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十五校教育集团·鄂豫皖五十三校2025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复制链接]
梅州热线 发表于 2024-9-16 09:16:29|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信息、影像和精致印刷等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字符出版不可撼动的神话,图小说、绘本、图文书等成为较容易赢得读者和利润的图书类别。有人称这一时代为“阅时代”。
“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和处理光信号;“读”是将文字符号解码为语音符号,进而理解其意义。人类原本是想借助直接图像来交流的,因为技术条件不支持,才发明了符号间接交流法。现代技术解决了图像和影像的精确重现问题。进而克服了语音和影像的一闪即逝的缺陷,并通过电子书签使“阅影像”如同“读文字”一样可间断和接续,这就使“阅”的方式传播和接受信息成为普遍的可能,动摇了文字传播的唯一性。阅图较读文轻松,是因为大脑不需额外解码。文字的用量也开始浓缩了,是因为交流手段的多样性和传播的便利(如微博)。
视觉器官天生是用来感知影像的。阅图时,大脑皮层兴奋的面积要远大于读文,在更多神经元参与的情况下,接受信息更快、效率更高,所以,“阅时代”将使人更聪明而不是趋于弱智。
“读”是后天习得的技能,“阅”则是人类的天性。“阅”更容易被记忆,利用图形来强化记忆,已被心理学界广泛应用。正如国家有国旗国徽,企业有LOGO,商品有商标。写作要形象,说话打手势,也是让受者更易形成影像。字符的缺点是间接信息,在解码中可能添加受者的东西,这就是联想。但联想只是提取了受者脑中既有信息,并未增加新东西,而原信息则可能走形。用图表达一匹马,传递的信息具有确定性;而用“马”字来表达,无论再加多少形容词,受者的脑中都不可能再现授者想要表达的那匹马。其实,阅并非必然妨害想象力,因为读中的联想完全可以变成阅后的联想,只是思维方式变化了。从总体上说,“阅时代”将极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因为许多想象是文字难以表达的,而现代数码技术几乎可以表达人的任何想象——电影《阿凡达》就是一个例证。抽象思维的基础是形象,表达抽象思维的文字符号也可用非文字符号替代。某些领域用符号和公式来表达抽象思维具有便利性,但技术的未来发展至少会使符号的重要性显著下降。
有人说,读唐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个人会怀念自己的故乡,而用图表达就没有这样的魅力。须知,唐诗的魅力在于语言,而不是字符。语言可创造文学意境,图也可以。文学上图与影像无法取代语言,但与语言结合后并非不能取代文字。
“阅时代”理念必将深深刺激传统出版人的情感。但这是在预测未来,而不是对未来投票表决。未来不由我们决定,当看到青少年和儿童强烈地倾向于阅图时,未来实际上已被确定:无论出版人多么不情愿,也只能理性面对。情感无助于赢得未来,只会有害于判断未来。
(摘编自《“阅时代”》)
材料二:
从美学角度来说,文字和图像本来各具特色,图像以其直观性和具体性见长,而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想性著称。文字读物可以唤起读者更加丰富的联想和多义性的体验,在解析现象的深刻内涵和思想的深度方面,有着独特的表意功能。图像化将文字的深义感性化和直观化,这无疑给阅读增添了新的意趣和快感。正像林白所言:“绝妙之处在于,无论是先看图再看文,还是先看文再看图,都会发现一种有趣的吻合。”林白的解释道出了文与图之间的“互文性”阐发,但这种阐发隐含着某种“危机”。一方面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有效阐发,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从前一方面来看,图文书把书籍“通俗化”和“大众化”了,因而扩大读者范围;但从后一方面来看,图像有可能影响人们对文字的理解,尤其一些漫画书,将一些经典“连环画化”或“漫画化”。本来,这些经典著作多以思想深刻见长,特定的古汉语不但是其独特的表述手段,同时也是读者进入这些经典深刻思想的必要条件和路径。然而,在“读图时代”,此类读物被大量的“通俗化”,改造成“图画本”,独特的语言表述被转换为“平面化”甚至“庸俗化”的图解。比如蔡志忠漫画系列,将诸子经典中的精深思想,图解为一种漫画形式,虽然这也许有助于读者理解这些古代经典,但同时又存在将古代思想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漫画化和简单化的可能性。假如读者对古代智慧和思想的了解只限于这些漫画式的理解和解释,留在他们心中的只有这些平面化的漫画图像,这是否会导致古代经典中的深义的变形以致丧失呢?而唐诗宋词这样纯粹的语言艺术作品,被转化为漫画时,文字独特的魅力及其所引发的丰富联想已被刻板地僵固于特定画面,这是否会剥夺读者对文学作品诗意语言的体验呢?
“读图”时尚的流行,也许正在悄悄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性,其潜在的后果之一是重图轻文的阅读指向。我以为,“读图时代”的读图隐忧乃图像对文字的“霸权”,因此造成了对文字的挤压。在“读图时代”,从文化活动的对象上说,文字有可能沦为图像的配角和辅助说明,图像则取得文化主因的地位;从文化活动的主体上说,公众更倾向于读图的快感,从而冷落了文字阅读的爱好和乐趣。尤其是太多插图进入文学著作中,搅乱了文字原有的叙事格局和逻辑,中断了文章的内在文脉,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文字引向图像本身,也暗藏着破坏了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感悟方式的可能性。
(摘编自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因技术条件的限制,难以借助直接图像交流,所以发明了符号间接交流法。
B. 有人认为唐诗的魅力无法很好地用图表达,但事实上语言可创造文学意境,图也可以。
C. 图像和文字的“互文性阐发”造成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影响人们对文字的理解,甚至使经典著作庸俗化。
D. 许多插图进入文学著作中可能会导致文字原有的叙事格局和逻辑被搅乱、文章的内在文脉中断,甚至破坏了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感悟方式。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技术使“阅影像”可间断和接续,克服了音像传播中的缺陷,使“阅”的方式传播和接收信息成为可能,从而使文字符号改变它原有的功能。
B. 虽然用符号和公式来表达抽象思维具有便利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表达抽象思维时会淘汰文字符号而采用非文字符号。
C. 新奇、精美、内容丰富的图像会大大增加读物对读者的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促使读者消费和阅读。
D. 如果将唐诗宋词转化为漫画,特定的画面就会使其失去文字的独特魅力,剥夺读者对诗意语言的体验。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面对空前发达和市场化的影视业,专为影视而生存的作家和专为影视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纷纷涌现。
B. 图像化的写作将作家的“编码”过程与读者的“解码”过程缩短,在文字与图像的互文性阐发中扬长避短。
C. 中国画非常讲究“意境”,往往在画中题诗,以诗补画,使意境更加深远,让人在看画与赏诗之中,充分享受艺术美。
D. 我们常用“眼花缭乱”表达对复杂图像的观感,这表明图像虽然直观、形象,但也容易让人迷失在庞杂、多元的图像信息之中。
4. 材料二有哪些的论证特点?请简要概括并分析。
5. 在对待文字和图像的关系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 C 2. C 3. A
4. ①采用了对比论证、假设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使得材料的论证更加清晰有力。
②论证结构逐层推进,层次分明,使论证更加深入。
③论证语言理性、严谨,注重逻辑性。
5. 相同点:①两则材料都认识到图像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②两者都关注图像与文字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它们的互补与冲突。
不同点:①对图像的态度不同,材料一对图像在“阅时代”中的作用持积极态度,认为图像能够激发想象力,提高传播效率,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材料二则持更为谨慎的态度,担心图像可能会导致文字的曲解和庸俗化,甚至可能使经典作品失去深度。②对未来的预见不同,材料一认为“阅时代”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技术进步将推动图像在传播中的主导地位。材料二则更关注当前的文化现象,表达了对“读图时代”可能导致的文化和审美危机的担忧,特别是对图像可能压制文字影响力的忧虑。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C.“造成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一方面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有效阐发,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可知,图像和文字的“互文性阐发”可能会造成两种结果,有可能是有效阐发,也有可能是曲解和转义,选项过于绝对。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使文字符号改变它原有的功能”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现代技术解决了图像和影像的精确重现问题。进而克服了语音和影像的一闪即逝的缺陷”“就使‘阅’的方式传播和接受信息成为普遍的可能,动摇了文字传播的唯一性”可知,现代技术使得“阅影像”能够像读文字一样可间断和接续,这确实克服了传统影像传播中的缺陷,增强了“阅”的传播可能性,动摇了文字传播的唯一性,并未使文字符号的功能发生根本性改变。
B.“淘汰文字符号而采用非文字符号”错误,根据材料一第四段“表达抽象思维的文字符号也可用非文字符号替代。某些领域用符号和公式来表达抽象思维具有便利性,但技术的未来发展至少会使符号的重要性显著下降”可知,文字符号并未被淘汰。
D.“就会使其失去文字的独特魅力”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这是否会剥夺读者对文学作品诗意语言的体验呢”可知,作者只是在表达自己的疑问,并非结论。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一方面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有效阐发,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可知,图像也有可能对文字进行有效的阐发,这样读者也可以从图像中品味文学作品诗意语言。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强调“阅时代”的到来以及图像、影像的重要性,提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的传播方式。
A.为影视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涌现,正是技术和市场发展带来的结果,直接支持了材料一的观点。
B.虽然提到图像化的写作缩短了编码与解码过程,但这更符合材料二中的“互文性”论点,而不是材料一的核心观点,因此不适合作为材料一的论据。
C.虽然提到诗画结合能增强艺术效果,但这是一个传统的艺术观念,与材料一中的“阅时代”论点并不直接相关,因此不适合作为论据。
D.提到复杂图像可能让人迷失,这更多是材料二对图像的负面影响的讨论,而不是材料一中的观点,因此也不适合作为材料一的论据。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从美学角度来说,文字和图像本来各具特色,图像以其直观性和具体性见长,而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想性著称”可知,材料二通过对比图像和文字各自的特点来进行论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指出图像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与文字的抽象性和联想性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种对比,作者突出图像的优势和潜在的风险,特别是可能影响文字的独特表达功能。
材料二引用了林白的观点:“无论是先看图再看文,还是先看文再看图,都会发现一种有趣的吻合”,采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来说明图像与文字之间的“互文性”阐发。这一引用既说明了图像和文字可以互相补充,也引出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的可能性。
根据材料二原文“假如读者对古代智慧和思想的了解只限于这些漫画式的理解和解释”可知,材料二设想了一个极端的情况:如果读者只通过漫画式的理解来接触古代经典,他们的理解可能会变得浅薄,甚至出现误解。这种假设论证通过设立假想情境来加强作者的论点,警示读者可能存在的文化风险。
材料二的论证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文章先从图像和文字的美学特点入手,通过林白的观点引出“互文性”的讨论,然后深入探讨“读图时代”带来的“危机”,最后通过归纳总结得出图像可能对文字的影响。结构安排上,由浅入深,逻辑严密,论证过程环环相扣。
材料二的语言理性、严谨,注重逻辑性。例如,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假设语气和条件句,如“假如读者对古代智慧和思想的了解只限于这些漫画式的理解和解释”,表明作者在探讨“读图时代”的潜在危害时,保持了审慎的态度。
5.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相同点:
承认图像的重要性:根据材料一原文“现代技术解决了图像和影像的精确重现问题。进而克服了语音和影像的一闪即逝的缺陷”可知,“阅时代”的到来预示着图像在现代传播和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材料二原文“图像化将文字的深义感性化和直观化,这无疑给阅读增添了新的意趣和快感”可知,材料二也承认图像在现代阅读中的直观性和影响力。两则材料都认识到图像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
关注图像与文字的互动:根据材料一原文“使‘阅’的方式传播和接受信息成为普遍的可能,动摇了文字传播的唯一性”“视觉器官天生是用来感知影像的。阅图时,大脑皮层兴奋的面积要远大于读文,在更多神经元参与的情况下,接受信息更快、效率更高”可知,材料一讨论了图像与文字结合后可能会改变传统的文字传播方式,使阅读更加视觉化。根据材料二原文“林白的解释道出了文与图之间的‘互文性’阐发,但这种阐发隐含着某种‘危机’。一方面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有效阐发,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可知,材料二探讨了图像与文字的“互文性”及其可能引发的文字曲解问题。两者都关注图像与文字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它们的互补与冲突。
不同点:
对图像的态度:根据材料一原文“现代技术解决了图像和影像的精确重现问题。进而克服了语音和影像的一闪即逝的缺陷”“阅图较读文轻松,是因为大脑不需额外解码”“‘阅时代’将使人更聪明而不是趋于弱智”可知,材料一对图像在“阅时代”中的作用持积极态度,认为图像能够激发想象力,提高传播效率,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根据材料二原文“林白的解释道出了文与图之间的‘互文性’阐发,但这种阐发隐含着某种‘危机’。一方面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有效阐发,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可知,材料二对文字和图像的关系则持更为谨慎的态度,担心图像可能会导致文字的曲解和庸俗化,甚至可能使经典作品失去深度。
对未来的预见:根据材料一原文“‘阅时代’理念必将深深刺激传统出版人的情感”可知,材料一认为“阅时代”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技术进步将推动图像在传播中的主导地位。根据材料二原文“太多插图进入文学著作中,搅乱了文字原有的叙事格局和逻辑,中断了文章的内在文脉,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文字引向图像本身,也暗藏着破坏了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感悟方式的可能性”可知,材料二更关注当前的文化现象,表达了对“读图时代”可能导致的文化和审美危机的担忧,特别是对图像可能压制文字影响力的忧虑。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雨燕以及行者
——对理想作家的比喻
李敬泽
一代一代的北京人都曾抬头看见天上那些鸟——北京雨燕,是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野生鸟类。它有一个诨号,叫“无脚鸟”,它的四趾只适合抓住高处的树枝或梁木,落到地上既不能走也不能飞。①它日复一日不停歇地飞,它在飞翔中睡觉,在飞翔中捕食,在飞翔中俯冲下去,掠取大河或大湖中溅起的水滴。
如果让我用一种鸟来形容来比喻我理想中的作家,那就是北京雨燕。北京雨燕把你的目光拉得更远,如果它是一个作家,他就是将天空、飞翔、远方、广阔无垠的世界认定为他的根性和天命。他心怀天下,抗拒着、承担着来自大地之心的引力,不让大地把他拘禁在此时此地、此心此身。这让我想起另一个飞行家,就是齐天大圣、行者悟空。《西游记》第九十八回,唐僧师徒在玉真观歇脚,第二天启程上灵山,金顶大仙要给他们指路,悟空嘴快,说:“不必你送,老孙认得路。”大仙道:“你认得的是云路,当从本路行。”
小时候读《西游记》,总有一个大疑惑,既然目的就是取经,孙悟空一个筋斗飞过去,把经书拎回来交给师父不就得了吗?看到第九十八回,作者才作出了回答,②飞在天上、走“云路”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人之为人的问题是,他必须走“本路”,他无法直接抵达终极,人总是要死的,但日子还得一天一天过,人是在向死而去的一天一天里,在“本路”、在地上的路获得他活着的意义。所以,“云路”上取的经不是真经,在大地上用双脚一步一步走过去,在人世的苦、人生的难中走过去,这才算得了真经。
孙悟空,这伟大的行者,他的本性是飞,他也终于学会了落地,学会了在地上一步一步走,走过万里长路而成佛。现在,我心里马上就有了一个像行者那样的作家,他就是杜甫。
③年轻时的杜甫是凤凰,心高万仞,壮志凌云,“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时杜甫二十四岁,壮游山东、河北,“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遥望泰山,他的目光随飞鸟而上,他的心凌绝顶而小天下。
这样的速度和激情,这样的一往无前、万里横行的豪气,不是杜甫了,是李白了。杜甫在天宝三载遇到了李白,那一年李白四十四,杜甫三十三。第二年,他们同游齐赵,杜甫写下了《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写的是李白,也是自己。
李白才是真正的、纯粹的北京雨燕。他毕生不落地,他是“无脚鸟”、他是“谪仙人”,他只活在他自己那空阔无边的尺度里。他的伟大,让杜甫、让后来人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高格,就在于他真是不累,真是不牵挂,真是在飞,他在人世、在红尘中如此一意孤行、如此飞扬跋扈放浪轻狂。李白走的一直是“云路”,他一生都在飞。杜甫一生都深情地遥望着怀想着李白,他那么爱李白,放不下李白,他爱的其实是他心中那个曾经的自己,那个青春勃发飞在“云路”上的自己。
但一定有一个时刻,生命里的关键时刻,也是中国诗歌和中国精神的一个关键时刻,杜甫忽然想明白了,他不是李白,他做不成李白,他注定要在这泥泞的人间踽踽独行,他的路就是人的“本路”,历经横逆、失败、劳苦,艰辛地为一餐饭、一瓢饮而奔忙,为夜雨中的一把春韭、为人和人的一点温情而感动,“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卑微到了泥土里。但也就是在泥土与泥泞中,在漫漫长路上,他才看得见“三吏”、看得见“三别”,在生命和生活的根部、底部,在寒冷、逼仄中,他的心贴向别人的心,他的妻子、他的孩子、他的朋友、路上那些陌生的受苦的人们。他成了负重前行的行者,背负起人世的沉重,成了诗歌中的圣人。哪里有什么“飞扬跋扈”,而是一步一步、步步惊心,战栗着喘息着,流淌汗水和泪水,从极度劳顿的身体中提炼出来句子。那是一个行者一个登山者的顿挫喘息,那就是生命之累之艰难苦恨。
杜甫之伟大就在于,他竟能把一切提炼为精悍的韵律、提炼为诗。他是中国文学中最伟大的行者,他是第一个走过并且写出“本路”的诗人,第一个直接面对累和喘息的诗人,第一个在累和喘息中为生命唱出意义的诗人。
李白是纯粹的雨燕,他的持久魅力也正在这份常人没法模仿、不可企及的纯粹。而杜甫曾经是雨燕,后来落了地,他竟在地上长出了脚,一步一步走过去,这何其难啊,李白和王维那样绝顶的心智都做不到。杜甫身体里的那只雨燕真的飞走了吗?没有,还在,他翱翔于天之高、地之阔、江河万古,然后,他缓缓地落下,落到此时此刻、此人此心。④杜甫也是雨燕,在绝对的重中依然能轻,在石头缝里望见了明月,他是悲、他是欢,他是穷途末路、他是通达安泰,他能收能放能屈能伸能快能慢,由此,他才能把艰难苦累炼成诗。
我又想起了曹雪芹。曹雪芹,我说他是雨燕,但他其实同时也是行者。这个人作为作家的横绝古今,正在于他既飞在“云路”上、又走在“本路”上,他的路既是“本路”又是“云路”。《红楼梦》没有写完,实在是一大恨事,我甚至大逆不道地怀疑,《红楼梦》写不完,其实是真的写不下去了,“云路”和“本路”越走越合不到一起,雪芹之死是把自己活活难死。
当我这么谈论杜甫和曹雪芹时,我心里想的其实是苏东坡,留给你们去想吧,记起你们见过的雨燕、你们遭遇的行者。这些伟大的灵魂,在往昔的日子、现在的日子里一直陪伴着我们,他们是我们的理想作家天上地下的路,他们替我们走过,他们将一直陪伴着我们,指引着我们。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的北京雨燕,于宫殿的最高处栖息,不停歇地飞翔,形象独特,作者用以寄托自己对作家形象的深刻认识。
B. 文章以读者耳熟能详的行者悟空的故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对作家某种写作态度的思考。
C. 在作者看来,李白作为“谪仙人”和“无脚鸟”,生活得不累且不牵挂,他的飞扬跋扈、放浪轻狂的艺术风格成为杜甫一生心向往之的审美追求。
D. 由文章内容可以推知,杜甫的《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分别是他在“云路”和“本路”上创作的诗歌。
7.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体现出北京雨燕“一直在天上,一直在飞”的特点,能让人“目光拉得更远”,同时也喻指“不让大地拘禁”的像雨燕一样的作家。
B. 第②处,在此可以看出作者否定作家走“云路”,肯定走“本路”,认为走“本路”才有意义。
C. 第③处,引用杜甫的诗作,表现杜甫在年轻时也曾壮志凌云、一往无前。
D. 第④处,作者认为杜甫既是“行者”,心中也有“雨燕”,这也是杜甫能把苦难炼成诗的原因。
8. 文中的“雨燕”和“行者”各有怎样的特点和寓意?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9. 有人认为本文在倒数第三段就可以结束了,可作者为什么又写到了曹雪芹和苏轼?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6. C 7. B
8. ①“雨燕”一生在天空飞翔,抗拒、承担来自大地之心的引力。比喻作家心怀天下,仰望天空,追求更自由更高远的创作理想与人生状态。
②“行者”,指在地上一步步行走跋涉,历经泥泞坎坷的人。比喻作家脚踏实地,心怀天下,体察人间疾苦,在艰难苦累中唱出生命之诗。
9. ①曹雪芹和苏轼引入,延续了文章探讨理想作家如何在生活与精神、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平衡的主题,深华了文章主题。
②通过引入曹雪芹和苏轼历史文化人物,不仅增加了内容的丰富性,也显示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阔的文化视野,展示了文化的深度与广度,普遍性和多样性。
③提及曹雪芹和苏轼这些历史上著名的文学人物,可以唤起读者对于这些人物及其作品的记忆和情感,从而加深读者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和共鸣,激发读者的思考。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他的飞扬跋扈、放浪轻狂的艺术风格成为杜甫一生心向往之的审美追求”错误,原文是“杜甫一生都深情地遥望着怀想着李白,他爱的其实是他心中那个曾经的自己,那个青春勃发飞在‘云路’上的自己”,杜甫对李白飞扬跋扈、放浪轻狂的艺术风格没有产生一生心向往之的审美追求。
7.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B.“否定作家走‘云路’”错误。文中说“云路”上取的经不是真经,必须走“本路”。获得活着的意义,体现了作者只是了肯定走“本路”,认为走“本路”才获得活着的意义,并没有否定作家走“云路”。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①雨燕:“它日复一日不停歇地飞,它在飞翔中睡觉,在飞翔中捕食,在飞翔中俯冲下去,掠取大河或大湖中溅起的水滴”中用三个“在飞翔中”凸显了雨燕一生在天空飞翔的特点。“北京雨燕把你的目光拉得更远,如果它是一个作家,他就是将天空、飞翔、远方、广阔无垠的世界认定为他的根性和天命。他心怀天下,抗拒着、承担着来自大地之心的引力,不让大地把他拘禁在此时此地、此心此身”,赞扬雨燕能让人“目光拉得更远”。用“雨燕”比喻心目中的理想作家。他们心怀天下,抗拒、承担来自大地之心的引力。追求自由高远的理想和人生态 度,“不让大地把他拘禁在此时此地、此心此身”。
②行者:“这伟大的行者,他的本性是飞,他也终于学会了落地。学会了在地上一步一步走,走过万里长路而成佛”,行者值得是在地上一步一步走、走过万里长路的人。他让“我心里马上就有了一个像行者那样的作家”,作者用行者比喻作家;“他成了负重前行的行者。背负起人世的沉重,成了诗歌中的圣人。哪里有什么‘飞扬跋扈’,而是一步一步、步步惊心。战栗着喘息着,流淌汗水和泪水,从极度劳顿的身体中提炼出来句子。那是一个行者一个登山者的顿挫喘息,那就是生命之累之艰难苦恨”,像行者那样的作家脚踏实地,负重前行,在艰难苦恨中“为生命唱出意义”。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讨重点段落作用的能力。
①通过曹雪芹和苏东坡的引入,作者不仅延续了对理想作家主题的探讨,还深化并拓展了这一主题。曹雪芹与苏东坡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大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生涯,同样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交融和平衡,这种平衡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设想,而且是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生活经历来体现,使得整个讨论更加生动和具体,为文章主题的深化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
②曹雪芹和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的作品不仅深受中国人喜爱,通过将这两位文学巨匠纳入讨论,文章不仅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显示了中华文化在面对人生和社会问题时的深刻见解和独到处理方式。这样的引用增加了文章的文化深度和广度,还体现了文学史上不同作家在处理理想与现实关系上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③曹雪芹的《红楼梦》和苏轼的诗作,都是中国文学中的瑰宝,通过这些熟悉的例子,读者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文学作品背后的人性光辉和深邃思想,进而引发关于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之间如何平衡的深入思考。作者在结尾处留下的“留给你们去想吧,记起你们见过的雨燕、你们遭遇的行者”一语,是对读者的直接邀请,鼓励他们将思考从文本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活与文学世界中。通过曹雪芹和苏东坡的例子,激发读者对“理想作家”内涵的深入思考,以及对个人在生活与创作中如何平衡“云路”与“本路”的反思。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始皇十八年,取韩;二十二年,取魏;二十五年,取赵,取楚;二十六年,取燕,取齐,初并天下。
苏子曰:秦并天下,非有道也,特巧耳,非幸也。然吾以为巧于取齐,而拙于取楚,其不败于楚者,也。呜呼!秦之巧,亦创智伯而已。魏、韩肘足接而智伯死。秦知创智伯,而诸侯终不知师魏、韩,秦并天下,不亦宜乎?
齐湣王死,法章,君王后佐之,秦犹伐齐也。法章死,王建立六年而秦攻赵,齐、楚救之。赵乏食,请粟于齐,而齐不予。秦遂围邯郸,几亡赵。赵虽亡,而齐之亡形成矣。秦人知之,故不加兵于齐者四十余年。夫以法章之才而秦伐之,建之不才而秦不伐,何也?太史公曰:“君王后事秦谨,故不被兵。”夫秦欲并天下耳,岂以谨故置齐也哉?吾故曰“巧于取齐”者,所以慰齐之心,而解三晋之交也。
齐,秦不两立,秦未尝须臾忘齐也,而四十余年不加兵者,岂其情乎?齐人不悟而与秦合,故秦得以其间取三晋。三晋亡,齐盖岌岌矣。方是时,犹有楚与燕也,三国合,犹足以拒秦。秦大出兵伐楚、伐燕,而齐不救,故二国亡,而齐亦虏不阅岁,如晋取虞,虢也,可不谓巧乎?二国既灭,齐乃发兵守西界,不通秦使。呜呼!亦晚矣。秦初遣李信以二十万人取楚不克乃使王翦以六十万攻之盖空国而战也。使齐有中主具臣,知亡之无日,而扫境以伐秦,以久安之齐,而入厌兵空虚之秦,覆秦如反掌也。吾故曰“拙于取楚”。
然则奈何?曰:古之取国者必有数。如取龆齿也,必以渐,故齿脱而儿不知。今秦易楚,以为龆齿也可拔,遂抉其口,一拔而取之,儿必伤,吾指为啮。故秦之不亡者,幸也,非数也。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苏轼卷》有删改)
10. 材料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秦初遣A李信B以二十万人取楚C不克D乃使王翦以六十万E攻之F盖空国G而战也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幸,表示侥幸,与《阿房宫赋》“而望幸焉”中的“幸”的意义不同。
B. 法章主的“主”,与《烛之武退秦师》“东道主”中的“主”用法和意义相同。
C. “赵虽未亡”中的“虽”,与《报仁安书》“虽被万戮”中的“虽”意思不同。
D. 三晋,文中指战国时期的赵、魏、韩三国。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六卿,公元前453年,三家联手打败晋国执政智氏,之后周天子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子认为秦国兼并天下,不是有正道,仅仅是方法巧妙罢了,当然也并不是侥幸。
B. 在秦人不对齐国用兵的观点上,苏轼和司马迁的观点不同,苏轼认为秦国用安抚齐国的方法来瓦解韩、赵、魏的联盟。
C. 因为秦国攻取韩、赵、魏三国,所以齐国人认为秦国不会攻打他们,在三国被攻打时没有施予援手,依旧与秦国联合。
D. 苏轼以拔取小孩快要脱落的牙齿作喻,认为秦国轻视楚国,攻打楚国会受到严重的损失,所以秦国不灭亡是侥幸。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以法章之才而秦伐之,建之不才而秦不伐,何也?
(2)二国既灭,齐乃发兵守西界,不通秦使。
14. 苏轼认为秦国攻取楚国的方法笨拙,请简要概括其原因。
【答案】
10. CDF 11. B 12. C
13. (1)凭着田法章有才能秦国却讨伐他,田建没有才能秦国却不攻伐,为什么呢?
(2)燕国和楚国灭亡之后,齐国才发兵防守西边的疆界,不和秦国通使往来。
14. ①战术上的直接强攻,消耗了大量国力。
②作战缺乏策略性。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秦国起初派遣李信率领二十万人攻打楚国,没有取胜,就派王葛率领六十万人攻打楚国,大概是竭尽全国的力量出战了。
“秦初遣李信以二十万人取楚”,“秦”主语,“遣”谓语,“李信”宾语;“李信”为兼语词,作“秦”宾语,又作“取楚”的主语;“取”谓语,“楚”宾语,C断开。
“不克”,主语省略,“克”不及物动词,其后不可带宾语,单独成句,D断开。
“乃使王翦以六十万攻之”,“王翦”主语,“攻”谓语,“以六十万”作“攻”的状语,联系紧密,E不断开;“之”为“攻”的宾语,F断开。
1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以及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侥幸/宠幸。句意:没有被楚国打败,(纯粹)是侥幸。/盼望得到帝王的宠幸。
B.“用法和意义相同”错误。动词,主政,即位/名词,主人。句意:法章即位。/东边道路上的主人。
C.正确。虽然/即使。句意:赵国虽然没有灭亡。/即使是让我千次万次地被侮辱。
D.正确。
12.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因为秦国攻取韩、赵、魏三国,所以齐国人认为秦国不会攻打他们……依旧与秦国联合”错误。因果倒置,从原文“齐人不悟而与秦合,故秦得以其间取三晋”来看,是因为齐秦联合,秦国才得以攻取韩、赵、魏三国。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以”,介词,凭借;“伐”,攻打;“不才”,没有才能;
(2)“既”,已经;“发”,派出。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秦初遣李信以二十万人取楚,不克;乃使王翦以六十万攻之,盖空国而战也”可知,秦国倾国出动讨伐秦国,采取了直接的大规模强攻方式,如派遣王翦带领六十万大军进行攻击‌。这种战术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过程中消耗了大量国力。
由“古之取国者必有数。如取龆齿也,必以渐,故齿脱而儿不知。今秦易楚,以为龆齿也可拔,遂抉其口,一拔而取之,儿必伤,吾指为啮。故秦之不亡者,幸也,非数也”可知,苏轼认为攻取国家应该像拔龆齿一样逐渐进行,以避免引起对方的强烈反抗和内部团结。而秦国攻取楚国时,‌缺乏策略性,采取了较为直接和粗暴的方式‌。
参考译文:
秦始皇十八年,攻取了韩国;二十二年,攻取了魏国;二十五年,攻取了赵国、楚国;二十六年,攻取了燕国、齐国,天下开始统一。
苏子说:秦国兼并天下,不是有正道,仅仅是方法巧妙罢了,当然也并不是侥幸。但是我认为(秦)攻取齐国的办法巧妙,而攻取楚国的办法笨拙,没有被楚国打败,(纯粹)是侥幸。唉!秦国巧取六国,只是以智伯为戒罢了。魏桓子、韩康子联合(反戈),智伯就灭亡。秦国知道以智伯为戒,但诸侯始终不知道效法魏、韩。秦国兼并天下,不也应该吗!
齐湣王死,法章即位,君王后辅佐他,秦国仍旧攻打齐国。法章死,(齐)王(田)建即位六年秦国却攻打赵国,齐国、楚国援救赵国。赵国缺乏粮食,向齐国请求援助,但齐国不给。秦国于是围攻(赵国首都)邯郸,几乎灭亡了赵国。赵国虽然没有灭亡,但齐国灭亡的局势形成了。秦国人知道这一点,所以不对齐国用兵四十多年。凭着田法章有才能秦国却讨伐他,田建没有才能秦国却不攻伐,为什么呢?太史公说:“君王后事奉秦国恭谨,所以没有遭到攻伐。”秦国想要并吞天下,难道因为恭谨的缘故就放过齐国?我所以说“攻取齐国的办法巧妙”,是(秦国)用安抚齐国的办法,来瓦解韩、赵、魏三国的联盟。
齐国、秦国势不两立,秦国不曾片刻忘掉(攻取)齐国,四十多年不派军队攻打,难道这合乎情理吗?齐国人不醒悟却和秦国联合,所以秦国能够在这期间攻取韩、赵、魏三国。韩、赵、魏三国灭亡,齐国的命运也就岌岌可危了。在这个时候,还有楚国和燕国存在,(如果)齐、楚、燕三国联合,仍然能够抗拒秦国。秦国大量出兵攻伐楚国、攻伐燕国,齐国却不去援救,所以这两个国家灭亡,齐国也不到一年被攻取,如同晋国攻取虞国、虢国一样,可以不说巧妙吗?燕国和楚国灭亡之后,齐国才发兵防守西边的疆界,不和秦国通使往来。唉!也晚了。秦国起初派遣李信率领二十万人攻打楚国,没有取胜,就派王葛率领六十万人攻打楚国,大概是竭尽全国的力量出战了。假如齐国有才能中等的君臣,知道国家灭亡没有多久了,而倾国出动讨伐秦国,凭着长久安定的齐国,进入百姓厌战国内空虚的秦国,灭亡秦国如同反掌。我所以说“攻取楚国的办法笨拙”。
既然这样那么怎么办呢?(我)认为:古代攻取别国一定是有技巧办法的。如同(我们)拔取小孩快要脱落的牙齿一样,一定用逐步摇动(的方式),所以牙齿脱落但小孩却没有感觉。现在秦国轻视楚国,认为(楚国)像小孩快要脱落的牙齿般可以拔掉,于是就撬开他的嘴,一下子拔取它,小孩一定受伤,撬开他嘴的手(也会)被咬。所以秦国不灭亡,是侥幸,不是技巧办法的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头五咏·栀子
杜甫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
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
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节选)
杜甫
雕刻初谁料,纤毫欲自矜。
神融蹑飞动,战胜洗侵凌。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栀子品种珍稀,虽然总遭受风霜雨露,但终能得其所用。
B. 栀子“贵在映江波”实为杜甫生出于江边终老此生的想法。
C. 杜甫对平凡事物的吟咏开拓了诗歌天地,区别于早年的咏物诗。
D. 在文学创作方面,杜甫不仅关注艺术形式,更重视“神”的观念。
16. 明代诗评家王嗣奭评价“雕刻初谁料,纤毫欲自矜”两句为“作文之诀”,既言明为文雕刻之妙,又强调为文用心之细。请据此分析第一首诗的颔联和颈联。
【答案】
15. B
16. 颔联描述了栀子花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具有实际用途。栀子花一身是宝,杜甫才华横溢,杜甫以栀子自喻,体现了为文用心之细。
颈联以鲜明的色彩对比描绘了栀子果实和叶子的美丽,果实经历风霜后更显成熟,树叶在雨露滋润下更显青翠。对色彩变化的细腻捕捉,体现了为文雕刻之妙。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实为杜甫生出于江边终老此生的想法”错误,尾联写栀子花被“无情”移植到江边,可贵之处在于它江波中的倒影之美。此句是说栀子花有一种独特的美和价值,而非杜甫生出于江边终老此生的想法。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情感、观点态度的能力。
颔联描述了栀子花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具有实际用途:可以提取黄色染料,又可以入药,理气治病。这两句不仅强调了栀子花的实用性,还暗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界中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栀子花一身是宝,杜甫才华横溢,杜甫以栀子自喻,体现了为文用心之细。
颈联“红取风霜实”这句话描述了栀子花在经历了风霜之后呈现出鲜艳的红色。这里的“取”字用得非常精妙,它不仅表达了颜色的变化,还蕴含了经历风霜之后生命力的顽强和坚韧。“青看雨露柯”则描绘了栀子花在雨露滋润下的绿色枝条。这里的“看”字同样用得非常巧妙,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观察,还有一种欣赏和感悟的态度在里面。这两句不仅展示了栀子的坚韧性,也象征着诗人对困难与挑战后成长的赞扬;不仅通过精炼的语言展现了栀子花的独特之处,还通过细致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这种对文字的精雕细琢和对意境的用心营造,正符合王嗣奭所评价的“作文之诀”。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学习了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后,小桢被词人的高洁忠贞所感动,选取了上片“______”与下片“______”两个语意相近的句子组合作为人生座右铭,立志成为光明磊落、心地纯洁的人。
(2)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两句,反映了日常生活中,当得知客人要来,主人会以洁净的环境迎接客人的做法。
(3)小强在阅读欣赏古典诗词时,深深体会到古代诗人善于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即使是诉诸听觉的声音也能通过形象的画面再现出来,如“______,______”。
【答案】
(1)表里俱澄澈 肝肺皆冰雪 (2)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3)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俱、澄澈、缘、蓬、幽咽、芙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除父母以外,我的家人都远在一千公里之外。在我们家低矮的石屋附近,有一栋气派的小洋房,从扇形的玻璃窗和雕花栏杆的缝隙望去,这儿有我的第一个玩伴。(甲)我们一起学会了认字,懵懵懂懂地认识了“本地人”与“外地人”。她说:“我是本地人,你呢?”“我是外地人吧。”我说。她忽然冲我扮了个鬼脸:“妈妈说外地人都是怪物。”
②不久后,我就回了一趟老家重庆
③每夜每夜,我都兴奋得睡不着,只好在火车上数羊,五百、一千……(乙)第三个夜晚过去,我踏上了所谓“故土”。在大巴车上的一路颠簸让严重晕车的我把黄色的胆汁也一并吐了出来,筋疲力竭后,我们淌过泥泞的小路,一栋与小洋房一样高的白色砖房严峻的站在我的面前,奶奶拄着拐杖,在门前喂鸡。客厅的灯泡上筑了一个巢,幺爸告诉我里面有两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燕子。里屋有两只脏兮兮的兔子,胡萝卜以外的东西竟然也吃
……
④嘉陵江远看可真像一幅水墨画,黛色的山延绵在云雾里,我只不慎在睡梦中睁开眼,却再无法闭眼。
⑤先去看了外婆,听说她又病重了,我见了本人,才惊觉老人家已瘦得不像样,大姨叫我去打招呼,我上前报了名字,外婆这才看我,她张嘴,叫的却是姐姐的名字。道别的时候我就不愿去了。
⑥“她又不认识我,我去看她干嘛?”我扭捏道。
⑦大姨像是解释,又像哄我:“她啷个认不到你嘛,你去说句话就是。”
⑧我去了,站得笔直:“外婆,我要走了。”
⑨“你走嘛。”
⑩“走嘛……”
……
⑪不知为何,我们没有吃饭就离开了,粗略地在空房子里走了一圈,走过被我拿刀刻了一个葡萄的餐桌,走过爷爷的遗像,走过后院——我曾在那儿捡了一枚鸡蛋,现在那里长了一颗大南瓜;走过院子,我也许在这儿吃过糖,那是一个冬天,我吃了姜糖浑身发热,又吃了一颗薄荷糖,甜中有辣,辣中有甜。循环往复,乐此不疲。我想那一定是特别小的时候的回忆,否则怎会如此像梦境。
⑫我像长辈们那般换上素衣,为外婆披麻戴孝。我位列最末,长跪、绕棺令我疲惫不堪。妈妈哭了,爸爸大抵想到奶奶,也哭了。
⑬外婆入土那天,姐姐来了。鞭炮总在我们前面,炸响时半边天都亮了。有人掀开棺材板,叫我们见最后一面。我看了一眼外婆,随后环视四周,有人在无声流泪,也有人啜泣出声,哭出声的是我的表姐,那是外婆一手带大的孩子。我撇开头,被刨开的土堆里,跳出了一只小青蛙。
(节选自李鑫岳《返乡》)
18. 我们都知道兔子可以吃其他草食,但是画波浪线的句子处却传达出作者似乎不知道这个常识,请试分析划线句子这样写的用意。
19. 请赏析第⑪段的语言表现力。
20. 第⑫、⑬段描写了外婆下葬时“我”和其他亲人的情景,而其情感表达与大多文学作品不同,请结合文段指出“我”的“异样”之处。
21. 请指出甲、乙两处划线句子中双引号的作用,并简要说出引号内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2. 试想如果作者变成了小青蛙,将会有怎样的所见所闻所感呢?请扩写一段文字,要求尽可能不改变原有的文风以及情感,语意连贯,内容贴切,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
【答案】
18. 作者使用了看似惊讶的语气来描述兔子吃胡萝卜以外的食物,实则通过这种“无知”的视角突出作者对老家环境的陌生感和新奇感,反映作者与故乡之间的距离。
19. ①运用“走”“捡”等一系列动词,三个“走过”构成排比句,将回忆串联起来,不仅展现了空间的变化,还营造出时间流逝的感觉,和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②通过细腻的回忆捕捉童年记忆的碎片,“循环往复,乐此不疲”的画面描述,表现出“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留恋。
③运用比喻修辞,将回忆比作梦境,梦境般的叙述营造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记忆的模糊。
20. ①作者在众人哭泣时,并没有直接流露出过多的悲痛,而是侧重描绘一种形式化的仪式过程和个人的参与感,以观察者的姿态记录周围的环境,以及爸爸、妈妈和表姐等人的反应。
②作者的情感表达显得冷静和客观,作者描述自己“疲惫不堪”的感受,而不是沉浸在悲伤之中,反而被“一只小青蛙”吸引,这种对细节的关注显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情感表达。
21. ①甲处双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强调,“本地人”和“外地人”通过引号强调了身份的界限与标签,暗示了作者在儿时就感受到了地域身份的差异和自我定位的困惑,暗示了当地人对外来者的偏见和歧视。
②乙处双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强调,引号内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对故乡的一种理想化或情感化的称呼,“故土”是每个人出生和生长的地方,但对“我”而言,这个地方既熟悉又陌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复杂情感。
22.我从湿润的泥土中跳出,嗅到了一阵阵淡淡的泥土香,看见一双双含泪的眼睛,听到了一声声鞭炮声。我跳过每一滴泪水,远远看见白色砖房背后的山水,那是一幅永恒的水墨画。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作用的能力。
通常而言,兔子能够食用多种草食是广为人知的常识。然而,作者在此处用一种看似惊讶的语气说“胡萝卜以外的东西竟然也吃”,这并非是作者真的对兔子的正常食性一无所知。实际上,作者通过这种独特的“无知”视角,巧妙地突出了自己对老家环境的极度陌生感和强烈的新奇感。这种陌生感并非偶然,它从侧面反映出作者由于长期远离故乡,与故乡之间产生了明显的距离。这种距离使得原本常见的事物在作者眼中都变得新鲜和陌生,也暗示了作者在故乡生活经历的缺失以及对故乡的疏离。
1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段语言表现力的能力。
①在这段文字中,“走”“捡”等一系列动词的运用,使描述极具生动性和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能亲眼看到作者的动作,如临其境。三个“走过”构成的排比句,不仅在形式上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而且在内容上,将“被我拿刀刻了一个葡萄的餐来”“爷爷的遗像”“后院”等不同的场景依次串联起来,清晰地展现了作者的行动轨迹,不仅让读者感受到空间的不断转换,还营造出一种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的感觉。
②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循环往复,乐此不疲”地描述,生动地勾勒出童年时美好而快乐的画面,充分地表现出作者对那段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和留恋之情。
③作者将回忆比作梦境这一比喻手法的运用,非常巧妙地营造出一种虚幻、朦胧、不真实的氛围,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记忆的模糊和遥远之感,仿佛那些回忆如同梦境一般,既美好又难以捉摸,让人产生一种恍若隔世的感慨。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在大多数文学作品中,当亲人尤其是外婆这样亲近的长辈去世并下葬时,通常会着重刻画主角内心深处汹涌澎湃的悲痛之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深情的语言倾诉或强烈的情感宣泄来展现主角的痛苦和不舍。然而,在本文中,作者的表现却有所不同。在众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哭泣时,“我”并没有直接、强烈地流露出过多的悲痛情绪。相反,“我”更多地将笔触用于描绘葬礼的形式化仪式过程,如“我像长辈们那般换上素衣,为外婆披麻戴孝。我位列最末,长跪、绕棺令我疲惫不堪”,强调了自己在仪式中的参与和感受。
②“我”以一种观察者的姿态,冷静地记录着周围的环境和其他人的反应,如“妈妈哭了,爸爸大抵想到奶奶,也哭了”“有人在无声流泪,也有人啜泣出声,哭出声的是我的表姐”。此外,作者在描述自己的情感时,并非着重于悲痛,而是提到自己“疲惫不堪”,这种感受相较于悲痛,更侧重于身体上的劳累和仪式带来的压力。而且,作者在这样的情境下,注意力还被“一只小青蛙”所吸引,这种对细微事物的关注,而非完全聚焦于悲伤,显示了作者相对冷静和客观的情感态度。这种与众不同的情感表达,反映出作者与常见的文学作品在处理类似情境时的差异,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处理方式。
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作用及词语含义的能力。
①在甲处,“本地人”和“外地人”加上双引号,其作用主要是表示强调。通过这种强调,突出了这两个身份标签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作者儿时与玩伴的对话中,这两个词的出现暗示了地域身份的明确划分。这种划分不仅让作者在当时就感受到了身份的差异,还反映出作者对于自我定位的困惑。同时,这也可能暗示了当地存在对外来者的偏见和歧视,使“外地人”这个身份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在乙处,“故土”加上双引号,同样是起到强调的作用。“故土”一词通常被视为每个人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具有深厚的情感和归属意味。但对于作者来说,这个被称为“故土”的地方,既有着熟悉的元素,如奶奶、白色砖房等,又因为长期的远离而显得陌生。作者使用双引号,更加凸显了这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又有因距离产生的隔阂和陌生感。
22.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扩写句子的能力。
首先,充分理解原文中小青蛙出现的场景和整体的情感基调。
然后,发挥想象力,构思小青蛙可能的感受和观察到的细节。
最后,看清题干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夸张、排比等,以增强文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注意语言风格要与原文保持一致,注意字数的提醒,60字左右。
在扩写过程中注意不写错别字,语句表达要通顺流畅。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
材料二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
上述经典名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光芒,请你思考在立身处世中,有哪些“无用”之用能够为你所用。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 例文
披星戴月探问苍穹,亦将诗酒猖狂
月光洒向大地,牛顿仰望浩瀚宇宙,开创万有引力定律之真理;李白醉酒吟诗,万千情感集于一身,为诗人之绝唱。人类历史繁衍至今,正因有了牛顿们“有用”科学真理的求索,亦有老子、庄子们“无用却大用”的人性哲学的追寻,才造就了当今社会多样的文化宝库。
于是乎,我们应如毛姆所言“扬帆前去人迹未至的海洋”,上下求索“有用”“无用”知识,造福社会——此之谓“ 披星戴月探问苍穹,亦将诗酒猖狂”也。
苍茫大地,我们用智慧探索科学真知;探问苍穹,我们在追寻“有用”学问的征途中披荆斩棘。人类的发扬踔厉激人奋进,人类的探索精神绵延至今,人类的求知欲望日益高涨,由此构造了一座“经世致用”大厦,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延续——而吾辈青年亦应当赓续这般求索精神,在“有用”之学问海洋里畅游。
但那些看似“无用”的学问就真的无用吗?君可知,鲁迅先生从实业救国到弃笔从文,在文字中呐喊,唤醒国民的短浅目光,看似“无用”的文学实则却是民族觉醒的一大助推剂;叶嘉莹先生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在文字的音符上跳动,看似“无用”,实则是将诗歌典籍推向高潮。
而投射到现实中,我们亦发现,看似“无用”的旅行,实则“行万里路”,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启迪未来征途;看似“无用”的放空自我,实则也为我们提供了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引领我们走向未来高地。“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庄周斯言不谬矣!
实质上,“有用”为开启“无用”之门的密钥,“无用”则是开启“有用”之窗的催化剂。回眸历史,洋务运动的兴起虽侧重于“有用”科学技术的改革,但其却促进一股“无用”的思想解放潮流。反之,“新文化运动”的爆发,在促进“无用”思想解放潮流的同时,亦推动“救国”实践转型——而这般相互作用实则贯串于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每一寸光景里。因此,“有用”与“无用”的学问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正如两股水流的汇合,涌起壮阔的波澜。
揆诸当下,仍有人一味做“有用”学问,把“无用”学问抛到九霄云外,成为济慈笔下的“莽撞行走客”。但殊不知,失去了“无用”思想的烛照与滋养,我们难免陷入文明的荒原和精神的凹地。“有用”与“无用”学问真的不能兼顾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浮舟沧海、立马昆仑,我们可以如牛顿们般以孜孜不倦的求知欲望探寻“有用”的科学真理。与此同时,霁月风光、把酒临诗,我们亦可于沉静之时用心灵品读李杜等人类群星留下的“无用”却“大用”的财富、追寻人生真谛。而你我莘莘学子,也需同时探寻“有用”与“无用”学问,为征途中知识种子的开枝散叶培育沃土。
翻开泛黄而厚重的书页,我们应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探寻天体的奥秘,亦吟读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的人生哲理。吾辈青年也立志于“披星戴月探问苍穹,亦将诗酒猖狂”,用科学兴国,用诗意与哲学铺就成长通途……
【审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试题围绕“有用”与“无用”这一组核心概念,给出了两则材料。材料一首先引用《〈老子〉四章》第十一章中关于“有”与“无”讨论的名言。这一则内容的意思是三十根辐条汇集到毂中而造车,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可乘坐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内的虚空,才有了器皿可容纳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了房屋能居住的作用。所以,“有”,体现出来的价值,是由“无”而生成作用的。这也正是试题引导语中所分析的意思:不能“无”,则不能“有”;用好“无用”之用,方能成其有。
材料二是庄子的话:“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是说世界上的人都只能了解到“有用”的事物,而不了解“无用”的事物。
两段材料都是关于“有用与无用”的阐述,并且都偏向于引导人们关注到“无用”之用的价值。对此,先要明确什么是“有用”和“无用”。生活中人们所谓的“有用”,是指事物具有物质层面的价值,能给人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益处。所谓“无用”,是指事物不具备这种实用性,起码在当下不能给人带来实惠。然而,某些“无用”的东西,却能带给人精神层面的享受,给心灵以滋养,给生命以满足。比如文学、艺术、世间的温情等等。还有一些东西,在眼下“无用”,但是放在长远的将来,却可能产生很大的实用价值,比如一条数学原理,或者一个物理公式。总体来说,“有用”是必要的,因为谁都离不开衣、食、住、行这些物质性的东西。然而,片面地追求“有用”,个体的精神需求就被忽视了,人就成为了一种工具,生活就变成了一种手段,生命失去了其本身的精彩。一切从功利的角度出发,还会让人目光短浅、格局受限,不管是个体还是社会都很难有长远的发展。同时,有些貌似“无用”的东西,其实在我们看不见的层面也会促进“有用”的发展。
写作时可以先引出观点:老子的“无为而为”和庄子的“无用之用”,即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有我之我方得从容”。主体采用分论点并列的形式。分论点一,“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须知,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分论点二,“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此时无用彼时用。分论点三,无用之用是长期之用,破茧成蝶之日,方其展现大用之时。最后思考二者之间复杂的辩证关系,思考如何正确平衡、合理摆正二者的关系。
立意
1.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2.以无用之心,做有用之人。
3.教育不能太功利,要多些“无用”之教。
4.多些无用事,少些有用心。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