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老子辞官后,是西行退隐,还是逃往楚国了?

[复制链接]
bggxl 发表于 2024-8-31 15:23:24|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开讲#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后世常把他与孔子放在一起讨论,
他们的仕途都不如意,孔子周游列国,未能得志,只能落寞地回到鲁国教书授徒;至于老子,辞去
周朝“守藏室之官”
之后西出函谷关
,自此之后了无踪迹
......
不过,老子与孔子虽为同时代人
有关孔子的生平事迹流传下来不少,
但关于老子的,太史公司马迁为其作传时已经搞不清了,说得模棱两可,令人无所适从,
更可疑的是,老子本人的身世扑朔迷离,他的后裔谱系却被记录得很清晰.......
老子,是哪里人氏?

太史公说,
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
,是楚国苦县人(今河南鹿邑),
不过太史公可能搞错了,“苦县”当时叫“相”,而且是陈国的,直到
孔子去世那年(公元前479年)

楚国灭掉陈国后,才在
“相”地
设置
“苦县”,
老子既然年长孔子许多,应当是陈国人才是。
关于老子的身份,也引起了不少争议,
按照当时的称呼习惯,老子既然姓“李”,
为何世人皆称他为“老子”而不是“李子”呢?
太史公没有给出解释。
民间传说里说,老子在娘胎里孕育了81年后才出生,且生下来就白眉皓首,因此母亲给他取名为“老子”;
又传他生下来就会说话,指着一棵李子树称自己姓“李”,
不过,这样离奇的“怪事”只会出现在神话体系中,当然不足为信。
这个问题,困扰了古今学者两千多年,
有人说,古代有“老”姓,这样说倒也不是没有根据,孔子时期鲁国的司徒就叫老祁;也有人说,这是对老者的尊称;还有人说,这是老子隐居后的自称,
在众多说法中,
北宋欧阳修等人修纂的

新唐书


讲了一个故事:
帝尧时,皋陶任大理一职,其后裔代代世袭,由此发展成为了“理氏”。
商朝末年,理徵因触怒纣王被杀,其妻契和氏就带着儿子理利贞逃回娘家陈国,逃亡途中母子俩饥饿不堪,靠着采食树木果实(木子)才活下来,此后理利贞就将“理氏”改为了“李氏”,母子俩回到离陈不远的苦县定居。
西周时,
李氏后代李乾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生李耳。
可据学者考查,
春秋时代没有一人姓李,要到战国时才有;而且“御史大夫”一职首设于秦朝.......
有的书上说老子生得“长耳大目”,由此又引发一连串的联想,
说老子是儋
Dān
耳人(今海南境内),
因《山海经》中描述当地居民“累耳下垂”,且说儋耳“有南北之分”,南儋耳又名离耳,离音通“李”,而儋又音同“聃”,
不过据历史学家郭沫若考证,儋耳之名初见于秦相吕不韦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
故此,这一说法可能是穿凿附会,没有什么依据,
所以,老子的身世已很难确考。
老子的事迹?

太史公说,老子是“周守藏室之史也”,
唐代孔颖达引《论语》郑玄注,则说老子是“周之太史”,
这是什么官职?
从《左传》记载韩宣子到太史那儿去看书,可知“太史”与“藏室之史”的大体职责差不多,是
掌管
周室藏书的,相当于现代的图书馆长。
这一点应当没有什么争议,毕竟太史公司马迁
祖上曾“世典周史”
,世代掌管周室国史,
即便在周惠王、周襄王时期,司马氏为躲避王室动乱离开周到了晋国,想来家族也流传下来不少史料,对周室这一职官颇为熟悉才是。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只有周王室有藏书,
虽然鲁国因周公召的贡献也有一套,但应当不像周王室的藏书那么完备,
所以在周平王东迁前,各诸侯国的贵族子弟都要去宗周学习礼仪典籍,负责教授他们的便是王室的史官;
进入春秋后,由于平王东迁时遗落了大量的典籍,王公贵胄们才蜂拥向鲁国,
不过,想要学习完整的周礼,还是要到洛邑向王官们学习,
孔子青年时期,就曾前往周都向老子学习,
主流观点认为这发生在鲁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年),孔子31岁,
学者们也通过这一线索推测老子应当是
周景王时期的“太史”

据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考证,“周六官之属,掌文书者亦皆谓之史。则史之职专以藏书、读书、作书为事”,又说“史为掌书之官”,
可知作为史官的老子,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其地位也是相当高的。
因此,老子当是贵族出身。

有关老子的事迹,
除《史记》本传中提到的“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这一件事之外;
另一件则是,老子出关,遇关令尹喜,“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言五千余言而去”。
对于前者,即“孔子向老子问礼”这件事,
历代学者也是各持己见,
有人认为这是道家为压低儒家而虚构出来的,
并且提出各种论据试图证明老子和孔子不是同时代的人,
尤其是他们认为孔子这样的圣人,怎么需要老子来劝诫呢,
当然,这样想法并没有什么证据依托,
何况儒家的著作《礼记·曾子问》也载有孔子自述问礼于老子的事四则。
对于后者,也就是老子的下落,也是众说纷纭,其中还流传着老子跟随王子朝奔楚的猜想......
老子跟随王子朝奔楚?

前文说到,
周景王搞了一个“无射钟”变法(
前522年


也就是《左传》、《国语》等文献记载的周景王“宣布哲人之令德”,用来“示民轨仪”宣扬贤哲的美德,为民众树立榜样,
现在有这样一个来源于现代学者的观点,认为老子不仅参与了周景王“无射钟变法”,他还是变法的总策划,
无射钟的律文实乃老子所作的《老子文》,
因改革周礼,周景王、老子、王子朝等人先后受到鲁国、晋国的抨击,而周大夫单穆公在周景王死后发动政变就是为了反对变法,
对于这个说法,若说从老子的思想把“道”凌驾于神学色彩“天”之上来说,似乎是合理的,
不过史书记载,老子送别孔子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
这几句话,很明显是在劝诫孔子
做人不可锋芒毕露

而且
道家与儒家在处世态度上有个很大的区别是:道家避世,儒家积极入世

因此,为何劝说孔子不要锋芒毕露的老子,不过一年之隔就积极参与变法呢?

另有一点说不通的是,
据《庄子·天道篇》称,子路曾建议孔子“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即建议孔子去找“免而归居”的老子收集典籍,
结果“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
免而归居
,是说老子辞官回到了故里——陈国,且孔子必然是能够联系到老子,所以才被拒绝见面,
这表明
王子朝奔楚时,老子没有随从,
可如何解释王子朝带走了周室的典籍,作为“守藏室史”的老子理应随从,为何没有?
而且老子若参与过周景王变法,为何在“单穆公之乱”之后安然无恙?
显然,无论老子是在“单穆公之乱”时辞官,还是在“王子朝奔楚”后辞官,
这场王室内讧未给他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反过来说,我认为他并非是周景王变法的主要参与者,亦或者并未参与。

另有学者以《庄子·天运》所载的孔子“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为据,说孔子五十一岁时前往“南之沛”见过老子,
而这个“南之沛”即王子朝奔楚后居住的南阳之“沛”,依据是《战国策·魏策》记载“楚破南阳九夷,内沛,许、鄢陵危”........
就下结论说,老子跟随王子朝一同奔楚了.......
更有甚者说王子朝死后,那批周室典籍失踪,是老子帮忙掩埋了........

我觉得这是
强行将“南之沛”与所谓的南阳“沛”联系在一起

孔子“
乃南之沛见老聃”,这句中的“之”是动词“去往”,而不是“的”,这句是说孔子
南游到沛地去见
老聃,
万万没想到,有人会将“南之沛”解释为在南阳沛地,
我们再看一下西周时期的地图,
如上图所示,“九夷”所在的区域是山东东部、淮河中下游(图示1),“沛”即今江苏徐州(图示2),许、鄢陵即许国故地(图示3),老子的故里(图示4),“王子朝奔楚”居住南阳(图示5),

是五个相距甚远的地区,
“楚破南阳九夷,内沛,许、鄢陵危”这句——分明是说,楚国攻了破南阳、九夷,之后又攻入了宋国的“沛”地,许国面临危机的意思

南阳、九夷,分明是楚军作战东、西两个战线

何来南阳之沛一说?
何况老子的故乡陈国本来就是靠近楚国,后来被楚国灭亡,成为楚国的一部分,
怎能以此作为他是否奔楚的依据呢?
《老子》一书,也称《道德经》

据太史公说,老子“居周久之,周衰,遂去。书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终。”
比起老子的生平,其著作争论的问题更多,其中
争议最多的是,《老子》一书的成书年代和作者。
太史公在老子传记的结尾,
写了一段模棱两可的话,他一边说老子“居周久之”,另一边又怀疑老子与战国时秦献公的周太史儋为同一人,
可能他也觉得这种想法不合逻辑,于是又说“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既然太史公说“或言”,就表明这不过是他录而存疑,
岂料后世学者因为这句话议论纷纷,
不少人主张老子晚于孔子,是战国时期的人;亦有不少人将“聃”“儋”音同通用,但是依旧说不清怎么两者前后跨越200年的时间,
谁会相信老子有这么大岁数?
不过,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证实《老子》成书于战国,从年代来说,太史儋很大可能是编纂者,
当然,这种说法仍旧受到质疑,毕竟是编纂,这不能说明他是原作者,而且这两种帛书也可能是后世传本,
因此,成书年代和原作者是谁,到今天依旧是个谜。
至于老子的下落,太史公说是老子在过函谷关为关令尹喜著上下篇而西去。
此事已很难详考,
不过据《庄子·寓言》记载,“阳子(杨朱)居南之沛(往南游到沛),老聃西游于秦(老子向西打算到秦国),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两人偶遇在梁国的郊野)”,
所以,
秦国可能是老子的终老之地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