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复制链接]
冰影 发表于 2023-8-21 04:40:2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大经历;价值观;奇闻趣事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lurk 发表于 2023-8-21 04:41:0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delete...
在任何时代我们都要警惕那种满口道|德 民.主|自|由的人,打着公|知的身份的人,干着|明|末|言|官 和 清|末 |清|流|的事,不挑担子,纯卖口舌,指点江山,一身轻松。


delete...

附金zhengwei及相关有意思的视频:
未来10年世界大势:https://b23.tv/av12710403
中|国的战略变迁:https://b23.tv/av36931714
张|捷中|美毛衣战: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5771923/
任|正|非讲话: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3742823/
温|铁|军: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3082084/




美国军事史上最大的失败,朝鲜战争的转折点——血战长津湖中国今天这样站立着,是因为当年我们在上甘岭站立着!更新:
最近也了解到大紧也开始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包括大紧以及一些gz,这几年随着特朗普上台,对西方幻灭,随着中国逐渐强大,也渐渐参与一些公益事业中,为中国添砖加瓦,而不是光喊口号。
王健林,马云,马化腾,并不是他们个人多么的出众,而是在国家崛起的大潮中,在大基建中,他们抓住了机遇,顺风而起,沉没成本不被他们支付(参考温铁军)。这些年,这些大企业家,这些先富的人也开始参与扶贫,带动后富。
中国人这几年自信心开始有了,这是好事,在节目中也能感受到,这几年,高从一个小布尔乔亚,变成一个实干者,真心开心,祝福高xs,加油中国。
猎人阿祥 发表于 2023-8-21 04:41:1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晓松曾经开矮大紧指北这个节目,就说高晓松不敢说的话,矮大紧来说。听到吴亦凡那一期,他竟然惊叹吴亦凡的音乐天赋和造诣,惊叹吴亦凡的音乐横扫itunes,觉得这是中国音乐的一次大跃进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不是一个敢说真话的节目,它的目的还是炒作,营销和挣钱。从此高晓松在我心里的形象就崩塌了
zgjk 发表于 2023-8-21 04:41:3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还有人说我是键盘侠,说我诽谤。时至今日高晓松的面具也被撕的干干净净了。想问下评论区那些一口一个高老师的支持者们,你们臊的慌吗?

原答案:
高晓松十足的京油子,你跟他谈实际,他跟你说你没理想。你跟他谈理想,他跟你骂你不实际。你跟他谈见闻,他笑你没文化。你比他有文化,他笑你书呆子。你跟他谈酒驾,他跟你装孙子。
alleles 发表于 2023-8-21 04:41:5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刑满释放人员
o111 发表于 2023-8-21 04:42:0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晓松的出身其实比较接近《无问西东》里的沈光耀。
上层子弟出身,祖上是江南大族家庭,曾外祖父在晚清做过高级官僚,外婆在抗战胜利后的清华任教,高晓松自己则是在共和国时期的清华大院长大的。
当年的民国清华有很多这类人,科举制度破灭以后,高级知识分子还是继承明清时候的版图,多出自江浙等南方地区,当年的清北历任校长,大部分也是江浙人。后来49年山河变色,有人去台,也有人留了下来,就变成了公办高校体制下的“大院人”“单位人”。
严格的说,高晓松这类人和王朔、姜文这些来自北方省份的中共军队的大院子弟不同,后者的父辈是根正苗红的革命先锋,是“49年打进北平城,踏平旧社会,换了天地”,而高晓松他们则是旧时代留下来的知识分子,不一定蓝,但绝不是先天的火红。
所以高晓松身上有很多老派士大夫的味道,比如高晓松在晓说里,喜欢调侃北京的土,但又对北平风物不无眷恋赞赏,这是明清时代江南士人的京城观,带点客居北地的挑剔和审视,但又觉得自己到了国都,好像离庙堂和文明又近了点,有点沾沾自喜的荣耀。
高晓松也爱吹嘘南方人的品格,像什么北方人做汉奸,南方人善抵抗,这也是明清江南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金兵、清兵南下的前朝旧事,在他们记忆里是很深刻的,他们怨恨北方国土的快速沦丧,也痛恨敌兵对于江南城市的蹂躏,于是像“江阴抗清”这样的故事,自然成为自居为大明遗民们常念叨的掌故,也带点自欺欺人的慰藉。
高晓松说清华这样的名校是国之重器,道理也差不多。无论是古代,还是民国,学子们始终是传统社会的精英,是文官体制下的栋梁和股肱。金榜题名时,就登天子堂,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这是士大夫的情怀和信仰,自然也是高晓松以为的。
只不过,高晓松也就只能停留于“以为”的层面。以他放浪形骸的个性,他大概更喜欢并践行的是士大夫习气里的另一面,那是秦淮秋月,西子粉黛,是莺莺燕燕袅袅婷婷,是酒与诗歌,是仗剑天涯的不羁和潇洒。
很不幸,共和国的清华,应该没能给他这个环境。经过改造后的清华,早已是一个严肃的,政治先行的,以培养国防工业人才为主的工科学校,民国时期师从欧美的上层贵族风,早已被革掉了。高晓松也学不进那些劳什子的雷达电子,所以最终也还是不能毕业。
高晓松是喜欢美国的,但这其实不奇怪。近代的知识分子,向往欧美文明的为数不少;事实上近代中国的大学教育,本身就是欧美国家帮助建立起来的,那些洋大人的教会大学不说,如国立的清华本身,不也有个“留美预备学校”的底子吗。那个年代,一等学生去欧美,二等学生去日本,本也是风气。
高晓松其实是幸运的。老派士大夫的优越,早已在49年姜文和王朔们的革命号角中,被摧毁的七零八落,但这群旧时代的教授,依然能继续在共和国的大学任教,延续着他们的优渥生活和体面身份,即使到了市场经济风起云涌的90年代,这群大院知识分子的后代,也依然可以依靠家族积累的资源人脉轻松下海捞金。高晓松就曾在晓说里面说,他们那个时候,做什么都能成。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