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确定自己适不适合考研?

[复制链接]
zwpzwp2001 发表于 2023-8-22 03:01:5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今年大三,有考研的打算,但是对于本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没有太大的热情,对于其他的专业又感觉太陌生。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还有就是一般要到什么时候开始报辅导班?
大家给点建议吧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attribt 发表于 2023-8-22 03:02:0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研二在读,回首入学以来的历历在目,从挫败到迷茫再到奋起直追,从得到大家认可再到实验室包宿苦战,现在依然在码paper准备读博的路上不断追逐。今日的梦想,值得你去争取,今天的生活,绝不是你昨天生活的冷淡抄袭。晚上22点,心有所感,和大家聊一聊“现在的你到底适不适合考研?”
我的读研初衷:

高考分数低的可怜,原本可以拿到豪华巨轮的船票,却亲手撕毁了它,不出意外的选择了糖果。本科二本,大一大二一直沉浸在所谓的安逸环境,忙不迭的考试,60分万岁的高数,好多好多回忆。大三阶段我彻底慌了,家里没有背景,就业堪忧,特别是实习给我留下了难忘回忆。带着去一所好学校的理想,毅然决然的报了某985。备考期间,导员就曾统计大家的报考志愿,一度劝我不行就上班吧,985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是的,学院好几年考研记录中,最高的就是211,还被老师日常吹嘘半天……


过程不多说了,一度艰辛+咬牙硬抗,相信上岸人都懂的,最后初试总分402,复试第二成功上岸。
看完这段话,相信你也和之前的我一样,怀揣着各种想法,恨不得已经想象到进入研究生校园的场景。有的人读研为了找个好工作,或者是怀揣着科研梦,读研读博甚至出国(是的,今年我争取到了出国交流的机会,雅思也过了,由于疫情这件事就耽搁了)。或者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也有可能是人云亦云,别人都考了那我也考…
给大家几个建议,以下目标的人适合考研:

1. 读研想找个好工作
2. 读研改变家庭命运
3. 读研有个更好人生(虽然现实很残酷,不是读研就能改变人生,但至少可以让你的人生轨迹更加精彩)
4. 一心向往科研,想继续深造读博
5. 好多好多,只要是正能量/有自己想法的都可以考研
不适合考研的人群:

1. 随大流,别人考我也考
2. 父母的意愿(因为即使考上了,你会发现不喜欢现在的氛围,不喜欢现在的专业,甚至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人生这么长,为什么不做点快乐的事)
3. 也不知道为什么考研,就是考着玩(说个真实的例子,本科同学,家境不错,也是这种心态,结果报名200块交了,考试没去。问她为什么不去,她说还没准备好)
其实考研并没有那么多限制,只不过要提前想清楚,为什么考研?现在三年制学硕专硕全国基本普及,那么这三年时光可以带给你什么?四个字“权衡利弊”。如果说本科就找个高薪工作,那么你还为了就业去考研,那么真没必要,很可能毕业还没本科工作好。如果说为了逃避就业,那么读完这三年你该面对的还是得面对(当然读博当老师的情况除外)。如果说本科境遇不好,不甘心现在的生活,那么不妨给自己一次机会,也许人生在这个时刻会悄然改变。
很多人找借口,学生党没钱,报不了网课,一直自学,说拿低分和这个也有关系,其实我也是学的,考研除了书本+一些其它杂七杂八报名费,别的也没花多少,一直管家里要钱也不是个事,所以我当时就找那种免费网课看,没办法,一旦哪个知识点出问题,我就把这个课拿出来,找它对应的章节,就看那一节,记笔记+刷题,这样的做法很干脆,哪里不会学哪里,也大大节省时间成本,因为专业课+政治还有很多要背诵的内容,如果你也有这种情况,其实自制力+自学完全可以应付数学这一科,另外多找找资料,没大问题,把我之前用过还不错的资料+课程放下面,有需要的自取吧!(纯免费,点进去随便填点信息就行,有用的囤起来)
说说读研的感受:(给大家一个参考)

其实读研并不是想象中的轻松,高考之前家长就一直骗孩子,上了大学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事实是这样吗。考研时想着,读研之后一定要放肆玩一玩,确实,可以潇洒几天,但轻松的日子的不会太长。奋斗是长线的,有得必有失,努力的人不一定成功但绝不会差。
研一入学才发现和大家的水平差这么多,一是很多本校生底子好,知识学一学就能轻易弄懂,二是毕业设计就跟着老师的那种学生,读研还跟着他,所以这也导致无形间人家读研时间比你多一年,差距可想而知。二本学生,本科没和老师做过所谓的科研,也没写过论文,虽然得了两个数学建模奖项,但对比于那些证书加身的学生,相形见绌,研一上学期疯狂补基础,我做的内容人家之前本科就做过,所以只能在效率+时间上追赶他们。


那段日子还是很痛苦的,自我怀疑,要不要就这么混三年完事了。想一想读研的初衷,心里暗自害怕,如果就这样躺平,那么你失去的不仅仅是机会,还有那三年时光。研一上学期结束,我的水平已经基本上和大家持平,不仅补之前的内容,还要纵向学习大家正在进行的方向。
研一下+研二上,发了文章,当然这里面离不开导师+师姐的帮助。人家其实也明白,如果你是可造之才,有那份坚韧,帮你会有收益,如果不是那块料,其实人家基本就不管你了。所以也和大家说个小细节,平时导师在实验室的时候,人来的非常齐,如果不在,那么很多人就会懒散,出去happy,寝室躺着,985的学生也没你想象中的学神形象。但这些你以为别人看不到,但导师其实都知道,每个人是什么秉性,什么水平什么性格,值不值得给资源,一清二楚!
论文产出一是自己的努力,二是平台,三是得有贵人给机会,闭门造车是写不出SCI的,至少我没有这种水平。
明确你适不适合读研之后,那么就要对考研有没有把握做个打算:

和你说个真实例子,本科一个寝室的同学,一战跨考财经,二战直接报北大光华。不是说她实力够了,而是她看人家录取分数低,觉得有把握,万一考上了呢,其实这种学校的分数并不具备适普性,因为是真的难,以至于各路学神的分数都维持在一个恒定区间,造成假象。不出意外,她没去考。中间那天我们还在群里打气发红包,结果……




所以说考研择校是很关键的一步,别轻易报太高,除非有着破釜沉舟的打算,其次也别报太低,否则分数出来爆冷拿高分,你心里还是不甘。报考层级可以按照本科层级往上一层来累积叠加,本科二本,至少可以试一试一本,普通一本至少可以试一试211,211可以往985尝试。
这个是大多数人常规选择。但数学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尝试往高报报,因为数学是很多人过不去的一关,今年国家线57,没过国家线的绝对有大批的人,分数过院线单科没过线的人也大有人在,数学这一科省力,会成为你的一大优势。
政治认真学一学过线并不难,理解上来了拿高分也不是没可能,专业课如果能拿到学校往年习题,那么无疑是最好的方式,或者有的学校会拿到专业课题库,虽然题量大,但只要复习好,分数还是有保证的。如果学校只给了参考书目,那么找找学长学姐看看有没有门路,拿到往年试题做参考,书本是核心,吃透就没问题。
英语也是很多人的软肋,就好像高中时期有的人偏科一样,如果你也是这种情况,建议你摆正心态,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把试卷各个题型进行拆分,分块消化,最起码过线是没问题。我这样说是不想让大家有压力,只要平时不总刷手机,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考研胜算真的很大!
说说学校地域和专业好坏的优先级问题:

没读研之前的想法是专业好坏第一,学校地域排第二,现在我的想法完全改变了。举个例子,如果说这两个学校一个水平,其中一个学校在北京,另一个学校比较偏远,但后者的专业更优质,你选哪个?做为过来人,我给你个建议,选前者,因为地域很重要,从就业+录取分数线就可以看出来,北京的分一定很高,其次校招更丰富,不乏一些大厂HR频频光顾,另外实习也有更多机会,如果在偏远地区,这些资源基本为0。
如果说一个是普通一本地域好,专业也好,另一个是211,各方面较前者差一些,那么选后者,牌子优先。就业的时候很可能211/985这一项就把你拒之门外,另外读博申请的时候,211也比前者更好听。
总结一下:有牌子选牌子,其次地域为大,最后才是专业好坏(出了那种全国第一非常知名的名头)
读研的好处:

读研之后起码你身边的朋友圈层次都是研究生+博士层级,机会也更多。也有很多真正见世面的场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听听专业领域大牛讲座,受益匪浅。另外读研更能培养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家方向都不一样,遇到问题一是问导师,二是导师不在就只能靠你自己,所以这三年会得到飞速成长。读研之后眼界也变了,本科认为很香的工作,再让你去,你可能就觉得不好了,因为选择层面也更广。和博士们相处,你会明显看到每个人身上的长处,有的人默默无闻却实力惊人,有的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可真正出现的时候,总能轻描淡写解决你的问题,交谈中颇有感触!
【相关阅读】

万字干货长文,23考研网课大合集,学姐手把手教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款!各科谁讲的最好?不同的老师擅长哪个点?如何免费获取网课?都放这里啦!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359458729/answer/1544161403" data-image="http://pic4.zhimg.com/v2-3c054b12d80410bf091fd44b98f0a3bf_120x160.jpg" data-image-width="696" data-image-height="950" class="internal">我现在是大三准备考研了,想问问你们网课都在哪里弄的?1.7 万赞同 · 1529 评论回答复试从进门到结束,我已经全部规划好了,把我当时的各种资料分享给大家,邮件难道只有出分才发吗?复试过后发不发,怎么发?(出分前+出分后+复试前+复试后+跨考都准备好了),简历怎么设计?其中大有学问!(别等到时候复试再找,兴许这个回答就不在啦!)
考研复试中有哪些话是老师一听就很讨厌的?2816 赞同 · 152 评论回答最后祝福:

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无法更坏,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考研是一个人的事,只有真正经历过,才不会后悔,加油!

rainsun66 发表于 2023-8-22 03:02:1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考研这条路,除了努力,选择同样重要,前期选择要不要考研,中期选择院校,后期选择导师,选好了导师又要纠结要不要考博,真的是一不慎重,后悔2、3年。
所以在开始走上漫漫复习路之前,先来看看自己适不适合考研?
一、什么样的人适合考研呢?
1热爱这个专业,以兴趣为导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喜欢一个专业所以想要在这个专业内深造下去,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相关知识!那欢迎你考研,考博,在学术这条路上走下去!
2目标职业相关要求较高,必须考研
像是医生、高校老师,科研这些特定职业,必须是研究生以上学历才行,那没得选了,考吧!
3想要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水平和知识面
这部分同学呢,是觉得自己目前的水平找不到一个满意的工作,或是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对工作不是很满意,所以想要通过考研再提升自己,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没问题,考吧!
4本科院校过于普通,想上名校的
有一说一,确实名校光环在找工作时更有用,如果觉得自己的本科院校确实不够,考吧,没问题!
二、什么样的人不适合考研呢?
1逃避就业
俗话说,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如果你仅仅是因为大四的时候,不想出去找工作实习,而是就想啥也不干的待在宿舍摸鱼从而选择考研的话,相信我,你在考研的时候也会是这种心态,特别是复习到中后期,每天重复看知识点,会学到你无聊死。而且因为啥都没想好,你未必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学习!找工作很难,考研同样不简单!
2盲目跟风
本来打算找工作的,可是看宿舍其他人都考,那我也考考吧!抱着这种目的考研的同学我建议你再慎重考虑考虑,因为很大程度上你会是陪跑炮灰,别回头虚度一年的时光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同样的,听从父母的话选择考研的同学也要仔细想想,要有自己的主见!
另外,一些潜在因素,像是家庭经济情况什么的也考虑一下。
<hr/>如果明确了这些,你还想要考研的话,那来简单说说考研复习规划。
考研尽量掌握好时间,一年左右最好。一般是12月底考试,也就是开春2/3月份你就要着手准备了。如果不是自己实在太懒没动力学,不建议报课外辅导班,很多都是圈钱的,实在要报的话擦亮眼睛!网课有必要看看!
3月之前:
想好目标专业和院校
3—6月份:第一阶段基础复习
英语:
1背诵单词。
2学会分析长难句的结构。前期自己要是不会的话,可以跟着老师去学。
数学:
1搞明白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和公式,加强对这些理论的理解。数学的话,汤家凤、张宇两位老师的课都挺不错的!
2结合练习题来检测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专业课:
1看报考专业的基本知识点,整理笔记框架。
2看一些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其他资料,扩展知识面。
7—9月份:第二轮复习
英语:巩固单词,攻克阅读真题。英语视频课推荐唐迟老师的,真题书英一《考研真相》四件套英二《考研圣经》四件套,句句图解,比其他书详细很多,基础弱四六级没过的可以考虑下!
数学:强化真题练习,整理错题本。
专业课:根据笔记背诵知识点
政治:按章节理解记忆知识点,配套练习选择题。政治的话一个是肖秀荣老师,死跟着他吧!资料就不写了,考研党应该没有不认识他的!再就是徐涛老师系列视频课,挺有意思。
10—11月:第三轮复习
英语:系统完成第二轮真题,准备大小作文
数学:做第二、三遍真题,复习错题
专业课:继续背诵,扩充知识体系。
政治:控制选择题错误率,记忆重要知识点。
PS:这个阶段要关注招生简章,注意报名和预报名的时间。
12月:复习冲刺阶段
英语:模拟考试,背单词作文
数学:模拟考试,复习错题
专业课:成套模拟训练,培养时间观念,重点记忆自己还未掌握的部分。
政治:背诵主观题模板。
当然,这个规划只是一个参考,你可以了解了解考研一年自己大概要做什么,最重要的还是你提的那个问题想明白了,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考研!别回头看了好多复习帖规划帖,猛然回头想想,我到底是为什么要考研这个问题还是稀里糊涂的!
瘾大技术差 发表于 2023-8-22 03:03:0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考研生,这是我结合自身精力还有从考研规划课上提炼出来的精华分享给你,能针对是否考研提供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决策思路和方法,帮助我们下的决定尽可能顺从心意又足够理智符合客观环境,有什么问题和看法也尽管提,欢迎多多交流哈哈~




分享一种方法,助你决定是否要考研?


本文脉络:
一、共识1:是否考研是人生的大选择
二、共识2:若一旦决定,全力以赴,坚持到底
三、确定考研的动机类型,为什么要考研?
四、考研利弊理性分析,享受“利”、承担“弊”
五、面对大选择,感性选择
六、选择后,你是否有走在正确路上的感受?

一、共识1:是否考研是人生的大选择
首先得说,考研是人生中一个大选择,它涉及到至少半年时间的全身心投入、至少四门的考试科目备考学习、以及你人生专业的选择和精进的方向,而确定了研究生专业的同时也大概率上确定了以后你的职业选择意向,所以这是一个大选择,而在这么一个大抉择的问题思考下,我们需要慎重地决定,而不是拍拍脑袋就说要考研或者完全抗拒考研,仔细慎重地审视:考研是不是当下最适合你的选择。
我现在是本科毕业有一年半,其实我也在考研与不考研之间纠结了有一段时间,至少难下决定的那一段时间还是挺纠结拿不定主意的,但是最后我的决定是考研,所以也想把如何下决定这个过程分享给遇到同样问题的伙伴们,给到你们哪怕一点启示和帮助。
其实我经历职场之后,听得最多、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简单、听话、照做。虽然对这句话我依旧保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但是还是按照了这句话的启示,在决定是否考研的路上,选择了参加考研规划课程,尝试去听别人的想法、看法和方法,看是否能帮我做出最适合的决定。
因为以前我做决定都是自己一个人参与,一个人在房间里狂写东西自我对话最后得出一个答案,而这次我选择了让别人参与这个决策过程,参考别人提供的方法和思路,我认为这次决策的过程变得更简单、轻松、清晰了一些,所以就分享给大家,感觉还是很有帮助的。

二、共识2:若一旦决定,全力以赴,坚持到底
那在考研所有故事发生的最开始,最初的那个起点,便是无论你是在哪个月黑风高还是风清明朗的黑夜或白天选择【决定】了考研。
但是你会发现虽然每年备考、报考、参与考研的人挺多的,但是依旧会有一些人在考研中途便选择了放弃,无论何种原因。我相信每年实际备考的考研人数一定多于报考参考的人数,因为总有人开始了考研,期间在纠结坚持还是放弃考研,结果在报考之前就已经选择了放弃,比如说大三时候被老师劝弃考研的我,不好意思的说哈哈。
但是依旧会有人从决定考研的一开始就坚持到了最后,备考-报考-初试-复试,无论结果依旧非常坚定地在坚持着,而这两种状态非常决定着学生在备考考研中的效率和成果,所以这里想说的是咱们为什么要考研,我们考研的决心有多大。
理想的状态当然是:一旦确定了考研,便一心一意、全心全力地坚持备考、备战到底,最顺利的便是一战上岸。

三、确定考研的动机类型,为什么要考研?
选择考研的原因大致分四种类型:逃避型考研、学历型考研、学术深造型考研、被迫型考研。(接下来我要说的内容有些是从规划课上学到来分享的,非原创,同样上过课的同学看到当个复习,在这里主要是想把学到的有启发的部分分享出来)

逃避型考研:
• 逃避就业压力
•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对角色定位模糊)
• 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通常有种无力感)

常见话语模式:
1. 考研是大趋势,大家都考我也考。
2. 感觉自己啥都没有不知道以后能干啥。
3. 决定考研起码显得我还是挺努力的一个人。

学历型考研:
1. 本科学历不够,想追求更高学历。
2. 弥补高考发挥失常的遗憾,想换专业或者学校。
3. 不想一事无成地度过四年大学生活。

学术深造型考研:
1. 热爱研究,对所学领域向深入探索。
2. 本科已经显露科研能力。

被迫型考研:如父母要求
为什么要确认动机:做一件重要的事之前,你想清楚做事的动机,最大的好处就是过程中很少会朝三暮四,会全身贯注在这件事上。
这四种类型,大家可以看自己是属于哪种类型,人往往是复合型的,一般都会有多种类型组合,比如我刚开始就是逃避型考研成分比较多,1、2、3条全中,同时兼具学历型第1、2条。
但是现在正在努力确定专业中,确定过程当中,我在努力把自己的动机努力往学历型第1、2、3条+学术深造型第1条调整,努力让这些持久、刚性的需求成为我的动机,这样在考研路上能坚持地更久。无论我们是哪种考研的动机,我们都要坦诚地面对自己,并对自己的动机进行有效的调整。
因为坦白说,逃避型考研在后期容易被影响,更容易选择放弃,比如:

  • 人云亦云地考研怎么就不会人云亦云地被影响而转变去就业呢?
  • 以决定考研掩盖自己、让自己觉得好像还挺努力的情况也不乐观,最近一篇文章看到最近的某付费自习室里学习时长排行榜第一名的同学,一周学习净时间是5955分钟,意味着一周里平均每天14个小时都坐在书桌前,包括微博热搜也有考研男孩每天学习14个小时,要比努力,决定考研和为考研每天学习14个小时,哪个看上去更努力不辨自明。
  • 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干啥便选择考研的同学类型,其实说不定职场更能让自己清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 毕竟是在职场里真刀实枪地经历过,会有更多启发性的自我反弹帮助了解真实的自己?比如说我在就业的这一年半里见过很多社会上的大咖,真正了解过后才知道原来他们是这样的啊,不再局限于学校的圈子!
在这里针对逃避型考研类型进行探讨,其实也是希望能给到如果是这个类型的朋友有一些启发和帮助,也希望如果确定考研了,就全力以赴,“持战到底”。
同时做决策过程当中,推荐自我对话的方式为主导,了解并确定自己是什么类型以及自己内心的答案,随后在生活中去验证这个答案,而不要让别人替你回答是考研还是不考研,问他人永远是别人认为的答案,而你更需要让自己内心笃定的那个答案和理由。

四、考研利弊理性分析,享受"利"、承担"弊"
其实面临考研抉择的我们,无非便是考研or工作两个方向选择,从理性角度分析,我们先把考研or工作的两个方向的利弊先剖析出来,我们选择一条路,享受选择这条路所带来的利处之外,我们也要承担弊处的风险


那理性分析的角度上,你更希望争取哪种有利结果,更不愿意承担哪种弊处呢?

五、面对大选择,感性选择
那同时在这次规划课上有被分享到另外一种让我印象深刻的选择方式:大事从心,小事从脑。




也就是说,上面列举的大事当中,我们问自己的心,是否想做这件事,这时遵循的是成就思维,是否想达成这一件事情,而像是起床还是回笼觉的这种日常小事类型,则是推荐得失思维:当然是起床啦!还有文章没写、工作没做完,睡什么睡,起来嗨呀!




其实在日常中,大部分人都是反着来,大事从脑和小事从心,结果导致容易出现以下普遍情况:
大事从脑:容易陷入纠结,导致很难做出选择,考研还是不考研,纠结了两三个月还没出结果;
小事从心:容易导致坏习惯、拖延症、执行力差,有计划没行动,赖床······
So......在安静的时刻,问问自己:内心是否真的想考研呢?

六、选择后,你是否有走在正确路上的感受?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就知道我推荐的选择的方法了,其实不仅适用于考研,也适用生活当中的各种选择,面对考研这种大选择时,推荐同时经过理性利弊分析感性从心选择的两种方式,在这两种选择方式的洗礼之后,至少让我们同时在客观和主观上都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和内心了解,而不仅仅只是其中某一种方式。
面临大选择,若只是理性利弊分析的方式,易陷入纠结,在感性从心选择的基础上,加上理性利弊分析,能有来自内心动力的同时,也能让自己辨明自己将会面临选择随之带来的哪些困难(弊处),提前做好准备和承担方式,有效降低心理预期以及更能帮助自己顺利度过考研阶段,如果只是感性从心选择的方式容易心理预期过高哈哈,自己经历过预期过高的阶段所以深有体会哈哈。
那下面分享两类感受,作为确定选择之后的自我评测,看你的选择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对的那条路呢?两类感受我都有经历过,可以说描述地很准确了。
走在错的路上的4种感受:

  • 你费了很大力气,怎么努力都没有任何进步。耗竭感,忙碌不等于成就。
  • 做事的追求就是“easy模式”。最安全的生活,往往是最危险的选择。
  • 你的选择是他人的要求或权威的期待。
  • 当你想到这条路时,看到的总是困难和障碍。

走在正确路上的3种感受:

  • 你并不知道这条路最终让你到达哪里,但在走的过程中你有享受其中的部分。
  • 你从你所在做的事情当中能获得能量,而不是在自我耗竭。
  • 你不抗拒他人的意见,但听取他人意见时,你的内心并不会有太多的自我怀疑和动摇。对选择有本能的信心和确定感。

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

成年之后,所有的重大决定,都不应该由其他人决定。无论那个人多么重要,是你的父母、老师、恋人,或是最好的朋友。

无论何种选择,都将值得被尊重。

<hr/>
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关注微信公众号(Eureka考研行),助力考研,欢迎留言交流~另外打个小广告哦,考研辅导也可以关注我私信哦~
xjqq 发表于 2023-8-22 03:03:5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同学目前仍在纠结是否要考研,也有很多同学疑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考研,为了方便考生,老师希望一下三种人仔细思考一下自己究竟要不要考研。
1、没有坚定地目标和坚强的意志力
在现实中,有很多的同学对于考研并没有一个坚定地信念,考研对他们来说并没有独特的意义,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考研只是看到身边的小伙伴都在考研,自己又不想就业,也就随大流加入考研大军。老师奉劝这类心态的学生,一定要对自己的未来考虑清楚,想明白自己到底有没有真的想好考研。没有一个坚定地目标和意志力对于考研这场持久战来说必然无法坚持走到最后,只能沦为考研大军中的分母。




2、经济能力有限抗压能力弱
老师常说考研可以是为一种投资,只不过这种投资投入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你的时间,还有机会成本,也就是说你为了投入考研所放弃的机会。因此同学们在决定考研的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自己所付出的成本能否负担,以及未来可收获的未来收益。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你还要承担精神的压力,抗压能力差的同学,自然很难坚持到最后。




3、对报考专业的市场需求不了解
很多同学报考研究生是为了以后可以更好地就业,但是很多同学对于就业市场真正需求哪些专业的人才并不了解,想当然的选择自己的专业,毕业后却发现很难找到最初预期的工作。凯程考研晶晶老师建议这类同学可以先在求职类网站上先看看招聘信息,实际的了解一下就业市场究竟需要哪一方面的人才,再根据实际选择专业,在研究生就读阶段注重培养自己的实际技能。
下面几类情况的同学比较适合考研:
1. 对某学科有浓厚兴趣,想在这个学科内继续钻研,学习更多的知识;
2. 已经工作,需要学历为自己增加晋升砝码;
3. 本科专业实在不好就业,希望换个专业重新起航;
4. 本科专业不喜欢,勉勉强强读到毕业,希望换个专业换个行业
5. 理想的工作要求有研究生学历。
6. 想换个城市寻找机会,又不想太冒险。


想飞的菜鸟 发表于 2023-8-22 03:04:0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邀自答。
题主能问出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好,比那些“毫不犹豫”盲目考研的人强得多。
在做出一个关键选择时,“毫不犹豫”固然洒脱,然而却不一定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磨刀不误砍柴功,当你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方向,自己的优势劣势,再下手去干,才会不至于南辕北辙,误入歧途。
阿甘正传里有句名言“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从这个角度看,谈人生的方向似乎是徒劳的。
但是,大体的方向是一定要有的。
有人把人生大体方向分成学术,商界,仕途,要求在这三个方向中选一个。在我看来,这种方式并不合理。以我为例,根据我的性格和天赋,可以选择学术,一直读下去。也可以选择商界,去企业里做文案或技术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去考公务员,安安稳稳的生活。这时候该如何选择?
其实这时候选择已经不那么可怕了,因为主动权在我手上。如果我选择去跟学霸们挣名校的入场券,而放弃心仪公司的橄榄枝,那就不明智了。
在做选择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的性格适合什么工作,天赋能够胜任什么工作。如果你是个交际能力特好,静不下心学习,却跑去跟一帮学霸比考研,这无异于自寻死路;如果你智商超群,不喜欢过多地和人打交道,那就去考研,凭自己的能力和技术说话。
一般人可能不会有这样极端的品质,智商一般,也没什么特长,没有高尚的理想,这时候怎么办?跟着大伙考研去,还是随便找个能谋生的饭碗?
这里我说一个小方法,判断自己究竟适不适合考研:感受一下,你在学习过程中的心情是怎样的。在学习数学时,是否能获得逻辑推理带来的享受;在学习英语时,是否表现出对西方文化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专业课时,是否有一种我一定要拿到这个专业博士学位的渴望。
如果以上感觉你都有,那就考研吧,而且一定要去名校,最好出国留学。如果你都没有,甚至厌恶学习,那你就要三思了。即使你毅力惊人考研成功,考上研后的三年时间你愿意在痛苦中度过吗?
君不见论坛里隔三差五有帖子抱怨研究生读不下去要退学,君不见多少人考研失利调剂来调剂去被折腾得怀疑人生。拿出几天时间把这些问题想清楚,远比待在自习室抱怨没有学习动力强得多。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