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在苏区为何玩不过博古:留苏牛人后台特殊!24岁掌权固然不服

[复制链接]
第一浪 发表于 2024-9-22 09:50:59|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完《大道薪火》终剧,许多朋友都在议论道:“不是说,强龙难压地头蛇?为何苏区党政创始人硬是玩不过小年轻博古?”在下觉得要从几个方面看,首先是博古并非小儿科,他1907年出生,比领袖小14岁,但学业有成,从小早慧。18岁就任进步刊物《无锡评论》主编。在苏联留学四年,精通俄语,能言善辩,引用原著出口成章。马列经典背得滚瓜烂熟,能脱口而出。他回国后凭宣传立身,颇具权威,翻译了大量的马列著作。在中共七大整风要求读的五本马列经典书籍中,就有三本是出自博古之翻译。

其次,中国共产党是为信仰而奋斗,共产国际是绝对领导不容置疑。早期党内领导人,皆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精英,都是才华横溢的人中龙凤。他们党性极强,一切相信党,无条件服从党中央。虽然王明、博古并非中央委员而选上中央领导,24岁的博古成为党内负总责,背景是共产国际与王明支持。领袖虽然是一大代表,曾作为中央特派员,领导秋收起义,但失败后开赴井岗山,却是被认为属违背中央路线的“另类分子”,只能接受湖南省委领导,而又远离中央。


再次,进入苏区后的博古,周边支持者阵容强大。政治上有王稼祥、张闻天、任弼时、项英等中央大员助阵;军事上有李德,共产国际军事顾问、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以及相对中立的红军总政委周恩来。到了博古、李德、周恩来“三人团”集权之后,领袖已经彻底失弃抗拒力了,他的支持者仅剩总司令朱德,其余全部被批判降职下放。有人说了,为何不敢采取“兵谏”?只要看井岗山斗争时期形势就明白:湖南省委派周鲁一人单枪匹马进山,就可以将领袖“开除出党”。说明“不是不能”,而是党性党纪不允!

领袖当时处于少数派,中央绝大多数人,都还没有认识到其思想路线的正确性,即便是独立思考的王稼祥,也仅仅是感性认识,觉得他实事求是而已,并没有从理论上产生共鸣。所以,领袖孤独苦闷,以致重病。1932年9月,他指挥打下福建漳州,缴获飞机与大量物资,筹款百万银元这种天大胜利,也与中央路线相左。就是在这种矛盾的激化下,1932年10月份的宁都会议,领袖再次受到降职与批判,脱离军队,携妻养病。

领袖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的反潮流与独立思考。每次都是少数派,而真理偏偏掌握在少数派手里。最后,也都被实践与历史所证明正确。这就叫历史选择了领袖。遵义会议,就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统一思想。尽管博古不承认,说坚决贯彻执行共产国际指示没错。尽管李德不认可,说谁来指挥能会失败。尽管凯丰辩解,认为军事指挥出错但政治上没错。但是,血淋淋的教训,生命的代价,使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思考,自己当家作主…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