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考上公务员后一两年就想辞职?

[复制链接]
小新技术 发表于 2023-8-19 00:50:3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依旧是考公热潮,但是也有很多人在考上公务员后一两年内都想辞职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cq987 发表于 2023-8-19 00:51:3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刚上岸的前两年是最难熬的时候
体制内永远是最底层的最可以得罪的人最新的人混得最惨,刚上岸的人,资历最浅,基本就不是被坑就是在被坑的路上。
我刚进来的时候,领导也各种说栽培我,然后什么公文什么告示都得让我写,大中午的不让睡觉加班加点打材料,值班看你最好欺负都是优先排你,隔壁党群部那时候还没有男的,更是有啥体力活就整层楼抓男丁。
甚至局长办公室需要换一个办公家具,办公室主任都专门要我牺牲周末跑一趟建材市场去看,还要把结果告诉他。。。
那时候写的公文,告示,方案什么的都是一大堆,一开始星期五之前要交的,我星期四就写完了。本来想着星期五可轻松点的,结果星期五就给我安排了周末加班才完得成的任务;每次交稿给主任,第一句话一定是要我再修改修改,刚给上去的稿子一定会被毙掉,放心好了。
试想一下,你晚饭都顾不上吃的改公文,办公室主任吃完了打完了球散完了步过来蹭蹭空调喝点水的时候问你进展,说你工作效率低的时候,你的心可以有多累。
更狗的是,你写的稿子,领导说是要这周五之前交的,都下星期五了,你还看见领导在那里改;或者你好不容易写好的东西,后面发现根本没用上,过了很久之后领导问你上次写的那东西还在不现在需要应应急了。
这种心累,说真的真难顶。
而办公室内部,一个退伍军人转业过来的,上班泡杯茶就开始炒股;楼下另一个办公室背对办公室大门的另一个退伍军人,敢开扬声器看AV;而退伍军人那是绝对不能动的。反正他俩都是80前,都是几乎完全不干活的类型。
还有一个是34还是35才搭末班车上岸的,摆明了考进来就为了养老躺平的。这种的也基本上使唤不动,反正他的活永远干不完,最后只能分给我。
还一个女的,体力活从来不上,后面怀孕备孕生孩子,哺乳期刚结束就二胎,反正自从怀孕后就基本不见人,打了钉钉就回家,问就是在医院检查。
所以,那时候我抗了多少压,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那两年我是真的忙哭过不少次,而一看工资三千多,那是真的想提桶跑路。不过最后年终绩效下来的时候,好歹有了点信心了;然后自从有几次过期没完成任务发现啥事都没有之后,我也知道了里面的规则。。。
现在,好歹是熬过来了。。。我回想起那时候的我,我那时候是真他娘的单纯,真他娘的蠢啊,被画饼坑了这么多年。。。
灵异事件 发表于 2023-8-19 00:52:3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和机关生态有莫大的关系。
有些单位,一旦超过40岁还没混上一官半职,会渐渐“油条化”。领导都不一定指挥得动这些人。
于是,我们偶尔会看到这样的情景:
总有些科室,门不常开。不用问,这里肯定是中老年俱乐部。
而有的科室,忙得飞起来的,全是帮不满32岁的年轻人。顶多有那么一两个35岁左右的大哥大姐,不用问,肯定是想追求进步的科长、副科长。
到了晚上,中老年人混迹于各种酒局,与各种副局长、主任称兄道弟,怀念当年大家都是小年轻的时候,某某领导有什么怪癖,某某领导又如何严厉。顺便恭维一下混出来的兄弟,有好事记得哥儿几个。
而刚考进来的年轻人呢?要嘛在加班。要嘛在酒桌的角落里假装殷勤、努力融入,超负荷敬酒,不停催上菜。明明是局外人,也不得不装得像一家人,陪着呵呵傻笑。
日子久了,年轻人渐渐了解到一些背景。
白天磨洋工的张叔,家里开了个面积不小的中餐馆,省城早买了两套房。给领导当司机的李哥,别看连事业编都不是,单位食堂、后勤采购他媳妇儿包了的。常年请病假的老刘,儿子上的全省最好的中学。
这天,某年轻人想请假,领导沉思了几秒,说,你的工作很重要,单位想培养你,办完事还是赶紧回来,不然小李一个人顶不住。对,小李也是年轻人。
和同学聊天,纷纷对你成功上岸表示羡慕,却根本不相信你说的月入三千年底若干的收入。你流露出离职的想法,大家拍拍你的肩膀,用996、职场pua、35岁辞退等鬼故事把你唬得一脸沉默。
爹妈安慰你,再熬几年,公务员是越熬越香。
越熬越香?你想起了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迷一样的科室,盘算着还有几年,才轮得到自己搬进去。
肝硬化 发表于 2023-8-19 00:52:3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组织部干部,负责受理市里公务员辞职事项,先说数据吧,更直观,我们市现有公务员大概是1万8,2020年公务员辞职人数是4,都是刚过试用期或者试用期内辞职,都很年轻,辞职理由都是要回家照顾父母或者夫妻团聚,辞去的职位都在边远区县的乡镇。
从数据可以看出来,可能很多人考上公务后一两年后确实都很想辞职,但是真正付诸实践的并不多,真正辞职的都是有实际困难的,鲜少有头脑发热的。
这个数据其实很有意思,2019年以前,市里辞职人数是远多于这个数目的,而且辞职群体也更多元,上到45岁的处级干部辞职创业,下到30岁的科级干部读书深造,当年答过相关问题,反正当时隐约感觉公务员这个铁饭碗有点靠不住了,也产生过队伍里有能力有抱负的人都开始自谋出路了我怎么还在浑浑噩噩的想法。
从2019年开始,经济下滑,996福报的说法屡见不鲜,知乎开始铺天盖地给我推送公务员相关话题,答案几乎都被考公机构攻占,评论里越来越多为考公说话的声音出现,类似公务员朝九晚五,做五休二,永无裁员危机的好处一一被罗列,“当一名公务员”似乎一夜之间就成了一件性价比很高的事。大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就在这种悄然发生的变化里,稀里糊涂地进入了体制。
个人觉得答案里很多理性分析都很优秀了,这里结合我自身的经历说一下我的感受,给后入职的伙伴做一个参考吧。
八年前我当上一名基层公务员,我初出象牙塔想要获得所有人认可的自尊心在基层日复一日的无效无望劳动里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起初的那两年我真的无时无刻不想辞职,甚至都找好了去处,只差临门一脚,跟当时令人窒息的生活说再见。但是我父母一直不同意我辞职,他们认为做工作就是这样,无论到哪里,都会是这样,今天说当不好公务员了就辞职,明天也会因为当不好职员再辞职。
当时的我社会阅历不足,但好在年轻,熬到通过遴选离开基层,熬到窥透体制生活的真相,熬到学会自洽,终于和内心的不甘握手言和,当公务员的好处慢慢就在年岁和经历的增长里品出了滋味。
但当时的自己都不懂,年轻、阅历少、思维单一、做事冲动,当时的自己不仅不了解公务员,还对公务员生活抱有过不切实际的幻想。
刚入职时,我对公务员生活的了解是来源于我的父母,在父母的经历里,当公务员是一份正经且体面,轻松且安逸的工作——不用加班,社会地位高,生活稳定有保障……大概这是大部分人对公务员工作的理解。
但真正自己入了局才知道,一名基层普通公务员的生活与父母的说法简直背道而驰,最让刚毕业的我难以忍受的是毫无意义的忙碌,每天都很忙,无时无刻不在忙,但是你根本找不到这种忙碌对你人生或者对别人人生的意义。曾听人把基层公务员生活比作西西弗斯式的悲剧,在神话故事西西弗斯因触怒众神,就被惩罚每日推一块巨石上山,由于那巨石太重,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
没有比这个比喻更能贴切我对当时生活的感受,那段日子对我来说是一种赎罪似的苦修,我像一条巴普洛夫的狗,对每个工作日下午五点之后和每个周五晚上响起的电话铃声都会产生生理性厌恶,那些铃声代表着永无止境且毫无意义的加班赶材料,报数据,准备会议。
每天的时间都被工作排得满满的没有任何私人时间,做的工作繁琐且毫无意义,打交道的圈子非常小而且没人能排解这份苦闷,父母不理解为什么别人都能当好公务员你一个大学生却做不好,与你鲜明对比的是大学同学们朋友圈都光鲜亮丽丰富多彩……现实和幻想中间的巨大落差把刚毕业的我击得粉碎。
即便到今天,我也没有办法对那种生活做到适应,但当时的我只能想到两个解脱途径——一个是死,一个是辞职。
毫不夸张,我在无数个凌晨下班回家的路上,产生过“我现在如果突然猝死,明天的全镇大会怎么办,能如期召开吗”、“我明天要在大会开始前,从四楼会议室跳下来,来控诉这种惨无人道的生活”。


诸如此类的想法反反复复的时候,以我所受的教育来说,我心里很明白,当公务员这件事已经脱轨了。所以智清醒告诉我:你辞职吧!
现在再回想刚入职那两年的自己,为什么想辞职,现在大概都有答案了,但没有真正经历过那些日子,大概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体悟和成长。
其实体制一直是那个体制,做基础性的繁琐工作,拿很少且增长很慢的工资,社交圈子很小很稳定,优势是稳定,劣势是工作缺少成就感、晋升渠道不畅通、学习成长空间有限、消磨人的意志打击人的自信心抹杀人的好奇心……
后来的我没有成功辞职,但是逐渐被生活磨去了棱角。随着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领导越来越器重培养,父母越来越年迈无助,生活也就越来越稳定平淡。成家立业,成为中流砥柱,渐渐也就懂了,不过是一份工作,不过还有责任,总是要与内心的不甘握手言和,便不知哪一天,不自觉长成了一个思前想后、权衡利弊的大人。
现在因为工作缘故,经常会听到新进公务员的抱怨和烦闷,也会接到同学朋友想考进队伍的咨询和求助,有时候我常常想到入职的第二年,那个周末计划加两天的班准备会议材料,但会错过一直准备着的研究生考试,那时其实已经做好了离开公务员队伍去重新读书的准备,在纠结着出门去加班还是去考试的时候,母亲站在门口明显有点伤心又很坚定地说:“你想辞职也好,做你自己喜欢的事就好。”
当时明明很迷茫,也很痛苦,又突然在这句话里释然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springz 发表于 2023-8-19 00:53:1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觉得,我这个答案倒是很适合回答这个问题。
想辞职的原因可以用下面一句话来概括: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我简单说下这里面的逻辑(避免长篇赘述):
一开始,你觉得某个事物真特娘的棒,你很憧憬,你强烈的想要得到~(看山是山)
后来,你终于得到了。
玩儿了一段时间你发现,不对,这里面的坑太多了,绝对没想的那么好,你甚至想要丢弃了。
你吃了很多亏,甚至差点栽进去就出不来了。(看山不是山)
好在,痛定思痛后你抗下来了,并且领悟了里面的门道,掌握了里面的小九九。
于是,你适当调整战略战术,利益最大化的生存。
某一天,当你回过头、静下心,再来回顾历程、评估得失。
你发现,这东西虽然问题很多,但终究还是不错的。
你的心态、能力、见识均已成长,所以最后你辩证的进行了看待,给予了公正的评价。(看山还是山)
这个过程,就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hr/>当然,结合主题,我当然是要把这个道理套入体制内,给大家再详细解说一遍的。
谁叫咱是体制内命运共同体呢~
第一阶段,看山是山。
你七舅姥爷的儿子考上了公务员,据说婚恋竞争力从尾部10%直窜头部10%。
你大姨妈的女儿在事业单位当了个小头目,以前羞羞嗒嗒的姑娘,现在大气谦成,一付领导做派。
还有你远方表叔很早就去了东部大城市当了公检法司的公务员,据说收入还是可观的,可以贷款买得起房、相夫教子的。
尚在家里蹲的你,很憧憬。
你开始关注体制内,开始关心各地招考信息,甚至开始买书、报班、报名,你要上岸。
上了岸,至少可以旱涝保收、此生无忧。
上了岸,也许还有机会出仕入相,上了一辈子的儒家语文课,自己终于也要走上这条路了。
<hr/>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
你考上了。
你进了某县、某局、某单位。
你实习期(一年)第一个月工资到手3500块,还没有隔壁村砌墙的张三工资高。
somthing wrong?
领导叫你坐窗口,负责办理审核发放补贴。
你当了一辈子老百姓,可当你第一次接待老百姓的时候,你居然慌了!?
来了一个二流子一样的人,你给他填单子的时候,他骂骂咧咧,狠狠地拍了桌子,还用笔扔你。
你瑟瑟发抖,还不敢叫板。
下班了,你以为终于可以忘却这一切的时候。副科长给你一个任务:写一篇党员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的方案、汇报或总结。可你明明不是党员。
想秃头一夜交上去的东西,结果被一文不值得打回来。
一年后,你转正了,收入7000多。
再一转眼,五年了,你还是科员,你还坐在那个窗口,你的工资只涨了不到一千块。
你依然想努力,可公务员早已不是你所憧憬的那个公务员了。
这时,有人在网上问“公务员收入怎么样?”
你义愤填膺得回答到:
谁特么说公务员收入高的,一个月7000多,远比不过同级毕业的大学同学。
而且,他们直接轻轻松松进了企业,你却辛辛苦苦考了三年,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才进到了体制。
还有人问“公务员究竟忙不忙?”
你义愤填膺得说:
怎么不忙,上班顶在窗口,每天被人指着鼻子骂。下班了还被小领导加私活儿,写着毫无成就感的东西,仕途却依然无望。
好不容易和同学们聚会吃饭,别人大谈股市房产投资,从天使轮聊到上市,从新能源聊到移动互联网。
哪怕再没建树的,也能聊聊前台妹妹的大长腿,说说约出去吃了几次饭。
而你,聊窗口老百姓吵架?聊写党建责任制报告?聊你们科几个人?你有没有机会当副科长?
朋友们,倒也不光是钱的问题,而是你out了!
只有聊回学校的青葱岁月和吃鸡王者,你们才重新找到了些共同点。
你心里的某个点终于开始崩了:
公务员真谈不上有什么好,谈钱钱不多,关键还没有成长性(每年能加100块),风云变化、精彩纷呈的商业世界与你无关。
谈权权没有,官员“说一不二、企业尽肆围猎”的场景从没在你的世界里发生过,权钱交易的影子也没有,更妄论权色交易了。
最难受的,是你对领导已经忍无可忍,真想跟他吵一架。可你未来能不能升副科的前途全在他的手里。
即便连副科长你也不敢得罪,万一他在领导那里给你穿小鞋怎么办。
更糟心的是,邻座的李四似乎比你更讨喜,万一他先提了级,你岂不是要向他汇报工作了?还有可能要被压一辈子。
明明他还比你晚进来一年。
难道你要以科员的身份终老,难道你就是这么没出息的一个人,当初接到上岸通知时的兴奋之情呢?
体制真是个坑,这下算是彻底掉坑里了。。。
老子特么不干了。(完美点题)
<hr/>第三阶段,看山还是山。
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大放厥词的技术官僚和他的“浪漫谈”,终于有了一个契机,开始冷静的回朔一下自己的体制人生,开始思考自己一路走来的得失。
首先发现,一个只要不犯法就无论如何也不会下岗的岗位,是这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体制外职场经验几乎都无法套用的。
这里的时空是些些扭曲的。
你能适应扭曲时空下的生活吗?
当张三靠砌墙月入八千的时候,你能不能大摇大摆的申请公休去欧洲旅游,回来给领导发一大块巧克力?
然后,在网上写出一大篇欧洲游攻略,拍上若干视频,获得几万点赞,甚至有人为此关注了你的抖音。
你是干部啊,你的思维不能局限于和张三比拼砌墙的收入啊。
况且,你这个月连公休带请假休了一个多礼拜,你的收入依然是八千,纹丝不动。
更不要说疫情后,你继续拿着八千的收入,进社区为国家防疫贡献力量,而张三已经在家里蹲、吃老本了。
其次,你发现那个拽拽的副科长,其实工资只比你多了五百块。
你发现,他其实也只是个迷茫的套中人而已。
当你真的怼他“对不起,我不是党员写不来党建文章”,或者不管质量随便5分钟上网找一篇给他的时候,他其实拿你一点办法也没有。
当他试图威胁你仕途的时候,你千万不要顶撞他说什么“老子不想升职了!”
而是,把你欧洲游带来的巧克力给他,告诉他这块巧克力是你单独为他买的,告诉他你很崇拜他,希望他以后多照顾你,有机会一定为你说好话。
然后他就迷惑了,什么情况?
此时你记得把另一块巧克力交给正科长,甚至副局长,并说出同样的话。
看清楚那个动口不动心、挺摸不动气、用嘴就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氛围,然后记住你的核心价值,8000块钱一个月。
找寻那个真正的自己,做八千块钱的事,不偏不倚、不多不少,稳稳当当、平平静静。
找到那个平衡点后,把心态调整到最佳。
最后,就等着发现它的优点了。
当你彻底“放下”之后,你发现不加班,一点儿屁事也没有。
当有领导针对你的时候,一通情话和一大块巧克力就把水给搅混了,搅混了之后照样不加班。
接着,你会发现和996的同学们相比,你有着一个巨大的靠山,你饿不死零风险的心态是他们难以企及的。
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你都可以淡淡说一句:哦,那没什么。
然后,你又有着大量的时间。
怎么利用这些时间,是你成败的关键。
你是用这点时间从硕士读到博士?还是从英语学到阿拉伯语?或者从会计读到建筑?都没人能拦着你。
兴许还得说一句,这人有点上进。
当然,我不是真的要让你读博士,我只是想说,你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与企业市场相比,你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有基础,还有一份稳定到死的职业背书。
你啥都可以干。(只要别犯法,别违纪)
当然,很多人一谈到这个问题,就会钻牛角尖,就会追问能兼职吗?能挣外快吗?
实际上,这是思维没转过来。
你一公务员,兼职是违规的,挣外快也风险巨大。
既然你已经进了体制,在一个旱涝保收、不动如山的制度面前,金钱早已不应该是你奋斗的标的。
钱学森回国后挣了很多钱吗?可他是万民敬仰的国之栋梁。
当个博士研究世间万物行不行,做个大V成意见领袖行不行,写一部巨作旷世奇天行不行?
再不济养两条名贵的狗生一大堆名贵的小狗行不行?
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研究透彻,成为专家大拿,甚至创造出价值,才是你应该做的。
这种种机会,你的同学未必有,也许只有你具备这样的条件。
等你有朝一日成为了领域的权威,我也可以告诉你,钱必然也是会有的。
当了公务员,就不要再想着去挣额外的苦力钱、劳力钱,要想着怎么增长自己的见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创造自己的价值。
别人向钱看,短期内比你有成就感,可他也会被钱绊住手脚。
而一个不向着钱看齐的你,只要坚持精进,你会达到自己难以想象的高度。
这是体制内人独有的进击之路。



然后,这些能力和价值只要够强,只要你愿意,依然可以转化为金钱。
即使转化不了,也不代表你失败,你已经体验了自己的人生,你在某个领域已经强于了一般人,你的心态和追求都是健康的。
(曾有一位我的咨询者告诉我,在一个不佳的氛围中她一度抑郁了。我开导了她,这也成为了我必须强调心态健康的原因。)
退一万步,上了同学的饭桌,他们谈投资,你也可以谈自己的领域实践,这不就是生活么?
最后,历经千帆,假如你发现自己还是过于平庸、一事无成,折腾啥玩儿样儿都不行。
那我可得告诉你了,得亏你是在体制内,要是在外面接受鞭打,你就完蛋了,你只会混得更惨。
那你还痛苦纠结个屁啊,你应该庆幸,庆幸当年选择了体制内。
当潮水退尽,你至少还穿着一身制服。
这时候,再看那座山,有泥泞、有崎岖、有荆棘,但它还是壮美、秀丽、温柔的。



看山,终于还是那山了。
<hr/>故事的结尾,我会最后举一个例子,侧面佐证,不一定完全恰当。
(这也是一位朋友咨询我时,我突然想到的)
你去问一个升职无望,苦逼拉萨的年轻公务员,问他想不想退休?
大多数年轻人会回答你:想~
可你真去他单位看看,你会发现他们单位好几个退休的老同志居然还在返聘?
这就让人有点百思不得其解了。
难道是这几位老同志特别缺钱?
未必,有的人家里生活条件不错的。
是不是那一代人的想法和我们不一样?
也未必,不干活、享受生活是所有人的美好愿望,干了一辈子的老同志也不例外。
那会不会是老同志工作太久了,现在不需要工作了他不适应?
貌似有点道理,但我问,你差不多二十年如一日寒窗苦读,有朝一日抛却书本不再读书,你会不会哭喊着跟我说你不适应?
估计都偷着乐了,哪有不舒服的道理?
所以,只有一个理由:
临退和退休老同志,实质上已经逐渐达到了我所说的那个“看山还是山”的平衡状态。
他经历过各种欲望、失望,经历过各种挣扎和煎熬,知道体制的各种缺点、优点。
但历经起起伏伏、终于随着年龄而彻悟后,发现,只要把准脉搏、轻装上阵、顺势而为之后,这份工作还是不错的。
所以,有一些想明白的人,才会要求返聘。
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让我身在此山中吧~
老同志在退休的那一天“悟道”了,那么,你能不能早个十年二十年领悟呢?
(不是叫你直接以退休人员自居,也不是让刚进单位的年轻同志就放弃奋斗,不要非黑即白~)
<hr/>我想,我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并且多说了不少。
完毕。
(作者名称:浪漫谈)
最后,不管看山是不是山,领导今天布置你写的材料你总还是要写的。
给大家搜集了一些公文写作材料,找不到的私信我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龙岗数据1 发表于 2023-8-19 00:53:5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前不调研的结果罢了。
收入待遇,工作内容类型,工作强度,精神压力,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离家位置,找对象难度——这些是大多数人就业时会考虑的因素。
然而,有些人考公前却未了解这些情况,从而导致后悔,归根到底是没有对体制内的工作祛魅。
比如体制内收入的确不很明确,但无论如何,都在地方中上至中下之间,长期成长性不高,第一年试用期还是半价工资,它的优势是稳定现金流。但这一优势一般人可能没有多注意。很多人一进来就是巨大的落差。
比如有的人以为自己是“躲进”体制内,却不知道体制内工作,有些需要每天和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有的是真需要言之有物动脑子的写东西,有些需要你跑烂鞋……同样是体制内工作内容类型差别大了,是否适合你的性格和能力呢?
比如体制内工作可以955也可以996,有的可能一直996,有的可能偶尔这个季度996,怀着以前一张报纸一杯茶的老思路自然失望。
比如城市人考到乡镇发现自己不习惯这个环境;比如考进去是科员,n年后还是科员,退休还是三级主任科员,有的人能接受,有的人不能接受。
比如一些优质企业下班就是下班,休假就是休假,而任何层级的体制内都等同于24小时待命,半夜或者节假日来个活儿,吃火锅儿半拉下桌去上班,虽然一般能不这么干事就不这么干,但由于需要,也并非没有可能。
比如有的人以为他可以接受背井离乡,其实却不行;以为自己可以在这里成家立业,其实进了个和尚单位。
总之,上车也要知道上的是什么车,700万人的工作状态当然是五彩缤纷,不可一概而论。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