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碟中谍 7:致命清算(上)》,值得去电影院看吗?

[复制链接]
arrow 发表于 2023-7-29 15:51:5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评价电影《碟中谍 7:致命清算(上)》,值得去电影院看吗?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help 发表于 2023-7-29 15:52:1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巅峰已过的碟中谍


《碟中谍7》很难说真的给人带来了什么惊喜,延续系列高水准的制作水平,这一部电影仍然保持着系列里让人热血澎湃与熟悉的一切元素:接任务的阿汤哥,背叛组织的阿汤哥,奔跑的阿汤哥,玩命的阿汤哥。


然而阿汤哥确实也老了很多,比之去年的《壮志凌云2》更显颓态


就像是今年《疾速追杀4》中壮士暮年的基努里维斯


去年《子弹列车》中的布拉德皮特


前年的《007:无暇赴死》里遗憾退场的丹尼尔克雷格一般


一堆五六十岁的老头在大银幕上又唱又跳又跑又闹,汤姆克鲁斯也终究敌不过时间的摧残,纵是他仍努力地奔跑,拼命地尝试惊险场景,然而缺少了足以匹敌的对手,制作水平也有滑坡,本片呈现出来的打斗与动作场面相较《碟中谍6》是有所下降的。


可以说,《碟中谍7》浪费了阿汤哥的纵身一跃,也浪费了自《碟中谍5》最亮眼角色艾尔莎之死这一事件。



1.今年最好的上下集设置
自从《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与《暮光之城:破晓》探索出了商业系列大片最后一部可以分上下的模式后,今年竟然已经连续出现了三部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电影(下半年还有个《沙丘(第二部)》。


相比于《蜘蛛侠:纵横宇宙》那种“马上就要到高潮,结果电影出结尾字幕”的形式与《速度与激情10》的“高潮到一半,突然就放片尾曲”的结尾方式而言,《碟中谍7》上下部划分的节点无疑选择得更精准一点,智体事件尚未解决,反派依旧逍遥法外,但有一个扎实的第三幕高潮,并以一场暂时挫败对手的事件暂告一段落,也算是相对正常的结尾方式了。


现在想想,《纵横宇宙》和《速激10》把人胃口吊老高结果下一部要两年后的结尾着实令人一口老血喷出来,好莱坞的编剧这两天开始闹罢工,诸多电影包括《碟中谍8》的拍摄都中断了,这些剧情紧密相连分上下部的影片如果做不到像《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2010,下2011),《暮光之城:破晓》(上2011,下2012),《复仇者联盟》(3:2018,4:2019)这些电影一般的隔年上映的话,恐怕铺垫了几个小时的上部也无法为下半部电影提供多少票房上的增益。



2.拳打速激的罗马追车戏
既然提到了《速激10》 ,就不得不提到《碟中谍7》中和《速激10》既视感超强的罗马追车戏和炸大坝(炸桥)戏了。


虽然《碟中谍》系列并不像《速激》系列那样将追车戏码作为每一部的核心,但是横向对比两部的罗马追车戏,我们会发现《碟中谍7》的追车毫无疑问有着更为流畅的观感,纵然没有《速激10》里的铁球大炸弹,也没有主角们人手一辆的肌肉赛车,甚至也不需要一些反物理的操作


仅仅凭借一辆不是很听使唤的小电车+经典的手铐困境,就能让这个片段妙趣横生。


这个桥段有几分与成龙《我是谁》里的手铐追车戏相肖,同样手铐限制了开车的方式,也有类似从楼梯上开车下坡的场景


但《碟中谍7》毫无疑问更进一步开拓了手铐的玩法,汤姆克鲁斯与女主两人接连上阵,用一辆与大片格格不入的小电车跑赢了所有追杀者。


说起来,“手铐”这个设定也是非常经典的联结男女主角,并构造幽默感的道具,比如下面的《五十度灰》(并不是)



3.比肩将军号的火车动作戏
关于火车电影并不算少,《东方快车谋杀案》,《子弹列车》,《通勤救援》,《雪国列车》,《危情时速》...但要论最经典的,将“火车”这一载体完美利用的动作片,就不得不提到巴斯特基顿的《将军号》。


全片火车的一去一回,火车的运行,与铁轨的交互,一路到最终的火车坠桥,完成了一场后人都难以匹敌的纯粹火车影片。


《碟中谍7》最终的火车坠桥毫无疑问致敬了《将军号》。要说本片的火车桥段,前半部分只能说中规中矩


车顶上的打斗也不如《007之天幕杀机》中把挖掘机开上火车的惊艳,倒是可以与《金刚狼2》里面的新干线火车顶打斗半斤八两。


然而在火车坠崖后,汤姆克鲁斯与女主穿越一节又一节岌岌可危车厢逃离险境的桥段,确实将这段动作戏拔高了一个层次。


在车厢依次坠崖的设定之下,每个车厢都有着独特的环境构造,因而宛如关卡挑战一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将“车厢”这一概念开发到了极致,也为最后一幕提供了颇为亮眼的收场。



4.被碟6吊着打的打斗与跳伞
罗马追车与火车坠崖大概是本片最精彩的两段动作戏,但是除此之外的打斗与动作,只能说是差强人意,虽然看着尚可,但如若与前一作《碟中谍6》相比较的话,毫无疑问打斗与动作的质量和观感都有着严重的下滑。


《碟6》可以说是动作戏的标杆,无论是近身格斗还是各种场面的动作场景(奔跑,摩托,跳伞,直升机追逐)都近乎完美,尤其是厕所格斗一幕,汤姆克鲁斯与亨利卡维尔两种风格的格斗模式对阵足够强大的对手时,拳拳到肉的打击感与厕所里各种摆设被破坏的冲击感让这个桥段成为本片讨论度最高的场景之一。


但是在《碟7》中,亨利卡维尔的猛男反派换成了螳螂妹与智体的代言人盖布瑞尔,失去了刚猛之力,敏捷似乎又无法补足,再加上剪辑与动作设计的退步,整部电影的近身格斗都不好看。


当然,动作设计的不在线直接导致了影片中本应作为剧情重点的桥上对决变得边缘化,两女依次与盖布瑞尔的生死拼杀仿佛都没用上全力,还在放水呢就结束了。而动作场景剪辑与制作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本片最关键的一个动作戏,也就是汤姆克鲁斯的摩托跳崖镜头。
这个汤姆克鲁斯亲自上阵的摩托跳崖本应成为类似《碟6》高空跳伞一般让人屏住呼吸的一幕,但阿汤哥舍命一跳的紧张感被来回剪切的镜头和cg感浓重的悬崖几乎消解殆尽,真是遗憾。



5.一层看似高级的套壳剧情
本片在剧作上下了不小的功夫,开头潜艇的编排,阿汤哥的首次亮相,飞机场的人员调度等也都有着不错的效果。


然而这一部里看似高级的ai设定,其实仍然只是这一类大片通用的剧情模式,只是换了一个名字罢了。
试想,若是本片改成:美国的一个秘密武器丢失了,这个武器可以攻破世界所有数据库所以一旦落入坏人手中就非常危险,这个秘密武器的开启要通过两半钥匙,于是伊森亨特和他的小伙伴们就踏上了找钥匙的旅程,而钥匙的潜在买家是一个电脑高手,伊森一行人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怎么样,剧情这么一改,是不是就很熟悉了,秘密武器就像是《速激》系列每部中无名氏先生的任务一样,而电脑高手又和《速激》里的塞隆一般。


电影几乎可以毫无压力地改成这种烂俗的剧本,因而所谓的ai充其量只是一层花里胡哨的套壳,一个只收买了两个高级打手(其中一个还叛变)的ai,看似算无遗策其实也拉得很的ai,和一个幕后的电脑高手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6.沦为背景与炮灰的工具人物
汤姆克鲁斯作为本系列唯一的主角,《碟中谍7》里面被伊森光环遮掩的众人也只能自认倒霉,本片除了对新加入团队的格蕾丝有着较多篇幅的描述之外,其余人或多或少都沦为了背景板或者推动剧情的工具人。最明显的两块背景板就是一路跟踪伊森的两位探员了。


从开头的飞机场,到罗马追车,到威尼斯晚宴,到东方列车,这俩探员可真是腿脚勤快,伊森到哪他们到哪,但跑着跑着就莫名其妙变成了某种谐星,因为虽然他俩哪里都去,但是总是后人一步,所以啥都没干。
那为啥安排这俩人呢?找乐子吗?不是,因为他俩最后出现,所以盖布瑞尔跑了...


工具人的话,本片的两位反派,螳螂妹和盖布瑞尔也着实工具得很,螳螂妹在完成了打手的任务后,死前还要再传递一个消息,而盖布瑞尔则全然没有反派的魅力,更像是一个拿着ai锦囊妙计的传话官。


至于伊尔莎的死...哎,上面说到了这段动作的敷衍,就不再提了。




《碟7》仍能算得上暑假一部足够分量的爆米花大制作影片,但是在第六部的高光之后,被疫情与罢工拖累的制作水平与不断拖延的工期毫无疑问将影响到这个系列最后两部电影的水平,阿汤哥和他们小组的成员肉眼可见地衰老,虽然依旧能跑能跳,但颓然之势亦不可挽回


纵然本片已然试图加入新鲜血液替换一些老面孔,然而归根结底,动作戏与汤姆克鲁斯是《碟中谍》系列的两大支柱,只要阿汤哥的状态稍有下降,或是动作制作水平无法保持,那么走入质量与票房的双下坡通道或许只是时间问题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gxl0412 发表于 2023-7-29 15:52:2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好奇,一辆蒸汽火车,一敲子把铲煤工干掉后,这蒸汽火车咋还能在后面的半个多小时里不停的加速到停都停不下来的。
是把宇宙魔方丢进炉子里做能源了吗?
还是说……物理学……不存在了。
ma625748 发表于 2023-7-29 15:52:3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上周刚看了夺宝奇兵5。两部片子,一个迪士尼一个派拉蒙,一个冒险喜剧一个谍战惊悚,两个不同的剧组,却不约而同的包含了以下元素:
老白男都一把年纪了,肉眼可见的的老,被美国政府通缉,他的好朋友也就是前几部的经典配角帮他谈脱追捕;
女主角是小偷,放荡不羁,明明卷入了自己掌握不住的局面,却还自以为是的想甩开男主,在剧情的前半部分一直充当了搅屎棍,阻碍老白男干正经事。如果这个角色是成年白人男性的话,其实还挺招人烦的,但因为是女人(或者小孩、有色人种),老白男对这位不明真相的搅屎棍圣母般的宽容;
老白男和女主在异国的马路上飙车,车开下楼梯,马路上有三方势力在你追我赶,追车子戏颇为漫长;
老白男和反派在火车顶上掰头抢东西,过隧道、过大桥、趴火车,火车戏颇为漫长...
好莱坞已经套路至此了,银幕上撑场子的都是一把年纪的老头,动作戏遇事不决就是飙车趴火车,毫无新意。像当年夺宝奇兵2里的矿车追逐戏,在没有cg的年代用微缩模型和板绘等土法都做出了这种刺激的效果,斯皮尔伯格可谓是后世电影/游乐园矿山主题惊险过山车的鼻祖,现在谁还能设计出这种想象力爆棚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动作场景?
碟中谍系列现在最大的宣传点是阿汤哥一把年纪了亲自上阵拍摄高难度动作戏,佩服佩服,确实厉害,虽然但是,动作明星亲自上阵拍动作戏这不是本来的事儿吗,如果说年纪大到拍不动了,那就该给年轻人腾地方。哈里森福特这会年纪实在是太大了,夺宝5里用了很多替身和特效,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动作戏也都是亲自上的,除了夺宝2时拍戏受伤,矿车追逐戏用了大量替身,转年来福特养好了觉得自己又行了,夺宝3又自己上阵了,那段坦克追逐戏多危险啊,福特也是亲自爬。观众应该去对敬业的阿汤、福特等优秀演员心怀佩服,但也千万别被pua了,动作明星亲自上朕拍动作戏是本职工作。
哦还有分上下部,上个月蜘蛛侠纵横宇宙就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年分解这套,转月又来。有大体量原著的改编电影分上下也就罢了,像沙丘原著厚度就摆在那里,哈利波特56没分上下,为了控制时长,故事已经讲的抛弃大量细节了。原创剧本还要分上下而不是做成相对独立的两部,是编剧无能的体现。漫威日常被喷不是cinma而是主题公园、是大型电视剧,嘿人家漫威可从没拍过上下部。灭霸事件早期也是说规划拍复联3上下,后来也调整为了复联34,这两部虽然故事紧密相连,但3讲了个灭霸收集齐无限宝石成功打响指消灭一半人的完整的独立的故事,确实可以称之为34而不是上下。蜘蛛侠和碟中谍这种玩法就耍流氓了。
52ddr 发表于 2023-7-29 15:53:0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结论,大失所望,最近几部里最差的一部(456根本不差)豆瓣评分和假的一样,真是搞不懂
不过还是比摆烂的速激强
第一次看碟中谍看的昏昏欲睡
疫情对这片影像还是太大了
以下内容含剧透


好电影的灵魂是剧情。本来一部就能拍完的故事情节,强行拆成两部,中间内容大量注水,毫无意义的人物,情节,对话,生硬的转折都令人感到不适。哦对还有一直嗡嗡作响的BGM,简直是差评,把这么经典的BGM用成这样真是败笔
事实证明话不能说的太早,全剧最有那味儿的就是开头潜艇那段,那才是熟悉的碟中谍味道。看了开头潜艇,也门沙漠,机场追逐那段我兴奋的直搓手,和小伙伴说这片绝对不错,准备享用国宴大餐,结果原来是鸡肋一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拍了半个小时的好片)
漫威的好多女演员演技是真的有待提高,靠着特效拍惯了爆米花爽片,一没特效啥也不是。佩吉卡特是真的不适合这角色,岁月是把杀猪刀,白寡妇都衰老的明显,更不用说卡特大姐了。一虎背熊腰的中年大姐,武力忽高忽低,身份交代太潦草,平白无故出现这一人,一会儿能打一会儿不能打,毫无特点,总爱瞎跑乱窜,行为举止毫无规律。反正是不适合这个角色,卡特真的很像女军人,长的就很伟光正。莫名奇妙冲过去单挑反派,叫个啥名也忘了,最撮反派,害死艾尔莎
再说这个螳螂女,表现拉胯的像是资本送入的关系户。灾难级的表现让人数次出戏。莫名其妙出现一伙人,无缘无故就在罗马干了起来。街头公然枪杀意呆利特警,特警熟视无睹,反而一心只追主角团,就像是机械的完成导演的任务,不讲逻辑,根本不管这伙枪杀自己的人。速十同款追车戏真是又臭又长,与剧情毫无关系,螳螂女除了擤鼻子做不出第二个面部表情了。到了火车上更是搞笑,那么大的官就配两个这么弱鸡的保镖,被螳螂女轻松解决。然后又莫名其妙就和大boss互打,立刻洗白弱三分,瞬间被秒杀。刀插胸口过了一会儿又回光返照,奇迹般复活立刻强行单手抓200公斤大理石,说完线索又直接嘎掉,工具人实锤。还要问为什么救你,你都准备毁灭世界了还会在乎这些
罗马追车,开始开宝马撞一下气囊都弹出来了,居然连点皮都没破。好家伙后面更离谱,菲亚特和皮球一样翻滚,全程不寄安全带,早就全身骨折了,站起来屁事没有继续跑。只用问一句,are you OK就可以了,这句话作用堪比马符咒
智库黑进屏道诱导阿汤哥走错路要解决阿汤那段更是搞笑,都困在那么窄一条胡同里了,拿把机关枪一扫,再不济扔两颗手雷。嘿,结果您猜怎么着,一男一女,有枪不用,拿着冷兵器开始肉搏,什么档次和阿汤肉搏。一棒球棒敲空饶一命太刻意了
强行写死艾尔莎我是没想到,这么高人气的角色是因为付不起薪水吗。反派在威尼斯那座小乔上摆了半天poss,一枪就秒了的事情,有枪不用就是玩,挨个送人头,强行领盒饭
party那段槽点更是一大堆,看的云里雾里,莫名就是卡特 艾尔莎二选一
哦对还有两个全程不知道在干嘛的cia探员。完全不知道有什么作用,估计就是最后在车上帮忙疏散了一下乘客,唯一的作用。给了这俩人大量镜头,到最后也不知道他们俩有什么用,就好像神经病,阵阵的,一会儿突然想起来我要抓阿汤,一会儿突然忘记,一会儿突然圣母
最后阿汤哥摩托跳伞真的是浪费这么好一个镜头,单薄的剧情混乱的剪辑完全浪费表情
反派头跟个鳖似的一直搁那叭叭的不知所芸。从火车上后栽那段更是笑掉大牙,是一点都不考虑惯性是吧
还是再看一遍456吧
adery 发表于 2023-7-29 15:53:1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让我想起了美国漫画和日本漫画的区别。
美国漫画是一种大工厂流水线模式,具体来说就是逮着一个IP就往死里薅。超人,蝙蝠侠,蜘蛛侠这些都出多少期了?衍生的各种漫画又有多少期了?各种复杂的支线,还有同人,还有平行世界堆积下,他们整个漫画已经如同屎山代码一般杂乱了,以至于你想入门看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日本漫画则是小工坊模式,他们很少逮着一个IP就往死里耗,一般都是会出各种源源不断的新漫画出来。即使是一些比较出名的单一漫画,他的创作构思仍然是被作者牢牢把握住的,不会像美漫一样,那一堆的乱七八糟的家伙过来参与创作,然后搞各种乱七八糟的衍生。这也使得我们能够知道很多著名的日本漫画家,但很少有人知道著名的美国漫画家,因为美国漫画家,实际上他们不是作者,只不过是工厂流水线上的一员而已。
现在的美国电影也是类似的情况,一旦出现一两个爆款电影,马上就按着这个电影拍续集。第一滴血都拍了多少部了?还有电影宇宙,最早搞出这玩意的,我记得应该是漫威,在当时或许还算新颖,但是到现在的话,很多人早就已经对此审美疲劳了。这不最近又要拍夺宝奇兵了,我记得夺宝奇兵第一部好像还是1982年上映的吧?这都快40年了。题目中提到的碟中谍,我记得第一部上映好像是1997年吧,这也20多年了。
在90年代末到2000年初的时候,美国那边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剧本方面的枯竭的迹象,因此开始大量的从其他国家购买电影版权进行翻拍。《无间道》《见鬼》《咒怨》《蔷花红莲》《午夜凶铃》《触不到的恋人》等等。美国是没有好编剧吗?不是,我认为美国并不缺少好的编剧,好的剧本,但是他们不敢尝试,他们一定要看到其他国家的那种优秀的电影剧本,尝试以后获得的一定的票房成功,他们才会去购买和翻拍。
个人认为,美国电影行业的衰退可能和其经营模式有关。美国的那几个比较出名的电影公司垄断了整个电影行业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会变得比较保守,或者说习惯于按固定的套路来拍电影,拒绝一些新的题材或者是新的电影类型。最近,按照老套路拍电影或者是去拍那些经典大IP,至少能够保障票房。但是如果拍那些新题材新类型的电影的话,有一定的可能会导致票房失利,血本无归,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赌博。在一些大公司呆过的人都知道,在公司的初创期,那些公司老板或许还会进行一些比较冒险的投资,对一些新的领域进行探索,但是公司做大做强以后,他们的各种投资和眼光反而会变得越来越保守,对他们来说,赚钱已经不是第一要义了,因为他们的钱已经够多了,稳定保证不赔才是最重要的。那些大垄断的电影公司,其实也差不多。
其实美国现在各种主流的那种大电影,无论是变形金刚,速度与激情还是碟中谍。他们的套路太明显了,简直就好像是照着某种八股文一样,一步一个脚印拍出来的,你看到开头就能够想到结尾。反而是一些中小投资的小成本悬疑片,恐怖片还能带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