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城市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

[复制链接]
blair 发表于 2023-8-23 14:37:51|来自:江西鹰潭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一名北京人但是特别喜欢上海,每次去上海总感觉有一种新鲜感,摩登现代感。但是北京也有很多地方也充满现代气息,并且又有一种古色古香的厚重感,所以我想知道北京和上海在给人的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小冲 发表于 2023-8-23 14:38:42|来自:江西鹰潭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城市都卷,但是小资二字似乎只听说过用在上海,有钱不玩乐就谈不上小资。我一直和来沪工作的小年轻们说,上海是一个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城市,努力之后别忘记出去玩玩,一定要找到这种城市的魅力,你才有待下去的意义。别死循环到赚钱--省钱--抠搜--买房--还贷--孩子和你最后一起内卷,如果是这样,那就没必要非选上海。
aixn 发表于 2023-8-23 14:38:57|来自:江西鹰潭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庆超:北京和上海的区别:
北京是农耕游牧文明底蕴,宣示大气正统,土气,厚重,生活不便利,没有大河。美食荒漠。商业不如上海发达。马路越修越宽却越来越堵。
上海是工商文明加农耕文明底蕴,洋气,活泼,世俗日常生活趣味浓厚,生活便利,趋新而不免轻浮,有黄浦江。美食重镇。商业发达,购物选择机会更多。窄马路密路网,交通便利度好于北京。
北京和上海的相同点是吸引力强大,包容力强大。
imac888 发表于 2023-8-23 14:39:46|来自:江西鹰潭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的,疫情以前年年暑假去北京玩。
感觉北京学生蛮卷的,有一次从机场出来坐出租车,那个司机不断地跟我爸说他儿子每门成绩都在年纪前十,并且说他要求他儿子把语文书上每篇课文都背下来。那天从车上下来我爸脸都黑了。
我来给大家还原一下当时的对话:
司机“哟,你孩子多大啊”
我爸“初一”
司机“哦,那跟我孩子一样大嘛,这次期末考了多少名啊”
我“180”
司机“哦哟,考180名来北京玩啊!?”
司机“我儿子语文XX名,数学XX名,英语..........(反正数字都是个位)”
司机“我这几天抓我儿子的数学,没想到语文又退步了4、5名.......反正我要求他把书上所有的课文都背下来...........”
司机“考180名来北京玩哦?!”  (反复强调)

而且这样的司机我还遇到过不止一次 : (
冰点精灵 发表于 2023-8-23 14:40:13|来自:江西鹰潭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和人有关,基础建设有各自优点,北京历史的内容多,上海经济活动的多。相对而言在北京生活涉及更广泛,从底层到顶层都能不经意碰到,在上海更细致,经济阶层区隔明显。简单点表述,在上海你知道你赚的能花在什么地方,更自信的就更努力,在北京你不知道你赚的能不能花在什么地方,有自信只是努力的必要条件之一。上海更简单,用经济衡量很直接,北京很随性,衡量的尺度不仅仅只有经济。
bibi_im286 发表于 2023-8-23 14:41:10|来自:江西鹰潭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人,23年五一去的北京。
空气中有很多漂浮着的白色的不明漂浮物,很烦,走到哪里都是这个情况。
空气差不差没感觉出来,干不干燥,可能因为五月的问题。
穿着不好看,这边的女孩不在乎自己的身材体型与衣着打扮,放眼望去全是辣眼睛的牛仔裤,男的也是,跑去三里屯才好一点。
故宫和长城懒得去了,人挤人想想就头皮发麻。做了点功课,去了天坛和国子监。
天坛的地面坑坑洼洼,诉说着旧中国的沧桑岁月,满是伤痕。天坛本身也严重破损,掉色,周边的树也是阴森的。而周边的导游还在骄傲的诉说历史。
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骄傲的,一路逛下来浑身难受,不喜欢旧中国浑身是伤的展现在自己眼前,更不喜欢那股扑面而来的腐朽,摇摇欲坠的气息。
国子监是做功课找到的一个景点,评价很高,去了以后天气好,也正值春夏交替,花全都开出来了,景点维护的也很不错,看了一下孔夫子,还有很多书籍以及刑罚的文物,很有趣也很美的一个地方,有小女孩穿着那种格格的衣服蹦蹦跳跳,还顺便吐槽了一下怎么哪里都在排队买冰激凌。
跑去清华大学看了一下,一堆外地父母陪着儿女在那边想着进去看一下,但是在门口被拦住了。
美食方面,烤鸭吃的四季民福,很好吃,但是不惊艳。更喜欢做功课找到的柴氏风味馆的牛肉面和筋头巴脑,后面去方砖厂炸酱面,面不喜欢吃,没吃完,但是把额外点的筋头巴脑吃完了。来了北京才知道原来有筋头巴脑这一种东西,除了筋头巴脑,最爱的北京美食是悠航的汉堡,感觉真是中国第一。
下雨天打车,软件显示附近86个人一同打车,车子2公里的距离,等了一小时车子都还没来,一问才知道司机根本没看到我这个单子,可能系统故障了,叫我自己取消订单。旁边经验老道的本地人跟我说你被套路了,他根本不想接你的短距离单子。
四星级宾馆一股脚臭味和霉味,五星级的万达宾馆,卫生间是脏的,电视机和灯是坏的。
可能是五一,所有房间不管好坏都拿出来赚钱了。但我没必要去理解,我只知道我700块的四星级宾馆和1000快的五星级宾馆体验都奇差无比。
跟广州对比的话广州塔楼下600块就可以租到超棒的四星级宾馆了,同样也是长假。
我不可能一个人拉满直接住2000块一晚的更高级的五星级酒店,或者直接6000宝格丽,想了想还是我的原因,我太穷了。
便利店少的可怜,几乎看不见,买东西很麻烦,王府井别去,巨无聊的一个地方。
有一种酸奶,在广州叫广州老酸奶,在上海南京路叫上海老酸奶,在北京王府井叫北京老酸奶,我怀疑有血缘关系,毕竟长得都一样。
现在在北京还能看到书报亭,我还买到了故事会,但是发现内容跟以前零几年时期的内容质量完全没法比了。
总的来说,体验有好有坏,但不可否认的是,我来了北京以后对于北京的观点依旧没有变,我不喜欢北京。
后面修改一下,看到评论有急着输出情绪的人,我想了想还是有必要说一下我为什么不喜欢的北京。
很喜欢知乎某位回复的一句话:京津冀从没想过一体化,长三角从没拆过家。
独占了26所985还有211大学的资源,搞断头路,设检查口,周边兄弟省份带一点污染的项目全部不能做。清华北大北京人录取率是600比1,隔壁兄弟省份直接跳到10000比1。
你知道当清华大学门口的外地的父母带着孩子被保安拦在门口告知不许进时,这个画面对于我来说有多讽刺?知道我为什么要特地来清华大学看一看吗?
之前为了发展雄安新区,要疏解首都职能时,把四所211大学落户到雄安,结果如何?四所大学直接第二天发文,强调“配合政策建立分校,北京校区则作为根基。”早前马督工写建议清华大学落户雄安,结果清华大学单独发公告辟谣说没有打算落户雄安。
这个城市就是靠政策优待堆出来的,各个铁饭碗前置需求就是“京内生源”,请问“京内生源”是什么意思?翻译翻译什么叫“京内生源”?
我说的这些上海又如何呢?
上海有比北京好的地方,也有跟北京相同的地方。
上海靠的是长江出海口这个全中国最好的一块地,自然发展的快,起点高,二战时期曾是东亚最发达的城市,没有之一。这个城市我不否认也同样吃到了不少政策优待,但起码长江造就了上海,而后上海又带动了整个长三角以及长江城市群的发展,上海没有断头路,没有检查口,不会排斥别人进来,也不会勒令兄弟省份去为了自己的环境限制发展。我同事还有马督工都是住在苏州,工作在上海。这个月双11号线通车,两地的地铁连在了一起,这要放在河北和北京,能发生吗?我父母就是南通人,18岁跑来上海打拼,最后落户上海。
上海也是要招上海本地人,同时上海的教育资源也有10所985和211。
我不否认这一点同样对其他人不公平,但我赞成复旦交大同济这些疏解开来扩散到兄弟省份,甚至更远。
这是公平问题,因为我自己就是教育的被歧视者,直到我高考前,很长的时间都还不是上海户口,许多在上海读中小学的江苏浙江的孩子都得高考前选择回家乡读一两年参加考试,我自己一直就是背负着借读生这个身份的,所幸户口最后上来了,才能完整的在上海读完大学。
我对于上海的感情也是复杂的,我爱上海,喜欢去外滩坐在滨江公园的椅子上看看海鸥和轮船,喜欢并享受上海的国际化,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吃北京的悠航的原因,悠航的汉堡的面包就是比上海所有的汉堡做的都要酥松且脆,能让我吃起来感觉很开心的汉堡,我喜欢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和国家文化。
但同时我也厌恶上海种种与北京相似歧视的政策,铁饭碗背后的人事关系和利益交换。
我只能说,我在上海经历了30几个春秋,我最终认同了上海,去爱,去讨厌上海的各个方面。
但是北京,没有这厚重的感情,自然批判的也就多一点。
我不指望北京的你,认同我的观点,我也不认为我的观点是客观的,绝对正确的。
我只是衷心的希望,世间的不平等,特权还有北京上海户口能少一点甚至消失。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变得更强,才会有更多的人因为喜欢去奉献。
28日观评论有感:
你们啊,总是喜欢截取一段去说,喜欢把问题归结到地域和人的歧视方面,很多没展开讲,我就顺便再展开讲讲吧。
1、天坛问题




如图所示,天坛这边的路就是坑坑洼洼的,十分凹凸不平的,拍出来的图片也没加任何滤镜,就是这种灰蒙蒙的感觉,那天其实是大晴天,有阳光的。建筑主体发灰掉色严重。
为什么管天坛叫旧中国,我列举一下天坛的百度百科关键字:1、皇家 2、祭祀
请问新中国我们推翻的是什么?我说的腐朽的气息,也是指的这些,指的是通天纹,八旗这些。
外滩的建筑都是年代很近的建筑,而且也维护的比较好,我觉得好看,但是我逛的时候脑海里也有一个非常清晰概念和认知,那就是这些好看的大楼是旧中国伤疤和屈辱的一部分,你们说租界和外滩我也表示认同,也的确不如天坛那么悠久。
再补几张国子监的图




国子监好看的多了,我当然喜欢国子监多一点,我也不是历史学家,什么好看自然喜欢哪个。
2、衣品不好




带有正面照片的就不放了,北京这几天几乎看到的百分之七八十比例的姑娘,都是这种宽松肥大的浅色牛仔裤,上身随便套一个宽松外套,这就是很简单的一个逻辑,我觉得穿的不好看。
3、上海高考也一样
这不是认同了我的观点了吗?我前面的文章也说的很清楚了,我也是教育的被歧视者,上海的教育资源也就比北京差一点,也有跟北京一样很多的铁饭碗,人情和利益交换,也是我讨厌上海的地方,同时我前面也说的很清楚了,我支持交大复旦同济等各个大学迁移到兄弟省份,我支持公平。
4、咖啡
我没提咖啡的原因在于我根本就不喜欢喝咖啡,我喜欢喝的是鸭屎香,手打柠檬茶,不要去拿刻板印象去看人。我吃烤肉也喜欢配蒜,我的饮食习惯就是怎么喜欢怎么来。就比如我吃不惯北京的炸酱面,但是爱上了北京的筋头巴脑。



结语,请不要下降到地域以及人的歧视层面。
我不喜欢北京,主要是因为公平以及历史包袱原因,具体可以细分为户口,教育,京内生源,旧中国的原因。是因为护城河,断头路,关卡,以及维护北京空气所强迫兄弟省份所做的让步的原因。
这些问题中的一部分,比如教育和工作机会在上海同样也存在,我也不是生来就是上海人,上海高考,上海拆迁,上海的体制内工作机会我也一个都没有享受到。所以我也同样讨厌并反对上海这边的优势。
但我讨厌的同时,我喜欢上海的国际化,喜欢上海的生活便利与长三角的互通,上海丰富的二次元气息和各种演唱会,展会的机会。以及30年来慢慢的在城市各个地方,各个经历累计出来的感情,这是我在看待上海和北京的不同的地方。
最后还是回到公平上,我要拿让子弹飞张麻子的名言作为文章的结束:
公平!公平!还_ _的是公平!
看了这么多回复,7月10号最后再来评论一下
尽管反复多次强调不要下降到地域以及人的歧视层面,评论依旧朝着这方面走,为何真正想谈的教育公平,户口带来的就业优势,限制兄弟省份发展这些问题,大多数人反而避而不谈。
北京人纠结于天坛,酒店,衣着方面。上海人则热衷查户口鉴定310,以及洗白自己不地域歧视。
然而真正应该关心的教育公平,户口带来的就业优势,以及北京独有的限制兄弟省份发展这些问题,无人讨论。
深感矛盾之深,改革之困难。
既得利益者不会在乎其他省份的孩子高考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需要万军之中杀出重围,不会在乎别的省份孩子读书有多刻苦,有多艰辛。
也不会在乎求职时被“京内生源”“上海户口”一个条件拒之门外。
因为既得利益,所以沉默。
如何评价最近大火的“山河大学”四个字?
北京人和上海人表示:“看都不看”
与此同时,大城市的孩子一方面回避征兵义务和责任的同时,另一方面谈到征兵时又狂热的认为参军光荣,认为当我们国家发生战争时,会有农村的穷孩子为了改变生活去踊跃参军,请问这公平吗?
你们负责享受最优越的医疗和教育资源,农村孩子负责上战场,负责吃苦耐劳和奉献是吗?
这样的分配,是值得捍卫,值得保护的吗?
我建议各位都去看看马督工关于曹刿论战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