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突然出现一款消费级「核电池」(用于数码产品、甚至电动汽车,几年都不用充电),生活会迎来怎样的改变?

[复制链接]
taihom 发表于 2023-8-20 06:36:4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觉整个世界都在等待这样一款「电池」。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Korwah 发表于 2023-8-20 06:37:0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么回答的,都是在 YY 的没一个说事儿的。
飞船上、灯塔上用的:RTG 啊。上个世纪60年代早就发明出来了啊。
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Radioisotop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缩写RTG)。比如去年探访冥王星的新视野号,装备了GPHS-RTG。

  • 重约57公斤
  • 最大产生约300瓦的电力
  • 产生约4400瓦的热能
  • 燃料使用的是重约7.8公斤的钚238
小电池领域的:β射线电池 ( Betavoltaic device)


最早的发明是1954,还登过报《Life Magazine》评价和爱迪生电灯泡一样伟大的发明。。。。。。
50年前,名字叫 Betacel 的核电池就被发明了并且上市了。,其放射源是钷(Pm-147),用在心脏起搏器上。4%的转换效率。可惜寿命短,半衰期只有2.62年,被锂电池代替了。
目前货架上能买到的核电池,50-350 nA @ 2.4v。购买地址 https://citylabs.net/products/
不喜欢海淘的同学可以淘宝买。搜 city labs 10年 核电池 就行了。另外个回答有贴图。
2016年又出来一个钻石电池。用工业人工钻石的制程,把 C-14 封成钻石放电。所有放射性污染直接被封死在钻石内部。2V 4.4度电。1cm那么大的立方体。可以放电5000年。也说要用在心脏起搏器、路牌、IoT 设备或者智能表上。
有个视频可以看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j7z8wFGzD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kimshow 发表于 2023-8-20 06:37:3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能的某宝(手动滑稽
不过这货电流是nA级的,能用20年,估计也就是给导弹定时器供电之类的用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泪下兰泽 发表于 2023-8-20 06:38:2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油不断地减少,为了要解决可预期的能源危机,车商逐渐着手研究替换动力;最近,就有美国科学家制造了利用核燃料“钍”做为电力的核能汽车,只要少少8公克,就相当于6万加仑的油,足以让捍马车跑155万公里,几乎是只要加了一次,就能撑到车子坏掉,重要的是,完全不会生成废气,而这样的“钍电车”可望在 2014年问世
核能汽车:超强发电机


“钍”是核能发电的燃料之一,与“铀”相比藏量丰富状态稳定,只要经过加热就可以生成高热能,美国有研究人员成功的利用激光加热“钍”,生成电力驱动迷你涡轮,制造出超强发电机。
+++++++++++++
都9102年了,技术可行,但成本太高了。。。。。所以没有民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jping 发表于 2023-8-20 06:38:4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样的消费级核电池,说明更安全、容量更巨大的工业级核电池早已成熟。那就是整个世界彻彻底底的改变。
全部电网系统都可以被废弃,改成区域式供电甚至工厂自供电。家庭、大厦、路灯等等基本不再需要供电,因为一切电器都自带电池,电量足够用到电器寿命结束。当然,由于电网的废弃,电力输送过程中损耗的大量电能全部节省下来了。
水也可以在家自行制造,无论是从空气中、从地下、还是过滤循环。家庭废弃物、排泄物可以自行用化学或什么方法降解处理。再加上遍布全球的无线网络,一个家庭,或者说一座无特殊用途的建筑物,基本无需任何外来管道线缆。因此建筑物的选址将更加分散随意。
高耗能低污染的交通方式将代替现有汽车等,比如在地下埋入磁导轨,所有车辆都依靠磁悬浮行进,这样又可以废弃绝大多数沥青路面,用草坪来替代。由于道路成本的急剧降低和通行速度的增加,城市面积也会急剧扩大,上班居住处相距几十上百公里变成日常。
人们可以在地下开辟农场畜牧场速生林场等一切太过占据土地面积的场所,因为可以用人造太阳来进行光合作用。地表重新回归大自然,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数量极大增加,以培养物种多样性。世界会变成多层结构,人类居住面积可以扩大数倍。
海上城市、浮空城市、近轨城市都有可能出现,无非是耗费多少能源的问题。
进入真实的科幻世界,大概就差一块超高能电池。
fjord 发表于 2023-8-20 06:39:3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说汽车。
题主所说的“核电池”肯定不是狭义上的核裂变技术,而是指代一种全新的高储能技术。假设这种不需要补能的电池最长可使用5年,生产时必须一次性注入5年约10w公里的电能。以下是消费级技术出现后的时间线:
第一年,技术经过了短期的试验验证,安全性和可靠性达标。此时最先响应的是资本,会出现一股远强于前几年电动车的“核电池风口”。第二个特斯拉出现,热钱疯狂涌入核电池汽车领域。同时,传统车企持保守观望态度,私下对“核电池汽车”进行更深层次的可行性验证。
第二年,首款核电池汽车亮相,成本居高不下,量产后售价百万元级别,尝鲜者有但无法维持核电池汽车的稳定量产与产能提升。但是,随着核电池汽车5年(约10w公里)不用换电池的巨大优势,其用户体验全方面超过燃油车和锂电池汽车。100个风口创业者中,第二年凉了70个,资方开始冷静对待这个全新领域。
第三年,人们对核电池汽车的接受度大大提高,虽然偶有电池提前衰减、故障率高等问题,但无需补能的巨大优势仍然诱人。欧洲最先从政策层面倒向核电池汽车,而受制于能源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等原因,北美、中国仍然保留既有政策,如中国,会继续鼓励甲醇技术、氢燃料技术、锂电池技术的发展。
第四年,核电池风潮从欧洲刮向全球。美系、自主品牌纷纷跟进,探索核电池汽车的低成本化。日系品牌也开始动摇,日产最先倒戈核电池,丰田开始尝试小型核电池+充电策略,试图降低车辆成本。这一年,5年使用周期的核电池成本从百万元降到50万元量级。核电池汽车成为高端汽车品牌旗舰车型的必备动力,宣传亮点则是一次消费、五年受用、清洁环保,“不去加油站”成了核电池汽车车主们新的身份铭牌。
第五年,最早一批核电池汽车车主迎来了能源模块的生命末期,由于早期车型技术架构上相对落后,高昂的换电支出达到车价的70%,不少车主直接弃旧购新。此时,汽车厂商也形成了全新的车型划分体系——以核电池有效行驶里程为参考,5年(10w公里)比3年(6w公里)贵,3年比2年贵。由于核电池的成本占了车辆成本的绝大部分,消费者逐渐认同“买车就是买电池”这样的理念。
与此同时,全世界的能源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由于汽车燃料从石油逐渐转化到核电池,油价在五年中剧烈波动、总体走低。以能源为核心的世界政局暗流涌动,掌握核电池核心技术的国家话语权提升。在国内,几桶油逐渐感到压力,并开始向核电池相关产业链转型。
第八年,核电池技术进一步低成本化。围绕核电池的产业链趋于稳定,由于人类并没有掌握微型核裂变和可控核聚变技术,核电池仍然依靠生产时的一次性巨量充电,因此核电池的成本压缩瓶颈逐渐显现,那就是电费问题。因此,石油仍在国际能源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虽然5年周期10w公里的核电池汽车售价仍不低于30万元,核电池仍然是高端的代名词,但不少汽车厂商、研究院都在尝试通过能源配比的方式进一步拉低核电池汽车的入门门槛。
丰田由于氢燃料电池被核电池狙击,幸好早期就参与到核电池混动技术的研发,因此以丰田为首的日韩厂商推出了充电+超低周期核电池“混动”汽车,利用外接充电尽量延长1年周期核电池的有效使用里程,入门车型售价也成功下探到20万元区间。
微型车领域,欧洲品牌则推出微型核电池车辆,有效使用里程3~4万公里,售价低至10万元,而车主在里程结束后可以原厂置换新车,类似“第二杯半价”。由于核电池汽车的不断下探,消费者逐渐从“买车就是买电池”的思维过渡到“买车就是买里程”。由于汽车产品趋于同质化,品牌营销愈发重要。
在核电池汽车的崛起中,汽油发动机几乎作古,除特种作业、赛事等领域外,汽油车在廉价车领域寻到最后一点生存空间。厂商已经没有动力再研发纯汽油车型,以发动机车辆为核心的后市场逐渐凋零。
第十年之后,汽车领域上游,核电池供应商逐渐崛起,话语权增大,参数、接口、协议逐渐统一,一波垄断与反垄断的戏码上演。最终,形成了欧洲、北美、日韩、中国四大核电池阵营,每个阵营的核电池供应商与政府能源部门、电网达成深度合作,形成一种非典型“国营”局面。
汽车厂商的话语权降低,一些品牌沦为组装厂和代工厂,车企很难从产品层面,特别是驾驶层面植入品牌的调性。而随着自动辅助驾驶级别一步步提升,驾驶性不再成为一辆车的评价标准,汽车彻底成为代步工具。“共享”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共享汽车迎来新的创业窗口,人们认识到,自己买车真的不如随处租用。汽车逐渐形成私有+共享局面,高端车型私有化,满足客户的社交、定制需求,低端车型共享化,满足大部分人出行需求,两者互有渗透。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