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生战争,是否所有适龄男性都得上战场,有什么强制性措施吗?

[复制链接]
tylz2008 发表于 2023-8-15 12:45:51|来自:云南曲靖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打仗了强制封锁国线,所有适龄青年会全部上战场吗?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xchenxjiex 发表于 2023-8-15 12:46:29|来自:云南曲靖 | 显示全部楼层
铳梦里的螺丝兵
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1.为了减少非作战时期的消耗,仅保留大脑。
2.模块化设计,可以快速适配各种载具安装。
3.作战前会注射肾上腺素和兴奋剂,来提高战斗力。
这种螺丝兵都是没有人权的一次性消耗品,基本上生不如死。没有道德的科技只会毁灭人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e5152 发表于 2023-8-15 12:46:39|来自:云南曲靖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当年,金戈铁马牧野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yuhaimin 发表于 2023-8-15 12:46:53|来自:云南曲靖 | 显示全部楼层
题主所说的,其实是很正常的事。
就比如说问题下一些人说的俄乌冲突吧(题主描述的情况在乌克兰也发生了),我们的一些媒体,还有现在一些网友,对史料读的比较少、不到位,而总是喜欢拿宣传印象当完全的、真实的历史,以为只有“不得人心的政权”、“残暴的反动派”才会在征兵里使用暴力手段强行拉人,也就是通常说的“拉壮丁”。
但在事实上,在我们上世纪持续二十余年的武装革命斗争中,由于根据地人力物力的限制、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等等原因,动用强制手段去征召青年人从军,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
例如土地革命时期,在第三次反围剿取得胜利的第二年,“征兵难”的问题就开始在中央苏区出现。在1932年的下半年,苏区半年征召动员二万七余人入伍参军之后,试图再进行扩兵,可在老区兴国、胜利等七个县,一千五百的征兵指标没能完成一半。
可军队要作战,就需要人员的补充,怎么办呢?也只好用强制的手段了:独立师派兵进工厂捆人当兵/回队伍,独立六师还上演了“军阀主义”,把逃兵扔到粪坑里来起到恐吓作用。



党团省委为扩大红军致各级党团部信(1932年7月29日)载于《江西党史资料》第14辑

在几个月前,闽西苏区的报告也谈到了“征兵难”,并表示眼下征兵往往依靠强制手段:官方向青年“发传票”、“打条子”,像旧社会“派挑夫派丁口”一样,强迫群众说一定要去。
这样的情况下,群众不光对支前应付了事,甚至有拿纸做“草鞋“的,还“大都不愿意当红军,也不多当红军”,“有群众到红军还要逃回来”,于是造成闽西根据地“扩大红军处处都觉得困难”的局面。



《中共闽粤赣苏区省委关于扩大红军问题决议——接受中央指示闽粤赣在三月内发展红军一万五千人》载于《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7辑

在鄂豫皖苏区,这样的事迹发生的更早:1931年2月鄂豫皖特委的报告提到,在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敌人从四面八方包围苏区,在苏区大行烧杀,数以万计的群众为避战火逃入山中,其中多为老弱残废——因为苏区内数个县区的大部青壮都被征入红军,离开故乡作战。
当红军行进在山间时,逃难的苏区民众包围了红军队伍,“惊号哭泣,频频载道”,没能从敌人进攻里保卫人民的的红军指战员们则“为之酸楚悲泣”。
红军中来的新补充军见到如此情形,便纷纷做了逃兵,“饮泣而散去”,逃入难民队伍照料亲人。而在苏区领导者眼中,这样抛弃军队去“照料家室”的行为是“最严重问题”之一。红军战士为流离亲人开小差,却不被谅解。



《中共鄂豫皖特委曾中生给中共中央的报告——政治经济形势,苏维埃运动,党、团工作,工、农、妇运、军事、财政等情况》1931年2月10日 载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2册

这样的背景下,对新兵征集与巩固采取的手段,由于革命军队早期的不成熟、政治思想的“左”倾,自然开始变得强硬。
在闽西苏区,一些红军干部就把逃兵指控为“社党托派”,地方行政人员征兵不力,则又攻击地方党政有社民党、托派的嫌疑(这在当时是要杀头的罪名),“使士兵没有好的生活”。



《中共闽粤赣苏区省委关于扩大红军问题决议——接受中央指示闽粤赣在三月内发展红军一万五千人》载于《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7辑

在赣南,赤都瑞金的逃兵便多达2500人,军政干部动用了“强制突击”、逮捕乃至枪决的手段进行威慑之后,仍有八九百人逃跑。
1933年底,仅瑞金一县逃兵就多达2500人,经过强制突击并枪决、捕捉部分屡次逃跑者后仍有八九百人。
黄道炫《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 第332页
当然,以上这些强制手段只是少数,当时的红军与苏区都没有能力以铁腕去遏制住如此的逃兵潮,在老兵和干部也开始逃跑的背景下,大多数逃亡新兵往往逃跑成功,被再次征召后又再次逃亡。
三是反复开小差情况严重。福建上杭才溪区的共青团员王佳,“在红军中逃跑了五次,也做了五次的新战士。”瑞金黄安区有一个人先后开小差六次,后又被征召,且被任命为排长,“几乎把一排新战士都断送在他手上”。四是军官和老兵也加入逃跑行列……
黄道炫《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 第333页
但到抗战时期,这种“无力强力”的局势被改变了,革命军队对逃兵的处理更严肃。
在1941,皖南事变后的困局让新四军逃兵大增,一年时间逃兵多达二万余人,军中甚至发生整连整派叛变的现象。而逃兵尤以新战士居多。



《一九四一年新四军组织工作报告》 新四军政治部 1942年9月 载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资料选编》第6册

新四军对此的应对方法之一便是施行严格的战场纪律:对投敌分子毫不犹豫的杀死,自残以避战者应被严肃处分,派出积极者“先进夹落后”,甚至提出组建拦阻队去督战。



《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战时政治工作报告大纲》 1941年3月18日 载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6册

而在华北的八路军,同样提出了严格的纪律要求。
1941年10月15日,萧华在115师政工会议上所作报告中强调“必须保持森严的战场纪律”,提出“对一切执行命令动摇犹豫、反抗命令者”给予断然制裁,对叛逃者务必枪杀。
从文件中的事例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时期的115师部队,尤其是新部队的士气与巩固很成问题,在战场不利的情况下即有连队主官意图投降,最后更是要靠先进分子“谁投降枪毙谁”的死亡威胁来维持队伍不至于崩溃。


当然,在抗战、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征兵总体还是依照自愿原则(自愿报名和群众公议)进行的。在一些较为巩固的老根据地,甚至出现过两千斤粮“买”一个年轻人当兵的情况。
可战争形势紧急,不可能任何时候都靠个人自觉、群众公议,在一些时刻,强制的动员手段一样会被使用。
齐小林的《当兵:华北根据地农民如何走向战场》一书,就在第三章“革命与乡村规则:村庄内的参军动员”提到抗战时期征兵里出现的强迫问题:1942年北岳区扩兵,有的强行押人去部队,不去者便被打被关。代县工会主任拿手枪押送新兵到部队;还有“闪电扩军”,战士们上刺刀包围入伍大会恐吓年轻人入伍。
而这些案例都还只是齐小林考察河北地区发现的,在横跨晋冀鲁豫陕的华北各根据地中,这些事例只能说是冰山一角。
第八,武力胁迫。1942年,北岳区扩军发生“冻兵:冬季夜间露营,或到滹沱河冰水中站立;押兵:不去者即禁闭吊打;代县工会主任以手枪上堂(膛)挟带新战士入伍;实行闪电扩军,派队伍插刺刀,上房包围入伍大会等”。……
齐小林《当兵:华北根据地农民如何走向战场》第153页
这样因为战争需要而“得罪”群众的状况,在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也上演了。
如11947年6月22日中央转发给各中央局的文件中,便提到冀南地区多起为前线提供人力物力而发生的骚乱。冀南地区支前要求过度,直接引发了武邑县民兵哗变、民众出逃。邯郸因为过高的征兵要求爆发数千人参与的“武装请愿”。
今春邯郸扩兵,原布置一千二百人,两月内完成了一千六百人,县委又布置一千六百人,一礼拜内又完成了,于是又布置二千人。县委同志为了超过任务热情很好,但人民负担加重,致引起数千人武装请愿,县政府临时处置不好,群众伤亡八人,对我影响极坏。
豫北前线,限七天向冀南要担架三千付,豫南后勤指挥部加了一倍(六千付),并限两日内完成,命令到了分区后,只剩一个期限了,只好强迫指派,加之过去担架到部队后长期不归,(常备民夫)于是就舆论大哗,致引起武邑一带党员民兵,领导群众向冀中逃走打游击,武邑一县即八百人逃走。
豫北前线急需粮秣,急要冀南立即送四百万斤粮去,冀南为了完成任务,要求磁县放水(滏阳河),结果造成磁县减收大米五千大石、麦子五千大石,群众怨声载道政府胡来。
《关于扩兵要担架造成人民负担过重情况的通报》 1947年6月22日 载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史资料选编》解放战争时期1
不过话又说来,1947年邯郸地区的“积极扩兵”中,或许也曾出现过强迫现象。
齐小林的研究便是以河北地区为主要考察对象,他在《当兵》中提到的强迫案例主要便是发生在河北地区的根据地。
从齐小林的研究看,在当时不光有干部用武力威胁的方式强行扩兵,还有用扣人抓人的方式强行要人扩兵的,甚至有逮捕老婆婆逼着扩兵。也有老父亲忍受不了骨肉分离,竟然想拿刀开膛自杀。
1946年,定县扩军,“个别区干部打人骂人,为急于求成竟然手持木棒满街找人去开会……有的村干部强制逃跑的队员,用绳子吊,有的无原则的(地)扣押;如五区区长在潘村因合作社干部被群众挑战不去,当场用绳捆绑并声言不去枪毙”。……1947年8月,乌丹县扩军,“三区侯头沟中农不当兵,于是说他破坏扩兵,捆起来;六区五段地刘四不当兵,把他叩(扣)了两天答应给扩一个,魏喜德不参军也叩(扣)起来,答应给扩一个;七区十大份王老婆说了所谓破坏话,扣起来叫他家出兵……”……1948年,冀中八分区扩军,“有的县发现了捆绑和扣押……文新四区周各庄动员的一个青年跑了,扣起他哥来,他父亲寻死用刀开膛(拉了一刀未死)
齐小林《当兵:华北根据地农民如何走向战场》第154页
<hr/>以上的案例,只是革命战争年代众多扩兵强迫案例的冰山一角,在“村庄内的参军动员一节”,齐小林老师列举出的强迫当兵方式便多达九种,且还有一些方式因为案例较少而没有列出。
当然,强迫的案例在革命军队的征兵中往往是少数,更多的青年农民是在乡亲父老的公议、革命战争的召唤里奔向战场、奔向军队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战争是残酷的、血腥的、你死我活的生存斗争,战端一开,普通人民无论资源不自愿,都会登上战争的鲜血舞台。这样的背景下,强迫命令、强迫征兵是在所难免的。
把战争神圣化,拿军队征兵当年轻人自愿参加的大冒险,无疑是一种主观主义的体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nfsonxxx 发表于 2023-8-15 12:47:30|来自:云南曲靖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战争的性质和烈度。
仅就中国而言,90%的概率,根本不需要所有适龄男性上战场。
按兵役法规定,预备役年龄是18-35岁,这应该就是问题里所说的“适龄”范围了。
但问这个问题的人,可能对中国这个年龄段的“所有适龄男性”到底是什么数量,完全没有概念。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18-35岁人群数量大约是49438万人。



相关新闻报道内容

快5个亿啊,朋友们。
就算这里面只有一半是男性,这一半里再把残疾除开,2个亿也绰绰有余吧?
“都得上战场”?你确定?


                    ↑你考虑过其他国家看到这条新闻的心情感受没有???

什么样的战争需要两亿军队去打?
那就只能是剩下的10%可能性了。
9%我投票给三战,打成一片废土的那种文明末日级战争。
0.9%我投票给人工智能叛乱。
0.1%我投票给外星人和其他科幻片题材。
这10%的情况下,你最好祈祷国家是强制征召你入伍,这样你还稍微有点自保能力。
==============分割线=========
当然了,如果你身处那种适龄男性加起来就千把万,几百万,甚至更少的国家或地区,对面是百万大军压境,势在必得,那你被强制征召的可能性就还蛮大的,到时候小心被派去前面填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nhekeji 发表于 2023-8-15 12:48:11|来自:云南曲靖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要把这问题的对象代入成大陆,那肯定会觉得这问题荒谬至极,且毫无想象空间。
但如果你们把这问题的对象代入成台湾...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