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留学时,作为中国人受歧视,随后一举动让美国学生登报赞扬

[复制链接]
静静的顿河 发表于 2024-7-27 21:51:52|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世人眼中,林徽因一直是天之骄子、高贵优越的存在。殊不知,她也曾尝过遭人歧视的滋味。
而她遭人歧视的原因,恰恰是她引以为傲的建筑学。
01 建筑启蒙
1920年,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被派往欧洲考察,开明的他决定携带16岁的女儿一起前往。
到了英国伦敦,父母俩租住在一户英国人家庭。
房东很喜欢林徽因这位灵动聪慧的东方小公主,常常带着她一起外出写生。
她们常去的地方是剑桥一带,因为那里一直完好地保持着中世纪以来的传统建筑风貌。
当林徽因得知房东是一位建筑师时,天真地问道:“那您就是盖房子的了?”
房东听到后哈哈大笑,耐心为林徽因解释:
“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是有区别的,房子不仅能遮风避雨,而且蕴涵着艺术意味,建筑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
渐渐地,林徽因才明白建筑师的真正内涵:建筑师是一个把“艺术创造”与“人的日常需要”相结合的工作。

在房东的耳濡目染下,以及周围欧式建筑的浸染中,林徽因深刻领悟到了建筑的魅力。
同时,她想到落后的祖国还没有建立起西方这样的现代建筑科学。与生俱来的爱国热情,让年仅16岁的她,开始有了对我国建筑事业的向往。
然而,她的满腔热情,很快就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02 建筑学业
林徽因的欧洲之旅持续了一年半,而后回到祖国,进入培华女中念书。
经过考试,林徽因获取了美国半官费留学资格,和男朋友梁思成一起前往美国,入读宾夕法尼亚大学。
选择宾大,完全是冲着建筑学去的,因为那里有当时全美最好的建筑专业,法国著名的建筑大师保罗·克瑞特也在宾大从教。
梁思成有清华八年的高中和预科学历,这些预修学分让他顺利入了宾大。
林徽因的成绩也十分优异,但在宾大申请入学建筑系时却被拒收。
原来,当时宾大建筑系不招女生,理由是“建筑系学生经常加夜班绘图,女同学无人陪伴不甚方便”。

林徽因满怀憧憬地来,却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内心沮丧至极。
但是林徽因没有因此放弃建筑学,而是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法,报读了美术系。
因为美术系和建筑系同属美术学院,林徽因可以选修建筑学课程。
就这样,林徽因还是踏上了建筑学之旅。只不过,起初在学校的日子并不好过,原因仅仅在于,她是一个中国人。
03 初露头角
上世纪20年代,我国处于新旧交替的阶段,很多方面相对还比较落后。
因此,很多美国学生对中国留学生存有偏见,认为中国留学生都是刻板、枯燥、守旧的。
即使是美丽聪慧的林徽因,在刚入学时也受到了歧视,这让她很不服气。
为了打破美国学生的偏见,林徽因明白事实胜于雄辩,于是更加刻苦学习,想用实力说话。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便让那些带有歧视眼光的美国学生,从此对林徽因刮目相看。
当时学校举办了圣诞卡设计比赛,林徽因设计的作品脱颖而出,一举成名。
那是一张小小的纸质卡片,林徽因用点彩技法在纸上画了一幅圣母像,大有中世纪欧洲圣母像的古朴质感。
这张卡片至今还保存在学校的档案馆中,俨然成为一件珍贵的文物。
从此以后,林徽因在学校声名远播。加上她早年有游历欧洲的经历,又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因此大受师生欢迎。

在林徽因的影响下,很多美国学生都不再把“中国人”当成歧视的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林徽因入学不到两年,就受聘担任建筑设计教师助理,不久更成为这门课程的辅导教师。这完全打破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常规。
建筑系的老师放弃本专业的男学生,而聘用这个非正式建筑专业的女学生,足以看出林徽因的过人才华。
林徽因的优秀,让她的美国同学比林斯忍不住写了篇文章赞扬她,还发表在1926年1月17日的《蒙塔纳报》上:
“她坐在靠近窗户的一张椅子上,那儿能够俯视校园中的一条安静的小径。但她却总是俯身在一张绘图桌上。她那瘦削的身体和那块硕大的建筑作业板形成巨大的反差……
她的作业总是得到最高的分数或偶尔得第二。她不苟言笑,文静、谦逊,从不把自己的成绩挂在嘴边。”
04 建筑成就
1927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双双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随后赴欧洲考察建筑。
第二年,他们受邀回国,创办了国内高等教育的第一个建筑学系——沈阳东北大学的建筑系。
虽然这个建筑系仅仅在沈阳存在了三年,不幸在九一八事变后夭折了,但却培养了一批像刘致平、刘鸿典等卓有成就的建筑学者和大师。
细数来,林徽因和梁思成功不可没,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建筑学教育的新纪元。

后来,林徽因与梁思成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国,而且多是人迹罕至的荒野古道,只为发掘和保护古建筑。
赵州大石桥、武义延福寺、山西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等古建筑,都是在他们的保护下才得以留存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主导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设,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遗憾的是,林徽因没能等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竖起的那一刻。
早年的肺病,加上常年的过度劳累,终究还是把林徽因击垮了。
1955年4月1日,年仅51岁的林徽因病逝。
一代才女就此香消玉殒,成为四月天里一声轻轻的叹息。

京城西区的八宝山公墓一隅,是林徽因长眠之地。
墓碑下方有一块刻着秀丽花圈的汉白玉,这是当年林徽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亲手设计,并且试刻的一个碑座雕饰样品。
这个雕饰是一份纪念,也是一种提醒,提醒后人永远铭记林徽因的建筑设计成就。
林徽因的墓碑由梁思成亲手设计,碑身无铭,只有7个字——建筑师林徽因墓。
确实,纵有万般才情,“建筑师林徽因”,才是对她最好的尊称。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