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说特斯拉很差,但特斯拉销量还那么好呢?

[复制链接]
peeperp 发表于 2023-8-14 19:19:3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很多人说特斯拉很差,但特斯拉销量还那么好呢?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freshfish 发表于 2023-8-14 19:20:1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知乎,人人都说苹果很差;
在知乎,人人都说美国很差;
在知乎,人人都说不结婚;
在知乎,人人都说不买房;
在知乎,人人反对996;
在知乎,人人躺平。
<hr/>回到现实一看,TM全是骗子,一个比一个卷得厉害,一个比一个精明。
相信网络不如相信一条狗。
cnsyk 发表于 2023-8-14 19:21:1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引言:

本回答尝试挖掘特斯拉牛逼的本质!乎友轻拍!
关于特斯拉的话题,似乎经久不衰。销量那么好,肯定是因为车辆有核心竞争力!
有的人认为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是自动驾驶,也有人认为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是三电系统,也有人认为是“第一性原理”,也有人认为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是它的品牌力,也有人认为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是马斯克本人……
我这里今天就来聊一聊,我心目中的,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当看完我这篇回答之后,相信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特斯拉这么牛,销量会这么好!
二,抛转:

我是一名工程师,自然会更关注特斯拉在技术领域的信息,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对标工作,我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案例,首先举一个案例:
在2015-2016年之间,特斯拉想要开发出一种比当时的加速动力更猛的驾驶模式!(虽然当时特斯拉的动力性已经远远领先于全球其他的电动车产品)
那么,基于这样的一个目标,特斯拉的工程师们,如何去做努力的呢?
首先,做理论分析和论证!要更猛的驾驶模式,那么,就需要有更强劲的动力系统,电机的功率可以瞬间提升,电池的放电功率也需要提升,轮胎的研究,论证可以!
然后,理论上可以实现之后,就开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发现,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电池,电机,轮胎等一切可以实现的地方,都没有问题!只有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
哪里?——保险丝!
原来,瞬间输出的巨大电流,会直接击穿电池包内的高压保险丝!当时主流的Model S 使用的就是下面两款保险丝



左边的,是S60所采用的巴斯曼的4415型的保险,右边的是S85上面所采用的巴斯曼4416型的保险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的保险丝的一些参数,不多介绍,大概意思就是,市场上目前可以找到的所有保险丝,都无法满足特斯拉的需求……所以,找寻一种既能在正常运行中承受大规模电流通过,又能在毫秒内电流异常激增时保护汽车的保险丝,成为了当务之急!!!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重要的问题问三遍!为什么问三遍?因为我要开始对比了!)
a、假如各位是某OEM(主机厂)的工程师,遇到了这个情况!会怎么做?
我相信,通常会选择以下处理方法:
1,对标市场其他车辆,调整目标,取消或降低超级加速模式开发……
2,等待行业发展,市面上出现合适的产品后在开发……
3,洽谈供应商,进行开发,再供货……
b、假如是特斯拉的工程师,遇到了这个情况!会怎么做?
不就是一个保险丝吗?我们自己研究,搞!又不是不知道 物理原理


然后,特斯拉就发现:诶,好像这个保险丝的研发难度也并不高嘛!
于是,2016年,特斯拉在Model S和X的Performance版本车辆上,推出了狂暴模式!百公里加速2.8s——刺激!


所以,有多少人知道,其实Performance版本的特斯拉的高压保险丝,是和其他版本不一样的?是特斯拉自研的,而非直接采购供应商的?
于是,就像下面这样:


——我——是——分——割——线——
三:引玉

好了,案例举完了,有人想说,你不就是想说特斯拉的自研能力很强吗?一个保险丝,能说明什么?
没错,特斯拉的自研能力确实很强,这仅仅是一个案例,但是,我借此案例,想要介绍的是,特斯拉在自研方面的能力模型!——
工程科研的概念
——这里,其实马斯克虚晃了一枪,称之为“第一性原理”


那么,稍微解释一下,什么是工程科研的概念?
工程科研主要是发现应用科学原理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应用科学原理解决问题、实现应用的工程化和商业化这几层意思,每一层含义是不同的,但是都可以算作工程科研的一部分。和基础研究以发现第一原理为目标不同,一切的工程研究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发明可行可靠工程化的应用技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除去军工、国家重大民生工程等),发明商业可行的应用技术
这部分内容,其实引用自知乎其他大佬的回答,我认为特斯非常适用!所以,拾人牙慧,稍加处理,展示给大家!
还是看刚才的案例,我们来区分这样的几个步骤
第一步:概念开发阶段。
咱们先有一个目标,或者提出一个想法(要研究一直更强劲的动力模式:我们就姑且直接称之为“狂暴模式”吧),从科学的角度,去论证,是否可以实现???——回答是,OK,可以实现!
第二步:试验研究阶段。
那么,咱么来试一试,找一找,是不是有可行的东西,来支持我们的可以实现的结果?OH-NO,市面上的东西都不行!
那,咱们自己做!进实验室,干!——很快,新型的保险研究出来了!哇!好棒!可以承受那么大的电流!
第三步:工程放大阶段。
“嘿,巴斯曼兄弟,我们搞出了新型的保险丝,你们要不要一起生产?”
“好啊,好啊!”
于是产能提升,供应商真正的沦为代工厂……
第四步:商业示范(工程示范)阶段。
先上一批车,看看效果如何?嗯,貌似狂暴模式可行啊!接下来怎么做?上量啊!搞!
同时,马斯克微博开始活跃“我们即将推出比“运动模式”更牛逼的“狂暴模式”,想体验刺激吗?嘿嘿嘿……”
第五步:商业推广。
增加Performance车型的销售!预热发布新款Model S和X,通过OTA升级或新车直接自带“狂暴模式”,宣传新车的动力性!大卖!欢呼!
可能看着有点复杂。那么,我总结了一下,请看下图!


所以,大家仔细体会一下,是不是有一点被老马的“第一性原理”带跑偏了?
工程科研的概念,其实才是特斯拉在研发阶段立足的根本!!!
也许,一个保险丝的案例,说明不了什么。那么我们再看一个案例!
四,升级

我们来看长周期的一个案例:
(第一步)我们继续回到2015年,作为电动汽车的引领者,特斯拉关注电动车的痛点最大的是什么?续航!
那么,如何提高电动车的续航?关键是什么?电池!
那么,市场有没有电池,有!够不够用?明显不够用!怎么办?先买着用着,我们自己也要搞!
那么,怎么搞?提升电池性能!电池哪方面的特性提上去了,才是关键?容量和寿命!
所以,怎么做?一边买电池,一边自己做!怎么做?合作自研!
(第二步)于是……



2015年6月,特斯拉与Jeff Dahn所领导的25人研究团队签订了为期5年的独家合同,进行电池阴极材料方面的研究

Jeff Dahn的团队,不辱使命!分别在2017年,和2019年,实打实的掏出了一些科研成果!
如下:



2017年,Jeff Dahn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化学电池解决方案,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将目前的电池寿命翻一番!



2019年9月,Jeff Dahn实验室发表论文,能够为一辆电动汽车提供累计超过100万英里的动力

(第三步)特斯拉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商业收购活动:
这一步,非常重要!我们大家都知道,实验室的结果要转化为真实的市场产品,其实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的,中间还有很多步骤要做。但是,如果有一家成熟的企业,有相关的经验和实力的企业作为依靠,那么,把实验室的成果转化为产品,这个周期就会大大缩短!
看看特斯拉都收购了谁?



特斯拉于2019年2月收购Maxwell(主打电池,超级电容,干电极技术)



2019年10月,特斯拉又收购海霸(Hibar),是一家电池装备生产企业

(第四步)好了,到此为止,是不是马斯克开始该发微博了“来买我们家电池啊!”


果然,马斯克在8月25日一条推特上写道,“400Wh/kg *具有*高循环寿命,批量生产(不只是实验室生产)并不遥远。可能需要3到4年。”换言之,特斯拉3到4年内或批量生产使用寿命更长的400Wh/kg电池。
真是熟悉的套路……
(第五步)当然了,马斯克这已经是明显在想要商业化自家的电池了。因为早期的时候,马斯克说过会在2020年开始量产特斯拉自研的电池!——先画一个3/4年后的大大大饼子,好卖自己现阶段的电池!
奈斯!这样一个为期超过5年的,电池自研的“工程科研”项目,即将完美收官!
有觉得没看明白的,看一眼这个:


OK,这下大家看明白了没有?
无论是几个月短周期的自研项目,还是长周期的自研项目,特斯拉其实都在遵守着“工程科研的概念”去做这件事!
而马斯克的微博营销也好,第一性原理也好,自研的标签也好,都仅仅是“工程科研的概念”一环而已!
——我——是——分——割——线——
再看看其他的案例:


马斯克发微博展示,Model 3 驱动系统的设计和验证超过 100 万英里(160 万公里)……请注意,100万公里!


在2019年的“自动驾驶投资者日”(Autonomy Investor Day)活动上,特斯拉阐述了其计划的大体思路,即以 "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形式运营自动驾驶特斯拉车队。当然在当时看来,这似乎只是一种幻想,因为按照SAE的标准定义,还没有一家汽车制造商接近完全的、5级自主化。尽管如此,实用性、技术、物流和良好的意识等问题都不是埃隆·马斯克所担心的,因为他在Twitter上证实,这项服务将在2020年实现功能上准备就绪。
(还记得马斯克说过私家车的车辆使用率很低,大部分时间都空着吗?)
所以:大家看出什么没有?是的!100万英里!自动驾驶车队!大胆测试,这是特斯拉的下一个巨大的“工程科研”的目标!
还有其他的一些技术积累,自动驾驶技术,新型冲压模具技术,新型高压线束压线技术,碳化硅方案技术…甚至他的隧道想法,太空技术…
本质上在背后,稍微挖掘一下,都有“工程科研概念”的影子…
五,小结:

林林总总说了那么多,举了这么多案例,其实就是想说,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我前面反复提及的“工程科研的概念”,并且把这些东西运用纯熟!
正是因为这样,特斯拉掌握了大量的,从简单到复杂,从短周期到长周期的技术积累!成为了特斯拉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这才是我认为的,特斯拉销量好的原因!
(甚至在一些领域敢于直接和现有的一些强势供应商去分一杯羹,例如博世,德尔福——我们在特斯拉的一些控制器的信号中,发现有一些底盘控制的信号,说明特斯拉正在涉足曾经巨头们霸占的领域,试图也拿下这样的技术——也许还需要时间吧)
那么,这样的一个理论模型,有什么弊端吗?
当然有!最大的弊端就是,烧钱!特别烧钱!
你们试试让一家企业连续亏损十几年试试?资金只出不进的情况,特斯拉几次濒临破产!马斯克都力挽狂澜!一次次的续命!
终于在2019年,Model 3的量产后,开始正式走向盈利!
某个乎友说的好:你们都感叹特斯拉卖得好,那是因为你们只见到贼吃肉,没见到贼挨打!
特斯拉连续十几年亏损,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从2019年-就算是2020年吧,开始收获了!
所以,比亚迪,北汽这些企业,吃足了国家补贴,直接走到了第五步!中间有断层,所以可以看到的是,尤其是北汽新能源,销量在2020年大幅下滑……
小鹏,蔚来,理想,这些企业,也不要着急!踏踏实实做好技术的积累!千万别死掉!终有一天,你们也会像特斯拉一样,腾飞!


尤其是他们几家刚上市,要记住!资本是推手,技术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以后有合适的回答和机会,再分享特斯拉关于人才方面的信息!
后语: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谁不想挣快钱?谁不想发大财?可是想在汽车这条路上发大财,真的容不得一步走错!——而马斯克的“工程科研的概念”理论模型,真的是我见过最好的适合于一家汽车企业的,先积累后发展再盈利的模型!
引用材料或其他相关链接:
工程科研的概念究竟是什么?是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吗?——感谢工程科研的概念支持!
如何看待现在年轻人对马斯克的崇拜?
特斯拉电动车到底什么水平?
daijun211:老戴的特斯拉对标系列分享(2.5)——特斯拉的产品(技术)相关探究(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zhanhua999 发表于 2023-8-14 19:21:2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特斯拉很差,那通常是指特斯拉的做工不好,有的时候服务也不好,还得人人公关。
而销量好与坏,不是由一两个因素决定的,至少4P(产品、价格、营销、渠道)里,每一点都很重要。
但是,从我们产品经理的角度来说,我们通常去判断销量好坏,并不是由单纯的产品好坏,还是服务好坏来评价的。
再简单的说,不是看“好”与“坏”来评价,而是“适不适合”。
这就是说,为什么马自达的产品叫好不叫座?因为它不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
所以说,适合最重要。
那么要是适合什么?
当然是指所在的细分市场,所面对的用户群体。
我在好几篇文章中都提到,特斯拉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抓住了创新者和早期尝鲜者(来自《跨越鸿沟》),从而构建了自己的竞争壁垒,培养出来消费者的品牌情感。
如何评价理想汽车李想微信聊天记录曝光,并称「特斯拉以一种最初级的办法赢了所有对手」?这些早期尝鲜者什么特点?
非常看重产品的长板,看似好像大约可以满足我的需求,就去试试的一群人,而这群人非常在意创新体验。
而特斯拉刚好符合这群人的需求,长板够长,短板能被接受。
这是其一。
其二是,买车除了作为交通工具,当下很重要的一个用途就是“身份象征”了。选择什么样的车,基本可以看出是什么样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性格特征等等。
那么谁不希望给自己树立一个好的标签?尤其是一个被羡慕,甚至仰望的标签。
所以,在特斯拉通过创新者和早期尝鲜者所形成的口碑,从而树立出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早起大众也开的蠢蠢欲动。
而那些买车时犹犹豫豫,权衡再三的人,就如题目中说到的,一眼就看到了特斯拉差的地方,在汽车这个品类里,通常属于典型的早起大众的后端,以及后期大众。
他们在选择汽车产品时,害怕选择错误承担不了结果,担心这里不好那里不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问题和麻烦。
所以特斯拉对于他们来说,就不是最合适的产品了。
一旦当一款产品适合的群众基数庞大,在4P方面没有太差的点,就很容易形成良好的销量。
所以说,销量好坏,与产品好坏并不直接相关,而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chinacfan 发表于 2023-8-14 19:21:4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概括一下特斯拉的基本盘,车卖哪里去了。
收集美国这边的新能源汽车数据还是挺不容易的,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开了分基地,未来在德国开分基地,并且在美国德州开一个电动皮卡工厂,这个竞争格局路径是需要我们进行复盘的。特别是以加州为中心扩展到美国和加拿大,再一步步跳。以至于今天在金融市场上的波动创造了一个市值神话,研究加州和美国的需求,进而思考在中国下一步扩产之后的打法,对于我们下一步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寻找生存空间尤为关键。
01 特斯拉的加州销量
我们第一步从加州的注册量开始分析,这个数据很能反应问题。Model 3是特斯拉改变局面的产品,从Model 3开始交付的2018年Q1开始,整个量就开启了快车道,由于加州的新能源政策和独立的补贴,使得7500美金的联邦退税对于Model 3的销售有一种挤压得感觉,当这个优惠结束以后,整体的需求由于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得以固化和稳定。特别是在2019年Q4的注册量从Q3的1.85万台暴跌至1.4万台,12月的集中交付使得今年加州第一季度达到了历史最高的2.32万台。而加州的政策使得Q2的注册量减少到9.4K左右,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备注:根据数据统计,Q2 Model Y的注册量为1900台,Model 3的注册量为5951台,Model S/X的注册量为1544台,下一步重点爬升是Model Y



图1 特斯拉在加州的近4年注册量

实际上,特斯拉的几台车Model 3、Model S和Model X加州的销量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大概在40%左右,相比对的Bolt BEV的销量占比为50%。



图2 特斯拉加州销量在全美销量的占比

短期内,特斯拉的电动汽车打法就是不断提高规模,在保持自己的基本盘下,不断提高产品性价比吸引更多的客户,如下图所示,这种搞法是的特斯拉在加州平均销量超越了奥迪,和BMW和奔驰走在统一水平线。



图3 特斯拉在加州和几个豪华车品牌的销量对比

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随着Model 3的到来,2018年Q1开始,BMW I3的需求基本归零,错位竞争的Bolt BEV倒是还能留一块地,Model 3也同事吃掉了一部分Model S/X的需求。



图4 加州的几个主要电动汽车的注册量

02整个美国的数据
从整个美国的量来看,Q1最大的估计错误就是美国的量有5.28万台,Q2为3.68万台,除加州以外的量也在开拓之中,如下图所示,总体的均值如前所说在37%左右,Q2跌倒了20%以下。



图5 特斯拉美国的月度销量(估计值)和加州季度占比

从全美国的数据来看,特斯拉现在超过了凯迪拉克,和奥迪相当,谋求按在往Lexus、BMW和Benz的存量市场进攻。



图6 美国市场主要的豪车比例关系

而特斯拉逐渐在全球开分基地,就是复制这种通过城市扩展的模式,我们能看到的就是中国比例的逐步增加。



图7 三大主要市场的关系

随着特斯拉Model Y产能的逐步筹备,在建设加速的情况下,围绕上海基地的建设也可能出乎我们的意料的速度进行。而在各个市场下,其实特斯拉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是新造车企业和传统豪车市场,这套打法其实也是围绕加州和围绕限购城市,只不过限购城市可能比例要更高。


我觉得接下来本质问题,还是核心城市争夺战,做电动汽车持续烧钱是避免不了的,一方面在销售服务端(传统OEM的短板),一方面是产品竞争力这块,对我们的持续压制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表1 前五月的前10大销量城市上牌数字对比

小结:我觉得开辟电动汽车下乡其实解决不了和tesla长期竞争的关系,最终谁能和tesla长期进行贴身肉搏幸存者可能不多,但是幸存下来的电动汽车玩家就是只有直面竞争,因为这个核心区还是在一线大城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mapeng 发表于 2023-8-14 19:21:5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泻药
坐标成都,提车两周,国产毛豆3标续
买车过程很临时。答主自己本来开道奇酷威,2014年买的车。老婆开两箱307。
从来没有关注过电动车,唯一的接触是偶尔限行的时候坐曹操。
最近老婆工作单位要搬到新津,老丈人有驾照,一直想有个车开,就怂恿老婆再买个新车,好淘汰307给他。
老婆自己在网上选了半天,觉得奇骏不错(她一直羡慕我开suv)。本来打算首付几万按揭个奇骏了,突然遇到了毛豆3。
那天晚上是下班后和老婆在悠方吃饭,一楼闲逛的时候看到了特斯拉展示区,只有一辆蓝色毛豆3。
闲得无聊就跟老婆走进去看看,想打开门坐上去感受一下,居然发现不知道怎么开门  汗...
在销售指导下终于坐进去了,感觉内饰给人的视觉冲击挺大的——啥也没有!?方向盘也让人觉得整整小了一圈,座椅也是非常一般,简陋吧...
然后销售小哥就坐后排各种解说,并提议试驾(看来销售都对特斯拉的驾驶感受信心充足,知道你试驾过基本就跑不了了)
试驾跑了一段,最初感觉加速有点适应不了,毕竟酷威是出了名的“肉加速”,已经习惯了那种逐渐悠上去的加速感,电动车的加速度说来就来,让我觉得有点超出了掌控的“失控感”
而且因为没有仪表盘,要看车速什么的都要侧头去看中间大平板,很有点不适应。
老婆坐后排倒是感叹于毛豆3的全景天窗,女人就是这么肤浅   
试驾完后,销售给算了一下金融方案,最低首付5万就行。
然后我们就离开了。本来我也没怎么放在心上,权当是开着免费车玩了一小下。但是第二天居然会时不时回想这种试驾的体验。那种感觉有点像小时候有了个心爱的玩具,老是在课堂上忍不住去想这个玩具是怎么玩的,是如何好玩的...作为一个40几岁的人来说,不得不承认,这种感觉久违到令人不舍。
于是决定,就买这个“玩具”了。
老婆在这种事情上都听我的,虽然她赚得比我多,但是她始终致力于培养我的大男子主义,理由是这样就不会再有别的异性可以容忍接纳我(好像莫名的很有道理)
简单商量了一下,定了大概的首付比例后,就去悠方店把两万定金付了。
选配置的过程也很迅速,因为是家里第二台车,所以对续航没有什么要求,答主的酷威开了6年,里程数才38000公里,生活半径很小,单位离家一公里,平时不喜欢自驾游之类,唯一嗜好每周有两次健身,健身工作室就在单位后门500米处,楼下就是个特斯拉超充站。外观颜色方面,首先不想要白色,虽然第一眼就觉得白色最好看,但是想象一下,白色扯安上绿号牌,简直曹操既视感 ,红色也不适合大男人开,至于灰色,销售在旁边说了一句,他的车就选的灰色,本能反应——那就来个黑色吧,还不用加钱。内饰的白色倒是挺漂亮,但想想女儿在车里的张牙舞爪,还是算了,洗内饰挺贵的。于是定了完全不用加一分钱的黑色车。
家用充电桩暂时也没要,毕竟超充对我来说很方便。FSD犹豫了一下,销售直接说“暂时还是算了吧”,意思是现在还不成熟,没必要现在花钱一步到位,于是也不用犹豫了。
当时告诉我估计要等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才能提车,也没啥意见,反正有车用着。
没想到的是,隔了三天就通知我已经可以提车了!
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是被人退货的车,经过销售反复保证后,还是选择了相信。
提车过程就不多说了,也没啥值得说的。
讲讲用车两周的感受吧。第一个星期是适应期,各种驾驶习惯都需要改变,过程中也有一些小问题,比如动力回收不习惯,会在离前车很远的地方完全送掉电门,然后车子就迅速停稳在路中间,这对于一个老司机来说是很羞耻的事 汗...要知道,酷威的怠速滑行距离是很长的。
第二周就很顺畅了,我现在甚至已经习惯用单踏板模式开车了,刹车片几乎都是新的。起步 超车 转向什么的特别轻巧精准,这对于之前都开大车的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再想想要开燃油车就会觉得太累了。矫情点说,就是回不去了
顺便说一句,老婆周末回来兴奋地说酷威她已经开得很溜了,而且她觉得自己开suv特别帅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