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专业前景?

[复制链接]
lews397715 发表于 2023-8-16 10:41:0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交通运输专业真的没前途吗?纠结中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xianwlg 发表于 2023-8-16 10:41:2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说到专业前景,我都会重新思考该怎么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专业。
如果按照当今网络上的风向,那么除了计算机/电子/金融等,其他专业基本都是劝退没前途的;或者无论什么专业,宇宙尽头都是考公。为什么?因为大家的评价标准无外乎是按照薪水高低、加班多少、舒不舒适来评判,那些曾经另高考生无比向往的专业,现在都“跌下神坛”,沦为大众眼里的“天坑”。
我无法说舆论有错,因为这个世界,不是强者生存,也不是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我也无法站在一个绝对智者的角度告诉你怎么走是对的,未来会怎么样。我只能从我的求学经验出发,告诉你一些本该提前知道的事实,让你少走些弯路。
如果你是今年的高考生,那么本文我将从专业介绍、专业课程、就业和院校推荐带你完整了解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专业(感谢《求学》杂志的邀请,已刊登在2022.05期)。如果你是准备转专业、考研或工作的交通同学,那么读完本文后,可以参考我之前的一些相似的回答,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高考志愿】《求学》: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赶上智能风口的“潜力股”都说土木/水利行业不景气了。那同济河海近年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都干嘛去了?研究生呢?交通工程专业的出路在哪里?前言

在2021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交通运输类包括11个本科专业: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技术、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救助与打捞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轨道交通电气与控制、邮轮工程与管理、智慧交通等。其中,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是招生人数排名前二的两个专业,也是极具代表性的专业。在本科院校招生中,这两个专业往往以“交通运输类”的大类形式招生。它们既有类似土木、建筑、规划类的传统性,又有管理学、运筹学、控制工程、电子信息的创新性,集百家之特点,可以和众多学科交叉应用。也正是由于这两个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应用多,因此研究方向也特别多。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这两个专业之间有什么区别?交通运输类专业要学习的课程有哪些?专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毕业后好不好找工作?接下来,就由我来带领同学们探秘这两个专业吧!
1. 专业介绍

交通运输(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的专业代码为081801,近年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1.2万-1.4万人,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位。交通运输是一个系统理论和实践并重且与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专业特点是知识体系较为复杂,与众多学科交叉融合,偏向于运输规划和调度管理。现实生活中,交通运输发挥作用的场景非常多,例如大型商圈的智能化选址、港口或仓储的物流调配、高铁线路规划和排班,等等。如果你有较好的数学、物理功底,能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交通运输专业就会比较适合你。

  •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工程技术能力、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较好地掌握交通运输领域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能够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技术开发与运用、运行管理、运营组织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以及在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本专业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力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以及交通运输专业教育所需要的其他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制图、土木测量、机械基础、传热学基础、工程材料、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及自动化控制、通信导航、运筹优化、技术经济分析等。
在研究生阶段,根据不同院校自身办学特色及学科侧重点,本专业通常又可细分为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四个研究方向。
2.交通工程
交通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的专业代码为081802,近年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8000―9000人,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位。交通工程专业以土木工程基本知识为基础,以交通规划、道路、桥梁、地铁与轻轨、隧道工程、交通控制与管理等专业知识为背景,融合了计算机、数学、金融等诸多学科,偏向于解决现实中的工程问题。交通工程涉及大众出行的方方面面,比如:交叉口的红绿灯如何设计才能使车辆快速、高效地通过?新建道路如何设计才能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未来无人驾驶车辆如何实现与人类驾驶车辆的共存?如何利用大数据对交通流量和拥堵情况进行准确预测?这些都是交通工程专业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你数学成绩优异,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计算机编程有较大的兴趣,那么交通工程专业非常适合你。
交通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工程技术能力、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较好地掌握交通工程领域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能够在交通工程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技术开发与运用、运行管理、运营组织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工程和管理人才。其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力学、系统科学以及交通运输专业教育所需要的其他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一般涉及交通系统分析、规划与设计、交通组织及交通运营管理三个方面。
在研究生阶段,根据不同院校自身办学特色及学科侧重点,本专业通常又可细分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机场工程、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综合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等四个研究方向。
2. 专业课程篇

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的专业课程由浅到深,可分为以下四类:
数学基础课高等数学、数理统计、运筹学、最优化原理等
专业基础课交通工程、交通规划原理、交通管理与控制、道路交
  通系统分析、高等运筹学、交通运输工程学、交通运
  输组织学、工程制图、工程材料、结构力学、材料力
  学等
专业进阶课现代交通规划学、城市交通规划论、交通区位理论、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输经济学、城
  市交通影响分析、智能运输系统导论、道路通行能力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道路勘测设计、工
  程经济学、物流系统仿真等
专业实践课城市交通网络分析、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停车场规
  划与设计、公共交通运营管理、非集计模型理论与方
  法、城市公共交通组织与管理、交通需求管理、城市
  公共交通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港口规划与工艺课程设计、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等
以下是我们要学习的几门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
(1)交通安全: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环境条件,揭示交通事故产生的机理和规律,科学地预测、预报交通事故,从而保证道路交通安全。
(2)交通规划: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权衡规划区的经济发展,以一定交通资源条件下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动态平衡关系为研究基础,研究在规划区内修建各类交通设施,选择合理的交通方式,为出行和经济发展提供交通条件
(3)交通流理论与交通设计:运用数学、物理定律来描述交通特性,并根据用路者的特性改进交通设计方法,力求设计出符合人的生理、心理反应,行车规律以及相关交通规范的交通设施。
(4)交通管理与控制:运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和控制论的原理组织、诱导交通,以期减少拥堵,提高安全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交通空间。
(5)智能交通系统:运用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综合技术,研究具有智能特征的交通运输系统。
在   “新基建”   和“智能交通”背景之下,交通领域的研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从技术方面来说,简单统计学、纯解析模型已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高级运筹学、计算机视觉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拥有更出色的准确性、计算效率和稳健性。我说的这些大多都是需要过硬的编程能力的,没错,这就是交通运输类学科的发展趋势。由于在本科阶段院校开设的数学、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和实践较少,考试也都是以背书为主,简单的公式计算为辅,因此很多同学都缺乏基本的编程能力,更别提良好的编程习惯了。笔者建议,对编程感兴趣且未来有意从事非传统交通行业工作的同学,尽量提前学习编程。常用的编程语言包括但不限于python、java、C++、matlab等。
3. 就业篇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

  • 设计院、研究所以及交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
这是目前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毕业生的主要流向,包括但不限于规划、市政、建筑、公路、铁路类设计院、研究所,城投、交投等政府融资平台,机场、高速、地铁等运营管理类企业。这类单位的优点是工作比较稳定,可以发挥专业的优势;缺点是收入相对不高,职位晋升需要熬资历
2. 公务员
稳定,工作压力小。但同学们需要注意:(1)   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与地区相关,比如浙江、江苏等省份的公务员工资相对较高,而有些省份的公务员工资较低。这两年公务员薪资降了不少  (2)竞争非常激烈,有些岗位的报录比达到2000:1;岗位条件比较苛刻,有些地区的公务员岗位几乎不招收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3) 各地的招录政策不一,招录的形式也多种多样。(4)部分岗位有较高的硬性要求。有些单位要求毕业生曾在竞赛中获奖、曾获校级以上荣誉称号等才有资格报考。“985工程”“211工程”院校的毕业生可优先考虑名校推优、人才引进、选调生等。
3. 互联网企业
与所学专业无太大联系,相当于正式转行。互联网企业的面试基本不看学历,而是看个人的能力。互联网企业里的技术岗有算法工程师、数据分析、开发工程师、产品经理等;非技术岗有运营、营销、用户调研等。如果同学们想进入互联网企业,请明确方向,提前准备,尽早实习   (至少参加一个暑期的实习,有一定概率直接转正)。近几年,互联网企业的算法工程师、产品经理以及非技术岗都严重“内卷”,竞争激烈,报录比高得可怕,如果你没有参加过实习,专业又不对口,简历可能会被筛掉。想去互联网企业做技术,编程能力肯定要过硬,同学们应尽早打牢基础,多学习别人的代码,参加一些竞赛以提升编程和算法实践能力。今年互联网遭遇寒冬,裁员降薪,业界内直呼大势已去。未来形势还是不很明朗。
4. 有交通相关业务的企业
如腾讯、百度、阿里、华为、海康威视、大华、千方科技、海信、商汤等(有些属于互联网企业),相关岗位主要有算法工程师、解决方案工程师、产品经理等。算法工程师岗位的要求最高,要有很强的编程功底和一定的算法产出;解决方案工程师和产品经理岗位对编程能力没有要求,但需要有对行业的认知或良好的产品思维。
5. 从事科研
为什么我推荐交通类专业的同学读博?一是社会趋势所致,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持续扩招,硕士毕业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而博士毕业生能力相对强一些,外加学历光环,就业选择更多;二是薪水确实高不少,任相同岗位的硕士和博士,后者的薪水一般是前者的1.5-2倍;三是据我了解,交规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压力并不算很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顺利毕业的。敲黑板!如果要读博,个人推荐选择智慧交通研究方向,以后即使不去高校任教,也可以去企业做智能交通、互联网算法,薪水很可观。
4. 院校推荐

国内很多院校都开设有交通运输或交通工程专业,有些是开设在独立的交通学院,有些是开设在车辆、经管、土木、建筑等学院合并办学或以特色专业大类招生。想报考交通运输或交通工程专业的同学,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首先要根据成绩考虑院校,然后再考虑专业方向,因为不同的专业方向所开设的专业课差别较大,所以没法一一评价。但有一点学长可以悄悄告诉同学们,如果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实在没有兴趣的话,很多院校是允许转专业的哦!下面我给同学们列举一些国内交通学科领域的知名院校,供大家填报志愿时参考。(排名不分先后)
“双一流”院校 (“985工程”院校)
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双一流”院校(“211工程”院校)
长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河海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其他院校
南京林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华东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兰州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
5. 写在最后

近几年,网上“土木行业日薄西山”、“土木毕业等于失业”等话题不绝于耳。交通运输类专业作为工科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专业课程和就业方向与土木类专业也有许多重叠,因此经常被网友在讨论时顺带提及。纵观整个交通行业,由于互联网等高薪行业的兴起加剧了传统行业的竞争,再加上部分单位的工作环境较差、晋升途径较少等,因此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确实不高。
但与此同时,我们要清楚认识到:时代一直是在变化的。无论是土木交通,生化环材,还是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等,都会经历起伏周期。就像互联网行业从2015年起一直如火如荼,但从2021年起也遭遇了“寒冬”一样,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新兴行业爆红,也会有一些传统行业遇冷,但这绝对不代表传统行业不重要,没有光明的未来。目前,“交通强国”已经列入国家战略,而且国家积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政策,各省份也都相继出台了与之相关的政策,这将很大程度上为智能交通的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提供保障。可以预见,交通行业在未来5—10年内将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毕业生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lenapark 发表于 2023-8-16 10:41:5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腾行智库

交通,是城市的毛细血管,也是人与现实连接的基础底座。而交通的数字化、智能化衍变,已经成为“数字中国”持续演进的典型范例。

自“十四五”规划及交通强国战略发布以来,我国智慧交通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市场机遇期。伴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力量的注入,“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已经被国务院纳入2021-2035年国家级重点规划。这是一场围绕着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新基建”缩影,同时也是一场产业互联网加速、数实融合的现实变革。

“在重大的产业转型机遇下,腾讯将顺应国家战略设计,积极助力交通强国建设,在智慧交通领域不断加大投入,通过云上的生态共建和连接,打造立体化的统览图,积极推进智慧交通出行一张网新战略,助力人享其行、物优其流。”11月3日,在2021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副总裁、腾讯智慧交通和出行总裁钟翔平如是说。

可以看出,自去年发布“We Transport”战略、全面布局智慧交通后,今年腾讯又将智慧交通的“战略纵深”向前拓展了一步。在腾讯产业互联网C2B的主体框架下,汽车、交通、智慧城市互为依托的战术打法,“产业共振、数据连接”的发展思维,触及了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

政策与痛点,交通数字化需要全局视图

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尽管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发展过程中掣肘依旧、问题频出。安全、效率、绿色、服务均成为交通行业亟待解决的痛点。

例如,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交通事故可造成32万人死亡,其中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约占90%,而在去年,我国的万车死亡率已经远远超过日本和美国。与此同时,常发性城市拥堵给城市带来的损失每年高达上千亿元,纾解拥堵已经成为了各个城市市政建设的首要难题。此外,各大城市中能耗较高的交通运输及出行,以及动辄超过30分钟的通勤时耗,也与人民满意的高效率、立体式、智能化交通生活愿景相去甚远。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为了更好地推动交通行业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用以强调在新基建的统揽规划下,智能汽车、智慧出行和智慧交通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可以看到,智慧交通是基于社会数字化治理框架下,与智慧城市的打造相辅相成的产物,它不仅包括技术、产品上的应用部署,同时也需要共同的底层技术底座,以及产业多方联动的生态化运作,才能使得智慧交通真正照进现实。

此外,根据近两年政府出台的政策细节,可以推知智慧交通未来发展的具体指向:例如在2019年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要积极推动交通运输从信息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整个过程中“数据链”将成为发展主线,这也是“数据”被首次提升至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在今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则强调了推动城市内外交通有效衔接,构建运营管理和服务“一张网”,并基于此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的特殊性。如此种种,均充分说明,智慧交通的转型升级将是一个覆盖人民需求、数字化建设、技术攻坚、业态共生的创新过程。

入局和破局,腾讯构筑全新“智慧交通网”
国内外诸多科技企业纷纷对交通领域发起冲击,由于每个入局者的“基因”并不相同,所以彼此的渗透路径均有所差异。例如华为,这一年多来在更多地构建基于智慧显示硬件的视频云联解决方案,整体偏硬件方向;阿里巴巴,则是在阿里云的基础上研发“阿里云智能·全域交通解决方案”,整体偏云业务和边缘计算;而百度Apollo智能驾驶则吸纳了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但整体对于智慧交通的助力,更加聚焦在车路协同的应用层面。

而腾讯方面对于智慧交通的探索,在今年的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钟翔平对此有了全新的注脚:“腾讯将专注自身所长,总结为三件事:提供“数字基建”能力、发挥连接价值、促进生态共创。围绕一图统览、一云共建、一码通行,与生态伙伴共同打造交通出行一张网。

可以看到在这背后,腾讯要做的是实现智能汽车、智慧出行、智慧城市等领域一体联动。正如钟翔平所说,“我们重点关注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利用数字技术挖掘数据价值。要深刻理解用户和行业需求,为公众提供一体化出行服务,为物流运输构建高效经济的运转体系”。

这张“交通出行一张网”,相比围绕汽车出行、城市交通的解决方案,整体战略在围绕“人的体验、物的流通”的前提下将更加全面,并站在人们日常生活、城市建设和治理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城市是骨架、数据是血液、技术是支撑、场景是应用,“人享其行、物优其流”的愿景思维贯穿始终。

正如《腾讯未来交通白皮书2.0》中表述,腾讯智慧交通的未来,是要打造一个全感知、强计算、慧决策、泛触达、自优化的交通生命体,用数据的力量,从C到B,构建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闭环管理。

因此,从这张全新的“一张网”中的诸多细节上,可以窥探到腾讯智慧交通的蝶变路径:首先,所谓的“一图统览”,指的是利用交通IoT、5G、雷视融合等技术,编织一张高效的时空感知网,对人、车、路、地、物实现时空感知、数据管理、智能分析和可视化呈现,进而构建出交通业务实时态势感知、历史变化溯源、时空模拟推演的全流程解决方案。此外,在数据融合的基础上,腾讯智慧交通将借助云计算和实时数字孪生等数字化能力,进行仿真、管理、分析和计算,从而绘制出一张囊括人、车及交通各系统的城市画像。

据了解,这样的城市画像将最大化地体现实时数字孪生能力。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可以对城市交通各个细枝末节进行量化评估,最终形成一张可计算、可决策、可进化的城市全景图,真正做到了“一图统览、按图决策、依图施策”。据统计,目前腾讯位置服务已经拥有超过8000万个POI,日均定位量超1100亿,而腾讯地图拥有导航地图甲级测绘资质和互联网地图服务甲级资质的服务商,整体服务已经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外,基于社交、内容和服务生态,腾讯的各项应用覆盖超过10亿用户,涵盖出行和物流等全领域,拥有广泛高效的C端触达能力。

其次,所谓的“一云共建”,指的是腾讯云针对汽车产业不同的场景需求,开发了不同的云平台并提供定制化的云服务,助力车企从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进行转型。据了解,依托腾讯云和AI技术,腾讯正在为车企构筑从研发、生产到营销服务的全流程解决方案。交通云对路侧边缘节点和云上中心的统一化控制管理 ,推动信息在人、车、路、网、云之间高速流转和场景应用。正是由此,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协同、交通管理拥有了从“人”到“车”再到“城市”的多维发展框架,一些出行服务、交通云控等云服务产品也可支撑第三方开发的交通应用,使得产业端实现彼此打通、互相依存、业态共营。

资料显示,目前腾讯云的基础设施已经覆盖全球五大洲27个地区,运营68个可用区域,数据存储规模达到eb级别,并在全球部署了超2800+个加速节点,全网服务器总数量突破100万台,带宽峰值突破200T。腾讯云大数据平台的算力弹性资源池已经达500万核,每日分析任务数可达1500万,每日实时计算次数可超过40万亿,能支持超过一万亿维度的数据训练。优秀的云计算能力也成为了腾讯智慧交通构建生态优势的技术基础。

最后,所谓的“一码通行”,指的是腾讯智慧交通凭借背后强大的C端触达、连接、融合、开放等能力,凭借OneID的能力,不仅能够连接飞机、地铁、公交、网约车等交通场景,而且能够打通出行、支付、服务等多种业态,推动云图融合,实现各种交通工具和出行场景的无缝连接,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

腾讯智慧交通连接了智慧港口、智慧高速、智慧机场和智能网联等众多交通场景,并形成了完整的解决方案。而腾讯乘车码已覆盖180多个城市,服务超2亿用户,覆盖公交、地铁、轮渡、索道等多种交通工具,基本可以实现一码通行。

综上可以看出,“智慧出行一张网”之所以是“网”,原因在于,从民众的日常出行需求、到汽车产品工业变革、再到城市建设的数字化升级,整体融合、打通链路、联动产业才是腾讯智慧交通的“雄心”所在。正是因为在C端侧的长期深耕,腾讯智慧交通和其他厂商不一样的优势在于用户需求的厘清和大数据的提纯,进而能够充分反推、倒逼相关领域或产业形成集体共振。

“交通、出行行业的发展,过去是以各行业为中心,进行数字化的改造升级。而随着人们出行方式的变化以及出行半径的拓展,交通出行的数字化服务也应随之升级。”今年的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钟翔平如此解释道。

技术及人文,数字孪生下的生活想象
10月14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让人民共享交通运输发展成果”和“生命至上与安全发展”被选定为两大重点课题。可以看出,技术研究、生产方式、运营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构筑人民美好幸福生活,背离这个初衷,一切均为空谈。

《报告》指出,去年开始的新冠疫情进一步提升了构筑更加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交通的要求。中国交通需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共建共治共享,大力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城乡居民行有所乘,让人民共享交通运输发展成果,努力建设令人民满意的交通。

腾讯数字道路解决方案提到,让老百姓有感知,有获得感,在交通领域提供伴随式的精心服务,是腾讯在C端触达上的优势所在。具体来说,路侧感知获取的精准车辆位置,以及借助微信出行入口、腾讯地图、车机等多种方式,打通人、车、路数字链路,实现高速场景下交通出行信息推送,如此以人为中心才是腾讯智慧交通的服务核心理念。

不难发现,腾讯智慧交通的技术亮点以及蕴含其中的“人本思维”,与《报告》对当前智慧交行业的发展要求天然匹配。例如数字孪生技术可以通过在信息空间中构建物理世界的模型,实现对真实世界的投射、假设、模拟及预判,不仅可以为人们汽车出行提供安全驾驶参考,而且可以在城市交通调度、规划上实现智慧化运作。

“我们希望人在出行的不同场景中,例如车上车下、在地铁上和在公交上感受到智慧交通的服务是一致的,而并非是割裂的。正是腾讯长期在C端侧拥有服务普通用户的经验积累,所以通过智慧交通探索大交通体系上的以人为本,并从中洞悉各个端的用户痛点,进而连接、分析、解决各个用户触点的需求才更加顺理成章。”钟翔平曾对媒体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除了城市交通外,腾讯智慧交通还在“智慧高速、智能网联、智慧城轨、智慧民航、智慧港口”等细分领域广泛布局。自去年腾讯数字生态大会提出“平台即孪生、数据即治理、智联即服务、生态即共创”后,可以看出,今年的“一张网”新战略更加强调技术为人的价值。在腾讯智慧交通看来,只有在这个核心之上,信息产业和交通产业的融合共谋才有了落地的锚点,从汽车到出行再到城市的智慧化建设,才有了价值释放的出口。

“未来我们希望,全国交通的数字底座可以连成一片,我从深圳上网约车去机场,到机场安检飞往上海虹桥机场,然后再从虹桥机场转地铁到苏州北,这一路不仅可以一码通行,包括健康码也可以合二为一、一并贯通。这在技术上并非难事,腾讯智慧交通一直在巩固自身在数字化发展上的枢纽地位和底座优势。” 腾讯智慧交通副总裁施雪松在今年初面对媒体时如此表示。

可以想见,在“满足人性”的全新格局下,腾讯智慧交通已经启动新的步伐。
cnsyk 发表于 2023-8-16 10:42:2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交通运输专业真的非常广泛。你要讲明白哪所大学,做的是航运,轨道,土建,航空,还是哪一块。
另外呢,就是看学历跟学校。
我先说一下我自己,本身一直读的交通工程类专业。
本科西南交大,西南交大的交通运输工程是全国第一,主要是轨道交通,本科毕业去铁路局或者地铁公司。传统的铁路局方面,很多西南交大的人。在地铁也是很多。对于男生,就业不是问题,待遇跟发展也不错。女生的话,就业相对难一些。硕士毕业的话,很多去了设计院,主要还是做轨道方面的。
硕士上海交大,学校排名好,交通专业一般。主要是城市交通,航运等等,主要看导师做什么研究。在上交硕士毕业,大家的选择多一些,毕竟学校名气在。几乎所有人都留在了上海,拿了上海户口。很多也是去了相关的研究所或者设计院,也有一些做其他的行业,金融啦,公务员啦,银行啦,算法工程师啦,数据分析师啦等等。
怎么说呢,看个人啦,牛校牛人干啥都不差不是。
defiler 发表于 2023-8-16 10:43:2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交通运输专业,先说对口的,交通部门(公交地铁火车飞机),物流快递类公司,出口贸易,还可以去汽车行业这样的。
高赞的答案看看分布,211的,只有23%分布在私企。
如果你的学历低,很普通的三本之类的,交通运输这个专业是大坑,国企,设计院,学校,机关你是想都别想,国企的一线,基本都是应届大专的学历要求,都是无数人抢,不要说更高的管理类交通运输岗位。
很简单,有竞争力的学历,是交通运输类的管理,设计,规划。
学历不硬,你的归宿就是快递员等物流一线业务人员,操作人员,汽车行业基层人员,有部门对口的类似于低学历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
我是色狼 发表于 2023-8-16 10:44:2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发展周期,前景我也不敢说好坏,但是可以说一下我的经历,以供参考。我本科是一所普通211的交通运输专业,毕业四年多,我们专业每届50个学生左右,不属于我校优势专业。
前一段为了组织同学聚会,我联系了大部分同学,了解到以下就业情况:


其中从事行业如下:


可能是就业方向不明确,我们专业都很喜欢读研,包括我自己也读了研究生(不过换了一个就业前景更差的)。


目前大家毕业时间还不久,工作都是比较迷茫的一段时间,从我们专业的工作情况来看,找一份中等工作还是不成问题,从事传统行业的居多,偏稳定一些,未来不会有大起大落,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同学有一小半,未来发展前景还是不可估计,其实想闯的同学不会拘泥于自己的专业,大学是一个完善心智的过程,以上就是自己的一些浅见。欢迎大家交流,手动笑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