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结果的界面给予我的标签是「果断自律的感性小 I 人」,先不得不说这个标签有两把刷子,这个总结很简短但还挺贴合本人的,看似有些矛盾但好像确实是我本人的真实写照。我喜欢做计划,喜欢有规律的、安定的生活,做决定果断同时又常做一些心血来潮的事情,具备天马行空的幻想,平时感性稍微大于理性,但又会被理性和逻辑所吸引。
但是,在观看完各百科的解析后,我保持怀疑的态度几乎没有动摇,甚至有些站「玄学派」了。各百科将「INFJ」冠之以「提倡者型人格」的名号,充满理想主义和道德感,乐于贡献和帮助他人,并说到该人格类型非常稀少,只有不到 1% 的人口(内心一百个问号,真的有据可考?)原来我是这么稀有的存在(笑)。在代表人物一栏看到「阿不思·邓布利多」时,离谱得我不自觉笑出声来。不是,邓布利多知道你们给他贴了个 INFJ 的标签吗。 ▍MBTI 在社会生活中的工具性
没有预料到 MBTI 近年在社会生活中被各领域使用的广泛性,举举以下的例子: 人际关系的快速定位
「韩国人均 MBTI」还真不是玩笑话。在观看韩国一档很火的恋综《换乘恋爱》(观察类节目:因各种原因分手的几对情侣邀请到同一个小屋重新生活,和前任以及新的男女进行互动,可能产生的争吵或火花)时,MBTI 在节目中举足轻重,并带来了很好的节目效果。
在节目的一开始,新到小屋的男女就开始以 MBTI 进行热场,互相交流自己的人格类型,女生们因为同属于一个类型、性格相似而熟络并成为室友。在后续多场狗血的情感碰撞中,MBTI 也成为观察室嘉宾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譬如最火热的一对情侣,恰好是对立吸引的前任,女嘉宾 INFP(调停者)与男嘉宾 ENTJ(指挥官)。
韩国综艺算是把 MBTI 玩到极致了,2022 年直接推出《MBTI Inside》的观察类节目。性格测试确实可以发挥一定程度的作用,譬如快速寻找同类或伴侣,以及在发生人际关系碰撞时成为分析工具,同时也为这类人际交往综艺节目带来新的商机。 职场角色定位和资源分配
我深入了解 MBTI 的机会竟是源于我司安排给员工的一次外聘培训,公司专门花钱请了咨询顾问授课,这堂课改名为《职业性格测试 MBTI》,我也是第一次意识到这个小小的测试工具竟然正儿八经地在职场中发挥作用(居然可以赚公司的钱)。
授课老师一方面说到 MBTI 有助于了解自我在职场的定位,了解自己更适合何种岗位、何种工作;另一方面又提到了解员工的 MBTI 适用于管理者进行人力资源分配、团队管理。我想,后者也许可以成为真正原因吧。
相信在目前招聘中,MBTI 也成为诸多大厂的前置测试,不知道性格测试对招聘结果的影响,但我想这一定不是毫无影响。 E 或 I 准不准,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你是 I 人吧,我也是呢!」
在社交时,MBTI 也成为了一个破冰的话题,缓和关系打破尴尬也不失为 MBTI 的好处之一。因此,人均都得至少知道自己是 I 人还是 E 人。
但可以判断的是,在大多数时候所说的 I 人和 E 人都偏离了人格测试的定义。在目前的交谈中,人们直截了当地将 E 等同于外向,I 等同于内向,以及经常玩笑话地说「为 I 做 E」,但其实两者的区分重点应当在于「偏向通过社交还是独处获得能量、消耗能量」。简而言之,E 人喜欢通过与社交活动、与人沟通进行充电;I 人则倾向通过独处、自己思考来充电。
我本人在朋友眼里是个绝对外向的人,喜欢很多需要与人接触和互动的运动,比如街舞。在舞蹈室众目睽睽下做动作,对于很多人而言已经「社死」了。但我感到无所谓,可以做到不在意别人的目光,也不怯于向老师提问。我认识新朋友以及和陌生人初次见面聊天,并不会冷场,为了不尴尬我经常会主动开启话题,甚至常常可以做到兴尽收场,也其实是出于一种对自己得体的要求。朋友给予我的形容词是「 开朗、活泼、健谈」,符合主流观点中的「外向型人格」。
但是实际上,我并不喜欢社交,也不享受和陌生人社交,就是「能够做但我不喜欢做」,相比而言我更倾向于自己独处。无论是写作、观影、看肥皂剧也好,不被人打扰的空间内才能使我感觉到自己的真实存在,并从中汲取能量。在很多时候,我频繁性地与自己对话,我喜欢与自己相处。显而易见的,我是个 I 人,测试结果也是如此。
「啊,你怎么会是 I 人呢?」一些不太熟知我的朋友作惊讶状对我提出这样的反问句时,我感到有些冒犯和无力。 因此,I 和 E 在我们目前生活的运用中已经很不严谨、偏离定义,那么注定带来的影响(比如对人的认知、分析)也将会背道而驰。
我认为标签从来没有我「本人」更重要,真要交朋友,那仍然要去听、去说、去看、去感受、去深入交流。
最后,距离我第一次测试 MBTI 已经时隔一年,今天又测了一遍,发现结果居然没变,依然是倡导者「INFJ」,这可能表明我近年的内外在环境、人际关系相对稳定,内在性格和观念处于平稳的状态。我对于 MBTI 的看法也依旧没有变化,我依旧认为性格不是测试就可以定义,也不是 16 种类型就足以概括的。MBTI 更像是一种时下兴起的互联网新语言,是一种类似跟随潮流的浅薄地彰显。无论是 I 人 E 人,还是 P 人 J 人,都不足以定义真实的你和我。
🛌 斯利普固是话题,所以会思考
我的 MBTI 结果:ISTJ
我的 MBTI 结果:ISTJ
最早听说 xxxx 性格测试,我首先是一整个不信的。因为我之前就是不相信各种星座、运势的,所以早期把一堆性格测试也当做了同类一并处理。
后来逐渐了解到很多企业会使用某些类型的性格测试题集当作入职前的心理测试,我才意识到:这类测试也许有那么一点道理?(否则那么多大公司也不能是傻的吧)
后来就跟风测了一下当时很火的 MBTI 测试。结果是 INTJ (建筑师)。嚯!能有这么准?我职业就是建筑师啊,但我还是半信半疑。(最近重新测变成了 ISTJ )
逐渐深入了解这四项结果的含义,是由于周围测试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逐渐开始讨论起来。最先了解的概念就是 I 和 E。因为这个实在是太容易理解了,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常说的「内向」 和「外向」。而在这点上,我对自己是十分了解的,我就是内向人格,也就是 I 人。后来又在小红书无意间刷到了 J 人和 P 人在生活中是如何表现的,我也觉得,确实我就是妥妥的 J 人啊。反过来想想,也许这个测试还是蛮准的? 思考 IE 与我
那之后,我会开始经常思考和观察,生活中什么样的人会表现为 E 人呢?我和他会有什么不同?而在过去,我是不会去想「外向的人到底是怎样的」这类问题的。于是我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视角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作为 I 人,我是能客观地感受到这种性格特质是如何影响我的工作的:由于怯于/懒于与他人交流(尤其是本就陌生的人),很多问题都闷在了我自己手里,自己宁可花更多的时间研究和解决,也不太愿意张开嘴去与他人沟通。而更加反差的是,我这个职业的属性就是一个大协调家,是需要在团队里面冲在最前面,引领各部分的。认识到这一点,我其实是会刻意逼迫自己迈出这一步的,逼迫自己主动出击。当然,仅仅为了工作就逆着自己的性格天性去做事,总归像是在委屈自己。
然而,试过几次发现这样解决问题的方式,远比自己闷头研究要高效得多,尝到了甜头那我自然下一次就更愿意主动去寻求外部的机会。反观这个过程,我其实并没有迫使自己从 I 人变成 E 人,而是让自己更倾向于选择 E 之方法来惠及自己,通过正反馈来让自己形成一种工作习惯。习惯了习惯了,外表了看起来就 E 了很多,但其实骨子里还是个彻底的 I 人。 思考 JP 与我
另一对深刻体会的是 J/P 之分。之前在小红书看了 J/P 人的生活差别之后,我发现自己真的是妥妥的 J 人。最明显的就是在出游的时候,一定要有相对详尽的旅行计划,起码是机酒、换乘交通,赶路赶车赶飞机都在可控范围内。有一个环节如果可能有问题,我都觉得这趟旅程会给我不安全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从东京去富士山,再从富士山前往大阪这段换乘的路线。我查好了在东京市内如何到达新宿站,去哪里能找到去河口湖的高速大巴,并且也提前买好了第二天从河口湖开往三岛站的高速大巴,以及计算好了要坐几点几分的新干线前往大阪。当一切都在脑中演练过没有问题之后,我才觉得这趟旅途是稳妥的。而我顺利玩完了富士山之旅之后,有朋友问我,怎么从东京前往富士山。我问,你什么时候出发。他说,打算明天。我的内心:竟然可以这么 P 吗?
后来我想了一下,不管是 J 还是 P,其实都可以玩得很愉快的。只不过 P 大劲了,有时候就要为没有计划安排而损失更多的时间或者金钱,但总归也不会出什么太大的问题。反过来说我自己,我觉得自己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加有秩序,尽量没有突发状况,也不必被迫麻烦别人帮助自己(又回到了 I 人设定)。这样的生活方式很适合我,我也享受其中。
但我发现过于 J 的问题就是:无法接受失控。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这是很难避免的,是无论自己多么努力都不能控制的。一旦出现了状况,我是可能会出现过度反应的,一方面肯定会先想办法怎么解决,但不可避免的是那种瞬时的不良情绪也会充斥我自己。而事后反观,就会发现,这种情绪的出现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于是我认为,我依旧可以保持 J 人的规划和安排,但同时也可以给自己一些些 P 的空间,面对突然出现的小问题,也能松弛一点。再或者说,出点错误又能怎么样呢?没什么大不了的。 话题,所以思考
至于说 MBTI 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影响呢,总结来说就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了大家生活中的话题,讨论得多了,自然就会引发我自己的思考。其实对于人的性格的思考一直存在,只不过 MBTI 这类测试和结果,让这种发散的思考与交流,变成了非常聚焦的点,并且非常容易传播。话题性让不关注这些的人,也被迫关注了起来。于我而言,多思考自己的这个或者那个,总归是有一点帮助的,毕竟我们总是在匍匐前行。 🧪化学心情下2MBTI 对自己是一种镜子,但我希望这不会发展成「职场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