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最关键的一仗,比飞夺泸定桥更艰险,毛主席:三天必须攻下

[复制链接]
lqk68 发表于 2024-7-27 17:49:19|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到“长征”一词,人们心中最先浮现出的场景,可能大部分都是红军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躯爬雪山过草地。
然而,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在长征的过程中条件是艰苦的,除此之外更为凶险和严峻的是要在多股敌人的包围中穿插,稍有不慎就可能葬送革命的道路。
其中人们较为熟知的飞夺泸定桥,被人们称作长征路上最为艰险的一场战斗,而开国上将杨成武在多年后回忆起长征的往事时,曾在回忆录中表述称:“腊子口一战,既是长征中少有的硬仗,也是出奇制胜的一仗!”
那么,腊子口一战到底有何关键之处?此战又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长征之路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作战失利,致使国民党反动派大军压境,逼近中央苏区腹地,中央红军被迫转入战略转移,开始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
蒋介石组织了数次“围剿”均没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此次费尽心机总算逼得中央红军转移,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立即臭掉了25个师数十万的兵力,对中央红军分五路展开阻击,企图将中央红军合围歼灭。
湘江战役打响后,历经新圩、界首和觉山三大阻击战后,中央红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兵力从出发时的8.6万余人骤然锐减至3万余人,足以可见战况有多么的惨烈。

当地也由此流传着一句话“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对于牺牲的战士们老百姓感到万分悲痛,此举也是处于对战士们的尊敬。
1935年1月1日,红军战士们展开强渡乌江作战,经历了两昼夜的激战后红三军团突破孙家渡渡口,其他渡口的战士们也相继顺利渡过乌江,
强渡乌江后中央红军迅速攻占遵义,将国民党的几十万追兵都落在乌江以东和以南的地区,争得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也是在这时遵义会议召开,会议上中央确定了以毛主席为主的领导地位,也被称所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过后,红军根据形势做出决定撤出遵义,挥师北渡长江天堑,向川陕革命根据地进发,意图与红四方面军汇合,开创川西北革命根据地。
四渡赤水在如今依旧被称作战争史上的神作,许多军事高校以此案例进行推演都无法破解红军的行动计划。
这一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来回穿插于敌人的重兵之间,不仅摆脱了敌人的围堵,更粉碎了敌人的包围计划,从被动转为主动地位,称得上是毛主席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四渡赤水最牛的地方在于预判,也就是洞悉敌人的想法和动作,这才是毛主席的高明之处。

1935年1月19日,红军战士们兵分三路向赤水、土城挺进,结果还没有到达指定地点就遭遇了国民党军的阻击,红军战士们长途跋涉不适合正面作战,而且战斗打响后红军便会被牢牢地套在这里,敌人便可以趁机形成包围圈。
毛主席当机立断下令撤退,在所有退路都被切断的情况下,只有横渡赤水这一条路。
一渡赤水后蒋介石也迅速做出反应,在扎西周围形成新的包围圈,逼着红军朝金沙江方向前进,而蒋介石早在沿途埋伏下了重兵把守,就等着红军往包围圈里走。
以这样的形势来看红军似乎已经无路可走,而毛主席却做出了一个蒋介石怎么也不会想到的决策,直接杀回黔北。

蒋介石为了围追堵截红军队伍,已经将黔北的兵力都调往川、滇等地,红军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圈。
蒋介石眼看着红军跳出了包围圈,肯定不会善罢甘休,随即展开新一轮的攻势,并且亲自飞往重庆坐镇指挥。
而毛主席又下令三渡赤水再次调出蒋介石精心设计的包围圈,由此国民党军被耍得团团转,毛主席在三渡赤水后想到了四渡赤水,以求彻底甩开敌军。
毛主席决定用无线电传递假消息迷惑蒋介石,假装要与红二、六军汇合,敌军便被调开,而实际上的红军队伍已经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四渡赤水回到了贵州,国民党军就这样与红军部队擦肩而过,蒋介石如果当时知道这个消息估计能气个半死。

一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玩弄于股掌之间,毛主席的战略眼光亦非常人所能及。
四渡赤水后中央红军主力趁着滇军东调增援贵阳的机会迅速向云南挺近,并对昆明施加压力,迫使敌人回防减弱金沙江的守备兵力,立刻强渡金沙江并击溃敌人两个团的兵力,再次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
1935年5月上旬,红军战士们巧渡金沙江后继续北上,蒋介石意识到红军打算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地区,立刻命令薛岳率大军挥师北渡金沙江向西昌紧急,并调动川军到大渡河左岸展开阻击。

除此之外,蒋介石为了能够确保计划万无一失,又调动部队向雅安地区挺近,增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如此进行夹击形成包围圈后便可以将红军在大渡河以南围歼。
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在渡口下游佯攻,紧接着杨得志团长分三路发起进攻,仅20分钟的战斗就迅速占领了安顺场,17名勇士组成的渡河突击队在大部队的掩护下开始强渡大渡河。
渡河成功后,红四团作为先遣队接到飞夺泸定桥的艰巨任务,二十二位勇士昼夜兼行奔袭了数百里的山路后在泸定桥西岸与敌军交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在大渡河全歼红军主力的美梦。

爬雪山过草地
1935年5月下旬,飞夺泸定桥后红军开始向夹金山进发,在听说前方是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时,战士们不由得担心起来,但不跨过这座山就无法与其他兄弟部队汇合,再难也要去克服。
途经村庄时,百姓们看到红军战士们身上穿着单衣、草鞋,有的甚至赤脚前行,纷纷劝阻道:“我们几代人都没有爬过雪山,你们穿的这么薄爬雪山危险太大了,就算不冻死也会被饿死在山上!”
红军首长得知这一情况后也十分的重视,目前来看御寒衣物短时间内是搞不到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一切能利用的物资,尽可能的做充足的准备。

战士们开始上山砍树枝当做拐杖,赤脚的战士们则用毛巾包脚,以防脚被冻伤后无法跟随部队继续前行,而最为严峻的是伤员问题,受伤的战士们本就身体虚弱,恐怕很难扛过严寒。
当部队踏上雪山后才明白当地百姓的劝阻并非夸大其词,越往上爬雪越厚,坡也更陡,双腿长期踩在雪坑里已经被冻得麻木失去知觉,稍有不慎滑倒就会跌入山谷,不少战士更是患上了雪盲症。
抵达雪山顶部时战士们已经进入举步维艰的境地,由于地势、海拔高,战士们缺氧十分严重,在上山前准备的干粮也冻得根本无从下嘴,更多时候都是直接抓一把雪塞到嘴里解渴。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更何况是雪山,下山时的道路是雪山的阴面,十分的滑更容易跌倒,而大风从山顶吹向山脚,推着战士们往下走,可战士们却不能任由大风推着走,反而上山时更加小心翼翼。
顺利翻越雪山后,红军部队进入达维镇与红四方面军的同志们胜利会合,并在此短暂休整,等待后方的同志们陆续抵达。
不久后,红军队伍再次出发,向着长达250多公里荒无人烟的草地前进,高原上气温低、气候多变,狂风、暴雨、冰雹不断地来回转变,同时道路又十分的艰险,必须时刻注意脚下,万一陷入泥潭几分钟就会被吞噬。

而“马”的作用也就在此时显现出来,按照战士们的说法,在过草地时有一匹马,比汽车和飞机都顶用,战士们之间互帮互助,把马匹都让给伤员使用,使得许多同志在病重时都熬了过来,并重新回到队伍中。
最为艰难的还要数吃饭方面,刚开始还能吃上点筹集的干粮,越往深处走条件越恶劣,甚至因为连绵不断的雨水生火都成了困难,如今人们了解到的“煮皮带”吃也并非虚构,在当时的恶劣环境下,能有皮带吃都已经是幸福的事情。
很难想象在这样的条件下红军战士们是如何坚持下来,但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的意志是强大的,信念的力量是永恒的!

而翻越雪山、踏过草地后红军队伍的形势依旧十分严峻,即将迎接他们的是长征路上的最后一道天险——腊子口!
最后一道天险
早在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后,便在两河口召开了会议,会议确定了北上路线,决定要在川陕甘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
蒋介石得知红军要入甘的消息后立刻给各路军阀下达命令,企图将刚刚经历了爬雪山过草地,人困马乏的红军队伍消灭在腊子口、岷州一带。

9月,红军队伍行至腊子口地区,腊子口是岷山山脉的重要隘口,更是川西北通向甘南地区的门户,其战略位置重要地理位置更为险峻,两个悬崖绝壁间夹杂着一道窄窄的山沟,上面一座木桥是唯一的通道。
早就得知红军要北上的蒋介石派了重兵把守,同时中央红军也接过了重要情报,腊子口的富锦又甘肃地方军阀鲁大昌部和另一侧卓尼藏族土司两万地方部队。
9月12日,毛主席率领红军队伍抵达俄界村,并召开会议分析讨论当前形势,刚刚翻雪山过草地的红军再走回头路是异常艰难的,如今必须要做的就是攻克腊子口天险。

正如聂荣臻所说:“腊子口打不开,我军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
毛主席在这时做出了重大决定,夺取腊子口,打通北上的通道。在朵里寺向林彪和聂荣臻下达作战任务,并强调称:“三天内必须攻下!”
此时的红军处境十分艰难,南边有胡宗南的几十万大军重兵把守,如果沿白龙江进入陇南地区,暂时可以平安通过,但陇南同样有国民党重兵把守,进入陇南地区后将面临无路可寻的境地,太过于冒险激进。

而如果向西挺进,西面是川西的若尔盖草原,等于又回到了草地,以目前的形势来说,红军重新回草地将面临九死一生,唯一的出路就是拿下腊子口进入甘肃腹地。
得到毛主席指示的林彪和聂荣臻感知到任务重大,立刻就带领其他指挥员一同前往腊子口附近勘察地形。
在此之前红军长征途中攻克了大大小小许多的险关,但腊子口这样的绝境还是头一回面对,天险本就九死一生,再加上敌人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桥头筑满了明碉暗堡,并且囤积了大批量的武器弹药和粮食,看样子是准备长期作战,如果不能一鼓作气冲破封锁将会被围困在此地慢慢被蚕食掉。

经过一番讨论后,主攻的任务再一次交到了红四团的手中,这支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再次被委以重任,闯乌江、夺泸定,红四团经历过无数恶战,但对于腊子口的战斗同样不敢掉以轻心,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红四团二营负责正面强攻,并且集中军团里的武器装备加强战斗力,调来了四门迫击炮、两挺重机枪。
17日黄昏,腊子口战斗打响了,一场血雨腥风也随之来临,关乎革命存亡的一场战斗就这样爆发,时隔多年后参加过这场战斗的战士们再次回忆起当时的画面是,仍会止不住落下两行泪,因为太艰难了!

血战腊子口
1935年9月17日黄昏,一阵冲锋号的声音响彻腊子口隘口,紧接着迫击炮与重机枪一齐发射,炮弹和子弹向暴雨一样朝敌军阵地倾泻,战士们趁着炮火朝腊子口隘口处的敌阵发起了冲锋。
最先冲锋的是二营四连,迎着枪林弹雨艰难地向前推进,因为地势陡峭,战士们在冲锋时不得不经常转变姿势,就在快要冲入敌阵时,狡猾的敌人开始投掷手榴弹,居高临下的优势加上后期工事的建造,让红军战士们在第一回合的斗争中败下阵来。
仅20多米宽的隘口易守难攻,敌人几乎不用耗费太多的弹药,只需要等红军战士们冲锋时投掷手榴弹即可轻松瓦解进攻。

接连六次冲锋均被敌人用手榴弹击退,地上除了战士们的尸体外,更多的是手榴弹的弹片,二营的指挥员此刻也心急如焚,盘算着怎么才能迅速突破封锁,另一边毛主席也十分关心战局形势,接二连三的派人到前线指挥所询问战况。
凌晨两点多,腊子口附近的炮火声逐渐稀疏,林彪、聂荣臻召开会议总结了上一阶段冲锋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并商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最终决定继续由二营担任正面主攻。
团长王开湘带领两个连的战士从右翼发起突袭,然而敌阵的右侧是难以攀登的悬崖峭壁,想要实现突袭难于登天。

二营长立刻开展动员会,慷慨激昂地说道:“打不下腊子口,红军就到不了陕北,现在毛主席、中央领导、上级首长都在等着我们的胜利消息,天亮以前一定要把红旗插上腊子口!参加敢死队的报名!”
话音刚落战士们就异口同声地叫嚷着报名,战斗的积极性热情高涨,两支敢死队分头向敌阵发起了冲锋,2队在前进的过程中一名战士不小心脚滑跌入腊子河,瞬间就引来敌人的炮火猛攻。
另一边的敢死队1队立刻趁机突破战线,一鼓作气冲过木桥,与此同时团长王开湘已经带领突击队来到腊子口旁边的峭壁前,看着拔地而起高约百米的石壁,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战士们又该如何攀登?

任务之所以能顺利完成要归功于一个关键人物“云贵川”,此人是苗族小战士,从小在山里生活,当得知了组建突击队时他就毛遂自荐,称自己可以帮助队伍顺利的通过悬崖峭壁。
只见“云贵川”来到峭壁前,从身后取出一根长杆子,头上系着铁钩,只轻轻向上一举便牢牢地构在岩缝上,下一秒就像个猴子一样蹿了出去,十分轻松地就登上了绝壁。随后放下绳索帮助其他战士们顺利通行。
与此同时,在正面与敌人激战的红军战士们看到腊子口上空生气一颗白色信号弹,顿时像打了鸡血,紧接着又一发红色信号弹升空,战士们一股脑的冲向敌军阵地。

阵地上的敌军此刻以为红军战士们是发疯了,就这样冲上来等于白白送死,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侧后方会突然蹿出来一支红军队伍,四周全是悬崖峭壁,红军战士们犹如神兵天降一般,直接把敌人给吓蒙了,瞬间就溃败窜逃,彻底宣告红军在腊子口战斗的胜利。
国民党守军的第一道封锁线被攻破后并没有善罢甘休,妄图通过第二道隘口继续展开阻击,可此时的红军战士们士气高涨,一鼓作气直接全面占领了腊子口天险,取得了全面胜利,直接打开了长征的崭新局面。
腊子口战役后,中央红军越过了征途上的最后一道天险,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凭借天险消灭红军的最后一次尝试,并且为红军进入甘南打开了道路。

正如毛主席在《长征》中结尾两句所写,“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所提到的岷山便是腊子口所在的区域,这样决定性的胜利,让毛主席都为之振奋,红军将士们也终于喜笑颜开。
胜利会师
此后各部红军组成的陕甘支队通过腊子口天险,进入哈达铺并翻越六盘山抵达吴起镇,在这里与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红军胜利会师,紧接着十五军团的战士们也迅速赶来,长达一年的战略转移终于找到了立足点。
除此之外,腊子口战斗的胜利还震动了甘肃境内盘踞的大大小小的军阀,鲁大昌在腊子口战斗的溃败让大小军阀们对红军产生了难以磨灭的恐惧。
毕竟像鲁大昌这样的大军阀都被红军打得屁滚尿流,其他一些小军阀则更不愿意与红军为敌,红军的威名不费吹灰之力便宣扬出去。
1935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式宣告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并确定了将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战略决议,决定了建立西北苏区领导全国革命的工作目标。
红军能够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顺利地进入陕北扎根,离不开中央的正确领导,同时也离不开战士们的艰苦作战,从湘江战役到最后的腊子口战役,其中的环节缺一不可。
而腊子口战役作为红军长征路上的最后一道难关,其历史意义十分重大,除了粉碎蒋介石的“围剿”计划外,还成功打破了张国焘意图分裂红军的阴谋,真正的让红军队伍转危为安。

重要的是,在腊子口战斗以前,蒋介石一直在利用各大天险来围堵红军,但一次接一次的被红军将士们打破,腊子口一战后虽然依旧面临着蒋介石的围堵,但已经消除了被国民党围歼的危险,因此历史意义十分重大。
同时,在伟大的长征背后,是无数红军战士们用血肉筑起的围墙,支撑着先辈完成了这一伟大壮举,腊子口战斗关键人物“云贵川”不幸在战斗中牺牲,但没有他红军可能还要付出更大的牺牲!身处盛世我们更应该牢记于心,铭记长征精神,向革命先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