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朝宰相李义琰、乐彦玮,就能看出唐高宗不怕老婆了

[复制链接]
肝硬化 发表于 2024-7-18 18:59:38|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种种原因,唐高宗被刻画成了怕老婆的形象,甚至被描述成了傀儡皇帝。
但事实上,有能力批评宰相的傀儡皇帝也许有,但能因此吓得宰相辞职的傀儡皇帝恐怕不好找。
这个挨批后吓得辞职的宰相叫李义琰。
李义琰出身大族陇西李氏,身长八尺,魁梧俊秀,博学有识;少年时即中进士,补太原尉,在名将并州都督李勣帐下效力。
李勣有一些更出名的马甲,比如徐茂公。

由于李勣功勋卓著,其他部将害怕他,不敢和他争论;但李义琰却不怕,当廷与李勣争辩,反而得到了李勣的尊敬。
后来,李义琰奉命出使高丽,高丽王据榻召见,李义琰不拜,说:“我是天子使者,可以当小国之君,奈何傲慢地见我?”高丽王词穷,为之加礼。
后来李义琰的从祖弟监察御史李义琛出使,高丽王也坐着召之,但李义琛却匍匐拜伏。时人由此看出他们兄弟的优劣。
唐高宗麟德年间(664年 - 665年),李义琰任白水令,被认为是能吏,后被提拔为司刑员外郎,再任中书侍郎。
上元二年(675年),高宗为慢性病(可能是高血压)所苦,想让强势的武皇后摄政,宰相郝处俊坚决反对,李义琰也说:“郝处俊之言至忠,陛下宜听之。”最终高宗放弃了这一想法。
高宗每有顾问,李义琰言皆切直。
上元三年(676年),李义琰被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拜为宰相;仪凤二年(677年),他又兼太子右庶子,辅佐太子李贤。
仪凤年间,官号复旧,又敕李义琰与左仆射刘仁轨、右仆射戴至德、侍中张文瓘、中书令李敬玄、右庶子郝处俊、黄门侍郎来恒、左庶子高智周、吏部侍郎裴行俭、马载、兵部侍郎萧德昭、裴炎、工部侍郎李义琛、刑部侍郎张楚、金部郎中卢律师等,删缉格式,于仪凤二年撰定奏上,即《永徽留本司格后》。
永隆元年(680年),李贤得罪武后,被控谋反并被废黜,宰相张大安也受牵连被贬官,但高宗赦免了其余的太子属官,改让他们辅佐新太子李哲。
宰相薛元超等人都为此手舞足蹈,但李义琰却自责失职并哭泣:都是我辅导无方,太子才会倒台的!
人们因此赞扬他。
李义琰做到了宰相,家里仍然没有中卧室,弟弟岐州司功参军李义琎得知,就买了木材给他,意思当然是希望李义琰用来造卧室。但后来李义琎来到京城,发现竟然全无进展,便问究竟。
李义琰说:“我虽然做了宰相,但我自认为并不够资格。如果我再造一间华美的卧室,只怕会带来灾祸,这哪里是爱我呢?”

李义琎说:“当了县丞廷尉级小官的人尚且想建新房,哥哥你如今荣耀而有权,为什么要住在小屋里,让下属们情何以堪?”
李义琰答:“不是这个道理。做事很难完美,好运也不会再来。我现在是荣耀的官员,也不是不想要一间新卧室,但只有品德完美了,我才会考虑扩建府邸,否则便会自招灾祸。我怕带来灾祸。”
最后李义琰也一直没有动手开建新卧室。一次雨后,木材都腐烂了,李义琰将其丢弃。
永淳年间,李义琰为中书侍郎。弘道元年(683年),李义琰改葬父母,让舅舅迁旧墓。
唐高宗闻讯,大怒:“李义琰只因荣耀了,就欺凌舅舅,这种人不能用来秉政!”李义琰闻知,感到不安,自称有足疾,请求退隐,高宗批准了,并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荣衔致仕。
这就是小编说的宰相被唐高宗批评得辞职的事。
李义琰即将在东都洛阳附近退隐,很多官员在城门外设宴为他饯行,时人称场面堪比当年汉朝疏广、疏受叔侄辞职后“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的欢送会。

这一年,唐高宗驾崩。可以说,唐高宗把最高权力一直把握到了自己临终时。
李哲继位为唐中宗后,在嗣圣元年(684年)被亲妈武太后废黜,武太后改立小儿子豫王李旦为唐睿宗。睿宗垂拱年间(685年 - 689年),复用李义琰任怀州刺史。
但李义琰自知先前曾阻止武后摄政,自认为已经得罪武后,不敢冒险,没有应召。垂拱四年(688年),李义琰在家中去世。唐德宗年间,李义琰得以续图凌烟阁。
《旧唐书》史臣论曰:义琰腐材而不营第舍,可谓有俭德矣。赞曰:二李(李敬玄、李义琰)、二乐(乐彦玮、乐思晦),俱号公清。权臣独抗,美第不营。以兹辅弼,无愧德声。
这里提到的乐彦玮,也是一个敢于在唐高宗面前不附和武皇后的正直官员。
乐彦玮是唐朝都城长安人。显庆年间,为给事中。
先前贞观二十年(646年),宰相刘洎因自比伊尹、霍光而被弹劾,被唐太宗赐死。刘洎的老下属李义府拜相后,于显庆元年(656年)趁对头宰相褚遂良刚被罢免,指使刘洎之子刘弘业诣阙上言,说刘洎当初是被褚遂良陷害死的。
高宗问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因为李义府和武皇后一伙,大都赞成翻案。
但乐彦玮反对,说:“刘洎是大臣,举措应该得当,人主暂时不豫,怎么就能有所图谋?前朝给他的处罚不是不恰当的。而且皇帝是无过的,如果给刘洎平反昭雪,岂不是说先帝用刑不当吗?”唐高宗同意了,停止了此事。
不久,乐彦玮丁忧去职,期满后起复为唐州刺史,入殿告辞。高宗想起他曾直言反对李义府,于是复拜为东台舍人。累迁西台侍郎,麟德元年(664年),在太子右中护、检校西台侍郎任上被授同东西台三品,为实质宰相。麟德二年(665年),和孙处约一同罢相。乾封元年(666年)代刘仁轨为大司宪。
咸亨元年(670年),逻娑道行军大总管薛仁贵和副总管郭待封、阿史那道真在大非川之战中被吐蕃宰相论钦陵大败,高宗敕乐彦玮去军中调查战败情况,将三将都械送京师,免他们死罪,皆除名。

后来乐彦玮的官职改回旧名御史大夫。乐彦玮认为下属两名御史不够,加设副承诏一人。
上元三年(676年),乐彦玮卒,赠秦州都督,一作齐州都督。
唐睿宗登基后,大权由武太后掌握。在此期间,因为儿子乐思晦显贵,乐彦玮得以重赠为扬州大都督。但具体怎么个显贵法,史书没记载,连历任什么官职都没写。
后来武太后迫使睿宗禅位,代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武则天任命乐思晦为鸾台侍郎(黄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就是也拜为宰相。
但仅仅四个月后,乐思晦就被处死了。他不到十岁的儿子被发往司农寺为奴。
乐思晦贵为宰相,在史书上体现出的影响力竟然还不如自己的这个儿子。

天授三年(692年),武则天亲信的酷吏左台中丞来俊臣诬告宰相任知古、狄仁杰、裴行本、司农卿崔宣礼、前文昌左丞卢献、御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七位大臣谋反。这时候,小乐这个罪臣之子上书说话了:
“臣父已死,臣家已破,但惜陛下法为俊臣等所弄。陛下不信臣言,乞择朝臣之忠清、陛下素所信任者,为反状以付俊臣,无不承反矣。”
——陛下如果不信,可以挑几个可靠的亲信交给来俊臣,经过来俊臣的审理,他们都会承认自己谋反的。
在电视剧《无字碑歌》里,小孩干脆直接说:您把上官婉儿姐姐交给来俊臣,最后她也会承认自己谋反的。

武则天心有所动,最终决定召见七位大臣,虽然最后还是将他们贬了,但总算没枉杀人命,而来俊臣也最终倒台了。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