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月满中秋情满怀

[复制链接]
xjhtbyz 发表于 2024-9-19 21:13:56|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钟剑桥
中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情感寄托。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黄涛所著的《中秋》一书展现了中秋的历史变迁、神话故事、民俗风情以及背后蕴含的丰富情感。
同赏一轮中秋月,古今何人不感怀。根据现代科学知识,月球上既没有氧气,也没有花鸟虫鱼,不适合人类生存。但是自古以来,人们心目中的月亮都是一个美好的存在,它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宜居星球,而是人文意义上的居所,是一个寄托了无限幻想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仙境。这从人们对它的称呼上也看得出来:“月宫”“蟾宫”“娥影”“桂影”“桂魄”“婵娟”“冰镜”“玉轮”“银钩”“明弓”等上百个别称,这些别致的名称,反映了人们对月亮的美好想象。
月亮有其特有的浪漫气息和坚定又温柔的力量,人们围绕月亮创造出无数美丽诗篇和动人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耳熟能详的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在唐代就已盛传,可以看出,人们对月亮的向往与崇拜。除了赏月,甚至想要到月宫游玩。中国古代文学中,中秋明月不知承载了人们多少思乡之情与团圆之盼。“今夜月明人尽望。”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也许,每个中秋之夜都有人在祈求明月照亮归家之路,祈求明月把思念传递给远方的亲人。
中秋有其鲜明的特色,连爱情故事在中秋都带着“桂花味儿”。书中指出,在元代,中秋习俗不仅被写入诗词,还被写入戏剧里,成为爱情故事的背景或情节要素。吴昌龄的杂剧《张天师断风花雪月》写的是书生陈世英与桂花仙子在中秋之夜偶遇相恋的故事。在剧中,桂花仙子是来自月宫的仙女,是根据民间传说中的桂花女神创作出来的形象。桂花是中秋节的节令物品。传说月亮上的那团像是树的黑影就是桂树,民间有吴刚伐桂的传说,也有对桂花仙子的崇奉。可知这个故事就是在中秋习俗和传说的基础上改编来的。
如今,除了赏月夜游、逛博物馆、制作花灯,许多年轻人在中秋节期间选择参加露营、徒步和音乐节等活动。然而,书中记述了许多地区仍保留的传统中秋习俗,如吃月饼、烧瓦塔、燃烟堆、放孔明灯、抛帕招亲……古人有古人的过节仪式,今人有今人的时代风貌,但保留下来的传统习俗,仿佛是连接古今的一道桥梁。它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有一个可以停下脚步、回归传统的契机。传统习俗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吃月饼,我们品尝到团圆的滋味和家的温暖;通过烧瓦塔和燃烟堆,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这些习俗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
为何神话与民间传说会赋予月亮人格?嫦娥是如何变成月亮的“形象代言人”的?为什么月饼能成为中秋的“顶流”食品呢?
《中秋》一书对这些问题分别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原始社会末期,月亮中的神物越来越多地跟人的形象相结合。这位女神被说成是月亮的母亲,后来被说成月亮本身,并且与男性的日神相提并论。汉代时月神为嫦娥的说法已经确立了。唐宋时期,嫦娥成为月亮的最主要的人格化形象。而月饼的前身是民间常见的圆形饼食,其中又以胡饼也就是芝麻烧饼为主。关于月饼的传说有多种,其中一种提到中秋节吃月饼源于元末农民起义。概括来说,是足智多谋的军师刘伯温给朱元璋出主意,用藏有“八月十五,驱除鞑虏”纸条的面饼传递消息,约各地好汉在这天夜里举兵。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用传递信息的面饼赏赐功臣,庆贺胜利。此后民间逐渐形成了在每年八月十五晚上吃月饼的传统。
那么,古代的公职人员在中秋节有法定假期吗?为什么在一些少数民族的传说中日月星是一家人呢?中秋节传播到别的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会变成什么样呢……开卷有益,这些问题书中都有着丰富且详尽的解读。
作者还精心挑选了55幅彩插古图放在书中,其中包含明代唐寅的《嫦娥执桂图》、南唐周文矩的《仕女玉兔图页》、清代恽寿平的《五清图》等。这些古图涵盖了中秋典故以及中秋景色等丰富内容,生动地展现出当时的文化风貌。
如作者所言,“我们得把这个原本浪漫抒情而又狂放欢快的节日过得生机勃勃、让人喜爱。”让我们与古人一同赏月、饮酒、赋诗,共同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节日。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