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复制链接]
小豬 发表于 2024-8-5 09:48:44|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心理学有一个由来已久且不曾间断的争论,就是关于人类意识的建构。一种观点是通用智能说,即人类意识是“万能解题器”,意识中有一套通用的解题技巧,意识把它们运用于无限多的认知任务上。不管人们是在计数,还是要决定去哪家饭馆吃饭,亦或是在努力学一门外语,所使用的都是同一套认知能力。另一种观点是模块性假说,即人类意识中包含大量专门的子系统或模块,每一种都被设计用来执行非常有限的一类任务,而不能执行其他任务。例如,人们普遍相信有一个特殊的语言习得模块,这一观点源自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他认为,儿童并不是通过听取成人的谈话后用他们的通用智能来找出所说语言的规则;而是他们的意识中有一种独特的、自行运转的“语言习得机制”,它唯一的功能是,在适当刺激的情形下,让儿童学会语言。
模块性假说提出的一些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这种研究也被称为“缺陷研究”。如果人类意识是万能解题器,我们就能预知,脑损伤会大致同等地影响所有认知能力。现实却并非如此。相反,脑损伤通常削弱某些认知能力而不伤及其他认知能力。例如,被称为“韦尼克区”的脑部伤害会使得病人不能理解言语,尽管他们仍然能够说出流畅的、符合语法的句子。这就表明,句子的生成和理解有独立的模块。另外一些脑损伤的病人失去了长期记忆,但是短期记忆以及说话和理解能力丝毫没有受损。这似乎再次支持了模块性观点而否定了把意识看成万能解题器的观点。
这种研究尽管很有说服力,却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模块性的问题。一方面,这种研究的证据比较稀少——显然不能只是为了了解认知能力受影响的状况而随意损坏人脑。另一方面,关于数据应该如何解释存在着严重分歧。一些人认为,所观察到的脑损伤病人的认知障碍模式并不意味着意识是模块性的。他们声称,即使意识是万能解题器,即不是模块性的,脑损伤不同程度地影响不同的认知能力仍然是可能的。所以他们主张不能仅从缺陷研究来“轻率判断”意识的结构,这种研究最多只能提供有瑕疵的证据。
美国心理学家杰里·福多尔在研究模块性假说时,认为大脑模块有三个重要特征:它们是领域化的,运行是强制性的,信息是分隔的。首先,认知系统是领域化的,即它是专门化的:它负责一组有限的、精确划定的任务。乔姆斯基所提出的“语言习得机制”就是领域化系统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机制的唯一功能就是使儿童学会语言——它并不帮儿童学会下棋、数数或者做其他任何事。其次,认知系统是强制性的,即我们不能选择是否让该系统运作。语言的感知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你听到一个用你所通晓的语言说出的句子,你就不得不把它听成是一个句子。如果有人要你把该句听成“纯粹的噪音”,不论如何努力,你都无法做到。第三,信息是分隔的,即大脑模块分隔强调某些特定的信息,存储在认知意识的一块区域中,这块区域是我们的感知机制所不能达到的。拿恐蛇症来说,人类普遍对蛇有一种恐惧,即使明知有些蛇不危险,也很难克服这种恐惧症。因为蛇对于灵长类动物来说非常危险,所以通过自然选择,就很容易进化出对蛇的本能恐惧,存储在认知意识的一块区域中。即使你知道特定的一种蛇没有危险性,你仍然很可能害怕这条蛇,而且不愿意触摸它。该蛇不危险的信息不能进入你意识的这一部分,该部分在你看到蛇时会引起害怕的反应。这说明,每个人身上可能都有与生俱来的、信息分隔式的“恐蛇”模块。
最热衷地赞成模块性假说的人相信意识完全由模块构成,但是这种观点并不被广泛接受。福多尔认为,人类意识虽非全部但部分是模块化的,感知和语言是模块化的,但思考和推理不是。为什么不是?假设你正参加陪审团,在裁决被告有罪还是无罪。你将怎样处理这一任务?你会考虑的重要问题是,被告的陈述在逻辑上是否一致,是否没有矛盾,你可能问自己,现有的证据是否刚好与被告的罪行相符,或者是否很强地支持了罪行的成立。显然你在此所用的推理技巧——检查逻辑一致性和评估证据——是通用的技巧,它们不是专门设计出来用于陪审团的,你在许多领域都使用这些技巧。所以你在仔细裁决被告的罪行时所运用的认知能力不是领域化的。同样它们的运用也不是强制性的——你必须有意识地思考被告是否有罪,并且能够在任何你想要停止的时刻停止这种思考。最重要的是,这里同样也没有信息分隔。你的任务是全面考虑,决定被告是否有罪,所以你也许必须运用所拥有的任何背景信息,只要你认为相关。例如,如果被告在审问下紧张痉挛,并且你相信紧张的痉挛总是有罪的一种标志,你就可能会利用这一推论来作出裁决。简言之,这里不存在决定一名被告是否有罪的模块,你是用“通用智能”解决这一认知问题的。
意识的模块性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它在根本上是一个哲学问题。赞成模块性的人认为意识包含执行不同认知任务的特定模块,反对模块性的人否定这一点。但是我们如何判定两个认知任务是同一类还是不同类呢?脸部识别是单一的认知任务还是由两个不同的认知任务(识别男性的脸和识别女性的脸)构成的?做除法和乘法是不同的认知任务,还是都是一般的算术运算任务的一部分?这类问题是概念上的,或者说是哲学上的,而不是直接经验上的,它们对于模块性争论可能非常重要。
福多尔的观点,即意识尽管不是全部但部分是模块化的,这样看来便十分合理。但是确切说来有多少模块、这些模块具体负责什么,在当前的研究状况下还是无法回答。
(摘编自萨米尔·奥卡沙《科学哲学·意识是模块化的吗?》,韩广忠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普遍相信,儿童主要靠意识中的语言习得模块找出所说语言的规则,从而学会语言。
B. “缺陷研究”最多只能为研究者提供有瑕疵的证据,它不能完全证明模块性假说的观点。
C. 被告在审问下紧张痉挛,这是有罪的一种标志,我们可利用罪犯这一反应特征作出裁决。
D. 赞成模块性假说的人认为脸部识别是一个认知任务,而反对者认为是两个不同认知任务。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人类意识是万能解题器的观点,如果人脑受损,就有可能影响到他的所有认知能力。
B. 模块性假说研究者根据脑损伤病人的表现推断,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属于不同的模块。
C. “语言习得机制”具备大脑模块的三个重要特征,这使儿童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更加专注。
D. 裁决被告是否有罪,基本上要靠“通用智能”解决,这一论断反驳了模块性假说的观点。
3. 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哲学的高度探讨了诺姆·乔姆斯基提出的模块性假说,剖析其内涵和重要特征。
B. 第三段运用“尽管”“却”“即使”“一些”“最多”等词语,体现了论述的严谨性。
C. 文章列举了大量人类意识如何建构的具体事例,从而有力地证明意识是模块化的观点。
D. 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文末指出模块性假说的研究方向。
4. 下面是米勒-利耶尔错觉图,人们普遍感觉上面的横线更长,即使被告知两条横线一样长,这种错觉也不会消失。请结合材料,解释上述现象。

5. 学术论文发表时,一般都有提要,便于读者迅速了解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请在①、②处填写合适的内容,为本文写一段提要。
人类意识的建构一直是心理学领域争论不休的话题。文章主要探讨________________,在与通用智能说的比较中,从“缺陷研究”、大脑模块特征以及哲学本质等方面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 2. C 3. B
4. ①上面的横线更长的认知被大脑分隔强调,并存储在人的感知机制所不能达到的一块区域中。②即使知道两条横线一样长,但该信息不能进入到这一区域,因此错觉不会消失。
5. ①. 模块性假说在意识中的合理性 ②. 意识可能部分模块化,但确切的模块数量和功能尚待进一步研究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儿童主要靠意识中的语言习得模块找出所说语言的规则”错,根据原文“人们普遍相信有一个特殊的语言习得模块,……他们的意识中有一种独特的、自行运转的‘语言习得机制’,它唯一的功能是,在适当刺激的情形下,让儿童学会语言”,这是“模块性假说”的观点;而“儿童并不是通过听取成人的谈话后用他们的通用智能来找出所说语言的规则”是“通用智能说”的观点,选项将这两句话进行重新拆解、排列,“找出所说语言的规则”的是通用智能,而非语言习得模块。
C.“被告在审问下紧张痉挛,这是有罪的一种标志”错,根据原文“例如,如果被告在审问下紧张痉挛,并且你相信紧张的痉挛总是有罪的一种标志,你就可能会利用这一推论来作出裁决”,可见本句运用了假设论证的论证方法,假设人们相信紧张的痉挛总是有罪的一种标志,可能会利用这个推论作裁决。
D.“赞成模块性假说的人认为脸部识别是一个认知任务,而反对者认为是两个不同认知任务”错,根据原文“赞成模块性的人认为意识包含执行不同认知任务的特定模块,反对模块性的人否定这一点。但是我们如何判定两个认知任务是同一类还是不同类呢?脸部识别是单一的认知任务还是由两个不同的认知任务(识别男性的脸和识别女性的脸)构成的?……这类问题是概念上的,或者说是哲学上的,而不是直接经验上的……”,可见原文并没有就选项中提及的话题给出论断,选项犯了过度推断的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C.“‘语言习得机制’具备大脑模块的三个重要特征”错,根据原文“美国心理学家杰里·福多尔在研究模块性假说时,认为大脑模块有三个重要特征:认知系统是领域化的,运行是强制性的,信息是分隔的。首先,认知系统是领域化的,即它是专门化的:它负责一组有限的,精确划定的任务”,“乔姆斯基所提出的‘语言习得机制’就是领域化系统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机制的唯一功能就是使儿童学会语言——它并不帮儿童学会下棋、数数或者做其他任何事”,可见语言习得机制是领域化的例子,是否具备其他特征,文中并未提及。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诺姆·乔姆斯基提出的模块性假说”错。根据原文“另一种观点是模块性假说,即人类意识中包含大量专门的子系统或模块,每一种都被设计用来执行非常有限的一类任务,而不能执行其他任务。例如,人们普遍相信有一个特殊的语言习得模块,这一观点源自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可见诺姆·乔姆斯基的观点是“人们普遍……模块”,模块性假说并非诺姆·乔姆斯基提出。
C.“有力地证明了意识是模块化的观点”错,文章所应用的论据,都基于心理学中的其中一种观点是“意识是模块性的”,具体展开讨论了在这一观点下的争论。最后结论是“意识尽管不是全部但部分是模块化的”比较合理,所以选项表意与原文不符。
D.“解决问题”错。根据“但是确切说来有多少模块、这些模块具体负责什么,在当前的研究状况下还是无法回答”可知,本文并未解决问题。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大脑模块信息分隔的特征是:强调某些特定的信息已被存储在认知意识的一块区域中,这块区域是我们的感知机制所不能达到的。
在米勒——利耶尔错觉图中,我们的大脑在处理两条横线的长度信息时,由于人的认知机制是信息分隔的,两条横线不一样长的错觉认知被信息分隔,该认知信息已被存储在认知意识的一块区域中,这块区域是我们的感知机制所不能达到的。
尽管我们知道它们实际上等长,但这个认知信息却进入到你意识的这一部分、无法触及到我们感知机制中负责判断长度的那一部分。因此,当我们看到这两条横线时,我们的大脑会产生上面那条横线看起来更长的错觉。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结构,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本文采用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第一段结合“心理学有一个由来已久且不曾间断的争论,就是关于人类意识的建构.……另一种观点是模块性假说,即人类意识中包含大量专门的子系统或模块,每一种都被设计用来执行非常有限的一类任务,而不能执行其他任务”可知,本文主要论述了关于人类意识建构的模块性假说观点;
第二至五段,结合“模块性假说提出的一些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这种研究也被称为‘缺陷研究”等可知,先后通过“缺陷研究”和“恐蛇”“裁决罪行”这些事例得出福多尔的意识尽管不是全部但部分是模块化的观点的合理性;
第六段得出意识的模块性问题在根本上是一个哲学问题的结论;
第七段结合“福多尔的观点,即意识尽管不是全部但部分是模块化的,这样看来便十分合理。但是确切说来有多少模块、这些模块具体负责什么,在当前的研究状况下还是无法回答”可知,意识可能部分模块化,但确切的模块数量和功能尚待进一步研究。
由此得出答案:①模块性假说在意识中的合理性;②意识可能部分模块化,但确切的模块数量和功能尚待进一步研究。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文本,完成各题。
(甲)
①三三如一般小孩,换几回新衣,过几回节,看几回狮子龙灯,就长大了。照规矩十五岁的三三,要招郎上门,也应当是时候了。但妈妈有了一点私心,不大相信媒人的话语,所以这碾坊还是只有母女二人。
这个夏天,母女两人一吃了晚饭,不到日黄昏,总常常过堡子里一个姓宋的熟人家去,陪一个行将远嫁的姑娘谈天,听一个从小寨来的人唱歌。有一天,照例又进堡子里去,却因谈到绣花,要三三回碾坊来取样子,三三就一个人赶忙跑回碾坊来。快到屋边时,黄昏里望到溪边有两个人影子,有一个人到树下,拿着一根竿子,好像要下钩的神气。三三心想,这一定是来偷鱼的,照规矩喊着:“不许钓鱼,这鱼是有主人的!”
②就听到一个人说:“谁说溪里的鱼也有主人?难道溪里活水也可养鱼吗?”
另一人又说:“这是碾坊里小姑娘说着玩的。”
先说话的一个人就笑了。
旋即又听到第二个人说:“三三,三三,你来,你鱼都被人捉完了!”
三三听到人家取笑她,声音好像是熟人,心里十分不平。走过去时,才知道那第二回说话的人是堡子里一个管事先生,另外是一个从不见面的年青男人。那男人手里拿的原来只是一个拐杖,不是甚么钓竿。那管事先生认得三三,三三也认识他,所以当三三走近身时,就取笑说:
“三三,怎么鱼是你家养的?你家养了多少鱼呀?”
三三见是堡子里管事先生,甚么话也不说了,只低下头笑。头虽低低的,却望到那个好像从城里来的人白裤白鞋,且听到那个男子说:“这女孩倒很聪明,很美。”管事的又说:“这是我堡子里美人。”两人这样说着,那男子就笑了。
到这时,她猜测男子是对她望着发笑!三三心想:“你笑我干吗?”又想:“你城里人只怕狗,见了狗也害怕,还笑人,真亏你不羞。”她好像这句话已说出了口,为那人听到了,故打量趁此跑去。管事先生知道她要害羞跑了,便说:“三三,你别走,我们是来看你碾坊的。你娘呢?”
“娘不在碾坊。”
“到堡子里听小寨人唱歌去了,是不是?”
“是的。”
“你怎么不欢喜听那个?”
“你怎么知道我不欢喜?”
管事先生笑着说:“因为看你一个人回来,还以为你是听厌了那歌,担心这潭里鱼被人偷尽,所以赶回来看看,好小气!”
三三同管事先生说着,慢慢地把头抬起,望到那生人的脸目了,白白的脸好像在甚么地方看见过,就估计:莫非这人是唱戏的小生,忘了擦去脸上的粉,所以那么白?……那男子见三三已不再怕人,就问:
“这是你的家里吗?”
三三说:“怎么不是我家里?”
因为这答话很有趣味,那男子就说:
“你住在这个山沟边,不怕大水把你冲去吗?”
③三三抿着小小的美丽嘴唇,狠狠地望了这陌生男子一眼,心里想:“狗来了,你这人吓倒落到水里,水就会冲去你。”想着当真冲去的情形,一定很是好笑,就不理会这两个人,笑着跑去了。
取了花样子回向堡子走去的三三,在潭边再上游一点,望到那两个白色影子还在前面,故意跟到这两个人身后,慢慢地走着。听到两个人说到城里甚么人甚么事情,又听到说学务局要办学校,因为这两人全都不知道有人在后面,所以自己觉得很有趣味。到后又听管事先生提起碾坊,提起妈妈怎么好,更极高兴。再到后,就听到那城里男人说:“女孩子倒真俏皮,照你们乡下习惯,应当快放人了。”
那管事的先生笑着说:“少爷欢喜,要总爷做红叶①,可以去说亲。”
三三停顿了一下,把两个指头紧紧地塞了耳朵。但仍然听到那两人的笑声。她想知道那个由城里来好像唱小生的人还说些甚么,所以不久就仍然跟上前去。
那小生说些甚么,可听不明白,就只听那个管事先生一人说话:“做了碾坊主人,别的不说,成天可有新鲜鸡蛋吃,也是很值得的!”话一说完,两人又笑了。
三三这次可再不能跟上去了,就坐在溪边的石头上,脸上发着烧,十分生气。心里想:“你要我嫁你,我偏不嫁你!我家里的鸡就是成天下二十个蛋,我也不会给你一个吃。”坐了一会,凉凉的风吹脸上,水声淙淙使她记忆起先一时估计中那男子为狗吓倒跌在溪里的情形,可又快乐了,就望到溪里水深处,自言自语说:“你怎么这样不中用!管事的救你,你可以喊他救你!”
(节选自沈从文《三三》,有删改)
[注]①红叶,方言,指媒人。
(乙)
两个水手还正在谈话,潭中那只白鸭却慢慢地向翠翠所在的码头边游来,翠翠想:“再过来些我就捉住你!”于是静静地等着,但那鸭子将近岸边三丈远近时,却有个人笑着,喊那船上水手。原来水中还有个人,那人已把鸭子捉到手,却慢慢地踹水游近岸边的。船上人听到水面的喊声,在隐约里也喊道:“二老,二老,你真能干,你今天得了五只吧?”那水上人说:“这家伙狡猾得很,现在可归我了。”手脚并用地拍着水傍了码头。湿淋淋地爬上岸时,翠翠身旁的黄狗,仿佛警告水中人似的,汪汪地叫了几声,那人才注意到翠翠。码头上已无别的人,那人问:
“是谁人?”
“我是翠翠!”
“翠翠又是谁?”
“是碧溪蛆撑渡船的孙女。”
“这里又没有人过渡,你在这儿做什么?”
“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等他来他可不会来。你爷爷一定到城里军营里喝了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
“他不会,他答应来找我,就一定会来的。”
“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
翠翠误会了那个人的好意,她以为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本来从不骂人,这时正因为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听人要她上去,以为欺侮了她,就轻轻地说:
“你个悖时砍脑壳的!”
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那么小小的还会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
④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
那黄狗好像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又汪汪地吠起来。那男子把手中白鸭举起,向黄狗吓了一下,便走上河街去了。黄狗为了自己被欺侮还想追过去,翠翠便喊:“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翠翠意思仿佛只在告给狗“那轻薄男子还不值得叫”,但男子听去的却是另外一种好意,男的以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乱叫,放肆地笑着,不见了。
(节选自沈从文《边城》,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善于抓住特点塑造人物,写城里男人,特别提到“白白的脸”,表现其秀气;写傩送,扣住其动作,“踹水”游近、“拍着水傍了码头”等,展现其生命活力。
B. 狗、鸡、鱼、白鸭等动物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存在,如两篇选文中的狗,分别是三三用来奚落、作弄城里人的得力帮手,也是翠翠亲密的伙伴、尽职的保护者。
C. 两文有好几处写到“笑”,这些有关“笑”的文字渲染了轻松、欢快的氛围,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人情、人性的美好。
D. 两文均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时更有自由性和灵活度,也便于呈现三三和翠翠丰富的内心活动,能使读者更好地感受人物。
7. 对文中画线问句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借助“穿新衣”“过节”“看狮子龙灯”这三个特定的生活场景,通过三次“几回”的反复写出时间流逝之快,交代了三三长大的事实。
B. 句子②连续两个问句,写出对方听到三三说“不许钓鱼,这鱼是有主人的!”后的反应,包含了疑惑、惊讶、难以置信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说话者非当地人的身份。
C. 句子③中的描写非常细腻,“抿”这个动词“狠狠地”这个神态,体现了三三对陌生男子的好感和亲近。
D. 句子④是翠翠在误解傩送好意后针锋相对的表达,个性化的语言写出了她此时恼怒、赌气的神态,体现了其纯真的性格特征。
8. 甲文三三跟在管事先生两人身后听闲话的过程中,心绪多有变化,请加以梳理。
9. 校文学社组织开展“乡土作家”系列的现代作家作品研读活动,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打算围绕“沈从文小说中的乡土特色”这一话题参与读书交流环节,请结合以上两则文本,拟写发言要点。
【答案】
6. B 7. C
8. ①先是因为没有被对方察觉自己跟在后面听到了谈话而觉得有趣、得意;
②接着又因听到妈妈被夸奖而心生高兴/骄傲愉悦;
③在听到管事先生说年青男人可以让总长当媒人说亲后,感到害羞;
④又对两人的谈话内容尤其是那个城里人还说些什么,怀有好奇;
⑤最后因管事先生设想年青男人说亲成功后的生活以及两人的笑而羞恼/害羞、气恼(生气)。
9. ①人物上,主人公均来源乡土社会。三三是碾坊的孤女、翠翠是渡船的孙女,两人身上都体现了十几岁少女的烂漫纯粹,展现出自然、蓬勃的生命活力。
②环境上,都反映了淳朴美好的乡村社会。不管是三三母女去堡里即将嫁女的人家里聊天、听小寨来人唱歌,还是边城中端午赛龙舟、抓鸭子等细节都是对日常生活场景的再现,呈现了当地友善、温暖的风土人情。
③情节上,选择以日常生活中的日常事件作为主要情节,不追求离奇。两文分别围绕三三与城里男子、翠翠和傩送的首次会面展开,情节冲淡平和、具有生活化。
④主题上,旨在展现山野乡村、边陲小城即乡土社会中和谐友爱的人情之美、率真质朴的人性之美和恬静美好的风物之美。如《三三》中关于溪鱼的对话、《边城》二老的邀请等都体现了对主题的达成。
⑤语言上,具有浓郁的乡土色彩和口语气息。如“红叶”“悖时砍脑壳”等体现了语言的地方性特质;人物对话的语言直白口语,呈现出扎根生活、贴近生活的活泼自然。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分别是三三用来奚落、作弄城里人的得力帮手”理解不恰当,三三只是想象,而未实际奚落、作弄,那么狗也就不能说是“用来奚落、作弄城里人的得力帮手”了。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C.“体现了三三对陌生男子的好感和亲近”理解不妥。体现的是三三作为自然健康的少女纯真天然的特点。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
由原文“听到两个人说到城里甚么人甚么事情,又听到说学务局要办学校,因为这两人全都不知道有人在后面,所以自己觉得很有趣味”,可看出三三听到两人的说话,觉得很有趣,觉得没有被对方觉察很得意;
由原文“到后又听管事先生提起碾坊,提起妈妈怎么好,更极高兴”,可看出他们背后夸赞妈妈,三三更高兴了;
由原文“那管事的先生笑着说:‘少爷欢喜,要总爷做红叶,可以去说亲。’三三停顿了一下,把两个指头紧紧地塞了耳朵”,可看出说到给年青男人说亲,三三“塞了耳朵”,感到害羞;
由原文“她想知道那个由城里来好像唱小生的人还说些甚么,所以不久就仍然跟上前去”,可看出三三“跟上前去”,对他们下面的谈话内容感到好奇;
由原文“就只听那个管事先生一人说话:‘做了碾坊主人,别的不说,成天可有新鲜鸡蛋吃,也是很值得的!’话一说完,两人又笑了”“脸上发着烧,十分生气”“你要我嫁你,我偏不嫁你!我家里的鸡就是成天下二十个蛋,我也不会给你一个吃”,可看出听到两人说笑三三和年轻男人成亲后的生活,三三害羞、生气。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人物方面:《三三》 中的三三是一个天真无邪、好奇心强的乡村少女,她的纯真与懂事让人印象深刻。而在《边城》中,翠翠则是另一位乡村少女的代表,她同样有着纯净的心灵和坚强的性格。两位主人公都展现了乡村少女的烂漫纯粹,展现出自然、蓬勃的生命活力,体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深厚情感。
环境方面:两部小说都精心描绘了湘西地区的淳朴美好的乡村社会。《三三》和《边城》中的乡村宁静而和谐,溪水潺潺,田园风光如画,展现了远离尘嚣的美,山水相依。人物的日常生活也充满了边民的淳朴自然的感觉,家常聊天,端午龙舟赛等日常再现,增强了小说的地域特色和当地友善、温暖的风土人情,也凸显了作者对乡土的深厚情感。
情节设置方面:《三三》 和《边城》都采用了较为简单的叙事结构,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乡村生活的美好。《三三》讲述了三三与亲管事先生、城里男子等人的交往故事,《边城》 则围绕着翠翠与傩送的首次会面展开,通过这些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纯真与和谐,情节冲淡平和、具有生活化的特点。
主题方面:两部小说在主题上都表达了对乡土生活的赞美与怀念,都传递出对人性的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通过三三关于溪鱼的对话,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体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追忆。通过翠翠与二老的对话,以及二老邀请翠翠到家等爷爷的情节,表达了对乡土的珍视与传承。
语言运用方面:具有浓郁的乡土色彩和口语气息。《三三》 和《边城》的语言都清新自然,质朴而富有诗意,能够很好地展现乡村生活的韵味。如当地的方言“红叶”,“悖时砍脑壳”等体现了语言的地域性特点。“三三,三三,你来,你鱼都被人捉完了!”“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对白口语化,呈现出扎根生活、贴近生活的活泼自然。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①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选自苏轼《贾谊论》,有删改)
材料二:
余少读苏轼所为《贾谊论》,谓非汉文不能用贾生,乃贾生之不能用汉文尔。吾未尝不伏苏氏论人之当,揆事之长,而叹贾生之无辞以自解。其后得班史之所著《传》而读之,然后知苏氏之工于揆事,急于持论,而不尽悉故实也。夫贾生之始建议改正朔,易服色,官名,兴礼乐,固非绛、灌之所喜,而实亦非绛、灌所深恶也。其所深恶者,在遣功臣列侯就国而已,故假以纷更之罪而之帝,帝亦因其谮而姑出谊以慰安,欲老谊材而后用之耳,非果于弃谊也。其所上《治安策》,有可为痛哭、长太息者,盖在召对宣室与傅梁②之后也,所谓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者,岂实录哉?史既称绛、灌之恶之,而绛侯之就国,以一言告讦而逮系,谊以待大臣之礼风谏,而上遂幡然改。谊不绛侯之怨是修,而修国体,抑厚也!刘向所以深惜之,而轼不之知也。
(选自王世贞《书贾谊传及苏轼所著论后》,有删改)
[注]①“痛哭”:贾谊《治安策》中谈及当时形势,有“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这样的话。②傅梁:贾谊曾被封为梁王的太傅。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谋之A一不见B用C则安D知终不复用E也F不知G默默以待其变H而自残至此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之,这样,与《报任安书》“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的“之”意思相同。
B. 制,制定,与《项脊轩志》“其制稍异于前”的“制”意思不相同。
C. 谮,中伤,与《屈原列传》“谗谄之蔽明也”的“谗”意思相同。
D. 何,多么,与《贺新郎》“问长缨何时入手”的“何”意思不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将情浓于骨肉的开国功臣和初出茅庐的洛阳少年进行对比,从而说明汉文帝不用贾谊的客观原因。
B. 苏轼认为贾谊如果能处理好自己和天子大臣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在全天下随自己心愿去做事,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志向抱负。
C. 苏轼认为,贾谊哀叹自伤以至于早逝是因为他不擅长处理逆境以及胸襟狭小,但字里行间也对其遭际流露出惋惜之情。
D. 王世贞认为汉文帝并不是真的想弃贾谊而不用,只是想暂时让贾谊离开权力斗争中心,以保证贾谊的安全和抚慰他,等他才华老练之后再召回重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有远举之志。
(2)然后知苏氏之工于揆事,急于持论,而不尽悉故实也。
14. 苏轼认为贾谊“量小”且“识不足”,王世贞对此如何反驳?
【答案】
10. CFH 11. A 12. D
13. (1)我看他经过湘水作赋凭吊屈原,抑郁愁闷,有走避远方的想法。
(2)这之后明白苏轼擅长于揣测世事,着急于提出主张,却不能完全详尽地叙述缘由和实情。
14. ①贾谊并非在短时间内就立刻向皇帝痛哭,时间先后不对,无法说明其气量小。②面对和自己有仇怨的绛侯,贾谊从治国角度为之辩护,识大体,可见他并非见识不足。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自己的谋略一次不被采用,又何以见得最终都不会被采用呢?不懂得默默地等待时势的变化,却自我摧残到这种地步。
“夫谋之一不见用”是被动句,“见”表被动,谓语为“用”,这是主谓句,至此结构完整,“则”是连词,一般放于句首,应在“用”后面即在C处断开;
“也”为句末语气词,应在“也”后面即在F处断开;
“待”的宾语为“其变”,应在“变”后面断开,即在H处断开。
故选CF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意思相同”错误。之:这样;/结构助词,的。句意:下面能够得到周勃、灌婴这班元老大臣的支持。/是只有那些卓越洒脱不平常的人才被称颂。
B.正确。制:制定;/形制。句意:制定官名。/它的形制和以前稍微不同。
C.正确。两字均为“中伤,说别人坏话”。句意:所以他们借变乱更易罪名向皇帝说贾谊的坏话。/眼睛也被谗言谄媚所遮蔽。
D.正确。何:多么;/什么,表示疑问。句意:多么宽厚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请得长缨。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以保证贾谊的安全和抚慰他”错误。由原文“帝亦因其谮而姑出谊以慰安之,且欲老其材而后用之耳,非果于弃谊也”可知,“慰安”的对象是周勃灌婴等人,且“安”不是安全的意思,是“安抚”的意思。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为”,作;“吊”,凭吊;“纡郁”,抑郁;“远举”,走避远方。
(2)“然后”,这样以后;“工”,擅长;“揆”,揣测;“故”,缘由。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其所上《治安策》,有可为痛哭、长太息者,盖在召对宣室与傅梁之后也,所谓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者,岂实录哉?”可知,贾谊并非在短时间内就立刻向皇帝痛哭,时间先后不对,无法说明其气量小。
由原文“谊以待大臣之礼风之,而上遂幡然改。谊不绛侯之怨是修,而修国体”可知,贾谊面对和自己有仇怨的绛侯,不计较私人恩怨,而是从治国角度为之辩护,以待大臣之礼的角度为之辩护,体现出他识大体,可见他并非见识不足。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一个人有才能并不难,怎样使自己的才能得到运用才真正困难。可惜啊! 贾谊有辅佐帝王的大才,却不能使才干得到发挥。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绛侯周勃亲自捧着皇帝的玉玺交给汉文帝,灌婴统兵几十万来决定刘、吕两大政治势力的胜负,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老部将,那种君臣之间生死与共、相互投合的亲密情分,岂止是父子兄弟的骨肉之亲才有的呢?贾谊,不过是洛阳城里的一个年轻后生,却想让皇帝在一朝一夕的短时间里,完全抛弃元老勋臣和既定国策,另搞新的一套,也就太难了。作为贾谊,如果上面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下面能够得到周勃、灌婴这班元老大臣的支持,从容不迫地跟他们搞好关系,逐渐渗透同他们结成深交,使得皇帝不猜疑他,大臣不忌恨他,然后才能使整个国家按照自己的主张去治理,不超过十年,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哪有在刚见面站着交谈的顷刻之间,就突然对皇帝谈论值得痛哭流涕的天下形势呢?我看他经过湘水作赋凭吊屈原,郁结着忧郁愁闷,心情激荡不安,有高飞远举的退隐之意,后来终于因为自伤怀才不遇、忧愁哭泣而过早去世。这正是不善于在困窘不得志的逆境中生存的表现啊。自己的谋略一次不被采用,又何以见得最终都不会被采用呢?不懂得默默地等待时势的变化,却自我摧残到这种地步。唉!贾谊是志向远大而器量狭小,才能有余而识见不足啊。
材料二:
我年少时独苏轼写的《贾谊论》,他说不是汉文帝不重用贾谊,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抱负。我不是不敬佩苏轼评论人的得当和揣测世事的突出,只是感慨贾谊没有办法用言辞为自己辩解。后来读到班固史书中论述的《贾谊传》,这之后明白苏轼擅长于揣测世事,着急于提出主张,却不能完全详尽地叙述缘由和实情。贾谊刚开始建议修改历法,变更服饰颜色,制定官名,新建礼乐制度,本不是周勃、灌婴喜欢的事情,但实在也不是周勃、灌婴特别厌恶的事情,他们厌恶贾谊的地方,是贾谊建议遣散功臣列侯前往自己的封地,所以他们借变乱更易的罪名向皇帝说贾谊的坏话,皇帝也因为他们的诬告暂且贬黜贾谊来慰藉安抚他们,也想要历练他的才干后再重用他,不是真的不用贾谊。贾谊他进奉的《治安策》,其中确实有表现贾谊痛苦、叹息的地方,(但)这是在宣室召见对话和给梁王做王傅后面发生的事情,(苏轼)所说的短时间内就立刻向人痛哭,哪里是真实的记录啊?史书上已经说周勃、灌婴等人厌恶贾谊,但是周勃到了自己的封地后,因为他人的诬告之言被逮捕囚禁,贾谊用对待大臣的礼的怨恨节含蓄地劝告皇帝,然后皇帝就马上更改(命令)。贾谊不计较周勃对自己,而是计较治国之法,多么宽厚啊!(这是)刘向为贾谊深深惋惜的原因,但是苏轼不知道这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庄酒后
王绩
郊扉乘晓辟,山酝及年开。
柏叶投新酿,松花泼旧醅。
野妻临瓮倚,村竖捧瓶来。
竹瘤还作杓,树瘿即成杯。
北潭因醉往,南亩带星回。
田家多酒伴,谁怪玉山颓①?
[注]①玉山颓,形容喝酒倾倒的样子。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二两句写天刚亮诗人就打开院门,拿出自酿美酒;“山酝”二字点题,引出下文。
B. 五、六两句中,“野妻临瓮”“村竖捧瓶”具有画面感,描绘了率性随意的生活场景。
C. 九、十两句中,“因醉往”“带星回”写出了诗人酒后畅游的快乐和勤于农事的辛劳。
D. 作者在诗中描写了村居时的生活情景,语言朴实生动,情感率真,诗风远追陶渊明。
16. 本诗与杜甫的《客至》都写到酒的多少,前者写“多酒伴”,后者写“尽余杯”,两者蕴含的情致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
【答案】
15. C
16. 情致不相同。①杜诗中,“尽余杯”指诗人邀请邻翁一饮而尽,表现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热情待客的诚恳,流露出真挚诚朴的情怀。②王诗中,“多酒伴”指诗人开怀畅饮,一醉方休,表现村居生活的怡然自得,流露出旷达不羁的情怀。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勤于农事的辛劳”表述错误。此诗主要围绕“春庄酒后”着笔,写王绩夫妇受邀到某一村子参加“酿酒大会”的全过程。在这里,诗人并没有参加农事,而是参加宴会很晚才回来。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杜诗《客至》中,“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这两句把客至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自己陪客人喝酒还不尽兴,干脆隔着篱笆把邻居老翁招呼过来,“尽余杯”指一饮而尽,这是待客最热情诚恳的表现,表现了诗人有客来访的欣喜和热情的待客之道,流露出真挚诚朴的情怀。
王诗主要写王绩夫妇受邀到某一村子参加“酿酒大会”的全过程。“田家多酒伴,谁怪玉山颓?”,“多酒伴”可见诗人爱酒,传说王绩的妻子也好酒,夫妇感情甚笃,因而无论是王绩喝醉了倒下还是妻子喝醉了倒下,诗人都觉得是一种乐事,并不会怪罪对方,从中可见村居生活的怡然自得,流露出旷达不羁的情怀。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总结种树经验时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喻,表明种植时精心培育,种植后“勿动勿虑”才是保持树木天性的最佳方式。
(2)青年人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的号召,做调查研究时应避免出现苏轼《石钟山记》中提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做法。
(3)南宋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号召有志之士要投笔从戎,不要空发感慨。
(4)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京华”,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 (2)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3)快投笔 莫题柱 (4)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惟悴/忆昔游京华,自言生羽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以下字词:莳、置、臆、投、柱、薄、骑。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份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年的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容。她要用行动证明。
证明什么呢?①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②我有点懂了奶奶的心思: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④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所以冬天,所有的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
在《奶奶的星星》里我写过:她学《国歌》一课时,把“吼声”念成了“孔声”。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选自史铁生《老海棠树》,有删改)
18. 下列关于第二段文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句中“未必不能”换成“能”,意思不变。
B. ②句中“我有点懂了”与“奶奶的心思”互换位置,与上文衔接更好。
C. ③句中“大概”可以换到“这”的后面。
D. ④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
19. 下列选文句子中加点的“什么”,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证明什么呢?
B. 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
C. 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
D. 您以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连续使用三个不同的标点符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1. 拟从用词的角度,为《老海棠树》写一篇语言鉴赏札记。请以选文最后两段为例,列出两个鉴赏要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
18. A 19. D
20. ①首先用句号表示平静,接着用感叹号表示惊讶,最后用延长声音的破折号表示等待,②表明恳求原谅的语气逐渐增强,突出自己因失语伤害奶奶而深感愧疚。
21. ①用词准确传神。如通过“立刻”“不语”“唯”“低头”,准确形象地表现奶奶失落与沉默的状态。②用词富有感染力。如“收紧”,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让读者迅速进入文中的情感氛围。③用词朴素自然。如“窗外,风中”等,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简单而充满画面感。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标点符号、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
A.“意思不变”错误。“未必不能”的可能性比“能”更小,奶奶因为政治成分不好,有正式工作的希望渺茫,自食其力的可能性不大。
B.正确。“奶奶的心思”就是上文的“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我有点懂了”与“奶奶的心思”互换位置,与上文衔接更好。
C.正确。“大概”换到后面修饰的是“就是”,没有语病,可以换。
D.正确。“她说过:得跟上时代”是“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的具体内容,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的能力。
D.“什么”表示虚指,实际指地主,因怕刺激奶奶而不明说。
其余三项表示疑问。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句号通常用在陈述句后面,此处看到奶奶的反应,“我”感觉有些不安,但还没有意识到严重性,用句号表示语调很平静。
叹号表示感叹,“我”叫了一声“奶奶”,发觉她没有反应,意识到自己的话可能伤害到了奶奶,用感叹号表示惊讶,感情强烈。
破折号放在“奶奶”的称呼后面,表示声音的延长,因为接连叫了奶奶两次,她都没有回应,“我”有些焦急,破折号带点祈求原谅的意思,等着奶奶的回应。
三个标点符号,“我”的情感逐渐变化,不安增加,语气增强,希望得到奶奶的原谅,突出自己因失语伤害奶奶而深感愧疚。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后两段主要写奶奶努力学习,“我”无意中伤害奶奶的故事。因为涉及到人物和事件,鉴赏用词时可以从描写角度鉴赏,如环境描写的用词,人物描写的用词等。
首先,用词准确传神。如“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在“我”说出“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这几句描写奶奶当时的反应,其中“立刻”“不语”写出奶奶的沉默,“唯”“低头”写出奶奶的动作,她因“我”的话而失落,沉默是因为不知道还能怎么办。
其次,用词富有感染力。如看到奶奶的沉默和失落,“我的心一下子收紧”,“收紧”用来描写“我”的感受,生动形象,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我”的不安,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用词朴素自然。如“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描写冬天的场景,“窗外,风中”“敲打”“摩擦”等词,简单朴素,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充满画面感。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韩愈曾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从师而学”是否不再那么重要?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韩愈《师说》中一句话引出,强调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师学习可以解决疑惑,可以提升自我等。并且中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从师而学”是很自然的选择。然后结合当下社会具体现实,当今社会获取知识、学习技能、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于是引出本次作文探讨的话题:“从师而学”是否不再那么重要?
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思考,我们要向老师学什么。从知识的积累层面说,任何一个人的学识都不能与如今的互联网相比,“百度一下”,你能够轻松获取想要的知识。然而从知识的获取到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学识,这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缺少老师的点拨,可能那些知识永远不能为你所用;同样,从知识获取到技能获得更需要训练、实践的参与,这就是为何现在有很多技校依然采用“师傅带徒弟”这样的做法进行学习和训练,老师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者,更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出问题,带领你成功“避坑”。对于道理的获取也是如此,如果缺少有经验的老师的引导,对道理的把握总是流于肤浅,孔老夫子采用的教学方式如今依然盛行,在班级授课的环境中,师生共同交流、探讨,能够更快提升对知识、道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由此可见,“从师而学”在当今时代不仅重要,而且对于“师”的要求更高,老师的素养、引导能力、启发能力等,是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因素。
写作时可以先肯定当今时代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然后提出问题:“从师而学”是否不再那么重要?接着从不同角度分析“师”在当今时代的重要价值,指出当代时代需要更高素质的老师;最后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 ,“从师而学”依然重要 ,或者更加重要,告诫青年,要践行中国自古以来的尊师之道,多向老师请教,把学识、技能、素养提升到更高层次,为个人理想的实现和国家强盛做出贡献。
立意:
1.“从师学习”永不过时。
2.拨云见日,“从师学习”更重要。
3.践行尊师之道,谨记从师学习。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