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时白林:黄梅戏源于湖北省的黄梅县,成长于安徽省的安庆地区

[复制链接]
kimshow 发表于 2024-8-26 15:01:48|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白林编著. 黄梅戏唱腔赏析[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3.03.
一、黄梅戏的来龙去脉

时白林编著. 黄梅戏唱腔欣赏[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05.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它源于湖北省的黄梅县,成长于安徽省的安庆地区。虽然对它的发源还有其他说法,但上述之说较为大多数人所共识。这是从它的上演剧目,声腔的起源、衍变与发展以及艺人们的从艺历史和传说等综合考察而得出的认知。
中国的戏曲发展史,有人说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戏曲的声腔发展史。笔者对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主要是对中国的戏曲音乐,其中又以安徽的戏曲音乐(特别是黄梅戏音乐)通过较长时期的学习与探索,很同意上述说法。

时白林编著. 黄梅戏唱腔赏析[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3.03.
(一)黄梅戏的概况
中国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在这些艺术宝库中,由于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经过较长期的创造、积累和发展,出现了一种集歌唱、表演、音乐、舞蹈、说白、美术和杂技等于一体的戏曲艺术。这种艺术形式既不同于欧洲的歌剧,也不同于话剧和舞剧,而是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戏曲。据1981年《中国戏剧年鉴》中“全国戏曲剧种概况”统计的数字为293个,黄梅戏即为其中之一。
旧中国的文艺,特别是地方戏曲,向来不被统治阶级重视,因此没有什么社会地位。金、元之杂剧,宋、元之南戏,发展到明、清时期的传奇所唱的北曲、南曲,虽都曾有幸进入过宫廷,但在清代的《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尚被贬为“南北曲非文章之正轨,故不录其词”。至于清代发展起来的各种地方戏曲,在统治者眼里,更是“不屑一顾”了。非但如此,清末民初的黄梅戏,还常被视为所谓“伤风败俗”的“花鼓淫戏”加以禁演。为了生活和剧种的生存,艺人们在旧社会受到的各种摧残与凌辱更是令人发指。演员们经常被官府抓去,任意打骂、罚款、游街、坐牢等,有的艺人一生竟被抓去关押、坐牢达八次之多!黄梅戏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除安徽外,湖北、江西、江苏、福建等省都有专业黄梅戏剧团,足迹遍及全国。自从优秀传统剧目《天仙配》《女驸马》《夫妻观灯》和新编神话剧《牛郎织女》等搬上银幕之后,影响所及已远达海外。
黄梅戏诞生在湖北的黄梅县,当地叫“采茶”,成长在安徽的安庆地区。因为过去所用的唱腔多为黄梅的采茶,故称之为“黄梅戏”或“黄梅调”。在黄梅县采茶戏的唱腔中还保留有〔采茶调〕〔挖茶调〕等名称,但在安徽黄梅戏的唱腔中,除剧目的名字尚有《送香茶》《挖茶棵》外,只有〔挖茶棵〕这首曲调还与剧目保留着同名,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与“茶”字有关连的唱腔名字了。
如前所述,像黄梅戏这种来自民间的地方小戏,既不载入史册,又缺少文字记录可资查考,要想弄清它的发生、发展的全貌是非常困难的,几乎也是不可能的。但从艺人师从的记载、保留剧目以及积累的唱腔(这是最有说服力的)诸方面综合分析、全面衡量,还是以发生在湖北省的黄梅县、成长在安徽省的安庆地区之说比较合理,时间是在18世纪,迄今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王兆乾①同志在《黄梅戏音乐》、陆洪非②同志在《黄梅戏早期史探》中都比较倾向此说。黄梅戏一些传统剧目的故事也多发生在湖北的黄梅、广济、蕲春、浠水等县。

时白林编著. 黄梅戏唱腔赏析[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3.03.
黄梅采茶戏在湖北又叫喔啊腔、采子、采茶等,又因其初期的演出形式多为小旦、小丑和小生三个角色,故又叫三角班。新中国建国前安徽人通称为黄梅调,新中国建国后才正式把它叫作黄梅戏。由于这种民间小戏在安徽的发展较快,影响也越来越大,湖北黄梅县的采茶戏在五十年代末也改为黄梅戏了。
黄梅戏这种来自民间歌舞、说唱的地方小戏,在清末民初大多还保留着忙则农、闲则艺的半职业班社状态。每个班子少则只有五六人,多则十几人,伴奏全用打击乐器,这种形式叫作“三打七唱”的班子,即演出时由三人操打击乐器兼帮腔,七人出场演唱,这种形式较长期地存在于鄂、皖、赣三省边区的广大农村。
安徽是我国重点产茶的省份之一,因此,皖西的大别山区和皖南的黄山、九华山、天目山等山区都有名目繁多的茶歌,如〔采茶〕〔盘茶〕〔贩茶〕〔茶歌〕〔倒采茶〕〔十送香茶〕〔四季采茶〔十二月采茶〕等,但这些曲调都与黄梅戏的唱腔没有什么联系,而黄梅采茶戏中的〔采茶调〕,在黄梅戏里经过较长时期的艺术实践与发展,虽与原来的[采茶调]各自发展,扩大着差异,并且有了自己的名字(叫〔开门调〕或〔元宵调〕),却仍可在旋律的运动规律上找出它内在的联系,这也是黄梅采茶戏在安徽不叫采茶而叫黄梅戏的原因之一。
黄梅县的采茶与安徽的黄梅戏,尽管名称不同,但它们所号称的“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出③”的传统剧目则基本上是相同的。如大戏中的《天仙配》《双救主》(即《女驸马》)、《罗帕记》;小戏中的《夫妻观灯》《打猪草》《讨学俸》等。常用的唱腔,虽唱法不同(主要指旋律,其次是语言),但曲式结构、调式的运用、板式和锣鼓点子的长短等也大多相同。据黄梅戏著名老艺人丁永泉④说,20世纪初还出现过采茶戏与黄梅戏艺人合班演出的情况。合起来时在剧本、唱腔、语言等以谁(指湖北与安徽)为主,那就看哪方的人数多。当时叫作“四不拗六”。另外,湖北、江西、安徽三省的艺人还在一起唱过采茶戏。如果不是在剧目和音乐上有这么多相同、相近处,这样做是不可能的。
①王兆乾(1928-)山东临沂人,黄梅戏音乐家。著有《黄梅戏音乐》,1957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②陆洪非(1925-)安微望江人,戏曲作家。他参加改编的《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先后被搬上银幕。著有《黄梅戏源流》,1985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③这是清末民初的说法。按安徽省原文化局剧目研究室于1958年编的《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统计:大戏46个,小戏64个;湖北黄梅县黄梅戏剧团于1959年编的《黄梅采茶戏唱腔》统计:大戏36个,小戏76个。
④丁永泉(1892-1968)安徽怀宁人。艺名丁老六、丁玉兰。13岁从师叶炳迟学唱黄梅调,擅青衣,老旦。1926年将黄梅戏首次由农村搬进城市——安庆;1935年又与查文艳、郑绍周、王剑峰等20余人将黄梅戏搬进上海演出。丁永泉对黄梅戏的发展有卓越的贡献。
[1]时白林编著. 黄梅戏唱腔欣赏[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05.
[2]时白林编著. 黄梅戏唱腔欣赏[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04.
[3]时白林编著. 黄梅戏唱腔赏析[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3.03.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