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何仕途不顺,且在他生前他的诗并没有像李白那样出名?

[复制链接]
goto 发表于 2023-8-23 06:36:0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杜甫的诗中可以看出他早期是想入仕报效国家的,以他的才能为何得不到赏识,而且在他生前他的诗并不像李白那样出名,这是为何?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mapeng 发表于 2023-8-23 06:36:4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杜甫并非仕途不顺,他是大顺,太顺,太太顺,
因其太顺了反而把自己给作死了。
唐代的仕途之路实际上没多少登天梯,
隋唐的科举一点也不像我们想当然的那样,是白丁考中然后就一步登天了,完全不是。
比如房玄龄这样的前隋进士,给的官品是羽骑尉,是最最低等的品级,从九品下,
以这个品级干着干着,遇上李世民晋阳起兵,就一步步从龙干到了宰相。
房玄龄是非常寒的寒门么?
其实也不是,房玄龄的爸爸是泾阳县令,老婆是范阳卢氏,已经是普通老百姓难以比拟的二代了,然而求官之路依然是非常难,
如果没有进士科和李唐改朝换代,房玄龄这辈子想都不要想,根本出不了头。
据说后来房玄龄当了宰相十分惧内,原因是他老婆在他未发迹的时候,生病的时候自剜一目明志,咱也不知道为啥要自剜一目,但对于房玄龄来说,举进士当个县尉,就约等于还未发迹,可想而知仕途有多么难。
杜甫的太爷,杜依艺,也就是杜审言的爸爸,是监察御史和巩县令,而且太爷爷说实话这官还没太姑奶位面高,因为杜甫的太姑奶奶是宰相王珪的老婆。宰相的老婆比县令大。
杜审言考进士,给的也是隰城尉一类的小官,如果不是儿子拿命换了个大新闻,他也是一辈子都是九品兜兜转转的样子,
和杜审言同时期的李峤,出身“五姓七望”中的赵郡李氏,先祖能追寻到战国李牧,然后母亲是清河张氏,舅舅是侍郎,
而且李峤是“梦得双笔”这样的才子,考完进士科因为考了甲等,本来要去个一般的县做县尉,但因为考得好,就改授长安县尉,注意这可了不得了,
长安县属于京畿之地,这样的县尉被称作“畿尉”,是有政治前途的,然而全天下那么多县,有几个近中央的啊,真没几个。
我说这么多,
是想说明白绝大多数人都不考虑的事情,
就是唐朝的治理体系还正处在摸索和革新中,
唐以前的官位长期由贵族把持,门第高的世代为官,流外和寒门终其一生也升不上去。
唐朝开始有了改观,因为隋唐都统一了,疆域变大,治理难度增加了,贵族人少,加上傻子太多,不可能很好的治理广阔的疆土,
所以需要一些能吏派往帝国版图各处真的担责。
我们今天以为进士科最贵重,那是后来的事,唐中之前,进士都是最低的。
不是进士的水平低,而是考进士的人相对门槛低。
秀才科和明经科,都是有点萝卜坑性质的考试,比如出自京兆韦氏的韦云起,授符玺直长,起家官就是从七品上,如果你觉得从七品上不是什么大官,我给你一字排开你看下——
从七品上,从七品下,正八品上,正八品下,从八品上,从八品下,正九品上,正九品下,从九品上,从九品下。
足足差了九个档,这是一个县令的儿子考中进士,要走一生都走不完的九个档。
前提是你得考上……
杜甫就属于没考上的。
<hr/>再牛逼的人都不用考试,直接恩茵做官就行了,
都有捷径,比如姚崇是挽郎,李林甫是千牛直长,
进士已然是官二代了,只是跟顶级官二代和名门高姓的正房继承者来说,那就真什么都不是。
考中进士,仅仅意味着也能去边远当官了,
本来进士科的本意就是让这帮受过良好教育的底层官二代,去地方搞建设,所以进士的官品给的是最低的,比秀才明经都都低,就是怕进士抢中央的政治资源。
京兆韦氏,后面也做到宰相的韦安石,明经入仕,起家官是县尉,但升得非常快。
而那些从进士一步一步干上了的能臣,要么就是房玄龄这种,秦王幕僚从龙之功,亲自参与大唐建立,要么就是杜审言这样的,儿子干了一票大事,轰动朝野,武则天急需用人一下就关注到了,正好提拔这种没有根基的,要么就是李峤这种,世家也不差,自己确实考的好,把去偏远的命给扭转了。
杜甫既不属于门第核心,祖荫到他这代也起不到什么决定作用,如果他能考上进士,就一步一个脚印往上干,可能占历史的一个豆腐块。
问题是他进士也没考上,初期的仕途不顺,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不顺。
<hr/>后期顺得天崩地裂,封到左拾遗,巩县老杜家坟地都能冒青光。
之前杜甫一直跑官,唱和,给个紧县的县尉,其实就等于同进士,而且是好的那种,甚至是同明经出身了,
然而杜甫觉得自己是杜审言的孙子,不能按照一般进士来考量,就嫌小不就。其实杜审言也是武后过分拔擢的结果,杜甫自己觉得很牛逼的在旁人那里根本就不够看的。
结果安史之乱爆发了,
政治局势天翻地覆,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就不赘述了。左拾遗是个什么官,很多人分析得挺好。
简单来说左拾遗官品是刻意调低的这个懂的都懂,因为谏官需要位卑权重。
我们要了解唐中期还不是那么中央集权的,课本里经常出现的“封驳”,就是说的这个。比如房琯作死,
皇上想封个人正职,房琯觉得封高了,给调成副职,结果这人去领旨的时候一看,还真就是副的,皇帝也没啥办法,
可想而知当时有权的大臣,实权是后世难以想象的。
例子就是岑参,在边关折腾那么多年,也没啥起色,老哥们杜甫进了这个中枢圈子,随便拉几个人聊聊,说我有个哥们岑参,人品好,诗写的巨好,在边关没个出路,三两下就整回来当官了。
杜甫那时候的能量,简直是平步青云。
然后就犯了遽然得权的文人共有的毛病,就是看不清状况,强出头。
本来皇权相权就是拉锯,房琯这么不懂事,大家跟着皇上锤死他就完事了,拾遗出头跟着宰相一条裤子,这班子还咋带。就差直接砍了顶雷了,
别人劝皇帝息怒的话,竟然是说杜甫这人本来就有点呆逼,只蠢不坏的那种,所以此后杜甫的仕途就约等于终结了。
至于为啥没有李白那么出名,这是自然的,
李白的出名是诗歌艺术家,行为艺术家、大宝剑艺术家式的出名,和上述提到的所有的进士出身的世家子弟都不一样,翰林供奉能干预官员任免么?想都别想。
杜审言,李峤,骆宾王,苏味道,张柬之等等,哪个没有诗名?
全都是能考能写能出头的。
杜甫没考上,还能出头,拿到县尉,已经说明他的诗名了。
安史之乱给了杜甫巨大的政治机遇,这个机遇是杜甫在和平年代两代人都走不完的路,
就像大话西游里的台词,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而我却没有好好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时候,才知道追悔莫及。
我们虽然热爱杜甫,但不得不承认,他真的不是做官的材料。
回过头来,再聊聊封建王朝,为啥长期只用权贵子弟当中枢近臣,其实是政治需要制衡和权谋,需要一群聪明人,同时又熟悉这套行为规范的人来操控,齿轮需要不断润滑,
而过蒙拔擢的,要么是政治斗争时,需要一些没啥背景的人猛冲猛打,把原有的格局打破,中间甚至多有酷吏,要么就给个机会发现真的玩不明白,三两下就把自己给玩没了。
唐朝吸取南北朝的历史经验,注意吸收寒门子弟,让官僚系统高效运转,并且寒门子弟也有了上升的台阶,
科举制度也选拔出非常优秀的人才,充实到地方,其中的佼佼者也封侯拜相了。
不然唐朝也不会成为文化经济的又一个新高峰。
杜甫个人的仕途失意,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观察社会,创作诗歌,这是他个人的倒霉,却是后世的幸运。
ecg2005 发表于 2023-8-23 06:36:5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他的诗有些「非主流」,另一方面还有些时运不济。

公元 810 年,对于监察御史元稹来说,是特别悲催的一年。
先是妻子去世,后又与太监对撕,一不留神,就被贬为了江陵参军。
由京官变成小吏,自然郁闷之极。到任后,元稹疏于政务,整天埋头创作「新乐府」。
这天傍晚,正在练笔的元稹,突然听到了敲门声。
门外是个青年,一身风尘,满脸疲倦。
青年朝元稹拱了拱手:「在下杜嗣业,诗人杜甫之孙……」
元稹一愣:「杜甫?好像……听说过,有这么个人。」
杜嗣业继续介绍:「祖父酷爱诗文,潦倒一生。身后所留,仅诗千首。仙去四十余年,至今尚未安葬。」
说到此处,已泣不成声:「小可沿途乞讨,欲将祖父遗骨迁回故里。路经此地,特向元大人讨篇墓志铭。贸然打扰,还望见谅。」
深深鞠了一躬后,杜嗣业便将祖父的诗集交给了元稹。
听闻杜甫是个落魄文人,元稹连忙答应:「你且歇息,我自当尽力。」
杜嗣业连声道谢,跟着下人离去。
「这年头,文人真的是不值钱啊!」像是在感叹杜甫,又像是在说自己,元稹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翻开诗集看将起来。
这一看,却根本停不下来,元稹时而拍案,时而扼腕,一整夜都在赞叹、赞叹和赞叹。
他惊讶地发现,杜甫的诗歌造诣,不仅甩了同期诗人好几条街,其「安史之乱」后的作品,更是将现实主义发挥到了极致,这与自己和白居易等人倡导「新乐府运动」的宗旨,竟出奇地一致。
合上诗集,元稹便抄下几首杜诗,传给了白居易、李绅和刘禹锡:看,这才是我们的大旗!
然后,蘸墨铺纸,写下《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对杜甫的诗歌给予了前所未有的评价: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公元 712 年,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
杜家「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历代祖先中,最让杜甫引以为傲的,是文武双全的远祖杜预,还有位列「文章四友」的祖父——杜审言。
这个杜审言,比才气更有名的,是他的傲气。
他曾当众宣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意思是,他的文章超过屈原、宋玉,书法胜过王羲之。
好吧,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
杜审言进士及第后,第一次写完公文交给上司审核,就对身边的朋友说:「苏大人见识了我的文采必会羞愧而死。」
要知道这位苏大人也是「文章四友」之一,九岁能文,颇有才名,一首《正月十五夜》,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就好比一个职场菜鸟,刚交了一份项目报告,就发个朋友圈,说老总一定会升他当主管,顺便还 了公司全体人员,简直狂妄到了极点。
据说杜审言晚年病重之时,宋之问、武平一等人前去探望。
见到老朋友,杜审言长叹一声:「命已至此,夫复何言。但有几句话,不吐不快。」
大家以为要交代后事了,都站得毕恭毕敬。没想到杜审言却说出了这样一番高论:「大唐文坛由于我的存在,一直没有你们立足之地。如今我快要死了,你们可能会很欣慰。但遗憾的是,终究无人能接替我的位置。」
弄得在场诸人瞠目结舌,哭笑不得。

身处开元盛世,又生在一个好家庭,杜甫虽然有点小顽皮,上树,爬墙,摘枣,偷梨: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百忧集行》
但他的骨子里,却透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族气息,自信,从容,多才多艺。
七岁时,即作《咏凤凰》,语惊四座。
善书法,通音律,小小年纪,便与岐王李范、大臣崔涤、宫廷音乐家李龟年等一众名流,交往甚密。
洛阳有个诗人叫王翰,就是写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那位,高中进士后,曾借着酒劲,给当朝的诗人逐一排名,得出了「王翰位列第一」的结论,引发文艺界的一致封杀和共同抵制,其狂妄程度可想而知。
就是这样一个牛人,在看过少年杜甫的诗歌后,居然竖起了大拇指,频频找其论诗,甚至专门搬到杜家附近,成了杜甫的近邻。
作为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小杜经常会被坊间的大婶追问:「你学问这么好,肯定是因为非常勤奋和刻苦吧?
杜甫只是淡淡一笑:「诗是吾家事,吾祖诗冠古!」
果真系出名门,说话这么牛气,一听就是杜审言的嫡孙。
眼前没有苟且,自可追求诗与远方。
公元 731 年,二十岁的杜甫,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漫游。
期间,他还回到洛阳,参加了科举考试,没有及第。
但年轻气盛的杜甫,并不在意,总认为来日方长,迟早会光芒万丈。
拍一拍身上的尘土,杜甫接着上路,前往齐赵,继续逍遥游。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
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壮游》
「来呀,快活呀,反正有,大把时光……」,快乐的杜甫,边走边唱,除了写下山水名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他还结交了太白诗仙: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对于这位李白,杜甫甚是崇拜。分开多年后,杜甫一直有诗相赠。
虽然李白也写诗回应,但数量明显要少,频率明显要低,这让杜甫后世的粉丝,一直愤愤不平。

公元 747 年,唐玄宗诏令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
接到这一消息,杜甫的内心是喜悦的。
已过而立之年,诗名虽盛,阅历渐深,但未有功名,终归无法安身立命。
没想到,考试的结果一出来,杜甫的内心却是崩溃的。
主考官是宰相李林甫,此人位高权重,却从不考虑江山社稷,只为三件事操碎了心:有没有人比我更有才?有才的人会不会进朝廷?进了朝廷会不会碾压我的前程?
于是,便趁着主考之机,搞了一件极为荒唐之事。
当年,李世民站在城楼上,看着新科进士鱼贯而入,心里十分得意,对身边大臣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言下之意,世间英贤,皆为我所用,朕的江山,谁都撼不动。
在他的推动下,所有的读书人,为了金榜题名,都不惜奋斗终生,后人感叹: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这次考试结束,李林甫却向皇帝报告「野无遗贤」,意思是吾皇比太宗更英明,民间再也没有被遗漏的人才。
当时的唐玄宗,正和杨玉环爱得死去活来,没时间细问此事,竟也相信了老李的「奇葩说」。
就这样,那一年的科举考试,举国上下,无一人被录用,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再次落第,杜甫倍受打击,无颜再回故里,流落长安街头,频频出入权贵之门,想通过行卷干谒,来谋个一官半职,却处处碰壁,不能如意。
有时候,杜甫也想一走了之,学着李白的样子,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写神仙诗。
但想起自己显赫的家世,还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鸿鹄之志,便心有不甘,一直滞留长安: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公元 751 年的正月,玄宗皇帝连续举办了三次盛典: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
杜甫赶忙蹭上这个热点,一口气写下三篇《大礼赋》。
玄宗读后,甚是满意,专门给杜甫一个机会,让宰相考量他的学问。
然后,杜甫就满心欢喜地等待分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对于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朝廷与皇上,杜甫依然心存幻想,做了多篇诗赋,四处行卷,仍是一无所获。
此时的杜甫,已年届不惑,贫病交加,饥寒交迫,「寒热百日相交战」「敝衣何啻联百结」,但赤子之心,依旧火热。
开元盛世后的李隆基,开始陶醉于自己的政绩,变得膨胀、贪功且好战。一时间,大唐边境烽烟四起,战火不熄,繁重的兵役,让许多家庭破碎支离。
自顾不暇的杜甫,对此唏嘘不已: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兵车行》
加之杨氏兄妹把持朝政,骄纵荒淫,百姓敢怒不敢言。这一切,都被杜甫写进了诗歌里:
头上何所有?翠为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稳称身。
……
杨花雪落覆白,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丽人行》
公元 755 年,四十三岁的杜甫,终于迎来了第一份正式工作——河西县尉。
这是一个非常卑俗的职位,品阶低下,日常不是「拜迎长官」,就是「鞭挞黎庶」,对劳动人民怀有深厚感情的杜甫同志,毅然决然地辞去了这份差事,改任左卫率府胄曹参军。
名门之后,竟成了一个兵械仓库的看门老头,迫于生计的杜甫,只得戏作诗句,权当诉苦:
不做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官定后戏赠》

上任前,杜甫决定去趟奉先,探望妻儿。
星夜兼程,一路风尘,杜甫尚未进门,就听见妻子嚎啕大哭的声音,他那不满周岁的幼子,竟被活活饿死。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zmy609 发表于 2023-8-23 06:37:2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政治才能有多方面的。有内政,有外交。杜甫别的不好说,当一个谏官还是绰绰有余的。仔细看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对时局的看法,还是很有水准的。他在收复两京之后对平叛的建议也可以说是正确的,朝廷没有听他的建议,后来有了邺城大败。在蜀中,他建议朝廷派亲王或者重臣镇蜀,这个建议未必适合,但无疑他看到了四川的动荡未来。他对安抚四川本地少数民族的措施也是非常务实的。总的来说,他未必是有合适的主政能力,但当一个参谋是绰绰有余。
但另一方面,看他给李隆基的颂表推荐自己,拍杨国忠的马屁,这已经是他能做的最委曲求全的事了。为后人所鄙薄的多半因此。但这种举动,在当时凡是有仕进之心的多半会这么做。而杜甫终究限于个性,最终也没有得到什么像样官职。营救房绾也显示了他实在不善于进退之道。他其实一直希望会有像唐太宗那样的君主接纳他,他的理想是做魏征那样的谏官。可见,杜甫不善于政治手腕,他所能做的最被后人鄙薄的,也就是写诗文吹捧上位者。这些诗文无疑是他作品中最差的,幸好,这些篇章并不多。
loooog 发表于 2023-8-23 06:37:3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士轩 童鞋转载的文章,槽点实在太多,简析如下。

有意思的是,当时文人互相唱和非常普遍,互相夸几句很常见,但杜甫的那些大V偶像们没有片言只字表扬他的诗,连客套性的表扬都没有。

李白对杜甫其实也不错,偶尔也给他回个贴,但他从来没有对杜甫的作文夸过一个字、点过一个赞。

高适和李白一样,都拿杜甫当朋友,但却从来没注意过杜甫的诗。在他们的眼里,杜甫真的只是个小号。
所引第一段,做了一个三段论。确实非常有意思,为什么呢?仔细看,作者无非在说:
大前提:文人互相夸几句很常见
小前提:大V都没有表扬杜甫的诗歌艺术
∴大V没有把杜甫当文人或同等水平的文人看。
莫名其妙!大前提在说“互相夸几句”,可以是人品,可以是功业,甚至是富贵、别墅买得好、岳父攀得妙。换到小前提,就只剩下“表扬他的诗”。二者能一样吗?这个三段论根本就不成立。
在这里,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那时文人“日常性”的互相夸赞中,是否包括表扬诗歌艺术在内。如果在那个时候,任何文人之间,都根本没有要去夸别人的诗,那不夸杜甫有什么奇怪?
大家都说李白对孟浩然是真爱,李白赠孟浩然的几首诗里有夸过孟浩然的诗艺吗?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这是夸人品、赞行事的风格。
朔雪落吴天,从风渡溟渤。海树成阳春,江沙浩明月。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寄君郢中歌,曲罢心断绝。
有表扬孟浩然的诗才吗?《春日归山寄孟浩然》里又有吗?根本没有。我们是不是也要说李白看不起孟浩然的诗呢?反过来,孟浩然别说表扬李白的诗,根本理都不理他。作者怎么不说李白也是个小号呢?
例子还有很多,王、裴辋川唱和里没有论诗的,是不是王维把裴迪当了诗歌的外行呢?李颀对王维、高适、崔颢、綦毋潜等诗人有赠诗,也没去夸他们的诗写得如何如何好,是不是李颀看不上诸位呢?我们在盛唐诗人的作品里,好像都找不到什么夸赞同时代人诗艺的作品。是不是一切盛唐诗人眼里,都只有自己一个大V呢?
事实上,以诗论诗的风气本来就是从杜甫开始的。把诗歌成就确实地提高到可与功名相提并论、在诗中频繁议论他人的诗歌艺术,也是从杜甫开始的。他之前,没有。这位作者竟然倒打一耙,未免可笑。
总之,前辈诗人也有给杜甫赠诗,做了正常的情感交流,这就足够了,符合常态。前辈大V们,不夸杜诗,根本不能作为他们看不起杜诗、杜甫是小号的依据,因为他们的作品里,对谁的诗都没有夸。
一点题外话。杜甫老年,在《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序中写到:
莫记(高适)存殁又六七年矣……今海内忘形故人,独汉中王瑀与昭州敬使君超先在。
事实却是,高适死期未满六年,海内也还有岑参在。谁瞧不上谁,谁把谁忘了这种话,真是扯蛋。看不起还留他当跟屁虫,你当人家大V都跟你一样,不知道恶心俩字儿怎么写?

去翻翻当时唐人编的诗歌集、名人录、作家大全之类,根本就没有杜甫的名字。连几本最重要的集子,《玉台后集》《国秀集》《丹阳集》《中兴间气集》《河岳英灵集》都不收杜甫的诗。比如三卷《河岳英灵集》,连什么李嶷、阎防都选上了,就是没有杜甫。
《国秀集》当然是一部重要的集子,开了编选者和序作者互捧臭脚的先河。《丹阳集》所录皆是同乡。连这都要抬出来作证,未免太饥不择食。事实上,真正需要讨论的重要选集只有《河岳英灵集》,或加上《中兴间气集》。
在讨论之前,我们需要首先弄清楚的是,它们都是选集,不是全集。选与不选,既要受流不流传的客观因素所限制,还要由选者的口味来决定。《国秀集》偏重婉丽,选王维、王昌龄,不选李白、高适、岑参。这不是后三者的名声较前二者稍逊的证据。它仅能说明选者的口味有偏颇。
《中兴间气集》自序以“体状风雅﹐理致清新”为准则,多选酬答唱和、流连光景之作来歌颂唐王朝的中兴,哪里容得下杜诗的体性,又哪里经得起它所描绘的悲惨现实的拷问?
《河岳英灵集》的序言说得也很清楚,选者以风骨、兴象为依据,看重盛唐气象,与杜甫诗风不无抵触。南开大学卢燕新教授在《殷璠<河岳英灵集>的选诗心态》中,经由统计、分析,认为,编者
对表现文人内心悲凉、抒发闲情逸兴以及怀乡思人一类的诗歌颇为喜爱,而对表现国计民生、抒写理想壮志等方面情感的诗篇,选编时则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
另外,该集收录诗歌止于天宝十二年(753),安史之乱之前。彼时,杜甫诗歌的高潮还未到来。又,按照《杜工部小集序》的说法,该集的编者作为江东人,应当只看到了杜甫的游戏之作,而无缘得见其大雅之作。
何况,
历史的灰尘,正在慢慢把这个小号埋葬。
很多年后,有一个叫元稹的人……“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故事意淫得很丰满,却好像忘了后面两句:
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时山东李白,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
李白的“亦”难道不以杜甫的“以奇文取称”为前提吗?时人不是与李杜同时之人吗?刚才说杜甫诗名在当时不传的又是谁呢,这岂不是要掴自己的脸吗?(
@夜小紫答案所引施蛰存先生文,在此处亦恐不免瑕疵。)
事实上,杜甫成名很早。早早出现的李杜并称,不再说。
按照樊序,杜诗在生前即有“文集六十卷,行于江汉之南”,这对默默无闻的诗人而言,是不可能的。杜甫死后,其作品得到了精心的整理、保存,现存杜诗有约1500首,几无伪作。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无名诗人能得到如此隆重的待遇。总之,樊的所作所为足证,杜甫在死后还发挥着影响,没有被埋葬。
再提供一则小故事供参考。
《旧唐书》
顺宗既久疾未平,群臣中外请立太子,既而诏下立广陵王为太子,天下皆悦。叔文独有忧色,而不敢言其事,但吟杜甫题诸葛亮祠堂诗末句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因歔欷泣下,人皆窃笑之。
《新唐书》
广陵王为太子,群臣皆喜,独叔文有忧色,诵杜甫诸葛祠诗以自况,歔欷泣下。
所引记载了同一件事。事在公元779年,元稹作老杜墓志铭以先。此事可以佐证,杜诗在元稹为其摇旗呐喊之前,已有流传甚广、群臣皆知者。
总之,用选集不选去证明杜甫无诗名,在逻辑上没有说服力,在事实上也不正确。
总而又总,杜甫没有李白出名,仅仅是“杜甫没有李白出名”本身,推不出“杜甫不出名”来,甚而根本就连“杜甫没有岑参出名”云云都推不得出。杜甫不是TOP3的大V,也是TOP20的大V,退一万步讲,TOP100的小V,却也无论如何不是什么小号。
至于该文大量的常识性错误,可参考王路的《杜甫托梦给我,说你们对他有误解》。
且引用北外中文系丁启阵教授的文章作结:
不得不承认,这类网络写手炮制的文章,尽管充斥着知识乃至常识错误(已经有人指出其中部分错误),但对唐代文学没有下过功夫的普通读者,还是有很大的蛊惑欺骗作用的。因为它说得热闹、生动,天花乱坠。
东德 发表于 2023-8-23 06:38:2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两块儿。
1,杜甫政治才能如何,为何不见用。
很简单,诗词水准≠忧患意识≠政治才能。搞清楚这一点,杜甫政治才能如何,差不多就可以知道了。最有名的一个论据,《旧唐书》:“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就是说,杜甫虽然有忧患意识,有致君尧舜上之心,但是本身的才能并没有多高,高而不切,放旷不自检,这种话算是比较重的话,换句话就是夸夸其谈,但是实际办事儿的能力不高。但是其能力总因为他的忧国忧民和诗写得好被想当然。
而至于为何不见用,时代原因,兵荒马乱,本身就扭曲了正常的仕途轨迹,长安沦陷期间谈什么见用。后来为房琯进言,葬送政治生命,更不算什么明智之举。房琯此人志大才疏,杜甫说起来很相类。
2,杜甫诗为何生前不如李白出名。
引述《唐诗百话》的论述,杜甫生前确实不如李白出名:
李白和杜甫都是盛唐诗人。他们的诗,数量既多,又有独特的风格。李白树立了浪漫主义风格,杜甫树立了现实主义风格。在文学史上,他们是齐名的大诗人。但是,在当时,杜甫的声望却没有李白高。李白于开元末年到长安,得到贺知章的吹嘘,玉真公主的提拔,玄宗皇帝的赏识,很快就供奉翰林,成为煊赫一时的宫廷诗人,每一篇新诗,都传诵天下。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他于开元二十三年进士落第后,漫游伊、洛、齐、赵,至天宝五年才回到长安。这时,李白已失宠于玄宗,被放出官廷,开始其漫游生活。杜甫在长安六七年,默默无闻。后来,由于进呈《三大礼赋》、《封西岳赋》,歌颂了玄宗皇帝的几次大典礼,才得授官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明年就发生安禄山之乱,从此在兵慌马乱中过了三年狼狈生活,此后便回到成都。

他的诗篇,主要是记录安史之乱一段时期的个人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朝野的现实。在安史之乱以前,他的诗作不多,或者是留存不多。在开元、天宝年间,人们只知道李白,而不知道杜甫。殷璠编选的《河岳英灵集》,收开元二年(公元七一四年)至天宝十二载(公元七五三年)间二十四位著名诗人的诗二百三十四首,其中有李白的诗十三首,而没有杜甫的诗。可知在开元、天宝年间,杜甫虽身在长安、洛阳,他的诗还没有得名。回到成都以后,诗越写越好,但是因为远离了文艺中心的长安,也还是不很著名。高仲武编选的《中兴间气集》,收至德元载(公元七五六年)至大历末年(公元七七九年)二十六位著名诗人的诗一百三十二首,也还是没有杜甫。由此可知杜甫与李白在当时并非齐名。一直要到元稹作杜甫的墓志铭,才极力推崇杜甫,以为非李白所能及。韩愈作诗,有“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调张籍》)之句,从此以后,论诗者才以李、杜并称。元稹的扬杜抑李,使后代的文学批评家提出了“李、杜优劣论”的问题,对于李、杜二人诗篇的谁优谁劣,历代以来,有过不少论辩。

第一,杜甫的路数是反盛唐的,他的路数在当时并未被广泛承认,而要到晚一些才被推崇。其次,杜甫写诗最好的年头,远离当时的文艺中心,这客观阻碍了他的出名。
以上。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