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非遗里的中国》走进“文旅新宠”贵州,沉浸式探秘多彩非遗故事

[复制链接]
gongjue 发表于 2024-8-21 00:15:36|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宇宙
来源|看电视
近年来,贵州文旅持续出圈,村BA成为民间体育“现象级”赛事,红色文旅受到广泛欢迎,绿水青山中的“慢生活”成为许多打工人的休闲愿景…贵州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风情,许多非遗项目也在此地诞生,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深深渗透入贵州人的文化生活中。
而当下正值暑期,多地被炎炎高温“硬控”,地处高原的贵州自然又成了热门避暑胜地,吸引着各地游客的到来。
《非遗里的中国》本期节目走进贵州,来到了被联合国列为十大人文旅游景区之一的台江县,主持人和嘉宾穿梭在连绵高山之间,与奇妙的非遗故事不期而遇。
民族风情绘斑斓
处处藏着“非遗智慧”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古往今来,秀丽的黔贵大地孕育出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篇洞察百姓的日常生活,多角度展示了各民族独特的风情。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苗绣一针一线,苗族人民的设计美学就深藏在一件件精美的衣物饰品之中。
深入贵州土地,《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篇陪伴观众深入了解了关于苗绣的那些事儿——苗绣绣法多样,以记录自然与生活为主,节目中展示的《锦绣台江》被称为“苗绣版《清明上河图》”,融合了十几种苗绣传统针法和技巧,每种针法都是绣娘们代代相传而来的技艺。

针线活亦“技术活”,先人为后代留下宝贵的实践经验,破线浆线让线绣细密亮色、挑花绣需要配合缜密的几何思维,而精湛的苗绣针法由长时间练习而成,多名绣娘协作完成的服饰印证着苗族人民的团结一心。
节目还记录了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水族豆浆染制作技艺、通草堆画、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等传统技艺精致多元的手工艺品承载着历代百姓就地取材、善于创造的民间智慧。

民以食为天,《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篇记录了金沙羊肉粉、花甜粑、凯里酸汤鱼、卫城辣子鸡、鱼酱酸等传统美食制作技艺,这背后蕴藏着当地人依山傍水形成独特的饮食哲理。世代居住在贵州的人们巧妙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了美食文化,既是对自然条件的顺应,也是对生活品质的不懈追求。

《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篇还将镜头对准了反排苗族木鼓舞、苗族踩鼓舞、布依族板凳龙舞、仡佬族打蔑鸡蛋等非遗艺术活动,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是人们情感与精神世界的写照。

反排苗族木鼓舞是苗族人民劳作生活的真实写照,布依族板凳龙舞寄托着百姓祈祷风调雨顺、喜乐安康的愿景;古老悠扬的侗族大歌打破了国际对“中国没有复调音乐”的误解,先民于自然中获得灵感,以“众低独高”的演唱方式,创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之声……
非遗项目中有着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历代人民孜孜探索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哲学,纵使岁月更迭,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依然炽热如初。
古今灵感相交融
走进非遗的“前世今生”
梯田连片的油菜花田里,清脆绵长的侗族大歌响起,来自贵州侗族大歌之乡从江县小黄村的少儿合唱团唱起古老的歌调,如同开启了一场时空对话,诉说着历代侗族居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文化传承是个动态的过程,跟随《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篇的镜头,观众既能感受到传承千百年的艺术文化魅力,也能看到现代人们如何进行创新,为非遗项目注入现代化的“灵感活水”。
苗绣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先民们通过图腾记录民族的历史发展、宗教信仰、社会变迁等方方面面;如今,苗绣具有鲜明的创新价值,设计师们打破苗绣的传统用材与设计,推动苗绣作品走向国际,苗族银饰也“摇身一变”成为时尚文创,吸引着无数年轻人的目光。

“非遗要‘用’才能更好地传承。”节目中,松桃苗绣的非遗传承人石丽平谈到,贵州省苗绣现在正在往产业化发展转型。
除传统服饰之外,苗绣被运用于贴近年轻人生活的物件上,比如背包、钥匙扣、香囊、胸针等。随着科技发展,贵州省也在对苗绣进行数字化保护、开发、应用进行研究。

节目中,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的和谐交响,这份对非遗技艺的精进与追求,不仅体现在细腻的艺术创作与手工艺上,也深远地影响着高山民族的建筑智慧。
古今传统建造技艺的智慧是相通的,诸如中国天眼这样的“大国重器”也与侗族的古建筑结构有着重合之处。《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篇同时将FAST总工程师、侗族木构营造技艺县级传承人请到了节目中,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高新科技与传统技艺之间的思想碰撞。

中国天眼、侗族传统建筑在选址、结构设计、材料运用等方面都要进行科学考量,合理运用建筑力学,在建造过程中还需要对每一个部件都做到精度把控,中国天眼和侗族木构营造技艺的内涵有着非常多的相似性,这也是中国人一脉相承的巧思。

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代代相授,更是民族精神的延续。
《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篇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限可能,更让观众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包容并蓄。
人文匠心映山川
呼唤高山里的“文化自信”
谚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向了贵州一带多云、多山的气候和地貌特点,贵州省的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于连绵高山之中,其影响力却不仅局限于这一方土地。
《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篇捕捉着非遗背后的人物群像,见证多项文化技艺走向世界,为人们带来独一份的文化底气与自信。
凯里“绣里淘”非遗集市售卖着精致的刺绣作品,来自黔东南州第一家农民绣娘专业合作社的800多名绣娘以此而增加收入,通过线下摆摊、线上直播的双线售卖方法,形成一条规模化的刺绣交易链。

1986年,九位侗族女性一起去巴黎演唱侗族大歌,演出六场,场场爆满。节目中,“九朵金花”时隔38年再同台,如今她们依然保持着对侗歌的热爱,有人在歌舞团唱歌,有人成为了声乐老师,还有人是国家一级演员。

普定高台地戏需要大规模人员表演,几十张八仙桌叠起,佩戴木刻面具的表演者“只演武戏不演文戏,只演成功不演失败”。
高台地戏扎根民间沃土,取材于历史演义中金戈铁马的战争故事,其中涉及古代阵法的阵门布置、五行方位的安排,为研究古代阵法在民间的留存提供了依据。

非遗技艺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孔雀蓝”釉在牙舟镇已有超过70 年的大规模制作历史,走在了中国陶瓷釉药领域前沿。

牙舟陶在在泥与火中感受裂变重生,承载着大山深处的牙舟制陶艺人一代代的心血汗水,如今,科研人员从陶瓷身上获得灵感,打造出“最强人造牙釉质”,这是口腔医学的一大材料创新。

节目中,一些“不太寻常”的非遗传承人、非遗爱好者出现也在大众视野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发展。
比如,“绣郎”顾伟伟打破苗绣“传女不传男”的禁锢,因热爱而走上非遗传承之路,更是将苗绣的文化知识带进课堂;服装设计师劳伦斯·许被苗绣非遗所吸引,他用20余年时间深入了解苗绣,并将其工艺与现代立体裁剪的男装相结合,实现了传统技艺的创新突破……
在一场欢快的“苗迪”和舞龙嘘花表演中,本期节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贵州文化具有“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底色,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融入到了贵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之中,形成了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非遗背后的人们用热爱和坚守,证明着非遗是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进化、发展的活态文化。
《非遗里的中国》将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娓娓道来,映射出历代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串联起一个个关于匠心、传承、创新的故事。观众也能在这场“云体验”中穿越时空,共鸣文化自信,感知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文化基因之强大。
主编:罗姣姣
文:殷宇星
排版:殷宇星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