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一场塌房事故,意外结识貌美女学生,两人不惧流言相守34年

[复制链接]
lqxxql 发表于 2024-9-23 14:14:57|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钱穆先生
1951年冬,中国台北。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钱穆正在礼堂进行演讲。
突然,天花板出现了异响,紧接着石灰和墙皮开始扑簌簌掉落。“快跑!快跑啊!房子要塌了!”台下的青年们发出惊呼,人群纷纷惊慌地往外涌出。
后排角落里那个亭亭玉立的女孩却焦急地与人流逆行,拼命往里面挤着,眼神锁紧了台上临危不惧、只顾着指挥学生们快跑的钱穆。
头顶的横梁已经摇摇欲坠,钱穆却没有丝毫察觉,双手推着、拨着帮着大家撤离。紧急关头,女孩用尽全力大喊:“钱老师小心,快闪开!”钱穆下意识地退了一步,却还是眼前一黑,被砸晕了过去……
礼堂塌方,著名学者钱穆身受重伤的消息不胫而走。
几天后,钱穆从疗养中心睁开了眼睛。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气味,连护士的口音也是陌生的,刚刚醒来的钱穆非常茫然,唯独看到床边坐着的那位年轻女孩时,钱穆才感到一丝亲切和温暖。
她是谁?钱穆开始在脑海中搜索这个面孔。

“钱老师,您醒啦?”女孩轻轻蹙眉,俯下身关心地询问钱穆。对上她那副温柔纯净的眼眸,犹如春风拂面吹暖了钱穆,他甚至有了一秒的失神。
女孩体贴地将钱穆扶坐起来,递上一杯温水,再一次对上这个明媚如春日阳光的笑脸,钱穆终于想起了女孩是谁。
“胡美琦?”她是钱穆在香港的学生,因为成绩优异、见解独到,钱穆对她印象颇深。她父亲还曾担任江西省主席,
一年前,胡美琦跟随父母从香港移居到了台湾。钱穆怎么也没想到,她会在医院照顾自己。
胡美琦听到钱穆喊出自己的名字非常惊讶,她瞪大了眼睛问:“钱老师,您还记得我的名字呢!”钱穆桃李满天下,竟然还记得自己,胡美琦心中欢呼雀跃起来。
钱穆微笑着颔首,才想起塌方时那个拼命喊自己小心的女孩也是她。看着面前这位有些面红的女学生,钱穆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多情的猜疑。

钱穆先生一生笔耕不辍
可是毕竟自己已经是年近60的“糟老头子”了,而胡美琦才刚刚20出头,正当妙龄,钱穆觉得不大可能,便没有继续深究,只认为胡美琦对自己的关心只是单纯的学生对老师的尊重。
胡美琦也没有多想,只觉得对这位老师格外的挂怀。在台中听说钱老师要来台北演讲,便非要来听课不可。碰上礼堂塌方,老师没走她便也没走,后来老师受伤,她没来由地觉得:照顾他,是她的责任……
就这样,胡美琦留了下来。在她的悉心照料之下,钱穆一天天的好转了。
头上的伤好了,骨折也已经愈合,而胡美琦却发现钱穆经常肠胃不适,询问之下,钱穆承认了自己因经年累月的作息不规律,已有胃疾多年。
钱穆告诉胡美琦:“没办法,这毛病已经很多年了,治不好的。”而胡美琦却倔强地说,只要认真调养,她保证让他不再受胃病困扰。
能在受伤后最虚弱、最困顿的时光中,与胡美琦朝夕相处,并享受她无微不至的关怀,钱穆本就满心感激,听到这话,他更是连飘零之感都被融化了,肺腑中只剩下了绕指柔情。

钱穆与胡美琦
可是胡美琦的学业还没有完成,父母也接连催促她返回台中。而正在这时,台中也有机构邀请钱穆前去疗养,胡美琦舍不得与钱穆分开,便力劝钱穆与自己同行,去了气候宜人的台中。
在台中,钱穆一边休养,一边孜孜不倦地做学问、修改演讲稿,每到傍晚,他就开始期待胡美琦的出现。不知从何时开始,白天各忙各的,晚上共进晚餐,已经成了他们雷打不动的习惯。
起初,胡美琦每天准时来找钱穆吃晚饭,是为了用这种方式督促他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改善他的胃病。可从台北到台中,两人越来越熟悉,胡美琦对钱老师的崇拜似乎在不经意间变成了爱慕。
相差34岁的两人就这样心照不宣的,每天都默默期待着共进晚餐的那一点点时间。

钱穆与胡美琦
钱穆很清楚自己已经不能再把胡美琦当成自己的一位普通学生看待,可是,钱穆显然比胡美琦更加克制。
夜深人静时,钱穆总在思索自己这一把老骨头,除了会让胡美琦更加劳累、让胡美琦承受人们的流言蜚语外,还能给她什么呢?
何况,自己还有妻儿在大陆,虽然相聚不知何时,可这对胡美琦来说未免也有失公平。
是的,在钱穆南渡香港之前,他其实已经有了两任妻子。在钱穆33岁时,他的发妻邹氏就因为难产离开了人世。一尸两命,钱穆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痛。
他度过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才认识了第二任妻子张一贯,婚后,两人和睦恩爱,生育了三男二女,可因为局势动荡、工作繁忙,抚养孩子的重担都落在了张一贯一个人身上。

钱穆
虽然他们夫妻二人已经因为战乱等原因失去联系好几年了,可是钱穆心中始终记挂着海峡对岸的妻子儿女们。所以,即便钱穆对胡美琦也有了感情羁绊,他也不愿越雷池一步。
而当时,胡美琦自然不知钱穆心中的这份纠结。为了能每天再多和钱穆相处一会儿,胡美琦开始在晚饭后拉着钱穆一起散步。她嬉笑着告诉钱穆:“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呀!”
可钱穆有意与她保持距离,只能给胡美琦泼了一盆冷水。
“我已经57岁了,就算真的能活到99,也只剩40年了。”这话如当头棒喝,震得胡美琦久久说不出话来。
在与钱穆相识相知的过程中,胡美琦始终沉醉于他的才华与学识,虽然知道钱穆年纪,却总是只看得到他风度翩翩、气质如华,从未想过这巨大的年龄差意味着什么。

胡美琦
可是当这个数字直白地摆在面前,胡美琦也切实尝到了苦涩的味道。钱穆已经57岁,而胡美琦才23岁,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娇嫩花朵,这巨大的年龄差简直让人望而却步。
人们总是愿意歌颂忘年之交的友情,却很难接受忘年之恋的爱情。胡美琦心中充满了“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遗憾,而钱穆也同样感到酸涩。
无比聪慧的胡美琦也已经从钱穆的话中明白了他的深意,从此减少了与钱穆碰面的次数,后来钱穆身体恢复如初,也筹措到了香港办学的资金,便起身回到了香港。
这段隐忍含蓄的忘年恋尚在萌芽之中仿佛就要无疾而终了。

中间为钱穆与胡美琦
钱穆走后,胡美琦将生活的重心又重新放在了学业上,那时她在台中念师范类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尽管她非常的刻苦学习,却始终觉得自己志不在此专业。
胡美琦真正醉心的是国学与文化传承,也就是钱穆所专注的那个方向,这也是她为深深为钱穆所倾倒的原因。
随着当时的局势变化,59岁的钱穆必须要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孩子们都不愿意来到香港,那么他可能有生之年都无法与妻儿团圆了。
虽然钱穆胸中有丘壑,心中怀家国,可也是最普通不过的凡人一个。失去了团聚的希望,与家人遥遥相望的他成了一个漂泊的浮萍,内心仓皇凄然。

胡美琦
而身在台湾的胡美琦也在毕业之际下定了决心,放弃她所学的专业,转投国学传承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
当时,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就是由钱穆在香港创立的新亚书院。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钱穆虽因“私事”困顿寂寥,却始终惦记着香港的这批同胞及后代的教育问题,以一己之力打开了传承文化的大门。
当胡美琦再次来到了香港,见到钱穆的那一刻,她发现钱穆的眼神也变得炙热起来。这次,她本只是为了理想而来,没想到,也意外收获了爱情。
两人因国学文化结缘,钱穆也抛却了心中的挂碍,本就真心相对的两个人终于能够坦诚相待。除了每天一起工作,胡美琦把钱穆的生活也安排得井井有条。
年轻的女孩对钱穆的关心是热烈直白的,她会为了钱穆不按时吃饭而佯装生气,撅着嘴巴扭过头去。一把年纪的钱穆无法抵御这样的爱情之火,他心中一直记挂着胡美琦,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胡美琦与钱穆
在钱穆61岁、胡美琦27岁那年,他们勇敢地冲破了世俗的眼光,抛却了“卿是红颜我白发”的顾虑,在香港成为了合法夫妻。钱穆漂泊的灵魂终于有了可以栖身的温柔乡。
新婚当天,钱穆还亲自题写了对联一副:“劲草不为风偃去,枯桐欣有凤来仪”以表达对妻子的爱慕之意。
婚后,夫妻二人相濡以沫、举案齐眉,为了解决新亚学院的经费危机而东奔西走,最终,钱穆亲赴美国为新亚争取到了每年2.5万美元的办学捐赠,彻底解决了新亚的经济危机。
新亚学院的稳定、顺利开办为国学在香港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中国传统文化在香港的传承立下了汗马功劳。
到了1963年,当时的香港政府有意在香港大学之外再创办一所大学,新亚学院被选为最主要的基本学院,钱穆得到消息积极从中斡旋,与英国派来的代表进行了多轮协商。

钱穆与胡美琦
钱穆先生坚持认为香港中文大学的首任校长应有中国人担任,与英方代表据理力争、不肯退让。
最终,协商取得了令人精神振奋的结果:不仅港中大的首任校长由中国人担任,港中大还要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以中文为基本的授课语言。
可以说,钱穆先生以一己之力奠定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发展方向。
但是拟定的港中大首任校长李卓敏与钱穆的办学理念相差很大,钱穆认为结合香港当时的状况与局势,港中大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中文大学,更要做好与西洋文化的融合。

钱穆
可是李卓敏却觉得这样“不伦不类”、实施难度大,再加上港中大联席成员背景复杂、各方制衡,慢慢地钱穆发现这里的环境已经与自己的办学理念相差甚远,便生出了离开的想法。
钱穆回家与夫人商讨此事,胡美琦也深感不满。她一直是“新亚精神”的坚定拥护者,于是建议钱穆如果在这里已经违背了自己的初衷,那么不如退出来,另谋发展。
钱穆与夫人的想法一拍即合,于是,1965年,钱穆辞去了新亚学院院长之职,结束了在香港16年的办学生涯。
1967年,钱穆夫妇应邀从香港迁居到了台湾。胡美琦亲自绘制了房屋的图样,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精心挑选,最终在山清水秀的外双溪,他们建起了一座静谧安逸的二层小楼。
为了纪念母亲,钱穆将小楼命名为“素书楼”,从住进这里开始,便每周在素书楼开设讲堂,向台湾的学者们弘扬国学、史学及传统文化。

钱穆
胡美琦自然而然地担任起了“教学助理”,把所有准备工作、所需的文史材料、学者的桌椅板凳准备得井井有条。素书楼成了台湾的国学学者们弦歌不辍的“加油站”。
但钱穆当时已经70多岁高龄,虽日渐目弱力衰,可是脑中的思想之树更加枝繁叶茂,他还有许多想法、理论要传扬,可著书立传已经力不从心。
于是胡美琦开始为丈夫代笔,晚年钱穆的著作皆是由他本人口述后,胡美琦誊写修改给他听,确定后再行发表的。而胡美琦本人也以国学传播为业,著有《中国教育史》等颇具学术意义的名篇。
胡美琦不仅仅是钱穆的夫人,更是他的知己,如果没有她,恐怕钱穆也无法在风起云涌的香港、局势激变的台湾大展宏图。

钱穆与夫人胡美琦
两人携手走过20多年后,胡美琦又为已经因病失明的钱穆带来了他魂牵梦萦一生的惊喜。虽然她一生未育,没有体会过为人父母的感觉,但是她从钱穆的眼神和话语中懂得了钱穆对子女的牵挂。
在她的帮助下,钱穆与在大陆的子女取得了联系,并且相约在香港见面。
1980年那天,她带着钱穆到达香港红磡车站。因为早已陪伴着钱穆摩挲过无数遍子女的照片,胡美琦一眼就认出了刚刚抵达香港的钱穆的孩子们:三个儿子和小女儿。

钱穆
她拉着钱穆小女儿的手,亲切地交到钱穆手中,伏在钱穆耳边说:“孩子们来看你了。”钱穆再一次感受到了那种春风吹进胸膛的温暖与激动,30多年了,他终于又见到了自己的骨肉至亲。
不过惊喜还没有结束,胡美琦依旧在努力。为了不让他留有一丝遗憾,1981年,胡美琦又将钱穆的大女儿和大侄儿带到了他面前。
钱穆在耄耋之年了却了人生遗憾,心中自是喜不自胜,更加感激胡美琦。1986年,他的身体已经呈现出了油尽灯枯之态,于是决定在素书楼再讲最后一课,告别杏坛。

钱穆胡美琦夫妇
那天,素书楼内学者云集,来自香港、台湾各界的人士都来旁听,看着丈夫即将结束已经将近70多年的执教生涯,胡美琦也落下了泪水。
后来,钱穆被称为“一代宗儒”,在1990年离开了人世,享年95岁。与胡美琦这段相守34年的婚姻,也随着他的离世而消亡了。
离世前的两个月,钱穆还受到了陈水扁等有关人士的质询,为避免“享受特权”的误解,钱老先生毅然搬出了素书楼。

右边为钱穆与夫人胡美琦
钱老先往生之后,胡美琦为了完成他的意愿,又四处协调、奔波,更亲自回到大陆为钱穆挑选墓地。
最终,钱穆的骨灰被安葬于太湖西山的俞家渡石皮山,在她的主持之下,他终于回到了思念了半生的太湖,得以魂归故里。
而胡美琦也继承了钱穆先生的意志,余生都在为两岸三地的国学之推广而奉献着,在缅怀先夫之余还整理出了《钱宾四先生全集》直至22年后油尽灯枯。
胡美琦对钱穆从一而终的爱情感动了世人,也感动了钱穆的子女。她逝世后,钱家后人将她的骨灰从台湾带回了太湖,与钱穆合葬。

中间为钱穆、胡美琦夫妇
这对饱受非议的老夫少妻,因共同的志向与理想,因经年不衰的爱慕与真心,最终做到了真正的生同衾,死同穴。
钱穆先生的后半生,也正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生活。有为之奋斗的事业,有同心同德的爱人,一屋两人三餐四季,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爱情最美的模样。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