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文艺鉴赏:浅谈石涛绘画的“师古”之意,涨知识!

[复制链接]
wenchuantian 发表于 2024-7-20 11:35:46|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较明代董其昌的“师古”,清代文人画家则更进一步将心学融入艺术,强调个人的主体创造和对“心”的推崇。
从石涛到扬州画派,都将不拘泥于前人成就的文人精神继承发展,并使之一直延续至今。从宋元到明清,笔墨的运用和研究也更为深入和普遍。明代以前,文人画更多在意的是用笔,而自明开始,对于墨的认识和使用也在不断深入。

而说到能体现文人画诗、书、画、印融合一体的文人画家,就不得不提到石涛。

石涛,俗姓朱,名若极。他于广西全州湘山寺出家为僧,法名原济,字石涛。康熙五年(1666年),二十五岁的石涛受师父命云游四方,在皖南宣城的诗画社结交了梅清等人,一同游黄山、画黄山,共同开辟了中国山水画史上著名的“黄山画派”。李驎在《大涤子传》中记载:“(石涛)图成,每幅各仿佛一宋元名家,而笔无定姿,倏浓倏淡,要皆自出己意为之,神到笔随,与古人不谋而合者也。”从这一段记载来看,石涛早年绘画风格是以宋元山水画家为借鉴,虽然都出自他自己的风格意图,但总体上却是“与古人不谋而合”的。这一时期是他书画成就的积淀时期,正是由向古人的学习,才有了石涛之后强调独创性的艺术主张。石涛与梅清在山水绘画上互相影响,许多观念也就此形成,特别是对景物取舍的留白意识,成为石涛独特的艺术风格。古代山水画家在描绘自然山川时也强调“写生”,但并非将画卷带到山水之间。理学强调山水自然的道,也是将山水会意于胸,再借由笔墨展现出来。山水画家对于景物的“取”是相对简单的,主要是将山水木石自然真实的展现出来,记录下来,而“舍”却是看出画家艺术深浅的精妙所在,也能看出画家心中的“道”。山水画家贺天健认为:“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渐江得黄山之质。”石涛在对黄山的描画中融入了自身对山川的独特感受。他在《黄山八胜册》中所绘汤池,溪边的小桥,竹林的小屋,还有汤池中的三人,并非将自身局限于黄山景物,而是借景物来抒发感受。画上题诗:“游人若宿祥符寺,先去汤池一洗之。百劫尘根都洗尽,好登峰颠细吟诗。”

康熙十九年(1680年),石涛离开宣城来到南京。南京四周的自然风貌与皖南的山水截然不同,也使石涛的绘画转变了创作方向,从山水转向了花卉。南京梅花天下闻名,也成为了石涛钟爱的绘画题材,他画梅,并创作了许多以梅花为主题的题画诗,如其他文人一样,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自比孤傲的人格。石涛一生酷爱画梅,所作梅花诗也极为精湛。他借梅花寄托生活的不平和愁苦:“说艳非为艳,怀才不见才。”也借梅花表达晚年感慨平生苍凉:“和当遍绕梅花树,头白依然未有家。”在明清的花鸟题材中,题画诗已经是必不可少的表现形式和画面构成,通过笔下的水墨绘制花卉,也用胸中的诗词将画作的精神境界升华,使绘画成为抒发胸臆的感情寄托。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石涛辗转来到北京,并在此期间完成了一生最重要的山水画作品——《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石涛在官场周旋仰人鼻息,却又因自身性格无法适应。第二年,石涛画《山水册》自题诗曰:“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无趋小乘。五十孤行成独往,一身禅病冷于冰。”将自己比喻“乞食者”,可见其在生活中的不如意,也表明自己在官场不如意时的归隐意愿。石涛在那之后离开北京,重新南下,于扬州等地居住,与诸位好友读书学道,借此排遣抑郁,慰藉心灵。石涛在《梅花图》中题七律:“梅花莫道无情物,也解故人结伴开。昨夜金蓓齐磐口,枝枝如腊称心哉。争呼把酒招群对,客亦酣歌兴独催。鹿自鸣兮鹤自舞,一时倾倒醉添杯。”

石涛在扬州度过晚年,建“大涤草堂”,意为涤去以往为名利奔波之苦。因此石涛晚年挚友李驎也以《大涤子传》为名,为石涛作传。《大涤子传》成为对石涛身世、社会活动和艺术风格演变的重要历史资料。石涛晚年困苦,在扬州虽然创作大量的书画作品,然大多是无奈卖画之作,因此艺术水平不高,大大削弱其画作的艺术魅力。石涛画作对后世文人画家影响甚广,后代名家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傅抱石等都对石涛评价甚高。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