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发明了一个汉字,被中国女性骂了三年,现在人人都在用

[复制链接]
yilaipan 发表于 2024-8-6 14:30:34|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字在我国有着深远而悠久的历史,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与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若要追溯到汉字的起源,一般来说大家都会想到仓颉造字。

但在我国近代,也有一位北大教授自创了一个汉字,只不过仓颉造字受到世人称赞,而这位北大教授却因为好心倡导人人平等而自创汉字被中国女性骂了三年。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位教授遭受的辱骂多少有点委屈了。
半农出生,时任教授
1891年5月29日,江苏省一个知识分子家中,出生了一位自幼聪慧过人的男孩子,这个男孩子6岁时就能对对联还能咏诗,从小便成绩优异。这个孩子便是刘半农。

刘半农毕业后回到了自己的母校翰墨林小学做老师,还在起义中加入了孙中山的队伍,在其中担任了文职。
民国元年,刘半农因一些原因辞军还乡后,便与弟弟一起到上海谋生,还成为了开明剧社的编辑。
自此,他勤奋写作,不断创作,先后写出了40多篇由他翻译或创作的小说。

民国六年,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对文学改革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同年夏天,蔡元培破格聘用其为北大预科国文教授。
在此期间,刘半农发表了诸多批判不愿进行文化改革创新观点的文章。
此后又出国留学,民国十四年,刘半农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以外国国家名义授予最高学衔的人。

同年秋天,刘半农回到北大任职,成为了北大国文系教授,并兼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导师。
博学多才,一代大家
刘半农的身份自然不会只有北大教授这一个。他在北大任职期间,建立了语音乐律实验室,被后人誉为“中国实验语音学的奠基人”。

他更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他是第一个将高尔基介绍到中国的人,并且在翻译上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认为翻译应该选择直译。
他更是汉字改革的代表人物,也为汉字拼音化奠定了基础。
其更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左右,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探讨摄影艺术的著作——《半农谈影》。

综上所述,无论是语言学术界还是摄影界,不论是音律界还是汉字改革,刘半农都是一代先驱,一代大家。
并且,在各界刘半农的学术见解和造诣都是颇高的,其著作十分值得近人认真拜读。
半农造字,被骂三年
民国四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提出了倡新反旧的口号,一时间包括鲁迅、蔡元培在内的倡导革新的青年纷纷响应。刘半农作为新青年,自然不会错过。

作为革新的首要人物,刘半农这辈子都在和语言文字打交道,曾经他想写一本《骂人专辑》,可自己又不知道如何骂人,于是就在报纸上征文,主动求别人来骂他。
自古以来主动骂人的多,主动讨骂的人却是不多见的,据说当时很多民众早上一起来就到刘半农家门口去骂他,周作人也曾用绍兴方言骂了他半天,赵元任也曾用33种方言轮番骂了刘半农一遍。
但这都是大家为了创作做出的贡献,刘半农真正遭受到大家辱骂的,还要数他造字的那件事。

其实,在我国新文化运动之前,我国的ta字只有“他”和“它”一个指代动物和物品,一个指代人。
那个时候书面语中的“他”在我国并没有男女之分,但西方如美国和英国等国家的“ta”却是用“he”和“she”表示的,是有男女之分的。
因此,当时在国外留学的刘半农为了在书面语中区分男女的“ta”,便发明了女字旁的“她”,专门用来作为女性的第三人称指代词。

并且在自己的创作(诗歌《教我如何不想她》)中首次使用了这个字。可他万万没想到,他的这一创作虽然得到了文学界和语言学术界的好评,但却被中国人追着辱骂了三年。
很多男人骂他是因为觉得刘半农在挑战男权主义,女人骂他则是认为他将“她”创作出来是在贬低女性,因为在汉字中,带有女字旁的文字多半带有贬义(比如奴婢、嫉妒等),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女性的骂声远远高过了男性。
虽然男人和女人的出发点不一样,但是在骂刘半农这一事情上,站在了绝对的一条战线上。

可是刘半农何其无辜,他发明“她”字,只是为了表示男女平等,男人可以有的女人也可以有。
好在当时,鲁迅、蔡元培、李大钊、赵元任等人对于刘半农的做法是相当支持的。赵元任将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改编成了歌曲,旋律优美动人,一时间在大众中广为流传。
鲁迅等人也多在白话文创作中多用“她”来指代女性,更重要的是,文学界和语言学术界,还曾多次发文表示了创作“她”字,将男女第三人称区分开的必要性和思想性给予了肯定。

剧照
慢慢地,女字旁的“她”才逐渐被接受,最后更是得到了国家的肯定。
再加上我国女字旁的字(类似于妙、姝等)也有一部分的含义是很美好的,所以人们也就不再诟病于“她”这个字了。
只可惜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刘半农被辱骂超过三年,这份委屈与辛酸,终究是他自己咽下了。
结语
其实,任何事物的发展路程都是坎坷波折的,仓颉造字也并非一帆风顺,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虽然刘半农教授再创造“她”字时未经历过失败,但世人的谩骂对于他来讲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只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不被接受,到被广泛接受的过程,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给人们带来的思想禁锢是当时的时代特征,一时的吐槽并不代表一位先驱一生的失败。
在未来,人们的思想逐渐开化、解放,前人曾不被接受的思想也终将再次被拿到众人的眼前,被再次提及,被广泛接受。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