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昕余传媒】永远的缅怀--寒川怀念70年代三位印华文友

[复制链接]
clover 发表于 2024-8-8 09:06:53|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华作协25年座谈会缅怀70年代认识的三位印华文友

寒川(新加坡)
印华作协庆祝成立25周年,欢庆之余,我不禁忆起三位已故印华文友:柔密欧. 郑、黄东平、茜茜丽亚。
70年代, 我在雅加达先后认识了这三位文友, 经常有书信往来。而今, 每次整理旧物和文件, 总会翻阅这几位友人的书信, 往事历历如绘, 让我陷入回忆的尘网中…..
众所周知,上世纪6 0年代中起,印尼政府严禁华文。在那个华文被禁锢的年代,华校被封闭、华社禁止活动、不能印行华文报章、严禁旅客与印尼国人带进华文书刊等等!
然而, 这样恶劣的环境, 却阻挡不了热爱华文, 喜欢华文创作的文艺工作者! 他们砥砺前行,不屈不挠, 通过作品反映时代、诉说人生, 不让印华文坛留下空白。
柔密欧. 郑(1924-1995)
柔密欧. 郑阅读寒川“走私”带进印尼的文艺刊物
个人简历
柔密欧·郑 (郑远安),出生于印尼廖省望加丽县甘拔丁宜乡,祖籍中国福建省厦门, 11岁时只身前来新加坡,小学毕业后进入中正中学(总校)求学,积极在《星洲日报》的《晨星》文艺副刊发表作品。二战结束后,22岁的他到林厝港十八条石的启化小学当教师。1947年奉父命回望加丽娶亲,同时在该岛的中华小学当教务主任, 不久辞职帮忙父亲搞生意,经常往来雅加达与爪哇其他大城市。
1967年退出商场, 6年后旅居雅加达, 靠当华文家庭补习老师为生; 其时,华文华语仍在严禁之中,所以这份工作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学生除了华裔子弟外,还有日、德、美、法等外国人。尽管忙碌, 他在当地唯一的一份官方出版的《印度尼西亚日报 》(Harian Indonesia )《青春园地》、《周末》等副刊发表大量作品。
1979年,柔密欧·郑出版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本个人诗集《跃起》;1984年,又编选了《新荷》印尼诸家诗集 。两本书分别列为寒川主编的岛屿丛书之七与之十,由寒川同仁组织的非牟利团体岛屿文化社出版。
1988年4月,第三届亚华作家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他与茜茜丽亚受邀出席,旋即被选為亚华作协印尼分会会长。
1990年8月4日,他随李汝琳、洪生為首的锡山文艺中心一行人访问麻坡南马文艺研究会,并在《 锡山文艺》创刊号发表诗作《突破文学隔阂的一夜》。
1992年出席在台北举行的首届世界华文作家会议,见到神交已久的诗人瘂弦和郑愁予,喜不自胜。
1993年在香港参加第五届亚华作家会议,高兴看到各地区的单位增加、阵容鼎盛。同年在新加坡, 结识中国福建省长汀县青年女作家玲子,一见如故,双方遂以义父义女相称。
翌年,迈入古稀之年的柔密欧·郑,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首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同年12月, 他获得爱同母校老校友李元开的支持,把90年代初那两年的作品 ,整理出版了《随着莲漪散去了的桨声》微型与短篇小说集, 这是他在十多年之后才有机会出版的另一本作品。
1995年,他在玲子大眾传播中心及跨世纪制作城负责人、义女玲子的帮忙与策划下,在新加坡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夕阳红上白头来》,并出任玲子大眾传播中心及跨世纪制作城编审顾问。 四月开始,他也為印尼杂誌《东协与印尼》主编 《诗坛》专栏。
同年9月22日,柔密欧郑因心臟病突发在雅加达逝世,享年71岁。
柔密欧·郑的创作概况
柔密欧·郑是70年代至90年代印尼创作最丰硕,成就也最卓著的华文作家之一。他写新诗、旧体诗、也写散文、微型小说与短篇小说 ; 尤其是新诗,更为人所赞誉 。
著作有: 《 跃起》诗集(1979年)、《随着涟漪散去了的桨声》微型小说与短篇小说集(1994年)和《夕阳红上白头来》散文集(1995年);另主编《新荷》印尼诗人新旧诗集(1984年)。 在这之前,柔密欧.郑还在雅加达出版了两期《新荷》影印手执本。此外,也影印《鸡声马号》手制本旧诗集(1982年),和《椰城地方的掌故·传闻·想像》(1985年5月)、《抒情的时候》(1985年10月)两本手制本新诗集。
柔密欧.郑的著作及合集
新诗
柔密欧·郑以诗闻名, 诗句清新雋永,简洁凝练; 由於柔密欧·郑酷爱旧体诗创作,饱读古诗词,因之他的新诗,初期仍免不了受到旧体诗格律框框的影响。
柔密欧·郑的《椰城地方的掌故·传闻·想像》影印手制本诗集,有 《二六间》和《八茶罐》两首 是我特别偏爱的。雅加达的八茶罐(读成闽音的Patekuan ),这街名无人不晓,可惜其中一页猪仔的惨淡历史,被人忽略去了。
柔密欧·郑从地方掌故中,巧妙地点岀了这两条街道的特色:从武术到中医,从品茶到猪仔,这段历史终究淹没在时代的尘埃里,可却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些呢? 柔密欧·郑看似轻描淡写,但其文字的感染力却是深沉的。
熟读或注意柔密欧·郑作品的读者,不难发现柔密欧·郑写了很多情诗,即使在他老年时,一样浪漫地吟咏爱情。1994年1月13日,柔密欧·郑在给我的信, 谈到他发表於1993年12月28日台湾《中央日报》的《我的额头為等你堆积》, 韩国名诗人许世旭说这首诗很浪漫! 而亚华各地相熟的代表,都
说他罗漫蒂克。
吴奕锜在《柔密欧·郑诗歌简论》(《华文文学》第一期,页 35)一文里指出 " 伤悼爱情和咏物小品是柔密欧·郑诗歌创作中的两个主要的部类。" 认為其他题材的诗作 , " ......不但量少而且艺术上也显然不如前两类....。"(《华文文学》第一期,页 36) 其实,综观柔密欧·郑的诗,他对印尼风土人情的描绘与抒写也不少,在在表现了他热爱这块土地的情怀。《跃起》的 45 首诗中,约有20首描绘了印尼的山水,不仅量多,也是写得较好的一环;《椰城地方的掌故·传闻·想像》更是如此。他怀念故土故国,热爱中华文化,执着於华文写作,但严禁华文的这片国土及生活的颠沛流离,却叫他很压抑苦闷。
旧体诗
柔密欧·郑以新诗闻名,但他一样酷爱旧体诗的创作。早在1982年8月,他便手写编出了个人影印手执本诗集《鸡声马号》,收录了近120首七绝。根据《后记》,这些旧诗写於50年代,距他编辑这手执本,已有30年的光景。他也客气地写道: " 选录些旧的纪游拙诗作,并非我不悔少作而感自满; 但若说人生似梦,何妨让我把这三十年前的一游一跡,当作痴人说梦好了!"
柔密欧·郑编选的《新荷》诗集,除了收录四首自己的新诗之外,也收录了十多首旧体诗。这些旧诗,无非是酬酢之作,可见他交游广阔,都是当时的名人俊彦。
散文
1995年5月,柔密欧·郑在新加坡工作的儿子和文友的支持下,印刷精美的《夕阳红上白头来》散文集,由他义女玲子主持的玲子大眾传播中心岀版,并在新加坡金门会馆举行新书发布会,邀请了整百位文友出席,场面也挺热闹的。
《夕阳红上白头来》内收37篇散文。 他在《凤凰浪跡成凡鸟》自序里, 清楚地表白了”我手写我心" 。 更贴切地说,他不否认他是”抒写自己主观的感受,表现种种喜怒哀乐的形象。"
柔密欧·郑的散文,尤其是那些文字短小的篇章,称之為散文诗更为贴切。例如《她的名字,叫马六甲》、《飞鸟》、《一棵蝴蝶兰的初恋》、《与水仙相对》等等即是。这些作品,如诗的句子在在倾诉他过往的记忆与爱情。其他散文,或寄情山水,或回忆往事,倾吐心声,也都真实地反映了他的爱恋与愿景。
写景不忘抒情,抒情里又忘不了曾经有过的恋情。或许,这就是诗人,多情的诗人!
小说
柔密欧·郑写诗写散文,但也写微型与短篇小说。《随着涟漪散去了的浆声》内收24篇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 柔密欧·郑 "喜欢它的精警、简洁、富有暗喻与令人生动的回味。" ,给我印象最深的有《再住,就要交房租》、《缘尽》、《同年妈妈》、《过关》、《项链》、《驾驶盘后的女人》、《心愿井》、《生还》等等。《随着涟漪散去了的浆声》与《我们一同拥有从前》这两篇 ,"都属於第一人称,它像是自传性,不过,却不全是作者个人的自供,其中还有其他人物的混合体呢! "
文学批评家彭志恒指出,柔密欧·郑善於截取生活中的片段成为他的微型小说题材。实际上,此正是微型小说的特点。
与柔密欧·郑在新加坡首届世界微型小说研讨会上首次见面的王振科,认为柔密欧·郑的小说,"真实地表现了他对於世道人心的态度和感情,寄寓着他对人生和世情的省察与体悟,这些都是属於他自己的。更重要的是,在表现这一切的时候,他不矫饰、不虚偽、不做作,而一如他本人,绝对地率真和坦诚。也因此,便也可以看做是他的一神心灵日记或心灵私语。他的小说便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第二期,页 69)
文学情谊
1974年,通过女诗人茜茜丽亚的介绍, 我首次与柔密欧.郑在安卒(Ancol)见面,那一次,他坚毅地说:“石在,火种不会绝灭!” 自那时开始,我们鱼雁往来频繁。从 1975年到1995年柔密欧.郑逝世,共有他的来信200多封。里面也时常夹有复印的手抄新诗与旧体诗稿,以及托我帮忙转投报章与文学刊物的作品。
2007年12月16日,我在印华作协於雅加达举行的文学座谈会上,以《石在,火种不会绝灭》为题,从柔密欧·郑给我的书信里窥探其文学与生活。
70年代中,柔密欧·郑偷偷当起华文家庭补习老师, 学生中有印尼文报记者、日本高级总经理(日本人)及一位西德人梅西冀 (Siegfried A.H. Mayer)。梅西冀在1984年5月曾到新加坡与我见面,返雅加达时也成功带回了20本刚出版的《新荷》诗集,及柔密欧·郑早年出版的《跃起》诗集5本。
柔密欧·郑还有一位学生刘慧儿,在1984年10月间来新加坡公干时,也找我带回一些华文书刊。由於她在雅加达美国大使馆任职,带回的书刊也就没问题地送到柔密欧·郑手中了。
前后两期《新荷》影印手执本,每期在雅加达影印 500份。当时,雅加达并无中文打字条件,柔密欧·郑把手稿寄来新加坡打字,再由我和林琼和帮忙校对,然后邮寄回去给他,让他剪剪贴贴,以致影印时痕跡累累,读者或许认為极其粗糙简陋,然而,这可是柔密欧·郑的心血之作呵!
柔密欧·郑在新加坡,较常交往的好友有翁翼、郭先楫 (初声)、林子夜、秦林、李成利、白全成,玲子及我等等。翁翼為《跃起》与《新荷》设计封面,初声则为《新荷》题写书名。《跃起》的书名题写者為吕应遇。
访星期间,柔密欧·郑与新加坡文友经常聚叙
通过这些朋友,柔密欧·郑也参与了中华外内丹功协会、锡山文艺中心、岛屿文化社、新加坡文艺协会、加东文友俱乐部、爱同校友会及其他团体的活动。在国外,在新加坡,他的文学生命充满活力。
袁霓在 《孤独的菊花——忆柔密欧·郑先生》也如此写道:“只有在新加坡,是他最快乐的文艺园地。除了有他的义女玲子,还有很多很多赏识他的文友。每次他从新加坡省亲回来,他的心情一定很开朗,写给我的信中也一定很阳光。”
柔密欧·郑在《夕阳红上白头来》出版后,回返雅加达不到三个月,便因心臟病突发而於1995年9月22日逝世。噩耗传来,我们在《联合晚报-文艺》版编辑白全成的配合下,於10月1日推出《柔密欧·郑纪念专辑》,作者有郭先楫、林子夜、曽采、林得楠、玲子、静心、毛囤、李成利共八人。三年后,被禁錮32年的华文被解禁,遗憾的是他等不到这一天,没机会看到华文浴火重生。 我在悼念专辑里写下《无题》一诗:
爪哇岛巨浪拍击的海岸
经常跃起
一种属於文化失落的飞鱼
不甘寂寞
一次又一次
吃力地
向前冲刺
转眼三十年
随着涟漪散去了的桨声
老了的捕鱼人
总不免要失望
撒网后
又一次的
空白
黄昏时
夕阳红上白头来
风与海浪絮语
酝酿一则谬斯的故事
而中秋刚过
月仍正圆
仍照着屋后的一湖新荷
仍悲悯一只浪跡成凡鸟的
凤凰
黄东平(1923-2014)

黄东平先生晚年照片
生平简历
黄东平祖籍福建金门, 1923年4月28日出生於印尼东加里曼丹 (East Kalimantan)外围一个叫"柯达峇鲁"(Kota Bahru) 的小岛。他9岁上华校,11岁随母亲回到金门继续学业,读到初中一年级。1937年10月26日金门沦陷,黄东平与弟妹们随母亲来到香港投靠大姐夫,在香港生活和学习了近四年。因丧母,1941年父亲将黄东平与弟妹们再带回印尼中爪哇岛(Central Java)居住。返回印尼后,黄东平从此没能再回返家乡,直到2004年12月底。
黄东平一直居住在中爪哇北加浪岸(Pekalongan)的小城市,在父亲任职的茶厂当过学徒、记账员。1943年,日军在爪哇登陆,一家人於是坐船到加里曼丹的三马林达(Samarinda),投靠叔父, 在一家店铺当记账员。闲暇时画漫画、木刻、写文章;作品第一次在椰城某中学期刊被刊载了出来,对他无疑是很大的鼓励。
两年后,黄东平父亲举家迁往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Surabaya),50年代初,叔父转换去首都椰加达任职,他也随同来到椰加达,在叔父介绍下到一家既闷热又腥臭的咸鱼行从事记账的工作。
由於首都生活水準高,黄东平也因老迈无法再打工,乃於2005年下半年迁往泗水,投靠胞弟。不久,黄东平与妻子及儿子,一家三口再次迁移至中爪哇古城梭罗(Solo)投靠妻舅,原因是这里比起泗水,生活费更低。
在梭罗生活的那几年,黄东平贫病交加,海内外文友的经济援助毕竟杯水车薪。2014年12月上旬,黄东平从来访他 的印尼华文作家协会总主席袁霓手中接过新加坡孔子学院颁给他的”第三届南洋华文文学奖特别表扬奖”5000新币,两个星期后的12月26日,黄东平以91高龄走完人生。
黄东平的创作概况
黄东平文集十册
诗歌
40年代末,黄东平已经常在雅加达华文报章发表杂感之类的短文,这些杂文都是从日常生活取材,针贬时事,爱恨分明。50年代,他也发表了百多幅政治讽刺漫画。
1956年到1965年十年间, 他写下大量的诗歌寄到中国,广州,北京、上海, 以及天津、福州、南寧、南京、昆明、西安、贵阳、汉口等十多个城市的二十多个报章与期刊, 内容大都是歌颂中印两国人民的传统友好情谊,作品鲜明地体现了人在"异乡"(印度尼西亚),心却在"祖国"(中国)的华侨心态。
黄东平的一些作品也反映了当地生活,针砭社会时弊。简而言之,黄东平的诗,主题明朗,注重韵律,通常一韵到底;字句则简洁凝炼,甚至富於朗诵的生命。
《侨歌》三部曲
1965年”九.卅"事件之后,苏哈多政权严禁使用华文,同时关闭华校、华社与华文报馆;华文创作唯有转入地下,黄东平於是开始构思和创作长篇小说。他以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侨歌》三部曲之首部《七洲洋外》,并於1973年由"香港海洋出版社"出版。 第二部《赤道线上》也由”香港赤道出版社" 於1979年10月出版。不过,第三部《烈日底下》,却迟至1992年4月才动笔,而於1996年1月完稿。
《侨歌》三部曲无疑奠定了他作为一个海外华文作家的重要地位。1998年,鉴于坊间几无存书, 《侨歌》三部曲由"新加坡岛屿文化社"重新出版。
《侨歌》三部曲反映了20年代末到30年代间“荷属东印度”华侨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年华侨离乡背井下南洋, 是一部辛酸史、血泪史和奋斗史。黄东平敏锐地进行这一有意义的重大题材发掘,展开宏伟的歷史画面描绘,从而构思出了百餘万字曲折的情节。《侨歌》三部曲若论篇幅之浩瀚,人物之眾多及时空之广阔,堪称第一。
电影文学剧本《老华工》
黄东平的电影文学剧本《老华工》於1974年6月,由"香港朝阳出版社"出版,三个月后再版。故事是反映—百多年前,荷兰殖民入侵印尼后,进行残酷剥削当地人民的欺压政策。
四幕五场话剧《红溪》
1979年,黄东平创作了四幕五场话剧《红溪》,以18世纪震惊世界的"红溪惨案"为创作素材, 揭露了1740年荷兰殖民统治者屠杀巴达维亚(Batavia, 即今椰加达)华侨的暴行。
中短篇小说
20世纪80、90年代,黄东平转而创作中短篇小说,先后著有《远离故国的人们》、《头家——估俚》,以当代社会的现实生活为题材,描绘的人物都是一般老百姓,大家既熟悉却又少人反映的下层人民。这样的小说有《玉娘的终身大事》、《婚宴席上》、《嫁后》、《有女初长成》、《我友沈君》、《女佣细蒂》(在新加坡《联合早报》连载)等等。
散文
《短稿一集.闽南家乡琐记》与《吊甲政第》等散文书写,则如实记下黄东平的金门回忆与家乡情怀。《闽南家乡琐记》一文写於1977年,可说是黄东平描述有关金门生活最详尽的作品。对於在海外生长,11岁与父母及弟妹们乘坐轮船,历经十几天的辛苦第一次回乡的黄东平来说,金门给他的感受与之前生活在印尼小镇,那是截然不同的感觉。
在金门的那三、四年,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令他感到既新奇又陌生。黄东平笔下的故乡生活带有许多童趣,也有故乡的生活风貌与民俗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两地之间生活习惯上的差异。
60多年后,黄东平再次回乡所写下的《弔甲政第》一文,则多了与先前家乡回忆对话的作用,写出海外华侨对於家 乡的祖屋”甲政第"已被卖给他人的事实,藉此回忆在"甲政第"生活的时光,写下晚年再次回到家乡的复杂心情。
《侨歌》八集电视连续剧
《侨歌》今篇《华人世界》(八集电视连续剧)则写於90年代。 黄东平何以创作这个电视连续剧呢?他解释道: “《侨歌》三部曲反映荷印统治下的华侨华人社会的生活、留存华侨华人社会的人物。而今,时过境迁,此地的社会生活完全改观了,华侨华人社会的的生活自然也随之改观,并且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各式各样的人物来
荣誉与奖状
黄东平获得的荣誉与奖状,除了上述的“南洋华文文学奖”之外,尚有:名列1978年廖建裕(Suryadinata Leo)编著,由「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出版的《杰出的印度尼西亚华人》(Eminent Indonesia Chinese,英文版);1990年《华人世界》8集电视剧本荣获中国汕头市「海力杯」电视剧本徵文荣誉奖;1993年名列《世界华人文化名人传略》(香港中华文化出版社编印);1994年北京《世界华人当代名人大词典》(中国文联出版),黄东平被誉為50名“世纪优秀人才”之一;1996年荣获首届“亚细安华文文学奖”,以及 2005年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授予他的“终身成就奖”。
台湾封德屏在《2007台湾作家作品目录》如此评价黄东平:“其诗歌创作以颂扬纯朴,书写热情为主;散文善於针砭时势,其小说则记载了华人到南洋群岛“开疆拓土”的艰辛,以及殖民主义入侵后的血泪史,翔实的纪录了南洋华人的生活。其土地与文学质感俱丰厚,为东南亚的华文文学主流,亦為南洋金门籍作家代表人物。”
已故知名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学者潘亚暾教授曾写道:“举目四顾,以华侨生活为题材而成长篇鉅著者,寥若晨星。半世纪以来,问世的仅有司马文森的《南洋淘金记》、秦牧的《愤怒的海》、杜埃的《风雨太平洋》、陈残云的《热带惊涛录》、东瑞的《出洋前后》和《铁蹄人生》等十余部。若论篇幅之浩繁,展示的时空之漫长广衺,以笔者之见,当首推黄东平的《侨歌》。”《侨歌》三部曲也因此被誉為“华侨的史诗”,奠定了黄东平在海外华文文坛上的地位。
文学情谊
黄东平在70年代初经常投稿给杜红诗人主持的新加坡广播电台“文学节目”, 其后, 文学节目停播, 杜红推荐了黄东平和晓星, 把剩余的稿转交给寒川主编的社区刊物《民众报》发表, 掀开了寒川与黄东平长达近40年的情谊!
在苏哈多政府严禁华文的政策下,寒川与所参与的几个文学组织, 尽力为印华文友做点事, 例如, 推荐黄东平, 及其他文友的作品在新加坡发表, 包括在报章连载小说;出版著作,寻找赞助等等 。黄东平因之誉寒川为“印华文艺的功臣”,感谢寒川“ 不遗余力地协助被困囿在这华文绝域里的印尼华文文艺”。
1981年,新加坡文艺协会举办“国际文学座谈会”,五位受邀作家为白先勇(美国)、瘂弦(台湾)、刘以鬯(香港)、方北方(马来西亚)与黄东平(印尼)。据知,这是他首次出席国际文学研讨会,碍於客观因素,他并不上台参与座谈;也不接受大会的礼遇接待,机票住宿全部自理。
由于他住的旅馆和研讨会的地点有一段距离, 载送于是成了我的任务。黄东平在他的《遊新琐感》一文里有很详尽的报导。又有一回,他来割白内障, 从接机送机, 找医生, 往来医院与住宿的地方, 都由我这个乡亲安排与照顾!
90年代, 黄东平与下榻在亲人住家的寒川合影
这期间,他也写了不少散文作品,先后整理出版了《短稿一集》(1984年)、《短稿二集》(1993年)。在那华文被禁錮的32年里,他由文友把打好的稿件带进椰加达,自编自校,并在可靠的印务馆老板的帮助下,在居住地偷偷出版。当然,这可省却外地高昂的印刷费及不可能运输进来的事实,但却有一定的风险。《短稿一集》是在新加坡印刷的,而《短稿二集》则是在椰加达印刷的。把这两本文集翻开对比,是很容易看得出其间的不同的。
2010年, 黄东平先生身罹前列腺癌,接获他太太的电话后, 我于是展开筹款活动,前后两轮, 共筹得新币5,950元
。2002年,时任“椰城金门互助基金会”顾问吕世典向我提起要为黄车平出版全辑的计划,问我在新加坡打中文字的概况。出于经济考量, 我向他建议在中国打字。翌年, 500万字,重8公斤的鉅著《黄东平全集》(十大卷)终于顺利出版。
2004年3月,适逢时任金门县长李炷烽访星, 金门籍著名报导文学作家杨树清随团报导, 在一次集会时, 他拉了我与李县长谈起黄东平和他的力作。李县长肯定了这套鉅作,并委"金门县文化局”重新包装。2005年1月1日, 黄东平虽然身体欠佳, 但还是随团返乡参加“建县90周年庆暨世界金门日”,看到了重新包装的《黄东平全集》(10卷)。
80年代中, 有一回他访新, 我写了认识他以来的第一首诗《那人》, 这里, 就以此诗作为本章节的结束 :
七洲洋外
那人, 在渐渐黄昏的古巷里
视线朝北
以全燃的感情
激昂地歌唱
断了弦的侨歌, 以及
老华工
辛酸的故事……
赤道线上
那人, 背袱着历史
沉甸甸地
用笔
勾划出一页页
发生在印尼群岛
诉诉不尽的
悲剧
统统这些
都还不是结局
那人仍旧坚毅地走着
六十二公里长的道路
树木仍青翠
那人
仍播种
注:《七洲洋外》、《老华工》、《赤道线上》、《侨歌》皆为六十二岁的印尼华裔作家黄东平先生的力作, 惟侨歌诗集尚未出版。
纵观黄东平现实主义的创作歷程,他在当今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队伍中,被誉为“印尼华文文坛开荒牛”和“印华文坛一面旗帜”是实至名归的。
茜茜丽亚 (1943?— 2022)

茜茜丽亚 (1943?— 2022), 拍摄于70年代。
· 茜茜丽亚 原名金爱钦,祖籍福建福清, 出生于印尼中爪哇北加浪岸,在印尼华侨学校及北华中学就读, 16岁初中毕业后, 因家贫而輟学。
关于茜茜丽亚的成长过程, 1989年 1月8日《亚洲周刊》便曾刊出小特写: 茜茜丽亚 《寂寞的诗篇》, 文章一开头便写道:
“印度尼西亚前苏加诺政府於 1965年底倒台时,该国掀起狂热的排华浪潮;华文学校、报馆及华人社团全被新政府封禁。许多华人为了避免当局抄家时惹来麻烦,亲手烧毁家中华文藏书。在民族文化浩劫中成长的一个靑年少女, 有一次为了回拒表哥的爱意, 写了首短诗作复,竟因此与文学结下不解缘。她就是较为国外华文文坛所熟悉的青年诗人茜茜丽亚。”
茜茜丽亚曾对访问她的记者表示,她在印尼没有机会读到外国文学名家的华文作品, 虽曾多次出国参加作家会议获赠华文书刊, 都限於国策而无法携带入境, “心中很遗憾。“她渴望将来印尼也能像东南亚其他国家一样, 开放让华文书刊进口, 俾使当地华裔写作人接触到各国名家品,有助提高创作水平。而她心中更藏着求知的热情, “听说我国一些华人家中有华文文学书籍,我很希望能借给我看”。(下略)
茜茜丽亚曾接触已故作家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及徐志摩的几首新诗,但是“没办法读到唐诗宋词”。她在中爪哇北加泿岸镇家中默默耕耘, 在无人指导下学写华文新诗,投到官办的唯一华文出版物《印度尼西亚日报》发表。她的创作获得赏识,并在1974年加入该报担任文艺副刊编辑。两年后, "她干脆把笔带出报馆,担任外勤记有,写尽社会里,特别是有关妇女的每一项动态。”( 赵汉卿:《印尼女作家茜茜丽亚会晤记》, 1980年11月3日星洲日报)
茜茜丽亚写新诗、小说、散文, 主要发表在《印度尼西亚日报》,稍后也在新加坡、东南亚各地, 和中国、台湾、港澳等地区发表。80年代中起,多次参加区域性和国际性华文文学会议和交流活动。1995年2月与另15位印华文友合著《沙漠上的绿洲》; 1996年出版诗合集《三人行》; 2000年9月第一本诗、散文个人集《只为了一个承诺》, 由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90年代中, 寒川访印, 印尼文友设宴接待!前排左起:茜茜丽亚、黄东平
茜茜丽亚的创作概况
新诗
1996年,茜茜丽亚和另两位女诗人袁霓、谢梦涵合著了《三人行》诗集,踏实地迈出了第一步。四年后, 《只为了一个承诺》诗文合集的出版,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了 茜茜丽亚文艺创作才华。
茜茜丽亚的新诗,情为主线; 这情,是广义之情,不仅包括爱情,也揉合了亲情、友情,以及对国家, 对民族的深厚感情。
茜茜丽亚的爱情诗,读者首先感受到的,往往是一丝丝的无奈,甚至是渗着泪水的忧伤。像《情人节)里: ”想沾一口浪漫/找不到/属于我的十六岁/记忆匣内是你/被相思烧灼半段的/情书。”
何止如此,"举杯为昨日/再来个封尘典礼/酣睡在血红花瓣/迷糊间/你柔声呼唤/睁眼时 只见/千滴露水 凝成/一颗泪珠 嵌在/枯枝上吊挂的/绿叶”,多忧伤!
情人节原本是浪漫的、欢愉的,但在这首诗里,个人际遇和主观感情的抒怀,通过意象经营的手法,情人节却是"憔悴"、被"摧残"的。诗末段的幽怨心声,与首段"这一天/总教人遐思/爱 挣脱枷锁/任意翔翔/倾吐有情人的/语言” 对比, 更衬托出失恋者哭诉无助的悽美!
1998年5月中旬,雅加达发生了惨绝人寰的暴乱,许多华裔被抢被劫被杀;不少华裔女性更惨遭凌辱蹂躏。茜茜丽亚作为一个正义与良知的诗人,她写道: 没有预约/就这样骤然而来/一场 莫名战斗/在梦魇血衣里/ 爆发”。
"没有预约",多么形象化的描绘。就是这么一场骤然而来的暴乱,从此,在许许多多人心中,成为永远无法忘怀的梦魇。
严唯真在《三人行》序文关于茜茜丽亚的评介,简明扼要地点出其特点:
大姐茜茜丽亚, 诗中哀愁漠漠, 但淹没不了主体者的盎然生意, 故不会令人伤感。大姐是激动型人物, 写一首诗时是非感情满溢后不写的。她的诗冷艷, 令人爱怜之,同情而共鸣。梅花是冷艷的, 因风刮雪打所致。大姐的很多诗,那怕表面是个人哀伤之情, 它们的内含却是60年代后半期以来时代和社会风云的颤动……………
散文
茜茜丽亚收录在《只为了一个承诺》诗文合集里共有:《小丑》、《暖流》、《美丽的错误》、《电话依然被冷落》和《安息吧,您》五篇作品。
茜茜丽亚很喜欢"小丑"这首歌,我们也常听过她唱这首歌。的确,强颜欢笑,小丑即使自己内心不快乐,也得做出许多滑稽有趣的动作,以博取观众的掌声和笑声。
由小丑联想到自己,茜茜丽亚写道:" 当工作生活或情感上受到挫折打击伤害而唯能紧咬着唇默默承受,有时还须装着不在乎,含笑潇洒地面对该面对的人与事时,委屈心痛之余, 竟会有—— 一如那小丑般的感觉。”
真是一针见血!
茜茜丽亚观察入微,而她的这份感情,与她的测隐之心息息相关。作家的可贵,在于同情并了解不幸的人物,感同身受; 这一点,茜茜丽亚是做到了!
《暖流》也是如此,从日常生活细节中体会平凡人物中不平凡的一面,真心感激对方的热诚与爱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就更加美丽和有意义吗?
和上述两篇理性文章相比,《美丽的错误》和《电话依然被冷落》则是感性较强的作品。两篇文章的共同特色是: 题目如诗,文中句子亦多美丽的诗句;文末甚至缀以新诗。可以这么说: 诗是文章的一部份,诗同时也是文章的诠释。
但我更对《安息吧,您》这篇悼念作者父亲的作品而感动。茜茜丽亚长年在外,与父亲相处的日子并不多。一旦诀别,对感情丰富的作者来说,一景一物都令她伤心悲泣;父亲生前的一言一行,也都令她刻骨铭心,永难忘怀。
茜茜丽亚写道: “没有您,家,骤然变得好冷静好冷静。”
“叔叔说话时往往令我心跳,误以为是您的声音。有人在房外走动,总以为是您回来的脚步声;一只您惯用的白底碎花大水杯,一张您爱坐的藤椅,一条您洗脸用的小毛巾, 甚至隔壁叔叔的一两下咳嗽声,都使我骤然想起您…… “
无庸置疑,感情真挚是这篇文章成功之处。虽写家常琐事,但读者却能从中感受作者对父亲的那一份爱,因而更动人,感染力更强!
小说
1971年5月,我第一次飞往千岛之国印尼, 前后住了两个多星期, 翻阅当地的《印度尼西亚日报》成了每天晨起的生活习惯, 也开始注意经常在该报《青年园地》发表小说的作者茜茜丽亚。
手上藏有茜茜丽亚的手写原稿《流浪的云》、《梦与涟漪》《当午夜的脚可轻响时》(剪报复印稿), 以及在新加坡《联合早报》连载的《我本不该赴约的》等等文章。茜茜丽亚一生创作小说无数,可惜她并没收集成册, 殊为可惜!
茜茜丽亚的小说颇多是男女情爱之篇, 与她的诗一样唯美柔婉, 句子犹如诗句一般的清新, 只是结局往往不是完美得像一朵花、一首诗,更多的是悽测、无奈!
小说《流浪的云》一开头就写道:
"我喜欢你,朋友
也爱这个地方
然而,我却不能留下 下,因为
我体内流动着的是
流浪的血液
而我的心
却像雨季的云絮那样飘忽
伤感又不定......”
就像题目一样,飘浮不定的云!
小说里的“我”, 固然追求幸福,但“那是什么鬼东西?” “ 像梦一样飘缈、像雾一般虚无”!
对爱情, 小说里的“我” 是排斥的、没勇气追求!
“我”喜欢流浪, 喜欢回到椰风蕉雨的印尼。“烦忧时, 跑到旁岸踏兰(PANGAN DARAN) 海边去踏浪,倾听海浪的呢喃,沐浴一心的蔚兰。”
“寂寞时, 爬到覆舟山(GUNUNGTANGGUBAN PERAHU 看日出或日落, 在迷迷濛濛的烟雾中追悼那则凄美引人的神话故事。”
美丽宜人的印尼风光, 确定了作品的本土性和地方色彩;当然,小说中还提到“峇厘米酒”、 “沙爹” 和“榴梿果”, 让作品流溢着印尼固有的香味。
茜茜丽亚的小说, 着重男女情爱的心理刻划和描绘, 具有强烈的故事性,但结局往往没有结果, 不是欢乐的喜剧收场。 茜茜丽亚毫不讳言, 《流浪的云》里有许多她的影子: 忧悒、孤独; 虽然她身边朋友多, 但一旦拿起笔来写小说、写诗歌、写散文, 她就觉得自己孤独而忧悒….
《我本不该赴约的》一开始就写道:
" 本来, 她是不该赴他的约会的。
" 与一个才见一次面的陌生人出去, 这是她破天荒的第一次。"
下班后, 走过热闹的“谭林街”、“默尔蒂卡西街” ,走入一间幽雅的小餐厅, 开始她和他的商业洽谈, 内容是Batik (峇迪布)。
另一个场景“安卒寻梦园”, 她喝着“沁凉香甜的椰子水”, 而他谈着他或许在印尼创业的计划......
才认识没几天, 他忽然吐露真言: “ 也许你不喜欢我, 或者我配不上你, 你可以考虑, 但, 请给我机会而别太快拒绝我..... ”
她终于被感动落泪了, 让 “他温热的唇轻印在她湿润的泪眼” 。但这温馨的时光毕竟短暂, 明天必须出埠两天, 公干!
他约她大后天在老地方相见!
“ 她 ” 终于没出现, 写信告诉他“她”的故事: 失败的婚姻,带着三个被父亲遗弃的幼儿,当店员、推销员、鞋厂营业部经理; 也曾经有过一次恋爱, 但最终被抛弃了.....
从此,她紧闭心扉,整个世界只有孩子和工作!直到两人碰上后。她坦言喜欢和他聊天,喜欢和他在一起。
然而, 她没勇气接受这份爱情: “我并无意伤害你,而我却不得不这么做。再与你见面,我怕克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请莫怪我自私,请为我的“身份”想想; 只怕我们难斗得过残酷的“现实”。这些年来,我已为此而心力交瘁…………为了孩子,为了想活下去,为了怕再度的伤害,我宁愿做一个感情上的逃兵!我再无权利去追寻或拥有爱与温馨的幸福生活! 此情可待成追忆 一一 三次见面, 我却愿意用30年甚至用一生的时间去怀念它,惦记着它——”
《梦与涟漪》一开头便写出女主角梦见去世多年的父亲, 想到父亲的抚育之恩。笔锋一转,便写到“童年时之游伴"来电。然而,她和他并没有走上红地毯。
“藍麟是一個很好的男孩子, 她就不明白當年为何要拒絕他, 而被喬風度翩翩的外表及美麗的甜言蜜語所迷惑。"
当然, 这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丽故事!
《当午夜的脚步轻响时》,眼前呈现的是“整个哈炎勿禄街,还有芝里翁河对面的卡渣玛达街都涌满人潮...."
除夕夜! 狂欢夜! 大家都兴奋地扬起飞手中的纸啦叭。
茜茜丽亚把雅加达市民迎接新年的狂欢热闹氛围形象性地勾勒出来。它也连带让“她”想起过去与家人共度除夕夜的欢乐氛围!
除夕夜, 让她想起故乡, 想起久别的亲人! 但她 “不想回家, 不想去敲响那道门”, “只因她知道开门迎她回来的, 将不再是父亲亲切的音容, 不再是母亲温暖的双臂, 而是一一她那可怜的,三年前因一场大病而残废的大哥, 及他那年幼却已失去母爱的孩子们!
不同于爱情小说, 茜茜丽亚在这篇小说里所表达的是充满正能量和希望的! 是的, “ 新的一年,新的挑战”, 只要还有明天,还有未来, 就还会有希望", "崭新、美好的希望!”
茜茜丽亚的作品集, 中为个人著作。
文学情谊
茜茜丽亚( Cecelia) , 译音应为西西丽亚, 但她一开始便在西字上加上艹字头成茜茜丽亚! 我把1976年9月1日南洋商报《商余》版子君写的文章《由读错音说起》寄给她看。子君写道:
“最近,有一位印尼的女写作人到我们这里来,她的名字叫「茜茜丽亚」,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教名,正确的写法应该是西西丽亚, “茜”字并非读成西, 而是读若“倩”, 可是为什么从头到尾都用茜茜丽亚, 而不用西西丽亚呢?理由恐怕就在於以为茜就是读成西,要不然, 就是以为“茜”字比“西”字女性化, 即使知道它错,也只好将错就错。”
我也指出台湾著名作家陈文茜, “茜”, 读音为“倩”。茜茜丽亚自认受教育不高, 认识有限, 虽也有人指出不必加上 艹字头, 还原西西丽亚, 但她觉得无妨, 喜欢“茜”尤胜于“西”, 将错就错!
在这之前几个月, 她来狮城一游, 岛屿文化社同人和一些文友热诚地接待, 我也陪同她去《南洋商报》报社礼貌性地拜见姚柏华、谢克;记者尤今翌日更到她下榻的旅馆专访, 在星期日的《南洋周刊》以全版篇幅介绍茜茜丽亚。
千禧年, 寒川拜访茜茜丽亚, 在她的办公室合影(印度尼西亚日报馆)
其后,他来星的机会多了,包括1988年与冯世才出席假金门会馆举行的第一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 与柔密欧.郑联袂访问锡山文艺中心等等。茜茜丽亚通过作品和出席国际文学会议,让世人关注印华文坛的困境与所需要的帮助, 贡献殊大。
1997年2月,我将20多年来所写的印尼游记《云树山水间》结集出版,请茜茜丽亚为我写序。她接受了, 以 《“真”与“诚”的寒川》为题, 介绍我们在1974年认识的经过。当然, 她也和其他文友一样, 道出了我如何协助她和其他文友在新加坡发表作品,"还执笔作了很中肯并带有鼓励性的评论介绍给新加坡及海外文坛....."
其实, 这也是我力之所及, 一点也不困难的事。除了发表在当时我参与团体的刊物如《新加坡文艺》、《挺进报》、《锡山》半年刊等等之外, 我与岛屿文社同人也帮忙她投往新加坡报章, 让更多本地读者认识印华写作人!
疫情之前几年, 茜茜丽亚深居简出, 打电话找她不容易, 往往由时任印华作协副主席、诗人狄欧帮忙联系。然而, 狄欧在2021年新春过后猝然逝世, 大家与茜茜丽亚的联系似乎也就中断了!
2021年底, 印华文友碧珍乡亲发来简讯, 始知茜茜丽亚的女儿因无暇照料母亲, 不得已把她送进养老院。病魔缠身, 晚境堪怜的茜茜丽亚在印华作协的帮忙筹措下,暂无经济负担问题。我当即也捐助了新币500元, 并表示将会继续支持。岂知迈入2022年没多久, 便传来茜茜丽亚病逝的噩耗!
想起1971年第一次飞去雅加达, 在《印度尼西亚日报》上拜读她的小说, 到1974年6月第二次飞去雅加达, 随同认识她的义妹婉贞到她府上拜访; 茜茜丽亚还当起响导带我们游走雅加达, 往事一幕幕呈现在脑海里…..
我写下了《那年六月, 今年三月》:
那年六月,谭林大道的摆地摊 1
让我从画作里神驰峇厘
还有覆舟山、多巴湖
从此,我的脚步轻快地游走
在翡翠带上的城市和小镇
我的青春,在妻子的故乡
浪漫地挥洒
那年六月,陪我漫步的女诗人
为我掀开了印华文坛的帷幕
只为了一个承诺 2
从此,我在赤道上讴歌
为美丽的千岛风光
为淳朴的海外华夏子孙
掌声响起 3
今年三月,疫情下的星空暗淡
一则手机简讯幽幽地哭泣
说你已远去的孤独
“寂寞,别敲我的窗” 4, 你曾说
命运却残忍地让你消瘦 5
晚年,是一曲黑色无边的迴响
今年三月,你走后一个多月
骨灰安置在哪里?
抑或葬在哪个墓园?
我们浑然不知, 犹如陌生人
今夜,遥祭心中的一朵鲜花
想必你已在小城北加浪岸 6
在盛开的花丛中
回到从前
注:
1) 1974年6月在雅加达初识茜茜丽亚。
2)《只为了一个承诺》, 茜茜丽亚在2000年9月出版的诗文集。
3) 《掌声》,《只为了一个承诺》序二(寒川)。”掌声响起” , 茜茜丽亚最爱唱的一首歌。
4) 《寂寞,别敲我的窗》, 茜茜丽亚诗。
5) 女婿和儿子先她而去。
6)北加浪岸, 茜茜丽亚的故乡。
我在那年4月8日《国际日报-东盟文艺》第455期推出了“悼念女诗人茜茜丽亚专辑"。除了拙诗之外, 还有李成利的诗《你走了》, 庄延波的散文《今夜星辰》, 及郭惠芬的《伊甸园里把梦花采撷》。
那几天,我先后收到印华文友转来的哀悼文字, 计有苏歌(4月4日, 国际日报)、郭惠芬(4月8日, 和平日报)、琅壁(4月8日,千岛日报)、温发俊(4月10日,千岛日报), 及云风(7月5日,国际日报)等几位, 大家都对这位"夜空出现的一颗文釆斑斓的慧星" (郭惠芬 2014年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瑰丽而凄测的诗环》) 的逝世惋惜不已!
结语

马来西亚作家、世华作家基金会董事庄延波, 近日为我刚出版的著作《寒川序跋集》写序, 提到了在40年前, 邀请了茜茜丽亚和柔密欧. 郑参加亚洲华文作家会议的经过。
那是80年代中,庄延波和慧适来星,我和另一位诗友秦林前去旅馆拜访,并将柔密欧. 郑、黄东平和茜茜丽亚三位文友的通讯方式交给他们。1985年,柔密欧. 郑和茜茜丽亚受邀来到吉隆坡出席文艺研讨会。庄延波写道: "引起一阵轰动!" "媒体竞相报导,因为回国后,她(包括柔密欧. 郑)得要面对极大风险。" 所幸" 算是吉人天相,没事。”
所以,两人出席华文文学会议,当然面对极大风险。 众所周知,本世纪6 0年代中起,印尼政府严禁华文。在那个华文被禁锢的年代,华校被封闭、禁止华社成立与活动、不能印行华文报章、严禁旅客与印尼国人带进华文刊物等等! 所以,两人出席华文文学会议,当然面对极大风险。
在这之前,大家都对印华文坛或印华写作人所知不多。柔密欧. 郑和茜茜丽亚敢于走出印尼, 与各地作家交流, 大义凛然, 无视回国后可能遭遇的危险, 外界也因此对印尼华文作家的处境有了粗略的认识。
1980年3月23日, 我与维维(即现在的内人)在雅加达举行婚宴, 邀请了柔密欧. 郑、黄东平和茜茜丽亚出席观礼, 他们都来了, 并与双方亲人大合影。岁月不待人, 而今, 三位文友都已离我们远去。呜呼!
1980年寒川与范维香结婚, 黄东平、柔密欧.郑、茜茜丽亚三人与双方亲属合影
让我们在庆祝印华作协成立25周年的盛大日子, 不忘记曾经在印尼土地上努力耕耘, 为印华文坛挥洒血汗的先辈们!
谨此祝愿印华作协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也祝愿印华文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供稿:寒川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