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2025届新高三年级入学摸底考试语文及答案(第4期)

[复制链接]
qinzusong 发表于 2024-7-27 22:45:09|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学术讨论常有助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与同事或与外行们讨论问题,可能在下列某一方面有所帮助。
别人可能提出有益的建议。他很难直接指出摆脱困境的解决方法,因为他不可能比研究该问题的科学家拥有更多的专门知识。但由于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他可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提出新方法。甚至外行有时也能提出有益的建议。例如,采用琼脂作细菌学中的固体培养基就是柯赫的同事赫西的妻子建议的。一个新设想可能由两三个人集中他们的知识或设想而产生,而他们中任何一个凭个人的知识都无法提出这样的新设想。
讨论是披露谬误的宝贵方法。以错误知识或可疑推理为基础的设想,可以通过讨论得到纠正;同样,盲目的狂热可被遏制,并及时受到制止。一个无法与同事谈论自己工作的、与世隔绝的科学家,常因追踪错误的线索而浪费时间。
开展讨论和交流观点往往使人振作,给人以激励和鼓舞。特别在人们遇到困难,感到烦恼的时候。我相信,讨论的最宝贵作用在于帮助人们摆脱那种已经形成了的、事实证明是无成效的思想习惯,也即是说,摆脱受条件限制的思考。
讨论必须在互相帮助、互相信任的气氛中进行,人们必须作出自觉的努力,以保持开放的、善于接受他人意见的胸襟。参加讨论的人数通常以不超过六人为宜。在这样规模的小组中,没有人会怯于承认对某些事物的无知,并从而纠正错误,因为在知识高度专门化的今天,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自觉无知和学术诚实,对研究人员来说,是两个重要的品格。自由讨论需要一种绝不因为是权威或受尊重的意见而有所拘束的气氛。
罗伯逊讲过生化学家洛布的故事:当课后一个学生问洛布问题时,他作了很有特点的回答:“我回答不出你的问题。因为我自己还没有看过教科书的那一章。不过你明天来的时候我已经看过了,我也许能够回答你。”学生常常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老师无所不知,他们不知道教员要花很多时间备课。不仅一个教科书的作者不能把书中的全部知识装入脑中,而且,一篇研究论文的作者也要不时参看论文来回忆他自己所做研究的细节。
在实验室三五成群共进午餐或共用午后茶点是个好习惯,可提供大量机会进行这些非正式的讨论。此外,举行略微更加正式的讨论会或午茶会,在会上,研究工作人员提出在研究之前、研究之中以及研究结束后他们各自的问题,也是有益的做法。同一机构或部门的研究工作人员交流各自的兴趣和问题,对于促成一种激励思想的工作气氛大有好处。热情是具有感染力的,是防止意气消沉的最好保障。
(摘自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
材料二:
心理学家注意到,我们一旦犯了错误,比如把一大串数字加错了,往往有一再重复这个错误的倾向。这种现象被称为固执性错误。思考问题时情况也一样,我们的思想每采取特定的一次思路,下一次采取同样思路的可能也就越大。在一连串的思想中,一个个观念之间形成了联系,这种联系每利用一次就变得越加牢固,直至最后。这种联系紧紧地建立起来,以致它们的连结很难破坏。这样,正像形成条件反射一样,思考容易受到条件的限制。更多试题及答案关注公众号
我们很可能具备足够的资料来解决问题,然而,一旦采用了一种不利的思路,问题考虑得越多,采取有利思路的.可能性就越小。正如尼科尔所说:“面临困难的时间越长.解决困难的希望越小。”
思考还因向别人学习而受到条件的限制:这种学习可以感通进别人的口授,也可以是阅读别人的著作。在第一章里我们讨论了不加批判的:阅读对创造性的不利影响。确实,一切学习都使思想受到限制。然而,我们这里所关注的条件限制的影响,是不利于我们的直接目的,即促成独创思想的那些影响。这就不仅仅牵涉到学习错误的观点,或受错误观点所限制,因为,正如我们在第一章中所看到的:阅读,即使是阅读真理,对于独创精神也可能有不利的作用。
使我们的思想摆脱条件限制的两个主要方法是暂时放下并开展讨论。如果把问题搁置数天或数周再回到问题上来,这时,旧有的联想或部分地被遗忘,或变得淡薄。而且,我们常常得以从新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从而产生了新的设想。把写好的论文搁置一旁数周的做法,很能说明暂时放下的好处。等到回过头再来看的时侯,先前被疏忽的缺陷暴露得十分明显,恰当的新见解也可能跃入脑际。
讨论有助于突破固定了的陈旧思路。在给别人,特别给一个不熟知本学科的人解释问题的时候,必须阐明并详述那些过去想当然接受的方面,这梯就不能再采用熟悉的思路。常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向另一个人讲解的时候,对方未发一语,我们就想到了一个新念头。授课时也如此,因为当教师在作讲解的时候,他自己比以前“看”得更清楚了。对方的问题哪怕是无知的问题,也可能使讲述者打破已形成的思想联系,哪怕只是为了讲清这一建议的无用;而且,这可能使得讲述者看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或是看到先前未曾注意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现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提问题对思想产生的影响可比喻为拨火对火的助燃,它扰乱孓原有固定的.安排,带来了新的配合。由于扰乱了固定的思路,同不熟悉本学科的人进行讨论可能帮助更大,因为亲近的同事之间很多思想习惯都是共同的。
(摘自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因为知识背景、观察角度的不同,他人可能会提出对于专业科学家来说有益的新方法。
B.发现自己无知,并敢于承认自己无知,在学术上保持诚实,是科学研究者的重要品格。
C.文中举生化学家洛布的事例是为了证明,即使是老师也会有所不知,因此要学会包容。
D.开展讨论,除了可能披露谬误、获得有益建议之外,还可能给研究者带来精神的鼓励。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学术讨论不应该只局限于在同事间进行,有时候外行的建议对我们也会有所启发。
B.讨论需要互助、信任、无拘束的氛围,参与讨论者不能以权威自居,要敢于发言。
C.一切学习包括对真理的学习,都可能使思想受到限制,开展讨论有利于摆脱限制。
D.教师授课时看问题会比以前更清楚:他能区分无知的问题,看到新方法和新联系。
3.下列选项甲,能够用来支撑材料二第 .段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A.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B.亚里士多德: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C.罗素:我不敢说我会为我的信仰献身,因为我可能是错的。
D.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材料二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看”字,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
5.请你结合上述两则材料,针对我们当下的课堂讨论,向老师提出合理的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
李 娟
①我从乌鲁木齐回来,给家人买回两只小兔子。卖兔子的人告诉我:“这可不是普通兔子,这是‘袖珍兔’,永远也长不大的,吃得又少,又乖巧。”所以,一只非得卖二十块钱不可。
②结果,买回家喂了不到两个月,每只兔子就长到了好几公斤。比一般的家兔还大,贼肥贼肥的,肥得跳都跳不动了,只好爬着走。真是没听说过爬着走的兔子。而且还特能吃,一天到晚三瓣嘴咔嚓咔嚓磨个不停,把我们家越吃越穷。给它什么就吃什么,毫不含糊。
③还有一次,我从乌鲁木齐回来,带回了两只“金丝熊”。我觉得“金丝熊”看起来要比上次的兔子可靠多了,而且要更便宜一些,才五块钱一只,就买回去了。我妈一看,立刻骂了我一顿:“五块钱啊?!!这么贵!真是,家里还少了耗子吗?到处都跑的是,还花钱在外面买……”我再仔细一看,没错,的确是耗子,只是少了条长尾巴而已……
④只要我从乌鲁木齐回来,一定会带很多很多东西的。乌鲁木齐那么大,什么东西方便。可那个……我万万办不到。
⑤家里还需要二十到三十公斤马蹄铁和马掌钉。杂货店里的货架上也空空落落的,香烟和电池一个月前就脱销了。
⑥可是我回家,所能带给大家的东西不是神气活现的兔子,就是没尾巴的耗子。
⑦我在乌鲁木齐打工,没赚上什么钱。但即使赚不上钱,还是愿意在那个城市里待着。乌鲁木齐总是那么大,有着那么多的人。走在街上,无数种生活的可能性纷至沓来,走在街上,简直想要展开双臂走。
⑧晚上却只能紧缩成一团睡。
⑨被子太薄了,把窗帘啊什么的全拽下来裹在身上,还是冷。身上还穿着大衣,扣子扣得一丝不苟,还是冷。
⑩后来我给家里打电话,妈妈问我:“还需要什么啊?”我说:“不需要,一切都好。就是被子薄了点。”于是第二天晚上她就出现在我面前了,扛着一床厚到能把人压得呼吸不畅的驼毛被。她挂了电话,立刻买来驼毛洗了,烧旺炉子烘干,再用柳条儿抽打着弹松、扯匀,细细缝了纱布,熬了一个通宵才赶制出来。然后又倒了三趟班车,坐了十多个钟头的车赶往乌鲁木齐。
⑪我又能给家里带来什么呢?
⑫我买过咸烧白。一碟一碟放在超市里的冷柜里,颜色真好看,和童年记忆里的一模一样。外婆看了也很高兴,我在厨房忙碌着热菜,她就搬把小板凳坐在灶台边,兴致很高地说了好多话,大都是当年在乡坝吃席的趣事。等咸烧白蒸好端上来时,她狠狠地夹了一筷子。但是勉强咽下去后,悲从中来。
⑬——不是过去喜爱过的那种,完全不一样。乌鲁木齐的东西真是中看不中用。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一些过去的事物、过去的感觉,永不再有了。她九十多岁了,再也经不起速度稍快一些的“逐一消失”。
⑭我不在家的日子里,兔子或者没尾巴的小耗子代替我陪着我的家人。兔子在房间里慢慢地爬,终于爬到外婆脚下。外婆缓慢地弯下腰去,慢慢地,慢慢地,终于够着了兔子,然后吃力地把它抱起来。她抚摸兔子倒向背后的柔顺的长耳朵,问它:“吃饱没有,饿不饿?”——就像很早很早以前,问我“吃饱没有,饿不饿”一样。天色渐渐暗下来,又是一天过去了。
⑮还有小耗子,代替我又一年来到深山夏牧场,趴在铁笼子里,背朝广阔碧绿的草原。晚上,妈妈脱下自己的大衣把笼子层层包裹起来,但还是怕它冷着,又包了一层毛衣。寒冷的夜里,寂寞的没尾巴小耗子把裹着笼子的衣物死命地扯拽进笼子里,一点一点咬破。它们在黑暗中睁大了眼睛。
⑯尽管咬破了衣服,晚上还是得再找东西把它们包起来。妈妈点着它们的脑门大声训斥,警告说下次再这样的话就如何如何。外婆却急着带它们出去玩。她提着笼子,拄着拐棍颤巍巍地走到外面的草地上,在青草葱茏处艰难地弯下腰,放下笼子,打开笼门,哄它们出去。她努力地把手伸进笼子,把它们一只一只捉出来放到外面,让它们感觉到青草和无边的天地。阳光斜扫过草质,两只小耗子小心地触动身边的草叶,拱着泥土。
⑰当我还在乌鲁木齐的时候,想:给家里人买什么好呢?我拖着大编织袋在街上走啊走啊,看到了很多很多东西,有猫,有小狗。我看了又看,我的钱不多。有鞋子,有衣服,有好吃的。我想了又想,包里还能再塞进去些什么东西呢?这时我又看到干⑱又想起我拖着编织袋,怀里揣着“袖珍兔”的笼子回家的情景。
⑲回家的路真是漫长。夜班车坏了又坏,凌晨时分停在戈壁滩上一家孤零零的小饭馆门口。我坐在冰冷的车厢里冻醒了好几次,最后一次终于决定下车。我抱着笼子,走进饭店烤火。一个客人也没有,条桌和长凳都空空荡荡。胖胖的维吾尔族老板娘不知从哪里走出来,给我倒了热茶,还给兔子找来一块白菜帮子。那时我远在回家的路上,却已经感觉到家才有的温暖。更多试题及答案关注公众号
⑳在回家的路上,总是晕车,便坐到司机旁边的小凳上,抱着兔子笼笔直地挺着扑背坐着。又怕它会突然死去,便不时地伸手进去抚摸它。路边的树木在车灯的照耀下,向路心整齐地弯拱,形成神秘的通道。车灯只能打几米远,远处漆黑深沉,像一个洞穴。后来东方的天空渐渐有些亮了,我想着到家时会有的情景,终于歪倒在引擎盖子上睡着了。如此漫长的归途。
㉑兔子死了的时候,我妈对我说:“以后再也别买这些东西了,你能回来,我们就很高兴了。”我外婆对我说:“以后再也别买这些东西回来了,死了可怜得很……你回来了就好了,我很想你。”
㉒又记得在夏牧场上,下午的阳光浓稠沉重。两只没尾巴的小桃子在草丛里试探着拱一株草茎,世界那么大。外婆拄杖站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她那暂时的欢乐,因为这“暂时”而显得那样悲伤。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我”买回的东西虽然大都派不上什么用场,对此“我”心有歉疚,但这些东西却能表达“我”对妈妈和外婆的爱。
B.“我”在乌鲁木齐打工,虽然赚不了多少钱,但“我”愿意留在这里,因为“我”喜欢这座城市,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C.蒸好的咸烧白端来了,外婆“狠狠地”夹一筷子,“狠狠”这个词表现了外婆的饥饿和对眼前食物的好奇。
D.“我”感慨“如此漫长的归途”,既是因为回家的路漫长而艰辛,也是因为我迫不及待地想见到久别的亲人。
7.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都写到外婆带小耗子去草原上玩的情形,对这两处文字的鉴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两处描写外婆的文字,前者侧重描写外婆的动作,后者侧重写外婆的神态,都很富有画面感。
B.两处描写都充满诗意,耗子之“小”和世界之“大”形成鲜明对比,使人联想到生命的渺小。
C.两处文字分别通过回忆外婆对小耗子的温情呵护和充满爱意的“看”,细腻地表现了“我”对外婆的思念。
D.两处都写了草原上的阳光,作者借阳光突出了草原的生机勃勃,营造了一种温暖轻松的氛围。
8.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又能给家里带来什么呢?”蕴含着哪些丰富的情感。(4分)
9.本文叙事时空交错,但读来不仅不觉杂乱,反而格外动人,这一效果是如何取得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节选自《左传》,有删改)
材料二:
崔杼既弑庄公而立景公,杼与庆封相之,劫诸将军大夫及显士庶人于太宫之坎上,令无得不盟者。为坛三仞,坎其下,以甲千列环其内外。盟者皆脱剑而入,维晏子不肯,崔抒许之。有敢不盟者,戟拘其颈,剑承其心,令自盟曰:“不与崔庆而与公室者,受其不祥。言不疾,指不至血者死。”所杀七人。次及晏子,晏子奉杯血,仰天叹曰:“呜呼!崔子为无道而弑其君不与公室而与崔庆者受此不祥。”俯而饮血。
崔子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戟既在脰,剑既在心,维子图之也。”
晏子曰:“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吾以利,而倍其君,非义也。崔子!曲刃钩之,直兵推之,婴不革矣。”
崔杼将杀之,或曰:“不可!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今其臣有道之士也,又从而杀之,不可以为教矣。”崔子遂舍之。晏子曰:“若大夫为大不仁,而为小仁,焉有中乎!”趋出,授绥而乘。其仆将驰,晏子抚其手曰:“徐之!疾不必生,徐不必死,鹿生于野,命县于厨,婴命有系矣。”按之成节而后去。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崔子为无道A而弑其君B不与D公室E而与F崔庆者G此H不祥。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美,认为……美,与“单于壮其节”(《苏武传》)中的“壮”用法相同。
B.弑,意为“杀”,古代卑幼杀死尊长叫“弑”,多指臣子杀死君主,子女杀死父母。
C.与,指顺从。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中的“与”字意义相同。
D.疾,响亮、洪亮,与“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的“疾”意义和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崔武子杀齐庄公,与齐庄公不检点冇关,因为他与崔子所娶的棠姜通奸。
B.晏子虽立于门外,但并不打算为庄公而死;出于礼节,他入内伏尸而哭。
C.当崔杼逼众人脱剑入坎,盟督追随崔氏、庆氏时,唯晏子没有进入坎内。
D.虽然崔杼听从他人的意见没有杀晏子,但晏子对这种小仁小义不以为然。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4分)
(2)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吾以利,而倍其君,非义也。(4分)
14.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来看,晏子对君主的态度是否矛盾?请说明你的观点,并简要阐述理由。(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鸨①羽
《诗经·唐风》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②。王事靡監③,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④?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监,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注】①鸨(bǎo):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区,本性不喜栖木。②苞栩:丛密的栎树。栩:栎树。③監(gǔ):休止。④怙:依靠,凭恃。
1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诗每章都用“兴”的手法,从鸨鸟振翅飞翔、栖落树上起笔,以鸟的反常行为引出下文的叙写。
B.诗中反复出现的拟声词“肃肃”有摹声作用,既使诗歌有画面感,又营造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
C.本诗和《秦风·无衣》都表达了对无休无止的征戍的不满,批判了统治者穷兵黩武对百姓的影响。
D.本诗以鸨鸟隐喻底层百姓。以鸨鸟迫飞、不得其所的状态,反映百姓迫于征战、无以归耕的现实。
16.“重章叠句”是《诗经》语言的一大特点,有些诗句反复出现,但反复中又有变化。试结合这首诗每章的第二句(即“集于”句)和最后一句,说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艺术效果。(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界定“君子”的句子是“ , ”。
(2)《燕歌行并序》中,“ , ”两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一实一虚,写出了战士们打仗的辛苦和家中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3)古诗文中常用“美人”来比喻君主贤人或人生理想,比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 A 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朱子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你姑且闭目一思索,把这幅图画印在脑里,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意!一般人的生活枯燥,只是因为他们的那“半亩方塘”中没有 B ,没有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A. B.
19.下列各句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你就把这件事办妥了?真是太厉害了!
B.你就不会想想,这事为什么办成了这样?
C.你就再流泪,也于事无补啊!
D.你就会永远活在往事中,无法自拔,如果你不学会遗忘。
20.文中有几处在论述过程中有所省略,请你根据文意,将省略的部分补写出来。(4分)
(1)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 ),不空所以不灵。
(2)你的心境愈空灵,( ),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我家的后园有一棵紫薇。这棵紫薇有年头了,主干有茶杯口粗,高过屋檐。一到放暑假,它开起花来,真是“繁”得不得了。紫薇花是六瓣的,但是花瓣皱缩,瓣边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缺刻,所以根本分不清它是几瓣,只是碎碎叨叨的一球,当中还射出许多花须、花蕊。一个枝子上有很多朵花。一棵树上有数不清的枝子。真是乱。乱红成阵。乱成一团。简直像一大群幼儿园的孩子放开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乱嚷嚷。在乱哄哄的繁花之间还有很多赶来凑热闹的黑蜂。这种蜂不是普通的蜜蜂,个儿很大,有指头顶那样大,黑的,就是齐白石爱画的那种。这种大黑蜂分量很重。它一落在一朵花上,抱住了花须,这一穗花就叫它压得沉了下来。它起翅飞去,花穗才挣回原处,还得哆嗦两下。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比喻+通感”的手法,作者将满树“繁密的紫薇”,比作幼儿园里孩子们小嗓子“乱嚷嚷”的声音,这是比喻;同时将视觉形象化为了听觉形象,这是通感。请你仿写一个句子,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手法描写下文中的落在枝条上的大黑蜂,突出它的分量“很重”。(4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改写成“一棵树上有数不清的枝子。一个枝子上有花”,和原句比,哪一种写法更好?为什么?(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60分)
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家Ellen Langer曾做过一项研究,探索对出错的开放态度如何影响公众演讲焦虑。他们将参与实验者随机分成三组,让他们进行演讲:A组的参与者被告知“出错是糟糕的”;B组的参与者被告知“出错是难免的”;而C组的参与者被告知“演讲需要出一个错误,而且还可以出更多意外错误”。结果,C组的参与者在演讲中感到最不焦虑,他们组得到的观众评分最高。
作为一个即将进入高三的学生,以上材料会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见闻感受,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校联考联合体 2025届新高三年级入学摸底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要注意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作者举洛布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上段中所提到的“自觉无知和学术诚实,对研究人员来说,是两个重要的品格”这一观点,而不是为了说明“要学会包容”。)更多试题及答案关注公众号
2.D(选项内容见材料二最后一段。要注意论述语言的分寸感,“可能”这个词在本段一再出现,而选项的表述过于绝对。此外,“他能区分无知的问题”有误,原文为“对方的问题哪怕是无知的问题,也可能使讲述者打破已形成的思想联系,哪怕只是为了讲清这一建议的无用”。)
3.A(材料二第三段的中心句是首句“思考还因向别人学习而受到条件的限制”;但需要注意的是,下文中说到这种“限制”,“不仅仅牵涉到学习错误的观点,或受错误观点所限制”,也包括“阅读真理”。B项,亚里士多德的话强调的是对真理的热爱和遵从;C项,罗素的话强调的是怀疑自己的信仰选择有可能是错的;D项,陆游的诗句强调的是要实践。故选 A。)
4.①“看”加上引号,既有强调作用,也表特殊含义。(1分)②“看”在文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用眼睛发现”,而是“用头脑思考并且发现”之意。(1分)③用引号强调讨论的意义,在于对方的问题,可能使讲授者打破固有的思维,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或者发现新的联系。(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①老师要积极组织课堂讨论,因为讨论能够使师生共同成长,也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②老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因为学生的问题就像助燃剂,可以激活师生的思维;③老师在讨论时不宜以权威自居,要营造开放自由的讨论氛围。(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C(“狠狠”这个词表现的不是外婆的饥饿和对眼前食物的好奇,而是外婆对眼前这种曾经吃过的无比美味的食物的期待。)
7.D(“温暖轻松的氛围”错误,结尾处写“下午的阳光浓稠沉重”,这种氛围不是“轻松”的,而是伤感的。)
8.①深深的歉意。因为“我”所能带给家人的事物;大都是不中拥的东西,并不能解决家里的实际困难。②淡淡的伤感。“我”带给外婆的咸烧白使外婆悲从中来,使她想起来那些消失的过往,使“我”感受到外婆的无法逆转的衰老。③温暖和欣慰。因为妈妈和外婆虽然说“我”带回的东西没有用,但却对这些小动物呵护有加。这些小动物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代替“我”陪着亲人。(答对一点给1分,两点给2分,答对3点给满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文章内容紧扣标题,写了“我”所带回的事物:小兔子、小耗子、咸烧白,而“小兔子”则作为明线贯穿全文。②文章第①至⑬段,主要写“我”带回来的东西“不中用”,妈妈连夜赶做的被子却十分“中用”;第⑭段至结尾,主要写“不中用”的小兔子和小耗子在情感上的“中用”:代替“我”陪伴妈妈和外婆。这些东西是否“中用”,构成了文章的深层线索。
③小说打破时空顺序,但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则是作者与亲人之间浓浓的亲情,这种情感随着作者的叙述越来越浓烈。所以整篇文章并不杂乱,反而格外动人。(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0.ACG(句意:崔杼做了不仁道的事,弑杀了他的国君,不顺从公室而顺从崔、庆的人,会受到报应。)(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四处及以上不给分)
11.C(A项正确,两词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壮,认为……豪壮。B、D项正确。C项,“与”在文中意为“顺从”,而“夫人之相与”的“与”,意为“交往”。)
12.C(根据下文来看,晏子进入了坎内,因为他有进入坎内参与盟誓的过程,他只是没有脱剑入内,而且他所盟之誓和其他人不同。)
13.(1)侍奉君主的人,怎么能只为自己的俸禄?(臣子的职责是)保护国家。(计分点:臣,做臣子,或意译为“侍牵”;口实,俸禄;“社稷是养”,宾语前置句式;每点各1分。句意通顺计1分)
(2)你用武器劫持我,而使我改变心志,这不算是勇武;用利益诱惑我,使我背叛君王,这不算是仁义。(计分点:失,使……失去,意译为“改变”;回,使……回心转意,意译为“诱惑”;倍,通“背”,背叛;每点各1分。句意通顺计1分)
14.这是一道开放探究性试题。考生的答案要有观点且有分析,言之成理。
示例一:不矛盾。从材料一看,晏子反对“恐忠”。晏子认为君主所作所为必须符合道义,君主如果是为天下而死,则臣子应该以死效忠,如果是为了私事而死,则不必;(2分)从材料二看,崔、庆二人逼晏子等人顺从二人,背叛公室;晏子宁死不从,因为他必须对公室忠诚。(2分)效忠公室和效忠庄公不是同一件事。所以晏子对君王的态度并不矛盾。(1分)
示例二:矛盾。从材料一看,晏子反对“愚忠”。晏子认为君主所作所为必须符合道义,君主如果是为天下而死,则臣子应该以死效忠,如果是为了私事而死,则不必;(2分)而材料二中,晏子在盟暂时说:“崔子为无道而弑其君”,他指贵崔子的弑君行为是无道之举,是大不仁之事,又表现出对庄公这个无道之君的忠诚。(2分)所以,两则材料中,晏子对君主的态度有矛盾之处。(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悄给分)
15.C(《秦风·无衣》没有表达对帝王征戍无休无止的不满,也没有表达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批判。)
16.①拓展了诗歌的意境。“集于苞栩”“集于苞棘”“集于苞桑”,这几句诗,写鸟儿的栖息地从栎树、棘树到桑树,不断变化,诗的意境随之不断拓展,使鸟儿居无定所、迁徙不定的情状宛在眼前。②使主人公的情感表达得更为强烈,更为具体。从“曷其有所”“曷其有极”到“曷其有常”,具体而深入地表达了人们居无定所的愁苦无奈,对连年征战、繁重征役不知何时能结束的批判和控诉,对因征役无法正常进行农事耕作的抗议。③使诗歌富有音韵美。“栩”“棘”“桑”,“所”“极”“常”,分别与每章各句中的最后一个字押韵,使诗歌每章都押韵,每章又押不同的韵,整饬中有变化,富有韵律美。(每点3分,答对两点给满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1)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2)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3)示例一: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示例二: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赤壁赋》)(每空1分)
18.示例:A麻木不仁(形容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B天光云影(本义:由于水波荡漾而造成的倒映景象的特点;引申义:宇宙间的森罗万象,能够现于人心/外界的景象一旦映在它的水波上,就形成活泼的意态。)(每空1分)
19.C(文中的“就”是连词,是”即使”之意,表让步假设,与C项同。A项中的“就”是副词,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B项中的“就”是副词,表反问,意为“难道”;D项中的“就”是连词,表顺承关系。)
20.示例:(1)太忙所以不空 (2)对物界的感受愈敏锐(愈能领略物界的趣味)(每处2分)
21.示例:大黑蜂黑沉沉的,落在枝条上,仿佛琴键上弹下的一个重重的音符。(计分:使用了比喻,计2分,使用了“比喻+通感”,计4分)
22.①从与上下文的关联来看,原句更好。因为改句是从整体到局部.即从写“一棵树”到弯枝子、枝子上的花;而原句是从“一个枝子”到“一棵树”,是从局部到整体。且原文中此句上文的内容写“紫薇花”的形状,下文写整株树“乱红成阵”,原文的顺序是从局部写到整体。所以原句更符合原文的逻辑顺序。(3分)②原句用“很多朵”写花之多,用“数不清”写枝子之多,从“很多朵”到“数不清”,从数量上有层次地写出了紫薇花之“繁”,比改句更好。(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3.一、审题提示:
(1)关于关键概念。实验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是“出错”,与之相关的一个专业术语叫“容错率”。容错率是一个管理学概念,通俗地说,容错率就是指允许错误出现的范围和概率。三组实验是为了研究对出错的开放态度如何影响公众演讲焦虑。所以,另一个关键词是“焦虑”。
(2)关于材料的观点。实验所揭示的规律是:容错率高的人,对出错持开放态度的人,心态放松,不焦虑,演讲的效果最好。所以,作文题的立意是:对于出错要持宽容开放的态度。
(3)关于作文的写作重点。材料的立意并不多元,本题着重考查学生论证分析的能力,学生要能深入论证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要提高容错率?为什么要对“出错”持开放包容的态度?
(4)关于写作的现实针对性。考生要关注写作提示中“作为一个即将步入高三的学生”这一身份,要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和见闻感受写作,说真话,说实话,让作文接地气。
二、评分标准
(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
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2)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评分细则】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所涉及的范围、情境及任务要求,与之相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之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关注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崔武子看见棠公的遗孀棠姜觉得(她)很美,于是就娶了她。齐庄公与棠姜私通,崔武子便弑杀了他。
晏子站在崔家的门外。他的左右问道:“你打算为他而死吗?”晏子说:“国王只是我一人的君主吗,我为什么要为他而死啊?”手下人又问:“准备逃出齐国吗?”晏子说:“我有什么罪吗,我为伊么要怂亡呢?”手下人说:“回去吗?”晏子说:“君主死了,回哪呢?统治百姓的人,怎么能凌驾于百姓之上呢?(君主的职责)是掌管国家。侍奉君主的人,怎么能只为了自己的俸禄?(臣子的职责)是保护国家。因此君主为国家社稷死,那么臣子就该随他死;君主为国家社稷逃亡,那么臣子就该随他逃亡。如果是为他自己(而)死,为他自己逃亡,不是他的私密昵友,谁敢担这份责啊?况且他人立了君主却要将他杀死,我怎么能随他去死?怎能为他去逃亡呢?又怎能回去呢?”(崔武子家的)大门打开,晏子进入,将庄公的尸体放在腿上大哭,哭完后站起来,在地上跳了三次才离去。有人对崔武子说:“你一定要杀了他。”崔武子说:“他是民众所拥戴的人,放过他,可以得民心。”
材料二:
崔杼弑杀了庄公后扶立景公,崔杼和庆封分别担任辅佐者(国相)。他们劫持诸位将军、大夫和有名望的士人及庶人到了太庙的一个大坑上,下令不允许有不参加盟誓的人。他们筑起三仞高的大坛,下面挖了坑,用干列甲士里里外外包围起来。盟誓者都解下了佩剑进入里面,只有晏子不肯那样做。崔杼允许他(佩剑进入)。有胆敢不参加盟誓的人,就用戟钩着他的脖子,用剑指着他的心口,命令他自己发誓说:“不顺从崔、庆而顺从公室的话,会遭受报应。声音不响亮,手指不沾到歃血的人将被杀死。”被杀死的有七人。依次轮到晏子,晏子捧起装满歃血的杯子,仰天叹道:“啊,崔杼做了不仁道的事,弑杀了他的国君,不顺从公室而顺从崔、庆的人,会受到报应。”低头喝下了杯中的血。
崔杼对晏子说:“如果您更改您的话,那么我与您共同治理齐国;您不更改您的话,戟已经在您的脖子上,剑已经在您的胸口上,您好好考虑一下吧。”
晏子说:“你用武器劫持我,而使我改变心志,这不算是勇武;用利益诱惑我,使我背叛君王,这不算是仁义。崔杼!(现在即使用)弯曲的兵刃钩着我,用笔直的兵刃刺向我,我也不会改变的。”
崔杼想杀了他,有人说:“不行。您因为您的国君无道而杀了国君,现在他的臣子是个有道之人,又接着杀了他,就不能够以此教化百姓了。”崔杼于是放了他。晏子说:“如果大夫做出大不仁之事,而行小仁小义,怎么能抵消呢?”晏子快步走出门,接过绳子上了车。他的仆人想快跑,晏子碰了碰他的手说:“慢些走。快跑不一定活,慢走不一定死,鹿生长在野外,而命却系于厨房,我的命在他人手中呢。”他控制住马的速度,符合一定的节奏后才离开。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