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红楼梦》:是贾政不懂儿子宝玉?还是宝玉不懂含辛茹苦的老父亲?

[复制链接]
akey066 发表于 2024-8-10 14:55:14|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是2022年6月8日,高考正在进行中。语文考试结束后,甲卷作文公布,关于《红楼梦》的学习和关注也随之升温。今年的作文考题涉及《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情节。

在这个场景中,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共同为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建议,涉及欧阳修《醉翁亭记》、大观园的地理特点等。

贾政作为荣国府的二老爷,是贾宝玉的父亲。在小说中,他和儿子贾宝玉之间的关系始终如同磁铁的正负极,常常处于“父子相斥”的状态。这种矛盾不仅体现在性格、兴趣上,更深刻地显现在对家族责任和传统的理解上。

为何贾政看不懂贾宝玉的心?

同理,为何贾宝玉又不能理解贾政的心?这种“相爱相杀”的父子关系究竟有何原因?
贾政,字存周,是贾府的次子,出生于贵族之家。

他一直致力于读书博学,以期通过科举考试来取得功名,改变家族仰仗祖上荫庇的传统。然而,他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显著的成就,最终成为悲剧的制造者和受害者。

作为父亲,他对儿子贾宝玉的反叛和放纵充满困扰。贾政所提名的“泻玉”或“沁芳”等匾额,代表了他对于家族荣誉和传统文化的继承追求。在他看来,这是对元妃省亲大典的应有之义。

然而,贾宝玉却展现出与贾政迥然不同的兴趣和态度。他热衷于文学、诗词、歌赋,对于经典的经史子集却兴趣寥寥。父子之间对于价值观、兴趣爱好的差异,导致了他们始终无法达成共鸣。

在《红楼梦》中,贾政以严厉的态度对待贾宝玉,试图规范他的行为。然而,贾宝玉的叛逆和放纵却更多地表达了他对封建礼教的不满,以及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到:“贾母、王熙凤、贾政,这是一派,是不好的;贾宝玉、林黛玉、丫环,这是一派,是好的。”毛主席对贾政的评价是负面的,认为他是不好的一派。

然而,贾政并非十恶不赦之徒,他在尽孝、勤政等方面也有可取之处。贾政对母亲的关爱和参与家庭活动的努力,都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心。

贾政虽然身居高位,却面临着家族的压力和传统的束缚。他既要照顾家庭,又要承担光宗耀祖的责任,身处困境。贾政之所以不理解贾宝玉,可能是因为他无法接受儿子的追求自由和超脱传统的生活方式。

父子之间的矛盾正是因为这种观念的冲突,导致了“相爱相杀”的局面。
贾政在家族的安排下,成为工部主事,虽然有一定的实权,但并未取得显著的政绩。

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清廉自守的态度,使他成为京官中的佼佼者。然而,他在处理下属问题上的软弱和无法有效管理下属,导致了被弹劾的结局。这也反映出他在实际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成为他仕途坎坷的原因之一。

在元妃过世后,新帝为了安抚贾府,给予了贾政江西粮道的差事。这看似是一份肥差,但贾政并未能在其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他再次回到京城,面对家族的危机,却依然无法改变家族的命运。贾政在历经宦途起伏后,最终未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