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

[复制链接]
时代电脑 发表于 2023-8-23 12:39:3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镜像问题(东盟十国):
越南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柬埔寨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泰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马来西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新加坡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文莱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菲律宾是个怎样的国家?
印尼是怎样一个国家?
老挝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bulbul 发表于 2023-8-23 12:39:5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受了诅咒的国家,因为它拿了不该拿的东西。缅甸就像一条吞了牛的蛇,消化不掉缅北却又吐不出来,只能在痛苦中走向慢性死亡。
缅北地区是英国殖民遗产的一部分,缅族人将其纳入版图看似赚了,实则是给自己建国70多年来的动荡和衰落埋下了祸根。拥有了缅北的缅甸,注定将是一个失败国家——“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无论从地形水系,还是民族构成上看,以克钦邦和掸邦为主体的缅北地区、中国滇西南地区、泰国和老挝北部都是一个整体。以丘陵、山地、河谷、高原为主的破碎地形特征,注定了该地区难以完成内部整合,只能成为周边势力的角力场。历史上,明代曾在此地区设立以三宣抚司、六宣慰司为代表的羁縻统治体系,借助地方势力间接影响该地区。而缅族政权一旦在伊洛瓦底江下游站稳脚跟,也会积极北上,向滇西缅北地区扩展势力。为了争夺在该区的影响力,元、明、清三朝都与缅族政权爆发过战争,可是我们的战果却是一次不如一次。这主要是因为缅族人的实力在不断增长,并且后期通过印度洋航线获得了很多先进的欧洲军事技术。
在传统治理模式下,周边主要势力(中原王朝、伊洛瓦底江缅族势力、湄南河傣人势力)对滇西缅北地区的势力范围的管理基本都以羁縻为主,比较和缓。但随着这些势力逐步向现代国家转型,对滇西缅北的控制区进行消化整合就成为了必要操作
从消化整合的结果来看,中国做的最好,泰国次之,缅甸最为糟糕。泰国做的还凑和有运气因素,由于傣人是从掸邦高原逐步发展到湄南河流域的,因此泰控掸邦高原上的居民大多和泰国核心区居民同文同种,这极大降低了整合难度。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就以地域、经济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红衫军黄衫军之争),虽然也会影响国家稳定,但还不至于撕裂分裂国家。
当然,直接拿中国和缅甸对比,有些不合适,体量差距太大,用云南省来和缅甸对比才比较合理。缅甸总面积约67.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400万,其中缅族约占68%;云南省总面积约39.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700万人,其中汉族约占66%。可以看到,这二者基本是一个量级的,主体民族所占的人口比例也非常接近,并且二者都包括了滇西缅北地区的一部分,非常适合来做对照观察。去过云南西部的小伙伴应该能发现,滇西南少数民族的汉化程度非常高,尤其是年轻一代。云南也几乎从未出现过民族问题,这与边境线对面的缅北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滇西缅北地区跨境民族众多,同一个民族,为何在云南就愿意拥抱主流文化,在缅北却要拿起枪杆子抵制缅族政权?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缅族低下的经济文化水平缺乏吸引力二是缅族狭隘的民族政策激发了离心力
缅族是一个年轻的民族,在文明水平上还很稚嫩,自己尚需外来文化的补给,很难产生思想上文化上的吸引力。缅族控制区在经济、科技上比较落后,学缅语、过缅族的生活方式并不能给人带来多少收益。相对的,汉族有极为深厚的文明积累,又成功实现了现代化,连接上全球经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只要学会了汉语汉字,你就接入了一个极其丰富的信息空间。并且,掌握好汉语,就意味着更多的经济机会。
缅族还推行排外的大缅族主义,不给少数民族平等的待遇,在国民身份上搞三六九等制,某些少数民族甚至被剥夺了公民资格。或许是因为不自信、缺乏安全感,缅族给人一种咄咄逼人攻击性很强的感觉,就像因惊吓而炸了毛的狗。就连缅族和尚,都会跳出来搞民族主义,搞排外,着实令人惊诧。由于缅语缅族文化本身缺乏吸引力,可缅族为了同化要强推,这导致各少数民族更加反感。相对的,云南一侧少数民族享受了一系列的优惠帮扶政策,中央政府每年给云南的净转移支付就超过2000亿人民币(在西南片其实不算多),冷暖立见。
因此,在缅甸,少数民族的离心,是不可避免的。而少数民族的离心,又激发了缅族内部的民族主义情绪,强化了大缅族主义思想。而大缅族主义思想,正是缅军反复干政的民意基础。现任缅军头目敏昂莱能上位,就与他2009年赶走彭家声,完全吞并“被异族控制的果敢”的战功关系密切——只有能讨得大缅族主义者欢心的人,才有可能执掌缅军。军方之所以敢于政变,敢于长期霸占政权,也正是因为得到了大缅族主义者的支持。
在当代国际环境下,缅族已经不可能通过种族灭绝来实现对缅北的整合;互联网和经济全球化则使得经济和文化手段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反正在缅甸也只是二等公民,那为何不学学中文或者英语去拥抱更大的世界呢?一个无法整合的缅北,就能让缅军在缅族内部收割足够多的民意,借此为了自身利益一次又一次的把缅甸推进深渊。封闭和动荡是这个国家的宿命,悲剧,早已注定。
作为一个云南西部人,我比大多数中国人都更希望缅甸能安定繁荣,因为只要缅甸繁荣了,我的家乡就有发展机遇了。可惜,这只是空想罢了。
(完)
4月3日更新:
有必要补充一下中国对缅甸整合缅北的影响。
中国的存在,把缅甸消化缅北的难度,从困难模式,提升到了末日模式。但我们其实并非有意为之,只是在过于巨大的文明代差之下,中国历史外溢的一朵小浪花,对缅甸而言就是毁天灭地的历史洪流。
今天,我们在中缅边境居然还能看到“夏君夷民[1]这种政治活化石,就是中国对缅北被动影响力的有力证明。佤邦和小勐腊(二、四特区)就是典型的夏君夷民模式,其领导层都是汉人(缅北汉人和缅共知青[2])和汉化少数民族(多为缅共培养的民族干部)的联合体,汉语是其官方语言,而其政权控制区内的百姓,则多数是佤人、掸人(傣人)等少数民族。
以佤邦为例,在其最高层中,鲍家是汉化佤人,南佤魏家是缅北汉人,剩下的则几乎都是缅共知青。勐腊的情况大体类似,但在傣人占大多数的勐腊,林明贤在民族身份上并不具备鲍有祥那样的合法性[3],因此林明贤搞了很多“本土化”操作。他本人、他老婆彭新春(彭家声长女)和儿子林道德分别以吴再林、朵南英和吴腾林的名字出现在勐腊的宣传中。这还不够,林明贤经常以傣族装扮出现在节日庆典等场合,并且现在外界流传的其本人出身是:父亲为海南籍南侨机工[4],母亲为傣族,他本人则是生于中缅边境的云南知青。林明贤在名字、装扮和出身上的“本土化”操作,和当年姜太公治理齐地时,采纳土著风俗的操作很像,都是因为土著力量强大,统治阶层必须做出让步的姿态。但这种名份上的让步,改变不了勐腊夏君夷民的本质。
被消灭的坤沙集团其实也是一个夏君夷民政权。“坤沙”只是国际媒体偏爱的称呼,而在缅北当地,大家更习惯叫他的汉名张奇夫,坤沙集团也就被称为“张家军”。佤邦拍过一个30周年成就纪录片,在片中,佤邦的一众大佬都管坤沙叫张奇夫,都以“张家”称呼坤沙集团。大佬们唯一一次提到“坤沙”,还是鲍有祥专门向记者解释:“这个坤沙是摆依话(傣语),实际上他的中文名字是叫张奇夫”。也就是说,在主要对手佤邦眼中,“张奇夫”才是正儿八经的名字,是大名、学名,“坤沙”只是类似小名的存在。坤沙的父亲是汉人,母亲是傣人,但他本人的汉化倾向更大,坤沙集团的骨干,又是以张苏泉为代表的汉人,总部满星叠也到处可见汉字,军队口令自然也是汉话。这种夏君夷民的架构,也导致部分掸族长老认为坤沙血统不纯且汉化倾向严重,发起了“纯洁掸邦”运动,严重动摇了坤沙在掸族内部的合法性,是其最终失败投降的重要原因。
这些夏君夷民政权的形成,是中国内部矛盾外溢的直接产物。缅甸的老牌民地武,多数与建国初新中国与国民党残军的斗争关系密切。国民党为了“反攻大陆”在缅北开办了培训班和训练营,培养了大批民族军政人才,彭家声、坤沙、罗星汉等人都出身于此。到60年代末,因国内国际大环境变动,我们又支持缅共,不但把我们培养的像“四川老兵”、“贵州老兵”、佤族游击队等民族力量和缅共整合起来,还默许大量知青参加缅共革命。这些来自中国的人力、武器和知识,只是中国历史中快被人遗忘的支流,但却给缅甸带来了泰山压顶般的压力。在50年代初,李弥的残军控制了四分之一个缅甸,缅政府军完全不是对手,若不是吴努邀请解放军跨境打击,缅甸亡国也不是没有可能。缅共更是与军政府缠斗数十年,就算到了80年代我们中断了对缅共的援助,军政府却还是无力从军事上消灭缅共,只能配合其内部的实力派将其瓦解,形成了四个特区。
中国在无意之间,给缅北各少数民族带来了最初的军事技能、政治技能、武器装备,从而断绝了缅族一开局就彻底捂死缅北少数民族的可能性,缅甸也就正式滑入了悲剧宿命的轨道。
(完)
4月11日更新:
补充介绍一下当前缅北的主要民地武[5]。
缅北民地武大致可分为三个大类:一是以克钦独立军和南掸邦军(坤沙集团余部)代表的原生民地武,二是以佤邦(掸邦第二特区)和小勐腊(掸邦第四特区)为代表的缅共民地武,三是以阿拉干军(若开军)和德昂军(崩龙军)代表的新兴民地武
一、原生民地武
这类缅北民地武值得关注的主要就是克钦独立军和南掸邦军,其它的都已经没有什么存在感了。之所以叫他们原生民地武,是因为它们都历史悠久,在缅甸现代国家构建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有明确的独立运动支撑,即便没有后来中国内部矛盾的外溢,也大概率会走上武装反抗的道路。
1.克钦独立军
云南边民又称他们为“山兵”。克钦独立军可以追溯到英国殖民时期,殖民军队中的克钦营,克钦独立运动早期领路人、精神领袖罗相就出自克钦营。英国人有征调殖民地善战民族,组成殖民地雇佣兵的习惯,比如著名的廓尔喀雇佣兵、拉其普特雇佣兵、锡克雇佣兵等,克钦营的情况也类似。克钦人和中国境内的景颇族就是一个民族,是剽悍勇武的山民,男子日常佩刀。在缅甸的克钦人基本都信仰了基督教,这成为其日后排斥缅族影响、构建内部认同、建立与西方的联系的重要依托。
目前克钦独立军总部驻地拉咱,主要地盘位于克钦邦靠近中国的区域,位于德宏州、保山市和怒江州的西北面。缅北著名的翡翠产地帕敢就位于其影响区内,是其与缅军争夺的财源。此外其影响区内还有大量琥珀矿藏,更为难得的是这些琥珀内包含了很多古生物,包括恐龙的羽毛、蛇等,已经有多篇顶级论文据此发表。在新冠疫情前,依托于克钦邦的翡翠和琥珀矿藏,在瑞丽市形成了亚洲最大的翡翠交易市场,在腾冲市形成了亚洲最大的琥珀交易市场。疫情前,这两大交易市场我都去过,真的是卖翡翠琥珀跟卖菜一样,遍地都是地摊销售几万、几十万的珠宝,市场旁边就有鉴定机构,交易完可以当场鉴定。成交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你对行情的了解、鉴别能力和议价能力,好的买手能以北京售价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价格在此淘宝,但啥都不懂小白看看热闹就好了。可惜因为新冠疫情,边境关闭,两大市场盛况不再,真心希望疫情能早日过去。
克钦独立军是缅军的死对头,在总体上是亲民盟亲西方的。虽然也曾于缅共有过合作,但毕竟有宗教和历史上的联系,其对西方和与西方更亲近的民盟关系更好。在2021年缅甸政变发生后,克钦独立军是最早响应缅甸民族团结政府号召,支持人民保卫军,反抗缅军政府的民地武之一。克钦独立军与缅北其它重要民地武都有着紧密关系,2015年前后还曾与阿拉干军(若开军)、德昂军(崩龙军)、民族民主同盟军(果敢军)组建过缅北四家联合阵线,共同武力对抗缅军。当时多起缅军军机越境、炮弹流弹越境伤人事件,就发生于四家武装与缅军的对抗当中。克钦独立军背景的中文网站和公众号有:景颇大地,有兴趣的可以去翻看一下,但内容质量不高。
2.南掸邦军
南掸邦军被普遍认为是坤沙余部,在坤沙1996年向缅军投降前,召耀世(约瑟)带领几千人成建制的脱离了坤沙的队伍,逐渐在缅甸泰国边境站稳了脚跟。大家都知道坤沙集团贩毒,可往往却忽略了贩毒只是坤沙集团的生存手段,而不是奋斗目标,掸邦独立运动,才是坤沙集团的主要工作,南掸邦军继承了这一事业。
如果说克钦独立运动的后台是西方,那掸邦独立运动的后台就是泰国。缅甸、泰国存在着很大的历史和现实矛盾,他们之间的历史关系类似于德国和法国的关系,历史上彼此攻伐,但谁也灭不了谁。掸邦居住着大量和泰人同文同种的掸族人,而缅甸的民族矛盾又给了泰国插手缅甸内政、利用民地武在边境建立缓冲地带的机会。因此缅军和缅北各民地武与南掸邦军的关系,背后都涉及到复杂的缅泰关系。也因此,南掸邦军与缅北其它民地武的关系显得若即若离,一方面它有泰国背景,另一方面掸族又是掸邦大族,本身人口力量就很可观,只是内部不团结,掸族人的武德也相对缺乏(傣泰民族总体上是比较温柔的)。目前南掸邦军正在与以佤邦为后台的北掸邦军及其盟军交战,落了下风,情况很焦灼。南掸邦军并未明确站在民族团结政府一边,与缅军也有较多的协调。
二、缅共民地武
这类民地武是中文互联网世界出镜率最高,但又是张冠李戴信息错误最严重的一类民地武。1989年彭家声打响脱离缅共第一枪之后,缅共主力形成了四股力量:一是果敢同盟军(原东北军区),地盘是掸邦第一特区;二是佤邦联合军(原中部军区和中央直属部队),地盘是掸邦第二特区;三是掸邦东部同盟军(原815军区),地盘是掸邦第四特区;四是丁英的新民主军(原101军区),地盘是克钦邦第一特区。由于丁英的克钦邦第一特区已经被缅军收编不复存在,因此此部分就主要介绍下其它三股力量。
1.果敢同盟军
这绝对是中文互联网上热度最高、争议最大的缅北民地武,原因无他,因为这是一只汉军。一定要说清楚的是,果敢人就是汉人,这不是他们冒领的,真的就是汉人。虽然未必如网上传闻所说的是南明遗老的后人,但绝对和大多数云南汉人一样,是自明代以来移民和同化的产物,果敢方言就是西南官话。
另一个要说清的是,果敢现在已经沦陷在缅族手里了。前段时间在网上热传的所谓果敢新闻,其实是缅军扶持的果敢伪政权的新闻。这些汉奸为了在果敢搞去中国化,极力的切割果敢人与汉文化的联系,现在就连电视新闻都开始用果敢方言,而不是普通话,以凸显与中国的“不一样”。这不就和东南某小岛,极力推动所谓“台语”,搞去中国化一摸一样吗?现在果敢同胞就像抗战时期生活在沦陷区的老百姓,被迫要对矮黑的缅族兵点头哈腰,要向傲慢的缅族和尚磕头跪拜。还要被逼在学校学习完全落后于时代、不知道能有啥用的缅语缅文,学习汉语汉字的权力被极大的剥夺。世界上什么地方的华裔最凄惨?毫无疑问是在缅甸,尤其是在果敢。不知道是要镇压果敢的气运还是啥,缅军还在果敢老街的高地建起了“三大帝像[6]”。这就相当于是当年侵华日军在沦陷区给天皇建庙立牌位,这不恶心人么?现在果敢在汉奸伪政权和缅军的控制之下,形成了白、魏、刘、刘四大家族,庇护了大量的电信诈骗团体,诈骗团体就是它们的摇钱树。这些家族的头头都投靠了缅族势力,手中都有自己的民团武装,最离谱的是不同家族在果敢老街还曾还为争抢诈骗团伙而枪战,跟抢牲口似的。现在果敢地区的电信诈骗活动都要算在缅军和汉奸政权头上,大家不要怪错了对象。
果敢同盟军现在叫民族民主同盟军,在2009年被敏昂莱带缅军偷袭赶出果敢之后,经过几年蛰伏又拿起武器,抗缅军、打汉奸,争取民族自治。目前已经发展到四个旅的建制(虽然叫旅但规模不大,四个旅总数最多三四千人),正在萨而温江两岸打游击,是缅北缅军的重点打击对象,正在与缅军交战中。所以请大家再一次注意,果敢盟军自2009年起就没再控制果敢了,虽然在果敢也建立了一些小块根据地,但都比较偏远。果敢同盟军背景的网站和公众号有:果敢资讯网。经常报道同盟军的消息,也会有一些缅甸新闻汇编和很多助学事项信息。
果敢同盟军在发展史上,是走了弯路的。无须讳言,刚去世不久的彭家声之前在果敢大搞“家天下”,搞得果敢内部离心,上下失和,在两次内乱之后,同盟军被驱逐出果敢。但彭家声令人佩服的地方是:在80多岁的高龄,还能吸取教训,百折不挠,卷土重来。要换了别人,早就躺平在女婿的地盘安详晚年了。彭最早脱离缅共,他也从未成为过缅共党员,因此可能对党组织有些不敢冒,导致其没有选择以党领军,没有把政治理念贯彻到军队中。不客气的说,在2009年之前,彭就是一个蒋介石式的独夫军阀。但在2009年之后,他吸取了教训,建立了缅甸民族正义党,以争取民族权利为党的宗旨,再以党领军,回到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路线上。虽说这个党的成色是可以质疑的,但有目共睹的是民族民主同盟军这些年来一直活跃在与缅军战斗的第一线,付出了相当的牺牲,各部之间也没有再出现分裂。这样的表现,没有一定成效的政治工作,是不可想象的。
在查阅网上有关果敢的信息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信息源的背景。因为果敢汉奸伪政权的人也会汉语汉字,他们也有着一支低配版的1450网军,既搞电信诈骗也兼职抹黑果敢的抵抗力量,大家不要上当受骗。
我的这段论述未必符合“尊重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但如果不把我所了解的情况说清楚,我民族感情上接受不了。
2.佤邦
佤邦的情况的我在前文已经说过了一些。网上有关佤邦的资料也很丰富,“佤邦之音”是佤邦新闻局的官方公众号,里面的新闻报道很多,另外佤邦在2019年拍了很多30周年庆典宣传片,这些都可以看一看。
因为佤邦能介绍的情况太多,我就挑重点的谈一谈。
一是佤邦的理论水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一个对内管辖几十万人,对外还要和比自己强几十倍的缅军斗法的政权,没点理论水平是不会长久的。我分享下佤邦对自身法理地位的论述,水平高低请大家自行评价。该论述来自于佤邦30周年庆典时,佤邦联合党中央zz局常委、佤邦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对外关系部部长赵国安在记者会上的发言,以及佤邦官方宣传片。佤邦认为:
1.1 自古以来,无论缅甸政府还是中国政府,都从未直接统治过佤邦。
1.2 佤邦归属于缅甸的现状,是60年代中缅勘定边界线的结果,佤邦在1989年与缅政府达成和平协议,接受作为缅甸一部分的事实,不谋求独立。
1.3 是缅共最早统一了佤山各部落,建立起了政治管理体制,因此佤邦对佤山的行政管辖权继承自缅共,并非由缅甸中央政府授予。
1.4 佤邦肯定并感谢缅共对佤山发展的贡献,脱离缅共领导不是反对共产党,而是因为当时的缅共中央奉行错误路线走到了绝境。
可能是我见识少,这个论述真的让我眼前一亮,一个县级规模的政权,居然能拿出这样漂亮的论述,我很惊讶。这个论述的核心有两点,一是缅甸对佤邦并不存在历史上的法理主权,现在其对佤邦的主权,是建立在1989年缅政府与佤联军协议的基础上的;二是佤邦是缅共的部分继承者,佤邦诸多权力继承自缅共,缅政府无权插嘴。在法统上,缅共是和缅政府地位平等的对手,因此佤邦这一论述的核心是:我是与你议和,而非臣服于你。佤邦没有宣称完全继承缅共的法统,因为那样树大招风,会完全站在缅政府的对立面。它选择性的继承了缅共法统中事关自己核心利益的部分,以此作为与缅甸政府斗法的法理依托。这种部分继承的策略,确实是明智的。
二是佤邦的组织水平。在理论上,佤邦也是党领导一切的,在所有佤邦官方文件中,也都以党政军的次序出现。但实际执行上,佤邦联合党的组织力量和它学习的范本,是远远无法相比的。比如佤邦某县的县长,在新闻中的排位就经常位于县委书记之前,这显然是不符合党领导一切的规矩的。更不必说佤邦联合党内部的家族化、组织纪律的形式化、以军领党等问题。但即便如此,有了佤邦联合党,佤邦联合军还是成为了缅北少有的,能真正从思想政治层面进行组织动员,能把政治理念贯彻到基层的武装团体。这样的团体,战斗力比传统的军阀队伍,高到不知哪去了。
佤邦会选择党政模式,有主观、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主观方面说,佤邦早期的三巨头:赵尼莱、鲍有祥、李自如,都是缅共中高级干部,其中赵尼莱还是政工好手。他们对于缅共以党领政的运作模式比较熟悉,当草创一个政权的时候,选择自己熟悉的运作模式,是比较合理的。我个人猜测他们可能还有一种“小孩穿大人衣服的快乐”:从年轻时他们就知道“中央zz局常委”是最牛的,现在自己掌权了,虽然领导的头衔可以有很多种,但还是当“中央zz局常委”最过瘾。从客观方面说,佤邦继承了缅共中央的大部分人员和资源,可相应的整合就成了大问题。有缅共知青、有民族地方势力,甚至后来还有南佤魏家,这样和缅共没有太多渊源的势力的加入,党政模式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能整合各方力量的模式。
面对缅军政府和民族团结政府的对立,佤邦明面上选择了作壁上观。毕竟佤邦继承自缅共,确实也算是缅军和缅甸民盟之外的第三法统,没有必要为了缅族的内乱去流血。
3.四特区
四特区前文已经聊的比较多,我就不再赘述了,四特区有一个网站(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资讯网),也有公众号,有兴趣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四特区也和佤邦一样处于中立状态。
三、新兴民地武
德昂军(崩龙军)和阿拉干军(若开军)是21世纪才诞生并快速发展的,但是他们发展的速度极快,都已经达到了上万人的规模。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克钦独立军和缅共民地武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因此我们才看到原本居住在缅甸西南部若开邦的阿拉干人,会在缅北掸邦有一支相当人数的力量。德昂军、阿拉干军和果敢同盟军在克钦独立军退出后维持了三家联盟,共同对抗缅军。阿拉干军领袖通米能亲自出席了在小勐腊举行的彭家声追悼会,阿拉干军给彭家声的吊唁信也写的十分深情,可见彼此的紧密关系。德昂军基本没怎么和缅军停过火,阿拉干军也一直与缅军明争暗斗,不过他们都没有明确站到民族团结政府一边。
关于缅北民地武我就先说这些。我的了解也有限,只能本着了解的就多写,不了解的就少写的原则,希望能让大家对缅北的复杂局势有更多认识。
(完)
jmu2005 发表于 2023-8-23 12:40:2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沐沐



有人说,缅甸人一年四季都长在人字拖上,这话不假。


缅甸街头,随处可见穿着拖鞋的市民。

图:Alvaro Candia / Shutterstock




走在缅甸街头,你会发现,缅甸人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都是光脚踩一双拖鞋,而且大都是人字拖。那些来来往往的小商小贩、学校师生,甚至是公务人员,都是脚踩一双人字拖,再配上一条长筒裙,成为缅甸人一年四季的标配。
有人说,缅甸天气太热,又穷,人们买不起鞋子,只好穿便宜的人字拖。

缅甸属于热带地区,天气炎热没错,但如果说他们是因为穷才穿拖鞋,却有点说不过去。2020年,曾经有一场轰动缅甸的婚礼,新郎新娘都来自缅甸的富豪之家,据说新娘身上的钻石就价值数亿元,就连新娘手里的捧花,也是钻石做的,然而如此极致奢华的婚礼上,新娘新郎都穿着拖鞋,难道能说是因为穷,买不起鞋子?


震惊我全家的壕华婚礼。




这一对结婚时也穿了拖孩
图:Steve Photography  / Shutterstock




如果这还不足以说明什么,那么,再来看看政府要员们的装扮。2012年,在昂山将军遇刺纪念日活动中,他的女儿昂山素季身穿白上衣,搭配黑色的长纱龙,披着黑色围巾,衣着庄重,神情肃穆,脚上却依然穿着人字拖,来到父亲的墓前祭拜,而她身边的工作人员和政府官员,也都手捧鲜花,脚上穿着人字拖。


2012年,昂山素季祭拜父亲,
脚上穿着黑色人字拖。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如果留心,也会发现,缅甸政府的高层领导,即便在十分严肃的政治场合,衣着整洁,神态庄重,而他们的脚上,却都是一双人字拖。如此随意的鞋子,似乎和严肃的场面格格不入,但是不要觉得奇怪,因为他们都是缅甸人。


2012年11月19日,奥巴马抵达缅甸,
缅甸“人字拖”代表团到机场迎接。




如果这还不够,再来看看国际场合。2012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缅甸,缅甸代表团到机场迎接,代表们身穿传统缅甸服饰,白衣筒裙,脚上却是清一色的人字拖,画风有点让人大跌眼镜。缅甸前总统吴登盛会见奥巴马和希拉里时,也是白衣筒裙,总统的脚上,赫然也是一双人字拖。


2012年,奥巴马、希拉里在缅甸
与缅甸前总统吴登盛举行会谈,
吴登盛穿着人字拖。






虽然东南亚天气炎热,人们都习惯穿人字拖,但和缅甸人比起来,还是有所不同,因为在正式外交场合,像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家,都穿正式的皮鞋。而缅甸人,却硬是光脚踩一双人字拖,登上了国际舞台。

人字拖已经融入了缅甸人的生活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缅甸人穿的人字拖很有趣,正常情况下,穿拖鞋要大一号才舒服,可是缅甸人穿的人字拖,却比脚小一号,据说这是为了防止下雨时溅起泥水,打湿长筒裙的下摆。仔细看看,连总统的人字拖都比脚小一号。


注意看鞋




缅甸人,光脚拜佛

缅甸人跟人字拖的不解之缘,其实跟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

缅甸是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在缅甸人家里,无论贫富,都要供佛。有钱人家供奉金佛、玉佛,普通人家供奉木雕佛,再贫穷些的人家,连木雕佛都供不起,也会在墙上贴上纸佛像。总之,家家都要供佛拜佛。缅甸人相信,只有每天拜佛礼佛,才能得到佛祖的保佑,生活才能幸福安康,来世才可以脱离苦海。


缅甸人信仰佛教,会定期去寺庙听取诵经。

图:2p2play / Shutterstock




在缅甸人家,女主人早上起床之后,先到市场买来鲜花,供在佛前,然后全家人一起礼拜,拜完之后才吃早餐,然后各自出门上班、上学。晚上回家睡觉之前,也要进行晚间礼拜。

缅甸人不仅在家里拜佛,到了外面也要拜佛。在有些机关单位,设有供员工们拜佛的佛室,甚至在很多大学的宿舍楼里,也设有专门的佛室,供大学师生们早晚拜佛。

礼佛已成为缅甸人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缅甸人除了日常拜佛,更喜欢到寺庙里去拜佛。每逢周末或节假日,缅甸人就会和家人朋友一起,结伴到寺庙里拜佛。对于拜佛,缅甸人向来是风雨无阻,甚至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寺庙里不允许人们聚集拜佛,他们仍然会来到寺庙附近,找个地方默默祈祷。总之,不管世事如何艰难,缅甸人对拜佛的执着,是谁也不能阻止的。

然而,缅甸人无论是到寺庙里拜佛,或者是在家中日常拜佛,都有一条严格的规定,那就是必须光脚。


僧侣在寺庙里吃饭也是要光脚的。

图:Matyas Rehak / Shutterstock




缅甸人认为,鞋子是极为肮脏龌龊的东西,因为鞋子上沾染着世间所有的不洁之物,他们称那些卑鄙下流的人为“被鞋打的家伙”。在缅甸,如果有人被鞋子打了,那简直就是不能忍受的奇耻大辱。

在缅甸人的心目中,佛都是圣洁高贵的,因而寺庙也是神圣的地方,绝不能穿着肮脏的鞋子进去。拜佛的时候,如果穿着鞋子,是对佛的极大不敬,是无法原谅的恶劣行为。上至国家高层领导,下到普通百姓,都要光脚拜佛,否则就是犯了大忌:对佛祖不敬。


缅甸的每个寺庙入口处,都会放着一排拖鞋。
图:Volodymyr Dvornyk / Shutterstock




没错,僧侣也爱穿拖鞋,尤其是人字拖。
图:HiCam / Shutterstock




拜佛是缅甸人的日常功课,在家拜佛要光脚,进寺庙拜佛更要光脚,每天都要频繁脱掉鞋子,那么还要鞋袜做什么?于是,方便的人字拖成了人们的最爱。后来,缅甸人干脆一年四季天天穿人字拖,以便随时可以拜佛,因而形成了如此奇特的风俗。

缅甸人对鞋子的痛恨,是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在过去,缅甸人不但拜佛时要脱鞋,在觐见国王时,也要脱下鞋子,绝不能穿着肮脏的鞋子进入王宫。缅甸人认为,穿着鞋子进入王宫,相当于无视国王的尊严,因此,绝不能有半点妥协。

无独有偶,缅甸最后一个王朝——贡榜王朝,也曾因“脱鞋”问题与英国发生争执。在19世纪,缅甸与英国发生过三次战争,虽然双方都是为了争夺利益,但纵观英缅战争,似乎总有一双“鞋子”在其中作梗。

在早期交涉的时候,缅甸就提出,英国使臣见缅王时,必须脱掉鞋子。英国对此十分不满,认为这是对英国的侮辱,坚决不肯同意。双方为此争执不下,最后不得已各让一步,英国使臣可以穿着鞋子走到王宫的宫殿台阶前,然后再脱掉。然而此事也间接导致缅甸与英国关系恶化,最终,英缅战争再次爆发,缅甸战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hr/>本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环行星球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请后台联系。
ˇ⒈般啲捣蛋 发表于 2023-8-23 12:41:2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1948年独立后的缅甸是一个推行选举制的国家。然而与很多第三世界出现超前民主化的国家一样,当时缅甸的国家能力很差,既不能稳定动荡的经济,也不能惩治猖獗的腐败,以至于治安崩坏,社会出现了动荡的前兆。
在被英国统治的第124年
缅甸终于宣布脱离殖民地身份
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英总督和缅甸第一任总统在升旗仪式上)
(图:Wiki)▼


1962年,缅甸三军总司令吴奈温(吴非姓氏,是缅人的一种尊称)发动政变,解散国会,扣押了总统在内的50余名政要。他在广播中向全国宣布:“为了及时控制国内局势,国防军接管了政权。”
开启了缅甸军权当政先河的男人▼


从那时起,缅甸的军队正式走上台前,像他们的南美洲同僚那样,“担负起”了保家卫国责任以外的责任,久久把持政权。
在那之后的近60年间
缅甸的军队或在明面上把持着政权
或在幕后操作着当政者
(1962年和2021年政变时的仰光街头)▼




多民族国家的现实

缅甸国土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西部的若开山脉与那加山脉分隔开缅甸与印度,北部高黎贡山、东北部的掸邦高原分隔了缅甸与中国,东南部他念他翁山脉和比劳山脉分隔了缅甸与泰国。
山与海形成了缅甸天然的疆界,使其免于被外部更强大的力量操控、征服,但这并不意味着缅甸的历代统治者就可以高枕无忧。
其实相较于平原地带,山区占了更大的比例
这对平原核心区是一种保护,但也是限制
(底图:shutterstock)▼


缅甸如今的领土面积676,578平方公里,相当于四个江西的广袤土地上,存在着多样的地形地貌。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充足,领土范围内河流纵横,配合充足的日晒与热量,缅甸的森林覆盖率也很高,这些因素无不限制了缅甸的交通条件,将领土分隔为几个具有明显差异的部分。
山脉高原之间的无数河流汇聚成庞大的伊洛瓦底江流域,中下游巨大的冲击平原与三角洲是主体民族缅族的聚居区,对应到缅甸的行政区划上,就是伊洛瓦底江干流两岸的六个省。这里是缅甸最核心、重要、最富裕的地区。
核心与边缘,也体现在行政区的名字上▼


北部的崇山之中形成了一个相对孤立的地理区域,克钦族、傈僳族、载瓦族、缅族、怒族、掸族、果敢汉族聚居于此。缅甸独立后这里形成了自治度较高的克钦邦,活跃着至今未清除的克钦独立武装。
无论是军政府执政还是民盟掌权
缅甸政府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弥合过民族矛盾,地区冲突
政令到不了的地方太多了
(克钦独立武装 图:wiki)▼


东部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的掸邦高原上,生活着缅族称之为掸族的泰老民族。相较于缅族,他们与邻国老挝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更为接近,形成了高度自治的掸邦。其边境地带又有果敢、佤邦两个高度自治、拥有地方武装的特区。
由于地形复杂,民族独特,这里历来是缅甸中央政权难以染指的边疆地带。直到现代依然如此,只不过换了一种形态:这里是曾经的毒品金三角的核心地区,而金三角的大毒枭也多为掸邦人。
除此两地,还有东部的克耶邦、克伦邦、孟邦,西南部的若开邦、钦邦,都是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地方高度自治的地区,或多或少存在独立武装和分离主义者。
在缅甸东部及泰国地区活动的克伦民族联盟
独立以来一直试图武装独立,现在则希望建立缅甸联邦制度
不仅军队有模有样,纪念日阅兵一个不落
(图:alamy)▼


正是这样容易产生割据势力的主权版图,给缅甸的历任军政府提供了合法性温床。这一点,从奈温军政府上台后的一系列措施中,就能很明显地看出来。
二代目军政府

奈温将军上台后推行“缅甸式社会主义”,政治上试图用激进手段加中央集权,取消作为议会第二院的民族院,中央17个部没有一个与民族关系有关。紧接着,1974年宪法又规定省与邦在地位和待遇上完全一致,将集权化渗透到地方一级。
奈温访问中国期间
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视察中国仪仗队
(图:https://burma.irrawaddy.com/)▼


文化上将国内的少数民族缅族化,经济上推行激进国有化,似乎是当时奈温能找到的最好的治理国家割据的药方。为了配合政治和宏观经济上的举措,他还至少两次推行激进币值改革。
然而这一系列措施却引起了众多混乱,大量本分经营但缺少根基的华人企业家财产化为乌有并流亡他国,而国内各邦树大根深的原生少数民族反而被推向了分离主义。他最讨厌的地方武装势力没有消失,反而出现了新增的地方武装,经过串联、合并长期保持存在。
十九世纪后期,中国人就大量移民至缅甸
至奈温执政时,很多中国人在商业上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
其颁布的《企业国有化法》,让很多缅甸华人失去了经商的资格
(图:wiki)▼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缅族这个主体民族的人口太少。缅甸至少有30%的人口是少数民族,历史上那些邦与中央政府的联系也并不紧密,奈温激进的国家构建计划显然不符合实际。
缅甸的民族组成复杂
虽然是以缅族为主体民族,但至今也只占68%
缅人当政很难控制少数民族
(图:shutterstock)▼


从60年代到80年代的20余年中,且不说亚洲四小龙,即使是与缅甸交手数百年,同样是军政府统治的泰国经济也开始起飞。而奈温政府的统治陷于僵化、封闭,经济和民族问题变得愈发尖锐。
80年代,游行示威愈演愈烈,到1988年终于酿成全国性的大规模抗议。军人统治集团内部不是铁板一块,奈温遭遇墙倒众人推,政府倒台,权力交接到文官手中。
在军政府的威权统治下
民众的生活并没有明显向好的趋势
而因奈温政府随意更改货币面值的骚操作
学生们开始走上街头争取民主,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游行
(图:alamy)▼


然而仅仅一个月后,苏貌将军又推翻了文官政府,镇压了抗议。
横幅口号人墙
在枪杆子面前显得那么无力
(图:alamy)▼


为了安抚汹涌的民意,改变外交被孤立、发达国家纷纷撤回投资的窘境,苏貌承诺将进行选举,并将政权过渡。承诺过渡的原因除了内外部压力,更重要的是高级军官作为统治阶层,在分配方式既不透明也不公平的军政府统治下,自然是经济发展最大的受益者,而成功的改革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苏貌在仅存在了17天的盛温政府当了国防部长
成功镇压起义后,索性政变,掌控军政府
成为了缅甸的实际统治者
(图:Government Press)▼


例如奈温即使下野后,其女婿的通信公司一度几乎形成垄断。所以军事集团内部的改革需求也很旺盛。
讽刺的是,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太过强势,在1990年宪法起草委员会选举中获得了绝对多数票,导致了改革的中断。
军方压制的办法不算高明
也就是直接软禁昂山素季
这一禁就是十几年
昂山连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奖演讲都是在之后补的
(图:https://www.nobelprize.org/)▼


因为不干预局势对于军政府来说就会失控,宪法和法律的制定也会对军人统治集团不利,原本的地位和收入都会消失。而军人统治集团很清楚自己的黑历史,一旦被清算对他们来说就是世界末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苏貌想要交权,其他将领也不会同意。(有传言认为这正是1992年苏貌因为“身体原因”下野的真相)
换个角度看,全国民主联盟又不够强势,无法掌握军权,只能不断妥协。所以军政府拒绝承认选举结果并软禁昂山素季,民盟也无可奈何。
苏貌在大选前承诺将会将权力移交给获胜的党派
但是没想到民盟在93个政党组织中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了
军政府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只好强硬的表示,既不会移交权力,也不会释放昂山素季
(1991年的苏貌和丹瑞,以及军政府的各部长们)
(图:Government Press)▼


权势依旧

1992年,军人集团内部的改革派丹瑞上台。
此时缅甸国内趋于稳定,外交领域维持与中国友好关系的同时取得了外交突破。
同时,这一代军人政治素养也明显优于前代,希望在保障军队对反对派绝对优势的同时,容许反对者参与政治,降低统治成本。
丹瑞将军作为心理专家
不仅成功当政十几年,也让缅甸有了一定的改变
(图:Wiki)▼


至于如何保证军队的优势地位,则是通过媒体反复强调缅甸依旧存在的分离主义,突出军队维护统一的突出作用,灌输军队还将继续参与政治生活的理念。在确保控制力的情况下,军政府邀请社会各届代表参与宪法的制定,借此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军人参与国家政治的原则和底线。
根据这一版宪法,国防部长、内政部长和边境事务部长等政府关键职位必须由军人担任,而且被任命者无需退出现役。国家国防与安全委员会有11个名额,其中有6名为军方人员,拥有压倒性优势。如此一来,交权后的军人集团在政治领域依旧有关键性影响力,进而保障了军人集团的利益。
看似交出了政治权力的缅军方
其实在对军权的控制和对议会的席位上丝毫没有放松
他们依然是这个国家最有话语权的人
(图:Wiki)▼


最后一道保险则是,如果想要修改宪法,需要议会75%通过,再举行全民公投才能修改。然而在议会中,军人不但保留了25%的席位,还大力扶持政党巩发协,希望借此争取到其余75%席位中尽可能多的席位。
缅甸联盟大会是一个两院制的机构
由440个座位的下议院和224个座位的上议院组成
选民只有选举其中75%的议员席位权利
(图:shutterstock)▼


同时军队还在扩编,武器也得到了更换,政府军对少数民族武装的优势逐渐扩大。军政府具备了控制改革,避免失控导致自己被清算的实力,改革才得以进行。所以2010年大选后,政权平稳过渡给吴登盛政府,缅甸的纯军事政权终于开始向以文官为辅的军事政权过渡。
在世界整体还算和平的阶段
缅甸政府武装似乎没闲着
内部和各武装的冲突没断过..
(图:https://english.shannews.org/)


吴登盛时代社会风气变得更加开放,加强了和东盟国家的关系,并与西方国家展开首脑外交,以释放昂山素季为契机,争取更多投资和援助,缅甸局势开始有所改善。但军队始终是政权背后挥之不去的影子。
在此期间,美国还多次与缅甸交涉
希望推行其国内民主化的进程
(图:Wiki)▼


2015年,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的一席话颇有寓言色彩:“即使反对派获胜,军方也必须继续维持强大的政治角色,在全国少数民族武装团体达成和平协议和国家有秩序地完成民主进程之前,军方不会从政治舞台上退出。”这句话毫无疑问的说明了军方的自我定位,与民选政府的力量对比。
2016年,民盟赢得选举成为政治党
敏昂莱也在试着接受新政府的同时
仍要坚持军方保持25%的议会席位
以及抵抗了民盟修改宪法和限制军事力量的企图
(图:alamy)▼


当然,军队也遇到了强力的挑战者。
比如民盟就数次试图修改宪法,但始终因为25%军人席位的存在无法成功。民盟与军队之间的相爱相杀,也由此开始:对于羽翼渐丰的民盟来说,军队的存在始终是民主改革的巨大障碍,不可不除;对军队来说,民盟的壮大则意味着更好控制的巩发党日渐失势,而民盟又在逐渐失控。
这日渐增长,汹涌难挡的民意
(图:shutterstock)▼


角力到了这个阶段,历史难免再次重演。那熟悉的戏码,也因此在不安分的缅甸土地上昨日重现了。
参考文献:
1.王卫.缅甸军政府的转型及其前景展望[J].东南亚研究,2012:35-40.
2.张伟玉.缅甸军人政权转型的原因分析[J].国际政治科学,2016:113.
3.韦红.对奈温统治时期缅甸民族政策的反思[J].东南亚纵横,2002:41-45.
4.民盟和军政府博弈与缅甸政治民主化进程(1988-2016)[D].湘潭大学,2017.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
sewell 发表于 2023-8-23 12:42:1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缅甸是一个看不到前途的无解国家。
南斯拉夫怎么解体的?主要还是塞族人口太少。
缅甸情况差不多,虽然缅族有65%比塞族的38%多,但是这反而使得缅甸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缅甸政府想着整合北方,拉出来的军队根本就不能打。说实话,军政府简直就是集腐败、无能、残暴与一身,民国都不如的这么个玩意儿。但是人口六成多又摆在那里,分又不能痛快分。所以,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样混乱的泥潭?反正我是看不到。
对中国来说,缅甸稳定是最理想的,能整合起来,作为一个统一市场是最好的选项,什么实兑到云南的输油管,什么基础设施建设,都是有利于两国的。但是我觉得那是不现实的。军政府干啥啥不行,国际上跳反就特别能。其实我们不要一厢情愿以为军政府自觉反美。对于美国而言,军政府是更好的选项。美国控制世界,最喜欢这种无能又听话,既没有主义信仰,也没有底层支持的废物。昂山有底层支持,反而不是那么容易掌控的。如果缅甸的领导人能理性站在本国利益优先上,那她就不大可能跟着无法提供利益的西方走,而会更靠近中国。
两德统一后,没有什么整合领土的行动是得天时的。所以,缅甸军方的自大和无能,大概率会领导这个国家继续这么动荡下去。一会颜色革命,一会儿南北战争,一会儿屠杀少民。就像三体现象一样,大部分时候乱纪元。
shower 发表于 2023-8-23 12:42:4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旅游的角度回答24点。

01.缅甸旅游有三大俗:瑞光金塔(俗称仰光大金塔),蒲甘,乌本桥日落;更俗的是茵莱湖渔夫(基本变成了一种商业化表演),更更俗的是买玉。当然这是说笑了,这些地方尤其是蒲甘的塔林带给你的震撼绝对不会少于柬埔寨吴哥窟。






02.玉器不在行,不好多说,除非你已经入了门道,不然去缅甸买玉最好还是雇一个可靠的说中文的当地人帮忙翻译,曼德勒华侨很多,不少华侨从事这项工作。

03.最好的旅行季节是每年11月-次年2月,这段时间是旱季,降雨少,也比较凉爽(相对而言),其它时间段要么是雨季,要么天气炎热(中午轻松上到40度)。而且缅甸几乎所有的寺庙佛塔都要脱鞋进入(袜子也不可以穿),40多度的天气下赤脚走在露天的砖面上,那是相当惨痛的。


04.缅甸过去长期被西方媒体妖魔化,现在部分区域仍然有内战,但游客完全不必担心,游客常去的几个旅游目的地(曼德勒,蒲甘,仰光,茵莱湖)都不在战乱区,而且政府也是禁止外国人进入部分战乱地区的。



05.虽然是东南亚人均GDP垫底的国家,但是并有妨碍到缅甸的治安,当地人信佛也都很友善,偷盗抢劫事件很少;事实上0在缅旅游最大的不安全来自于街上的狗子,晚上不要轻易走小路,也不要随便去探访村庄,狗子真的不少,它们并不像当地人那么友善。




06.整体消费水平不高,普通餐厅一人一顿饭吃8000-12000缅币已经很像样了(大致除以200计算出人民币价格),高级餐厅也不过30美元的样子。

07.不要对缅菜有太多指望,虽然口味不算差,但品种很单调,主菜基本就是咖喱鸡、咖喱牛肉、咖喱猪肉。但这里也有很多泰餐厅、中餐厅、印度餐厅,大城市和比较高端的酒店里也有西餐厅。


08.缅甸的啤酒还是可以指望一下的,这里最好的啤酒是和国名同名的啤酒Myanmar,来缅甸必喝,口感至少比雪花、青岛还是高出不少。另外还有一种以第二大城市命名的Mandalay啤酒,口感相对强烈一点。


09.缅甸人对待美元真的像传说中那么苛刻,苛刻到变态,在缅甸兑换货币,必须要用极其极其极其崭新的美元,一定不能有任何折痕,不能有任何涂画(哪怕只有一个点),不能软(要很脆很亮的那种),所以在国内换美元时就要注意一下,带美元时也不要放在钱包里,最好夹在书本里以免有折损。

10.缅甸的几个主流目的地就是仰光、蒲甘、茵莱湖、曼德勒、维桑海滩,各国游客也基本沿着相似的路线游玩,上午在一个景点遇到的游客,可能下午在另一个景点继续遇到,然后两天后在另一个城市再次遇到。

11.想去一些不那么大众的地方,可选的地方有:额不里海滩、勃固(昔日让东南亚各国闻之色变的汉达瓦底)、妙乌、卑谬、蒙育瓦、彬乌伦等几个地方。首都内比都完全不用列入考虑范围。缅甸的海滩也还不错,毕竟不像泰国越南那样开发严重,但缺乏好的度假村,不建议作为度假的首选目的地。



12.蒲甘几乎是缅甸必去的地方,过去登塔看日出日落也是游客必打卡的项目,但现在缅甸政府已经全面禁止登塔,登塔的台阶都被铁栏杆封了,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历史建筑。虽然还有两三座塔可能被政府遗漏了没有上锁,但也不建议前往攀登。



13.蒲甘很大,佛塔所在那片区域方圆有个几十里,大塔小塔有2800多座,最好的游览方式是包车,如果想深度打野刷塔,可以租用电瓶车(e-bike)自行观光。需要当心的是除了三条大路,蒲甘基本都是砂石路和土路,骑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14.在蒲甘刷塔时,不要只看塔的外观,很多塔里面有非常精美的壁画和佛像(尽管不少佛像是现代重做的),不要错过。









15.蒲甘的日落的确靠谱,虽然现在因为不能爬塔要打些折扣,但是伊洛瓦底江畔的日落还是很美的,卜帕耶塔是看日落俯瞰伊洛瓦底江很好的地方。另外江畔还有几家高档餐厅(推荐Bagan Thande),可以一边赏日落观江景一边用餐。



16.蒲甘是世界上最经典的乘坐热气球的地方,但热气球不是每天都有,只在旺季(大致11-次年2月)才有,价格两千多人民币一个人,比尼罗河和卡帕多西亚贵不少,但安全度也更高。



17.在缅甸旅行总会看到当地人(尤其是女性)脸上涂着一种金黄色的东西,看起来很有民族特色,这种东西叫特纳卡,是当地人用某种树木磨成的树浆,有防晒的效果,当地人涂这个很普遍,也经常会有游客尝试。



18.曼德勒的精华在周边四大古城:阿玛拉普拉,阿瓦,实皆,敏贡。
阿玛拉普拉古城主要适合网红打卡,乌本桥和僧人吃饭的马哈根杨僧院就在阿玛拉普拉,每天上午10:30在马哈根杨僧院可以看到千名僧人集体用午餐(缅甸僧人过午不食,所以午餐也是当天最后一餐)。




阿瓦是三朝古都,缅甸史上作为都城时间最长的地方。曼德勒被当地华人唤为瓦城,据说是因为靠近阿瓦的原因。永历皇帝难逃缅甸时就被囚禁于此,现在大多变成了农田和香蕉园,古迹零星遍布,欣赏这座古城最好先了解一点历史知识。


敏贡古城主要就是未完工的敏贡大塔和长的像奶油蛋糕的辛比梅佛塔,这里的特色还有牛车taxi(事实上在缅甸摩的、牛车、马车、三轮车都被当地人叫做taxi)。




实皆山上据说有几百座寺庙佛塔,时间够得话也可以包车来玩一下,不过这边的寺庙看起来都比较现代。

19.曼德勒市区的看点主要是两座“白塔林”:固都陶佛塔(729座白塔)和山达穆尼寺(758座白塔),都是19世纪的建筑,看起来很壮观;市中心的王宫二战期间被毁,现在见到的是1989年重建的,虽然不是真迹,但也保留了缅甸传统的宫殿特色。


20.曼德勒的街道命名很有特点,市区的街道都是以数字命名,比如26街,45街,81街,很方便定位。

21.缅甸的提线木偶剧表演也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体验,曼德勒的木偶剧院有号称全国最专业的木偶剧表演,蒲甘的一些餐厅(比如Nanda Restaurant)也会在晚餐时有木偶表演,木偶剧的题材主要是缅甸的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虽然木偶的造型看上去有些瘆人,但是表演的水准还是挺高的。



22.缅甸的旅游发展远远低于泰国,这里的好酒店不多,第一大城市仰光有几家水准比较高的奢华酒店,像Strand(立鼎世旗下的)、东方快车,还有计划今年开业的凯宾斯基;


蒲甘可以选择依洛瓦底江边的Bagan Thande Hotel,1922年威尔士王子爱德华(就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那位)造访蒲甘下榻的地方,酒店的江边榕树下露天餐厅很有情调,还有独有的用曼德勒朗姆、冰淇淋等调配的特制鸡尾酒;


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就更加乏善可陈了,比较好的是曼德勒山度假村和红色运河酒店(这个酒店的柚木餐厅还不错,有比较精致的缅菜)。

23.缅甸城市间的交通建议选择飞机,节省时间;虽然长途大巴硬件还可以,但是缅甸的路况的确很差,从曼德勒到蒲甘需要4-5小时,从蒲甘到仰光需要10个小时,而且路上的服务站设施和食物你绝对不会喜欢的;火车完全不要考虑,速度比大巴更慢,而且不舒适。
如果预算充足,可以选择伊洛瓦底江河轮,缅甸虽然奢华酒店不多,但奢华河轮却不少,最著名的就是东方快车(Belmond)旗下的两款河轮:曼德勒之路和奥卡利亚游轮,还有另一个阿奴律陀号河轮,主要都是往返于曼德勒和蒲甘之间,装修都很奢华,服务水准一流,而且会有专业向导带着客人上岸参观,喜欢坐船旅行的可以尝试一下。





24.缅甸可以买回来的纪念品有手工画伞(在蒲甘有很多,确保你的行李箱能放的下),沙画(蒲甘很多小贩都会让你买),提线木偶(放床头有点瘆人),漆器等。



------------------------------------------------------
欢迎关注:
知乎机构号:Travelid旅行定制
有范儿的旅行方式,来微信公众号:travelid2015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