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系把自己玩爆了,然后呢?

[复制链接]
tszqc 发表于 2023-8-15 18:03:0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还是有人整不明白终止系的爆雷情况,咱们再说一说,看完这篇你应该能明白个差不多。
终止系的玩法,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自己的信托公司和财富管理公司,把钱从投资人那里募集过来,然后干两件事:第一件事呢就是做非标融资赚息差,第二就是做主动管理类资金池。
什么叫非标?全称就是非标准化资产,对应的就是标准化资产。这两种资产简单的区分办法呢就是看发行和流通,方式不同风险不同。
比如说这个壁柜园,用上市公司主体来发行债券,这就属于标准化资产,并且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即便这个壁柜园不行了,债券也可以降价出售。
但是壁柜园下面某城市的项目公司,用土地或者楼盘销售回款作为抵押,这就属于非标准化资产,它的价值在于难以评估,后续的转让也很麻烦,如果出了点啥问题比如烂尾了,那就彻底凉凉了。终止系的业务里头,这类项目不在少数,而非标融资的融资成本有多高呢?基本能达到15个点。
什么样牛逼的主体每年愿意付出年化15%甚至更高的利息去找这个终止系呢,具体就不点名了,其他的号呢也都说的差不多了。
当然这15%这个融资成本是不能拿出来说的,因为一旦收益超过8%,投资人心里那可就打鼓了啊!所以为了让投资人更安心,他们就得含泪赚7%的利差,这样投资人看起来就舒服多了,产品也好卖多了。
不过这个利差在他们看来终究是小钱,对,你没看错,7%,小钱。看看你那理财那可怜的回报率,可笑不可笑吧。
怎么搞大钱呢?主动管理类资金池啊!
这个玩法的布局逻辑是广撒网、多项目。在投资人的视角里,这就非常符合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风控逻辑,越投越放心。
乍一看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信托机构一开始就没打算把钱投出去。有人就问了,那投资人该咋办?回报哪儿来啊?这就是终止系更擅长的上市公司加PE的模式了。
在这个模式下,被挪用的资金一部分通过定增、贷款的形式,去买上市公司的壳,另一部分用来收购资产然后通过产业整合重组,把资产装到壳里,然后再做高股价,最后获利。像康盛股份、融钰集团等都是这样的情况。
过去的10多年里,突飞猛进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带来的融资息差加上注册制没有出台前的a股,都让终止系赚的盆满钵满,但是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陷入困境的房企越来越多资金链断裂,当年房地产的非标融资项目就都开始出现暴雷了,终止系的项目自然也是重灾区。
并且经济不景气之后,部分民企也陷入了流动性危机,贷款也还不上了,注册制出台之后,上市公司的壳更不值钱了,价值大为下降,面临如此多的困难,那这终止系就只能选择违约了,你说终止系不爆雷谁爆雷呢?
可以说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非标还是资金挪用都突出三个字——不透明。这是金融行业的大忌。
你问我为什么如此不透明,终止系还能募集到这么多钱呢?
他们有他们的方法啊,还记得终止系下面的信托公司和三方财富公司吗?该这几个家伙出场表演了。
为啥要表演啊?因为身份的原因,按规矩办的话办不成事儿啊!啥身份?中融信托是金融机构,他既可以拿项目,也可以是管理人,还可以向投资人募集资金。四小是工商企业,说难听点就是个代销平台。按国家规矩办的话只有中融可以做标准化融资项目,四小是不允许的。所以四小只能干点儿要么城市偏远,要么风控拉跨的非标融资项目。后来国家开始严格监管房地产融资,信托的路子被堵死了,四小面前的蛋糕一下子变大了,怎么吃下去就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也不难,终止系给四小做好征信和排面就得了。
下面,精彩的表演就要开始了:
投资者们喜欢研究出身,于是这个终止系就给四小都引进了国字号股东的下属公司,比如恒天就引入了中国纺织集团下面的经纬纺机作为股东,大唐的股东里也有大唐集团下面的大唐国际发电,另外两小也类似,这么一来四舍五入就可以自称央企背景了。
投资人还喜欢研究排场,于是终止系给四小的办公场地弄的都是相当高大上,大多数都是在一线城市的5A级写字楼,装修也是毫不吝啬,最好楼上是中金楼下是中信的那种,这样就给人一种错觉,只有够档次的才能跟中信中金在同一个写字楼。
投资人喜欢讲究人脉,简单啊,四小都高薪去挖银行的墙角就得了,他们HR的朋友圈每天都有各个行长副行长弃暗投明、从腐朽的银行跳槽到朝气蓬勃、更为客户考虑的三方财富管理市场,那潜台词是什么?你看行长都认可我们,那肯定没问题呀!
招聘员工上面四小也明确指出要求专业的高学历人才,打造专业形象。不过实际情况是大多数银行人接触不到太复杂的业务,真谈不上他们挖来的墙角有多专业,他们相中的只是银行人背后比较广的人脉,尤其是在银行做理财经理的,招所谓高学历海归一是为了门面,二是因为这些人很多也都是富二代出身,家庭条件不错背后也有资源。最不济了,招人也得招点俊男和靓女,至于干什么,自己发挥。
当然了,投资人也喜欢讲究大事,于是四小员工们的朋友圈就老精彩了,今天发点什么某上市公司也认购了他们的产品,明天就发点某某某领导视察了自己的一些产业,后天再发点终止系的新能源产业投资啥的,发朋友圈的逻辑主打一个与政策同行。
投资人还喜欢被重视,于是财富公司的客户经理们对客户可谓是无比殷勤,这周打高尔夫下周4S店试驾,平时嘘寒问暖,逢年过节更得大送特送,年底还得在三亚来一个投资人大会,意思就是告诉客户公司越来越好,选择我们那就对了
这一套流程打起来可以说是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而除了本职工作——财富管理外,前面我们说了,如果这四小真的是在恪守三方财富的本职。那么他顶多就是个代销平台,代销利润呢,其实就那么一点,这点利润哪能值得起上面如此庞大的开销?即便四小开始自己拿牌照做管理人,他的工商企业出身也让他注定拿不到比肩金融机构的资产,说难听点的就是只能挑点人家不要的残羹冷炙,即便抢到了同样的项目,遇到风险他们肯定是优先被违约的那一批。
所以这四小的这个玩法,在业内从业人员看起来就很不正常,但是每年从银行券商跳到四小的人特别多,上至行长下至普通客户经理理财经理,他们是不知道里面的逻辑吗?那显然不是啊!这背后归根结底呢就是一个“利”字啊!
银行、券商是金融机构,受到监管贼严、业绩压力贼大、收入提升巨少,上班如同坐牢,而这三方财富公司那就宽松自由好多呀!卖个产品动辄1%佣金起步啊!每月任务完成之后你不上班都行,你天天在国外都没人管你。那在银行和券商积累好的客户资源,带到财富公司去变现赚取高佣金,那岂不美哉?
之前听一个跳过去的朋友说,那日子可比银行舒服多了,每个月完成任务直接老婆孩子出国旅游,名下资产好几个亿,税后收入轻松百万。
我也不服气,我就问他什么样的企业,能拿15%甚至更高的资金成本来融资啊?那风险肯定大呀,到期还不上你不就凉了吗?
他们就哈哈一笑,说银行放房贷的时候操过这心吗?上面那么大的背景和股东,什么百亿资产啥的,有啥事天塌了个高的顶着呗,跟我们都没啥关系,大不了到时候我们就直接跑了呗。
照这个玩法不爆雷才怪啊朋友!而且这雷其实早就开始酝酿了,只是普通人看不见。2020年有个朋友突然频繁联系我,说是有客户项目可以贴息转让,最多可以贴5个点的利息。我就挺纳闷的,什么样的资产客户着急退出呢?于是就约着吃了个饭,然后他就说真话了,原来就是他们公司的资金池项目,公司通过加佣金和加考核的方式,逼他们去吸收新客户,给老客户兑付。
听到没,雷声。吃完饭我就跟他说哥们你赶紧跑吧,再不跑你就得进去了。不过当时他还真没出事,他估计觉得我是个油盐不进活该穷一辈子的臭煞笔吧。
所以我看到网上到处转发那位梁某某理财经理发的《致投资人致谦信》就觉得特别搞笑。你道什么歉呢?财富管理这行业爆雷的原因很多,但是真正雪崩的时候,从上层领导到底层员工,但凡干过一段时间的,没有一个是无辜的。我不相信写这文章的人,一个自称金融从业15年的人会看不出其中的问题。
这个事件对于投资人来说,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有钱人被坑的最惨的一次,也难怪互联网上很多网友在狂欢。确实,这事儿再次印证了信托私募不坑穷人的真理,你压根够不上人家坑你的线。但是,信托私募坑不到你,别的就坑不到你吗?现在你是吃瓜群众,暂时还不是他们的收割目标,那万一以后是呢?
所以咱在这打个广告,您多看看这类的文章,点个关注、赞同、收藏啥的又不要钱,咱未雨绸缪,以后有空呢,咱接着分享点行业内的事,尽可能为大家避雷尽献一份绵薄之力。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