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一直很喜欢看《神仙传》、《搜神记》这些神仙鬼怪读物,这是他的终身兴趣。
蒲公十九岁就考中秀才,而且还是当年山东头名,文采斐然、下笔如神,文学天赋极高。
蒲公一辈子郁郁不得志,大部分都住在别人家教书,业余生活只能是读书写字。
有兴趣,有天赋,还有时间,创作《聊斋志异》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吗?
必须提一句,蒲公可不是因为科举失利,才破罐子破摔写志怪小说。二十几岁的时候,朋友就写诗称他为“神仙客”,有人猜测蒲公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写聊斋了。
古人写书基本上赚不了钱,当时的志怪小说也不受文坛重视。蒲公写聊斋,主要还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情怀。科举失利当不了官,作为一个底层文人,自然会拿起笔写些东西。除了聊斋,蒲公还写过大量的诗文俚曲呢。
文人都有致君尧舜、针砭时事的心。蒲公也不例外,很多人从聊斋第一篇《考城隍》推论出,他创作的主旨就是为了导人向善。因此,聊斋中坏人肯定是要受到报应,阳间治不了他们,阴曹也会代摄阳政。蒲公对当时的很多事也看不惯,就在书中批评,“异史氏曰”基本上都是一些小杂文了。
因为一直郁郁不得志,《聊斋志异》最后成为蒲公对个人价值的寄托,一辈子总得给后人留点什么吧。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五十四岁时,有一位三品大官出价两千两要买下聊斋的署名权,这笔钱足够蒲公一家生活几十年,但是蒲公拒绝了。
蒲公厌恶科举,又不能放弃科举,他对自己一直考不上举人耿耿于怀。不过,他对当时科举的批判,像考官有眼无珠,八股不能选出有才之士等也不完全是泄愤,都是有现实依据的。明清以来,一直有很多人批判科举束缚士人,蒲公作为科举“受害者”,难道不能现身说法吗?
聊斋有近500篇故事,这些故事包罗万象,来源很杂。有很多有“本事”,蒲公将原来的故事修改、发挥,另辟新径;有些是道听途说,他搜集记下来;有些是匠心独运,自己原创的。看起来当然会乱,但是内里还是有一些逻辑在的。
我们看聊斋影视剧,看几眼就可以感觉出:它到底像还是不像。这不是说明聊斋是有独特逻辑,风格的吗?
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
PS:喜欢《聊斋志异》的朋友,快来和我们一起交流、分享吧!
聊斋志异圈 - 知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