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苏轼最受人喜爱的一首茶诗,句句皆奇,虚境清幽,被誉为千古绝唱

[复制链接]
shenzhen 发表于 2024-8-6 16:15:32|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到苏轼,很多人会说他是一个大文豪,仕途不顺的政治家,等等,但很少有人提到,苏轼其实也是一位茶人,即爱茶之人,这也是他的一个很重要的身份标签。
苏东坡对于茶,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何泡制、如何品饮,更是个行家里手,不仅从技艺的角度,从美学角度的品茶烹制,他也深谙此道。
可以说,苏东坡是古代深知茶性、茶理、茶道的一位“茶神”。
那么,如何来证明这一点呢?我们不妨来先说一说苏东坡和茶的两段佳话。

公元1089年,苏轼时隔17年再赴杭州任职时,与几位好友重访西湖附近一家寺院,主持奉上香气氤氲的好茶。
苏东坡问:“是不是新茶?”
方丈以一句禅语作答:“茶新旧交则香味复”。
苏东坡则马上将茶理与琴操联系到一起:
“琴不百年,则桐之生意不尽,缓急清浊,常与雨旸(晴)寒暑相应。”
还有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是苏轼与司马光的“茶墨之辩”。
司马光认为,茶与墨正好相反:茶要白,墨要黑;茶要重,墨要轻;茶要新,墨要陈。
东坡则说:“二物之质诚然,然亦有同者。”
司马光不解,问其故。
苏东坡说道:“奇茶妙墨皆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性同也。譬如贤士君子,妍丑黔哲之不同,其德操韫藏,实无以异。”
司马光“笑以为是”。
苏东坡的回答充满了人生哲理、意蕴着智慧的启迪与升华。

苏东坡一生爱茶,不管是他得意之时,还是落难之后,都不改对茶的钟爱。
由于对茶的厚爱,苏东坡把茶的文化与品德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深明茶理,熟谙茶道,把煮茶的文化与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苏东坡的煮茶文化中,有一首煎茶诗备受人们的喜爱,那就是一直被茶人奉为茶诗楚翘的千古诗章七律《汲江煎茶》。
公元1100年,苏轼还被贬在儋州,这首诗就是这一年的春天在儋州作的: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茶三碗,卧听山城长短更。
这首诗的取材虽小,在构思上却奇特,表面上虽然是写煎茶煮茶的过程,实际读来却情致绵长。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在幽静的月夜临江汲水煎茶品茶的妙趣,堪称描写茶境虚静清幽的千古绝唱。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称这首诗“句句皆奇”。

首句“活水还须活火烹”,是在说煎茶之法,离不开活水活火之源。
古人喝茶,十分重水、火。
陆羽在《茶经》中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宋时喝茶,不像如今这样冲泡,而是煮茶,先把茶叶烘烤干磨成末,水沸时再下茶末。
这种煮茶法,苏东坡最为稔熟。
水是刚从江流中汲取的,所以是活水,炉火烧得猛烈,所以是活火。
由一个“活”字开篇,显示出苏轼思想的周严缜密。
“自临钓石取深清”,描摹了一副灵活悦动的东坡自取清水图,白发萧疏的诗人,对煎茶小事,仍是事必躬亲,踏上钓石,临深取清。

颔联两句:“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则具体描述江水之清,细腻地描绘出诗人汲水的情形。
在朦胧的月色下,诗人正用大瓢舀水,引发奇特的想象,感觉好像把荡漾在水面上的月影,一把掬起,盛入瓮中,又用小勺把浩浩荡荡的江水分入自己的瓶中。
诗人借由“归春瓮”、“入夜瓶”的托物手法,表明自己的心志和江水的清美是相辉映的。
颈联两句:“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把煎茶的过程,写得十分生动自然:
茶叶在水中翻涌,汤面上泛起雪白的乳沫,煮好时,注入瓶中的一刹间,呼呼之声,犹如松间之风。
如此敏锐地调用五感,欣赏烹茶之境的变化,对于现代人来说,此过程若细细体悟,也是一种心性的收敛。

最后两句则非常有名,“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荒城夜来,更长漏短,一片凄苦的景象,让人感伤。而他煮茶、写诗自娱,让全诗的意境凄而不怨,哀而不伤,非坡公谁有此胸襟笔力。
杨万里评曰:“山城更漏无定,长短二字,有无穷之味。”
这味,直至今日,仍是无穷。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