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加强管控,释放了什么信号?开网约车还能挣钱吗?

[复制链接]
穷人的阳光 发表于 2023-8-16 09:49:2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穿越三年疫情寒冬,网约车行业终于迎来“小阳春”。
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网约车订单数一直处于上涨状态,前三月环比分别上涨14.1%、13.30%、9.70%;3月网约车行业的订单量为7.16亿单,同比增长32.8%。
然而,行业回暖的同时,风险也在浮现——
5月5日,三亚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通告,决定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及运输证核发业务。
此外,近一个月内,济南、温州、东莞、遂宁等地也纷纷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提醒从业者谨慎“入场”。
4月6日,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发布风险预警,该市网约车市场运力已基本饱和,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
4月中旬,温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发布信息,2022年该市9000余名新增持证驾驶员未实际上岗。
4月19日,东莞交通运输网提示,该市网约车司机接单量日益下降、工作强度增加,近八成车辆每天接单不足10单。
5月初,遂宁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预警,提醒当地拟从事网约车的人员,当地网约车运力已经饱和,谨慎入行。
多地政府部门频发预警、加强管控,释放了什么信号?开网约车,还能挣钱吗?面对管控和行业内卷,网约车行业下半场又会走向何处?


本文图片 潮新闻

和三年前赚一样的钱,要多跑2小时
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28个单子,流水620元,这是42岁杭州网约车司机何利一天的收获。
何利是杭州本地人,干网约车已8年,像他这样一天出车14-15个小时的司机,算是“劳模”。他还有一项“绝技”,那就是熟悉杭州市区大街小巷,能在高峰期尽量避开拥堵,因此比一般人挣得多。尽管如此,要挣到和三年前一样的钱,他现在每天必须多出车2小时。
“打开一个平台,上面就有50来家网约车公司,太卷了。”何利深感现在竞争激烈,竞争对象不乏不合规车辆和司机。据他估算,现在跟三年前比,收入每小时要下滑10元,按出车14小时计就少了140元。
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葛优大爷的愿望是成为一名网约车司机,因为他觉得“开网约车赚不少钱吧”。何利说,2018年前在杭州这样的大城市,勤奋一点的司机月入过万不是梦想。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个行业,分到的蛋糕开始变少。何利告诉潮新闻记者,他加的一个网约车司机群,400多人有本地的,也有来自湖北、江西、安徽等外省的,其中一个月流水能达到10000元的,约占一半;达到12000元以上的,估计只有30%。扣除25%-30%的平台抽成和第三方信息服务费等成本后,每月净收入过万的已是凤毛麟角。
“以前我还劝朋友来开网约车,现在心里就想着他们不要来抢我的生意。”何利坦白地说。
开得累、挣得少,一些司机选择了逃离。去年7月,在金华开网约车的沈女士因为“身体吃不消,也没挣到多少钱”,在加入网约车大军不到一年就退出了。
“除了节假日,平时只有早晚高峰有单子,一天跑10小时,也就10多个单子,拿到手200多,一个月下来,扣掉车贷根本不剩多少。”最让她难以忍受的是,一天到晚坐在车里,腰背都落下毛病。沈女士感叹,不久前刷到一则滴滴女司机哭诉工作现状的新闻,很是心酸,庆幸自己已离开。
有人坚守,有人离开,还有人不断进来。


网约车。

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3月31日,全国共有30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同比增加40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22.9万本、车辆运输证225.0万本,同比分别增加115.6万本、61.6万本。
这意味着过去一年,超过百万的持证网约车司机还在涌入这个赛道。
仅今年1-3月,就新增发网约车驾驶员证13.9万本,车辆运输证13.2万本。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去开网约车?在某头部网约车平台企业从事运营工作多年的许星告诉潮新闻记者,一是这个行业门槛低,基本上只要会开车就行;第二,大部分网约车司机没有太多技能,在体力劳动中,网约车司机算是待遇不错的工作,“不能挣大钱,起码能解决一家老小温饱”。
另外,网约车司机群体以中年以上为主。根据今年2月宁波市公路运输中心公布的网约车调查报告,网约车驾驶员平均年龄43岁。这也意味着,他们在择业上面临年龄、素养等方面的制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libobo 发表于 2023-8-16 09:50:1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美国大萧条的时候,失业人士一窝蜂去开计程车,导致计程车市场供远远大于求,车费大幅下滑,险些将计程车市场击垮,于是后来才建立了计程车牌照
现在只不过是几十年后换个地方重演一回罢了
e中人 发表于 2023-8-16 09:50:1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号就是广大的失业中年男女即将想做骆驼祥子而不可得。
坐标武汉,网约车司机,本来做点小生意兼职跑一跑,去年不景气生意关门了,兼职转全职。
这一年多的体会,感觉网约车简直是有史以来最无耻的剥削。
结论放在前面吧,我会越写越长!
如果你能够接受一个月休息一天,每天工作14个小时,每个月纯收入5000元(不包吃住,没有基础社保医保以及任何劳动保障),你可以来开网约车!
如果你能够接受前期投资10-15万元RMB购买生产工具,每个月休息一天,每天工作14个小时,每个月纯收入8000元(不包吃住,没有基础社保医保以及任何劳动保障),工作满三年奖励一台40万里程的二手纯电车(前期投资全部打水漂)你可以来开网约车!
这是人干的事?这连进厂打螺丝都不如!至少进厂不需要自备电批!电批坏了不需要你自己承担责任自己出钱修!你有基础社保医保!包吃包住不说,大点的厂子还有人帮你洗衣服…
不要觉得我危言耸听,先拿我自己举例,再慢慢分析。
我是自己买的纯电车跑网约车。威马EX5-Z,405公里续航,裸车130000,上牌贴膜脚垫之类的2000,办理营运证15000,第一年营运保险10000,总计投资157000RMB。刨开营运证和保险,投资132000元。
转全职后,基本没怎么休息,每个月工作30天,每天劳动时长12小时以上(重点:你需要花1-2小时充电来确保你能够工作那么久!当然你可以利用这1-2小时来刷牙洗脸吃喝拉撒),劳动时薪30-40元,每天收入大约400-500元(周末节假日高一些,也意味着你没有节假日了),毛收入平均下来月入13000RMB。注意这是无休的收入!
听上去不错?收入很可观?先别急,开支还没有算。
营运证:在武汉,车辆营运证被弟弟高的手气等平台公司垄断,不对个人开放,个人想给自己的车办理营运证很简单,找平台公司15000RMB一个(弟弟要20000RMB)。我每次看到运管部门办理营运证流程里面的那个200块工本费就想笑。按三年有效期(对你没看错,有效期三年,三年期满平台公司会把你的车证注销然后把指标重新拿去卖!)15000RMB算,平均一年成本5000,每个月400块!也许你会想那就不办营运证跑黑车,且不说被运管抓住一次罚款就是10000起步,事实上各个网约车平台都有一套司机评分系统,你的车没有营运证对收入有一定影响,基本上时薪差距在五六块钱左右,一个月下来就是两三千的出入了,所以如果全职跑肯定要办证。
保险:营运车辆的保险跟家用车保险完全是两个概念,营运保险加上交强武汉目前的行情是一年11000左右(我去年买的是10000不到),也有便宜的小保险公司一年8000不到(但一般会有一个2000块的绝对免赔额,也就是定损之后个人承担2000元,傻子才会买这种),就这还不打折,保费还每年都在涨。平均算下来每个月900块保费。
保养:每个月12000的流水收入,车子的总里程大概在10000-11000,电车一般一万公里做保养,算一次保养。我的车子小保180,4万公里要换个什么油350,8万公里要换个什么什么700,空气滤芯就不算了,8万公里总保养费用是2500,平均一万公里311,也就是每个月300块。
充电:别提家充桩了,有那个条件还跑网约车嘛!白天补电一般是1块出头的电,晚上11点以后5毛,综合下来每天大概40块的电费,一个月1200块。
成本里面还有一个大头!车子本身的损耗!易损件轮胎什么的就不算了(我车子10万公里了还没换胎)。我们只算车子本身的残值。理想状态,三年不出事故,平平安安跑完40万公里(这种司机放公交公司可以拿劳模了),132000买的车,您觉得还能值多少钱?最大的价值是继续跑网约车,跑到60万公里上限为止(营运车辆8年或者60万公里强制报废)…为了能便于计算成本,还是估个价,52000吧(自欺欺人),也许有傻子愿意买。那么您当初投资的132000没了80000。三年没了80000,平均每个月2200。
好了,大概可以算一下我的真实月收入了。
毛收入13000,工作成本支出平均一个月5000,纯收入8000元。
真的,我再写一遍!
投资10-15万元RMB自己购买生产工具,每个月休息一天,每天工作14个小时,每个月纯收入8000元(不包吃住,没有基础社保医保以及任何劳动保障),工作满三年奖励一台40万里程的二手纯电车(前期投资全部打水飘)。
这是人干的事?这是一份正经工作?这尼玛还是需要国家来限制就业人数的工作?我真的这国怎定体问了。
这里面还隐藏了一个很大的风险:骆驼祥子那会出车祸至少不会出人命,网约车司机一年三四十万公里、早晚夜高峰从不缺席,还有时间就是金钱的压力,很难完全避免事故,除了误工的经济损失,人没了才是最可怕的。
————————————
看到煤球全场被嘘真的心酸,还好只剩两场了,小巴黎是真的不当人。继续写。
每天工作14个小时,开车时间12个小时,载客时间10小时,对人的精神和身体是怎样一种摧残?996?闹呢,真正的底层是早上7点到晚上12点,全年无休,没有休息!
不想多说了,接着说另一种网约车的工作模式:租车!
事实上我平时接触的网约车司机,90%以上都是租车,没别的原因,没钱,哪怕分期买车首付的三五万都付不起。那就租车呗!还是说武汉的行业现状。
武汉目前租车市场分很多种,混动、纯电、旧车、准新车、带车证的、没车证的,高额押金租金不指定平台的、低押金租金指定平台的、0押金指定平台锁流水的等等等等,我先大概分析一下租车司机可怜的工作状态与收入,有时间或者有朋友感兴趣再详细写写各种套路的区别。
为了方便与我自己的情况做对比,以租一台400左右续航的准新车为例。
武汉市场上400续航的可租赁车型有好几款,基本都是轿车型的,东风E70、比亚迪秦EV、别克微蓝等等,最具代表性的是东风E70,毕竟本地车企。
E70准新车,里程5万公里以内的,无营运证(租车公司会帮你兜底,万一被运管抓住非法营运了,他们会负责处理),押金一般是10000,低于10000押金的都会要求跑指定平台(目前的趋势是全部都要求跑指定平台,不然不租给你)。租期是6个月起步,租期越长租金越便宜,也就一两百块的区别。车子月租最近暴涨,从去年的3200左右涨到这个月的3800-4000。带营运证的准新车目前武汉市场上已经没有了,供不应求;破烂车带证的还有,但那也是另一种玩法了,这里按下不表,
租车有一个好处,车子是别人的,不心疼也省事,保养定时去指定的修理厂做就好了,都是租车公司的,保险也是公司负责。所以费用方面要少很多,我们大概来算算。
保费:0 营运证:0  车辆贬值:0 保养:0 充电:1200
每月纯收入13000-3800-1200=8000,与自己买车基本相当,前期投入1万对比10万,这不比自己买车爽?想想就好了,别当真!主要的坑有两个!
前面说过营运保险很贵,有一些小保险公司可以出七八千一年的全险,其实也不是没有傻子买,至少租车公司无一例外都是买的这种保险,实际成本嘛据我所知不超过3000块一年。问题就出在这种保险有2000元的绝对免赔额上。网约车司机嘛,时间就是金钱,一年三四十万公里,早晚夜高峰那是绝对不会缺席,小磕小碰无法避免。这种保险恶心之处就是定损额2000以内的司机全部自己承担,2000以上的司机承担2000元其他才是保险公司赔付。相信我,租车公司买保险的钱可以百分之两百的从这个免赔额里面赚回来。
另外就是押金!这么说吧,武汉大约100家网约车租车公司,除了有限的几个头部公司,95%以上的公司在租金上根本没有赚你的钱,他们的盈利点除了保险修车就是克扣押金了!
扣押金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合同租期未满要退车的,开车很累,新手不是不一定能坚持,而是起码一半以上的新手根本无法坚持。这种扣押金是按剩余总租金的20%扣。
另外就是租期满还车的时候挑车子的毛病了,剐蹭啊划痕啊,实在不行把车子举起来,底盘总会磕了几个坑吧…
总之那一万块的押金,能退5000就算公司高抬贵手了。报警没用的,别问为什么!
——————————
这个答案是看球时候写的,球看的郁闷,答案也写的凌乱,没有宏大叙事,只有最真实的经历,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愿意看。因为要糊口,没时间整理,后面想到哪写哪,不定时更新,顺便把评论区关注的问题也回应一下。当然,所有内容都是武汉的现状和我的真实经历,各个地区网约车的发展和政策都不一样,仅供参考。
——————————
关于工作时长和休息的问题
前面我计算成本时没有说清楚,可能大家都被误导了。不管是买车还是租车,所有的成本都是基本固定的。你一个月出车1天或者30天,车子的租金、保险等费用不会减少(也就保养费用、易损件等损耗会少一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那么问题来了,根据我自己的情况给个模型:
每天出车14小时(充电吃饭1-2小时,实际运营12小时)全月无休,时薪35,每天收入420,月收入12600,成本支出5000,净收入7600。
如果你选择每个月休息3天,陪伴家人养养身体,收入会减少1260元,成本支出还是5000,净收入只有6340元了。你看,工作时间减少了10%,纯收入减少了18%。
如果你全月无休,每天工作时长延长到14个小时(算上充电吃饭每天16小时),收入会增加35x2x30=2100,净收入9700。你看,成本支出不变,净收入增加了27%。
你说一个中年失业背着房贷车贷老人小孩或者现金枯竭走投无路才跳进网约车这个天坑的人会怎么选?
我看到评论区有8小时双休的司机朋友,这么说吧,滴滴公司在武汉有一个新手司机收入保障计划,每个月在线26天每天8小时以上、人车在城区不拒单、接受10次以上远程调度(就是系统会要求你去某个区域接单),那么不管你有没有单跑,都会给你一个保底收入。听上去美好不?你猜保底收入是多少?4800元!!!租金电费都不够!一口水的底都没有给你保住!
或许你会问为什么不套用我的模型,那样一个月有六千多的收入,私家车的话还是可以接受的呀…太天真了啊兄弟姐妹们…
前面说过网约车平台都有一个司机评价系统,它会根据司机的合规资质、在线出车天数和时间、早晚夜高峰期出车与否等等方面对你进行评分,你猜8小时双休的“工作态度”它们会给你开多少“薪水”?我的经验是第一个月它们会给你一个新手期、收入美好诱你入坑,新手期后如果你还是这种工作态度,早晚高峰会有单给你跑,白天平峰期时薪不会超过20块!
所以很多的专职司机工作状态就是每天16个小时,一天都不休息,这样基本能达成招募司机广告里的月薪过万!
问题人不是机器,这样的工作强度你能坚持多久?三个月五个月?三年五年?或者是坚持一辈子老去之后身体垮掉没有医保社保也不给社区国家增加负担?还是某一天因为高度疲劳驾驶“嘭”的一下一切都结束了,房贷车贷信用卡都不用担心了,老婆孩子也能靠保费过好下半辈子了?
营运性质的保险费贵是贵了点,该买还是得买。
——————————
关于网约车平台
这个槽点太多了,不知从何吐起…看到有人对我说的网约车是最无耻的剥削有点嗤之以鼻,就从这里开始吧。
当然这个事情往深了谈背后涉及到太多东西了,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等,实在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我学历阅历资历有限不然也不会沦落到跑网约车对吧,而且万一说了没头脑的话我点赞最多的答案也许就没了,所以我仅仅以一个网约车司机的身份结合真实经历浅谈一下,还是想到哪说哪。
首先剥削的本质是啥?高深的经济学我也不懂,我读过初中,老马的话我记忆挺深刻的,大概是资本家控制了生产资料,雇佣工人劳动创造利润,给予微薄报酬,榨取劳动的剩余价值。
网约车这事吧,有三方:平台,司机,乘客。
谁是资本家?平台也许算?或者不能算?
生产资料是什么?以前是土地、是锄头、是原料、是机器…这事里面就是车子以及支撑车子工作的电力、易损件、养护材料等等。那么生产资料属于谁?司机…司机控制了生产资料…
雇佣:没谁雇佣谁…没有劳动关系,没有五险一金,劳动保障还要靠司机自己买保险…
劳动者:司机
利润:乘客付的车费-司机成本
剩余价值:平台提成乘客支付车费的25%-30%不等,大概能占到净利润的50%以上?
如果你穿回去告诉老马将来有一天资本家不用提供生产资料、不用雇佣劳动者就能榨取劳动者劳动所产生的剩余价值,他怕是当场能把资本论给吃了。
不管怎么说吧,这事就是剥削没毛病吧。我当然知道平台提供了信息,也知道滴滴是互联网公司里的亏损大户,但我是40岁失业跑网约车的九漏鱼啊,信息这东西的价值我不懂啊,我只知道免费的微信可以发布用车需求、免费的地图可以定位精确到米,那么理论上我和乘客可以免费的达成劳动协议完成出行呀,低素质的网约车司机就是这么无赖。
剥削就剥削吧,但为什么我要说它是最无耻的呢?被剥削者自备生产资料以及与资本家没有雇佣关系只是小部分原因,更多的还是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选择性派单将怀有期望的司机打入深渊。
也许我应该把前面那句话改一改,比如加几个定语,类似“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最无耻的“合法”剥削?有史以来确实太过了,至少在我有限的知识里摘棉花的黑哥们和挖土豆的小矮人也挺惨的,如果那些也算剥削的话。
——————
5.18 本来昨天晚上准备边看球边写的,谁知道全场高能,根本没时间更新呀,今天趁充电间隙更一下。
其实吐槽挺没意思的,还是写一下第一手的网约车实情。
前面说到网约车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选择性派单压榨司机,今天就详细说这个。
司机评分系统与选择性派单
这一块内容除各平台的公开宣传内容外大多都是我的臆测,是根据我兼职加全职一年多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并非绝对准确也不是故意诋毁网约车平台,仅供参考。当然,尽管我不知道各平台派单的底层设计和逻辑,但不管它们是如何设计的,落到司机头上的直观感受就是最真实的,而我的直观感受是这些东西就是司机的数字囚笼。
各个平台都有一套对司机的评分系统,大同小异,平台都“宣称”会根据评分高低和距离远近“公平公正公开”派单。
不管平台们怎么取名,评分系统最核心的是三个维度:合规性、高峰期完单量、服务评价。其它往往还有一些譬如安全考核等项目,但不过是立个牌坊给公众看的,没什么实际意义,基本上是点击就送都能满分。
我跑过的平台有很多,基本上都达到过满分,这里以最具代表性的滴滴为例。
合规性:就是司机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从业资格证(人证)和车子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车证),这两项合计100分。这一项其实还好,我个人是比较赞成合规运营的,当然因为各种原因临时加入网约车司机队伍的朋友大部分都不合规,甚至想合规都不容易——在武汉你得花一大笔钱,花钱了也可能需要等半年一年两三年之后才能合规(指车证),也不能让他们饿死对吧。
到这里了就不得不说一说运管查处非法营运这事了。我至今无法理解运管查网约车的逻辑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底气?
为什么这么说它们的本职工作?
这件事尼玛简直是个笑话!又不是当年上海钓鱼执法的年代(当然武汉仍然有钓鱼执法,我去年曾经见过一份由某个区交通运输局发的关于集中整治网约车非法营运专项行动的文件,里面就明确要求相关执法人员每天应该叫几次网约车收集证据并检查),所有不合规的司机信息车辆信息订单信息明明白白的在平台公司服务器里面放着,你不查处网约车平台,去查被快被榨干了的司机?当然,事实上我也见过平台公司被处罚的一些信息,但是你罚一个全月无休每天工作16小时月薪5000的底层司机10000块,和处罚一个月入1000000的公司10000块,性质是一样的吗?
我曾经不止一次见过被查处的无证司机跪在地上痛哭流涕抱着运管的腿磕头,也不止一次听到类似如果被查了就同归于尽之类的暴论;见过真金白银缴纳过10000元罚款每次说起来就抹眼泪的老哥,也亲眼见过被抓了现行却一个电话运管就放行的“牛人”。
可这还不是最无耻的!我曾经和一个网约车平台公司的运营经理交流过这个问题,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吗?大概意思就是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平台协议来讲,网约车平台只是一个供求信息的中介,并不对司机的合规性负责。单子派给你了,当你不合规时,如果你遵纪守法,就应该拒绝完成订单;如果你非法营运那就是你自己做的决定,当然应该你自己负责。我是城市底部的九漏鱼,我既不懂法律法规也没有看过什么协议,我跑了快两年了网约车了都不知道我跟平台公司之间还有协议…我不理解,但我大为震撼,我只是我尼玛当时居然觉得挺有道理?毕竟司机跟平台公司又没有劳动关系!我可去尼玛的吧(掀桌)!真的是无耻它妈给无耻开门,无耻到家了!
所以运管查车这个事的逻辑在哪里呢?
如果要整治非法营运,直接禁止平台给不合规司机派单不就好了?省时省力,最关键的是省的被那些四五十岁的汉子娘们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抱着大腿磕头干嚎,多膈应人啊,老爷们见不得这些!
如果像一些答主所说网约车是城市失业人员的泄洪池拦波堤,那干嘛要天天查非法营运呢?这是引流进来关着门割韭菜?他们大部分都是中年失业青年失智头都熬秃了的干柴啊,这也能下手割?
如果什么都不是,它们就是为了查车而查车,那它们是在干嘛?完成工作任务指标?财务指标?财政指标?还是仅仅需要弄点过节费年终奖?
我不理解,但我觉得这个事里里外外都很无耻。
——————————
未完待续…
星夜的云 发表于 2023-8-16 09:51:0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就业问题可能不是仅仅在26岁以下了。
更多的人群出现摩擦性失业,或者是现金流短缺。
我听东北证券的付总讲过一个故事:北京上海的一些全职太太,因为薪水下降或者预期不足,都会在早晨孩子上学前和晚上孩子吃完饭后出去跑几单滴滴,每个月存两千多应急的钱。(但是我在想北京滴滴这么挣钱吗?每天开三个小时能挣两千)
年轻人,一般没车。这么年轻家里给买车的,一般也不出来吃这个苦。但要是一个人有了孩子,背着房贷,不管是暂时失去了工作还是短期收支不平衡,都不敢坐吃山空。你要说啥摆摊,夜经济都是扯犊子的,开滴滴这玩意见现钱。
条件好的灵活就业开滴滴,条件差的就只能送外卖了。问题是越来越多人开滴滴的时候谁坐滴滴?越来越多的人送外卖的时候谁吃外卖。
淄博的出圈其实反应出来了一个很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在资产快速膨胀的时候,人们是以节俭为耻的。15年那会逛商店,HM的定位是三十以后只有失败者才会去他家买衬衣,学生穿一下可以被理解。现在哪,特种兵旅游谁花钱少谁光荣,淄博烧烤实惠不是穷人才吃,而是商家良心。
23年的社会心态和13年那会天差地别。
如今的情况,一次分配不公平导致的财富失衡,已经成为了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没钱,不能消费,内循环起不来,谁都赚不到钱,信心进一步下降,最后大家一起死。
这已经不是效率和公平的二选一了,因为没有公平已经成为阻碍效率最大的绊脚石。
-virus- 发表于 2023-8-16 09:51:4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灵活就业的通道已经关闭了,估计下一个就是外卖饱和,美团汕尾外卖骑手集体停送被拉黑名单就是饱和的前兆。
ztl1981 发表于 2023-8-16 09:51:5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中产失业了,然后用家里的闲置的车,去跑跑网约车。
这种关于失业和零工就业的宣传,给了人们一点刻板印象。
但更多的网约车,并不是这种情况。而是有融资租赁公司,个人向租赁公司借贷,贷款买车跑网约车。而后,网约车市场不景气,钱没有挣到,贷款还不起。车被公司扣押,拍卖。钱没有赚到,还倒欠公司一笔钱。
不仅仅是滴滴的网约车,货拉拉同样如此。二手车市场上有车商调侃这类怨种。十几万买个电动的全新面包车,承诺有订单,有货源。车买完之后,订单不理想,搞了半年搞不下去,转手卖车,亏个大几万。
开网约车仍然是能够挣钱的,但前提是真的能够实现低成本。也就是车本身得便宜,全新车进入到网约车市场,没有固定客户和订单,亏的可能性很大。同样,买个高端的车,爱车如命的,大概也赚不到钱。只有能够切实的压低成本,压低购车成本,没有利息,没有太多的固定花费,才能够做到收大于支,才能够攒下钱。
饱和预警很必要,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难而退。但也有很多人根本没办法选。
到这里,又再次说明了,单单依靠所谓躺平不生育,根本没办法在劳动力端对市场形成压力。
原因很简单,虽然绝对的人口数量下降。但只要底层福利没有任何进步,自然会有大量的60+的人,在市场中打零工。另一方面,产生升级,制造业升级转型,乃至于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迁。都会释放大量的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将被迫在城市服务业中谋生谋事。

外卖,网约车这一类低门槛的城市服务业,都面临着残酷的竞争。 在这样的结构下,平台对个人的权力也越大。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