肉吧



高考前写的随感

我很想把握住自己 不被束缚
所以那段日子我什么都不顾忌了 平常的模拟考我也不考了 自修的时间我也一个人跑到学校的湖边吹风背书 我很喜欢湖边 一个人 有时候就只是静静地看着湖面 吹风听雨声 那是我高三生活的一片温柔
至于大学生活啦 有很多自主的时间
我总算可以放下心来 看看一直想看的书 想看的电影 想看的纪录片(虽然每天也在忙很多莫名其妙的事
这种可以主动汲取知识的感觉真是太久违了
但是大学的课堂让我又想起了我在一年多前写的这些 三年黄金时间的低效学习
比如我上外国文学课啊还有别的一些文学课
老师说的最多的几句话
“这你们都不知道吗?你们可是搞文学的诶?”
“这大家高中都学过吧!啊?这没学吗?”
真的就是一问三不知
只有提到高中考纲里的知识才能答出几句来
我也挺疑惑的 大学老师为什么觉得那些文学知识历史知识我们一定都知道???
高中没学过啊 书里不要求背啊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觉得很悲哀
我高中三年到底学了什么呢?书里的那些必背知识原来真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啊
但很无奈 没有办法 高中三年就只是用来考个好大学 让我们在大学的时候在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至少我是意识到了 所以我很渴望知识
我愿意用未来的很长时间来弥补我那黄金三年
哦写这个回答这些时间来来有很多朋友评论 我也才知道有许多朋友都像我一样 还有许多人现在仍在被搅来搅去
我不会说鼓励的话 那挺无力的
还是那句话吧 既然无法改变 就拼尽全力 别让自己的三年真的一无是处
最后再放一段我高考前写的一篇随感的结尾啦
唔当时的我好热血


————————分割线—————————

坐标浙江 高三在读生 高考选考历史地理生物
看了其他回答 发现大部分人厌学的原因都是:成绩不如意 对自己逐渐失去信心 加之周围环境施加的压力 导致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甚至对生活失去热情
我的情况可能有些特殊 我厌学的原因是:我觉得在现在高考制度下的学习是无多大意义且低效率的学习方式 它让我觉得我在浪费我的时间
我的成绩一直处于中等 高二以来成绩起伏也很大 对学习这件事一直是像一种习惯一样在坚持 没有很大的激情 也没有很消极的对待
产生厌学的心理是从前段日子开始的
放假前一个晚上 我躺在学校宿舍的床上 失眠  脑子里一团乱麻 呼吸也很局促 狭小的寝室里让我很窒息
情绪的爆发点 源于当天的语文课 语文是我挺喜欢的一门科目 当然是喜欢文字的本身 那是一堂作文课 老师投了几篇所谓的优秀作文 在我看来全只是素材名言的一味堆砌和无关痛痒的泛泛而谈 为了列出名言而列名言 而不是为了支撑观点而列名言
这样千篇一律的“名言开头 素材填充 鸡汤结尾”的作文模式令我感到恶心
明明自己的观点可以比名言更有价值和说服力 却怎么也抵不过一些空无的名人名言
这样想来 我就愤懑 导致胸口越来越闷 像被人拿粗绳捆了起来
后来我又想到 我爱的历史
我选历史的原因 是我爱历史 是一个个历史节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神秘与魅力 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历史
可选了历史以后 我就像被商业诈骗了一般
枯燥无味的历史课 划划划记记记背背背 我不知道是只有浙江的高考是这样 还是别的地区也这样:有些出卷人像是为了报复你为难你而出卷 故意出一些毫无意义的知识点 只是因为它偏 会的人少 所以他爱出
这里我就要指出 为什么我觉得在现在的高考制度下 这样的学习方式极其低效
“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是指:为了高考成绩而学习
拿历史这门学科说 高中三年就只背六本书
一定有人说:就背六本书?!六本书还不够多?!
够了 真是太够了 我一段都背不下来
那问题出在哪里?
辛辛苦苦背了三年 高考完了呢?还记得什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几几年?哪一次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指导思想?工业革命的意义是哪些?
高中三年到底学了什么呢?
在几本书之间反反复复地徘徊 不去了解其他历史 我甚至都没机会看完一部历史纪录片 我有时候觉得我看一集历史纪录片都比上一礼拜的历史课要学的多记得多
还只是第一点:黄金的三年只用来吸收几本等高考完说不定就忘光的教科书
三年 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少年可以学习很多东西 要是他热爱历史 说不定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学完六本历史书好几倍的量 可他也许根本就没这个机会和时间 我记得我们班有个同学在自修课看《历史的温度》被班主任以看闲书名义无情收走了
这就是我说的低效
第二点 还是以历史为例
我所认为的学习历史 就应该是基于一个历史事件 学习它了解它以后 用自己所认可的史观对它进行分析 表达出自己对这个历史事件为何发生和发生结果等的一系列看法
而不是!
这个事件意义给我背下来 到时候考试给我默上去 历史答卷不按书上写 自己写写的 都零分!
这完全不是我想要的学习历史的方式 它死板 功利性极强 打压学生个性
这就是高考制度下的学习方式 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提分机器 背诵机器
我不愿意让自己这么黄金的三年 浪费在这样无意义的学习上
这就是我厌学的原因
其实说到这里 都是那天晚上我的所想
那天晚上我还问了自己
我爱学习吗?我爱读书吗?
我的回答很坚定:当然
我相信没有一个人 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年纪 不对新鲜事物好奇的 喜欢学习新事物是大多数人的属性
我没选择物理 难道我对物理没兴趣吗?我也好奇电路的工作 牛顿定律的运用
难道我对化学没兴趣吗?我也好奇各种气体有机的反应
只是因为高考 我无法选择它们 选择了它们 就意味着我考不高分
所以就是高考制度下的这样的学习方式 让我们失去了学习更多东西的机会
所以我的厌学 不是“讨厌学习” 而是讨厌“高考制度孕育而出的学习”
它让学习这件本身快乐的事情变得痛苦
那么再说到这里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在批判中国的应试教育
这个问题我也思考过 我觉得我并不反对这样的教育制度
应试教育是相对公平的 它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考试 让自己走向成功
我真正厌恶的 是 应试教育变态发展的现在的高考制度
只看重成绩 不在乎学生的个性发展 把所有的知识物化 分数化 阻止了个性思维的发展
那天晚上我想到后来 简直无法呼吸 人在床上辗转反侧 不停抽搐
破旧的电扇发出机械的声音 风也沉闷
我只能捂住我的耳朵 那一刻我的眼泪终于止不住的涌出来
因为我认为现在周围的一切都像这个该死的电扇一样 我不能关掉它 这样我会热死 我只能捂住自己的耳朵 我只能逃避 可我却又不能永远逃避
之后我便不住地抽泣 可我也只能抽泣 不能哭出声 因为同寝的人早已入眠
这便是我的悲哀
我做不了我真正想做的事 周围的一切都在左右着我的行为
可我就像被铐上枷锁 送上了一条我不能回头的道路 前途一片混沌迷茫
——————————————————————————————————
至于现在
就像很多人说的 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
都走到这了
我不能辜负我的父母 我觉得他们是绝不会想到自己的孩子会厌学 那会让他们十分着急甚至绝望
我不能让他们知道 所以我在他们面前仍保持着一个积极乐观对未来充满信心的高三学生的样子
现在的我 就告诉自己:
既然你无法躲避现在这样浪费时间没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那就尽力发挥它唯一的作用 那就是 考个好大学 这是它仅有的意义
别到头来唯一作用都没发挥出来 那才是彻底的浪费时间
design8 发表于 2023-8-23 17:16:5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郑也夫说,厌学是心灵的癌症。

可是没有人天生患这种病。没有哪个正常的孩子是天生讨厌学习的,否则他们学不会走路、学不会吃饭、学不会说话。

所以厌学是人为给孩子制造的问题。我们如果忘记了孩子幼时那种不可抑制的好奇心,可以去幼儿园门口看看。他们就像一个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路边的树木花草,地上的石子小虫,他们都能观察半天.。

那孩子怎么会厌学?下面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较大。

首先,教育系统存在很大的缺陷:

① 无法照顾每个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不均衡,那些智力不差,但是能力发展得慢一点的孩子,常常会被贴上笨的标签,极大地损害孩子的学习热情。

② 无法照顾每个孩子兴趣爱好的不同,现行教育主要筛选的是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方面表现不好的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会遭到打压,因为不务正业。

③ 过分强调学习是一种竞争关系,人为地把所有的同学,都变成了敌人。表现不好的同学,遭受的攻击太多,自我会被削弱。好同学会担心丧失攻击能力,也很耗能。

④ 如果成绩是条鄙视链,长期表现不好的人,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学校就再也不是个自由、平等、快乐的地方。所以他从中退出,拒绝成长,拒绝社会化。

其次,家庭不能提供有效支持:

① 最初孩子遇到学习上的困难的时候,常常是因为知识陌生,不娴熟,一般上升不到智力的问题,更不是什么人格问题。家长们喜欢对人不对事,长期打压孩子的自尊自信。

② 因为学习,他重要客体的关系,都坏了。学习是他的克星,劝他学习的人,都是他的敌人。

③ 青春期的孩子对空间和自由的要求显著增加,但是父母还不习惯放手,这种”权力斗争”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激烈反应,而无心向学。

④ 在焦虑盛行的年代,学习常被赋予过分神圣的意义,使学习本来有的乐趣被稀释。

由此可见,孩子厌学,不是天灾,是人祸。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