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95年,张爱玲去世,遗产为何不留给弟弟?张子静:我对她没有抱怨

[复制链接]
wddp 发表于 2024-7-23 14:02:38|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前言:
张爱玲,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迹,也是真正的乱世奇女子。她的经历之丰富,直到今天都很难有人完全读懂她,但这样一位传世才女,她的晚年却实在让人意难平。
1995年,张爱玲被人发现孤独地死在了租住的公寓里,令人疑惑的是,生前她似乎明白自己命不久矣,提前将所有遗产都留给了好友宋淇和邝文美,而她在国内的亲弟弟张子静却分文没有。因此,有人说他们姐弟俩已经形同陌路。

幼年的张爱玲(左)与弟弟
但对于张子静来说,姐姐是否留财产给自己并不重要,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了解她的个性和晚年生活的难处,对她只有想念,没有抱怨。”张爱玲笔下“很美”而“没志气”的弟弟
说到张爱玲,就不得不提起她的家世。她的祖父张佩伦是晚清名臣,祖母李经璹则是大名鼎鼎李鸿章的亲生女儿。
如此显赫的家世,后辈如果能够本分守成,即便身处乱世,生活也是可以一直平顺宽裕下去的。然而,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却是一个花天酒地、吸大烟的败家子,这导致张爱玲的童年生活充满了坎坷。

张爱玲的父亲(左二)、姑姑(右一)、母亲(右二)与亲朋合影
1915年,张志沂在家族的操办下,娶了李鸿章部下黄翼升的孙女黄逸梵为妻。一个是张御史的少爷,一个是黄军门的小姐,这段门当户对婚姻的新人,也被人们看作是金童玉女。
五年后,黄逸梵生下了一个女婴,取名张爱玲;次年,又生下了一个男婴,取名张子静。
刚结婚时,张家还未分家,家中大小事务都有张志沂的二哥料理。长兄为父,长嫂若母,张志沂夫妇婚后受二哥管束,感到十分拘束,便想着搬出去过小家庭生活,但奈何一直找不到借口。

左为张爱玲父亲张志沂,右为张爱玲姑姑张茂渊
直到后来,张志沂在津浦铁路局找了一份体面而又不繁忙的工作,这才顺理成章地与二哥分了家,由上海搬到了天津。
那一年,张志沂和黄逸梵郎才女貌,风华正盛,有钱有闲,有儿有女,生活过得十分滋润。但黄逸梵做梦都没有想到,脱离二哥管辖的丈夫,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自由浪荡,开始花天酒地,吃喝嫖赌样样不落。
黄逸梵虽出身传统世家,却思想开明,是旧社会的进步女性。她对老一套“男人纳妾、吸大烟”等行径深恶痛绝,她几次劝说丈夫回心转意,但毫无结果,最后伤心拒绝,在小姑子的帮助下出国留学。

张爱玲母亲
父亲整日在外逍遥,母亲又离家出走,年幼的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只能交给家中保姆照顾。虽然不愁吃喝,穿着用度也是普通人家的十倍,但张爱玲和张子静却缺失了普通人家父母对孩子基本的关爱。
在父母感情出现裂痕的情况下,年幼的张爱玲早早地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只是通过保姆之间的勾心斗角,就能感觉出那个社会下重男轻女的陋习。
虽然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只差一岁,但两人的性格简直天差地别。

张爱玲姐弟童年照
在她散文集《流言》的第一篇文章《童言无忌》中这样描述弟弟张子静:
我的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儿也不……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有一次放假,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
后来,张爱玲又在《私语》中回忆起弟弟小时候多病的情景:
病在床上,闹着要吃松子糖,人们把糖里加了黄连汁,使他断念,他大哭,把只拳头完全塞到嘴里去,仍然要。

张子静童年
张爱玲用简洁而又精湛的文字,形象地描述出了一个“很美”而又“没志气”的弟弟。
由于弟弟长相秀气和保姆重男轻女的思想,让张爱玲有些“嫉妒”,产生了一种“凭什么弟弟如此平庸,却能拥有母亲一般的长相和家人的偏爱”的无奈之感。
因此,张爱玲评价自己“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她像一个争宠的孩子一样,向世人证明着她比弟弟强。

幼年张爱玲“对她只有想念,没有抱怨”
1928年,张爱玲和张子静随父亲搬回上海。
张爱玲曾在《私语》里用“父亲的姨太太把我父亲也打了,用痰盂打破了他的头”解释了回上海的原因。但其实,张志沂是因为唯一的“差事”丢了,心里受到了刺激,这才痛下决心,赶走姨太太搬回了上海。
在回到上海后,张志沂后知后觉想到了岌岌可危的婚姻,又写信请求妻子回国,并答应只要妻子回家,他便戒除大烟,不再纳妾。

张爱玲母亲
听到丈夫回心转意,出国留学许久的黄逸梵也决定回国。可这段婚姻终究走向了分道扬镳,原因是张志沂没有遵守承诺,又开始吸鸦片。
在这段时期,张爱玲在母亲的帮助下摒弃了私塾教学的方式,进入了美国教会办的黄氏小学插班入学六年级。也是在这段时期,张爱玲开了眼界,踏出了成为一代文豪的第一步。
父母离婚后,张爱玲和弟弟的抚养权归在父亲名下,母亲再次离开了他们。这时的张爱玲已经十分敏感,就在她无法理解父母感情分裂的时候,父亲在1934年给他们娶了后母孙用蕃。

张爱玲后母
孙用蕃一进门,便主动掌握了张家的经济大权,将之前雇佣的保姆、下人全部换了一遍后还不满意,又怂恿张志沂让一家人搬进了一套有二十多间房的大别墅。
原本就对后母不满的张爱玲,在搬离她从小长大的房子后更加愤怒。1937年秋,张爱玲和后母大吵一架,被父亲关在了房间内,半年后,她悄悄出逃,此后再也没有回到这个伤心的家。
而被她一直不看好的弟弟,因懦弱的性格,一直活在父亲与后母抽鸦片的烟雾缭绕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春秋。

左边: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中间:幼年张爱玲;右边: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
张爱玲虽然没有遗传到母亲的长相,却完美继承了母亲对艺术的兴趣和天赋。凭借着这一点,脱离家庭的张爱玲,在23岁这个青涩的年纪迅速成名,成为了一代文豪。
张爱玲成名后,她和父亲、后母断了联系,但始终记挂着弟弟。
解放前夕,张子静在寄住在上海同学家,离张爱玲的居住的地方很近,姐弟俩不时就见面。解放后,张爱玲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张子静担心打扰姐姐写作,便很少去看望。

张爱玲
1952年,张子静调到浦东乡下教书,与姐姐张爱玲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直到这年八月,他才找机会回到了市区。然而,当他到卡尔登公寓找姐姐时,却发现里面早已人去楼空,姑姑告诉他:“你姐姐已经走了。”张子静听后忍不住哭了出来。
张爱玲没有和弟弟告别,便独自前往了美国,并在那里定了居。
异国相隔的姐弟俩更是很少联系,不仅仅因为路途遥远,还因为不久之后中美关系僵硬,姐弟俩很难得知对方的消息。

张爱玲
张爱玲在美国继续自己的创作,张子静则与父亲后母继续生活在一起。
由于从小身体不好,经济条件又不允许,张子静从小体弱多病,常年休学,直到十五岁才小学毕业。再加上幼年家庭发生变故,形成他内向的性格,不太爱说话,一生都没有结婚。
1989年,张子静终于联络上了在美国的姐姐,张爱玲回信道:
“你的信收到了,一直惦记着还没有回信,不知道你可好……消息阻塞,有些话就是这样离奇,传说我发了财,有又一说是赤贫。其实我勉强够过……没能帮上你的忙,是真觉得惭愧,唯有祝安好。”

张子静
这是张爱玲写给弟弟的最后一封家书,到1995年,她便突然离世了。
从这封信中,张爱玲非常明确地告诉弟弟,自己虽不是赤贫,但也没有传说中的万贯家财。而她去世之前留给好友的遗物,也只是些书稿,并无多少金银。
当得知唯一的姐姐也客死他乡,张子静十分悲痛,晚年他回忆道:“我了解她的个性和晚年生活的难处,对她只有想念,没有抱怨。不管世事如何幻变,我和她是同学员,亲手足,这种根底是永世不能改变的。”
参考资料:
落尘.《繁华背后尽苍凉——张爱玲传》.团结出版社.2021-07
张子静,季季.《我的姐姐张爱玲》.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9月第1版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