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帝陵之中,有一座陵墓尤为特殊,它是建国后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经由考古学家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明十三陵中的定陵——万历皇帝的陵墓。
定陵发掘于 20 世纪 50 年代,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技术水平的不完善,定陵出土的文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导致很多珍贵文物被损毁。也就是在定陵发掘之后,考古学界才有了「不主动发掘帝陵」的规定。
今天,定陵的地宫已经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游客还能进入参观,但现在大家眼前的那个地宫,早就不是万历皇帝下葬时的样子。定陵在发掘过程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不主动发掘帝陵」的规矩又是怎么来的?让我们一起回到现场去一探究竟。
「躲过一劫」的长陵
说到定陵的发掘,我们不得不提到长陵。起初,考古学家们要发掘的帝陵是长陵,可调查一开始便陷入了困境。这是一次科学的考古发掘,而不是像孙殿英盗掘清东陵那样的野蛮发掘,所有的流程必须严格按照考古程序来,尽可能先找到通往地宫的隧道,在保持整个墓葬形制完好的前提下进入地宫。所以这第一步,就是通过勘探,找到长陵的地宫入口。
长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是十三陵的首陵,其规模也是十三陵中最大的。考古人员围着陵墓的宝城、宝顶忙活了好几天,连个地宫的影子都没找到。这里插一句,所谓的「宝城」「宝顶」,是古代陵墓的专业术语。明代的帝王陵采取的是封土形式,地宫之上堆成一个高高的土堆,四周再砌上高大的砖城,城墙上还设有垛口和女墙,像一座小城,所以被称为「宝城」。高大的封土远远望去,就像突出的圆顶,被称之为「宝顶」。
一筹莫展之际,发掘委员会迅速作出决策,决定先找个其他皇陵试掘,积累经验,再向长陵发起冲击。1955 年 11 月 23 日,吴晗向国务院做了汇报,提出将永陵作为试掘的陵墓。他在报告中写道:
鉴于长陵已有 600 余年历史,很可能地层已发生变化,土壤产生淤积等情况,建议正式发掘前,进行一次科学勘测。根据勘测结果和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先在永陵进行部分试掘,以便积累经验,拟定开发长陵的详细计划。
永陵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也就是嘉靖皇帝和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由于嘉靖皇帝在位时间长达 45 年,所以永陵的修建时间也很长,其规模在十三陵中仅次于长陵,保存情况较好。
可是,对永陵的勘探工作依然一无所获。无奈之际,「长陵发掘委员会」决定将发掘目标转向定陵。
定陵是明代万历皇帝的陵墓。在 22 岁的时候,万历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前后历时六年时间才完工。史料中记载,「给事中惠世扬、御史薛贞巡视陵工,费至八百余万云」,也就是说,修建定陵总共花费了白银八百多万两。这是什么概念呢?万历中期,当时全国每年的赋税收入大概在白银四百万两左右,造一个定陵竟然用去了当时全国两年的赋税总收入。定陵虽然历史上曾遭受过三次大火,但一些地面建筑仍然保存了下来。通过这些地面建筑,或许能够找到陵墓构造的线索。
几经波折,那一天终于来了。当队员们勘探到宝城的一角时,队长赵其昌突然发现,在离地面三米多高的城墙上方,有几块城砖塌陷下来,露出了一个直径约半米的圆洞。由于当时没有梯子,附近又找不到大块的石头和木料,队员们便搭人梯上到了洞口。经过观察发现,这个洞口像是个门券的上端,光照处可辨别砖砌的痕迹。往里挖了一段时间,突然有一位工人发现,其中一块砌在墙里的石条上,赫然刻着三个大字:「隧道门」。
果不其然,往下挖了十多天后,发现了一个券门。为了保证陵内的安全,考古队决定不将券门拆通,而是在第一条探沟的延长线上,挖开了第二条探沟。万万没想到,正是这个决定,使考古队让关键证据在眼皮子底下溜走了,从而多走了好些弯路。
第二条探沟整整挖了一个多月,却始终没有新线索出现。于是,考古队员夏鼐决定加深探沟。一天,一个参与挖掘的民工,意外地发现了一块带有刻字的小石碑,碑上刻着 16 个字: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短短 16 个字,却至关重要。这句话的含义简洁明了:只要再往前挖 16 丈,深 3 丈 5 尺,就能挖到金刚墙了。明朝人把地宫的墓墙称为金刚墙。所以这块墓碑,等于是明确提示了地宫的具体位置。
这里多解释一句,有的人会疑惑,为什么墓边会出现这种类似于「指路」性质的石头呢?这不等于是给盗墓贼提供方向了吗?这就得说说明代的陵墓制度。明代,比较讲究帝后合葬,也就是皇帝和皇后死后葬于一处。可人的生死是不能控制的,有个先后顺序,总不能皇帝和皇后连去世的时间都保持一致吧?所以,如果皇帝先死,皇后死后就得重新挖开陵墓安葬。为了不对陵墓造成破坏,就得事先在陵墓的入口、隧道口、墓门等地方留下指示标记,方便二次入葬。我们前面说的小石碑,起的就是这个作用。
根据石碑提供的线索,考古队修改了挖掘计划,在通往宝顶中心的方向,开挖了第三条探沟。
1957 年 5 月,考古队终于挖到了陵墓的外墙金刚墙。整座墙高 8.8 米,厚 1.6 米,由 4 层石条铺就,石基上方用了 56 层城砖和灰浆砌成。最让人兴奋的是,在金刚墙的中央有个砖砌的梯形门券,上窄下宽,这极有可能就是 400 多年前,万历皇帝下葬时的入口。
考古队从门券最上面的几层砖开始拆起,很快,金刚墙就被打开了一个缺口。我国古代的各种野史中,流传着各种关于墓葬机关的传说,什么暗箭、飞刀、毒气、陷阱等,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在这之前,还没有人真正进入过古代的帝王陵墓,里面究竟是什么情形,到底有没有机关,每个人心里都没谱。
为了谨慎起见,副队长白万玉决定先派一位同志进入地宫看看情况。但是派哪一位同志进去呢?这就得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了:首先,这位同志肯定要年轻力壮,万一真有危险,跑得也快;其次,还得有经验,能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最后,胆子得大。思来想去,白万玉最后选中了队员庞中威。
多年之后,庞中威回忆起当初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在进去之前,考古队给庞中威做了很多保护措施,不仅戴了防毒面具,腰间还系了一根长绳,另一头由洞口的人紧紧攥着,万一有危险,就赶紧往回拉。
下去之后,庞中威弯着腰,躬着身,精神高度集中,只听见脚落之处,有「嗦嗦」的响声,后来才知道,这些响声是由地上散落着的腐木发出的。当初将万历的棺木搬进陵寝的时候,因为太过沉重,工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先在地上铺一层圆木,通过滚动的方式来搬运,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三百多年过去了,当初的圆木早已腐朽殆尽,所以踩上去才会有如此声音。
经过一番检查,墓内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于是白万玉又派了几个人下去。一堆人借助着手电光,在黑暗中慢慢向前探索。突然间,有队员喊道:「地宫门!」只见光亮的尽头,两扇洁白如玉的大石门兀自矗立在人们面前。
围观考古现场:揭开地宫的秘密
一路磕磕绊绊,尽管走了一些弯路,但考古队总算是找到了通往地宫的石门。不过,考古队的考验还没有结束——若能这么快就进入地宫,这就不是皇帝陵了。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扇石门,是用整块汉白玉做成的,即使历经了三百多年的沧桑,仍然洁白如雪。每扇大门上,还都雕刻了九九八十一枚乳状门钉。这可是有讲究的,它映射的,是皇帝生前的居住之所——紫禁城。如果我们留意现在故宫的大门,没有一扇是光滑的,上面铺满了横九排竖九排的金黄色门钉。
那为什么偏偏是数字九呢?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