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李镇西:我们了解到的芬兰教育是真实的吗?

[复制链接]
wang800123 发表于 2024-8-29 16:58:42|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2024年8月11日-22日,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与丹麦终身学习计划协会组织了由李镇西老师带队的北欧教育考察之旅,一行24位教育人走进丹麦、芬兰、爱沙尼亚三个国家的学校、课堂、教育机构等,与当地教育工作者及学生就教育的目标、教学方式以及对幸福教育的理解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下面是李镇西老师在芬兰访问过程中的教育观察笔记,李老师出发前带上了《现象式学习》《破解神话》两本书,在与当地教育工作者交流中,我们就心中的疑问做了重点关注。

我是第一次去芬兰,但对芬兰教育的美好早就有所耳闻。可以说,在中国,一提起最好的教育,许多教育者首先会想到芬兰教育。
去芬兰的航班上,我一直在重读几年读过的两本关于芬兰教育的书:《现象式学习》《破解神话》。前者是全面介绍芬兰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后者是批评芬兰教育的。两本书都是我疫情初期读的,当时我读得很细,两本书我都写了许多批注。
作为学者,我一向对被奉为神话的东西都持宁可怀疑的态度。“芬兰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这样的话听多了,我不得不有几分“逆反”的质疑:“真的那么无懈可击吗?”
其实,芬兰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在我读《现象式学习》时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该书的作者是芬兰著名的教育学者科丝婷·罗卡,她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地介绍了“现象式学习”的教育模式。说实话,对这种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着眼于跨学科学习,着眼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教育,我是非常赞赏的。因此,我愉快地应邀为该书写了推荐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就放弃批判的理性眼光,而一味盲目“吹捧”。
《破解神话》让我看到了芬兰教育的另一面,该书的副标题是“还原真实的芬兰教育”。作者文德是赫尔辛基大学的教授,同样是芬兰著名的教育学者,他对芬兰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文德教授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两点:第一,芬兰教育是被夸大了的教育神话;第二,芬兰人对芬兰教育的赞誉回避了芬兰高中和大学存在的弊端。

文德教授的批评性语言有——
“本书带着批判的视角来审视芬兰教育,特别是要审视关于芬兰教育体系的那些神话。同时,我也要关注到今天这一体系在全球四处售卖的事实。如同所有被推销的商品一样,这一体系的缺点似乎被刻意隐去,而只有优点被大肆宣传。”
“来访者总是会参观组织方选定的学校或课堂。这些访问已经不再免费了,特别是赫尔辛基的教育机构——对于此类访问都开始收取费用。我们注意到赫尔辛基是芬兰访客最多的城市,然而遗憾的是,它的代表性并不高,并不能说明芬兰其他城市或乡镇的情况。”
“(对芬兰教育)一方面是来自国外的赞誉,另一方面是国内的反复批评,而这些批评则很少被传到国外。”
“当一个班级被选作示范课时,教师和学生往往都不能‘本色出演’: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会提前通知学生有外国访问团参观,他们要好好表现从而给访问团留下好印象。”
“芬兰各地学校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促使一些家长在择校时会给孩子精挑细选,以避开某些学校。”
……
作者介绍了芬兰教育“享誉世界”的来龙去脉。他说,这是一种国家推销行为。从2008年起,芬兰就成立了国家智囊委员会,以“国家品牌”为包装积极实施对芬兰教育的世界营销。芬兰学生在PISA测试中的成功,为这一营销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于是芬兰从国家层面开始在“教育出口”方面投入巨资,打造“教育旅游品牌”,向全世界“出售”师资培训者、教师、芬兰教育考察项目,甚至在其他国家建立芬兰学校。
芬兰打造“国家品牌”的目标是:1.提高他国对芬兰劳动成果的认可,即促进芬兰产品和服务的出口;2.推动外资引进;3.促进芬兰旅游;4.提高芬兰国际地位;5.加强国际专业人才引进;6.提高芬兰的民族自尊心。
作者认为,在这一背景下,经过战略包装的芬兰教育必然成为完美无缺的神话,其成就被无限夸大;同时,芬兰教育不甚光鲜的一面却被刻意遮蔽了。
比如,人们往往看到的教育公平是在许多小学和初中,而芬兰高中则令人失望:“芬兰基础教育阶段,做出各种努力来保障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但从高中开始却不仅允许,甚至还鼓励进行残酷的选拔。”
芬兰学生在PISA测试中的优异成绩,是芬兰国家品牌宣传的主要亮点,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对芬兰教育质量“心服口服”的重要原因。

但是,我特别同意中国学者程方平先生所说:“PISA的测试是局限于智力水平的,对体育、德育、美育、生存和发展能力等其他方面的水平没有涉及,所以仅以此就判断教育第一或教育取得巨大成功是不全面和不理智的。”
文德教授也在书中指出:“PISA只是在研究15岁的教育,对于高中、高等教育或成人教育只字未提。但是,很少有‘教育访客’,甚至很少有芬兰的‘专家’会指出芬兰在上述领域的碌碌无为。因此,仅以PISA来判定芬兰教育会引起重大的方法论和道德问题。”
说实话,尽管我认可《现象式学习》一书所介绍的芬兰教育模式,并真诚地写下好评,但也依然保留了对芬兰教育的理性研究包括怀疑的态度。
这次我就是带着学习经验和探究真相的双重任务而来芬兰的。
但我发现,我对文德教授所批评的现象,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几天的考察,尽管也深入学校,进入课堂,与校长、教师甚至孩子们都有并不算肤浅的交流,但毕竟时间太短,不能跑更多的学校,更不可能随便自由地选择学校。我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我看到的课堂是假的,看到的“现象式学习”是经过反复“排练”出来的。
我唯一的求证,就是把《破解神话》一书给了一位在芬兰生活的青年人读,并问她:“根据你在芬兰的生活体验和对芬兰教育的了解,本书作者所说的现象是真的吗?”
她说:“是真的。”

根据我从《现象式学习》和《破解神话》中获得的正反两方面的信息,对比我所亲眼看到的芬兰学校鲜活的课堂和师生状态,再结合我六十多年的人生阅历和四十多年的教育历程,我对芬兰教育做出这样的判断——
第一,芬兰从国家高度对芬兰教育进行面向世界的宣传,以及相应的“包装”“打造”不但无可厚非,而且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是必须的。国家如此重视本国教育走向世界,至少令我肃然起敬。
第二,我们所得知的“芬兰教育”的确是被夸大了,而且并不全面。但是,芬兰教育的成就是客观存在的,其教育理念和做法是真实的。它不是无中生有的捏造,只是被添油加醋地放大了。但作为学习者,我们就挤掉其水份学它的干货,就算只有八分却被夸大到十分,那我们就学那八分吧,至少那八分是真实的。
第三,以PISA测试的结果来证明芬兰教育的成功,既不科学也不道德,这和中国一些学校拿一两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来证明自己“素质教育”的“成功”一样的荒唐。但是,根据我目前所了解的情况,芬兰教育(包括这次同时考察的丹麦教育和爱沙尼亚教育)令人称道的远不只是PISA测试结果,换句话说,即使没有PISA测试结果,也不会抹杀芬兰教育的优秀之处,更不妨碍其他国家向芬兰教育学习。
第四,“现象式学习”所蕴含的理念——整体跨学科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习同生活水乳交融、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注重团队合作、发展性评价、在教学中培养积极公民……都是既符合教育也贴近人性的常识;而且“现象式学习”远不只是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是成为活生生的课堂实践,具有普世价值,是值得学习推广的。

第五,对芬兰教育的尖锐批评,首先不是来自国外,而是来自芬兰本国的教授。这颇为耐人寻味。文德教授的科学质疑精神让我钦佩,同时芬兰政府容忍本国学者批评本国教育的民主胸襟,更令人赞赏。在全国上下倾尽全力向世界推销本国教育品牌时,一个严肃的学者却能著书立说批评本国教育的不足之处。芬兰官方没有封杀文德的书,这正是一种自信。
第六,最近几年,有些人好像对学习外国特别“敏感”,好像一说学外国(特别是欧美日)就有“媚外”之嫌。在我看来,作为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敞开怀抱向世界上一切先进理念学习是理所当然的。至于什么能学什么不能学,可以见仁见智,但邓小平所说教育要“面向世界”这没有也不应该有争议。 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 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2024年8月23日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教育考察团在赫尔辛基颂歌中央图书馆(2024年8月22日)
来源:镇西茶馆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