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动不动就有汉人起义,为何满清统治汉人276年,却无人反抗?

[复制链接]
cdlzguo 发表于 2024-7-27 21:38:09|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1279年,南宋在崖山海战兵败,孱弱的抵抗在强大的蒙元军队面前已是回天乏术。
眼见无法突围,左丞相陆秀夫带着年仅8岁的小皇帝跳海殉国,南宋彻底谢幕,元朝在中原大地上强势崛起。
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完成大一统的少数民族政权,元朝虽然结束了安史之乱后400多年的割据局面,但始终不怎么太平,民间自南宋灭亡后的起义汹涌且激烈。
1280年四月起至1296年,江西、广东、浙江等多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反抗元朝的活动前仆后继犹如雨后春笋。哪怕遭到镇压而失败,百姓们仍不屈不挠地以各种方式继续对抗元朝统治者。
面对各地此起彼伏的起义,元朝动用地方势力疯狂镇压,可惜压迫越大反抗越大,曾经不可一世的元朝最终还是被一个出身贫寒的“放牛娃”诛灭,国祚不过百年。
反观同为少数民族政权的清朝,为什么能统治汉人276年,而没有遭到反抗呢?

暴烈统治,激化矛盾

公元1235年,窝阔台的蒙古大军兵分三路南下正式开始侵宋。历经三代人共四十五年的坚持不懈,终于攻灭南宋,成功入主中原的蒙古人一直保持趾高气昂的姿态。
蒙古人时刻以胜利者自居,居高临下地蔑视汉人。
为了巩固统治而实行民族歧视分化政策,将国民分成四个等级和十个阶层,汉人的地位是有史以来的最低等。
如同拒绝与汉人通婚一样,蒙古人拒绝汉族文化,一般也不允许汉人入朝为官,中央和地方官员等重要正职都由蒙古人担任,绝不任用本土汉人。
就算有汉人获得推荐被元朝皇帝看中,也只能担任一些可有可无的职务,汉人在朝堂没有发言权,也不被允许参与国家大事的商议和决策。

元朝对汉人始终心存警惕,管治汉人的政策也极为严厉,屠城就是压制汉人的其中一种手段。
当时,元朝认为没什么用的汉人占据太多土地资源,于是采取消灭汉族人口的措施,忽必烈就先后屠杀了1800万汉人,导致元朝末年的汉族人口减至不足90万。
汉人在元朝没有人权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可以随意被买卖,哪怕被蒙古人打杀也只会获得一头驴的赔偿,可如果汉人杀害蒙古人就是诛连全家的死罪。
元朝实现大一统之后,并没有促进民族融合,反而推行一系列政策激化蒙古人与汉人的仇恨,导致蒙汉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异常突出。
相比之下,清朝统治者就明智得多。

尊重理解,主动汉化
早在清军入关之前,清朝统治者就有意识地从军事、行政、文化层面做准备,与蒙古诸部联姻同化民族文化之余,彼此结成满蒙联盟以解后顾之忧。
清初统治者强烈意识到,中原汉族文化源远流长且安若泰山,若想要维持长久有效的统治,一味地打压和制约毫无意义,主动融入中原汉族文化才是至关重要。
毕竟,满汉两族的人口对比太过悬殊,300万人口承载的满族文化如何能逆袭3亿汉人的传统文化?
那么,怎样跨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文化鸿沟呢?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的过程中,身边可是围绕着一批汉人老师,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来自浙江绍兴的龚正陆,龚正陆精通中原传统文化典籍。
龚正陆充当努尔哈赤的顾问,努尔哈赤对龚正陆亦极为信任,凡是军事、政治、民生等军国大事都要问一问龚正陆的意见,草拟和翻译文书、对外交涉等重要事务均交由他独掌。
除此之外,龚正陆还负责教授褚英、代善、阿巴泰、皇太极等人汉语,帮助他们学习、理解中原汉族文化。
与努尔哈赤相比,皇太极的觉悟就更上一层楼了。
即位之初,皇太极颁令赦免逃亡汉人,提出“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将满、汉两族视为一体,而不会像元朝统治者那样刻意分化。
皇太极还规定皇子们既要学满语满文,也要学习汉语汉文,八旗子弟必须接受汉文化教育,和汉人一样“尊孔”,官方文化也必须使用满汉两种文字发布,一如现在故宫里满汉双语的牌匾。

为了更好学习汉族文化,清朝不仅大量刊印汉文经史,还专门设置了翻书房,将汉文经典翻译成满文,一些满族学者也开始用汉文撰写学术著作,两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循序渐进。
有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先见之明,满清上至皇室下至贵族都对汉族文化都有相当了解,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对冲。
以饮食文化为例,满族过去习惯席地而坐,自行割肉分食,并没有君臣有别的概念。
入关后,满清承袭明朝饮食制度,尊循严密礼法,吃什么和吃多少都是要分等级的。
对汉族百姓来说,惯以面食为主的满族,也带来了总称“饽饽”的各式美食,尤其是最负盛名的萨其马就最受汉人欢迎,这也是民族融合的重要一环。

恩威并施,巩固统治
满清统治者主动将自己的语言、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在一起,更深层的目的就是了解汉族文化以便征服和统治汉人,比如科举。
元朝统治者针对不同民族的考生,设置不同难度和录取分数线,以此确保蒙古人和色目人的优势地位。汉人学子考题的难度十倍于蒙古人,还需要连考三场,蒙古人考试难度低且只需考两场。
元朝对科举并不重视,缺乏公平的制度明显是为了偏袒蒙古人,刻意拔高蒙古人的社会地位,清朝的科举就没有这样的民族歧视。
皇太极登基后重开科举,规定凡是在八旗贝勒家为奴的汉族儒生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一旦高中就可以入朝为官,实现阶级跃升。
清朝没有堵塞汉人的上升通道,而是将机会摆在所有汉人面前。

清朝统治者积极吸收汉族人才,任人唯贤,这才有了张廷玉、李卫、田文镜、刘统勋等一批汉人名臣。
相对公平的制度下,汉人要想提高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唯有通过科举,但科举不仅有利于清朝统治者选拔人才,还是钳制思想的有力工具。
满清虽然依旧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可科举考试采用了“八股取士法”,将考试内容局限在某个范围内,考生只能学习指定书籍,无法开拓视野,也不能接触学习更多更新的知识,导致思想僵化。
思想一旦僵化,满脑子都是“以天子为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君思想,思想行为日渐故步自封,哪里还会生出反抗统治的念头?
清朝利用科举实现愚民的目的,这一招润物细无声,较元朝着实柔和高明得多,但软硬兼施也是清朝统治者擅长的。

雍正、乾隆年间的“文字狱”一度令人闻风丧胆,部分汉人并不认可满清的统治地位,也不被愚民政策影响,那么发表一些反清言论或聚众反清就在所难免,这令清朝十分警惕。
血腥残酷的“文字狱”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清朝百姓的思想束缚,减少反叛意识。
不过,若要百姓们不反叛,最行之有效的措施无疑是改善民生,减少百姓负担。
清朝废除了明朝的“三饷”政策,减轻了农民的税收压力。
为尽快恢复因战乱受损的农业生产,清朝拨款奖励开垦荒地,给农民发放种子和农具。

公元1723年,雍正皇帝向全国推行“摊丁入亩”,不再以人为对象来征税,改以土地面积为主来征收统一的地丁税,而且这个“丁”是指每一户农民家庭中的成年男子。
如此一来,最底层的农民不仅获得更多的人身自由,也刺激了人口增长。百姓们不需要再在户籍登记问题上遮遮掩俺,地方官员巧立名目随意增加税收中饱私囊的机会大大降低。
相对而言,摊丁入亩政策的推行令赋税制度更合理公平,农民的经济负担减轻后,生活水平大有改善,自然就会对清朝统治者产生更多的认同和忠诚。
满清尊重并主动融入汉族文化,允许汉人通过科举入仕,改善民生凝聚向心力,也不忘通过思想钳制减少百姓的反叛意识,恩威并施之下,康乾盛世应运而生。

康乾盛世期间,经济繁荣,粮食供应充足,社会相对稳定祥和,人口突破3亿大关就是百姓安居乐业的最有力证明。
在这样的环境下,纵然是被满人统治的汉人,又有什么理由非要搭上性命来无事生非呢?
毕竟,百姓所图很简单,不过温饱二字。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