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郑州能够成为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复制链接]
Iriskang 发表于 2023-8-19 15:18:4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截至2020年,获得“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的城市共9个,即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 、天津、武汉、郑州、西安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yijing 发表于 2023-8-19 15:19:0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郑州有六七年了。
过去十年,郑州,贵阳,合肥应该是省会中发展最快的三个,其中郑州尤其耀眼。
我从2014年开始帮一老师分析中欧班列和中国的保税区政策。当时我们研究了很多城市,对郑州的发展印象最深刻。
后来关注郑州变成了一个爱好,通过分析郑州,锻炼自己解读政策,判断风向的能力。慢慢也能做一些预测。
这六七年见证了郑州的飞速发展。很多事历历在目。
现在回头看这些,还是挺感慨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先天的地理位置人口资源,需要搭乘大环境的东风,需要机会甚至运气,需要遇到合适的人,积极的团队。。。
借此回答尝试梳理郑州从2010年到2016年的天时与人和。
------------------------分割线--------------------
2008年前后的郑州,落寞又不甘。当时国内东西向铁路线增加,长江沿线城市经济飞跃,郑局改革后元气大伤,以及坊传的人事矛盾,都逐步削弱了郑州的铁路枢纽优势。
2008年8月出台的铁路规划,靴子落地。郑州落选全国六大枢纽性客运中心,而与哈尔滨、沈阳、济南、南昌、福州、昆明、南宁、兰州、乌鲁木齐一同列入十大区域性客运中心。据说当时的布政使上京讨要地位,于是当年10月出台的铁路规划修正版中,措辞改为“明确以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武汉、西安、重庆、成都等枢纽为重点,加强主要客货枢纽建设”。
那几年,郑州的核心优势遭到重挫,甬温事件后全国铁路规划刹车减速,郑州的铁路建设雪上加霜,城市的精神面貌很是黯淡。
iPhone, assembled in Zhengzhou

2010年是第一个重大转折点。
首先,自海西有凤来仪,带来庞大的闽台资源,包括富士康,旺旺。正好那时大背景是沿海产业内迁潮,富士康三星等大批沿海劳密型企业落地中西部。
富士康深圳当时是苹果手机的主力代工厂,受人力成本上升,和“N连跳”事件影响,开始寻觅北迁机会。巧的是河南布政使早年曾在直隶成功引入富士康,与郭氏有多年私交。于是河南两级衙门都有人和之美。吏人在为官经历中积累的人脉资源和知识专长对主政地的影响深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的玄妙。
地利方面,河南有充足的劳动力人口,优势明显,劳密产业对学历也没有太多要求。更有趣的是,富士康大陆在册人数大约80万,其中有15%的人来自河南,富士康当时几个大厂比如烟台、昆山,深圳龙华的中层干部中也有相当多是河南籍。我们现在无从猜测他们是否推动了富士康高层的决策,但想来在河南建厂,在富士康内部也很受欢迎。
当时参与争抢富士康深圳北迁项目的包括郑州,廊坊,武汉,成都,天津。竞争一度白热化。各级招商团队前赴后继。硬牌打税收优惠,软牌打人情关系。据说当年郭台铭夫人病逝,直隶某市领导得知消息后专程到富士康在顺天所设的灵堂吊唁。
最后河南以一个非常夸张的优惠组合拳胜出,成功吸引富士康落地。这套优惠夸张到“不能对外透露”,因为怕往后的外资企业张口要类似政策。。。综合2010年的各种报道,我们可以看到些边角。比如地价优惠,税收减免(投产头两年免税,三至五年免一半),高速基建,各级摊派招工指标。可以说是你要什么我给什么,我没有我去借也得满足你。
比如厂房建设方面,当时的报道是:
富士康投资河南的“第一单”敲定后,加工区管委会从领导到普通员工100多人,整整一个月夜里都是睡在办公室的。

最初半个月里,2000名工人分三班倒,24小时昼夜赶工,完成了一共7栋合计6.2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改造及电力设备安装等基建工作,因厂房不足,一家入驻加工区多时的纺织企业干脆被管委会“请了出来”。

富士康厂房需要的特殊规格的电缆和空气压缩机,在市场上一时无法买到,经指示,到市内正在施工的大型工地比如地铁工程现场去“借”。地铁项目停工也在所不惜。
甚至,
郑州还出资为富士康厂区雇用了一批保安和清洁工。

还为富士康办公区准备了200多套桌椅,每张桌子上都配置了电脑,接上网线,室内都装好了空调,富士康的管理人员一来就可以直接投入工作。
富士康做为原材料进口,成品出口的“两头在外”型加工贸易企业,按照政策必须设在保税区内才能享有快速及时的检疫,报关,退税等服务。
而郑州当时并没有综合型保税区。于是为了富士康,郑州现去和某某委 某总署要政策,专门成立了“郑州综合保税区申请办公室”。仅两个月后,郑州综合保税区火速获批设立,成为中部六省第一个综合保税区。
那一年是2010年,河南省全年进出口总额为177.92亿美元,中部六省排第四。


第二年,2011年,富士康郑州园区投产。一台台iPhone 5从郑州发往世界各地。
当年河南进出口总额就暴增78.5%,增速全国第二,达到284.7亿美元——超过了河南“十五”期间5年进出口的总和。外贸额在中部六省中蹿升到第二,仅次于武汉。
之后生产iPhone 678,SE,X,XR/XS。每一年河南外贸成绩都爆炸,排名蝉联中部第一。
2012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大关,增速全国第三。
2013年,600亿美元。突破4000亿人民币。
2017年,740亿美元,突破5000亿人民币。
2019年,突破5700亿元人民币。
2019年,中西部城市中,只有三个城市的经济外向度超过了30%,分别是郑州、西安和成都。其中,郑州以35.6%位居中西部第一位。
富士康占河南省外贸进出口的比重从2011年的28.7%,一路攀升至最高峰2015年的67.5%,这一比例在河南近年有意识地引进“非苹果”产业后有少许下降。
富士康郑州厂区更成为富士康在内地的第二大厂区。顶峰时拥有将近30万的员工。它的发展也带动了一大批手机上下游企业落地郑州,形成了国内除深圳以外,又一大手机产业集群。
郑州目前年产智能手机3亿多部,占全球手机出货量1/6。

郑州机场,卢森堡,航空经济

手机作为高附加值快消电子产品,对运输效率和稳定性要求很高,所以一般走空运。
所以不难理解,2011年苹果投产后,郑州的航空运输业开始井喷式发展。
根据相关人士的回忆,2011年4月,在贵阳召开全国航空工作会议。河南获悉民航布局进行战略调整的消息,要在内陆的中部地区选择一家机场,分担北上广三个机场剥离出的客运中转和货运门户职能。
当时专家组推介的就是郑州。
河南闻风而动,提出“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当时郑州东站和郑州机场的规划,将铁路从机场下面穿过去,这个规划理念全国首创,加上河南提出发展航空偏好型经济,引起民航局的极大兴趣。
2013年3月7日,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成为全国首个上升为顶层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
众所周知,航空业有很多限制。比如对外投资,外资准入,比如航权,航线审批,比如口岸资质,比如飞机租赁。郑州航空港这个政策套子,可以帮助郑州套住更多航空相关的优惠政策。这个航空试验区直到现在2020年,在国内也仍是独一份,内含的很多政策其他城市无法复制。
很快,以航空港政策撑腰,2014年1月,河南从卡塔尔航空手中收购了卢森堡货运航空35%的股权,这是欧洲最大的定期全货运航空公司。意义在于,河南本土航空一直比较垮,而卢森堡货航有业界先进的航空货运技术,机队调度系统,和飞行员培训体系。
收购后,河南将郑州设为卢森堡货航的第二总部,利用它的货机和航线资源开展国际货运。也积极从中学习,着手组建本土独资货运航司。2020年,中州航空上线。
收购卢森堡货航后,郑州又获批第四、第五航权,取得跨洲联运权限(比如卢森堡-郑州-芝加哥串飞)。河南地处中心,集货方便,又专长货运,且客运量远少于北上广,客货航时矛盾小,清关效率高。所以很多企业将以往从北上广机场出关的货物送到郑州。
几年下来,郑州机场国际货运航线,货运量暴增。并且以货带客,客运航线数量也迅速增长。
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郑州新郑机场旅客吞吐量2912.93万人次,位列全国第12,比2008年上升8位。货邮吞吐量52.2万吨,位列全国第7,比2008年上升10位。是中部六省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最大的机场。在很多官方报告中,郑州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并列为国内五大国际货运机场。

口岸资质方面,很多人不知道,很多进口产品,只能从特定的中国城市口岸入关。且不同的进口产品,对应有不同的口岸资质。
汽车,药品,粮食,水果,鲜切花,邮包,到水产品,牛羊肉,活畜等等,都有对应的口岸资质。很多内陆城市的进口产品,都是依赖北上广宁波青岛天津厦门等口岸城市的转运分拨。
如果一个城市没有这项产品的进口口岸资质,就不能直接进口,而需要从其他有资质的城市转运。出口时同样需要经转口岸城市。这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时间效率差,不利于本地产品出口,税收流失产业上下游难以在本地集聚。
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郑州外贸系统的日趋成熟,加上本地官僚比较给力,让郑州迅速获批了一大批口岸资质。现在郑州几乎是口岸功能最齐全的内陆港,很多厂商指定要从郑州通关。
比如鲜切花,欧洲的进口花现在除了北上广蓉,也可以从郑州口岸清关。河南许昌鄢陵的花木产品出口,也可以从郑州报关,直飞目的地而不用转经北上广。
比如邮包,郑州目前有国际邮包直封权,不用转经北上杭国际邮件互换局拆包重封。这对跨境电商货物集散分拨至关重要。
2019年1月《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文件》关于郑州的部分是,
加快推进乌鲁木齐、昆明、哈尔滨等国际航空枢纽以及郑州国际货运枢纽建设。 发布成都、重庆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开展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研究。推进鄂州货运枢纽机场建设。
现在,中西部地区的航空布局,郑州已经基本理顺和近邻西安,武汉的关系。定义为国际货运枢纽,实现错位发展。
郑州,小红书,网易考拉

航空发达+口岸完备+地理居中,郑州因此又赶上了2012-2015年的跨境电商的风口。
2012年12月,正式批准重庆、上海、杭州、郑州、宁波5个城市成为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大批关税,通关,检疫优惠政策下放。
跨境电商,在这个语境下有个狭义解释,即,将以前传统的大宗商品进口,改为国内保税区进口备货,消费者下单后,货品以个人包裹名义一单一单地出保税区,适用10%个人行邮税,而非以往20%-50%的进口叠加税率。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进口宽松政策。
目前国内电商的进口商品,除了海外直邮,其他基本都是这种保税备货模式。
2015年夏天我正好在一家香港物流公司实习,当时和老板一起接触了小红书,聚美优品,天猫,京东,洋码头等等电商。还有幸要过 @戴雨森 大佬的名片。。其中很多电商都开始谋划在郑州布局保税仓,甚至考虑将部分香港进口空运业务转到郑州。
现在,天猫国际,京东国际,拼多多,小红书,网易考拉,聚美优品,唯品会,都在郑州设有大型保税仓。小红书和网易考拉更是把郑州视作几个主力仓之一(郑州,宁波,杭州),郑州仓份额占到小红书在全国保税仓份额的27%。我常常收包裹时,发现是从郑州寄出的。
《中国跨境电商创新发展报告2019》统计,郑州的国际化妆品、保健品、食品交易额分别占全国保税区跨境电商交易额的65%、50%、34%。
跨境电商的仓储布局,有先到先得的特点。像郑州,宁波北仑,杭州下沙,重庆西永,上海外高桥这些首批电商试点,已经把果子和红利瓜分的差不多了。也都形成了各自的口岸专长(比如郑州尤其擅长化妆品,宁波母婴产品,天津重庆的平行进口车)。近年又批的石家庄,济南,已经没有太大意思。

中原经济区,到河南自贸区

实际上早年郑州一直在以郑东新区为主体,忙着申请“郭嘉级新区”这个政策套子。希望借此拿到更多更好的上层支持。
当时郑东新区主打中部金融中心概念。但因为种种原因,进展缓慢。本土的中原银行,14年才组建,中原证券也很坎坷。外资机构寥寥,花旗谈了很多年都没有入驻。渣打则是到2013年郑州有起色以后才入驻。四大会计所是近年郑州地位大抬升以后才先后入驻。这是后话。
海西凤雏入驻之后,为了推动省会郑州和河南省域经济发展,河南一直在思考一个公共政策上的“战略概念”,能够抬高河南的格局,对上方便要政策。
这方面湖北,湖南,安徽都走在前面,武汉和长株潭城市群2008年前后同时获批“两型社会试验区”,后来2010年安徽获批“皖江城市带”。当然现在已经不大提这些定位了,慢慢地被后来的新政策取代。这是很有趣的一点。从政策的迭代,你可以看到中国城市对经济发展的逐步摸索,中间实际上是有些弯路和反复的。
那阵赶上“中部崛起”这个东风。河南就找了一大堆有名学者论证提出“中原经济区”这个超越郑州,甚至超越河南,涵盖部分安徽山西地市的大战略规划。尝试扭转河南在中部的定位。
如果你当年关注过河南那些“跑部”新闻,你可以想见那中间多少上下跑动。多少艰辛。
功不唐捐,2011年3月5日,中原经济区被写入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纳入国家规划。
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后来印发的指导性文件《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为河南日后发展提供了各种理论支持。
如果你细读这份2011年的文件,你几乎可以窥见河南现在的影子。
比如高铁建设,这份文件勾勒出了郑济,郑合,郑万,郑太四条250-300 km时速高铁线路,和已有的京广陇海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米”字高铁网——这几乎是未来10年河南高铁发展的指导蓝图。同时规划了郑州到焦作,许昌,洛阳的河南省城际高铁网络。
其他的米字高铁规划,比如西安,合肥的,线路都是在2016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才完整呈现。
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
这为后来的郑州航空港试验区获批提供了有力支持。
更重要的,
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人力资源高地,成为与长江中游地区南北呼应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之一
这已经明确地为日后郑州入选国家中心城市做出铺垫,点明了未来中部地区将形成“郑州-武汉”双核模式。

2013年,翰林院掌院学士擢布政使。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2013-2016年他密集地接待或者拜会了各种部委尚书侍郎,打开河南官网,几乎每隔几周都能看到新的二三品大员去河南视察。并且顶级商人的访问也明显多了。
可以说13-16年是河南各种政策的密集落地执行期。郑州机场的T2扩建(我后来去过新郑机场两次,太震撼了,很多地方甚至像希思罗和虹桥),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和卢森堡的合作,河南南阳商丘焦作的外贸发展,洛阳的重工业转型。
要政策方面,2013年底,获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其余城市是成都、武汉、西安、沈阳、南京、重庆),郑州的互联网流量不用再绕行北上广,郑州的网络流量速度和承载能力都有大提升。
又和贵州取经,2016年获批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引进了一批不错的企业,甲骨文,浪潮。不过这个大数据试验区的具体落地我还看不太清,有时候也是什么都往上靠,蹭蹭概念。
2015-16年,河南最重磅的两个政策礼包,一个是“一带一路”纲领对郑州和中原城市群的定位,另一个是河南获批第二批自贸区。
记得从2014年年底,到2015年3月一带一路指导文件发布,哇各个省份都跟打了鸡血一样,一定要让自己的省份列入这个文件。光一带一路的起点,就有西安郑州洛阳厦门泉州宁波一堆城市打架。
当时我每天整理这个概念相关的文件和报道,看得不亦乐乎,真 全民总动员。主政吏人的压力肯定很大。
后来政策落地,国内股市还暴涨了一波。。。2015年真的很神奇。
一带一路指导文件中,几句话对郑州意义重大。
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哈长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
这直接点明了日后国家中心城市的分布。
支持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加强内陆口岸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合作,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
这句话给予郑州独有的竞争优势—物流与电商。在中部,郑州也终于实现和武汉的错位竞争。于是开始大力建设综合物流枢纽,尤其是空运和铁路联运方面。
武汉综合实力占优。物流方面也不甘落后。武汉一向有水运优势,航空方面国际客运航线也发展不错。货运方面又在鄂州引进了顺丰机场,目前也在积极推动高规格的航空港规划。不过总之,纲领性政策在央地互动中还是很重要,地方不容易突破这个框架。

自贸区申建又是另一轮省际大战。
2014年年初,河南启动申建工作。2015年,这一年全国各省都在上报草案。河南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快速复制上海经验,加上各种跑部运动。到了16年初,某部开始物色对象,下来调研开封洛阳,我就知道稳了。果然到8月,河南自贸区获批。
第二批自贸区包括,河南,福建,广东,辽宁,湖北,陕西,重庆,四川,天津。
这第二批,是不是感觉又看到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影子?
后来自贸区就遍地开花了,各地政策复制情况不一,招商引资的成绩也有差异。且龙头爸爸上海自贸区尚且面临一些问题,其他各省应该也还有很多路要走。对于一些外向型弱的省份,还是要从配套基建,产业结构,招商引资上找问题,不是一个自贸区的帽子就能换来经济发展的。郑州能找到发展航空偏好产业这条路子,比如电商,手机制造,是很值得肯定的。
2016年底,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对郑州的战略定位如下
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强化物流及商贸中心、 综合交通枢纽和中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对外开放门户功能,全面增强国内辐射力、国内外资源整合力。
和2011年的《指导意见》版本比,明显多了不少大词。感兴趣可以搜来原文看看。郑州要是有情感,想想这近十年的事,一定会很感慨吧。

写在最后。
如果你去看下履新,近年河南很多吏人都是从各部委空降的,或者从杭州,上海,珠海,南京,天津调入。并且有不少是航空,海关,财政方面的专业技术官僚。非常亮眼的配备。未来可期。希望物流方面的优势能够保持发展下去。
教育方面,河南大学终于入选双一流,开始建设郑州校区。如果能像青岛深圳珠海,引进一些大学分校或者中外合办大学,就再好不过了。这方面也许可以问问宁波,宁波这几年引进了一批院校,目前都在兴建中。
产业方面,如果人才短板可以补上一些,未来招商策略可以多参考合肥的“风投”模式。郑州一时虽然有劳密红利,但提高教育水平,留住人才,尽快促进产业升级才是维持竞争力的王道。
郑州加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龙一品 发表于 2023-8-19 15:19:5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题干是郑州为什么是八大或者说九大国家中心城市,我想偏偏题来回答“什么是河南?”
造山、造水、造中华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ID:xingqiuyanjiusuo)

想要解答“什么是河南”是异常困难的
人们会说豪爽山东、天府四川
却很难用一个词来准确描述河南
因为它并非一个特质鲜明的省份
就如同它所处的位置

不南不北、不偏不倚
相当“中庸”
(河南地理位置示意图,地图源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星球研究所标注)



不过从历史角度看
河南却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都算起
河南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引领中华风气之先超过

3000年

而从公元1127年靖康之难算起
河南的衰落时期也高达

800年

这种衰落几乎是断崖式的
即从北宋时期的繁华巅峰直接跌落谷底
从此成为中国内地最为动荡、最为保守的地区之一
反差之大,令人唏嘘
正所谓
(语出自北宋司马光《过故洛阳城》,因感慨汉魏洛阳城的凋敝而作)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中国再没有一个省份像河南这样
跌落得如此突然、如此深重、如此漫长
以至于人们对它的负面印象根深蒂固
即便近年来河南经济已经逐步振兴
许多人的脑海中依然抹不去其贫穷与落后的标签
(河南在2016年各省区市GDP总量排名中位列第5,增速达到8.1%,虽然人均GDP有待提升,但整体成绩单可谓优异;图表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长时间的衰落加之巨大的人口基数
河南成了“地域黑”们最热衷的调侃对象
人们以偏概全、人云亦云
真实的河南反而变得面目不清
最为显著的一点便是
许多人以为河南只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殊不知它同时也是一个山地大省
其山地丘陵合计占全省面积的

44%以上

可谓一半山地、一半平原
(河南地形图,山地丘陵与平原的分界线并不严格,山地丘陵区域也存在许多小块平原,谨供参考;星球研究所制作,底图源自@MapsForFree)



这一地理特征正是理解“什么是河南”的关键
因为上帝之手在中原大地上一次次造山、造水
不但塑造了极佳的山川景观
更是接连创造了一段段历史奇迹
河南逐步被推向辉煌的顶点
甚至直接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



第一段奇迹当属河南的

太行山时代

1亿年以前
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西北俯冲
(板块运动产生的造山事件,往往伴随火山喷发;太行山也是中国地震、火山的重要分布区域之一;关于各个山脉形成的时间,不同的研究分歧较大,本文不作详细讨论)
欧亚板块内部引发巨烈活动
远古大陆的一侧开始隆升
另一侧则开始沉降
(沉降部分即今日之华北平原,隆升部分则为山西高原;地质学家将这种类型的山称为断块山,隆升的山体一侧非常陡峭,另一侧则相对平缓)

时间到了距今260万年前
相对高差达1000米-2000米的太行山全面隆起
它沿着河南西北省界呈弧状分布
山地面积1.5万平方公里
与北京市的面积相当
(豫西北地形图;星球研究所制作,底图源自@MapsForFree)



这样的造山过程
使得太行山面向河南的一侧
出现了一系列极为陡峭的丹崖绝壁
(位于辉县的天界山,红岩绝壁浮在云端、有如仙山,山体之上的缓坡让植物得以附着其上,形成两道绿色腰带;图片源自@天界山景区)



位于林州的太行山大峡谷气势尤为恢宏
其南北全长50公里
相对高差接近1000米
山势伟岸、壁立万仞
在山中生活的人们只得劈山开路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郭亮洞挂壁公路,摄影师@付有良)




道路或直挂绝壁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郭亮洞挂壁公路,摄影师@董建军)



或盘旋山谷、艰难上下
(林州市石板岩镇大垴村附近的公路,摄影师@付有良)



高大的山体拦截了充满水汽的东部季风
沿着山脉迎风坡形成了一条多雨带
最多之处年降雨量接近1000毫米
与长江流域许多地方等同
再加上山地中遍布石灰岩含水层
使得河南境内的太行山
成了华北水景最出众的山脉
高差达数百米的瀑布沿着岩壁飘然而下
如同银练
(焦作云台山的云台天瀑,落差314米,高度差可以下方人群为参照物)




峡谷中积水成湖
或湛蓝如宝石
(焦作峰林峡翡翠湖)





或蜿蜒如青龙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林州大峡谷太行平湖,摄影师@付有良)




当流水冲出山谷
坡度变缓,河道变宽
河水携带着泥沙肆意横流
形成一个如同折扇的广阔台地
名为冲积扇
这里土质肥沃、水源充足
尤其冲积扇的扇缘
既可得水源之利,又可避免洪水之患
(冲积扇示意图,星球研究所标注)



古人逐水而居
在冲积扇的扇缘建立起许多古村落
(事实上华北平原上的许多城市,如北京、保定、石家庄、邯郸等,都位于冲积扇边缘或者与冲积平原的交接处;请将手机横屏观看,太行山脚下林州临淇镇龙泉沟的村落与麦田;摄影师@付有良)



公元前1300年左右
商王盘庚亦将都城迁至太行山麓的
漳河、洹(音huán)河冲积扇扇缘
史称盘庚迁殷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稳定的都城
安阳
出现了
(安阳古称北蒙、殷邑;下图为殷墟王陵遗址卫星影像,图片源自@Google)



太行山为殷人提供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可以捕猎、采食、制衣、建屋、筑庙
强烈的造山运动还让原本深埋地下的矿藏易于开采
甚至直接裸露于地表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铜矿
殷人因此得以大规模冶铸青铜器
包括礼器、乐器、武器、酒器等等
应用之广,技艺之精
令人叹为观止
(后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安阳,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公斤,技术相当复杂,是目前已知最重的青铜文物;图片源自@中国国家博物馆)




殷人在安阳经营长达254年
其间建设有气势恢宏的宫殿区
惨绝人寰的祭祀坑
以及无以伦比的妇好墓
他们将所知的天文地理、征伐田猎、农牧祭祀等等
通通记载于甲骨或青铜器之上
创造了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系统




殷商之后
安阳地区以邺城为中心
先后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六国的都城
是为七朝古都
这便是河南的太行山时代



太行山之后河南将迎来更为辉煌的

秦岭时代

1.5亿年前中国北方的华北陆块
与南方的扬子陆块开始互相逼近
位于两者之间的秦岭地区倍受挤压
大地如同褶皱一般向上隆升
(秦岭山脉的形成简化示意图,这种类型的山在地质学上被称为褶皱山,地层表现为壮观的层理弯曲)



70万年前
横跨甘肃、陕西、河南三省
长达1600公里的秦岭最终形成
东端直接伸入河南西部
诞生了嵩山、崤山、熊耳山、伏牛山等一系列山脉
是河南面积最大、山地最密集的区域
(豫西地形图,星球研究所制作,底图源自@MapsForFree)




这些山脉特点各异,精彩纷呈
中岳嵩山最高峰海拔只有1512米
却在平地之上拔地而起
显得高大突兀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嵩山少室山;这两张作品不但展现了少室山的全景,还在水中呈现出难得的倒影;第1张拍摄于嵩山东侧,第2张拍摄于嵩山南侧;摄影师@刘客白/Pconline)





与太行山不同的是
嵩山缺少石灰岩含水层
造成地表流泉明显减少
但仅有的少数瀑布却依然不减风采
(嵩山卢崖瀑布,摄影师@刘客白/Pconline)



伏牛山为豫西最大的一条山脉
其规模巨大,山势高峻雄伟
1500米以上的山峰广泛分布
作为褶皱山系的伏牛
没有太行山那样巨大的断块山体及绝壁悬崖
却也呈现出另一种险峻
主峰之一的老君山海拔在2200米左右
山脊呈锯齿状
尖峭的山峰突出其上,十分独特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摄影师@王煜文)



伏牛山群山连绵、水汽充足
山间往往植被浓密、云蒸雾绕
(伏牛山老界岭,摄影师@韩自豪)



从这些山地中发源的河流
形成了密集的水网
据《水经注》记载
古代豫西地区大小河流多达170条
众多的河流汇聚在一起
所形成的冲积区域远比冲积扇更大、更深厚
我们将其称为
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形成示意图,星球研究所标注)



冲积平原地域广阔
更加适宜人类发展
百水汇流的洛阳盆地便属于此例
(第1张为洛阳市宜阳县麦田,第2张为宜阳县三乡镇烟苗移栽,摄影师@田义伟)



再加上它群山围合,可以御敌于外
水系纵横,可以通达四方
古人对此总结道

“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

(洛阳周边地形图,星球研究所制作,底图源自@MapsForFree)



自夏朝肇始
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建都于洛阳
是为十三朝古都
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政权最多的都城
唐代时武则天着力营建神都
洛阳的发展步入巅峰
其时广建宫殿,气象万千
(武则天时期营建的万象神宫,亦称明堂;塔名通天浮屠,亦称天堂;无论名称还是建筑本身,都极富美感,这正是古洛阳城的独特之处;摄影师@王煜文)



开凿大佛,万人顶礼
(龙门石窟中按照武则天形象塑造的卢舍那大佛,摄影师@邓国晖)



在人们心理上的影响更为深刻
时人向往洛阳
出现了许多以洛阳命名的地方
今日江西、福建、重庆、广东、湖北、湖南、台湾
仍可以见到洛阳村、洛阳镇等等名称
就连日本京都也以“洛阳”为别称
这便是河南的秦岭时代



与秦岭时代同时
河南的第3条山脉也登场了
其影响广度、深度不及前两个山脉
但却是未来更为波澜壮阔的一幕出现的必要条件
我们将其称为

大别山次时代

大别山的形成同样源于
华北陆块和扬子陆地的挤压
地质学上统称为秦岭-大别山造山带
(豫南大别山及南阳盆地地形图,桐柏山为广义大别山的一部分;星球研究所制作,底图源自@MapsForFree)



大别山脉岩石古老
加之区内岩浆活动频繁
造成该山系常见怪石突兀
最独特的当属嵖岈山
其巨石浑圆
或犬牙交错
(嵖岈山,属于桐柏山脉,摄影师@高山流水视野/Pconline)



或赫然独立
(嵖岈山,摄影师@高山流水视野/Pconline)



总体而言
大别山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
冷暖气团在此交替频繁
中国七大水系之一的淮河便发源于该区域
山中常年云遮雾绕,阴雨不断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信阳商城县黄柏山;摄影师@韩自豪)



植被茂密、郁郁葱葱
(信阳南湾湖附近的山地丘陵、茶园;大别山的气候条件适宜茶叶生长,出产著名的信阳毛尖,摄影师@焦潇翔)



水如镜面、山若泼墨
(信阳灵山,湖泊名为元璋湖,摄影师@王力尧)




大别山与秦岭山系的伏牛山合围
形成了著名的南阳盆地
盆地北侧伏牛山与桐柏山之间突然中断
构成盆地的东北角缺口
成为中国南北沟通的交通要道
楚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南阳便诞生于此
它亦是楚国早期的都城所在地
西汉时则成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今日南阳城区;南阳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它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还拥有中国境内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恐龙蛋化石群,数量高达10万-40万枚,世所罕见;摄影师@韩自豪)





三个山岳时代之后
真正的高潮即将到来


大平原时代

这次出场的主角不再是山岳
而是一条大河
位于河南三门峡的群山之西
一个大型古湖不断吸纳上游来水
15万年前
愈来愈大的古湖终于切开山体
喷薄而下,直至大海
现代黄河形成了
(第1张为河南黄河三峡之龙凤峡,第2张为八里峡,即为古湖切穿山体后形成的河道;具体切穿时间仍有争议;图片源自@黄河三峡景区官网)





它所面对的是一个极为广阔的舞台
西北太行山、西部秦岭余脉、南部大别山
三座大山如同一个怀抱
怀抱之中黄河可以肆意奔流
北夺海河、南侵淮河
每年携带的泥沙多达数亿吨到十多亿吨
数万年之后
一个大型的冲积平原诞生了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的河南部分,星球研究所制作,底图源自@MapsForFree)



华北平原共计30万平方公里
横跨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
谓之沃野千里,毫无半点夸张
河南部分更是最为膏腴之地
平原之上水系纵横
除了天然河道
古人还大量开凿运河
其中汴河起源于战国时期开凿的鸿沟
可以连接黄河与淮河水系
它发达的漕运在唐代就有了非常高的评价
(出自唐代李敬芳《汴河直进船》)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到了北宋
东京汴梁(开封)凭借平原与水系
一跃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
也是华北平原南部历史上最后一个超级大都市
(《清明上河图》中的开封城,图片源自@故宫博物院)



然而大平原时代的最大成就
已经不是一城一地之发展
而是以开封为中心的河南引领宋代达到了
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
(语出自《中国大历史》)

“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  


它更接近于商业文明,而非农业文明
从真宗朝开始
来自工商税与征榷的收入超过了农业税
北宋熙宁年间农业税的比重甚至降至30%
相比之下明清两代的田赋收入占比都高达70%


人们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生活
据经济史家赵冈的《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北宋的城市人口占比高达20%
同样作为对比
清代中叶的城市化率仅有7%


国民更加富裕
据香港科技大学刘光临教授的估算
宋代人均国民收入为7.5两白银
相比之下
600年后的康乾盛世人均仅6.45两
这便是河南的大平原时代



山地、水系、大平原
和它们所带来的
太行山时代、秦岭时代、大别山次时代
以及最辉煌的大平原时代
一个完整、清晰的河南形成了
(华北平原的河南部分,星球研究所制作,底图源自@MapsForFree)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
繁荣时期河南不断向外辐射文明
在衰落时期河南也依然深刻影响着中国
每一次战乱、灾难
当人们四散逃离中原
客观上也是一次文明的传播扩散
以南宋初期的临安为例
其居民达26万户
上至将相臣僚,下至底层
河南迁入者占了多数
商店、药铺、寺庙都由开封人开设或建造
直到明代还有人感叹杭州人的开封口音
江苏、福建、江西等诸多省份也都有类似现象
(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六)

“(杭州)城中语言好于他处,盖初皆汴人,扈宋南渡,遂家焉,故至今与汴音颇相似”

今日学者们不完全统计的4820 个汉族姓氏中
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 个
300 个大姓中源于河南的有171 个
正是繁荣时期、衰落时期持续不断的传播
才有了今日中国的人口、文化格局
什么是中原,什么是八荒
造山、造水、造中华
这就是河南
(中国3D地形图局部,摄影师@Anton Balazh/123RF)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你是我的 发表于 2023-8-19 15:20:4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国家已经处在了“让一部分人(东南沿海)先富起来”转向“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后富起来的人(中西部)”的重要历史节点。
在过去几百年间,世界格局由海权主导,这导致一个国家的沿海城市迎来优势发展期。
从当时国情来看,zy站在一定高度倾全国之力让东南沿海先发展起来是绝对正确以及高瞻远瞩的策略。
但最近不一样了,一是东南沿海的发展已经相对完善,二是又逢全球经济下行、一带一路的国策推行以及国家大力投入的路网基建初具规模。
陆权时代正在逐步回归,中国下一步的经济增长中,内需也将占很大比例。处在这个特殊历史节点上,整个国家需要“向内看”。
我国幅员之辽阔,人口之众多,国情之复杂,千古八荒里都是罕见的。城镇化是现在的基本国策也是对的路子,大部分人都要进城去,一线容不下这么多,就是加上整个东南沿海也容不下。而且从国家层面出发,也不允许绝大多数的人都涌到东南沿海,这是极不稳定的。
那么这时就需要全国各大地区有“中心城市”站出来承担责任,引领一个地区的发展。于是国家决策层再一次体现了高屋建瓴的眼光和恢宏庞大的格局。从大中型城市中选择十个左右的“国家中心城市”(目前已定九个∶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担此重任。


(中国人口分布由我国地理情况直接决定,除非遭遇重大事件比如大的战乱,否则很难改变。图中的国中是自己徒手标的可能位置稍有偏差,第十个沈阳是个人预测)
就我不怎么多的学识来看,这是选择上的最优解,不能再好了。
这些个城市有以下特点,这也是国家中心城市的选择标准:
1.发展的不能太差,不仅要是一个大地区城市中的状元及第,更要在全国层面上水平靠前。
2.要有一定的经济人口腹地,具备引领一个大地区的条件。
于是有了:
上海带领整个华东地区
广州引领整个华南地区
成都、重庆带领西南四省两亿人
武汉带领中部南方一亿人
郑州带领中部北方一亿人
西安带领西北一亿人
通过上图会很容易发现,大体上中国被规划的满满当当,安排的刚刚好。
过去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中部地区两三亿人一个大武汉撑不起来。过了大别山,中原文化跟荆楚文化、徽南文化差异很大,武汉对中原地区的辐射极其有限,而一亿多人的中原地区这么众多的人口,这么庞大的经济总量和工业总值(单一个河南省全国工业总值第四,gdp全国第五)怎么办?
需要有一个城市站出来,谁?
郑州。纵观整个中原(不只包括河南省),只有郑州符合条件,而且极其符合。
综上,郑州被选中,是国家站在一定高度的正确战略规划。
国中的设立不是单纯的城市排名使能者居之,而是国家需要哪些城市发展起来从而实现整个国家的全面发展和富裕。这是点将,不是排行。
如果你还看不明白,没关系,反正你不是国家决策层。
———————————————————————————
到上面为止我已经回答完了,最后我想从侧面的历史角度再来印证一下郑州此次的入选是必然事件。不感兴趣的可以切了。
郑州此次出线的背后,除了国家层面的远见卓识,还有一点。
就是中原地区核心城市的归位。
在隋唐之前,中国的格局是西东,隋唐大运河一开凿,中国的格局变成了南北。
为什么要说这么一句风牛马不相及的话呢?
因为中国格局西东的时候,洛阳一直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城市。而到了南北之后,开封成为了运河边一颗璀璨的明珠,逐渐代替洛阳行使中原领军城市的职能。
所以历朝历代,中原或者说河南的核心城市,非洛即汴。河洛风月、汴梁梦华,那是整个中华文明的骄傲。但是在建国后,这两座城市逐渐暗淡了下来,因为出现了堪比当年隋唐大运河重要性的另一个改变中国格局的东西——京广陇海铁路。
这两条大动脉一下改变了中国的格局,也改变了河南的格局,从此开启了中原地区新的篇章。众所周知,京广陇海的交汇点正是郑州,而郑州也因此被全国人民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就这么一座籍籍无名的小县城,因为两条交通大动脉在此交汇而得到高层的垂青,一跃成为河南省会,自此洛汴退出历史舞台。
凡事有利有弊,由于郑县在建国初期自身实力不足,导致在更改省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比不过洛阳开封,也就自然而然在过去的全国城市评选中屡屡败下阵来。所以出现了以下几个情况:
河南这样一个泱泱大省
1.省会不是副省级
2.省会编号不是3位而是4位的0371
3.省会城市起点较低——县城,城中心规划low的一批
4.河南省在七十年来的全国资源竞争中节节落败,眼睁睁看着四川、湖北二省因省会一城独大风光无限而没办法
但现在不一样了,经历了七十年的发展,郑州这个城市新贵已经成功从两个旧贵族(洛阳开封)手中接过中原的大旗,郑州开始越来越优秀,以至于到今天入选了国中。
我说这么多废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看郑州不能只看他的前世今生,我们应该看它为:河南省会。
历朝历代,河南的核心城市都是整个中国城市格局中的佼佼者,只不过以前是洛阳开封,今天变成了郑州。
只不过在切换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短暂性的失意和阵痛。
但中原从来不曾屈居人后。
好,我们说完了弊端,那么换省会的好处在哪呢?
1.优秀合理的城市群基础。开封洛阳之间额外兴起了一座特大城市,而且这座城市的位置太过优秀,以至于可以在五十公里内连接开封、许昌、焦作、新乡四城,在一百公里内连接洛阳和济源。
什么概念?放眼全国,除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三家城市群之外,仅此一家。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城市群了。
而高层也正是看到了这点,又在一个绝佳的位置(郑汴许三者几何中心处)平地起新城,为中原城市群再添第六员虎将——航空港城。
我一直说中原城市群是被低估的城市群,它现有的城市群基础在我国规划的二十个城市群中应该排到第四,但未来格局大概会定位在第五,未来第四当是成渝城市群。
2.没有历史包袱,大步流星向前走。西安洛阳修个地铁动不动挖到古墓,施工地和考古地常常混在一起,而年青的郑州就不会有这种顾虑。再加上郑州的周边地理情况和既有城市规划,当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3.位置,位置,还是位置。比如京广陇海交点的位置实在太过优越,如果没有这么好的位置,河南省会就不会有今天先发的米字形(米字型高铁目前只有郑州基本建成,而且在我国规划的十个米字形高铁枢纽城市中,郑州是唯一一个全方位350时速的城市)。
米字形高铁、发达强大的路网、良好成熟的城市群基础等等都是切换省会带来的正向效应。这些决定了河南在省会成功切换后将迎来一个很光明的未来,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所谓朝大后起。
当年整个河南壮士断腕,迁治所于郑州,如此魄力,历史自然也不会亏待中原。
最后祝福郑州,祝福河南,祝福中西部,祝愿我国繁荣强盛,既寿永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冷雨夜∮ 发表于 2023-8-19 15:21:3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了高票回答,果不其然被一群既得利益者举报了啊,哈哈,也见怪不怪了,不愧是月入百万、超美赢日的发达地区的“知乎”嘛。之前类似一个问题,问你从一线回去后不后悔,第一条多达8K的高赞回答,也是如出一辙的遭遇呢。怎么能说人家“高贵先富”们的坏话呢?不过您尽管删、尽管折叠,让大家都看清楚某些人的嘴脸。
<hr/>赞同高票回答。
郑州兄弟也慢慢醒悟了啊,这是好现象,又多了一个清醒的内陆省会。所谓先富带动后富就是句空话,沿海先富了罢?可却有部分人就此看不起内陆,更看不得内陆后富了。
现在国内互联网上有股歪风,一提到成都、武汉、长沙这样首位度高的点城市,立马有一堆人跳出来奋臂痛斥它们“吸血”的“恶行”,什么“穷四川富成都”啦、“长沙吸光全省的血”啦。你真以为他们是为了绵阳、衡阳这样的省内地级市打抱不平?并不是,他们纯粹是看不得你这个内陆穷省,居然也供出了和他们一个段位——甚至超过他们老家的二线城市。
2000年,成都没搞一城独大,没“吸血”川内同胞罢?那个时候四川怎么样呢?穷、土、粗俗,民工省、妓女省,本世纪最初的十年内,四川省内人口下降200多万,全都往东部沿海地区流出。省城最落魄的时候,GDP排位跌出全国前十,连人口是它1/3的无锡都不如。那时的成都悠闲归悠闲,但却是穷出来的“悠闲”,因为实在没有适合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啊!你以为那些四川本地人想外出、喜欢寄人篱下?还不是因为在家没工作机会,赚不到什么钱,干脆拖家带口去沿海算了!



2008年成都GDP总量仅排全国第14位,武汉第12位,郑州、长沙未进前20

我想,那时的河南、安徽、湖南、湖北,也大抵是类似的情形罢。一个人口大量流出的内陆省份,能有什么好的呢?年轻人都没了,哪怕是省城也回天乏术。又因为严格的户籍制度,这些年轻人在沿海所创造的税收却无法及时返还给本省,只有靠着可怜的转移支付勉强维持老家的财政。就这样,还跳出部分先富来,对转移支付指指点点呢。
后来也算是蓉府想通了,再信这种混话四川就彻底完了,自己省的血自己吸,也远远好过让沿海来吸——起码一个昌盛的成都能给四川争光。而08年的大灾、金融危机,给成都带来伤痛的同时也予以其契机,先是大修基建,砸锅卖铁也要尽量保证省会对外的交通通达性,成渝高铁、成都地铁、绕城高速,都得有。背靠着8300多万省内人口跟临近的重庆、云贵等人口腹地,随着外贸红利的衰退,内需拉动经济的模式不断深化,而西南地区庞大的市场腹地也吸引了外资的眼光:伊藤洋华堂、IFS、太古里,成都的商业零售环境大幅改善,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也越发像模像样起来。
同时,做大省会战略也提上日程,别跟我提什么“均衡”,外省所谓的“均衡发展”从目前来看的效果并不好,而且越来越差。因为集中资源,成都才有机会在六七年前互联网企业全国布局的时候分到一点汤喝。如果成都只跟南昌、太原这样的省城一个规模,那些新兴产业会瞧它一眼?不会的,只会因为马太效应被沿海越拉越远,到现在相关产业也只剩一片空白,本地人才想回来也回不去。
14年以降,靠着强有力的宣传、尚可的工作机会以及跟同等级城市比还不算太高的房价,这两年成都好歹有了点起色,无论是GDP稳定在全国第8,抑或常住人口增量第5,还是川大的留省率飙升至47%。可知道现在多少川渝的年轻人是毕业了直接留成渝的?成都再不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离家最近的平台。哪怕是那些去北上广深想打拼的川渝游子,数年后若实在无缘于一线,好歹也有家乡省会能投靠,不至于在外漂泊给人打一辈子工。另外,不仅本省,隔壁贵州、云南,北面甘肃、陕西,甚至华北诸省,也有一定数目的青年选择了成都,西部的人才留在西部,整个西部才有发展的可能性。若整个西部连成都、重庆、西安都做不到,那就真成超大号的“中国版波兰”了,自己文化不兴还成了被别人看不起的对象。



18届川大毕业生流向,留在四川占47%,前往重庆4.6%,留在川渝的合计51%以上。而留在西部大区的首次超越6成。

最后,至于那些半是鄙夷半是嫉妒的话语,我觉得无论是郑州也好成都也罢,没必要去为此生气上火,好好发展自己的,让自己的外来人口吸引力越来越强,留住大学生、留住本省人,自己强盛,别人也不敢侵犯。
<hr/>同样地,河南这几年的日子也是慢慢好起来了,讲真的,没人会喜欢寄人篱下到处漂泊的日子。之前亏欠河南的太多了,如今给个国家中心城市,说实话都弥补得太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lybo 发表于 2023-8-19 15:22:0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1、九大国家中心城市,郑州是名副其实的“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这是郑州市的官方介绍。
另,“国家中心城市”给郑州的定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对中央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来言,郑州的“枢纽”地位意义重大。



九大中心城市官方定位



“区域协调”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之一,其关键在于优化整个经济体系空间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人言,是否会加速人口流出?看长远,利好远大于。图源公号星球研究所。

2、郑州是2019年9月最新确立的第五个国家级发展战略“黃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心城市之一。
这个国家战略规划虽然“生态保护”当头,但实际上是为了盘活搞大黄河流域的郑州、西安、济南与兰州,进一步激发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引领作用(有了地位和战略就好继续办事,也是国情特色之一)。
这个战略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中下游经济带”同一级别,各有所趋(官方语)。
3、郑州航空港区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中国内陆首个人民币创新试点,全国三个引智试验区之一,全国十七个区域性双创示范基地之一…且这个区招才引智力度非常大,2019年全年一大批替代传统富士康的新兴产业集群和研究所入驻。



航空港长远规划,郑东新区在2010年时,可以说是“鬼城”,很少有人能预测到其今天的繁华程度。空港的建设是长期的,目前港区配套并不非常成熟,但河南要建设国家已明确鼓励和肯定的“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目前独一无二的郑州航空港肩负重任。



现在还“稍远”的空港双鹤湖中央公园,未来并不遥远。图源郑州航空港官微,郭少宁摄

目前(截止2019年12月底),郑州在中部地区的综合体航空枢纽地位无人可撼动,武汉下一步把鄂州的近郊机场纳入旗下联合顺丰搞个民运枢纽机场,应该可以在10年内试着竞争一下,但目前综合情况竞争不了(虽然个人挺看好未来若干年的武汉天河机场+在建鄂州顺丰机场“双机场模式”,但竞争对手也意识到了,而且并不是呆着不动。)



郑州航空港会是河南建设国家支持的“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的中流砥柱。

总体来看,建立在国家重要枢纽的郑州都市圈会进一步成型,并在五年内达到较为成熟的“现实”,郑州都市圈有关规划预计一两年内会推出(更新,2021年5月郑州都市圈规划已正式被批准出台)。郑州都市圈若推定成型,那优势主要是三点:一是“交通立圈”连接性好,都市圈内各主要城市主城区通过多种交通设施有效联通,现阶段及2年内可1小时左右基本可以到达各主城区,要素流动性较好,有利于资源汇集。


郑州都市圈交通网,珂尔制图
二是区域优势导性强,郑州都市圈各主城拥有目前河南超过四成以上的生产总值(2020年河南省gdp54997亿)、六成上市企业、八成左右研究生高等院校、四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全部双一流高校和河南唯一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截至2020年9月,图教科平台
三是省部级机构、省级以上重点单位资源集中,包括黄河水委、最高法四巡、联勤保障基地等设于河南区域内重要国家机关均在郑州都市圈内,有利于推动要素设施建设加速落实落地。
—————————————
4、郑州的短板也很明显,在于本地高等教育资源欠缺,大而不强(目前,郑州高校生总数达100万左右,总人数国内前茅,但大部分是专科,而硕士以上在校生人数只有3万左右,郑州2018年底总人口在1010万左右,这与其他中心城市一对比,高等人才资源就很劣势)。



郑州代表了河南,河南高校数量并不少,但本地的高学历人才非常缺乏。有对比,才有伤害。善待身边的研究生,他们真的做到了“万中有一”。

人才,决定了未来发展的深度和潜力。
郑州在新书记换上后,加大力度招才引智,这正是郑州一直想要的、需要的:


相比2018年前清一色的房地产属性,郑州已经开始把“科研项目”作为今后引资的重点,这是需要的


郑东新区在郑州规划中是“东强”,也是航空港“南动”以外另一个未来聚集增长极,华为、阿里、海康威视等未来主要的汇集地


另一方面,重点加快建设本地的高等院校
在2017年9月的“双一流”战略中,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分别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是继1995年的“211计划”、1998年的“985计划”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个高等教育国家战略(2011年的“2011计划”实质上没形成长期共识、无国家级战略的规范性文件撑腰,试行一年多不到已散,郑州高校其实入选了一个河南农业大学)
有了位置,好说话,别管位置差不差”,这句话很现实。郑州大学与河南大学,虽然在地区影响力尚可,但仍然离我国顶尖高校差距还很大,这也是客观现实。不过在高等教育这么讲究“位阶”的舞台上,有了新制服,才能有入场去学跳舞的资格。



全国第7个,国家超级计算机—郑州中心在2019年5月中旬正式获批筹建,计划建设在高新技术开发区,郑州大学、中国联通中原数据中心等均参与

2019年实际达成的成果来看,主要做到了:引进新产业、新企业、新学校、研究所



过去十几年,我国发展呈现的客观来说,特征是典型的“不协调、不充分、不可持续”。正是注重全局、下好一盘大棋的背景下,新的时代才更能解决发展的矛盾与问题。图源星球研究所





19年底20年初关于郑州“城市智慧大脑”的论证意见之一

2019年的郑州,目前还难以真正与其他几个中心城市去全方位比较,这是几十年差距堆积的客观现实,必须承认。自2017年被确立为中心城市也就两三年而已,放在一座大城市发展的历史上还很短暂,同时地方向上面要政策是很困难的,只有自己想办法。
但,郑州目前所做的客观来说是正道,这需要时间,需要智慧,需要忍耐力。当越来越多不管是考出去、走出去、想回来或留下的人意识到,抓住一切机会谋发展,问题就会越来越好办了。
要正视自身问题,解决自身问题,同时也要长远和发展看待当前变化。
<hr/>谈到港区,有朋友评论认为15年左右成熟,并谈了他的看法,我认为是10~15年比较成熟是正确的,同意。



规划到了2040,所以至少十多年是需要的

需要注意,新任书记和过去的领导对于港区的态度可能有一些不太一致,这从一些先后会议和表态能察觉,细的就不说了。
真正抓过经济、有开放眼光的决策者,是知道郑州这样不临江、不临海、无屏障的内陆城市,要建设所谓的“内陆开放高地”、要长远立足真正需要什么的。
不过这肯定不是五年十年的事情,如果五年十年就解决了,那真应该感到高兴,这不只是河南一个省的幸事。
以上内容发自2020年2月
<hr/>2021年6月更新:
河南首个国家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仪器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于2021年3月基本建好,位于高新区,配曙光超算,性能非常强悍,全国目前八个国家级超级计算之一






同时截止2021年5月底,郑州高新区和东区中原科技城入驻的985研究院(企业实质)数量已经超过十家包括浙江大学的中原研究院、复旦张江郑州科创中心、西安交通大学郑研院、北理工郑研院、大连理工郑州重工院等等,相比来说数量并不少。对于产业发展,他们确实有一定价值,但大部分高校研究院的实质依然是独立法人企业,独立于高校,其长期性、稳定性、持续性都有很大不确定性,比如七八年前上海交通大学就曾在郑州金水区设立过一个研究院,但现况如何,已鲜为人知。郑州显然更需要的是具有稳定招生资格的科教单位。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教育部学校分校区跨区设立难度已经非常之大并原则上不被支持,而科研单位的分支机构却对中部地区开了个口,郑州已经有郑州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的先进技术研究院,就目前来看,进一步大力争取中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南的直属学院是比较靠谱的一步。
目前,河南已经逐渐成长为新兴经济大省,但长远来看,河南省全国农业大省的定位很难改变,近期与之相关的郑开造湖问题就曾引发了一段时间的热议,部分市民对相关意向过为悲观,实际上这没有必要,在同一时期郑州新兴产业发展也得到了更大支持,只是很少被人关注和报道。



金水区作为郑州最核心的辖区,这次产业发展得到的支持力度实际上非常大。国务院官方公众号,2021年5月7日

郑州、洛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比已经赶上越来越多沿海城市,并不断提升发展质量,郑州在2020年底的第三产业占比达到59%,超过沿海地区平均55%的占比,



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报告,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国家中心城市课题组



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报告,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国家中心城市课题组



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报告,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国家中心城市课题组

这一年底郑州6个主要支柱产业已经基本形成


搜狐城市制图
必须要承认的是,相比沿海发达中心城市,郑州支柱产业目前依然总体不强,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占大头。比如郑州支柱中的支柱—电子信息产业,虽然郑州已经在网络安全产业上推出了多家全国业内领域相对领先的企业并吸引了国内知名大厂,港区造电子产品的富士康依然是该产业的核心主导,这是一个现实。
正如规划大牛大鹏视野为郑州未来发展开出的药方,郑州目前确实在一些领域有着很大优势,如种质资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实际上,郑州拥有缺乏宣传而经常被忽略的国家重点军校信息工程大学,全军在全国仅有的网安人才培训基地,其学科水平要明显领先于郑州大学,根据第四次学科评估,其计科与信息通信两个学科都是A以上级别,测绘达到了全国最高的A+,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军校其服务于郑州本地产业贡献不小,郑州多家重要的网络安全领军企业都得到了其支持,未来其将作为主要主体参与筹建郑州本土的信息安全国家级实验室嵩山实验室)、新能源科技、高端食品等,这些领域郑州在全国都有很有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和科研单位,而AI等方面实际上郑州并不占优,也缺乏相应科研院所,补短板和增长板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增长板,补短板付出的代价成本过高,且难以达到预期,在结合国家战略的利好同时继续发力郑州固有的优势产业,这也是郑州未来从做大到做强的土壤。
<hr/>这次多年难遇的720特大暴雨自然灾害给郑州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也是这次灾情中,千千万普通的郑州人民展现出了中国人骨子里最为高贵的品质…愿逝者安息,再多言语和补偿也无法抚平其亲人之切痛;愿生者如斯,不忘教训、珍惜此刻、好好生活、步向未来。新生的中国郑州加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